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孔明與茶

找到約240條結(jié)果 (用時 0.021 秒)

閑來靜處,花間有茶

  花間,是一個好詞,讓人思緒翩躚。

  當年,遠距中原的蜀,“為西南之都會,國家之寶庫,天下珍貨聚出其中”,富庶無比,又無熊熊燃燒的戰(zhàn)火,是一個安居樂業(yè)的好去處。樂不思蜀的,是劉阿斗。樂而居蜀的,是那些文人騷客。那一幫吟小令中調(diào)的男兒,不知怎的,偏偏沉溺于香軟詞風,愛上旖旎柔媚的小詞,開始旅愁閨苑、合歡離恨的吟唱。他們醉生夢死,信的是“人似鮮花花映人,醉臥花叢君莫笑”,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舉纖纖之玉指,拍按香檀。不無清絕之詞,用助嬌嬈之態(tài)。”這是婉約派的風格,絕非關(guān)西大漢的秉性,沒有血性的剛烈。

  那個叫張泌的中書舍人,身世有些模糊,令人記憶深刻的,是他的那首詞:“蝴蝶兒,晚春時。阿嬌初著淡黃衣,倚窗學畫伊。還似花間見,雙雙對對飛。無端和淚拭燕脂,惹教雙翅垂。”這首極其清新的詞,讓晚唐五代的一個詞派,有了香艷的名頭。

  花間派詞人,吟詠的對象,大多是女子。如阿嬌,這位陳姓女子,雖然貴為皇后,卻被司馬遷認為“太驕”。她的故事,人所皆知。這個叫劉徹的人,4歲時,在遠遠沒有成為漢武大帝之前,金屋里想藏的,就是她——他的表姐。

  女人如花,不知是誰先說出的,比喻貼切、形象。這種說法,應(yīng)該出自于《詩經(jīng)》時代?!对娊?jīng)》中,對女子的比喻,形形色色,令人眼花繚亂,以玉為喻,以草木為喻,甚至以日月星辰、鳥類為喻。更多的,是以花為喻。嬌艷鮮花,極富生命力,以此為喻,成為中國傳統(tǒng)女性審美經(jīng)典,所謂秀色可餐?;ㄓ邪倜那Ъt,女人風情萬種。女人花,搖曳在滾滾紅塵中,花香浮動,暗香盈袖。亂花漸欲迷人眼,詞人的綺情艷思,汩汩流淌。

  茶,也是個好詞。這一生長在南方的嘉木,僅憑薄薄的葉子,就風靡世間,不可一世,風光無限。茶,“潔性不可污,為飲滌塵煩”。“客來正月九,庭迸鵝黃柳。對坐細論文,烹茶香勝酒”,是高風雅士的做派。難怪,陸羽在《茶經(jīng)》中說:茶,乃“精行儉德之人”最愛。

  “從來佳茗似佳人?!笔仟毑角Ч棚L流的蘇東坡說的。女子與茶,也極其有緣。

  傳說,某個冬日,茶商陳古秋與人品茶。陳古秋取出一包茶葉沖泡,茶葉是一位姑娘送他的。茶沖泡好后,蓋碗剛一揭開,一陣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在緩緩升騰的熱氣中,一位美麗姑娘的身影,若隱若現(xiàn),手捧一束茉莉花。漸漸地,姑娘的身影隱去,變成一團熱氣,唯有茶香,裊裊不散。這茶,名字好聽:報恩仙。為報陳古秋出資葬父之恩,這位姑娘,耗費畢生精力,已辭人世?;蛟S是得到點化,陳古秋將茉莉花加到茶中,制出茉莉花茶,為花茶上品,清香宜人。

  夏日,江南多荷,蓮葉何田田。荷有晨開夜合的習性,“荷葉初開猶半卷。荷花欲拆猶微綻”,被“宰相詞人”晏殊認為“此葉此花真可羨”。水面之上,新荷抽出的枝丫,猶如一支畫筆,飽蘸墨彩,在花尖上綻放。月色、星光之下,人們劃船到水深處,將新茶擱置在新花之中,為的是,熏染一夜清香氣,汲大自然之靈氣。翌日清晨,早起的人們,將茶取出,捧得一懷清香,在薄薄的輕霧里,愜意而歸。

  如此場景,在《浮生六記》里也有記載:“夏月荷花初開時,晚含而曉放,蕓用小紗囊撮條葉少許,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味道尤絕?!?/p>

  這樣的茶,是與花香一起氤氳的,沈復(fù)喜歡。更何況,有佳人在側(cè)。他唯一的感覺,只有沉醉,想來也如李易安,沉醉不知歸路。

  這個叫蕓的陳姓女子,“削肩長項,瘦不露骨,眉彎目秀,顧盼神飛”。她蘭心蕙質(zhì),心思細膩,“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林語堂語),極懂生活之美。

  “閑來詩酒茶相伴,不負此生不負卿?!边@位紅袖,既會添香,也會奉茶。與其相處,有綿綿相思,有志得意滿,更有琴瑟之歡、魚水之樂。這樣的時光,這樣的意境,雋永深遠,妙不可言。

  他喜歡的,還有靜處。

  在《浮生六記》中,沈復(fù)這樣描述:“閑來靜處,且將詩酒猖狂,唱一曲歸來未晚,歌一調(diào)湖海茫茫。逢時遇景,拾翠尋芳。約幾個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適性,或曲水流觴;或說些善因果報,或論些今古興亡;看花枝堆錦繡,聽鳥語弄笙簧。一任他人情反復(fù),世態(tài)炎涼,優(yōu)游閑歲月,瀟灑度時光?!?/p>

  這樣性情的光景,也令人羨煞。

  他喜歡靜處,或許是在蕓離世之后。歡愉時光,總是短暫。世間總有百般好,終有揮霍殆盡時。少了卿卿我我,少了情投意合,剩下的一人,靜處便是回味,更是排遣。這一點,也十分契合諸葛孔明在《誡子書》里的話:“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我有時也想,沈復(fù)的選擇,為什么是“靜處”,而不是“清坐”呢?

  “晨興絕無思,清坐還復(fù)佳。夜氣不啻存,俗氛殊未來。居然類禪定,正爾悟心齋。明發(fā)謝西爽,故山先夢回。”想來,清,這“濁”的對立面,其間大義,一個靜字,是不能完全概括的。清,是透明,無雜色,更無雜念。風在動,即是心在動。連靜都做不到,又怎能言及清呢?

  “人,一個人時,才是真正的自己?!痹陟o謐之中,攜優(yōu)雅之趣,與另一個自己相遇,可以把盞言歡、歡喜對斟,也可以賞花、品茶、論道。這是我們想要的情趣和風景。《紅樓夢》中,林黛玉撫琴時,“必擇靜室高齋,或在層樓上頭,或在林石里面,或是山巔上,或是水崖上”。這是選擇環(huán)境之靜?!霸儆鲋翘斓厍搴偷臅r候,風清月朗,焚香靜坐,心不外想,氣血和平,才能與神合靈,與道合妙”。眺望遠方落霞,眼中無物;閉目養(yǎng)神靜氣,心無旁騖。若靜影沉璧,此樂何極!

  文益禪師詩云:“幽鳥語如篁,柳搖金線長。煙收山谷靜,風送杏花香。永日蕭然坐,澄心萬慮忘。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p>

  好一個“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這位法號無相的五代僧人,是中國禪教法眼宗的創(chuàng)始人。法眼宗僧人參禪時,“一切現(xiàn)成”,是重要“話頭”。

  “一切現(xiàn)成”,是活在當下嗎?當下眾生,終日忙忙碌碌,心間塞滿塊壘,忙亂無緒,怎會靜處?連靜的心緒都沒有,如何抵達花間有茶的心境?沒有幽趣,又如何得享其間樂趣?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雜志;作者:任崇喜(河南開封)】

孔明興茶:普洱茶最早的傳說

  關(guān)于普洱茶的起源,

  “孔明興茶”的傳說流傳甚廣
 
  據(jù)說當年諸葛亮南征來到西雙版納的南糯山,軍隊里有許多軍人患上了眼疾,卻沒有足夠的藥物醫(yī)治。

  于是,諸葛亮就將自己手杖插在山坡上,手杖生根發(fā)芽,長出了嫩綠的葉子。

  將士們把葉子采集下來煮水飲用,眼疾立刻痊愈了。

  手杖長成的樹,就是普洱茶的茶樹,而他當年種下的這棵茶樹就是茶王樹,這座山被稱為孔明山。
  當?shù)厝俗鹬T葛亮為“茶祖”,每年在諸葛亮的生日飲茶聚會,稱作“茶祖會”。

  當?shù)氐幕Z族有個傳說,認為他們的祖先是跟隨諸葛亮南征時留下來的軍士,諸葛亮教他們種茶,還讓他們按照他的帽子的形狀蓋房子居住。
  莽枝、革登各民族的祖先們,為了其子孫世代和睦相處,永不再發(fā)生流血沖突,在其所靠山系傳為武侯遺種的茶王樹所在的山頂上塑造了孔明的泥像,讓其子孫后代在孔明的生日朝拜之,借此作民族團結(jié)之教育。到后來,將采取"傳為武侯遺種"的茶王樹之茶時也朝拜他。

  相傳多年后的一個祭拜日夜晚,遇上了整夜的狂風暴雨,還夾著地震山搖,許多民房被損壞。

  次日天亮,有人上山采茶時發(fā)現(xiàn),孔明的泥像及其茅屋都不翼而飛,而高聳的巖石山卻坐落而平臥成了孔明之像。

  當夜"狂風暴雨",狂風掀去了茅屋,暴雨將孔明的泥像淋碎為泥渣,其固然不羽而飛;當夜"地震山搖"是發(fā)生地震,地震的原因是巖石山地殼塌陷,使該山恰巧平為仰臥的人樣。這種歷史現(xiàn)象與自然現(xiàn)象的巧合也并非不可能。

  其后他們雖然在每到孔明的生日都祭拜他,但沒再塑孔明的泥像,因為他們將孔明山形當作了孔明泥像跪拜,這"茶祖會"一直延續(xù)到茶業(yè)衰敗,至今革登山還有能容納幾千人的茶祖會遺址。

  以上內(nèi)容節(jié)選自《飲茶日歷》

  整理編輯︱柒月

  圖片︱網(wǎng)絡(luò)

西雙版納象明2019孔明山茶祖孔明祭茶大典,普洱茶友的盛事

2019/5/03西雙版納象明2019孔明山茶祖孔明祭茶大典,普洱茶友的盛事。

象明是西雙版納彝族自治鄉(xiāng)。

象明有蠻磚古茶山。

象明有莽枝古茶山。

象明有革登古茶山。

象明有倚邦古茶山。

古六大茶山還有易武(曼撒)古茶山、攸樂古茶山。

小編與全國普洱茶友,期待明年再見。

找到約236條結(jié)果 (用時 0.005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4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