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蘭香老茶頭

找到約422條結果 (用時 0.006 秒)

普秀:全面深度解讀普洱"老茶頭",從產生到品鑒一次說明白

  “茶人的最后一站是普洱!”

  茶客間流傳的這一句話足以證明普洱茶的“江湖地位”。

  僅僅其一個香味(樟香、荷香、蘭香、木香、蜜香......)的呈現(xiàn)與變化,便能激起無數(shù)茶友的獵奇天性。

  一飲成“癮”的征服性,吸引著我們主動邁進了普洱世界的大門,穿過餅茶、磚茶、沱茶的主流區(qū),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意思的“老茶頭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個有意思的“老茶頭”。

  目錄:

  01、“老茶頭”一名來源

  02、“老茶頭”是如何形成的?

  03、“老茶頭”的品飲價值?

  04、“老茶頭”的挑選?

  05、“老茶頭”的白點是什么?

  06、“老茶頭”的沖泡技藝?

  07、有沒有出眾的“老茶頭”推薦?

  *內容體系較豐富,建議先收藏

  01/“老茶頭”一名來源

  “老茶頭”成為普洱茶中一類茶的統(tǒng)稱,并非是機緣巧合,是普洱茶行業(yè)中“老師傅”的博採文淵所得,其深意內涵,仿佛一個大隱隱于市的俠客。

  發(fā)酵結塊的“疙瘩茶”,被命名為“老茶頭”是源于史料中的詞。明清時期,藏傳佛教每年都有重大茶會,叫“普茶”,寺里專職準備“普茶”的官員,叫“茶頭”。當時“普茶”多是源于云南的普洱茶,且茶湯是用煮的,而團塊茶最好的品飲方式就是用煮,“茶頭”、“煮茶”、“團塊茶”……聯(lián)系至此,就有了把茶叫“茶頭”的想法,加個“老”字,一方面代表年長,二是代表煮茶老師傅的經驗。

  到了今天,“老茶頭”被普洱茶界代表為一類產品的通用名稱,可見大家對它是十分認可的。

  02/“老茶頭”是如何形成的?

  老茶頭是指普洱茶在渥堆發(fā)酵時結塊的茶,也稱“疙瘩茶”;

  ·主作用物:果膠類物質

  ·產生環(huán)境:在熟茶的渥堆發(fā)酵過程中

  ·產生原因:熟茶發(fā)酵過程里,需反復不斷的翻動,茶葉會分泌出一些果膠物質,其中部分茶葉果膠太多,而果膠又比較粘稠,容易促使茶葉凝結起來變成疙瘩的樣子。而又很難把它分解開,最終發(fā)酵完成后便形成一顆一顆緊結的疙瘩。

  所以老茶頭指的是普洱熟茶。

  “茶頭”和別的散熟普一樣,可以這樣單獨成塊存放,品飲,也可以壓餅存放,品質一樣,并且味道更獨特。

  03/“老茶頭”的品飲價值?

  ①歸屬于普洱熟茶,所以具備熟茶的功效(如之前說到的,刮油解膩、暖胃護胃、排濕......)

 ?、诠z的作用:

  屬于一種多糖,常見于蔬菜、水果等中,有利于增強胃腸蠕動,促進營養(yǎng)吸收、保護皮膚......

  對于口感來說,有助于增加茶湯的甜度與潤滑。

 ?、鄄枞~中最嫩最壯的部分才容易出現(xiàn)果膠,所以老茶頭中含有一些品質好的茶葉、芽頭。

  所以總結來說:相比與正常的熟茶,其所產生的特殊效果有3:一是耐泡,二是茶湯柔滑,三是腸胃道的保健功效明顯。

  04/“老茶頭”的挑選?

 ?、倏窗b:注重品牌、看生產日期(盡量選擇有年份的,有一定轉化期)

  ②聞氣味:無異雜味,少土腥味、渥堆味,香氣純正、氣息清新、爽朗舒服。

  ③看外觀:表面干凈,條索分明清晰,不要過于緊實。

  ④口感滋味葉底:口感醇和、甘甜順滑糯、少苦澀、無叮刺麻喉感、湯色紅濃透亮。湯色紅濃透亮、無雜質或沉淀物渣。葉底要紅勻明亮,不能黑焦過度炭化硬化。

  05/“老茶頭”的白點是什么?

  主要是茶堿、咖啡堿隨著茶葉的水份析出最終形成掛霜,就是大家所看到的白點。

  老茶頭的掛霜如何生成?

  在普洱茶發(fā)酵的過程中,需要翻堆,為保證一個堆子發(fā)酵出來的茶葉都發(fā)酵均勻。所有會翻堆和開溝。部分在發(fā)酵時處于中間位置的茶葉溫度比較高,翻開后突然的溫差,會導致部分發(fā)酵有益菌突然停止活動。最后就會停留在茶葉表面,形成掛霜。

  但?。?!一定要注意區(qū)分霉變。

  06/“老茶頭”的沖泡技藝

  推薦:先泡后煮、直接煮兩種方法。

  如果是直接煮飲,也可以在煮之前放置于蓋碗,用沸水沖泡醒茶,隨后再放于壺內煮用。

  老茶頭煮到湯色慚濃、香氣溢出即可。

  根據(jù)自己的口感,調整投茶量,初次嘗試可以少一點,切忌不要過濃。

  07/有沒有出眾的“老茶頭”推薦?

  如果您也想找一個優(yōu)質的“老茶頭”一飽口福,感受別樣的普洱風味,那您一定不能錯過普秀“博採”老茶頭。

  博採老茶頭,定位高端精制熟普,于2017年首度亮相。

  以書香文化作為研發(fā)理念,開“卷”有益!

  包裝設計精致,博採文淵:“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以書為載體,承載一塊好茶,造就書香文化體驗。

“博採”一代

  產品甄選塊狀勻齊的陳年老茶頭,通過切塊、篩分、揀剔工序等,制成干凈、體形大小勻齊的原料,再經普洱茶(熟茶)緊壓工藝精制而成。方便存儲與轉化。

  2017年一經亮相就廣受市場好評,2018年再續(xù)傳奇。使用“7+2+1法則”推出了升級版的“博採二代”,產品形態(tài)由單本書變成了雙本書,更加符合品飲收藏需求,同時更適合“禮贈”。

“博採”二代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便是“博採”二代。

品飲升級

  香氣升級:由17年的陳香到18年木香加糖香的升級,主要為原料的豐富優(yōu)質,及年份的增加。

  滋味升級:相較17年產品,18年產品滋味更加濃厚,主要取決于研發(fā)及生產工藝的提升,在拼配過程中使用塊狀更大的茶頭,并輔助生產在解塊過程中的技巧,使得茶塊更加均勻,產品內涵物質溢出更加迅速、均勻。

  品名:博採?老茶頭

  類別:普洱茶(熟茶)

  選料:5-6年陳老茶頭原料

  規(guī)格:250g*2盒/套,14套/件,7kg/件

  新出的茶頭堆味重,口感不好,一般需要存放若干年后,待堆味散后才適合品飲。博採老茶頭磚是云南普洱茶集團歷經10余年的生產沉淀,精選5年陳料,壓制而成,堆味盡去,口感濃醇,現(xiàn)飲和收藏皆宜。

  新的熟茶口感較澀,有的水氣味也較重。5年陳化+2年干倉存儲的博採老茶頭,歷經歲月的洗滌,沒有了年少的青澀,有的只是溫潤如玉、醇厚豐滿,葉底油潤有光澤,而且層次豐富,甜潤,韻味悠長

  品博採,就像是在品讀一段人生故事,一切都是緣份,一粒茶頭,多年的時間里,始終保持著自我,默默醇化;儲存地域的不同,又或是不同的空間,都會有不同的品性,世間造化,大多莫過如此。

  歲月的沉淀,方可彰顯出一個人真實色彩。正如博採,在時光中默默沉淀自己,醇厚的陳香等著你去一點一點品讀。

  稀缺性:熟茶發(fā)酵時,一般茶頭只能占總渥堆量的0.8~1.5%,因此,產量不高;

規(guī)格:250g*2盒/套,14套/件,7kg/件

零售價:462元

500g大重量搭配禮袋

可品可藏,可送禮

從花季到茶季

(《吃茶去》雜志)和高中時期的同桌,認識已有三十年了。

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她不僅有一張令人著迷的娃娃臉,而且常常心意漫漫,神思杳渺,不飲酒便自帶三分醉;開口言語時,氣韻流轉,音色悅耳。同桌從事建筑設計工作,素習書法、插花,是一位美麗的才女,形、神、情、態(tài)莫不動人。

讀高三時,老師在教室的后黑板上,重重地寫下了高考倒計時日期。平素喜愛自由自在的我,早已被這單調乏味的備考生活折磨得不堪其苦,竟然置大考于不顧,一舉逃進了瓊瑤小說、三毛散文。每每還寫首小詩,定要同桌分享……她倒是一臉認真,專注于課業(yè),執(zhí)著地問老師問題,反復地做難題……

記得有一天上晚自習,我用胳膊肘碰了碰她,說,“最后排的那位剛轉來的高個子戴眼鏡男生在看你哦……”

“啊?……”她的臉驀地紅到了耳根……

之后,我們讀了不同的大學,做了不同的工作,組成了各自的家庭,住在了不同的城市……

三十年過去了,我們已由生命中的花季走進了茶季。

用半生開花,再用半世花落。也只有在這落英的季節(jié),我們才有機會品味到花的濃、潭的深、茶的醇……

甲午年春三月的一天,我不慎被車撞倒,因家人都在外地,怕他們擔心,只字未提,和同桌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幾句,豈料她竟坐了火車來看我!那一日,我們一起品的是04年的普洱。一個美好的下午,她靜靜地坐在圈椅里,看我取出茶餅,焙火、煮水、候湯……輕聲問我,為什么還要“焙”一下呢?我說,以前住在一樓,比較陰,焙一下,是讓茶餅表面水汽散去,使得藏茶得其精,這步“暖茶”程序,是去喚醒茶質中的甘美。

“哦,明白了”她說,“就如同多年不見的老友,也需一個事件,作為喚醒的契機……”

老普洱因茶單寧醇化,湯色已然紅艷明亮,把盞品啜,入口沉穩(wěn),回甘細致……三十年的同桌,一起品那存放十年的老茶,竟然品味到十六歲花季新茶的鮮靈清高之香,又品味到四十幾歲老茶的優(yōu)雅醇和之美,這該算是“新鮮的陳年”?亦或是 “陳年的新鮮”?……她告辭后,茶席放在那里擺了一天,我在日記里寫到:

“故人萬里,一身清塵,歸來對影,梅花初綻。

湯沸火紅,酒滿茶半,月上露臺,酣暢傾談。

這是一位走后令你不愿收起她用過的杯盞的友人?!?/p>

初夏的五月,我們在北京見面時,既不去景點,也不逛商場,而是直奔馬連道茶城……臨行時,她的老父親送給我一個精美的茶道組,她則送給我一塊湖南安化出品的久揚黑茶-手筑茯磚。我的皮箱里裝滿了茶具、茶器、茶葉,手里還捧著她插好花的花器,就這樣踏上了南下的火車。

清秋的九月,我陪同桌在北京琉璃廠東街買字帖。行至紫文堂,她向堂主郭源先生請教書法,我則留意到里間的陳設,那里有幾張茶桌,心想,難道說,帝都緣結愛茶人!

郭源先生見我們對他的篆書感興趣,隨即邀請我們入席品茶,一起品了九十年代出品的普洱,和03年出品的六堡茶。茶湯味道純正,茶氣力道剛勁。幾道下來,體力不支,飄然醉茶。不覺時光飛逝,京都華燈初上,琉璃廠東街的店鋪都已打烊。和郭先生告辭,從紫文堂出來,我和同桌在這被文化浸潤的千年古街上,亦仙亦緲地游走說笑,好似浸潤在了“春風沉醉的晚上”……

今年立冬的第二天,是同桌的生日,我特意為她辦了一個小型茶會,邀請了幾位她想見的老友作陪。同桌偏愛紫色,我便以“紫云深處醉流霞”為茶席主題,配賞的相應茶品依次是:陸羽《茶經》中提到的顧渚紫筍、九年輕發(fā)酵紫芽、400年古樹半發(fā)酵輕火紫芽、70年代出品的曬青普洱。

一個難忘的下午!我的同桌回到了她出生的地方,回到了母校,找到了幸存下來尚未被拆除的女生宿舍,見到了偏于一隅的我們高三六班的教室,并且和多年未見過面的老同學一起品茶……在《良宵引》的古雅曲韻中,紫筍身披白毫,芽頭挺立,宛若身骨重實的嬰兒;九年的輕發(fā)酵紫芽,湯色晶亮,氣韻清揚,淺飲慢品,喉開齒暢;400年古樹輕火紫芽,梅香、蘭香、果香,香韻疊疊……當70年代的普洱出場時,我們看到茶餅已然變松,湯色已經變成了金黃,葉底卻依舊保持了柔軟。一位老同學悠悠地說,想想,70年代都發(fā)生了些什么?

那時,我們剛剛上小學哦……

在茶的芬芳中,驀然回首,我們找到了時光醞釀的醇美……

藏茶的人,當年他如何能想得到,他精心藏放的茶,40年后,幾經輾轉,到了我們的生日茶會上!他收藏起來的何止是一個茶餅!那是一個春天,一座碧綠的茶山,一個飄然遠去的年代,和那個年代的故事……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蕓蕓眾生,我們不都是在苦苦尋找那個知味的人嗎?

當年,在十六歲花季,緊挨著,坐在一個座位的那個人,和我一起對著一道題苦想的那個人,和我一起悄悄分享我寫的小詩的那個人,現(xiàn)在,我們仍然設法見面。一起討論的“題”已經有了很多,而且,“題”或有很多解,或根本無解。三十年后,還能夠和同桌一起“做題”,一起走進人生的茶季,一起品味花的濃深,茶的甘醇,真好!

“我的心\是一座城\一座最小的城……還偷偷掩藏著兒時的深情……”

(摘自2015年第2期《吃茶去》雜志;作者:馮宜)

【檔案解密】福元昌、同慶號、陳云號、88青細數(shù)那些歷史上值得珍藏的老茶

[導讀]:昨天知道了關于“88青”的檔案解密,又開始對有年份的普洱茶感興趣,它們不但但只是一餅普洱茶,更是先輩們的心血,延續(xù)到今天實屬不易。收藏一款有年頭的普洱茶還是要看它們屬于哪一時期的,收藏價值如何,口感如何。

【正文】普洱茶可以用跨世紀跨年代來形容,每款值得珍藏留戀的茶都擁有一段輝煌的歷史,讓普洱刻上了歷史塵封的腳印,真正的好普洱是世間愛茶者的追求和夢想,如同古玩收藏者一樣。

金瓜貢茶

普洱金瓜貢茶,是現(xiàn)存的陳年普洱茶中的絕品。港、澳、臺茶界稱其為“普洱茶太上皇”。該茶生產始于清正七年(1729年),選取西雙版納最好的女兒茶,以制成團茶,散茶和茶膏敬貢朝延。金瓜貢茶或金瓜人頭貢茶,據(jù)傳均由未婚少女采摘的一級芽茶。采摘的芽茶一般先放之于少女懷中,積到一定數(shù)量,才取出放到竹簍里。這種芽茶,經過長期存放,會轉變成金黃色,故人頭貢茶亦稱金瓜貢茶或金瓜人頭貢茶。其制作時間已有200多年歷史,此品加工者為普洱貢茶廠,原料及初制出自西雙版納倚邦茶山。

至今故宮博物院里還珍藏著道光和光緒年間的兩個金瓜貢茶,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國寶級文物?,F(xiàn)在金瓜貢茶是福海茶廠的獨家產品,它有兩種規(guī)格。一個是供收藏和陳列用的五件一套的產品,重14公斤;另一種是供日常飲用和饋贈之用的小型瓜樣茶,重200克。它的特點可概況為:品級頂尖數(shù)量稀少,加工困難成本高昂,湯色之美口感之佳難于言表。它是用級別最高的喬木細嫩芽頭為原料,經渥堆發(fā)酵后一根根揀出金毫,再由技藝精湛的老茶人用手工制作完成。這種金瓜茶的年產量極其有限,一般在成噸原料中只能挑選出一公斤可用于制作金瓜的材料。

福元昌圓茶

倚邦和易武兩大茶山,曾演繹了清代普洱茶最為輝煌的篇章。創(chuàng)于光緒初年的“宋云號”、“元昌號”兩個茶莊均在倚邦、易武兩個茶山。其中“元昌號”設在易武的茶廠名為“福元昌號”,專門采用有別于倚邦小葉茶種的易武山大葉種茶精制而成。

現(xiàn)最古老的“福元昌圓茶”,產于光緒年間,已歷時100多年左右?!镀斩栌洝吩疲骸鞍倌旮T龍A茶,享‘普洱茶王’之譽?!?/p>

同慶號老圓茶

?

清代中、后期,倚邦茶山沒落,易武茶區(qū)崛起,云集了云南當時眾多茶商,他們設廠制茶,引進先進制茶工藝,以大葉茶種的陽春細嫩白尖制茶,使易武從產茶量和茶質兩個方面都一躍為古代西雙版納版納六大茶山之冠。

同慶號茶莊于1736年在易武設廠制茶,在易武的制茶歷史就達百余年。同慶號圓茶分為內票和內飛兩種,1920年以前是“龍馬商標”,之后則是“雙獅旗圖”,兩者以1920年以前的茶品為絕品。采用最好的竹箬包裝,表面是淺金黃色,捆綁所用的竹篾及竹皮,顏色與竹箬相若。同慶號老圓茶的特點為幽雅內斂,絕冠群倫,是極柔和性的優(yōu)美茶品,被視為國家級絕品,享有“普洱茶后”的美譽。

敬昌圓茶

清光緒年間,個體茶商紛紛介入普洱茶出口業(yè)務。制茶工藝與同慶號茶莊不相上下的敬昌號(后改為信昌號)茶莊,取曼灑最好優(yōu)質的茶菁,以制“七子餅茶”為主,然后用牛幫或馬幫運往老撾,再裝船運往越南、傣國和香港等地銷售。

敬昌圓茶之所以價值連城,可遇而不可求。究其原因,除品質優(yōu)異外,其制作工藝和包裝也令人迷醉。敬昌圓茶,壓制技術一流,餅體豐滿而富有韻致,餅沿不求原子薄一致,但帶有強烈的節(jié)奏感,手觸之養(yǎng)手,目測之美目。其外形,茶菁凸凹,葉葉清晰排列,優(yōu)美之致。天下普洱茶無— 能與其較量形式之美。其現(xiàn)存者大都為40年代的產品,每餅直徑為20.5公分,重330公克,且系野樟香型,水性極度細柔,入口即化,為普洱茶品中水最為細滑者。

楊聘圓茶

?

在清朝初期及之前的漫長歲月中,在茶文化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卻是倚邦茶山,以種植小葉茶而著稱。

楊聘號茶莊建于民國初年,以倚邦小葉種茶為原料,其所制 “楊聘圓茶”現(xiàn)存較少,其餅身較小,直徑約19公分,每餅重約280公克,每餅有一張5×6.8公分立式內飛,白底紅字內文有“本號開設倚邦大街煉提透心凈細尖發(fā)客貴商光顧者請認明內票為記”及“楊聘號”等字。

據(jù)專家考證及品評、“楊聘圓茶”現(xiàn)存最陳者為60年左右,其茶湯清香,水薄微酸,是典型的倚邦小葉種的普洱茶品。

同心圓茶

?

同心圓茶有“早期”和“后期”之分。是同心號茶莊所制,同心號茶莊創(chuàng)辦于1733年,原名為順祥號,亦稱中信行,設廠于易武鎮(zhèn)。清朝時所產茶品目前已絕跡,現(xiàn)存均屬1921—1949年間的圓餅茶。1921~]934年間所產的同心興圓茶稱之為“同興早圓茶”。1935~1949年間的則稱之為“同興后期圓茶”,這一時間所產的同興圓茶都各有少量,且又均為絕品。

無論早期還是后期,同興圓茶的內正都有這樣的文字“本號未辦易武倚邦山松頂上白尖嫩茶”(曼松頂上茶園,在舊時就是高品質茶葉的代名詞)。1921年前后,同興號茶莊產茶500擔,是當時的茶葉豪門之一。設廠于易武,用倚邦之茶菁為源料?,F(xiàn)有同興圓茶,早期者陳期70多年,后期者亦有60余載。兩者之間茶性相襲,是倚幫普洱茶的代表,又可顯示出同興號茶莊制茶技藝非凡。

同昌圓茶

同昌號茶莊始創(chuàng)于同治七年(1869年),該茶莊幾度易主,茶品名有三種。最早原昌號圓茶已不復得,至今所存者皆為30年代后的標明“主人黃文興”或“同昌黃記主人”之茶品。

“同昌圓茶”品質最好,餅身厚實并呈深栗色,條索扁長,白毫粗碩,可明顯看出梗葉一體的茶菁,自然美觀,油面光澤極佳。同昌圓茶和同昌黃記圓茶使用的是易武茶菁,但據(jù)品茗大師們品鑒,應都為倚邦茶品。

鼎興圓茶

產于1940年勐海茶廠。鼎興號茶莊專生產高級普洱茶品著稱?,F(xiàn)行世有鼎興圓茶,有紅圓茶、藍圓茶和紫圓茶三種,其區(qū)別因內飛顏色的不同。紅圓和藍圓,品質相似,陳期都在60年左右,是普洱茶精品,而紫圓則品質欠之

紅與藍,茶餅顏色較深,成暗紅色,條索卷實,油面光澤,且餅身較薄,紫圓餅身顏色較淡,茶葉多為單葉老茶菁,油性少,條索揉卷較松,還參雜了許多黃薄之葉,且是普洱茶中餅身最厚者。鼎興紅、藍圓茶內票的注冊商標為“星月”圖案,暑“本號選辦正山細嫩雨前春尖芽茗加工揉造發(fā)行有防假冒特印為記”等字樣。(“正山”本意是易武山,舊時易武茶山以產“陽春細嫩白尖”而出名。)

可以興磚茶

可以興磚茶莊1925年由周文卿創(chuàng)辦。30年代中后期是其黃金時代,每年產茶約1200擔左右。可以興磚茶是用細黑條索,上好的勐海普洱茶菁制造的,它堪稱黑色普洱茶的標本。在臺灣、香港等地尚有極少的產于40年代末期的可以興磚茶,它用事實告訴人們,在更遠的時間段上,勐海民間己開始書寫磚茶史了。

鴻泰昌圓茶

鴻昌號茶莊創(chuàng)建于1926年,茶莊設在六大茶山——倚邦,是生產經營普洱茶的又一老字號,又是普洱茶外銷的急先鋒。在30年代,鴻泰號茶莊即在泰國設立了分公司,名為“鴻泰昌號”,后又在香港及南洋各地設立了代理公司,堪稱普洱茶歷史上的第一個寵大的“普洱帝國”。

現(xiàn)存的絕品存期有70年之久,且品格直逼任何一種大葉茶種的普洱茶極品。鴻昌茶莊的總部一直設在倚邦。消失于人民公社成立之后。設在泰國的鴻昌號至今仍然存在著,以越南、泰國、緬甸等國的茶菁制鴻泰昌普洱茶品,故“鴻泰昌圓茶” 是“邊境普洱”,即最為普通的普洱茶的代表,是一個孤懸海外的普洱茶王國。在海外,仍存在著一個中國人開設的普洱茶王國,這的確是一件有意味的普洱精神。

紅印圓茶

紅印圓茶又稱現(xiàn)代普洱貢茶,始制于1940年范和鈞創(chuàng)辦佛海茶廠之時。其餅茶內正均為紅色印記,且茶餅的外紙正面都印著“八中茶”中茶公司標志。在八個“ 中”字組成的圓圈內,有一紅色“茶”字。在中茶公司所產的普洱茶品中,而冠以“八中茶”標志者且又“茶”字為紅色者,只有紅印普洱圓茶和紅印云南沱茶,是空前絕后。

紅印茶系族系譜

紅印普洱圓茶除了其身世價值外,茶品品質亦屬現(xiàn)代普洱茶中的上乘之品。除了茶菁肥碩,條索飽滿,顏色粟紅,茶面油光、茶湯透紅及葉底柔軟新鮮等品質外,其中茶內正完全埋在茶餅中央,是舊式壓模制造,使用古老制作工藝,無不是臍臼圓型餅茶,茶湯厚釅、有蘭香或野生樟香味,紅印圓茶,是勐海茶廠得以在現(xiàn)代普洱茶史上笑傲群雄的依據(jù)之一。

綠印圓茶

綠印圓茶系勐海茶廠40~50年代制作的茶品,是“紅印”的姊妹產品。勐海綠印圓茶有早期和后期之分,早期綠印圓茶也叫“綠印甲乙圓茶”或“藍印甲乙圓茶 ”,早期綠印無論在陳香、樟香、滋味、茶氣等方面都是一流的。后期綠印其指是50~60年代勐海茶廠所產的大批量普洱茶。

有一部分茶品,是用新樹茶菁制造,但仍以生茶方式制造,被稱之為“綠印尾”,在普洱茶極品中,有極高的典藏價值。

無紙綠印圓茶

勐海無紙綠印圓茶,是勐海茶廠在50~60年代生產的普洱茶等系例產品。“無紙綠印圓茶”屬后期綠印之一,是當今普洱茶界的收藏家們眼中的珍寶。該產品采用勐海的喬木茶樹的茶菁為原料,以生茶方式制成,因此又被稱之為“綠印頭”與“綠印尾”相對,品質各異,優(yōu)者可與紅印圓茶媲美。

黃印圓茶與七子餅茶

“云南七子餅”,其實就是現(xiàn)代綠印普洱茶茶品,是由勐海茶廠50年代未所產的,被稱之為“現(xiàn)代拼配茶菁的普洱茶品始祖”的“黃印圓茶”。黃印圓茶,由于毫頭多,陳化后都轉變?yōu)榻瘘S色,是以茶餅呈黃色,故其外包紙標記八個紅色中字組成的圓圈中“茶”字為黃色,而內正標記為綠色“茶”字。

60年代以“黃印圓茶”之拼配工藝。勐海茶廠推出了中茶牌圓茶的替代品,“云南七子餅”。在“七子餅”中,以勐海茶廠生產的“紅帶七子餅”和“黃印七子餅 ”最具代表性。

“紅帶七子餅”產于70年代,以生茶制成,“藍印七子餅”產于80年代,是輕度熟茶拼配。“紅帶七子餅”,在港臺及南洋的華人世界中,往往被視為“中秋團圓”的象征,故國家園夢,一餅以系之,茶情、鄉(xiāng)情、家園情,普洱茶是寄托。該產品品牌卻是無價之寶,暢銷幾十個國家和地區(qū),是外銷出口免檢產品。

藍印鐵餅

簡稱“藍鐵”,產生年代有兩種說法:一為上世紀七十年代產物;一為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經典代表茶品?!八{印鐵餅”為云南省普洱茶行業(yè)一個新的突破產品,它擺脫了以往用布袋包揉壓制茶葉的繁瑣工序,采用金屬模子直接把茶青放入壓制脫模而成,過程簡單而快捷,缺點在于加工時壓力過大,茶體太緊結不利于后期轉化?!八{印鐵餅”采用的原料為易武喬木茶青。是一款可遇不可求的茶品。

紅蓮圓茶

“勐海紅蓮圓茶”是勐海茶廠所制的無紙綠印中的極品,以易武茶菁為原料,是三至五等較嫩者。該茶品水性厚滑,味道微甜,喉韻甘潤,有蘭香已至舌面生津之境,逐特將其命名為“紅蓮圓茶”。

紅蓮圓茶是以傳統(tǒng)壓模制造,茶身比一般茶餅寬大,但較薄,茶餅呈不規(guī)整圓形,有的甚至是橢圓,餅身有壓模痕跡,茶葉條索細長,金色芽頭摻夾其中,茶面呈灰綠色,但有油光。典型的無紙綠印茶面顏色,臺灣品茗大師們視其為“綠印頭”中最好的普洱茶品。

陳云號圓茶

“陳云號”成立于清中后期。是民國初年最大的普洱茶商之一,當時的老板陳石云,人稱“陳半山”。云南省勐臘縣易武鄉(xiāng)張家灣的曼臘茶山有一半茶園都姓陳。陳云號最興盛的時期是1900年--1933年,當?shù)厝硕歼@樣說,易武有劉癸光,曼臘有陳云山,一個南;一個北。“陳云號”有自己的馬幫,茶葉的原料以易武、曼臘茶山為主,生產出的產品運往越南的萊州,產品主要銷往香港及東南亞

1951年陳云號生產了最后一批茶葉后,從此銷聲匿跡了?,F(xiàn)在所提供的這款茶品,經鑒定應該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前的產品,現(xiàn)今為稀有物品,屬難得一見的茶品。

雪印青餅

“雪印青餅”產生于七十年代初,是臺北一名姓黃的先生1999年11月命名的,是一種俗稱,指的是某一批茶號為7532的七子餅。從配方來看,面茶為芽尖毛茶,是青餅茶中最為細嫩的茶品,產量并不是很多。雪印青餅目前在市場上已經很少見了。此款茶經鑒定為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產品,是一款難得的普洱珍藏品。

勐海女兒茶

勐?,F(xiàn)代女兒茶,香港茶商稱之為“白針金蓮”。該產品是勐海茶廠70年代所產。白針極品,茶菁顏色為青栗色帶金色芽子,有薄薄的白霜,聞有淡淡的荷香,以二三分輕微熟茶或生茶制成,是最高級的現(xiàn)代普洱茶品之一。茶湯砂滑,回甘生津、茶氣強、茶韻新,是很值得收藏而讓其繼續(xù)陳化的普洱茶極品。“現(xiàn)代女兒茶”是普洱散茶在當今的杰出代表。

宋聘號

宋聘號茶莊,創(chuàng)建于清光緒六年,總部設在易武鎮(zhèn),產品原料以易武山為主。民國初年與錢利貞(后改名為“乾利貞”)結為親家,而改名為“乾利貞宋聘號”。紅票宋聘合并后的宋聘號為了擴大經營和生產,開始生產一些普通的產品。

同期宋聘號也在香港設立了分公司,生產的普洱產品為“福華號宋聘”,同時也代理運營總公司對海外銷售的產品。現(xiàn)提供此樣茶品,經鑒定為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之產品,現(xiàn)今為稀有物品,屬難得一見的茶品。

廣云貢餅

在上個世紀60年代,廣東茶葉進出口公司精選上等的曬青毛茶為原料,并利用自己獨創(chuàng)的工藝壓制成普洱茶出口到港、澳、臺及東南亞。因這些茶以云南、廣東等地原料為主,由于融入了廣東茶葉進出口公司獨創(chuàng)的配方和工藝技術,具有廣式韻味,臺灣和香港的茶人又稱之為“廣云貢”,產品結構也分餅、磚、沱。

八八青

“八八青”是香港一名姓陳的先生命名的,是一種俗稱,指1988年至1992年生產的某一批茶號為7542的七子餅?!鞍税饲唷钡囊馑紦?jù)陳先生說:為了紀念他的茶店開業(yè)的年期,其次是以廣東人的口音8字是代表行運與發(fā)財?shù)暮谜最^。“88”者亦喻意發(fā)財后可再發(fā)的意思。目前此款茶是一款難得的普洱珍藏品。

找到約412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10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