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老叢小種歷史

找到約234條結(jié)果 (用時 0.014 秒)

水簾洞老叢水仙:一個60歲的老婦,20歲的粉紅少女心!


是在這個微涼的冬日下午,收到天心村那位著名的茶農(nóng)寄來的老叢水仙。


據(jù)說是60-70年間的老水仙茶樹。


在他曾經(jīng)曬出來的太爺爺時代的茶苗購買記錄里,赫然有這批茶樹購買和種植的印記。


可以說,這些老叢水仙,是歷史的活化石。


它們見證了武夷巖茶的興衰,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在那片丹山碧水間,它們長出了獨有的精氣神。


今年的肉桂,村姑陳喝過好幾款驚艷的了。包括大家最景仰的牛欄坑肉桂,也喝過了兩種火功的。可以說奢侈到極致了。


紅樓夢里,賈元春省親,說自己的父親,切不過奢華太過。


于是村姑陳決定,改喝老叢水仙。


今年的老叢水仙,只得了慧苑一款,還沒有什么產(chǎn)量,一年就十幾二十斤,早賣光了。


前次被某廣東茶友逼茶,叫我交出珍藏的老叢水仙,我那個冤枉啊,當時是真的沒有老叢水仙了?;墼吩缫呀?jīng)出盡,唯一款龍頭洞高叢水仙在撐著場面,也賣得差不多了。


幸而今天得了這款足火焙透的老叢水仙,山場在水簾洞,毗鄰慧苑和鷹嘴巖。


算是一塊溝深澗長的狹長峽谷形地帶。日照短,水汽多,水仙生得挺拔高壯,葉片闊大,有的甚至超過李麻花的手掌。


今日正好天陰,小雨,遂泡了它,以去寒氣。


花香就像阿紫,叢香就像喬峰。阿紫頑皮搗蛋,一旦惹了麻煩,便推出喬峰來。讓姐夫替她打發(fā)掉麻煩。故而,在花香飄忽之后,總是叢香堅挺而現(xiàn),是喬大俠的降龍十八掌,剛、猛、直,撲面而來,勢不可擋。


水簾洞老叢水仙

《品鑒筆記》


干茶:以深褐色為主,偶有咖啡色的條索,是老叢粗老的莖里老纖維焙透火之后獨有的色澤。葉片條索粗大,葉長梗硬,易碎。


易碎,這是所有老叢的共同特點,是老樹年紀的體現(xiàn),有人認為是勛章,有人卻認為是遺憾。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蓋香:前調(diào)是花香,較飄,較鮮妍。中調(diào)是叢香,較濃郁,較沉實持久。尾調(diào)是果香,較細幽,較弱。


第一沖:勁道綿柔,暗潮洶涌。花香與叢香皆落入水中,回甘里花香綿長,木質(zhì)味的叢香濃郁沁心。兩香交合,如青白二蛇合舞,靈動美妙,迤邐動人。



第二沖:花香干脆就在口腔里爆炸了。少有一款巖茶,在第二沖里,就這么急不可待地把花香如此毫不保留地傾情獻上??梢娚綀稣?,內(nèi)質(zhì)豐富,才有這樣任性的資本。


在喝下茶湯之后的三分多鐘里,花香一直伴著叢香,帶著山間清晨的清越與空靈感,徘徊在我們的舌間、唇邊,像濃霧一般,久久不散。


喉嚨處有明顯的薄荷感,清新爽潔,是水簾洞和慧苑間那一條地帶幽深的地貌,給這款在此地居留了大幾十年的老叢水仙,賦予的獨絕之處。


僅在第二沖,它就展現(xiàn)了與慧苑老叢水仙的不同之處——清晰明朗,清新明快的薄荷感,像喉間含著一片薄荷糖,清清涼涼,還帶著自然的花香蜜調(diào)。


十分的舒爽怡人。



第三沖:叢香重新成為了蓋香里的主角,而馥郁清新的、如蘭似桂的花香,實力侵占了茶湯,成為了湯水里的主力香型。蘭香桂香,伴著老叢獨有的堅韌木質(zhì)香,凝結(jié)成了這泡老叢水仙的精魂。


花香是它的前調(diào),叢香是它的中調(diào)。


花香與叢香的關(guān)系,正如阿紫之于喬峰。


花香像花蝴蝶一樣,在前面蹁躚,叢香沉郁勁道,在后面壓陣。阿紫調(diào)皮搗蛋,在前面惹事,喬峰沉穩(wěn)成熟,在后面收拾殘局。


一旦阿紫惹了大麻煩,必定往后一縮,含淚叫一聲姐夫,喬大俠的偉岸身影必定出現(xiàn),擺出降龍十八掌的架勢來。


在這一沖里,花香飄蕩之后,是降龍十八掌般剛、猛、直的叢香,撲面而來,勢不可擋。



第四沖:叢香和桂花香,組成了本沖茶湯里的最強CP?;馗适乔逄鸬?,回甘里裹挾著濃濃的香氣,花香嫵媚,叢香勁猛。


湯清水潤,清晰的薄荷香在喉間詩意地棲居,像一只小精靈,揮動著翅膀,像小刷子一般時不時地撩你一下,舒服極了。


相信任何一個因為巖茶焙火而不適應武夷巖茶湯感的人,喝過這款老叢水仙之后,都會對武夷巖茶的湯感,徹底改觀。


它的茶湯潤、淳、香,比之其它工藝簡單,或者火功輕淺的巖茶,更加地空靈柔美,適合所有巖茶界的新人。



第五沖:清甜的蜜桃般的果香,浮現(xiàn)在了蓋子上。叢香隱在果香之后,像神秘的大佬。而調(diào)皮的果香是給它打前站的馬仔。


茶湯稠潤,但漿感不濃,有清甜的基調(diào),稍涼一點喝它,仿佛感覺在喝一杯清新果味的汽泡酒。


這泡老叢水仙,以大幾十年的高齡,帶給我們的卻是少女般的嫵媚嬌俏。


在這個冬日的午后,我們喝一杯老叢水仙,品嘗著歷久彌新的叢香,感受著歲月的饋贈,給自己的心靈做一次深度的凈化,管它外面不知不覺間就華燈初上,夜幕低垂。


>>>>>>>>>


后面的沖泡,就不記錄了,大家自己喝了去感受吧。


歡迎來信交流哦。


>>>>>>>>>



與慧苑老叢的區(qū)別


一提到老叢水仙,這泡老叢水仙,不可避免地就要與慧苑老叢,去對比。


這款水簾洞老叢,與聞名遐邇的慧苑老叢,有何區(qū)別呢?


首先,香型不一樣。


慧苑老叢是明顯的、純直的、剛勁有力的叢香,花香是附屬。


而水簾洞老叢,它的香氣結(jié)構(gòu)中,花香占的比例要更大一點,大約是叢香占70%,花香占30%的樣子。


其次,湯感不一樣。


慧苑老叢,它的湯感,是極濃極稠的果漿感,你喝它的時候,很容易就喝得一滴不剩。因為湯里面幾乎全是膠質(zhì),水分占比少,被膠質(zhì)一裹挾,就一古腦兒地全進了我們的嘴里。


而水簾洞老叢,它的湯感,是清潤的。雖然年份也很長,有60-70年左右,但它的湯,卻擁有著與年齡不符的鮮爽感。就像一個60歲的老婦,卻擁有著20歲的粉紅少女心,鮮妍明麗,充滿了吸引力。


喝完這了泡水簾洞老叢,天已經(jīng)黑盡了。


而福州現(xiàn)在,還是霞光滿天。


躲在溫暖的屋子里,不想去外面吹冷風。


茶的好處在于,它不但能暖身,還能暖心。喝一泡自己喜歡的茶,就能好心情一個下午。


不但寧神,還能定心。


在這個浮華的物欲世界里,你需要有這樣的一方茶桌,安放你躁動的心。

知識 | 茶的“功夫”與“工夫”, “叢”與“樅”。

“工夫茶”即是指茶葉,“功夫茶”則是指泡茶之法。名樅乃錯誤的稱呼,武夷山有很多名叢。

? 功夫,工夫之辨

“功夫茶”是烏龍茶的一種沖泡技巧,興于閩、粵、臺,近些年逐漸向北面?zhèn)鞑?,為飲者津津樂道?/span>

但在不少茶文中,“功夫茶”和“工夫茶”都是指好茶;有的說“功夫茶”、“工夫茶”都是指的一種沖泡技巧;有的說“功夫”是指茶,“工夫”是指沖泡技巧,等等。

筆者的看法是:“工夫茶”即是指茶葉,在清代時是武夷巖茶的一種品名,后指紅茶。

1. 清僧釋超全,俗名阮旻錫,字疇生。布衣士人。

明亡后在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如武夷山為僧,與武夷茶結(jié)緣。其《武夷茶歌》中有“如梅斯馥蘭斯香,大抵焙得候香氣。鼎中籠上爐火溫,心閑手敏工夫細”。

說明他看到的武夷佳茗,是靠“工夫細”制出來的。這里的“工夫”顯而易見是力氣、時間之意,后來逐漸引申為花費工夫做出的好茶。

2.清雍正在崇安縣為令三年的劉埥,他在《片刻余閑集》中寫到:

“武夷茶高下共分為兩種:……巖茶中最高老者曰老叢小種,次則小種,次則小種工夫,次則工夫,次則工夫花茶,次則花香……”說明在270多年前“工夫”就是指茶之名稱,且為較珍貴之茶。

3.當代著名茶葉專家吳覺農(nóng)先生主編的《中國地方志茶葉資料選輯》載:

“武夷巖茶與紅茶都有稱為工夫茶的品種。”民國之后,巖茶就沒有冠以“工夫”字眼了,“工夫”則全指紅茶。如陳宗懋主編的《中國茶經(jīng)·紅茶篇》中,將紅茶分為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三大類,且按地域分為:閩紅工夫、祁門工夫、休寧工夫、川紅工夫、滇紅工夫,等等。而福建“閩紅工夫”又含坦洋、白琳、政和三大工夫。

“功夫茶”則是指泡茶之法。功夫茶這種泡飲技藝,經(jīng)文人雅客、有閑之士發(fā)展、完善,其程序雖然繁復,卻富寓文化,因而為飲者所效仿、沿用。

如今的武夷茶藝、閩式功夫茶、臺灣功夫茶茶藝等都是在此基礎(chǔ)上挖掘、深化而來的,已成了閩、粵、臺飲茶之藝術(shù)。近幾年來,功夫茶藝已向中國北方傳播,為北國飲者賞識。

1.清人俞蛟所著《潮嘉風月記·工夫茶》開篇明確寫到“工夫茶,烹制之法”,

講的主要是飲茶時的爐、壺、杯等,后半篇則是泡法技巧。這說明“工夫”二字是指泡技,而不是指茶葉。是后人誤將“功”寫為“工”,還是俞蛟(浙江人)不知潮州方言,將潮州語音“功”、“工”混為一談?不得而知。

2.“功”、“工”在廣東潮汕、福建閩南的方言中音與義是有區(qū)別的。

吳覺農(nóng)指出:在潮州方言中,“工”念音為“剛”,“功”念音為“攻”。閩南話中的“工”、“功”的音與潮州相近。“工”、“功”二字,義也不一樣:“工”即力氣、時間,“功”為武藝、本領(lǐng)、焙茶的火功等。

這就說明:在茶葉范疇“工夫”與“功夫”是兩個含義。如今盛行的閩式、粵式、臺式功夫茶,也完全是指沖泡技法。只要到閩、粵訪談,并用閩南話和潮州方言研究“工夫”與“功夫”,不但能明了其區(qū)別,且能搞清其由來,因為歷史上和當今這些地區(qū)均系“功夫茶”品飲法的時興地。

筆者曾請教與著名茶葉專家張?zhí)旄?/strong>,他也明確說:“工夫茶為茶名,功夫茶為泡法。”

? 名叢,名樅之辨

在武夷山,甚至在外地經(jīng)銷武夷巖茶的店(館)中,及有的茶書茶文中,甚至有的大部分茶葉全書,都把茶的“名叢”誤寫為“名樅”。這在產(chǎn)茶地區(qū)和茶界人士中,尚知其意,而業(yè)外人士若按字面去解釋,則感莫名其妙。

名叢是從武夷菜茶中挑選出來的優(yōu)異茶葉。在歷史上,由于大都采用有幸的茶籽繁育,非常容易產(chǎn)生變異。武夷山茶農(nóng)及茶家,則根據(jù)這些茶樹的不同特征和清醒,遴選出各種茶叢,冠以雅名,單獨制作。

早在明代就有珍品“白雞冠”,清代及民國初年,名稱越來越多,竟達千余種。其大體是根據(jù)生產(chǎn)環(huán)境、茶樹形態(tài)、葉片形狀、葉子顏色、發(fā)芽遲早、茶品香型、傳說故事、種植年代等來命名的。至今尚見記載的還有280個。

這些茶名頗具文采、富有內(nèi)涵,且品質(zhì)優(yōu)異,深得認同,為武夷巖茶一大特色。2002年國家批準的《武夷巖茶地理標志保護產(chǎn)品》條例中,將“名叢”統(tǒng)歸作為武夷山一大類商品茶,并訂有感官標準。

“叢”與“樅”的區(qū)別

“叢”解釋為:“聚集,如:叢生”;“叢”字的繁體字為“叢”,釋之為:“叢生的草木”;“叢”字的異體為“欉”,據(jù)查“欉”用于武夷“名叢”,最早見諸于林馥泉1943年《武夷茶葉之生產(chǎn)制造及運銷》(鉛印本)。后來有人將此字自行簡化拼合成“樅”字。

“樅”,其義為:①樹木名:柳杉、松;②姓:如漢代有樅公;③縣名,樅陽:在安徽省南部。其繁體為“樅”音(zong)。

據(jù)以上的詮釋,“叢”、“樅”含義根本不同,因此武夷名叢和其他單叢的“叢”不可用“樅”。陳宗懋《中國茶經(jīng)》、王鎮(zhèn)恒《中國名茶志》上也均用“叢”字。

武夷老叢水仙哪里“挖”?就去這些山場!

武夷山的老茶樹往往被稱作“老叢”,如老叢水仙。

所謂老叢,樹齡一般要達五十年以上。另外,體現(xiàn)在它那獨一無二的“叢味”上。

何謂“叢味”?有人說是青苔味,有人說是木質(zhì)味……見仁見智,不一而足。

武夷山被稱為“藏龍臥虎”之地,那些老茶樹本就遍布于山澗之中。

老叢水仙在正巖產(chǎn)區(qū)到底有多少?

01慧苑坑

武夷巖茶的核心產(chǎn)區(qū)三坑兩澗之一,歷來以水仙為名,因其地水仙種得早,種的量多,品質(zhì)好。

水仙茶樹的種植歷史悠久?;墼房拥乃傻匚伙@赫,山場優(yōu)勢毋庸置疑。于是,前往武夷山追尋老樅水仙的人,必然要到慧苑坑走一趟,帶著拜山頭般的朝圣心理。

而慧苑就是巖茶核心區(qū)的“全球通”,要到幾個著名的山場,像牛欄坑、竹窠、鬼洞、走馬樓等等,基本都繞不開慧苑。

古老寧靜的慧苑寺

慧苑坑之大,只有親自走了才知道。入“坑”后,四圍山巖林立。這里小氣候很明顯,盆底潮濕,水土豐茂,土質(zhì)層厚,砂粒多,雨水多。

慧苑老叢

從鬼洞、鷹嘴巖、慧苑寺,一直到慧苑巖、楓樹窠,生長著許多老樅水仙。

慧苑坑峽谷深幽,終年水霧不斷,使水仙茶樹上長滿了青苔樹掛,綠油油的,煞是好看。尤其是楓樹窠水仙,更是巖上少有的百年叢。

鬼洞

鬼洞并不是一個洞穴,而是一處生態(tài)環(huán)境非常優(yōu)異的山谷,據(jù)說下雨時候,整個山谷中云霧彌漫,所以有“鬼洞”之名。

慧苑坑東北是水簾洞,那也是一個老樅水仙的產(chǎn)地。

慧苑坑西北是黃卦巖、盧秀峰、中廠巖和劉官寨。相對坑底,那里要高出幾百米,由于日照充足,水仙茶更有陽剛氣質(zhì)。

慧苑寺后院的百年老樅

慧宛寺附近有很多茶園,就在看似普通的茶園里,會突然冒出一兩顆特別高的老茶樹,它的高度要比周圍的茶樹高出兩三倍,顯得鶴立雞群。

對著這些茶樹,你會一下子生出崇敬感,他們用了更長久的歲月,去生長、去展現(xiàn)或忍耐。

02牛欄坑

牛欄坑、慧宛坑、大坑口、流香澗、悟源澗,每一個坑澗都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原來被稱作云坑霧澗,說得正是得天獨厚的天然環(huán)境。

牛欄坑水仙茶園面積較小,樹齡較輕,基本是高叢。

牛欄坑茶園

牛欄坑老叢

03悟源澗

悟源澗大片的茶園里到處都是水仙茶,老樅水仙比比皆是,但無百年老樅。

悟源澗的老樅,比普通的茶樹要高出一倍

04流香澗

清涼峽與流香澗匯合處,從西往東,是流香澗的源頭,俗稱倒水坑。

流香澗

由于眾多的溪水匯集,峽谷中濕氣極大,植被茂密,茶樹長得格外油綠油綠的。水仙茶樹上布滿了青苔,顯得蒼勁古樸。許多老樅水仙就掩蔽在山坳里、密林中。

05竹窠

在盛產(chǎn)水仙、肉桂的竹窠,有一些老叢水仙。在這些老叢茶樹身上,就有很特別的正巖老叢滋味,或稱竹香,或稱青苔味,總之使人難忘。

06毛絲窠與弱絲窠

從馬頭巖再往悟源澗的方向走,被稱作毛絲窠與弱絲窠的地方,還發(fā)現(xiàn)有成片的老樅水仙。

在弱絲窠有幾壟長得特別高的老樅水仙,可謂老樅兼“高樅”,是天心村老陳家的茶樹。

這些茶樹看起來非常高大,水仙品種因為是小喬木型,所以在外型上比別的品種要更加高大顯眼。

茶農(nóng)正在“客土”

老陳家的老樅水仙枝干遍布青苔

07吳三地

另有一地盛產(chǎn)老叢水仙,也就是很多人都熟悉的吳三地。吳三地名字的由來和當?shù)乩蠘核傻姆N植年份一樣,有些撲朔迷離。吳三地,或是因為吳姓家族而名。

吳三地茶園,翠竹環(huán)繞(樓耀福 攝)

吳三地的老叢水已經(jīng)聞名大江南北,在市場上往往可以賣出很高的價錢。吳三地的老叢水仙枝干特別多,生長得很好,茶樹一顆連著一顆,顯得非常有規(guī)模。

爬著梯子采茶

08蓮花峰 佛國巖

九曲溪北最北面從西往東是白云巖、蓮花峰、彌陀巖和佛國巖,歷史上這些地方都盛產(chǎn)水仙茶。

在蓮花峰半山腰,有成片的水仙茶林,而在山頂巖下還有三棵百年老叢水仙。

蓮花峰往東南到彌陀巖,再向南就到了佛國巖。歷史上這兩處是出口水仙茶的大宗產(chǎn)地,海外老茶罐上標“佛國水仙”“彌陀水仙”的就有好幾家茶莊。佛國巖前方不遠處是青獅巖和水簾洞,這兩處也出產(chǎn)優(yōu)質(zhì)水仙。

老樅往往生長在很自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中

老叢之味,武夷山甚多茶人愛之。外省也有一群特別愛好巖茶的人們,為了老叢的細膩柔美,不遠萬里來尋找它的蹤跡。

上年份的老樅水仙,其成品茶品質(zhì)優(yōu)異,水路細滑,入口即化,香氣細膩若有竹葉或青苔的氣息,巖韻的表達以一種委婉、厚實的形式出現(xiàn)。在它們的身上,記錄著這里久遠的歷史與自然的魅力。

2014年老叢水仙干茶

2014年老樅水仙葉底

來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222條結(jié)果 (用時 0.005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12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