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古代茶書

找到約841條結果 (用時 0.047 秒)

中國古代茶書概覽

古代茶書,真實地紀錄了我國茶業(yè)發(fā)展的歷程,以及我國茶道、茶禮、茶藝、茶俗等傳統(tǒng)文化的形成和演化,凝聚了一代又一代茶人的經驗和睿智。 

現(xiàn)存唐代(含五代)的茶書:

 唐代陸羽《茶經》 

 唐代陸羽《顧渚山記》 

 唐代陸羽《水品》

 唐代裴汶《茶述》

 唐代張又新《煎茶水記》

 唐代溫庭筠《采茶錄》

 唐代蘇廙《十六湯品》 五代蜀毛文錫《茶譜》

 

現(xiàn)存宋代茶書:

 

北宋茶書十二種:

 

宋代陶榖《荈茗錄》

宋周絳《補茶經》

宋葉清臣《述煮茶小品》

宋蔡襄《茶錄》

宋朱子安《東溪試茶錄》

宋黃儒《品茶要錄》

宋沈括《本朝茶法》

宋趙佶《大觀茶論》

宋唐庚《斗茶記》

宋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

宋趙汝礪《北苑別錄》

宋桑茹芝《續(xù)茶譜》

 

南宋茶書一種:

 

宋代審安老人《茶具圖贊》

共十三種。 

   

現(xiàn)存明代茶書  :  

 

明朱權《茶譜》

明顧元慶《茶譜》

明田藝蘅《煮泉小品》

明徐忠獻《水品》

明陸樹聲《茶寮記》

明徐渭《煎茶七類》

明孫大綬《茶經水辨》

明孫大綬《茶經外集》

明孫大綬《茶譜外集》

明屠隆《茶說》

陳師《茶考》

明張源《茶錄》 

明陳繼儒《茶話》

明張謙德《茶經》

明許次紓《茶疏》

明程用賓《茶錄》

明熊明遇《羅岕茶記》

明羅廩《茶解》

明馮時可《茶錄》

明屠本畯《茗笈》

明夏樹芳《茶董》

明陳繼儒《茶董補》

明龍膺《蒙史》

明徐勃《蔡端明別記》

明徐勃《茗譚》

明喻政《茶集》

明高元濬《茶乘》

明聞龍《茶箋》

明周高起《洞山岕茶系》

周高起《陽羨茗壺系》

明馮可賓《岕茶》

明鄧志謨《茶酒爭奇》

明程百二《品茶要錄補》等三十三種之多,幾乎占了現(xiàn)存中國古典茶書一半以上。

  

現(xiàn)存清代茶書:

 

順治康熙共五種:

 

清佚名《茗笈》

清陳鑒 《虎丘茶經注補》

清張源長《茶史》

清余懷《茶史補》

清冒襄 《岕茶匯鈔》

 雍正乾隆一種:

清陸廷燦《續(xù)茶經》

同治光緒兩種:

清佚名《茶譜輯解》

清程雨亭《整飭皖茶文牘》。 

 以上為古代茶書,感興趣的茶友可以有選擇的閱讀。

《中國茶書全集》所收茶書目次(三)

《中國茶書全集》雖然是古代茶書的匯集,也可以說是一幕舊劇的重演。但是,這種重演并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舊瓶裝新酒”,或者說是劇作的“改舊編新“。經過編者匠心獨運的梳理,洗滌了舊日的灰塵,使得歷史又煥發(fā)了青春,對茶文化研究者來說當是案頭必備之書。

今天與您分享的是余悅所撰寫的《茶趣異彩·中國茶的外傳與外國茶事》(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中第五章的內容。

我們不厭其煩地抄錄《中國茶書全集》的目次,并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因為這份所收茶書的目次,起碼可以說明其多方面的特色:

第一、《中國茶書全集》按照資料的原始面目收錄了清代以前的重要茶書,是唐、宋、明、清茶書之集大成者,用編者自己的話說,“已將中國茶史研究的重要書籍,大抵網羅了。”不過,也還有一些未收之作,而“未被《茶書》全集所收的茶書,有的雖名日一書,然嚴格說來,只不過是數(shù)百字的一篇文章而已,本書即省略未收?!?/p>

第二《中國茶書全集》所收的茶書版本務求精良,其中有些茶書在中國也是稀有的善本,甚至還是目前僅見的孤本。這些茶書,既有他個人的收藏,又有多年來從日本國內各主要典藏漢籍圖書館或漢學家處所得。如據(jù)布目潮漢教授調查了解,作為本書主體的中國明代萬歷四十年(1612)喻政的《茶書》,今日在中國僅南京圖書館藏有一部萬歷四十一年序的再刊增修本(本書簡稱乙本),為善本書。而在日本則存有數(shù)部,其中內閣文庫藏有二部,乙本是幕府大學頭林家的舊藏,另一部是早于乙本的萬歷四十年序的初刊本(本書簡稱甲本),是由舊紅葉山文庫所藏而來,原是德川幕府的舊藏。本書將甲本全部完整收錄,乙本則收其增修部分。又如,編者將所藏的明版鄭恩校本《茶經》,與京都某書店所藏相同的版本的缺頁部分彼此互補,影印交換,使《鄭恩校本茶經》復原而成完本。再如,收在下卷44的“古香齋寶藏蔡帖卷二(蔡襄親筆的《絹本茶錄》”則是神田喜一郎博士生前的珍藏,此件十分可貴。古代茶書極少受到重視,有的僅一種版本,現(xiàn)該書收入《茶經》和《茶錄》的多種版本,也就顯得極為難得。

第三、該書既使讀者了解目前日本收藏中國舊刊茶書的梗概,又由于和刻本的收錄,也讓人們知道日本翻刻中國茶書面貌。同時,大典禪師的《茶經詳說》、春田永年的《茶經中卷茶器圖解》,在日本的《茶經》研究上有一定的歷史地位。

來源:世界茶文化圖書館,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相關閱讀

《中國茶書全集》所收茶書目次(一)

《中國茶書全集》所收茶書目次(二)

《觀亭茶道》| 古今最具代表性的茶書經典(五) ——《續(xù)茶經》

《續(xù)茶經》分上、中、下三卷。目次依照陸羽的《茶經》。還附錄茶法一卷,成書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前后。


全書內容雖多,只是輯錄多種古籍中的有關茶業(yè)方面的資料,沒有作者自己的寫作,然征引豐富,分類摘錄,較為系統(tǒng),便于讀者集觀,并保存了一些已經遺失的古代茶事資料。


(1)茶之源


這一章作者收集了上百部古籍,把書中有關茶之源的記載進行整理編輯。如上至漢代王褒的《僮約》,到唐代陸羽的《茶經》、宋代徽宗的《大觀茶論》、蔡襄的《茶錄》、明代許次紓的《茶疏》、馮時可的《茶譜》等95種有關茶葉書籍中摘錄了大量茶之源的文字。


(2)茶之具


這一章收集了22種有關茶詩、茶書中茶具的記載,如唐代陸龜蒙的《茶具十詠》、宋代審安老人的《茶具十二圖贊》等。


(3)茶之造


這一章收集了45種有關茶書,從中摘錄了有關茶之造的記載,如《唐書》《北苑茶錄》《西溪叢語》《品茶要錄》《學林新篇》《苕溪詩話》等。


(4)茶之器


這一章收集了37種有關茶的書和詩,把記載的茶器部分進行了編輯。如蔡襄的《茶錄·茶器》、謝宗可的《詠物詩·茶筅》、周高起的《陽羨茗壺系》《秦少游集·茶臼》等。


(5)茶之煮


這一章收集了66種有關茶書中的茶之器的記載,把我國歷代的煮茶方法收集起來,從而清楚地了解我國飲茶史的演變,如張源的《水記》、陸羽的《六羨歌》、葉清臣的《述煮茶泉品》、羅大經的《鶴林玉露》、徐謂的《煮茶七類》、田藝蘅的《煮泉小品》、張大復的《梅花草堂集》、聞龍的《文泉記》等。



(6)茶之飲


這一章對57種有關茶詩、茶書中的飲茶好處,飲茶的禁忌等進行了輯錄。如顧元慶的《茶譜》、王復禮的《說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等。


(7)茶之事


這一章從117部古書中引錄了大量有關茶的人和事,說明了茶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如:引錄了《海錄碎事》中王濛好飲茶以及“水厄”的典故,引錄了《潛確類書》中蔡君謨識水的故事,引錄了《西湖志余》中“茶博士”的來歷等諸多的人和事。


(8)茶之出


這一章收集了133種書中論述我國產茶的地方和品種。幾乎包括了我國今天所有的產茶地和品種。如錄入了唐代的八大茶區(qū),各州志中記載的產茶地和茶葉品種等。


(9)茶之略


這一章簡略地列出97種荼書和茶詩目錄,并摘錄一些茶詩佳句。如陸羽的《茶經》、張源的《茶錄》、顧元慶的《茶譜》、裴文的《茶述》、呂仲吉的《茶記》、聞龍的《茶箋》、趙佶的《茶論》、許次纖的《茶疏》、羅廩的《茶解》、胡文煥的《茶集》、夏茂卿的《茶董》、趙長的《茶史》等。列出了25首茶詩目錄,如顧源的《茶賦》、蘇軾的《葉嘉傳》、黃庭堅的《煮茶賦》等。同時摘錄53首茶詩佳句。如杜牧的《茶山詩》:“山實東南香,茶稱瑞芳魁。”蘇轍的《詠茶花詩》:“細嚼花須味亦長,新芽一粟葉間藏。”戴復古的《謝史石窗送酒并茶詩》:“遺來二物應時須,客子行廚用有余。午困正需茶料理,春愁全仗酒消除?!?/span>



(10)茶之圖


這一章列出了歷代的18幅茶葉名畫和審安老人的茶具十二圖。如名畫有唐代張萱的《烹茶仕女圖》、五代陸滉的《烹茶圖》、宋代劉松年的《盧仝煮茶圖》、元代錢舜舉的《陶學士雪夜煮茶圖》、明代文征明的《煮茶圖》等。十二茶具圖,只列出了沈安老人的《茶具十二圖贊》中的名稱及解釋,并未畫出茶具圖。


(11)附錄


這是《續(xù)茶經》的附錄,而不是正文,但比較詳細地從11種古籍中摘錄歷代的茶法,如貢荼、榷茶、茶稅等。這對后人了解茶葉政策的演變,制定新政很有參考價值。


《續(xù)茶經》是我國古代茶書內容最為豐富、篇幅最長的一本綜合性茶葉古典著作?!端膸烊珪偰夸浱嵋酚羞@樣的評價:“自唐以后約數(shù)百載,產茶之地,制茶之法,業(yè)已歷代不同。


既烹煮器具亦古今多異,故陸羽所述,其書雖古而其法多不可行于今。廷燦一訂補輯,頗切實用,而征引繁富?!彼赃@本書很值得茶人一讀。



《續(xù)茶經》的作者陸廷燦,字幔亭,江蘇嘉定人(今上海嘉定)。陸廷燦少時從學王士禎、宋犖,深得作詩之趣。成年后曾任松縣教諭,后任崇安(今武夷山市)知縣,官聲頗佳,但后因病退隱定居,以“壽椿堂”顏其藏書,并刊印書籍。


由于長期在茶區(qū)為官,善于茶事。對于采茶、蒸茶、試湯、候火,頗得其道。據(jù)其自述:“值制滿公,鄭重進獻,究悉源流,每一茶事下詢查閱諸書,于武夷之外,每多見聞,因思集為《續(xù)茶經》之舉。”


陸廷燦除了編著《續(xù)茶經》外,還有著作《藝菊志》《南村隨筆》等。


(文章取材于 于觀亭 先生所著《觀亭茶道》)


-未完待續(xù)-


[免責聲明] “茶館網”對原創(chuàng)、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公眾號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保證,發(fā)布內容僅供讀者參考。


[版權聲明]本圖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808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33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