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國外關于茶葉的文獻

找到約47條結果 (用時 0.01 秒)

茶葉英文稱謂的含義及來歷

本文節(jié)譯自《中國商業(yè)指南》(The Chinese Commercial Guide),是國內首次將該著作中關于茶葉的部分譯成了中文?!吨袊虡I(yè)指南》作者是大名鼎鼎、被譽為“美國漢學之父”的衛(wèi)三畏教授(Samuel Wells Williams;1812-1884),有1856年、1863年兩個英文版本,其中關于茶葉部分,后者對前一個版本的內容作了進一步的修正。臺灣成文出版社1966年時曾對1863年版本進行過影印,廣西師大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中國研究”外文舊籍匯刊·中國記錄》(第十二輯)也收錄了這冊十九世紀中葉中美關系史和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著作。

本文及附圖轉引自《近代以來中國茶業(yè)研究及圖鑒》(云南大學出版社,2022), 是在比較、綜合以上兩個版本的基礎上進行翻譯的,因此內容相對完整和準確。


中國人用“茶”泛指茶屬的所有品種。茶是中國最具價值和最為重要的出口商品,中國人將沖泡后的茶葉用作飲料已有上千年歷史。事實證明,茶有兩個或多個品種,任意一種都可制作成紅茶或綠茶。茶葉的形狀、加熱程度、茶樹生長的土壤等都是影響茶葉品質的因素。傳統(tǒng)觀念認為,將綠茶放在鋼板上烘焙會導致茶葉帶有銅銹的味道,且影響顏色,但現(xiàn)在,這一傳統(tǒng)觀念得以糾正,這種銅綠色彩是因為經過人工著色所致,目的是仿造出不完全干燥的精美茶葉供家庭飲用。

中國黃河以南各省均種植了這種灌木,但以東部諸省的茶葉品質最好,均運經沿海地區(qū)出口。位于北緯 28°的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長期以盛產優(yōu)質茶葉(多數(shù)為紅茶)而享有盛譽;同片大區(qū)中橫亙浙皖兩省的南嶺北緯 35°松蘿山的低坡地帶同樣因盛產綠茶得享盛名,在廣州稱這種綠茶為“徽州茶”,在上海則稱為“太平”和“平水”,均取自同一地區(qū)縣名;湖南和湖北兩個大省也出產一種比較稀缺的茶葉;福建西部的安溪和寧洋則分別以地名命名出產的兩種茶葉。茶葉的命名頻繁變化,其名稱多是由當?shù)刎撠煼N植和收購茶葉的人所取。中國人所用詞語通常都是描述性的,如“Pekoe”(即白毫;直譯為 WhiteHair)、“Hyson”(即熙春;直譯為 Vigorous Spring)等;對外貿易中的外文名字則比較固定,通常以產地命名,如“河口”(Hohow)、“星村街”(Singchunekye 或 Sing[1]tsun-kiái)、“界首”(Kaisow 或 Kiái-shau)等。經驗豐富的檢茶員將對外貿易中著名的紅茶和綠茶分為以下幾類:


外國人對茶葉最普遍的描述是“工夫”(Congou),是由廈門方言“Kong-hú”一詞變化而來,即勞動人民的茶,或指對其付出勞動的茶。東印度公司解體以來,雖然工夫茶的生產常受到季節(jié)影響,茶葉品質總體上卻有所提升。但由于茶區(qū)過去三年中發(fā)生的政治動蕩,工夫茶的市場占有率已大為降低。

為了滿足國外的需求,中國共生產八種工夫茶,每一種都擁有上好品質的茶。

最好的工夫茶產自湖北省,總共分為三大品級:最好品級的稱“羊樓洞”;中等品級被稱為“羊樓司”;而“聶家市”則為最低等級。湖北工夫茶品級很容易通過茶葉外觀區(qū)分,品級高的干茶葉片較大,體型較粗,呈黑色,有時為紫色,沖泡后的茶湯呈深紅色,味道甘醇柔和。鑒于其天性嬌弱,但又不能失去香味,因此不能過度焙制,此類茶葉比其他工夫茶更易散發(fā)芳香。最好品級的工夫茶通常出口廣州。

產自湖南的工夫茶與湖北的工夫茶存在諸多不同:干茶表面呈灰黑色,有時呈紅色;茶湯欠濃厚,間或飄散焦香,中國人則將此種香味描述為焙制時燃燒的木頭香味。湖南工夫茶亦可分為三個品級:最好品級被稱作“長壽街”;第二品級被稱作“平江”(Ping[1]hiáng);最低等級則稱“湘潭”均以地名命名。湖南工夫茶大量出口英國。

江西的一種名叫“Moing”的工夫茶是以其東北部的武寧縣名命名的,福州和上海的茶商則稱之為“寧州”。此種工夫茶外觀與上述兩種茶葉類似,混和著源自茶樹生長的土壤屬性的泥土香味和口感,最好品級被稱作“松香”,葉片通常較小,表面平滑,呈黑色,滋味較濃,沁人心脾。

另外一種非常重要的工夫茶被稱為“河口”,在出口工夫茶中占很大比重。河口茶與東印度公司貿易時期的武夷茶相同,只是其加工過程有細微變化。干茶條索呈暗紅色,非常舒展粗糙,沖泡后茶湯呈淡紅色,品質越低,顏色越深。武夷茶也被稱作“星村街茶”,以武夷山北坡的紅茶交易中心命名,運經河口。


最好的紅茶被稱作“界首”,產自書坊街,數(shù)量有限且大多出口廣州。其品質和烘焙方法使其可在干燥的環(huán)境中保存多年不變質。與其他紅茶不同的是,界首茶為紅色小卷葉,帶白毫尖,沖泡后茶湯濃烈,芳香宜人。如今很少有純正的“下梅茶”,它們通常先被運到星村街,茶商將其與其他茶葉混合后再外銷。下梅茶含有宜人的淡香,葉片呈黑色卷曲狀。

另外一種被稱作“曹墩街”的紅茶同樣生長在武夷山,它擁有安溪茶特有的香味,葉片混雜,茶湯呈綠色。

近 年 來, 廣 東 嘗 試 制 作 純 正的工夫茶,取名“大山”或“大山工夫”。大山茶經過高度烘焙,滋味非常濃烈,有著麥芽一般的口感,
品 質 似 乎 比 上 品“ 南 京 茶”(Nanking)還要好,目前在廣州市場占有重要之地位。

“ 小 種 ”(Souchong)是由“Siáu-chung”一詞演變而來,質量與工夫茶相似。小種茶葉片通常呈淡紅色,浸泡后也保持淡紅,茶湯顏色則比較暗淡。最好的小種茶與界首工夫茶一樣來自書坊街,最低等級的小種茶則來自下梅和河口等其他工夫茶產地。

“白毫”(Pekoe)是由“Peh-háu”一詞變化而來。最好的白毫茶表面附著有柔軟的茸毛,因為它是由采摘春季剛發(fā)芽時帶有茸毛的茶芽制成。白毫茶是所有紅茶中的精品,焙制時稍不注意會破壞它的香氣。挑選白毫茶時,應該首選茶芽中茸毛最多的,其次再辨茶湯滋味。出口的白毫茶有四種:品質最好的是產自武夷山的“武夷”;其次是混合著茶芽和黑色葉片的“旗嶺”;第三是來自曹墩街的“小池”,葉片呈綠色,香味不足;最后一種是“黑葉白毫”(Black Leaf Pekoe),現(xiàn)在已經很少出口。中國人通常用于送禮的“熙春白毫”(Hyson
Pekoe),由最嫩的芽尖制成,因口感清淡,目前很少出口。

“珠蘭”(Caper)也稱“Caper Congou”“Chú-lán”,是一種產自福建安溪的形似丸狀的紅茶。其葉卷曲,其色紅棕,偶爾夾雜著大量灰塵,茶湯呈淡紅色,滋味清淡,是所有紅茶中看上去最為粗糙的。

“安溪小種”(Ankoi Souchong)產自福建安溪縣,是一種比較粗糙的茶葉。葉片大而舒展,葉色深棕,沖泡后葉片較薄,口感清淡,帶焦味。這種茶包裝時,通常在每磅茶葉中摻雜半磅左右的假葉,稱“安溪包種”(Ankoi Powchong)。以上兩種茶葉均在廣州仿造生產。

“平橙白毫”(Plain Orange Pekoe)又稱“上香”(Sháng hiáng),同樣產自安溪縣,具有珠蘭和安溪小種茶的共同特性。其葉卷曲未展,葉片較小,葉色呈黃色,有類似于白毫茶的白色芽尖,塵土很多。低等級的上香茶由棕色和深色葉子混合而成。上香茶主要出口美國,僅有少量運銷英國。

被稱為“烏龍”(Oolung 或 Oolong)的紅茶種植于與江西鄰近的廈門北部稍偏西的寧洋和其他鄰近各縣;而“高橋烏龍”(Kokew Oolung)則產自武夷山北部及相鄰地區(qū)。這兩種烏龍茶外觀都類似于安溪小種茶,芳香宜人,浸泡后顏色較淡,精美絕倫。福建延平區(qū)沙縣所產者品質更好,為很長的卷曲狀黑葉,偶見紫色,茶湯淺黃,芳香宜人,很少流入市場,售價有時高達 1.5 美元每磅。

“紅梅”(Hungmuey)也稱“Hung-meì”,現(xiàn)在市場上名聲不太好,產量極少,尤其是近年來產出嚴重不足?!凹t梅”有四種,即:“小湖”,其中摻雜了部分烏龍茶的綠葉;“曹墩街”,帶有安溪茶的香味;“星村街”,品質最好;“杏子”(Hang-tsz’),產自武夷山,與普通白毫茶混合后出口俄國,極少量或基本沒有出口廣州。紅梅茶葉大而舒展,略顯散亂,葉色深棕,散發(fā)出微弱的不太宜人的酒精味。最好的紅梅茶類似于小種茶,帶有茸毛的芽尖。


“Green Teas”是綠茶的統(tǒng)稱。產自毗鄰浙皖兩省接壤處群山之間的綠茶,稱作“松蘿茶”(Sung-lo-chá)。松蘿茶有三 種, 即“ 婺 源”“ 屯 溪” 和“平水”,它們是以三個行政區(qū)域命名,產自這三個地方的茶葉都擁有較高的品質。經過人工篩揀后,每種茶又可細分為“雨前”“熙春”“皮茶”“屯溪”“元珠”和“芝珠”。品質最為普通的婺源茶名叫“長行公司正茶”(Common E.I.Company’s Hyson), 中 等 品 級 的
稱“ 充眼 生 茶 ”(Common Fine-eyed Tea), 品 質 最 好 的 則 是“ 正眼 生 熙
春 茶”(Best Fine-eyed Hyson Tea)。整個徽州茶區(qū)的面積有數(shù)千平方公里,因此茶葉品質不盡相同,原來有一部分茶葉被稱作“休寧茶”,源自徽州轄區(qū)的一個縣名;“太平茶”的品質較上述茶葉要差一些,亦可分為三種:“長行茶”(Common)、“上長行茶”(Superior Common)以及品級最高的“眼生茶”(Eyed Fresh Tea)。在以前,類似上述名稱外銷茶的命名與評茶師區(qū)分紅綠茶的方法類似,現(xiàn)在則主要根據(jù)地理區(qū)域的不同。

“雨前”(Young Hyson)以前是綠茶中最好的品種,市面上極難買到,其名稱衍生于“yú-tsicn”,在茶芽尚未初展時采摘。盡管現(xiàn)在排名有所下降,但仍然是最為重要的綠茶之一,廣東常摻以假葉大量仿造。品質好的“婺源茶”富有光澤,干茶條索呈綠灰色,茶湯淡黃,具有該茶獨特的焦香味。“休寧茶”顏色較暗,此類茶葉的葉子布滿白斑?!疤讲琛笔蔷G茶中最普通的茶品,葉子同樣長滿白斑,帶有并不爽口的柏油味。

“熙春”(Hyson)由“Hí-chun”演化而來,也稱作“正茶”(True Tea),葉片非常成熟,葉形卷曲或呈扭曲狀,葉色亮綠。最好的熙春茶沖泡時茶湯呈金黃的稻草色,品質越差則顏色越暗。

“皮茶”是綠茶經過篩揀后剩下的茶葉。上好的皮茶不含灰塵,多為粗老葉片且參差不齊,湯色與和其他同級綠茶一樣。過去出口美國,現(xiàn)在主要出口澳大利亞。

“屯溪茶”得名于流經安徽省太平縣的屯溪河,近年已經不流行,產量極少,茶葉卷曲明亮,與熙春茶類似,部分品質亦和熙春茶相仿佛。

“Imperial”和“Gunpowder”均用于外銷,因為都呈圓形,前者稱“元珠”或“圓珠”(Best Pearl),后者稱“芝珠”(Sesamum Pearl)。這兩種茶通常一起銷售,從中挑選出來的較大片的茶葉即為元珠。茶湯顏色均較淡,葉片卷縮成圓形且透亮。其他品質的還有“熙珠”“寶珠”“螞珠”等名目。


“廣州茶”(Canton Teas)是紅綠茶仿制品的統(tǒng)稱,花色品種和產量都很大,部分茶中摻有次品。最好的廣州綠茶產自“橫河”(Hwáng-ho)和“三多竹”(Sán-to-chuh),而廣州北部“花縣”(Hwa)、“大山”(Taishan)、“九連”(Kaúlien)、“急水”(Kih-shwui)和“岑溪”(Shin-kí)所產綠茶品質較低。綠茶殺青時通常會灑上普魯士藍色料和石膏粉的混合物。制作花熏茶通常使用桂花、橙花、茉莉花、梔子花和珠蘭。

“花香”即“熏白毫”(Scented Orange Pekoe)稱“hwá hiáng”,而“花香珠蘭”即“熏紅茶”(Scented Caper)則稱“hwáhiáng chú-lán”,二者都是使用廣東種植的茶葉制作。這些茶出口英國,在該國的銷量節(jié)節(jié)攀升。熏白毫為擰曲狀的黑色葉片,焦味較重;熏紅茶是紅茶中的帝王,通常若與其他茶葉摻雜在一起,會產生有毒成分。

外銷茶除了上述名目外,還有幾種古書中曾經出現(xiàn)過的茶葉,但在現(xiàn)在的交易中已經絕跡?!皰翰琛保–ampoi or kien pei)是一種精品工夫茶 ;“神小種”(Padre Souchong)曾經是對一些品質好的小種茶的稱呼,最初是由武夷山的出家人種植和焙制的一種用于送禮的名茶;其他還有“蓮子心”(lien-tsz'-sin)、“雀舌”(tsioh sheh)、“龍團”(lung twan)和“龍須”(lung su)等等,都屬于小種茶或白毫茶?!八芍啤保⊿onchi)或“松蘿”(Sunglo)現(xiàn)在稱為“珠蘭小種”(Caper Souchong);而“君眉”(kiun-mí)和“紫毫”(tsz'hau)在商業(yè)領域被稱作“花白毫”(Flowery Pekoe);這些都是紅茶。

來源:茶業(yè)研究 郭紅軍 郭楚嘉譯 ,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關于茶的美文:福鼎白茶歷史文化及發(fā)展


福鼎有這樣一個傳說,太姥山古名才山,堯帝時,有一位藍姑在此居住,以種藍為業(yè),為人樂善好施,深得人心。她常用將所種的綠雪芽茶作為治麻疹的良藥,救活了無數(shù)小兒。人們感恩戴德,把她奉為神明,稱其為太母,這座山也因此名為太母山。到漢武帝時,派遣侍中東方朔到各地授封天下名山,于是太母山被封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并正式改名為太姥山。古白茶的誕生與福鼎民間流傳的太姥娘娘之藍姑傳說不謀而合。

?

也有學者認為,白茶的起源至少在唐朝之前。唐代的陸羽在《茶經·七之事》曾引用《永嘉圖經》的一句話:“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陳椽教授在《茶業(yè)通史》中指出永嘉縣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鼎(唐為長溪縣轄區(qū)),系白茶原產地??梢娞拼L溪縣(閩東)已有“白茶”品種。民國《太姥山全志》的作者卓劍舟詩中有“聞道鄭漁仲,品泉蘭水涯,可曾到此洞,一試綠雪芽”之句,鄭漁仲即宋朝史學家莆田人鄭樵,從詩中可以看出卓劍舟認為宋朝的鄭樵曾品飲過“綠雪芽”白茶。另據(jù)央視報道,2009年考古工作者在曾經創(chuàng)建了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呂氏家族墓的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了距今1000多年前的茶葉,更讓大家驚奇的是,這些千年以前的茶葉還是茶葉中少之又少的極品白茶。盡管福鼎有著悠久的產茶歷史,但是史書文字記載相對較少,以至于很少人了解白茶的歷史悠久。



明代田藝蘅所著的《煮泉小品》中記載:“茶者以火作者為次,生曬者為上,亦近自然,且斷火氣耳……生曬茶淪于甌中,則旗槍舒暢,清翠鮮明,尤為可愛?!逼渲小吧鷷裾邽樯?,亦近自然”就是白茶的加工方法,這也表明白茶的品質接近自然,品質良好。這是有關白茶生產與品質的較早歷史記載。后來,明代聞龍在《茶箋》(1630年)進一步追述“田子以生曬不炒不揉者為佳,亦未之試耳”。這種“不炒不揉的制茶方法”,正是當今白茶制法的特點,即將“取芽”、“生曬”、不炒不揉融為一體。


明清時期,太姥山茶(尤其綠雪芽)的聲名更盛。明代謝肇淛《太姥山志》里多處提到太姥山產茶。明代陸應陽在《廣輿記》中寫道:“福寧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綠雪芽。”清初周亮工《閩小記》、郭柏蒼《閩產錄異》、吳振臣《閩游偶記》、清邱古園《太姥山指掌》等文獻中都有關于“綠雪芽茶是也”的記載。民國卓劍舟著《太姥山全志》時就已考證出:“綠雪芽,今呼白毫。香色俱絕,而猶以鴻雪洞產者為最。驚性寒涼,功同犀角,為麻疹圣藥。運售國外,價與金埒?!碧焉揭黄咚拢櫻┒磁裕┑纳酥两袢匝赜霉欧ㄖ谱骶G雪芽(現(xiàn)已由丹井茶室一闕姓居士打理),每年架梯到鴻雪洞頂采摘野生茶樹的芽,晾曬成茶后待客,成品如白毫銀針。無論是史料記載還是當?shù)靥镆罢{查,普遍的觀點認為福鼎是中國白茶的原產地,其生產白茶的歷史悠久。福鼎白茶貿易也是歷史悠久。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鼎沙埕港設貿易口岸,出口茶葉。清嘉慶初年,“白毫銀針”被譽為世界名茶,是英國女王酷愛的珍品。1910年起,“白毫銀針”暢銷歐美。清末民初時,福鼎白茶已遠銷歐亞39個國家和地區(qū)?!短焉饺尽吩杏涗洠骸斑\售國外,價與金埒?!?011年,在西泠印社春拍場上,有數(shù)品民國四年(1915年)參展“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精茶”原裝登場,1915年英文印鋻宛然尤在。其中,福建的馬玉記白茶榮獲當年巴拿馬萬國會的金牌獎章,此款參展茶采用精選芽尖制成,雖時光流逝百年但其茶身的白毫依然清晰可見,保存之完好堪稱奇跡。根據(jù)福鼎點頭柏柳村梅伯珍(梅筱溪)在民國時寫的《筱溪陳情書》中所記,福建馬玉記白茶都是由梅筱溪提供的。



種種資料表明,福鼎產茶歷史悠久,茶史遺存豐富,一些古籍記載和論述無不彰顯著福鼎白茶的悠久歷史文化積淀和其在中國茶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梢院敛豢鋸埖卣f,福鼎茶葉的演繹文化歷史,正是中國茶葉發(fā)展史的縮影。因此,品飲白茶,是個緬懷祖先勤勞智慧、體驗悠悠古典情懷的過程。

舊書重讀/唐代:茶文化的定型

曠達齋 錄 原創(chuàng)作者:余悅

中國國際茶文化創(chuàng)始會長王家揚先生關于《大美中國茶》"圖說"系列的序言推送后,引起了讀者對這套叢書的極大興趣。現(xiàn)征得叢書主編余悅研究員同意,特轉發(fā)《圖說中國茶》一書。該書出版于2014年,卻寫作完成在10多年前。今天推送的是該書第一章第二節(jié):"唐代:茶文化的定型"。這節(jié)用簡潔的文字,介紹了唐代茶文化的盛況與特點,闡述了為什么把這個時期稱為"茶文化的定型"時代。

唐代:茶文化定型

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有其前行的軌跡,茶文化也有其嬗變的歷程,諸如醞釀期、萌芽期等。而茶文化的定型,則在中國文化呈現(xiàn)萬氣象的唐代。

唐開元年間,由唐玄宗作序而頒行的《開元文字音義》正式確定了“茶”字。唐代茶葉及茶文化的興起,和整個唐代經濟、文化昌盛是緊密相關的,當然也離不開茶事的普及、茶藝的提高、茶學的繁榮等這幾個前提條件。

茶事興盛的客觀條件,是茶葉種植業(yè)的擴大發(fā)展。唐代茶樹的人工栽培種植技術得到普遍的推廣,茶葉的加工技術也有較大發(fā)展。從陸羽《茶經》和唐代其他文獻記載來看,當時,全國種植茶樹的地方為八大茶區(qū),遍及43個州郡,即今天的四川、陜西、湖北、云南、廣西、貴州、湖南、廣東、福建、江西、浙江、江蘇、安徽、河南等14個省區(qū),幾乎相當于我國近代產茶地區(qū)。茶葉種植面積的擴大,產量也隨之大幅提高,據(jù)陳椽《茶業(yè)通史》估算,德宗貞元九年(公元793年)全國產茶200萬擔,人均達3.64斤,創(chuàng)歷史最高水平。

同時,制茶工藝有了突破,發(fā)明了蒸青綠茶,而且規(guī)定了嚴格的制茶工序,如“采、蒸、搗、拍、焙、穿、封”等。唐時,隨著制茶工藝的提高,出現(xiàn)了許多色香味俱佳的名茶,諸如劍南蒙頂山茶、東川的神泉小團、峽州的碧澗明月等,甚至出現(xiàn)了貢品湖州紫筍茶和常州陽羨茶。

茶葉產量的巨增,茶葉制作的突破,也和當時飲茶習俗的普遍化有關,茶不再單純作為藥品、祭品的形式出現(xiàn),也不再是貴族士大夫所特有的享受品,此時飲茶已蔚然成風,出現(xiàn)了“比屋之飲”的局面。封演《封氏聞見證》寫得更詳細:“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煮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薄办F日盡夜,殆成風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庇纱丝梢?,唐代飲茶已經普及全國南北各地,成為具有文化意味的嗜好。

隨著飲茶風尚的日益?zhèn)鞑?,飲茶的方法也有較大的改進,開始注意茶葉的質量,講究水的選擇,同時對烹煮方法和烹煮環(huán)境也越來越講究。

比如:唐人已開始追求茶的形、色、香、味,按陸羽《茶經》中對八大茶區(qū)的評定,天下茶分上、中、下三等;而且根據(jù)土質、氣候、生長條件的優(yōu)劣,明確指出“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還具體到“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葉卷上,葉舒次”。

水的講究主要在清、潔、輕、甘、冽這幾個方面,《茶經》中就界定“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和陸羽生活時代稍后的張又新著有《煎茶水記》,列有天下二十名水的次第。雖然后來有人對這二十次序有所質疑,認為與陸羽《茶經》觀點不符,但無論如何,《煎茶水記》打開了人們的視野,加深了對茶藝中水的作用的認識。

唐以前,茶具與食具是混用的,即使有飲用的器具也不甚講究,形制并不統(tǒng)一,是陸羽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香茶配佳器”的要義。他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發(fā)明、制作和規(guī)范茶具為“二十四器”,包括煮茶、飲茶、炙茶、貯茶等用具及其附件,還詳細介紹了每件器具的作用,以及用材、尺寸、式樣等。《茶經》中所記述的專門茶具,是中國茶具發(fā)展史上最早、最完整的記錄,也是對全國茶具的一次統(tǒng)一,還是對茶具的一次劃時代的提高和發(fā)展。

唐代茶文化從形成到定型,還有兩個值得注意的特征:

一是唐詩中出現(xiàn)了一批膾灸人口的茶詩。唐代飲茶之風的興盛,也進入了文人雅士的生活,反映到文學上,就是茶詩的大量出現(xiàn)。像陸羽、皎然、皇甫皇、顏真卿、皇甫冉、劉長卿、錢起、盧綸等著名茶人,都寫下了詠茶詩篇。就是當時許多彪炳詩壇的大家,如李白、杜甫、劉禹錫、白居易、杜牧、溫庭筠、皮日休等,也留下不少茶詩佳構。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其中有“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痹娭型ㄟ^飲茶七碗茶不同的感受,把茶提神醒腦,激發(fā)文思,凈化靈魂,與天地宇宙交融、凝聚萬象的功能描繪得淋漓盡致。

大詩人白居易也把茶引為知己,作過五十多首詠茶詩。他的人生追求在茶詩中也得以體現(xiàn):“霧通行止長相伴”,無論霧通行止,皆以琴茶相伴;“盡日一餐茶兩碗,更無所要到明朝”,這才是閑居生活的境界。茶為詩助興,詩為茶揚名,成為唐代茶文化的一大奇觀。

二是出現(xiàn)了文化屬性不同的飲茶圈,大致分為文人、僧侶、大眾以及宮廷這四個圈子。文人茶文化圈的主體,是活躍在文壇的詩人和文學家,包括畫家、書法家、音樂家等,茶能形成一種文化,能成為眾人喜愛的飲品,飲茶習俗的流行,這些文人士大夫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僧侶茶文化圈的主體是生活在寺廟中的僧人。

唐代飲茶風氣的盛行,與寺院的倡導與踐行是分不開的。僧人吃齋念佛、青燈苦修,飲茶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體悟佛性的“方便法廳”。大眾茶文化圈的主體是平民百姓,販夫走卒等。流汗出力,粗茶淡飯,融進了他們的生命。正是大眾率真、率性的表露,使茶文化有了堅實的基石和活力的樸素。

宮廷茶文化圈的構成是帝王將相、皇親國戚,以及圍繞在他們周邊的達官貴人。在他們追求茶的高貴、器的價高、水的名珍、品的華彩的作用下,茶文化既走向精致、精彩、精當,又以其過度的表現(xiàn)成為窮奢極欲的禍害,以至進貢茶的朝廷命官袁高也發(fā)出了“茫茫滄海間,丹憤何由申”的慨嘆。

談及唐代茶文化,作為定型期的標志之一,就是出現(xiàn)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物陸羽,以及他所著的中國茶學的開山之作,也是世界上第一本茶書的《茶經》。因為只有這時,中國茶文化的基本架構并借助文字的載體向更廣闊的空間和更久遠的時間傳播。

陸羽(公元733—804年),唐代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字鴻漸,自稱桑苧翁,又號竟陵子。時隔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有關他的身世早已湮沒難辨,留給我們的只有極少數(shù)的史料。但是,對陸羽為茶學所作的巨大貢獻,人們一直給予很高的評價。我國歷史上的茶人,無論文人、釋道,達官顯貴、甚至帝王,無不知陸羽之名,民間也尊稱他為“茶神”、“茶圣”、“茶仙”。

而《茶經》自問世以來,在唐代即為人注目,《封氏聞見記》中有“楚人陸鴻漸為<茶論>……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的記錄;北宋詩人梅堯臣詩中也有“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新茶”的句子;宋代陳師道在《茶經》序中說:“夫茶之著書,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誠有功于茶者也!”國外學者也有這方面的評述,英國人威廉·烏克斯在《茶葉全書》中說:“中國學者陸羽著述第一部完全關于茶葉的書籍,于是在當時中國農家以及世界有關者,俱受其惠……故無人能否認陸羽的崇高地位?!?/p>

時至今日,《茶經》仍然是一本流傳最廣、影響最大、茶人最愛的茶書。除中文本外,《茶經》還有英文、日文、韓文等多種譯本,受到世界的歡迎。

《茶經》成書的時間,學者有不同的看法,比較普遍的意見是:為避“安史之亂”,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時年24歲的陸羽背景離鄉(xiāng),流落江南,最后定居浙江湖洲。他研究茶事,積十年心得,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至寶應元年(公元762年)撰寫《茶經》初稿,后補充修訂,于唐化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刻印問世。分3卷10節(jié),約7000余字。

第一卷:一之源,講茶的起源、茶的性狀、名稱和品質;二之具,談采茶、制茶的用具;三之造,談茶葉的種類和采制方法。卷中:四之器,介紹煮茶、飲茶的器具;卷下:五之煮,講煮茶的方法、各地水質的品第;六之飲,介紹飲茶風俗和飲茶方法;七之事,匯錄唐前歷代文獻有關茶的故事和藥效;八之出,介紹全國名茶產地和茶葉品質高低;九之略,論述在特殊環(huán)境下可以省略一些制茶工具和飲茶器具;十之圖,提出把《茶經》所述的內容抄在素絹上張掛起來,以便日常學習記用。

《茶經》雖然文字不多,內容卻廣泛而精當,對生產和飲茶風氣都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雖然一千多年來,茶葉生產和茶文化狀況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但陸羽《茶經》作為世界上第一部最完備的綜合性茶學著作,成為歷代和當今必讀的經典。

找到約45條結果 (用時 0.006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2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