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哈尼族文化包括什么

找到約22條結果 (用時 0.173 秒)

云南查獲4662.5公斤假“班章”,那么什么茶可以稱為是真班章


?9日,大益集團與云南中茶茶業(yè)有限公司成功簽署《維權打假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

11月19日,勐海開始大規(guī)模拆除違建茶廠。

12月17日,云南省市場監(jiān)督局召開普洱茶放心消費專項行動動員會,提出4個最嚴要(標準、監(jiān)督、處罰、問責)

12月18日,勐海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執(zhí)法人員對勐??h某茶廠進行現(xiàn)場檢查時,發(fā)現(xiàn)該茶廠倉庫、加工車間中堆放有外包裝上標注“班章”、“老班章”、“班章古樹”字樣的茶葉產品7種。查扣茶葉產品7款,392.5件,合計4662.5公斤,目前案件正在查辦中?。ㄒ陨闲侣剚碓窗俣龋@里只是歸納整理)


什么是真,我們認為包括以下幾個點:產地真實,原料真實,年份真實,加工工藝真實。


所有背離市場規(guī)律本質的“老班章”一定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那種真。


產地,其中產地的概念比較重要的,不同的產地就代表了不同的價格。以老班章為例,老班章周邊村寨的茶價格就相差非常大。


樹齡,目前的科技無法精確的判斷樹齡,對于樹齡的認定必須要有四代人的養(yǎng)護和傳承,才能算的科學。


性價比,是建立在底線的基礎上,沒有底線的性價比上沒有任何意義的。作為一款產品,包含了生產者的實力,資源優(yōu)勢,技術優(yōu)勢等。對于一個喝茶的人來說,不會受騙的重要方法就是,客觀的對待自己對茶品的需求級別,包括自己對茶葉價格的接受程度。


對于一部分茶友來說,某寶上面的9.9元老班章真正適應了他們的需求,也就談不上不真了。


任何人都希望撿漏,可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有底線的基礎上的。


按我個人接觸到上千個茶友來說,真正茶友,或者真正能在社會生活的很幸福的人,是認同別人創(chuàng)造價值的,是愿意為這個成本買單的。


你眼中的老班章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


普洱茶界,關于老班章的傳說、故事和事故應該是最多的。很多茶友喜愛老班章,不僅僅因為它的品質,名氣大、關注點多也是原因之一,同樣也有不少茶友懼怕老班章,怕什么?怕被忽悠!如果您簡單了解一下老班章的這些常識,也許就少走些彎路,至少不再被輕易忽悠了:

【位置】:老班章位于勐海班章村委會管轄,班章村委會除了老班章,還有新班章、老曼峨、壩卡囡和壩卡竜四個寨子落,但是其中以老班章的古樹資源最豐富,名氣也最大。班章”源自傣語:“巴渣”,意為:“一條魚”,漢語音譯過來就成了:“班章”。

【現(xiàn)狀】:外人看來,老班章人很富裕,你瞧,100來戶人家的小寨,那么偏僻的山頭,剛進寨門的右手邊就有一家農村信用合作社,這恐怕這整個云南茶山唯一開在寨子里的銀行,為啥?錢茶交易實在太多唄!其實,茶農的富裕也就這幾年的事情,老房子全拆了,新房子蓋得又大又寬。車子也豪,但很多生活卻沒有馬上變更,人心之復雜,變化之劇烈,使這個人口500多人的寨子,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傳奇。

【最早種茶人】:老班章的千年古茶樹主要是布朗山的布朗族同胞種下的,據(jù)班章哈尼族同胞介紹,新、老班章過去都有布朗族人聚居,布朗族人遷走后,把這些古茶樹留給了新、老班章的愛伲人。這就是老班章愛伲族建寨僅540余年,居然有千年古茶樹的原因。據(jù)說,以前為感謝布朗族同胞,老班章的人每次宰牛,都要給布朗族人送牛肉。

【資源】:老班章共有古茶園4490畝,樹齡在100年以上的古茶樹共有78555棵。所有古茶樹于1999年按當?shù)卮迳?17戶的實有人口分配,平均每人擁有古茶樹100棵左右。

【產量】:老班章一年古樹茶的總量是40噸左右,小樹茶8噸左右?,F(xiàn)在的情形是:僅廣州芳村茶葉市場,售出的號稱老班章古樹茶就有2700噸,還不包括全國各大大小小的茶莊私人茶號、小圈子里流通的玩家茶,到底有多少是真貨呢?

【外型】:據(jù)村民介紹,老班章古茶樹并不全是“霸氣”的茶,也不全是大芽頭的茶。老班章茶園茶葉具有多樣性,單其芽頭就有細芽、粗芽、黑芽,細芽頭的古樹茶最霸氣。想讓老班章毛茶外形漂亮,茶的協(xié)調性好,在原料選購時,宜按一定比例將細芽茶和粗芽茶進行組合。因此,如果你追求的是純料,那些芽頭小的,不“霸氣”的老班章古樹茶,是不是會被認為是假茶?

【口感】:從口感上劃分,老班章有苦茶(即所謂的“霸氣”茶)、甜茶、澀茶(多生長在陽光照射強烈和照射很少的地方)。

【樹種】:老班章的樹種,既有來自老曼峨的苦茶,也有帕沙系的甜茶、更有原始種。如果你買到的是甜茶,是不是也會被認為是假茶?

【價格】:2000年,勐海茶廠收購老班章普洱茶時,嫌老班章的茶芽過于碩大,影響美觀度,所以把老班章成本價壓到了8元/公斤,遠低于其他茶的收購價。

2001年,每公斤漲到11元至12元,但勐海茶廠只收了一部分就停止收購;

2002年,每公斤突然漲到100元左右,此時已有人開始關注山頭茶。

從2003年開始,隨著山頭古樹概念的風行,老班章茶價逐年飆升,至2014年,老班章普洱茶春茶價格,已經漲到8000元每公斤。

2016年,老班章普洱茶價格處于一個平穩(wěn)期,古樹頭春茶在6000-8000元/公斤。

2017年,老班章古樹茶頭春茶8000-15000元/公斤。之所以有個范圍,是因為即便是古樹也有樹齡大小、單珠、茶樹王等差異,更別提那些炒作因素摻雜的“32萬天價老班章”了!

-END-


?圖文內容綜合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免責聲明:分享提供的所有內容僅供學習、分享與交流,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全球古茶第一村——南糯山“

南糯山茶區(qū)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的格朗和哈尼族自治鄉(xiāng),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普洱茶重要原料產地。這里不僅以普洱茶聞名,還因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自然景觀而備受關注。


南糯山平均海拔1400米。格朗和鄉(xiāng)是老茶區(qū),老茶園較多且較集中連片,主要分布在南糯山和帕沙兩個村委會。在傣語里,南糯是筍醬的意思。據(jù)調查統(tǒng)計,全鄉(xiāng)古茶園15000畝,其中,帕沙村委會古茶園面積有3000畝。南糯山被稱為茶樹王的栽培古茶樹,基部徑圍達1.38米,樹齡800多年,可惜在1994年死去。在茶樹王旁2米左右的地方,現(xiàn)還存活著一株干徑超過20厘米的大茶樹,據(jù)說是茶樹王的兒子。

后來人們在半坡寨古茶園中新命名了一棵茶王樹。


南糯山山地附近,漫坡漫野都是茶園。所產的茶,在歷史上早已有名。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的南糯山是云南省六大茶山之一,山上有古茶樹40畝,樹齡均在300至800年之間,這些古茶樹在當?shù)卣途用竦谋Wo和合理采摘下,每年仍能產出古樹茶。

很早之前,半坡老寨周圍森林茂密,交通很不便利,茶葉外運只能靠馬幫。由于當?shù)夭枞~的品質優(yōu)良,大量的馬幫會在每年的農歷十月之后進入村莊,將茶葉馱到思茅、勐海、勐臘等地販賣,還有些大型馬幫直接就將茶葉馱到東南亞的許多國家去了。南糯山的老人說:“普洱本地雖然有茶葉,但口感遠不及南糯山的大樹茶。普洱人正是靠著南糯茶山的茶葉,制作出了聞名中外的優(yōu)質普洱茶。當然,普洱茶的興旺也帶動了南糯山的富裕。

歷史文化

南糯山的名字來源于傣語,意為“筍醬”,據(jù)說是因為當?shù)毓嶙逯谱鞯墓S醬受到傣族土司的喜愛而得名。南糯山以其悠久的種茶歷史和豐富的茶樹資源而著稱。1951年,這里發(fā)現(xiàn)了一棵樹齡達800多年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樹,被譽為“茶王樹”,證明了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之一。

南糯山最早什么時候開始種茶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直到南昭時期,布朗族的先民還在此種茶;后來布朗族遷離南糯山,遺留的茶山被愛伲人繼承;根據(jù)當?shù)貝圪H说母缸舆B名制可推算出他們已經在南糯山生活了57至58代,大約已經歷1100多年的時間。

南糯山又稱“孔明山”,當?shù)貝圪H耸冀K堅信,南糯山的茶樹,本為諸葛孔明所栽南糯山世代居住著哈尼族支系的愛尼人,茶樹是他們非常重要的生產資料。南糯山以其800年栽培型古茶王樹有力證明了“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也是最早利用茶樹的國家”,而聞名于世。

南糯山被當?shù)厝朔Q作云南古茶第一寨,此地因海拔高,氣候較好,茶葉發(fā)的比較早,其茶葉特點是:南糯山的茶稍澀,回甘較快且持久,耐泡程度也是很優(yōu)秀。

拔瑪寨的古樹茶在南糯山是最好的茶,“拔瑪”是愛尼族語,是“古喬木”之意。南糯山古喬木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古栽培型茶樹,這里有8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人類茶文化歷史活化石的見證。


拔瑪茶有“普洱茶之王”的美譽,茶區(qū)在海拔1600米處。這款茶的原料來自南糯山石頭老寨俗稱;“拔瑪老寨”古喬木大葉種100%曬青原料,傳統(tǒng)制茶工藝制成。此茶條索肥壯,因是新茶,茶的湯色還有些黃綠色,但很透亮,茶湯回甘潤喉,兩頰生津留香,的確是款不錯的古樹茶。

自然環(huán)境

南糯山茶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天獨厚,海拔在800米到1800米之間,屬于南亞熱帶季風雨林氣候。這里的年均降雨量為1500-1750毫米,年均溫度18攝氏度,濕度80%,年均有霧日126天,為茶樹生長提供了理想的條件。

茶園分布

南糯山擁有超過12000畝的古茶園,南糯山古樹茶主要分布在:半坡老寨,石頭老寨、拔瑪、石頭新寨,多依寨,姑娘寨,丫口老寨,向陽寨,水和寨巴拉寨等哈尼族山寨......。

保留著一千多公頃混生的古老茶園,應是一千多年以前布朗族所摘種、荒廢遺留的茶園。在復雜多變不同氣候的南糯山中生長的古樹茶皆有不同的特點,此茶味正,質厚,香揚,清甜,爽滑.新茶口感刺激性較高,茶氣強,甘韻足.藏舊后醇滑味厚.長期受到普洱茶友的追捧,實為難得之好茶!自古以來就是瀾滄江下游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優(yōu)質普洱茶的重要原料產地。

這些古茶樹大多有300年以上的歷史,生長在紅壤和黃壤的酸性土壤中,有機質含量高,非常適合茶樹生長。


茶葉特點

南糯山的普洱茶以其條索較長緊結、色澤油亮、湯色金黃明亮、湯質飽滿、香氣高雅、回甘持久等特點而受到茶友們的喜愛。這里的茶葉帶有花蜜香,口感柔和順滑,微苦無澀,具有顯著的山野氣韻。

南糯山-姑娘寨

南糯山姑娘寨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勐??h格朗和鄉(xiāng)南糯山,是一個哈尼族聚居的村寨,海拔約1555米。這里以盛產優(yōu)質普洱茶而聞名,被譽為“古茶第一村”。姑娘寨的歷史源遠流長,據(jù)考證,哈尼族先民在南糯山定居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寨子原名舊寨,后因紀念一位名叫“阿批玉樂”的姑娘而得名“姑娘寨”,她以勇敢和為村寨做出的貢獻而受到尊敬。


南糯山姑娘寨的古樹茶以其獨特的風味和品質受到茶友們的喜愛。這里的古茶樹多為300年以上的樹齡,茶葉具有高香、氣韻悠長的特點。姑娘寨還以制作竹筒香茶而知名,這種茶采用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經過特殊的加工方法,吸收了糯米飯的香氣,制成了具有獨特風味的竹筒香茶。

姑娘寨不僅是普洱茶的重要產地,也是體驗哈尼族文化和傳統(tǒng)生活方式的好地方。每年的1月1日是哈尼族的“嘎湯帕”節(jié),7月份的秋千節(jié)也是哈尼族的重要節(jié)日,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體驗和慶祝。

南糯山-半坡老寨

半坡老寨是南糯山中一個重要的哈尼族村寨,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和豐富的古茶樹資源而聞名。

地理位置和氣候

半坡老寨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h格朗和鄉(xiāng)的南糯山,距離勐??h城大約24公里。這里的海拔大約在1400米左右,具有南亞熱帶季風雨林氣候,年均降雨量在1500-1750毫米之間,年均溫度在16-18℃,相對濕度在80%以上。山高谷深,植被茂密,常年云霧籠罩,為茶樹的生長提供了理想的條件。

茶園和茶樹

半坡老寨擁有約4200畝的茶園面積,其中古茶園就有3700畝,是南糯山中古茶園面積最廣的村寨之一。這里的古茶樹與原始森林共生,形成了一個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古茶樹樹齡多在300年以上,有的樹圍可達1米以上,需要搭建木梯或架樁采摘。

茶文化和歷史

半坡老寨的茶文化源遠流長,據(jù)說哈尼族人在此種植和利用茶樹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這里不僅是普洱茶的重要原料產地,還曾發(fā)現(xiàn)過樹齡達800多年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樹,被譽為“茶王樹”,對研究云南古茶史和茶樹品種具有重要的價值。

近年來,隨著茶產業(yè)的發(fā)展,半坡老寨的基礎設施得到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茶產業(yè)不僅帶動了當?shù)亟洕陌l(fā)展,也促進了文化的傳承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

茶的品質特點

半坡老寨的普洱茶以其獨特的香氣和滋味受到茶友們的喜愛。茶葉條索較長緊結,色澤油亮,湯色金黃明亮,湯質飽滿,苦味微弱且回甘快,澀味持續(xù)時間較長,具有高雅的香氣和山野氣韻。

南糯山石頭新寨和石頭老寨是西雙版納勐海縣格朗和鄉(xiāng)南糯山村委會下轄的兩個哈尼族村寨,它們各自擁有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茶文化特色。


南糯山-石頭新寨

石頭新寨是從石頭老寨在1940年分離出來的村寨。村寨的名稱與石頭有關,這可能指的是當?shù)氐耐寥篮筒铇渖L環(huán)境。石頭新寨的龍巴門(村寨的入口)非常氣派,是傳統(tǒng)純木材搭建的,門上有高規(guī)格的“9層塔”形狀,左右兩邊分別有男女守護神的裝飾。

石頭新寨的海拔約為1690米,整個寨子看起來像一個被叢林包圍的三角形。寨子里石頭資源豐富,茶樹與石頭共生,這里的土壤不是南糯山典型的紅壤,而是一種非典型的黃壤,可能為巖茶的生長提供了特別條件。


南糯山-石頭老寨

石頭老寨是南糯山中名氣較大的村寨之一,曾是云南機械制茶的起始地。石頭老寨的古茶園非常有名,上世紀50年代,植物學家和茶葉專家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一株已有800多年歷史的人工栽培型茶樹,被列為三大茶王樹之一,這對研究人類人工栽培茶葉的歷史提供了重要證據(jù)。

石頭老寨位于南糯山頂部,海拔約1800米左右,這里的氣候條件使得村寨的茶葉香氣特別高。石頭老寨的居民以茶為生,制茶、做茶、賣茶是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和生活方式。

兩個村寨都有著豐富的茶文化,石頭新寨和石頭老寨的普洱茶都以其獨特的香氣和品質受到茶友們的喜愛。石頭老寨的茶被形容為“獨伶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展現(xiàn)出優(yōu)雅醇厚且甜柔的風味。

南糯山-丫口新寨

丫口新寨是南糯山的一個哈尼族村寨,與丫口老寨一樣,原本是從多依寨分離出來的。根據(jù)現(xiàn)有資料,丫口新寨在1943年從多依寨分出建寨,而車朗在2008年68歲時回憶,他是在3歲時隨寨子搬遷的。丫口新寨的搬遷與水源條件有關,1993年因水源問題再次搬遷。

丫口新寨保留著較為傳統(tǒng)的木質結構龍巴門(村寨的入口),這在南糯山的其他寨子中并不常見,因為許多老寨的龍巴門已經改良為鋼架結構。在哈尼族老人看來,傳統(tǒng)木質的龍巴門更顯莊重。

寨子里的古茶樹資源豐富,有上千畝以上,古樹成林,村寨內外隨處可見古茶樹。在藍天白云和高山密林的環(huán)抱中,古茶樹與哈尼山寨一樣,古樸而充滿活力,翠綠的茶葉散發(fā)著清香,擁有持久的魅力。

丫口新寨的茶馬古道是南糯山僅有的三條茶馬古道之一,古道旁邊有一口古老的水井,至今水源充足,清澈見底。

南糯山-多依寨

多依寨是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h格朗和哈尼族自治鄉(xiāng)南糯山的哈尼族村寨,是南糯山中海拔最高的寨子,海拔大約在1700米左右,茶園的海拔介于1650米至1810米之間。多依寨因寨子里大量生長的野生多依樹而得名,多依樹又稱多依果,具有藥食兩用的價值。


歷史背景

多依寨是最早從姑娘寨分出的寨子,具體時間不詳。曾經石頭寨的寨址是屬于多依寨的。寨子的墳山最初位于南糯山第二小學校的位置,后因村寨長老認為生雙胞胎觸犯天規(guī),而重新選定了寨門、墳山和神泉水的位置。

茶文化與資源

多依寨的古茶樹資源豐富,擁有栽培型和野生型的茶樹,包括大葉種、中小葉種,以及國家二級保護的野生紫芽茶樹。古茶園里的茶樹在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下生長,根深葉茂。

生態(tài)環(huán)境

多依寨的生態(tài)極佳,古茶林藏于深山密林之中,受周邊大樹的庇佑。寨子附近有一股泉水,曾是周邊多個寨子的水源,被稱為神泉。

傳統(tǒng)文化

哈尼族酷愛打秋千,特別是在傳統(tǒng)節(jié)日如耶苦扎節(jié)時,打秋千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目。多依寨還有一條茶馬古道,是南糯山上僅有的三條茶馬古道之一,承載著南糯山茶的歷史。


茶產業(yè)

多依寨的古樹茶年產約8000公斤,大部分為喬木,與森林共生,樹齡多在200年以上。多依寨的古樹茶口感平衡,不苦不澀,帶有蜜香,湯色黃綠透亮,葉底耐泡。

多依寨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成為普洱茶愛好者和文化旅游者探索的目的地。寨子里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秋千活動和茶馬古道都是體驗哈尼族文化的好機會。


南糯山-拔瑪茶

南糯山拔瑪茶區(qū)是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h南糯山內一個非常著名的茶區(qū),以其優(yōu)質的普洱茶而聞名。拔瑪在愛尼族語言中意為“古喬木”,這里的古茶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型茶樹之一,具有800多年的栽培歷史。

地理位置和環(huán)境

拔瑪茶區(qū)位于海拔1600米左右,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該地區(qū)土質疏松,為茶樹提供了良好的礦物質吸收轉化條件,有利于茶樹的自然健康生長。


茶樹特點

拔瑪茶區(qū)的古茶樹樹干粗大,樹齡長,是茶文化歷史的重要見證。這里的茶葉條索肥壯,色澤烏黑油亮,茶芽飽滿,白毫豐富,持嫩度較高。

茶葉品質

拔瑪茶以其獨特的香氣和滋味而著稱。茶香優(yōu)雅,湯色黃綠透亮,入口柔甜,回甘迅猛,滋味甘冽厚實,具有獨特的山野韻味。茶湯粘稠,生津持久,喉韻深邃悠遠,茶質飽滿,層次感豐富。

市場價值

拔瑪茶被譽為“普洱茶之王”,在南糯山中價格最高,產量稀少。其獨特的品質和歷史文化價值使其成為茶友們追捧的對象。

拔瑪茶不僅在茶葉市場上享有盛譽,也在文化交流和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存在證明了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之一,對研究茶樹的起源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拔瑪茶區(qū)的獨特性在于其綜合了優(yōu)質的自然條件、豐富的茶樹資源、卓越的茶葉品質以及深厚的文化歷史,使其成為南糯山普洱茶的代表之一。

來源:錫林山古茶,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茶”入世界文化遺產,昭示了什么

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民族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國家民族重點實驗室主任龍春林教授和生態(tài)學碩士生張晴,基于實驗室前期關于景邁山古茶園的民族生態(tài)學研究成果,于9月27日在《光明日報》“文化評析”發(fā)表《‘茶’入世界文化遺產,昭示了什么》。全文內容如下:

近日,中國“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項目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5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通過審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中國第57項世界遺產,填補了世界三大非酒精飲品(茶、咖啡、可可)中沒有“茶”主題世界文化遺產的空白。

“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是當前全球唯一的“茶”主題世界遺產,包括5片完整的古茶林,集中連片面積達1.8萬畝。古茶林中有9個傳統(tǒng)村落,居民5000余人。當?shù)叵让駳v經千年保護與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林茶共生、人地和諧的古茶林文化景觀?!捌斩斑~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的申遺成功,也將云南古茶園成功帶入大眾視野。

云南是世界茶樹發(fā)源地,自古以來就有種茶、制茶的傳統(tǒng),擁有當今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連片古茶園。在唐代以前,云南南部各民族便在森林中栽種茶樹,形成古老的森林茶園,這種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共同創(chuàng)造的生態(tài)智慧,具有數(shù)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悠久歷史。云南的基諾族、布朗族、傣族、哈尼族等多個民族的先民,對茶樹的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特性、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有著相似的認知,以近乎雷同的方式在天然林下種植茶樹、管理古茶園,一直延續(xù)至今。他們長期栽培、管理、保護和利用古茶園的傳統(tǒng)實踐,深度融入他們的民族文化,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元素,堪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

作為“云南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tǒng)”重要組成部分的景邁山,地處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是著名的普洱茶產地。2012年9月,包括其在內的普洱古茶園和茶文化系統(tǒng)被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公布為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保護試點。同其他普洱茶古茶園一樣,景邁古茶園至今都保存有規(guī)模較大的古茶林,茶園里古木參天、數(shù)百歲的古茶樹依然郁郁蔥蔥。在景邁山世居的布朗族、傣族、拉祜族、哈尼族、漢族等兄弟民族,在成百上千年的時間里栽培、管理大葉茶樹,探索出了合理利用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林下種植技術,呈現(xiàn)出“遠看是森林,近看是茶園”的獨特景觀。幾乎不使用任何化肥和農藥,靠枯枝落葉的自然分解提供養(yǎng)分,各民族對古茶園恰到好處的管理和維護,使古茶園不僅擁有森林的外觀,也澎湃著森林的脈搏。

民族生態(tài)學研究顯示,景邁山古茶園中的植物物種數(shù)是現(xiàn)代集約化新茶園的4倍之多,生物多樣性指數(shù)也遠高于現(xiàn)代單作茶園。一座座古茶園是一個個可持續(xù)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以布朗族和傣族為主的景邁山各族群眾因地制宜利用土地、布局村落,既保護了生物多樣性,又為各民族帶來穩(wěn)定可觀的經濟收入,體現(xiàn)了他們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共通智慧。

古茶園雖坐落邊疆,但與其他地域與民族同胞的交融從未停止。古茶林中孕育的優(yōu)質古樹茶,不僅是邊疆民族同胞的生計來源,也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由此衍生出的茶文化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古茶園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一個代表性載體,發(fā)掘古茶園的價值,保護古茶園、傳承相關的茶文化,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題中應有之義。

發(fā)源于古茶園的“茶馬古道”,穿越隴西走廊、藏彝走廊、苗疆走廊三大民族走廊,憑借其發(fā)達的道路系統(tǒng),促進了眾多民族的社會、經濟、文化往來,成為民族間傳統(tǒng)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各民族交融的大舞臺,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紐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如一根綿長質樸的絲帶,穿梭于古老茂盛的傳統(tǒng)茶園中,讓各民族同胞心手相連。

出品|黨委宣傳部融媒體中心

來源|光明日報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20條結果 (用時 0.002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2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