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黃山毛峰有毛

找到約146條結果 (用時 0.007 秒)

毛尖"與"毛峰"有什么區(qū)別

  毛峰與毛尖,還沒喝過的茶友,可不要只聽了名字就糊涂了! 

  毛峰與毛尖,都屬于綠茶類,具備綠茶的功效與作用,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細細說來,區(qū)別還是蠻大的。毛峰和毛尖的區(qū)別,就從這4個方面開始說吧。第一是產地,第二是品種,第三是制作工藝,第四是口感。

  產地
  毛尖是綠茶,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信陽毛尖、都勻毛尖。毛尖比較細嫩,口感也是特別清爽。
  毛峰也屬于綠茶,產地很多,主要有云南,峨眉,遵義等,但正宗原產地為安徽黃山。
  信陽毛尖,是河南信陽產的茶葉,是綠茶的一種。黃山毛峰,是安徽黃山產的茶葉,也是綠茶的一種。
  品種
  毛尖,中小葉種茶樹鮮葉制,成品毫顯而不露;
  毛峰,大中葉種茶樹鮮葉制,成品白毫明顯。

  工藝
  毛峰跟毛尖都是有白毫的,只不過在制作工藝上的不同,所以在外形上難免會有一些差異。以信陽毛尖和黃山毛峰來說:
  信陽毛尖的制作是一種改良的綠茶工藝,信陽毛尖的鮮葉(信陽本地人稱之為"青凋")必須在采摘當天炒制完成。傳統(tǒng)炒制分"生鍋(殺青)、熟鍋(理條)、烘焙"三個工序。
  黃山毛峰的制作分采殺青,揉捻,干燥烘焙三道工序。傳統(tǒng)工藝的毛峰在烘焙的時候分毛火和足火兩個程序,毛火用明炭火,足火用暗炭火。現(xiàn)代工藝的毛峰所用烘干機烘干。

  口感
  毛尖茶外形條索細、圓、緊、直,色澤翠綠,白毫顯露。
  由于信陽毛尖比重高,開湯后茶芽沉底,湯色綠里帶黃,香氣清高,熟板栗香高長、鮮濃,滋味鮮爽,余味回甘,葉底嫩綠勻整。信陽毛尖品過三巡,滿口生津,栗香充盈齒喉,留下無盡綿長的回甘和回味。以香高味濃而著稱。
  毛峰茶條索緊細,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guī)в薪瘘S色魚葉(俗稱黃金片)。
  黃山毛峰干茶比重輕,開湯后亭亭玉立,兩泡過后才會徐徐落下,黃香氣清香持久,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爽回甘,葉底綠亮勻整。黃山毛峰較之信陽毛尖口感略為清淡。
  而至于談到毛峰和毛尖哪個好,畢竟都屬于十大名茶,毛峰從制作上講是烘青綠茶,毛尖茶多半是炒青綠茶,口感不太一樣,這個需要根據(jù)個人口味來判斷。(來源:茶葉微刊,圖來源:茶友網圖庫)


聚焦茶非遺!黃山毛峰制作技藝有何不同?

11月29日,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目前,我國共有43個項目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

“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共涵蓋44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每一項都是文化瑰寶,為進一步宣傳展示這些非遺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說茶”特推出邂逅非遺好茶——“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相關習俗”系列專題。

此篇將聚焦綠茶制作技藝(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產于安徽省黃山市,由清代光緒年間謝裕大茶莊所創(chuàng)制。《歙茶工藝》書中載:“清朝光緒年間(1875年)謝裕大茶號在黃山富溪(注:原稱漕溪)創(chuàng)制‘黃山毛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了?!?

黃山毛峰,白毫披身,牙尖似峰,故名毛峰,是全國十大名茶之一,屬于綠茶,其精湛的制作技藝使之成為烘青茶中的佼佼者,并對烘青類綠茶的研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黃山毛峰制作技藝

黃山毛峰一般采摘清明至谷雨期間的鮮葉,以一芽一葉為標準,當?shù)胤Q之為“麻雀嘴稍開”,制作流程為鮮葉分級→殺青→攤涼→理條→初烘→攤涼→足烘→提香→揉捻→攤涼→足烘→揀剔,即“下鍋炒(殺青)、輕滾轉(揉捻)、焙生胚(毛火)、蓋上圓簸復老烘(足火)”。黃山毛峰與其它綠茶的不同之處在于,制作過程中增加了一道“籃一罩”工序,是在輕揉之后用竹制工具覆蓋茶葉,其主要特征為“顯毫”。

△黃山毛峰制作技藝之揉捻圖片來源:謝裕大官方服務號

為了有效保護好這份古老的制茶技藝,黃山市相關部門通過舉辦展會,打造茶旅融合路線等形式宣傳、普及黃山毛峰制作技藝,使其得到良好的傳承和應用。

來源:說茶ShowCha,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恩施玉露就與西湖龍井、黃山毛峰一并被列為清代名茶

恩施玉露茶,是我國目前保存下來的唯一一種以蒸汽殺青的針形綠茶,該制作工藝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

早在清朝時期,恩施玉露就與西湖龍井、黃山毛峰一并被列為清代名茶。上世紀60年代,入選中國十大名茶。

“玉露之名”


恩施玉露,發(fā)源于現(xiàn)恩施市芭蕉鄉(xiāng)一帶,相傳于清康熙年間,恩施芭蕉黃連溪有一蘭姓茶商,壘灶研制,所制茶葉,外形緊圓、堅挺、色綠、毫白如玉,故稱“玉綠”。

到晚清至民國初期,為茶葉發(fā)展興盛時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楊潤之,改鍋炒殺青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湯色、葉底綠亮、鮮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色澤油潤翠綠,毫白如玉,格外量露,故改名為《玉露》。1945年外銷日本,從此“恩施玉露”名揚于世?! ?/span>

恩施玉露-產地


恩施玉露產于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其制作工藝及所用工具相當古老,與陸羽《茶經》所載十分相似。日本仿效我國的制茶方法中,至今仍在仿效恩施玉露茶的蒸青方法。

湖北省恩施市東郊,巍峨奇特的五座山峰駢聯(lián),倚江崛起,它就是恩施玉露的主要產地五峰山。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朝夕云霧繚繞,山下為滔滔清江環(huán)抱;山坡緩園,峪地平闊,砂質壤土,深厚肥沃,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不但促進了茶樹健壯生長,而且茶樹代謝旺盛,內含葉綠素、蛋白質、氨基酸和芳香物質特別豐富,是制作色、香、味、形俱佳的玉露茶的上好原料。

恩施玉露-工藝


“恩施玉露”制作工藝源自唐朝,創(chuàng)制于清朝。

恩施玉露的殺青沿用中國唐代所用的蒸汽殺青方法。制作時,以采用一芽一葉、大小均勻、節(jié)短葉密、芽長葉小、色澤濃綠的鮮葉為原料,加工工藝分為蒸青、扇涼,炒頭毛火、揉捻、炒二毛火、整形上光、烘焙、揀選等工序。

其中,最關鍵的一步是“整形上光”工藝,整個過程約需70至80分鐘。這也是恩施玉露茶光滑油潤、挺直細緊、湯色清澈明亮、香高味醇的原因。 

恩施玉露-特征


恩施玉露外形白毫顯露,色澤蒼翠潤綠,條索緊圓光滑、纖細挺直,形如松針,和黃山毛峰有點類似,但條形比黃山毛峰更為緊實,纖細。其干茶香氣綿長,濃郁的豆香味伴著淡淡的清香味(微青味)。

沖泡后,芽葉復展如生,起初猶如亭亭玉立的少女懸浮杯中,隨后沉降杯底,平伏完整。

湯色嫩綠明亮,仿佛玉露,香氣清爽,滋味醇和。葉底嫩綠勻整。 

 

恩施玉露-沖泡



?沖泡恩施玉露水溫較其他綠茶低,一般85度即可,日本的高端玉露茶有的沖泡水溫都才50度,切記不要用開水沖泡。

茶具用普通玻璃杯即可,不宜用壺,蓋碗悶泡。

只有用低一點的水溫泡出的玉露才會清湯綠水,清香悠長,沸水會燙黃芽葉,而且茶不香。

葉老嫩程度不同,沖泡的水溫,時間和方法都有差異。沖泡時略有偏差,易使茶葉泡老悶熟,茶湯混濁香氣黯淡。

茶器:玻璃杯或高密度蓋碗

投茶量:干茶3克

投茶方法:中投法,先潤茶,后注水

水溫:80度左右滋味更為甘甜

找到約141條結果 (用時 0.006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5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