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古林箐

找到約13條結果 (用時 0.0 秒)

古林箐鄉(xiāng):古樹茶飄香,茶農采摘忙

眼下正是春茶采摘的好時節(jié),在馬關縣古林箐鄉(xiāng)卡上村委會的萬棵古茶林中,茶農們正搶抓晴好天氣,采摘春茶供應市場,增加收入。


一壟一壟的茶樹在春風里搖曳,滿目新綠,茶香四溢。茶農們手法嫻熟,飛快地把一個個翠綠清亮的芽尖采摘入籃。

“最近天氣比較好,茶葉價格也比較高,就趕緊來采一下春茶。我家有古茶樹160余棵,還有一些新茶,每年可以有3萬元左右的收入?!秉S興平說。他憑借嫻熟的采摘手法,將葉質柔軟、色澤翠綠的獨芽裝進他的茶簍。


在平均海拔1600米的古林箐鄉(xiāng)原始森林中,孕育著許多知名和不知名的動植物,在3000多畝的土地上,分布著19000多棵灌木型野生古茶樹。古茶樹分布在茶馬古道兩邊,樹齡幾百至上千年,是珍稀的古茶樹資源。為有效保護古林箐鄉(xiāng)古茶園,2014年,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在古林箐鄉(xiāng)瓢廠村成立了古林箐古茶樹(園)研發(fā)中心,重點對古樹茶價值進行研究和開發(fā),實現(xiàn)古樹茶園保護、產品開發(fā)、市場銷售一體化發(fā)展。同時,卡上村堅持“依靠群眾、帶動群眾”的理念,成立古(野)茶專業(yè)合作社,讓群眾與合作社共建共享共贏,把埋藏在大山深處的古老茶樹,打造成小負盛名的“白金茶”,闖出一條茶葉致富之路。目前,卡上村委會340戶與合作社建立利益聯(lián)結機制。古茶樹每年可制作干茶10噸左右,助農增收300萬余元。


隨著古林箐古茶樹知名度的逐步打開,吸引了一些附近的游客來實地參觀,開展采摘體驗、現(xiàn)場品茶等。在古茶樹的保護和開發(fā)利用下,當?shù)厝罕婈懤m(xù)進行茶葉種植,卡上村從最初的幾畝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3000多畝,茶葉逐步成為該村的特色產業(yè)和支柱產業(yè)。


“茶葉種植收入比傳統(tǒng)農業(yè)要高,每家每戶的收入也因為發(fā)展茶產業(yè)提高了。我們合作社將加大古茶樹的保護和開發(fā),引進制茶師傅不斷改進制茶工藝,進一步提升古樹茶知名度,讓更多的農戶真正實現(xiàn)坐山吃山富?!惫牛ㄒ埃┎鑼I(yè)合作社社長楊起林說。

來源: 文山新w網,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云南馬關:以“茶文化”帶動“茶經濟”

云南省馬關縣古林箐鄉(xiāng)卡上村古樹茶種植歷史悠久,因茶葉品質優(yōu)良而久負盛名,茶不僅成為當?shù)厝罕娫鍪罩赂坏摹敖鹑~子”,還為鄉(xiāng)村振興增添了強大動力。

古林箐鄉(xiāng)卡上村具有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和優(yōu)越的自然資源,孕育了大片原始森林,原始森林里分布著很多古老的茶樹。據(jù)《馬關縣志》記載:1981至1984年,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和云南茶葉研究所對云南茶樹資源進行考察,在馬關縣境內老君山、古林箐等地,發(fā)現(xiàn)了不少古樹茶,屬茶葉新品種,經鑒定,命名為“馬關茶”。

卡上村擁有茶園面積3000畝左右,茶園里有茶樹3萬余株,其中野生古茶樹1.2萬余株。卡上村村民依托獨特的氣候條件發(fā)展林業(yè)經濟,用茶葉增收致富。

古林箐卡上村成立了古(野)茶專業(yè)合作社,通過與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合作,成立了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古林箐古茶樹(園)研發(fā)中心,實現(xiàn)古樹茶園保護、產品開發(fā)、市場銷售一體化發(fā)展。同時,合作社堅持“依靠群眾、帶動群眾”的發(fā)展理念,均衡利益分配,讓群眾與合作社共建共享共贏,把深藏在大山深處的古老茶樹,打造成小負盛名的“白金茶”,闖出一條茶葉致富之路。

在古樹茶經濟帶動下,現(xiàn)在卡上村村民開始種植新茶樹,新茶種植面積1000余畝,種植茶樹1萬余株。目前,全村400余戶群眾與合作社建立利益聯(lián)結制,茶葉每年可促農增收200萬余元。

來源:中國網,馬關縣融媒體中心供稿,田如竹  羅紅



文山州茶區(qū)(下)

產業(yè)現(xiàn)狀及品種

文山州茶區(qū)主要分布在廣南、富寧、馬關、麻栗坡、西疇、丘北6縣36個鄉(xiāng)(鎮(zhèn))194個村委會(街道辦)。2016年全州茶園種植面積49.5萬畝,可采摘面積34.8萬畝,毛茶產量1.4萬噸,茶產業(yè)綜合產值9.3億元。栽培品種有:底圩白毛茶、鳳慶大葉種等有性系品種;云抗10號、云抗14號、福云6號、福鼎大毫、雪芽100號、紫娟、佛香系列品種、龍井43號、烏牛早、安吉白茶等無性系良種。


茶樹種質資源

2014年,云南省政府安排、部署并開展了茶樹資源普查工作,這是全州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空前、最系統(tǒng)的古茶樹種質資源普查,摸清了全州茶樹種質資源分布和分類情況。全州8縣(市)均有茶樹種質資源分布,且種類豐富多樣。野生型茶樹種質資源的分布地域范圍在北緯22°46'-24°35’、東經103°09’-105°45’之間,涵蓋全州8縣(市)32個鄉(xiāng)(鎮(zhèn))56個村委會71個自然村;栽培型茶樹種質資源的分布地域范圍在北緯22°57'-24°12’之間,東經104°26'-105°28’之間,主要分布在麻栗坡、西疇、廣南、富寧、硯山5個縣23鄉(xiāng)(鎮(zhèn))41個村委會61個自然村。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州野生茶樹種質資源共計24個茶樹種質資源居群,分布面積約12000公頃,約46萬余株。

栽培型茶樹種質資源共計29個茶樹種質資源居群,分布面積約2500公頃,約57萬余株。最具代表性的古茶山有麻栗坡老山、馬關古林箐、西疇坪寨、廣南九龍山、文山老君山等古茶山,可開發(fā)利用的栽培型古茶樹分布面積約4萬畝,古樹茶產量約220噸。全州僅初步命名的就有9個種3個變種,即:廣南茶、廣西茶、大廠茶、五柱茶、厚軸茶、光萼厚軸茶、馬關茶、皺葉茶、禿房茶、茶、普洱茶和白毛茶。茶樹種質資源的價值得到了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云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多位專家、學者的充分肯定。

此外,文山州地方性群體品種眾多,主要分布在廣南縣的底圩、麻栗坡縣的猛硐、八布。楊萬、西疇縣的法斗、馬關縣的古林箐和文山市的新街、小街等鄉(xiāng)(鎮(zhèn))。代表性地方品種有;底圩茶、壩子茶、奎布茶、偏臘茶、下金廠茶、董定茶、坪寨茶、古林箐茶、平壩茶、龍修茶等,適制紅茶、綠茶和普洱茶,少量白茶,開發(fā)利用前景廣闊。

茶園代表

廣南古茶園、麻栗坡古茶園。

來源:麻栗坡縣茶業(yè) 細品云之物,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12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1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