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昆明天允茶廠

找到約2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大益茶史01】范和鈞——大益帝國的「開國功勛」,從法國巴黎到云南佛海

大家好,我是茶不多先生,

一個每天都幻想用八八青泡腳的硬核男人。

友情提示:

本文篇幅近4000字,宜為睡前讀物或者私人時間讀物

雖然一直在傳遞佛系炒茶的心態(tài),但是自己前后聊了兩個月的行情,難免有點婊子立牌坊的嫌疑。幸好最近行情轉淡,終于可以聊聊自己之前承諾的一些內容了。茶葉歷史太復雜,自己也沒有嘗試過這種體量的內容,所以決定先從大益的歷史開始著手,這幾天搜羅了諸多資料,同樣結合了自己的一些理解與猜測,盡量用相對詼諧的手法,跟各位聊聊。當然,如果閱讀反饋不佳,我也可以馬上調轉筆鋒可能還是會轉回去寫行情。

關于本系列的定位,

可能是你在全網(wǎng)能找到關于大益最詳細的歷史內容。

如果要跟別人聊大益史,你看這個系列就夠了。

1905年,清政府還剩7年陽壽,彼時的中國已經(jīng)與列強簽訂了諸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內憂外患不斷,數(shù)千年的封建社會岌岌可危。這一年最出名的戰(zhàn)爭是日俄戰(zhàn)爭,但彼時的中國,是一個人見人欺的國家,于是這場戰(zhàn)爭的主戰(zhàn)場便來到了東北,即使我們是一名非參戰(zhàn)國,老百姓的日子一樣的民不聊生。

這一年,相繼誕生了冼星海、鄒容等偉大名家,以及我們這個系列的主角之一——范和鈞,為了表示尊重,后文統(tǒng)一以范老尊稱。

雖然出生在日本,但是范老祖籍在江蘇常熟縣,范老原名范櫻,現(xiàn)在看來雖然有點娘,但是在那個年代,還是非常具有文化氣息的。據(jù)江蘇常熟縣縣志記載,“范和鈞,原名櫻,乃北宋范仲淹第27代孫?!睕]錯,就是寫《岳陽樓記》的那個范仲淹。

不幸的是,范老的父親在他11歲那年匆匆過世,從那時起,他母親就開始獨立承擔供書教學的責任。1920年,15歲的范老以優(yōu)異學習成績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在母親和眾多親戚的資助下進入浦東中學讀書。不過,更不幸的是,在他進入浦東中學的第二年,他母親染了病,從此一病不起。這里有個傳言:當他收到電報趕回家時,母親已經(jīng)病重,吃什么藥都不管用。那時范老正直青春年少,血氣方剛的年紀,情急之下效仿古人「割股療親」,他忍痛從左腿切下一塊肉,熬湯喂母親喝。母親喝過肉湯之后,精神竟然好了很多,從床上坐了起來。但是很可惜,好景不長,不久后,母親也去世了。

1924年,范老19歲,從上海浦東高級中學畢業(yè),父母雙亡的他了無牽掛,優(yōu)異的成績讓他獲得了公費留學的機會,只身前往法國留學。因為沒有法語基礎,范老先是在里昂學習了一年的法文,然后轉到巴黎大學學習“數(shù)學概論”和“高等物理”。

范老的住所位于巴黎第五區(qū)圣約克街,是當?shù)爻雒膶W術區(qū)。不久,同船來法的柳圃慶、何定杰也相繼搬到。身在異鄉(xiāng),三個中國人一見如故,互相以兄弟相稱。是日,三人來到香榭麗大道的一處桃園,各執(zhí)三支檀木香,許下了皇天在上……的諾言,三人分別相差5歲,何定杰略長,以哥哥自稱,范老最小,自然成了三弟,當然,綠色這段是我編的,從范老后來的發(fā)展軌跡來看,三人的關系應該還沒有到稱兄道弟的地步。而把這段講出來的目的,主要是范老在二位的游說下,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而三人所在的公寓,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共產(chǎn)黨法國分黨。

如今的巴黎第五區(qū)

不久后,國內財政收緊,范老的公費斷絕了,光鮮的留學生不得不打工掙錢。天生的文化差異+加上華人的外貌+僅僅一年的法語基礎。范老的選擇余地并不多,最終去了古董店做漆器修補。在修補漆器的過程中,范老居然遇見了許多明清漆器,一邊問候著法蘭西為首的八國聯(lián)軍家屬,一邊又趁閑暇之余開始研究那些在中國已難覓蹤跡的明清漆器,琢磨老祖宗的制作方法,感嘆祖先們的工藝牛逼。這里不妨換位思考下,范老當時肯定也想過將漆器帶一部分回國,但是這群強盜實在搶的太多了。

留法的后半段時間,范老白天晚上也不閑著,白天在中國古董行中做油漆繪畫等工作,晚上在巴黎市立的“美術與工藝”專科學校學習。儼然一副工科男的造型,并且成功吸引了同樣就讀于巴黎大學醫(yī)學系的婁允琴女士的注意,20多歲的少男少女在異鄉(xiāng)遇見,還是自帶浪漫氣息的法國,很難不發(fā)生點什么浪漫的事情,不久后便雙雙墜入愛河,開始了相依為命的生活,先后生下了兩個女兒,這讓范老重新遇見了久違的親情。

1931年(一說1930年),26歲的范老畢業(yè),留學生的身份加嬌妻在側,膝下還有兩個可愛的小女兒,范老成為了人人羨慕的人生贏家。歸國后,受「當代陸羽」吳覺農(nóng)之邀,進入上海商檢局,負責茶葉出口檢驗工作。不料,這一次安排直接拉開了范老二十多年的傳奇茶業(yè)生涯。與此同時,范老與巴黎的緣分就此結束,直到2019年,辣個男人帶著一款名為「巴黎妙韻」的產(chǎn)品回到了熟悉的第五區(qū),成為中法友誼的橋梁。當然,這是后面幾期才會提到的事情了。

五年后,范老所在的上海商品檢驗局承辦了一場中國茶葉展,類似如今的「茶博會」,展室懸掛兩幅世界產(chǎn)茶國的巨型圖表,一邊是近百年來世界產(chǎn)茶國家茶葉產(chǎn)量直線上升,另一邊則是我國茶葉出口數(shù)量逐年下降,說人話就是全世界喝茶的人越來越多了,但是喝中國茶的人越來越少了。范老看在眼里,覺得中國作為數(shù)千年茶文化的泱泱大國,這個數(shù)據(jù)就很不對勁。31歲的范老內心燃起了小火苗……

1937年春,經(jīng)濟部在滬召開中國茶葉公司籌備會議,范老也憑借在茶葉出口6年的寶貴經(jīng)驗,應邀出席。會議意思很簡單:國家打算振興中國茶文化,你們安徽、江西、湖南、浙江、福建五個省份也屬于產(chǎn)茶大省,各出資20萬元,我們再號召幾個私營廠商集資200萬元,湊個300萬搞個中茶總公司。當然,這個中茶并不是現(xiàn)在市場流傳的中茶,這個中茶總公司在建國之后就被裁撤了。公司辦起來很快,起初選址是在上海,誰知七七事變爆發(fā),抗日戰(zhàn)爭全面打響,中茶公司不得不從上海遷往武漢,并在湖北恩施籌辦恩施實驗茶廠。這時候,范老發(fā)揮出自己工科男的屬性,憑借多年的補漆練就的精細手活,開始著手設計各種制茶機器,用來替代落后的手工操作,最終大幅提高了茶葉的數(shù)量與質量,為發(fā)展國茶外銷打下了夯實的基礎,也為今后國內各地辦廠打了樣,產(chǎn)品悉數(shù)運銷重慶,暢銷后方,成效顯著。

1938年12月,中茶公司擬定在順寧、佛海及宜良三地設立茶廠,汲取恩施茶廠辦廠的經(jīng)驗,全面安排機械化制茶。各廠目標均為年產(chǎn)紅綠茶5000標準箱,比現(xiàn)在的滄海群峰還多多了。在決定佛海茶廠的廠長人選時,雖然廠還沒有建好,但是我們的范老當仁不讓,成為佛海茶廠的第一任廠長。當然,這個時候的廠長遠不及如今光鮮,親力親為是免不了的,更像一個光桿司令。

范老,左二

1939年3月,受云南中國茶葉公司之命,范廠長深入蠻荒之地,決定把天賦帶到云南佛海,正式籌建佛海茶廠。他將妻女安頓在昆明后,與清華大學畢業(yè)的技師張石城一起于4月1日從昆明出發(fā),10日下午抵達仰光。在仰光他與佛海茶商李拂一會合,三人于5月27日終于到達了佛海縣。經(jīng)過一系列的實地考察與民情調研之后,1940年1月1日,“中國茶葉貿易股份有限公司佛海實驗茶廠”(勐海茶廠前身)正式成立。范廠長除了負責建設佛海茶廠外,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經(jīng)營剛剛成立的“云南全省經(jīng)濟委員會佛海服務社”。直到4月,范廠長才第二次回到佛海。好在茶廠的工人和傣族民工在張石城的帶領下已經(jīng)建起了幾棟茅草房,建筑面積更是達到了3000多平,按當時的條件,已經(jīng)算是頗具規(guī)模。這一年,佛海茶廠生產(chǎn)紅綠茶132擔。以服務社名義試制藏銷緊茶1000擔(每擔120斤)。范老一看,臥槽!原來緊茶的產(chǎn)量可以這么大!遂將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緊茶。這一年,中國茶葉公司開始實行統(tǒng)購統(tǒng)銷。中小茶商紛紛將茶葉賣給范老領導的佛海服務社,加入緊茶聯(lián)合運銷的大軍,由服務社的人將這些緊茶通過緬甸、印度運抵印藏交界處的市場葛倫堡,再有藏族商人運進西藏。相信你也猜到了,這里的緊茶,其實就是普洱茶。而作為光榮的共產(chǎn)黨一員,范老將茶廠的大部分收益也捐獻給了國家,成為了軍資的一部分。

范老,右一

1942年,佛海服務社又收購緊茶一萬余擔,正當所有人以為一座茶業(yè)巨頭即將冉冉升起的時候,狗日的日軍又來了,日軍攻入緬甸,天上的飛機像蒼蠅一樣接連不斷的實行轟炸。無奈之下,范老下達了撤退命令,員工先后搶運了數(shù)千擔緊茶到印度以后立即撤回佛海,兩千余擔緊茶全部在佛海分散到參加聯(lián)運的十余個茶莊,這樣即使被日機轟炸,也不會一次全部損失。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機械化制茶減少了人工,即使面對如此高頻的轟炸,佛海茶廠僅僅預留三名員工即可,機器在、廠房在,每年還可以少量制作茶葉,維持基本開銷。范老則帶著茶廠的大部分員工撤回昆明。其實這個時候的佛海茶廠,基本已經(jīng)和范老沒有太多關系了,即使到了1950年佛海茶廠被國家接管,茶廠常年由一群副廠長同謀同策,彼時的范老,也不過45歲。據(jù)悉,因為各種原因,抗戰(zhàn)勝利后,范老沒有選擇回到佛海,而是直接去了寶島臺灣,仍從事茶葉種植和加工。但是由于臺灣土地改革的影響,茶廠轉向。失業(yè)的他只得重操留學時期的舊業(yè),靠制作仿古漆器為生,一個不注意又混成了中國高仿漆器方面的大師,甚至寫下了權威著作《中華漆飾研究》一書。

范老,右一

范老的晚年去了美國, 離開前,他也將自己多年制作的未售精品漆器捐贈給了臺北華崗博物館。至于茶,則成為范老的一種精神,永遠留在了云南,并且留存到了現(xiàn)在。

1989年,范老與世長辭,享年84歲,一代茶葉大師,漆器大師的傳奇落幕,由他創(chuàng)辦的佛海茶廠(既勐海茶廠)是國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抗日風云中誕生,在日機的轟炸中撤離,為時雖然短暫,但它以高起點、高格局開創(chuàng)了國家大宗機器制茶的先河。范和均先生和他的“戰(zhàn)友們”在亂世之中給中國茶業(yè)留下了一筆巨大的技術財富和精神財富,也賦予了此后的大益品牌一抹亮麗的殷紅底色。

落槌價 | 西泠印社 · 2018秋拍 · 中國歷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專場



西泠印社·2018秋季拍賣會


中國歷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專場




(落槌價)

落槌價:RMB 5,600,000元

1759 清乾隆 龔心釗藏“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題“御制”二字描金描銀紫泥虛扁壺







1718 清中期 楊彭年制、陳曼生刻阿曼陀室款紫泥扁合歡壺

落槌價:RMB 3,400,000元


1709 清乾隆 五彩堆泥繪雙面插屏

落槌價:RMB 750,000元


1803 清 聖思氏款金彩祥云壽字紋紫砂天雞尊

落槌價:RMB 700,000元


1670 清末民國 胡耀庭制段泥磚方及顧德根制潛陶刻段泥提梁壺各一件

落槌價:RMB 28,000元


1671 當代 李寒勇制朱泥圓壺

落槌價:RMB 15,000元


1672 清中期 楊葆年、凌萬興制朱石楳刻錫包砂胎方壺一對

落槌價:RMB 30,000元

? ??

1673 清中期及民國 “潮州點銅”款茶托一套、錫罐一對、茶則一只

落槌價:RMB 3,000元


1674 明治時期 金龍?zhí)迷齑缤拔泊剐舞F壺

落槌價:RMB 8,000元


1675 當代 吳界明制紅泥笑櫻壺

落槌價:RMB 20,000元


1676 當代 周呈飛制紫泥仿古壺

落槌價:RMB 40,000元


1677 2003年 下關茶廠美術字青餅八餅(生茶

落槌價:RMB 12,000元


1678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 勐海茶廠傣文7542青餅八餅(生茶)

落槌價:RMB 25,000元


1679 當代 湯渝制朱泥摹古龍蛋壺

落槌價:RMB 9,000元


1680 當代 殷任飛制紫泥摹古龍文方壺

落槌價:RMB 12,000元


1681 2014年 冰島母樹普洱青餅六餅(生茶)

落槌價:RMB 12,000元


1682 2000年 勐海茶廠無R紅大益青餅八餅(生茶)

落槌價:RMB 42,000元


1683 當代 吳東瑾紫泥西施壺

落槌價:RMB 12,000元


1684 當代 施小馬制紫泥調砂四方扁腹壺

落槌價:RMB 68,000元


1685 當代 丁萬里書并刻、周玉奇制紫泥鳴遠束帶壺及丁萬里刻麒麟鈕腰圓章

落槌價:RMB 35,000元


1686 1998年 勐海茶廠紅絲帶A熟磚(熟茶)

落槌價:RMB 12,000元


1687 2000年 勐海茶廠厚紙黑標綠大樹八餅(生茶)

落槌價:RMB 55,000元


1688 清道光 楊彭年制紫泥秦權壺

落槌價:RMB 180,000元


1689 當代 漢棠款紫泥橢圓玹缐花盆

估價:RMB 5,000-8,000


1690 當代 吳界明制求正對壺

落槌價:RMB 130,000元


1691 明治時期 金壽堂制甄口鐵壺

落槌價:RMB 7,000元


1692 大正時期 木村節(jié)三造口打出銀壺

落槌價:RMB 45,000元


1693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 武夷山市茶廠出品武夷奇種十罐

落槌價:RMB 8,000元


1694 1996年 “真淳雅”號兩餅(生茶

落槌價:RMB 25,000元


1695 清乾隆 紫泥四方抽角墨彩花盆

落槌價:RMB 190,000元


1696 當代 施小馬制紫泥鋪砂四方牛蓋壺

落槌價:RMB 20,000元


1697 當代 陳國良寫并刻、袁小強制紫泥無垢壺

落槌價:RMB 120,000元


1698 1988年 東甲陳皮

落槌價:RMB 30,000元


1699 1970年 梅江陳皮

估價:RMB 60,000-80,000


1700 清末民國 巖如制陽羨名壺款紫泥漢扁壺

落槌價:RMB 12,000元


1701 清晚期 貢局款朱泥水平壺

落槌價:RMB 18,000元


1702 1995年 勐海茶廠紅絲帶青餅兩餅(生茶)

落槌價:RMB 22,000元


1703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 昆明茶廠中茶牌繁體昆鐵青餅兩餅(生茶)

落槌價:RMB 100,000元


1704 清中期 申錫制段泥小南瓜壺

估價:RMB 160,000-200,000


1705 清中期 紫砂胎藍地粉彩花卉紋蓋碗

落槌價:RMB 18,000元


1706 清 紫泥上彩描金“囍”字貫耳瓶

落槌價:RMB 70,000元


1707 清中期 孟臣款朱泥上彩扁燈壺

落槌價:RMB 22,000元


1708 清中期 邵友蘭制朱泥仿古壺

落槌價:RMB 90,000元


1710 當代 王菂刻丁希制紫泥石瓢壺及書畫、拓片一組

落槌價:RMB 18,000元


1711 當代 唐雲(yún)繪沈覺初刻唐雲(yún)自用紫泥笠帽圓壺

落槌價:RMB 28,000元


1712 清 彭年刻款鼎亨裕記款紫泥合歡壺

落槌價:RMB 15,000元


1713 清晚期 王勝長制紫泥一粒珠提梁壺

落槌價:RMB 45,000元


1714 2008年 老班章古樹普洱青餅九餅(生茶)

落槌價:RMB 18,000元


1715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 勐海茶廠大葉青餅一餅(生茶)

落槌價:RMB 85,000元


1716 江戶時期 龍文堂造錢袋式鐵壺

落槌價:RMB 7,000元


1717 明治時期 生駒造藤把炮口平丸式銀壺

落槌價:RMB 30,000元


1719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 “孫順義”老六安茶兩簍(生茶)

落槌價:RMB 18,000元


1720 1999年 勐海茶廠銷臺青餅五餅(生茶)

落槌價:RMB 35,000元


1721 清晚期 畊山款寶珠利記朱泥調砂圓壺

落槌價:RMB 28,000元


1722 清中期 用霖制孟臣款段泥楊桃壺

落槌價:RMB 45,000元


1723 清早期 紫泥虛扁壺

落槌價:RMB 110,000元


1724 清末民國 張鴻坤制巖如刻紫泥印包壺

估價:RMB 15,000-25,000


1725 清 朱泥思亭壺

落槌價:RMB 25,000元


1726 清末民國 莫悟奇定制裴石民制悟奇所作款紫泥蒲包口花盆

落槌價:RMB 10,000元


1727 清 逸公款朱泥壺一組兩件

落槌價:RMB 25,000元


1728 清中期 月泉款紫泥大竹節(jié)壺

落槌價:RMB 85,000元


1729 1996年 勐海茶廠橙印青餅兩餅(生茶)

落槌價:RMB 22,000元


1730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昆明茶廠中茶牌紅印鐵餅兩餅(生茶)

落槌價:RMB 42,000元


1731 明治時期 十一代大西淨壽造棗形鐵壺

落槌價:RMB 22,000元


1732 大正時期 櫻川雕純銀大湯沸

落槌價:RMB 32,000元


1733 民國 吳純耿制紫泥六方壺

落槌價:RMB 25,000元


1734 當代 王寅春制紫泥仿古壺

落槌價:RMB 110,000元


1735 明末清初 紫砂胎宜鈞釉長頸膽瓶

落槌價:RMB 75,000元


1736 明末清初 紫砂胎宜鈞釉琮式瓶

落槌價:RMB 20,000元


1737 清晚期 陳柏亭制并刻紫泥高漢君壺

落槌價:RMB 6,000元


1738 清早期 紫泥扇形壺

落槌價:RMB 50,000元


1739 清及民國 谿山款錫壺及沈存周制錫罐一組兩件

落槌價:RMB 35,000元


1740 明治時期 九世中川淨益造寶珠式銀壺

落槌價:RMB 30,000元


1741 清 孟臣款紫泥楊桃壺

落槌價:RMB 20,000元


1742 清 逸公款朱泥笠帽壺

落槌價:RMB 45,000元


1743 清晚期 玉成窯王東石制沈墨仙刻提梁壺

落槌價:RMB 300,000元


1744 清早期 松鼠百果白泥葫蘆瓶

落槌價:RMB 14,000元


1745 清早期 宜鈞釉砂胎木瓜瓶

落槌價:RMB 110,000元


1746 清 孟臣款朱泥梨式小壺

落槌價:RMB 22,000元


1747 清 君德 仿古款朱泥梨式壺

落槌價:RMB 50,000元


1748 清康熙 鳴遠款朱泥六方壺

落槌價:RMB 300,000元


1749 清末民國 巖如刻紫泥獅球壺

落槌價:RMB 8,000元


1750 民國 吳云根制紫泥如意壺

落槌價:RMB 75,000元


1751 昭和時期 龜文系古錫壺

落槌價:RMB 10,000元


1752 明治時期 忠三郎金銀鑲嵌三友鶴壽圖手取釜式鐵壺

落槌價:RMB 40,000元


1753 2004年 易武正山一片葉青餅八餅(生茶)

落槌價:RMB 20,000元


1754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 昆明茶廠中茶牌簡體昆鐵青餅(生茶)

落槌價:RMB 85,000元


1755 清中期 紫泥彩繪筆筒

落槌價:RMB 10,000元


1756 清中期 漢珍款紫泥螭鈕壺

落槌價:RMB 110,000元


1757 清晚期 “大明宣德”款朱泥扁燈壺

落槌價:RMB 7,000元


1758 清道光 玉山款段泥四方壺

落槌價:RMB 65,000元


1760 當代 李艷制朱泥摹古蒼圜式壺

落槌價:RMB 15,000元


1761 當代 許又峰制朱泥摹古礪成古蓮子壺

落槌價:RMB 32,000元


1762 清晚期 黃玉麟制愙齊款紫泥鋪桂花砂升方壺

估價:RMB 1,000,000-1,500,000


1763 清早期 朱泥貼花夔龍捧壽壺

估價:RMB 28,000-40,000


1764 清晚期 玉成窯王東石制允明刻款齙瓜壺

落槌價:RMB 130,000元


1765 1993年 勐海茶廠7542小綠印青餅兩餅(生茶)

落槌價:RMB 30,000元


1766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下關茶廠平板模鐵餅兩餅(生茶)

落槌價:RMB 25,000元


1767 清中期 楊葆年制輞川居士刻人物詩文錫包砂胎升方壺

落槌價:RMB 10,000元


1768 明治時期 金壽堂造涼爐用丸形小鐵瓶

落槌價:RMB 22,000元


1769 清晚期 黃玉麟制吳昌碩刻紫泥仿古壺

落槌價:RMB 290,000元


1770 清中期 紫砂胎藍地粉彩鼻煙壺

落槌價:RMB 8,000元


1771 清 鳴遠款朱泥平蓋壺

落槌價:RMB 22,000元


1772 當代 江建翔制紫泥海圓壺

落槌價:RMB 30,000元


1773 當代 吳東元制段泥獸王壺

落槌價:RMB 75,000元


1774 民國 半匋制紫泥松椿壺

落槌價:RMB 12,000元


1775 當代 江健翔制段泥牛蓋蓮子壺

落槌價:RMB 38,000元


1776 清 逸公款朱泥壺

落槌價:RMB 48,000元


1777 當代 裴石民制紫泥微型花盆四件

估價:RMB 55,000-80,000


1778 清早期 宜鈞釉福祿萬代葫蘆形水盆

落槌價:RMB 160,000元


1779 清中期 紫砂硯臺

落槌價:RMB 28,000元


1780 清早期 陳其淵制朱泥貼花賞盤

落槌價:RMB 38,000元


1781 清晚期 逸公貢局款段泥圓壺

落槌價:RMB 15,000元


1782 清早期 周發(fā)祥制朱泥圓壺

落槌價:RMB 200,000元


1783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 下關茶廠中茶牌無內飛青餅八餅(生茶)

落槌價:RMB 22,000元


1784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下關茶廠首批8653鐵餅兩餅(生茶)

落槌價:RMB 28,000元


1785 民國 巖如制金鼎商標款紫泥石瓢壺

落槌價:RMB 10,000元


1786 民國 冰心道人款段泥三足周盤胡

落槌價:RMB 9,000元


1787 當代 魯大東刻、鮑行華制段泥石瓢壺及魯大東刻印章、印屏及書法一組四件

落槌價:RMB 45,000元


1788 當代 汪寅仙制陳雄立書畫紅泥紅玉壺

估價:RMB 680,000-800,000


1789 清末民國 林克瑞制錫制茶葉罐一組兩件

落槌價:RMB 20,000元


1790 當代 唐雲(yún)題跋唐雲(yún)繪沈覺初刻紫砂壺拓片

落槌價:RMB 8,000元


1791 清早期 周發(fā)祥制款紫泥笠帽壺

落槌價:RMB 60,000元


1792 清早期 孟臣款白泥蓮子壺

落槌價:RMB 90,000元


1793 清晚期 黃玉麟制紫泥魚化龍壺

落槌價:RMB 150,000元


1794 清末民國 程(陳)壽珍制冰心道人款紫泥掇球壺一組三件

落槌價:RMB 75,000元


1795 當代 高旭峰制紫泥穎珠壺

落槌價:RMB 30,000元


1796 清 宜鈞釉紫砂胎烏龜形擺件

估價:RMB 5,000-8,000


1797 昭和時期 高橋重弘造靈芝如意摘銀壺

落槌價:RMB 25,000元


1798 明治時期 真鍋靜良系一片打銀壺套組

落槌價:RMB 32,000元


1799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 中茶大紅印青餅八餅(生茶)

落槌價:RMB 68,000元


1800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 宋聘號鐵餅(生茶)

估價:RMB 250,000-350,000


1801 當代 何道洪制石如生刻紫泥高竹鼓壺

估價:RMB 45,000-60,000


1802 清末民國 吳芝萊制蓮生刻紫泥東坡提梁壺

落槌價:RMB 48,000元


1805 清中期 滿彩紫砂碗

落槌價:RMB 25,000元


1806 民國 王寅春制朱泥水平壺

落槌價:RMB 95,000元


1807 清晚期 端方款朱泥調砂平蓋桑扁壺

估價:RMB 160,000-200,000


1808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 中茶牌紅印園茶(生茶)

落槌價:RMB 8,000元


1809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 同昌號黃文興銅版藍內飛園茶(生茶)

估價:RMB 160,000-200,000


1811 清道光 申錫款段泥掛釉佛手形壁瓶一對

估價:RMB 18,000-25,000


1812 清 邵云琴制杏川刻錫包砂胎圓壺

估價:RMB 20,000-30,000


1813 清晚期 玉成窯伯年款紫泥粉漿帽筒

估價:RMB 15,000-25,000


1814 清 澹然齊款紫泥鋪砂壺

落槌價:RMB 12,000元


1815 清中期 世德堂款平蓋朱泥桑扁壺

落槌價:RMB 38,000元


1816 民國 毛順興出品自怡軒款任淦庭刻紫泥竹鼓壺

落槌價:RMB 22,000元


1817 當代 程十發(fā)書畫范麗萍制紫泥圓壺

落槌價:RMB 20,000元


1818 清 朱泥秋水壺

落槌價:RMB 85,000元


1819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及五十年代 宋聘號及紅印鐵餅各一罐(生茶)

落槌價:RMB 35,000元


1820 民國 任淦庭刻陳寶生制粉漿紫砂盤

落槌價:RMB 5,000元



??版權聲明

以上價格請以官方發(fā)布為準,本平臺僅供參考,紫砂中國編輯。

找到約1條結果 (用時 0.003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1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