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龍鳳七子餅茶

找到約43條結果 (用時 0.214 秒)

七子餅茶的起源(下)

  追尋時光

  探尋七子餅茶的起源


  云南茶法從雍正十三年(1735年)開始實行,從茶法公布那天起,圓茶一詞已經出現(xiàn)。

  七子圓的稱法,在清乾隆年間已有之,從倚邦桓盛號茶莊留下的賬本上來看,乾隆年間六大茶山的茶商們已經在用七子圓名稱記賬。

  在云南人的理解中,圓茶、餅茶并無多大的區(qū)別,七子圓與七子餅也就是一個意思,茶法中稱為七圓為一筒,云南人也可稱作七餅為一筒。

  一

  七子餅茶“出世”

  近幾年,海外有文章稱七子餅茶名稱是1957年首次使用,此說法有誤。

  云南省檔案館存藏的民國時期佛海茶廠的檔案中,有多份七子餅茶購銷存報表。1940年,云南中國茶葉公司的多份電報中特將七子餅茶定為是普洱茶,范和鈞給云南中國茶葉公司的報告中也將七子餅茶作為普洱茶的代稱。

  從云南省檔案館所藏的佛海茶廠檔案來看,民國初年在東南亞一帶普洱茶與七子餅茶是同一個概念。
  拍攝者:洪松平

  七子餅茶,從出世起,由于受清政府頒布的“茶法”的管控、監(jiān)督,在質量上就有一定的保證。

  加工的農戶或茶號均不敢欺詐朝廷,七子餅茶代表著大清王朝法律的尊嚴,也代表著一定的加工水平和質量,依法管理的產品可信度高。

  七子餅茶,從亮相至今經過二百多年的傳承和凝練,留下很高的聲譽,已成為普洱茶的歷史品牌,在中國沿海地區(qū)和東南亞各國的消費者中有很深的信任感和文化情結。

  二

  為什么要將圓餅茶定為云南法定茶?

  今天,當我們來回顧歷史,追根尋源,不禁要問,當年清政府在頒布云南茶法時為什么要選定餅形圓茶?

  1735年,云南茶法頒布的年代,正是大清王朝最鼎盛的時期,清政府已完全平息了吳三桂在云貴地區(qū)的叛亂。

  云南的分裂勢力已經鏟除,經濟有了復蘇與發(fā)展,雍正初年大規(guī)模的改土歸流,又使云南的土司制度趨于瓦解。

  清政府往下要做的便是要加強邊疆的穩(wěn)固,加快云南與內地的經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茶葉是經濟交流和文化融合的紐帶。
  拍攝者:洪松平

  清政府將圓餅茶定為云南的法定茶,無疑是有深謀遠顧的。

  餅茶從外形與加工方法上來看,它融合了中原內地與邊疆少數(shù)民族文化,它有龍團鳳餅的遺韻,有蒸而團之的技術,是典型的漢文化與云南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結合體。

  餅茶從加工過程和加工方法上來看比緊團茶(圓球形、南瓜狀)、方塊茶、竹簡茶、柱狀茶難得多,使用的工具也更復雜。

  三

  普洱府成立之前,云南的少數(shù)民族并不擅長做餅茶,云南的少數(shù)民族明代已在做緊團茶、竹簡茶,且是茶區(qū)的農戶家家戶戶都會做的茶,是地地道道的云南造法。
  拍攝者:洪松平

  清政府在頒布云南茶法時沒有選緊團茶、竹簡茶或其他形狀的茶,偏偏要選定圓餅茶。

  這無形中已將中原內地的龍團鳳餅與云南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的蒸而后緊的加工方法作了結合,悄無聲響地便做了一件民族融合、文化交流、技術提升的大事。

  茶形為圓無疑也含有圓滿平安之意,民族團圓和睦、天下萬事平安,當然也是清政府的祈盼。

  一塊茶餅包含了清政府對云南推行改革、同化的良苦用心,也包含了清朝統(tǒng)治者祈盼民族融合、邊疆安寧的愿望。

  四

  七子餅茶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云南茶法制定后,從乾隆年開始,云南茶葉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興盛景象,云南茶以嶄新的形象,以特有的外形、規(guī)裝,像一個衣著漂亮的邊疆女子走出了云南,走出了南詔故地,走進了京城,走向了大洋彼岸,獲得了名重天下的盛譽,引來了世界傾慕的目光。

  T8663

  下關七子餅茶

  七子餅茶,從它出世的那天起就決定了它的尊貴與唯一,因為中外歷史上,用國家法律來規(guī)定、來宣布一種茶品的外形、重量、包裝規(guī)格,得此殊榮的只有云南的七子餅茶(七子圓茶),七子餅茶是清代達到國家標準的國標茶。

  說明

  餅形茶,清康熙年間云南石屏的漢人已會做,但那不能算為七子餅茶。

  在清代,必須要符合清政府頒布的云南茶法所規(guī)定的重量、數(shù)量、包裝規(guī)格的餅茶才能稱為七子餅茶,餅形茶不等于七子餅茶。否則,七個龍鳳團餅相加也要算七子餅茶了。
  以上文字節(jié)選自《普洱茶原產地—西雙版納》

  整理編輯︱柒月

  圖片︱關茶

餅茶是如何誕生的?

市面上的茶葉有散茶與緊壓茶之分,而常見的緊壓茶又有餅狀、坨狀和方塊狀等形態(tài)。茶友在日常生活中見得最多的便是餅狀的黑茶和普洱茶,近年來,在一些追求長期儲存、后期想要通過陳化來提升品質的品類里,比如白茶也興起了“餅茶熱”。

那么有些茶葉為什么會被壓制成餅呢?

歷史上

兩晉南北朝時期,由于散茶的儲藏和運輸極為不便,人們便將散裝茶葉和米膏和在一起制成茶餅,也就是曬青餅茶。這種處理方法既能減小散茶的體積,又能延長茶葉的保質期,因此一直沿用至初唐時期。

而曬青餅茶經過加工后仍有濃濃的青草味,而蒸青餅茶則是將新鮮茶葉蒸后搗碎,制餅穿孔,貫穿烘干,便取代了曬青餅茶成為了中唐之后的主流。到了宋朝時期,歷代君王多嗜茶,且注重奢華,對茶葉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于是便出現(xiàn)了考究龍鳳團茶。

直到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廢除團茶,改用散茶,散茶才成為市面上茶葉的主流形式。

管理上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餅茶為普洱茶餅,例如七子餅茶。

七子餅茶每片餅直徑20厘米,中心厚度2.5厘米,邊緣厚度1厘米,凈重357克(古制約7.7兩),傳統(tǒng)包裝中每七餅圓茶為一個包裝,故稱“七子餅茶”。它曾是清廷在云南茶法里明文規(guī)定的云南外銷茶。在茶法里官方以法條形式清晰描述了外銷茶應有的形狀、重量和包裝規(guī)格---每筒7餅,每餅7兩。這樣規(guī)定,一是方便計稅,二是為了使云南輸出的茶有統(tǒng)一的規(guī)格形狀。

儲存上

首先,茶葉壓制成餅狀后,可以大幅度的增加茶葉的儲存空間,可以提高茶倉的利用率,降低了倉儲成本。

其次,由于茶體經過壓制,內部空間變得緊密,從而形成了自身密閉的“小空間”,茶體內部的溫度和濕度較為恒定,有利于茶葉品質的穩(wěn)定。

此外,在長期的儲存中,茶葉自身經歷了一個緩慢氧化的過程,再加之緊密的空間適合多酚類物質與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使得茶葉的品質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來源:茶頻道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茶居然有這么多雅稱!數(shù)數(shù)您知道幾個?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也是茶文化的發(fā)源地。中國茶葉的發(fā)現(xiàn)和利用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發(fā)于神農,聞于魯周公,興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時。中國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融天、地、人于一體,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與舉國之飲。

古往今來,茶人茶事,總伴著風雅,各類茶除了有自己的美名,愛茶人還給它們賦予了很多雅稱,今天我們來盤點茶在古代的幾種別稱。

“荼”,古代使用最多表示茶的字,最早見于《詩經·鄴風·谷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睎|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也說:“荼,苦茶也?!?/p>

由于茶葉生產的發(fā)展,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為了將茶的意義表達地更加清楚,于是就把“荼”字減去一劃,成了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茶”字。

合作茶農采摘一芽二葉鮮葉

據說“茗”是云南某地區(qū)的“茶”之土音,大約在東漢時始用來表示茶,現(xiàn)在與茶字基本通用,為茶之雅稱。宋代蘇軾有詩云:“從來佳茗似佳人?!?/p>

茶藝師在奉茶

滌煩子

飲茶,可洗去心中的煩悶,歷來備受贊詠。唐代施肩吾詩云:“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泵鞔嗽收茉娫唬骸般鋈灰秽┙鬁欤祜L弄紫霞?!?/p>

攤晾中的一芽二葉茶菁

月團

唐宋時茶作團餅狀,詩文中常以月喻其形,故團茶、餅茶有“月團”之稱。宋王禹偁《恩賜龍鳳茶》:“香于九畹芳蘭氣,圓如三秋皓月輪?!?/p>

銀毫滿披的普洱七子餅茶

甘露

南北朝劉宋時期豫章王子尚和新安王子鸞一起去拜訪曇濟道人,曇濟道人給他倆上茶。子尚品味再三說:“此甘露也,何言荼茗?!焙髞硖瞥缮巾斏系牟杈徒小懊身敻事丁?。

普洱生茶茶湯

清友

宋代蘇易簡《文房四譜》載有“葉嘉,字清友,號玉川先生。清友,謂茶也”。唐代姚合品茶詩云:“竹里延清友,迎風坐夕陽?!?竹里品茶并陶醉于美好的大自然之中,古人視此為雅事。

茶山落日實拍圖

不夜侯

喝茶有醒腦提神、解除睡意之功效。唐代白居易詩云:“破睡見茶功?!碧拼茑捲娫疲骸傲K睡神去,數(shù)朝詩思清?!?/p>

晉代張華在《博物志》中說:“飲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別稱不夜侯,美其功也?!蔽宕畤鷯陲嫴柙娭匈澋溃骸捌扑毞獠灰购??!?/p>

普洱茶干茶

云華

“好山好水出好茶”,生于山顛云霧處的茶,不受污濁,故為上品?!叭A”指事物最好的部分,所以古人稱好茶為“云華”。

植被茂密的茶山俯瞰圖

水厄

西晉王濛愛茶,并推己及人,所有來他家的客人都要灌之以茶,所以同僚朋友都把去他家當成一件頭疼的事,遇此事便稱“今日有水厄”。

云霧繚繞的茶山秘境實拍圖

仙芽

仙芽,對茶的美稱,寓意仙家才能品到的嫩芽飲品。清胡懷琛《春日寄家兄閩中》:“海扇占春信,仙芽問五夷。”

合作茶農竹簍里的茶菁

云腴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痹娭械摹霸齐椤奔床璧膭e名,因好茶多產于山巔多云霧處,故稱云腴。

合作的茶山少數(shù)民族采茶姑娘

消毒臣

唐朝《中朝故事》記載,天柱峰茶可以消酒肉毒,煮該茶一甌,澆于肉食內,用銀盒密封,過了一些時候打開,其肉已化為水,因而人們稱茶為消毒臣。唐代曹鄴飲茶詩云:“消毒豈稱臣,德真功亦真?!?/p>

普洱茶橙黃透亮的茶湯

清風使

據《清異錄》載,五代十國時,即有人稱茶為“清風使”,盧仝的茶歌中也有“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之句。

萬畝班章有機生態(tài)茶莊園一角

余甘氏

宋代李郛《緯文瑣語》說:“世稱橄欖為余甘子,亦稱茶為余甘子。因易一字,改稱茶為余甘氏,免含混故也?!蔽宕鷯陲嫴柙娭幸舱f:“沾牙舊姓余甘氏?!贝蟾攀遣韬烷蠙煲粯樱肟诤笥谢馗噬虻淖涛?。

生茶湯色實拍圖

在綿延的歷史發(fā)展中,中國茶香飄四海,流芳眾口,中國茶文化更因其人文和審美價值而走向世界。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進步,如今茶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三大飲料之一。

找到約43條結果 (用時 0.002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