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紅茶那個產地的好

找到約144條結果 (用時 0.016 秒)

國民紅茶——小紅,為大家呈現(xiàn)口感非一般的飲品

?

?

?

3月31日,一群身著紅色T恤的年輕人穿梭在雄達茶城,最后走進茶業(yè)復興二樓,他們被叫做“小紅”。這群“小紅”要在復興沙龍第125期現(xiàn)場“搞事情”,為大家呈現(xiàn)口感非一般的飲品。用作調飲的就是這期沙龍的主角、六大茶山新品工夫紅茶——小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

楊靜茜:歡迎各位來參加今天的沙龍。這期的主題是“一堂紅茶課”,我們將要品鑒的茶品是六大茶山的新產品——小紅。不知道大家日常喝紅茶的多不多,我是一個紅茶愛好者,幾乎每天都喝。紅茶很有國際范兒,除了中國以外,坦桑尼亞、阿根廷、肯尼亞、印度等國都有生產紅茶,而且全球喝紅茶的國家和地區(qū)也很多。

?

“小紅”在品類上屬于滇紅工夫,滇紅是云南人的驕傲。滇紅的歷史要從1938年說起,因為戰(zhàn)爭,幾個傳統(tǒng)的紅茶產區(qū)都淪陷了,中茶公司就派了馮紹裘和鄭鶴春到云南來考察。馮紹裘到了鳳慶,做出了滇紅。1986年,伊麗莎白女王來昆明訪問的時候,我們贈送的就是滇紅。

?

滿盤金色黃毫,湯色紅濃明亮,葉底紅艷發(fā)光,香味濃郁

為國內其他省小葉種紅茶中所未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馮紹裘

?

具有祁門紅茶之香氣,印、錫紅茶之色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倫敦茶師

上面這兩句對滇紅的評價都很高。

滇紅工夫的滋味怎么樣?大家今天可以體驗到。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六大茶山茶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六大茶山)。六大茶山創(chuàng)辦于2002年,公司主營普洱茶 、紅茶,總部位于昆明市,公司在鳳慶、勐海兩個云南茶葉主產地建有茶廠和基地。“百年古方,人文普洱”是六山的Slogan。

?

關于六大茶山,更詳細的介紹大家可以去看六大茶山的官網(wǎng),我今天要特別補充介紹的是“六大茶山品質分析研究中心”。2014年,六大茶山與茶業(yè)復興共同創(chuàng)建了六大茶山品質分析研究中心。四年來,我們每周三下午都有例行品鑒會,持續(xù)對六大茶山的產品進行系統(tǒng)的評測和梳理。“小紅”剛出來的時候,我們都很激動。在對產品內質進行分析研究之前,這款產品的設計就很吸引人,下面有請六山的設計師袁雨分享一下設計理念。

?

?

袁雨:今年六大茶山想推新產品,我們一直都在想要怎么突破瓶頸。我們發(fā)現(xiàn),茶界主流都在做調飲,別的茶企會做什么呢?很多種,比如小青柑、檸檬紅茶。比如檸檬紅茶,這個產品有一定的優(yōu)點,方便快捷,但是缺點也大,比如口感不可控,除了茶好,檸檬皮也要高品質,而且果肉都要丟掉就很浪費。所以我們就忍不住想做一款紅茶,既能喝,也能做調飲的基礎茶。小紅的這個售價一點也不賺錢,就當交個朋友。

?

?

小紅設計的整體理念來自對產品本身的定位。茶和我們有親切感,有溫度感,所以取名小紅,把茶人物化、情感化,不取很生硬的名字,用擬人的方式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包裝上的人物充滿想象,雖然我是設計師,但是我不知道我們的審美是否符合市場審美,所以最終確定包裝的人物形象沒有五官,究竟是什么樣的人由消費者自己想象。

?

還有一個問題,現(xiàn)在茶行業(yè)正在發(fā)生審美的變革,個人感覺是這樣的。以前一說起茶,就要很古老、很樸素,但是年輕人不要把自己搞的很古樸,茶應該融合在自己生活里,不要因為茶去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我們接受古老的生活方式,但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們想盡量把這個東西做得生活化。茶有某種儀式感,但在生活中,就要融入大家,每個人身邊都有個小紅,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小紅走進更多人身邊,融入大家的生活。

楊靜茜:今天六大茶山的董事長阮殿蓉女士也來到了現(xiàn)場。我先簡單介紹一下阮總,阮總在普洱茶界的經歷很傳奇。阮總98年進入茶界,今年剛好20年。1998年,她被版納州委任命為勐海茶廠的黨委書記、董事長。她進入勐海茶廠后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讓這個虧損的老茶廠扭虧為盈。2002年,她離開勐海茶廠創(chuàng)辦了六大茶山,這家企業(yè)至今也已經16年了。

?

阮總除了是一位企業(yè)家,她還是一位作家,很多年輕人都是因為看了她的書,受了她的影響才進入茶界。所以無論是產業(yè)還是文化,她對普洱茶的都要很大的貢獻。

有一件事情想和大家分享,1998年她初到勐海茶廠,做的一項重要決策就是關閉了CTC紅茶生產線。20后,她帶領的六大茶山為何又強勢推出小紅呢?下面有請阮總分享自己對紅茶的理解。

?

?

阮殿蓉: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興用這種方式和大家在這里見面,今天沒有穿旗袍而是穿了短袖,因為我自己更多時候在茶山也是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我進入這個行業(yè),今年剛好20年,這是我的福分,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我一樣在這個行業(yè)有這樣的影響力,甚至在閑聊的時候都都成為大家的話題。做一個女人難,做一個既有事業(yè)又有家庭的女人更難,但是這20年走過來,不忘初心,走的還是蠻愉快的。

我是學法律的,98年進入勐海茶廠,政府給我的任務是去關停。我之前在鐵合金廠工作,所以才進去的時候一頭霧水。一句話、一本書會影響人的一生,99年1月份,我在廣州出差的時候,看了我人生中第一本普洱茶的書,是鄧時海老師的書,看完之后我眼前一亮,上面關于普洱茶生產的內容我每天都在車間見到,但是我不懂。

?

回來以后我就開了會,關閉紅茶、綠茶生產線,只生產普洱茶。當時普洱茶緊壓茶的生產線只有三條線,產量非常低。99年關閉紅茶、綠茶生產線之后全面專為生產普洱茶,從400噸的產量達到3000噸。到了2001年,勐海茶廠就全面扭虧為盈,盈利200多萬,員工平均工資在6000-9000元,20年前的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數(shù)字。

說到紅茶,其實我們2007年在鳳慶投產后就一直在生產紅茶,至今也有11年了。六大茶山從去年開始就謀劃要做一個全新的紅茶產品。在這么大生產規(guī)模的企業(yè)中,我們是唯一一家在普洱茶和紅茶產地雙翼雙飛的企業(yè)。

?

我當時寫了一本書——《普洱茶再發(fā)現(xiàn)》,我發(fā)現(xiàn)臨滄茶是普洱茶的無名英雄,大益廠生產的7542,其中45%到50%原料都來自臨滄的茶葉,所以它在行業(yè)中扮演著無名英雄的角色。當我在鳳慶的檔案館看了很多資料,其中有鄭鶴春和馮紹裘的書信往來,感慨歷史的長河中,馬車不停地從臨滄往版納運輸茶葉,那個時候我就想,臨滄當時有5萬噸的產量,占了云南三分之一,所以應該臨滄茶應該大有可為。

?

在2006年,我檔案館里看到一封信,是國外專家對紅茶審評,上面還寄回來了審評的茶渣。你無法想象,這樣的茶渣從國外寄回來,說明紅茶的品質發(fā)酵控制得非常好。那個時候我還是比較感動的,在將近30年的檔案里面,竟然有一封從國外用英文寫來的信,專門對滇紅進行審評,我就覺得云南的滇紅是很有意思的,當時我就有很大的啟發(fā),就想要把滇紅的旗幟扛下來。

1960年,全國紅茶大會在勐海召開,云南滇紅的鮮爽度在世界上排名是第一位的,但是因為地理位置,山高路遠,還有營銷模式的影響,所以云南的滇紅是沒有名氣的,但是在世界上的地位出口是非常好的。

?

六大茶山做了窖藏6年、9年,現(xiàn)在我們希望把普洱茶做成中國標準化的產品,希望把我們的小紅做成工夫紅茶中立頓。一杯紅茶千百味,紅茶清飲,大家可以喝到紅茶鮮爽的香氣;紅茶調飲,可以把紅茶更多的功能發(fā)揮出來。

這兩年,很多茶企都在做小青柑、大紅柑這樣用紅茶、普洱茶調飲出來的產品,六大茶山沒有做。我們認為,調飲的方式應該交給消費者,讓消費者按照自己的品飲習慣來決定喝什么,而不是按照我給你的味道。一杯紅茶,你可以加蜂蜜加牛奶等任何你想加的東西,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應該交給每個人自己。我今年五十歲了,今年來做小紅,我希望自己生活的更自如一點,我希望我喝得更自如一點,想加什么我自己來做主,小紅就很適合我。

?

六大茶山做為一家專業(yè)的茶葉生產廠家,我們希望做出最好的基礎茶飲給大家,所以在這設計上比較接地氣,一種年輕時尚的方式,希望大家在繁忙的生活中,能夠靜下來心來調飲一杯屬于自己的紅茶,我的口感我做主

楊靜茜:感謝阮總,像她剛剛所說的,隨意而飲,很棒!有人說茶行業(yè)是傳統(tǒng)行業(yè),但其實并沒有什么傳統(tǒng)行業(yè),只有傳統(tǒng)思維方式,阮總入行二十年,依然可以帶領大家做出這樣一款新潮的茶。記得在三月份,周老師第一次見到小紅的時候很驚訝,他說這個是國民紅茶,今天他特意從普洱趕回來參加這個品鑒會。下面請周老師談一談。

?

?

周重林:國人對紅茶的認識不夠透徹,中國人過去一千多年時間都在研究綠茶,但是英國人出現(xiàn)之后,覺得紅茶有機會。實際上是英國人把紅茶帶到全世界。茶在全世界的征伐是從紅茶開始的,因為綠茶不好保存,為了保存就加添加劑,所以英國人不喜歡綠茶。反復測試后覺得中國的紅茶很適合他們,特別是緊壓運輸之后品質也不會發(fā)生變化。后來發(fā)現(xiàn),即便是品質發(fā)生變化,加糖加牛奶之后也很好喝。紅茶很厲害,在終端消費時候,大量的紅茶伴隨著消耗檸檬、糖、牛奶之類的,過去研究綠茶是縱深發(fā)展,但是研究紅茶是生活切面,這非常有意思。

今天路過一間冷飲店,很多人買紅茶調飲,如果你看到有人喝綠茶加糖會被鄙視,但是紅茶不會,因為還沒有人把紅茶市場定性。紅茶不挑剔,是包容的。那天我在景洪第一次看到小紅,“小紅”這兩個字勾起了我無數(shù)回憶,有人建議為了文雅把“小”字改成“曉”字,但還是不如“小紅”打動人心。

?

?

紅茶是鮮活的、飽滿的、豐富的,我覺得可以把小紅打造成國民紅茶。云南還是很遺憾的,因為云南的普洱茶雖然高速發(fā)展,但是紅茶并沒有做得很好。滇紅的價值其實比普洱茶的價值更大,全球對滇紅的認知是第一的,所以這款茶的出現(xiàn)很有意思。不知道定價是怎么樣的,如性價比高又有很好的民意基礎,特別是這一波喜歡看美劇英劇的人,沒時間泡功夫茶的人,會非常喜歡這樣一款茶。我非??春眠@款茶,希望阮總把它打造茶成國民紅茶。

?

茶友:這個紅茶對我來說,從品牌設計到價格都能打動我,像阮總說的,讓消費者去決定它的口感,每個人泡出來都是不一樣的,這一點確實很好。六大茶山保證品質,其它的讓消費者決定。我有一個問題,滇紅、紅碎茶,還有古樹紅有什么區(qū)別?作為云南人的我也很喜歡紅茶,但是對紅茶還是不太了解。

楊靜茜:紅茶的工藝和普洱茶不一樣,滇紅不用殺青,鮮葉采摘下來,萎凋,揉捻之后發(fā)酵,再干燥。紅茶最早的工藝是福建那邊,大約是至今400多年前開始逐步成型,福建有區(qū)位優(yōu)勢和運輸優(yōu)勢,向全世界輸出。滇紅的出現(xiàn)和國內戰(zhàn)爭有關,因為戰(zhàn)爭,福建、祁門、湖南等地的茶廠無法生產,所以中茶公司就派人到云南來考察。當時,馮紹裘看到鳳慶滿山的茶葉之后很興奮,很喜歡,就試著制作紅茶,在1938年制作成功,最初是叫云紅,他在《滇紅史略》中提到說鳳慶紅茶的湯色像云南的晚霞。后來改為滇紅,和滇池匹配,這其中牽扯很多貿易史,剛出口的時候是很珍貴的,一般人是消費不起的,后來的紅碎茶的就便宜多了,全世界紅茶消費量,傳統(tǒng)紅茶和CTC的消耗比例接近,關于CTC,請六大茶山的生產總監(jiān)蔡昌敏女士介紹一下。

?

蔡昌敏:CTC和工夫紅茶,形態(tài)上不一樣,工夫紅茶采用一芽一葉,嫩度比較高,從采摘開始就有標準。采摘之后進行鮮葉分級,如果混雜會影響后面工藝。CTC葉片比較老,要求沒那么高,屬于工業(yè)化標準產品,通過機械設備萎凋、切碎、發(fā)酵,在一條生產線上就能完成。工夫紅茶采摘之后自然萎凋,還要根據(jù)天氣濕度決定萎凋時間,一般是16-20個小時。之后還要揉捻,通過相應的指標調整揉捻時間,再進行發(fā)酵,每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比較傳統(tǒng),需要通過制茶師傅的豐富經驗來把控,有很高的要求。兩者是不一樣的,花的時間和精力都不一樣,用工夫兩個字比較貼切。

?

孫勇飛:小紅的出現(xiàn)讓我很震撼,這段時間我一直跟進,營銷我也參與進來。在和六大茶山的設計溝通的時候,就把小紅定位為紅茶里的江小白。雖然我不喜歡江小白的口味,但是它確實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飲酒方式,當然還有虐心的文案,很多人都是沖文案去的,小紅里面也有。

今天去看中國的年輕人,25-35歲之間只有5%的人喝茶。為什么中國的茶葉到今天都沒辦法成為像立頓這樣的現(xiàn)象級的產品?我上班不可能泡工夫茶,但是小紅不一樣,用水沖泡就可以喝,另外你還可以加茉莉花加冰糖。我們還打算做星期茶,每天不同的茶,我們每一盒里面的文案都不一樣,讓年輕人產生一些共鳴。小紅的價格才五十多塊錢一小盒,大盒不到兩百可以夠一家人喝半個多月,真的都不貴。

?

小紅這個茶非常好,第一鮮葉是有機,第二產品的出產時間也很新鮮。今天我們把小紅定位成什么?定位成國內第一款現(xiàn)象級的紅茶,做成流行文化。我們還用小紅做了很多手機殼、文化衫,讓滇紅成為國民現(xiàn)象級的茶,并產生一些文化消費上的共鳴。

茶友:孫總說到江小白,現(xiàn)在到處都可以買到江小白,那消費者哪里去買小紅呢?

孫勇飛:小紅大概在4月13日正式上市,今天是搶先看,搶先喝,像時裝品牌的發(fā)布會一樣。小紅正式推向市場是六月中,今天喝到的是六大茶山全國經銷大會上的樣品。到六月份,基本上大部分線上渠道都能購買到,京東、天貓、淘寶、亞馬遜等等,只有你賣得好才能成為現(xiàn)象級茶。

?

茶友:年輕人現(xiàn)在經濟水平有限,但是有進取心,提到立頓,我覺得其實是針對全球市場中低端消費者的。那么小紅這款產品,會不會導致年輕人的品味停留?

孫勇飛:小米不貴,但是你覺得用小米都會很屌絲嗎?小紅的價格在四五十快一小袋,40塊錢在星巴克就是一杯飲料的錢。屌絲喝星巴克,馬云也喝星巴克。你把茶做成一種區(qū)分身份的象征,我覺得沒有必要。

?

茶友:小紅是有機茶,但是我去過很多次版納,當?shù)夭柁r對有機概念的理解有很多差異,小紅如何保證品質?

蔡昌敏:六大茶山已經做了十六年茶了,任何產品都經得起審核檢驗。關于有機茶,實際上每塊地方都有監(jiān)管,還會有隔離地,小紅的原料來自鳳慶岔河村,采用茶農加基地的模式,這塊基地也是制作出口茶葉的基地。不管是農殘也好、重金屬也好,都會有相應的證書和檢測報告,對我們來說,從采摘到出廠,全程可溯源。小紅雖然便宜,但是便宜不代表不好,這是認證一級的滇紅,這一點大家可以放心。

?

張依夢:價格大家可能還不太清晰,小紅分為家庭裝和禮盒裝,家庭裝是350g,售價163元;長條的是禮盒裝,有4小盒,共240g,售價196塊錢。

我作為一個年輕人,覺得大家為我們想的挺周到的。年輕人到底是怎么喝茶的?其實我不在乎它是怎么揉捻出來的,也不在乎是什么級別的,我在乎的是好看、順眼。我喝一個東西,可以沒有優(yōu)點但是不能有缺點。如今咖啡品飲進入3.0時代了。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喝的是速溶咖啡,也挺好喝的。上大學之后去咖啡館喝,星巴克很貴,變成生活品質的象征,這個時候咖啡進入2.0時代。現(xiàn)在咖啡進入3.0時代,我們要喝精品咖啡,自己學著做手沖咖啡,對于茶來說也是一樣的。

?

?

年輕人不喝茶嗎?不見得,奶茶也是茶,檸檬紅茶,街邊的香芋奶茶,其實已經深入生活了。有了小紅,當我走入工作崗位,不去擔心要多長時間出水,方寸之間,一個杯子和飲水機,口感好就行,還可以自己調飲,不管是在什么環(huán)境下,不用你花多少心思,都要對自己好一點就可以了。

洪漠如:我姓洪,大學時大家都叫我小洪,所以今天大家都在說小紅如何好,我聽著感覺大家都在表揚我一樣。這個茶的風格是想在互聯(lián)網(wǎng)社交媒體上成為一個現(xiàn)象級的產品,但是通過什么樣的方法去實施還要往后看?,F(xiàn)在線上線下區(qū)分不是那么明顯了,小紅可以進入到更廣泛的社群零售終端,但也要有選擇,例如那些普通的夫妻老婆店就不要進,建議可以考慮走向寫字樓下面的便利店或者是Seven-Eleven這種類型,我非常期待這款產品能火。

?

以下是部分網(wǎng)友們對小紅的精彩留言↓↓↓

?

?

?

?

?

?

?

?

?

?

?

?

?

文|茶業(yè)復興編輯部根據(jù)嘉賓現(xiàn)場發(fā)言整理

發(fā)言未經嘉賓審校 解釋權歸嘉賓所有

圖|茶業(yè)復興,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

?

?

貴州茶產業(yè)的四個“十年”

德江永志茶業(yè)公司茶園基地

?立冬過后,貴州700多萬畝茶園相繼進入冬季管護。茶園里和往常一樣熱鬧,茶農忙著剪枝、松土、施肥,為來年的春茶開采打下堅實的基礎。
  改革開放四十年,藏在大山深處“巴掌大”的茶園一路擴張,從幾十萬畝擴展到100萬畝、500萬畝,直至700萬畝茶海綠浪滔天。
  后來居上的貴州茶,在中國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奇跡”:連續(xù)5年位居中國茶園面積第一,成為中國綠茶原料中心、加工中心和出口中心。
  今天的貴州,茶產業(yè)已成為43個縣的主導產業(yè),惠及貧困人口49.85萬人,茶農年人均收入達到8641元,其中貧困茶農人均年收入4985元,人均增收526元;今天的貴州,茶園面積10萬畝以上的縣有30個,茶園面積上萬畝的鄉(xiāng)鎮(zhèn)有233個,茶園面積上萬畝的行政村有78個,以遵義、銅仁、黔南、黔東南等茶區(qū)為主的武陵山區(qū)茶園面積達到500萬畝,成為中國綠茶新的金三角。

  
回顧貴州茶產業(yè)四十年巨變,如一幅宏大的歷史畫卷,填滿無數(shù)茶人與茶企的前赴后繼。

鳳岡永安鎮(zhèn)田壩村? 羅逸? 攝

第一個十年:三個老農一臺戲

位于黔北的湄潭,曾經拉開現(xiàn)代中國茶產業(yè)的開端。帶著中央實驗茶場的基因,湄潭擁有貴州最強的科研隊伍——貴州省茶葉科學研究所,擁有貴州面積最大的茶園——湄潭茶場。

看著國營茶場的職工捧著金飯碗,距離湄潭縣城10公里的核桃壩村非常羨慕,他們也想靠茶葉吃飯。

核桃壩是當?shù)赜忻呢毨Т?1981年,村支書何殿倫帶領4名黨員,與省茶科所簽訂茶樹短穗扦插繁殖試驗合同,成功育苗56萬株,將茶苗分給鄉(xiāng)親們種植。

短短幾年,全村在非耕地上新辟良種茶園1200畝。1988年,核桃壩村人均產糧500公斤,人均現(xiàn)金收入達到1250元,分別是未種茶前的6.25倍和15倍?! ?/span>

與湄潭毗鄰的鳳岡,也是一個典型的農業(yè)縣,永安鎮(zhèn)的田壩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村民基本上是靠天吃飯。當過生產隊長的陳仕友卻叫大家改變發(fā)展思路,種植耐旱的茶葉。上世紀70年代初,他從湄潭背回八分地的茶苗,挨家挨戶“勸種”,結果拉了30多戶才種完;1973年那個寒冷的冬天,他帶領30多人爬上荒山,種了50多畝茶;80年代,他在田壩推廣無性系良種。

經過數(shù)十年的折騰,陳仕友和他的陳氏茶莊已成為鳳岡一張響當當?shù)拿?。當年的田壩人也不曾想?50多畝茶園歷經40年發(fā)展,已經變成近4萬畝的茶海之心,國家4A級景區(qū)。

1980年11月,年近五旬的毛克翕,背著行李來到距雷山縣城14公里的丹江鎮(zhèn)洋排村覺散苗寨的山坡上安營扎寨,帶領當?shù)厝罕姺N植茶葉。

早在1971年,毛克翕在炒茶時,發(fā)現(xiàn)了一些球形顆粒由多瓣曲卷的茶葉片抱團組成,他突發(fā)奇想,要將茶葉做成茶球。他經過多年的實驗,發(fā)現(xiàn)只有產于海拔1400米以上云霧繚繞的雷公山自然保護區(qū)的清明新芽,茶葉的高果膠質含量才能讓茶球緊實飽滿。

做成茶球后,他又發(fā)明了四次烘炒技術。經過10年的鉆研,1982年,毛克翕生產出第一批茶球,命名為“雷山銀球茶”。“雷山銀球茶”一經問世便在全國引起了轟動,成為國家機關接待用茶。

思南縣茶葉園區(qū),茶農正在進行機采作業(yè) 李大勇 攝

第二個十年: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每年4月,從湄潭到鳳岡、從普安到晴隆、從黎平到雷山、從貴定到平塘,踩著貴州春茶開采的節(jié)奏,來自安徽、河南、浙江、福建的客商擠滿了各個茶葉主產縣城的旅館。

在收茶、販茶的過程中,這些外地客商逐漸發(fā)現(xiàn),貴州這個多云霧、寡日照、高海拔的山區(qū),茶青質量不是一般的好,但制茶工藝卻很落后。于是,不少茶商帶著資金、技術和設備,決定在貴州的茶山上大干一場。

江蘇人蔣慶松1993年開始到貴州收茶,時至今日,他仍然堅持:貴州是中國品質最好的茶區(qū),尤其是貴州綠茶。

給予他信心的是羊艾毛峰。

1997年,蔣慶松將羊艾毛峰帶到江蘇市場,獨特的香氣、新鮮誘人的口感立即得到江浙一帶消費者的肯定,當年的羊艾毛峰庫存一掃而光。1998年春茶季,羊艾農場每天為蔣慶松提供500公斤干茶,這些干茶通過客運航班發(fā)往江蘇最大的茶葉批發(fā)市場——溧陽茶葉批發(fā)市場。隨著知名度的進一步提升,羊艾毛峰在全國出現(xiàn)了一茶難求的景象。

本世紀初,福建人葉文勝背著一口炒鍋到湄潭加工茶葉,幾年后,他的加工作坊升級為盛興茶葉公司。在當?shù)夭柁r的幫助下,葉文勝利用當?shù)亍扒叵盗小逼贩N,結合福建政和功夫紅茶、正山小種紅茶的加工工藝,摸索制作出湄潭特色的紅茶產品“遵義紅”,完成了湄潭茶葉與福建工藝的完美結合。

湖南的黃紅纓來得要晚一些。2012年,黃紅纓帶領創(chuàng)業(yè)團隊,從湖南來到甕安縣最偏遠的鄉(xiāng)鎮(zhèn)建中鎮(zhèn),4年時間種下1.2萬畝茶。上萬畝按有機標準種植的茶園被劃分為33個區(qū)域,并實行網(wǎng)格化管理。

如今,建中已經成為全國面積最大的黃金芽種植基地,開發(fā)的綠茶、白茶、黃金芽、紅茶、黑茶“五彩茶”系列產品遠銷歐洲、中東,成為貴州茶企的后起之秀。

吳長春? 攝

第三個十年:本土企業(yè)的崛起

1988年,湄潭縣政策落實辦工作人員譚書德如愿以償?shù)卣{入湄潭縣茶葉總公司,把“鐵飯碗”換成“金飯碗”。

譚書德很快成為聯(lián)系茶農與茶商的二道販子,走村串戶把茶葉收起來,統(tǒng)一交給茶商。善于學習的譚書德從中尋找到了商機,從承包改造低產茶園入手,1999年譚書德建成了湄潭最大的茶樹扦插苗圃基地,2001年成立湄潭縣栗香茶葉有限公司。

出生于湄潭核桃壩村的金循,骨子里便帶著茶基因。1996年,湄潭縣舉全縣之力,加速發(fā)展茶企業(yè),中學教師金循放下教鞭,成立了湄潭縣蘭馨制茶廠。最初的蘭馨,為外地茶企做茶葉代加工,貼牌后被銷往全國各地。

“在琳瑯滿目的茶葉柜臺前走一走,很難發(fā)現(xiàn)貴州自己的茶葉品牌?!弊鳛椴枞?金循說,他心里始終不是“滋味”。2001年,金循將蘭馨制茶廠改制成了蘭馨茶業(yè)有限公司,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品牌。

伴隨著茶產業(yè)的發(fā)展,栗香與蘭馨逐步發(fā)展成為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yè),成為湄潭茶企中的一對雙子星。

從上世紀80年代的萌芽到90年代的野蠻生長,從一口炒鍋到多功能制茶機,大小不一的貴州茶企,一路跑進21世紀——到2017年,全省500多家茶葉企業(yè),其中380多家是具備規(guī)?;藴驶r形的加工廠。

貴定縣云霧鎮(zhèn)茶農采茶? 徐慶一 攝

第四個十年:領跑從面積擴張開始

2007年3月,貴州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茶產業(yè)發(fā)展的意見》,提出到2010年全省茶園面積發(fā)展到150萬畝,2015年達到300萬畝。

貴州茶產業(yè)的發(fā)展,正式進入快車道。

但是在2007年,全省茶園面積102萬畝,排名全國第十位,產值、產量更是在十位以后。大多數(shù)的國營茶場,經營慘淡。

貴州茶葉要發(fā)展,必須上規(guī)模。有了大規(guī)模,才有大制造,有了大制造,才有大品牌,成為貴州茶人的共識。

說干就干,從2008年開始,貴州大量引進無性系國家級良種,從最初的10個重點縣推廣到43個重點產茶縣,第一年便完成了3年的種植任務。

到2013年,貴州已經種下611萬畝茶園,茶園種植面積位居全國第一。從此,貴州在全國的茶葉版圖上擁有了話語權。

從2013年到2017年,貴州穩(wěn)穩(wěn)地坐在茶園面積第一的位置上。

2018年5月,在第二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第八屆茶產業(yè)經濟研討會”上,貴州省茶辦常務副主任胡繼承發(fā)表主題報告:貴州茶園面積連續(xù)5年保持第一,今后還要年年保持第一。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貴州茶有理由做得更好!

來源:貴州茶香? ?北京茶世界

茶祖居住的地方——云南雙江

引言
雙江因水得名,“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是對雙江最為貼切的形容,源于瀾滄江與小黑江交匯于此,千百年來,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等各民族在這方獨特鄉(xiāng)土上共生共榮,共同締造了演繹生命之態(tài)、自然之姿的中國多元民族文化之鄉(xiāng)。
雙江因茶而聞名,作為世界茶源地,作為勐庫大葉種茶起源地,自古以產出的茶葉品質優(yōu)良、味道純正而聞名于世,素有“茶中茅臺”之美譽,如今更是云南普洱茶重要的核心產區(qū),是臨滄市最大的產茶大縣,是臨滄市茶產業(yè)的冠上明珠。
雙江——世界茶樹原產地核心區(qū)域
雙江地跨東經99°35′~100°09′,北緯23°11′~23°48′之間,北回歸線橫穿縣境中部,因瀾滄江縱流于東,小黑江橫亙于南,兩江交匯于縣境東南而得名,雙江地理位置正處在瀾滄江中游地區(qū),這一地區(qū)是世界茶樹發(fā)源地,是最適宜茶科植物生長的地區(qū),雙江境內既有野生茶林,也有人工種植茶園。

圖:勐庫大雪山野生古茶樹群落
雙江氣候
雙江素有“草經冬而不枯,花非春亦不謝”之說,是北回歸線上的一顆“綠色明珠”。雙江既有云南低緯度高海拔“十里不同天”的共同特點,更有其日差較大的特殊性,是云南省白天與夜間溫差最大的縣。白天高效率光合作用,夜間低溫較弱的呼吸消耗,非常有利于光合物質的積累。

圖:雙江,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干濕季分明、雨量適中,年平均氣溫19.5℃,年平均降水量1010.9毫米。這些獨特的氣候條件,造就了勐庫大葉種茶的滋味醇厚,回味雋永。
雙江生態(tài)
雙江境內海拔最高的大雪山3233米,最低的大河灣海拔為1040米,立體氣候明顯,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這里的微域氣候。雙江勐庫21個主產茶葉的村寨分布在東西半山,中間冰島湖(南等水庫)的云蒸霞蔚使茶區(qū)形成“晴時早晚遍地霧,陰雨成天滿山云”的獨特氣候環(huán)境,造就了“高山云霧出好茶”的生態(tài)條件。

圖:雙江生態(tài)茶園遠眺
雙江土壤
土壤微量元素豐富,茶區(qū)土壤的成土母巖大部分是花崗巖、砂質礫巖和紫色頁巖,富含銅、鐵、鎂、鋅、鉬、硼等微量元素。這樣的土壤結構不僅有利于根系生長和養(yǎng)分吸收,更主要的是豐富的微量元素有利于醇類、醛類、酮類以及氨基酸、茶多酚物質的合成,對茶葉品質非常有利。
云南的古濮人是茶祖
——“古濮人”是世界上最早識茶、吃茶、種茶的先民

活動在瀾滄江兩岸大山里的古濮人在進行采集活動時,一定是從采花到采葉,因為花最引人矚目,花的顏色、形態(tài)很容易記住,哪些花無毒可食用,吃上幾次采上幾次便可永遠記住。古濮人在采集野花、野果、野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茶花能吃,從而發(fā)現(xiàn)茶葉也能吃的可能性極大。古濮人長期吃茶,對茶的保健和藥用功能就會認識,當古濮人從游居到定居,開始刀耕火種,進入半農耕半狩獵的時代,自然要將已認知的野生茶樹引為家種。

圖:濮人茶祭祀茶神
古濮人一定居,就種茶,留下了明顯的痕跡,在云南不管哪個地方,只要發(fā)現(xiàn)特大型人工栽培的古茶樹,細查那個地方的歷史,那地方一定有布朗族、德昂族、佤族居住過。
回眸歷史深處的雙江
雙江之水流了千亙萬古,而雙江作為縣名其實只有80多年的歷史,是個漢化名。在此之前,雙江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勐勐。1904年以前的傣族土司曾經統(tǒng)轄過雙江(勐勐),雙江的歷史與傣族不可分割。
傣族進入雙江定居,是元朝末年1358年的事,傣族未進雙江之前,雙江稱濮滿地,有布朗族、佤族、拉祜族居住。傣族土司政權對雙江歷史產生過重大影響。

圖:土司罕廷發(fā) 雙江檔案館提供
罕廷發(fā)是雙江大茶業(yè)的首位規(guī)劃者、奠基人。罕廷發(fā)上任的第五年即1485年就派傣族人去西雙版納取茶種在扁島(冰島)栽種。從勐庫現(xiàn)存的古茶園來看,應該說從罕廷發(fā)開始,管理勐勐的傣族土司官就一直在鼓勵、領導、推動勐勐山區(qū)各村寨種茶。
如果說1904年以前對雙江(勐勐)茶業(yè)最有貢獻的推動者、倡導者、領導者是罕廷發(fā),那么1904年至1950年雙江茶業(yè)最大的推動者倡導者,最有貢獻的人應該是彭錕。彭錕攝政雙江二十年后,雙江就成為云南聲名很高的產茶大縣。勐庫茶至少在1925年左右已開始在云南引領潮頭,強勢亮相。有史料可查,彭錕執(zhí)掌雙江時,從1908年至1923年,先后有順寧(鳳慶)、緬寧(臨滄)、鎮(zhèn)康、云縣、保山、騰沖的官方和紳民到勐庫引過茶種。勐庫在民國初期成為云南最大的茶籽引種地,勐庫茶在民國初年享譽省內外,彭錕功不可沒。到雙江1936年產茶已超過1萬擔,
默默奉獻的雙江茶
1951年以后,雙江茶香何處,身去何方?

1957年,統(tǒng)計雙江有老茶園約22446畝;
1957年,雙江有初制所17個,產紅茶4313市擔;
1960年,雙江老茶園可采面積有20409畝;
1960年,雙江種植新茶園12342畝;
1960年,雙江有初制所45個,年產紅毛茶14798擔;
1965年,三季度雙江調給外貿局茶葉334127擔;
1980年,4至8月縣外貿局從雙江縣調出茶葉8792擔;
1982年,縣外貿局收購雙江茶葉16589擔。
以上資料摘自雙江縣檔案館館藏檔案,讓我們窺尋到雙江縣新中國成立初期茶葉面積、茶葉產量及茶葉名氣的大致狀況,讓我們看到了新中國成立以后30年間雙江縣茶葉被調配的史實和走向。

圖:70年代雙江社員交售茶葉 雙江檔案館提供
半個世紀以來,云南茶品無論是國際大獎還是國內大獎,細究原料成分總能找到雙江茶的影子。
雙江茶歷經歲月洗禮,依然美質超群、不爭不傲、奉獻無語。由專家鑒定,讓市場考驗,任世人評說,喧囂之后,榜名高昭,中國大葉種茶的王冠最終落歸雙江勐庫,實至名歸。
雙江——勐庫大雪山野生古茶樹群落
勐庫野生古茶樹群落坐落于雙江自治縣勐庫鎮(zhèn)西北的大雪山中上部,在海拔2200-2750米的范圍內錯落分布,面積達12700多畝。
勐庫大雪山古茶樹群落于1997年被發(fā)現(xiàn),2002年12月5日至8日,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云南農業(yè)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云南茶葉協(xié)會、云南省臨滄地區(qū)茶葉協(xié)會等單位聯(lián)合組成專家組,對該群落進行了現(xiàn)場考察??疾彀l(fā)現(xiàn),古茶樹整個群落是原生的自然植被,保存完好,未受人類破壞,自然更新力強,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

圖: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頒發(fā)的“世界古茶山原鄉(xiāng)第一標志地”證
通過科學考察,專家充分論證了勐庫大雪山野生古茶樹群落是目前國內外已發(fā)現(xiàn)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茶種群落,它對進步論證茶樹原產于我國云南以及研究茶樹的起源、演變、分類和種質創(chuàng)新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它表明雙江是茶樹起源中心之一。

 圖:勐庫大雪山1號古茶樹
勐庫大雪山1號古茶樹
據(jù)專家考證樹齡超過千年
位于海拔2780米處
株高25米
基圍3.25米
胸圍3.1米
樹幅:13.4*11.9米    
葉片:平均長度13.9cm  寬度6.8cm   
最低分枝高:1.2m  
雙江——勐庫大葉種茶,桂冠是“正宗” 

1793年,勐庫大葉茶第一次作為貢品,清乾隆三次贈送英國國王;
1972年,中國和英國恢復建交關系后,在周恩來總理和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的一次會晤中,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欽點了5噸純正的勐庫工夫紅茶;
計劃經濟時期,用勐庫大葉種茶加工成的勐庫紅茶成為云南茶的核心,曾經的雙江縣茶廠也成為臨滄市八個縣級茶廠中的佼佼者;
1984年,勐庫大葉種茶被全國茶樹良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首批國家級良種,被譽為“云南大葉種茶之正宗”。

圖:勐庫大葉種茶

云南有近百個縣都有大葉茶,又因云南地形復雜多樣,各個縣海拔、氣候、土壤不盡相同,因而出現(xiàn)各地的大葉茶葉面形狀不同,各種生化成分不同,口味不同,因此在云南大葉茶下面有分為幾十個種類。

在這幾十個外形與品質均有差異的大葉茶中,中國茶科所育種專家虞富蓮教授依據(jù)他近30年對云南各種大葉種茶的跟蹤、考察、研究,最后得出結論,在云南各種大葉種茶種勐庫大葉種茶最具代表性,應為云南大葉種茶的正宗。

圖:專家團隊考察勐庫萬畝古茶樹群落 虞富蓮老師提供

勐庫大葉茶屬于喬木大葉類品種,屬于有性群體品種。按植物學形態(tài)特性分類為山茶屬普洱茶種,茶葉肥碩,一芽二葉百芽重在80~100g,是中小葉茶的2~3倍,水浸出物含量最高可達52.1%,堪稱世界第一。它的茶多酚、兒茶素、氨基酸等含量均高于國外良種和國內其他茶區(qū)的小葉種。

勐庫大葉種,茶葉肥厚、芽峰顯豪、蜜香顯著、滋味濃郁、回甘悠遠、內含物質豐富、水浸出物高,持久耐泡,是適制滇紅和普洱茶的最好原料,又被稱為“普洱茶之味精”。

用勐庫大葉種茶加工成的普洱茶、滇紅茶等產品具有獨特的市場影響力,產品銷往國內20多個省區(qū)市、港臺地區(qū)以及日本、韓國、中亞、東南亞等國際市場,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雙江——藤條茶之美

藤條茶,是清朝時雙江已有的養(yǎng)培法,是云南先民勞動智慧的結晶,是云茶高度商品化的產物,是中國農耕文化的茶葉園藝作品,更是一座活的古茶樹博物館。

圖:會跳舞的藤條茶

藤條茶,要經過多年細心的采留修整和培養(yǎng)才能長成,每年春茶發(fā)后,將每根枝條尖端發(fā)出的新芽只留下兩個芽頭,每個芽頭下邊留兩篇嫩葉,多余的芽和葉帶根連蒂全部抹去,每根枝條每年向上伸三到四寸,十至二十年后,伸長的茶樹枝又細又長,形似藤條;年歲越久藤條越長,又細又長的藤條彎來繞去,再加上人工塑形,形成蓬網(wǎng)狀,茶芽發(fā)出時長在每根主藤和岔藤頂端,一根藤條上只有兩個芽,每個芽頭都圓實肥碩,茶農采摘時只采一芽一葉,留下一芽第二輪再發(fā)再摘。

這種留采法單產很低,但采下來的鮮葉很嫩很規(guī)整,無老梗老葉,曬干后芽頭茸毛厚密,顏色銀亮。做成普洱茶,餅面銀光閃爍,外表盡嵌銀絲,美倫至極。

雙江——茶人朝圣地“冰島”

冰島村位于勐庫鎮(zhèn)最北部,是勐庫地區(qū)海拔最高的傣族寨,也是勐庫地區(qū)唯一一個高山上的傣族寨。

冰島村是勐庫大葉種的原產地,是雙江乃至瀾滄江中下游最為著名的茶村之一。它曾是勐勐傣族土司的貴族茶園?!氨鶏u”是傣語音譯,1904年以前是傣族村寨,傣語音類似“扁島”,也有文獻中將冰島記作“丙島”,現(xiàn)統(tǒng)一為“冰島”。

冰島古茶園的來歷有著明確而細致的歷史記載,有530余年歷史。而今冰島最為著名的古茶園也正是這一土司茶園的遺澤。今天的冰島村不再是土司種茶的小茶村,而是包含了5個自然村的冰島村委會,除冰島外,還包括南迫、壩歪、糯伍和地界。

圖:勐庫戎氏冰島茶園

南勐河從臨翔區(qū)南美鄉(xiāng)發(fā)源,流過冰島老寨,區(qū)域內以河為界劃分東西半山,壩歪和糯伍屬于東半山,而其他幾個村子屬于西半山,冰島是唯跨兩個半山的村寨。

冰島茶是云南頂級標桿普洱茶之一,它是典型的大葉喬木茶,長大葉、墨綠色,葉質肥厚柔軟、茶香濃郁,水浸出物含量高達48%以上,春茶一芽二葉氨基酸可達4.1%,茶多酚33.8%,咖啡堿4.1%,兒茶素總量18.2%,滋味釅而甜爽,是勐庫茶的極品,也是云南普洱茶的領軍型茶品。
 
雙江——獨特、燦爛的茶文化

茶葉是雙江的驕傲,千百年來雙江人民在種茶、制茶、飲茶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獨特、燦爛的茶文化,積累了豐富的種茶制茶經驗。

圖:獨特、燦爛的雙江少數(shù)民族茶文化  雙江檔案館提供

雙江人與茶相依相伴了千百年茶文化滲透在雙江拉佤布傣少數(shù)民族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祭祀、議和、結盟、交友都離不開茶,他們視茶為經濟支撐、健康良藥、提神飲料、友誼紐帶、文明的象征。由茶派生了許許多多的文化,茶歌、茶舞、茶詞、茶詩、茶對聯(lián)、茶歌謠、茶鄉(xiāng)贊、茶藝、茶俗、茶馬古道,實在淀積了太多的生命況味。
圖:雙江古茶園分布圖 雙江檔案館提供
時代的今天,雙江全縣共有25萬畝優(yōu)質生態(tài)茶園,茶產業(yè)綜合產值42億元,工農業(yè)產值19億元,13萬的茶農人均收入5800元,雙江已成為全國茶產業(yè)百強縣、全省茶產業(yè)十強縣……茶產業(yè)已成為雙江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yè),茶文化已成為引領雙江推進工業(yè)化、新型城鎮(zhèn)化、農業(yè)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重要引擎,是雙江走向世界的一張重要名片。
未來我們深信,這片驕傲的葉子一定會更讓雙江奪目、生輝!
參考文獻:
1.《世界茶源核心地 茶祖居住的地方——云南雙江》瞻英佩 
2.《雙江勐庫野生大茶樹考察》虞富蓮
3.《中國古茶樹》虞富蓮
4.《普洱茶文化之旅·臨滄篇》王美津

(來源:勐庫戎氏茶業(yè))



找到約141條結果 (用時 0.008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3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