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建甌點茶

找到約128條結(jié)果 (用時 0.009 秒)

大明朝的一道茶詔

有人說喝茶是簡單的事,也有人說是復雜的事。事實上從簡單到復雜,中國人用了一千多年,從復雜回歸簡單同樣路路漫漫其修遠。

回歸的拐點肇始于大明朝的一道茶詔。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頒發(fā)庚子詔,正式以國家法令形式廢除團茶,倡飲散茶。

理由是明初貢茶“猶仍宋制”。宋制者何?就是宋代的貢茶制度和以大小龍鳳團茶為代表的制茶方法。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里宣稱龍鳳團茶:“采擇之精,制造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造其極?!逼湎残斡谏?,猶可見也。

龍鳳團茶是專供宋朝王室點茶之用一種小茶餅。單是茶餅上龍騰鳳翔,栩栩如生的紋飾,即可謂“顏值爆表”矣。其始作俑者,“前丁后蔡相寵加?!鼻岸〖炊∥?北宋宰相,封晉國公)。他在任福建轉(zhuǎn)運使時,始造龍鳳團餅,以金箔飾以龍鳳紋飾,一斤八餅,名大團。后蔡即蔡襄(慶歷名臣,著名茶學家),繼任福建轉(zhuǎn)運使時,打造出一斤二十餅的小團。茶餅上除龍鳳呈祥圖案外,周邊還印有花草圖飾,小巧玲瓏,異常精美。以朱漆小匣,鍍金鎖,細竹絲織笈貯之。如此,造一斤茶要花六百多個茶工,且每年產(chǎn)量不過百余塊。小團之矜貴到了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地步:世人相謂曰“黃金易得,龍團難求”。

這樣名冠天下的好茶,擇之必精,濯之必潔,蒸之必香,火之必良,確鑿無疑地是我國制茶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然擾民苦民亦重矣,奢靡亦極矣。各地茶農(nóng)苦不堪言,疾呼“作俑者可罪”。

這件事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手里,便有了那一紙詔書?!昂槲涠哪昃旁?,上以重勞民力,罷造團茶,惟采茶芽以進?!?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干脆利落地叫停了風行數(shù)百年的龍鳳團茶。這顯然是一場旨在愛惜民力,撫循民瘼、節(jié)約開支的善舉,卻又與朱元璋早年身世密不可分,是極具個性色彩的政府行為。朱元璋原是草根出身,兒時放牛,后出家當和尚,還行過乞,生活非常窮苦,史家稱其出身低微,用當今網(wǎng)絡熱詞乃十足“屌絲”也?!澳嬉u”成功,當上了皇帝之后,沒有忘記饑腸轆轆的滋味?;蛟S先前的苦日子讓他習慣了拒絕奢靡。

南京坊間流傳:朱皇帝登基不久,適逢馬皇后生日,文武百官齊來賀壽。筵席上坐定后,朱元璋吩咐上菜。第一道菜是炒蘿卜。朱元璋笑道:“蘿卜為百藥之本,民諺‘蘿卜上了街,藥店無買賣’。朕與皇后愿大家百病全消”。說完帶頭吃將起來,側(cè)目群臣,見有人不動筷子,問道:“此蘿卜燒得不佳?”百官自是不敢???。第二道是炒韭菜。朱元璋又說:“細細韭菜青又青,長治久安得人心,愿你們轄地百姓安居樂業(yè)?!闭f完又帶頭吃了起來。第三道和第四道是兩碗炒青菜。上完后,朱元璋說道:“兩碗青菜青又青,兩袖清風好臣工?!痹僦钢詈笊蟻淼哪峭胧[花豆腐湯說:“小蔥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明如日月,寅是寅來卯是卯,大明江山萬年長?!卑俟龠B連點頭,有行事奢靡不檢點者,額頭已沁出冷汗。朱元璋朗聲道“今日是皇后壽誕,從朕做起,今后不論什么筵席,最多四菜一湯。此律頒布天下,違者嚴懲不貸?!贝恕八牟艘粶钡墓适?,雖是坊間口口相傳,但亦非杜撰。明代周暉《金陵瑣記》載:“洪武帝定制‘四菜一湯’,示官吏當例行,為儉德之規(guī)樣,廉儉之必為”。

大凡開國皇帝深知江山來之不易,多能憂危積心,勤儉持國,體恤民生。像朱元璋這樣一位“乞丐皇帝”,平民氣質(zhì)可謂與生俱來。他自然看不慣那種精巧細密的宋代點茶法。在他看來,不就是喝盞茶嗎?何必拿把小茶帚,在茶湯中攪來攪去,弄出些泡沫,說形似花鳥蟲魚、山川草木、疏星皎月?讓這些繁文縟節(jié),折騰得連一盞茶都吃不消停;他更是看不慣那些王宮貴胄、公子王孫故作風流儒雅,用玉水注、黃金碾、細絹篩、兔毫盞烹點品飲“小團”的奢華鋪張。于是一旨茶詔“廢團改散”,同時一并撤銷了北苑(今福建建甌)皇家茶園,龍鳳團茶遂成歷史絕唱。如此殺伐決斷,不法宋制,忤逆“風雅”,真有點“造反派”的脾氣。

清人俞樾在《今人瀹茗之法起于明初》一文中說:“今人惟取初萌之精,汲泉置鼎,一瀹便飲,遂開千古茗飲之宗,不知我太祖實首辟此法?!贝苏撋鯙榫?惟“太祖實首辟此法”似不確切。

實際情形是當宮廷王室、文人雅士追慕龍團鳳餅,迷戀于點茶的時候,普通百姓中已經(jīng)悄然興起“瀹飲”法。這種方法無須經(jīng)過以往的炙茶、碾茶、羅茶、點茶、分茶等工序,直接用開水沖泡茶葉即可。曾經(jīng)做過行腳和尚的朱元璋,乞食于閭里,一定討過這種茶喝??梢娭旎实垲C詔“廢團改散”是順應了民間的茶飲風尚,并以“最高指示”推動茶葉生產(chǎn)從餅茶向散茶轉(zhuǎn)變、生產(chǎn)工藝由繁到簡轉(zhuǎn)化,使之遍及朝野。如此,“用細茗置茶甌,以沸湯點之”(明陳師《茶考》)逐漸代替了唐代的煎茶法和宋代的點茶法。這種“瀹飲”,明時又稱“撮泡”。

明人田藝蘅《煮泉小品》一語中的:“茶之團者片者,皆出于碾皚之末。既損真味,復加油垢,即非佳品,總不若今之芽茶也?!泵鞔珜У呐莶璺?,既簡便異常,天趣悉備,盡茶之真味,又減輕了茶農(nóng)的勞役,開明清以降茗飲新鳳,于今猶然遍行塞北江南,帶動了社會風氣向平實樸素轉(zhuǎn)變。精行儉德,返璞歸真,一“泡”得茶真趣也。

【摘自2018年第2期《吃茶去》雜志;作者:袁振生(山西陽泉)】

11月16-18日第十二屆海峽兩岸茶博會,我們相約觀盞點茶

 

 

第十二屆海峽兩岸茶博會

 

 

 

“緣聚武夷,茶和天下”

11月16日-18日

茶人和一·高山生態(tài)巖茶

助力北苑皇綱建盞

在武夷山茶博會北苑貢茶展區(qū)一展風采

期待與君觀盞點茶,喜樂對酌

 

 

茶博會主題

 

 

本屆茶博會繼續(xù)秉承“緣聚武夷、茶和天下”的辦會理念,以“茶文化”、“茶養(yǎng)生”、“茶器具”、“茶食品”、“茶設備”、“茶旅游”等主題為內(nèi)容,積極打造“全國有特色、國際有影響”的文化經(jīng)貿(mào)、投資盛會。

 

 

 

北苑建盞隆重登場

 

 

宋代斗茶成風,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皆是斗茶的癡迷愛好者。宋代蔡襄的《茶錄》中記載:“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茶與盞的完美結(jié)合,造就一個茶文化藝術的盛景流傳于世。

 

作為建甌最大的建盞燒制基地——北苑皇綱,黃氏家族燒窯人經(jīng)過幾代人的傳承和鞏固,在原有制瓷工藝的基礎上,探索恢復宋代建盞的制作技藝,運用燃柴助火、龍窯走焰、釉體控溫,做出了品相尤佳的上乘建盞。

 

 

本屆茶博會,北苑皇綱代表建甌建盞亮相,帶您領略浩瀚星云的建盞微觀世界。

 

 

 

 

茶人和一·點茶驚艷亮相

 

 

南宋詩人吳自牧的《夢梁錄》中記載:“蓋人家不可缺者,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是兩宋風靡全國的國飲。兩宋茶事之盛,除了市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更多得益于從皇帝到文人士大夫的整體投入。自北宋太宗初年建立起北苑(在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甌境內(nèi))官焙茶園起,宋代的北苑貢茶到徽宗年間逐步發(fā)展到登峰造極的程度。而宋徽宗所寫的《大觀茶論》,更成為史上唯一一部由皇帝撰寫的茶書?!洞笥^茶論》引《桐君錄》曰:“茗有餑,飲之宜人。”雖多不為過也。

 

 

點茶法,本是建安(今建甌)民間斗茶時沖點茶湯之法,后來逐步成為宋代主流茶藝。宋代的點茶法將將研磨好過完篩的的茶末取適量放入茶盞中,以少量的水調(diào)成均勻的茶膏,之后一邊繼續(xù)注水一邊用茶匙或茶筅不斷擊拂,白色的沫餑不斷出現(xiàn)、堆積,疏星朗月、珠璣磊落,直至“乳霧洶涌”如凝雪。

 

 

茶人和一傳承北苑貢茶精益求精的制茶精神,獨特的工藝與品質(zhì),決定茶人和一巖茶可杯泡、蓋碗泡、可煮茶、可點茶……

 

 

茶博會第一天,茶人和一帶領來自各地的茶友們走進建茶的世界,品鑒區(qū)別于泡茶的獨特煮茶飲法,領略出神入化的點茶技藝……

 

 

 

 

在親自體驗點茶后,茶友們無不感嘆“原來茶還可以玩到這樣的境界”!

 

 

 

為期三天的第十二屆海峽茶業(yè)博覽會,活動精彩紛呈,屆時還可參與以下活動:

 

主要活動

 

海峽兩岸投資說明會暨項目簽約儀式 利用茶博會搭建招商引資平臺,圍繞我市七大重點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需求,開展項目洽談、對接和簽約,力爭簽約一批大項目、好項目。

 

“朱子故里、大美武夷”五個一百宣傳武夷山 組織百名書法家和百名畫家走進武夷山采風創(chuàng)作交流、“五個一百”作家研討會等系列活動。

 

萬里茶道”文物展覽 集中展示“萬里茶道”沿線城市的珍貴文物。

 

④ 武夷巖茶(平價優(yōu)質(zhì)茶)評比

 

⑤ 歡樂茶節(jié) 以茶文化為主線,組織舉辦茶服表演秀、小茶人大賽、茶之祭、茶之趣等一系列群眾性文化娛樂活動。

 

⑥ 海峽兩岸民間斗茶賽 組織兩岸茶企業(yè)開展8個系列茶類民間斗茶賽,舉辦“中國十佳匠心茶人”、“民間品茶師”頒獎等活動。

 

⑦ “家有好茶”廣場展示匯暨“春蕾助學”義賣 舉辦中小茶企品茗、“春蕾助學”義賣活動、茶藝及茶席設計賽、“放心企業(yè)”評選及授牌等活動。

 

⑧ 臺聯(lián)2018兩岸婚姻家庭茶文化產(chǎn)業(yè)研習班 由全國臺聯(lián)組織海峽兩岸家庭代表,開展萬里茶路、武夷茶文化交流研習活動。

 

 

 

 

 

宋代,北苑茶與盞的興盛,

造就一個茶文化藝術的盛景流傳于世。

 

武夷山·北苑貢茶展位,

茶與盞的完美結(jié)合,

帶您重返中國古代文明的巔峰時代。

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

 

 

包粽子體驗宋式點茶 臺胞在福建南平共慶端午

連日來,“‘粽’情有約情系兩岸”在南(平)臺胞共慶端午活動在福建南平建甌市舉辦,20名臺胞參加。

臺胞們一起折粽葉、填餡料、壓實、封口、扎捆,一邊交流粽子的包法,一邊閑聊家常,濃濃的兩岸情也在歡聲笑語中久久傳遞。

在南(平)臺胞聚首包棕子。劉澤凱 攝

臺胞還體驗宋式點茶,嘗試自己點茶、注水、擊拂、調(diào)膏、作畫,靜靜品味宋韻茶文化的源遠流長。

臺胞們還在茶中畫出“粽情有約 情系兩岸”八個字,將兩岸同胞的心緊緊相連。

在南(平)臺胞體驗宋式點茶。劉澤凱 攝

活動期間,臺胞們還前往建甌市鐵井欄—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qū)、理學片區(qū)、小松鎮(zhèn)林業(yè)苗圃等地,參觀劉氏五宗祠、朱文公祠、五經(jīng)博士府、建甌林業(yè)生態(tài)文明館等,詳細了解建甌市“千年建州·理學名城”背后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如有侵權 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124條結(jié)果 (用時 0.002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4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