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蓋碗茶的配方

找到約4條結(jié)果 (用時 0.005 秒)

茶俗 | 回族的飲茶文化

? ?各地回族人普遍都有喜好飲茶的習慣,一些懂茶道的回族人很會品茶,認為如果茶香而不清則是一般的茶,香而不甜是苦茶,甜而不活也不能稱之為上等茶,只有鮮、爽、活的茶才是最好的茶。回族把飲茶作為待客的佳品,每當節(jié)日或舉行婚禮等家里來客人時,主人會熱情地給您先遞上碗茶,端上些油香、點心、干果一類,讓您下茶。


看點

01

回族茶文化注重禮節(jié)


? ? ? ?回族泡茶,須用滾燙的開水沖一下碗,然后放入茶料盛水加蓋,沁茶的時間約為二至三分鐘。敬茶也有良好的禮節(jié),即當著客人的面,將碗蓋揭開,將碗里放入茶料,然后盛水加蓋,雙手捧送。這樣做,一方面是表示這盅茶不是別人喝過的余茶,另一方面是表示對客人的尊敬。如果家里來的客人較多,主人根據(jù)客人的年齡輩分和身份,分出主次,把茶先捧給主客。


? ? ? ?回族喝蓋碗茶也很講究,不能拿掉上面的蓋子,也不能用嘴吹漂在上面的荷地,而是用蓋子刮幾下,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鹵變清湯。每刮一次后,把蓋子蓋得有點傾斜度,用嘴吸著喝。不能端起茶盅接連吞飲,也不能對著杯盞喘氣飲吮,要一口一口慢慢地飲。主人倒茶后,客人一口不喝,會被當做對主人不禮貌、不尊重的表現(xiàn)。在喝茶中,如果喝完一盅還想喝,就不要把茶底喝凈,要留點兒,這樣主人會給您繼續(xù)倒水。如果已經(jīng)喝夠了,就把茶盅的水全部喝干,用手把碗口捂一下,或從碗中撈出一顆大紅棗放到嘴時,表示已喝夠了,主人也就再不謙讓倒茶了。




看點

02

回族茶保健、喜甜茶


? ? ? 茶,是連接友誼的紐帶,其他民族兄弟到回族家里做客,會深深地感到,回族兄弟好客大方,茶香,情更濃。綜觀回族的飲茶民俗有以下兩個特點:


? ? ? ?一是回族十分重視飲茶的保健功效。回族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借鑒、吸收、發(fā)展并總結(jié)形成了本民族飲茶養(yǎng)生之道。據(jù)調(diào)查一些百歲回族老人,他們長壽的奧秘之一,就是十分注意配制不同的茶水飲用。值得重視的是,回族在飲“八寶”蓋碗茶中深深體會到,它能驅(qū)寒健胃,提氣補脾,明目清心,延年益壽。如“八寶蓋碗茶”中,有好幾種配料都是健腦健身的食物。如芝麻,味甘性平,能補血、潤腸、通乳、增智、養(yǎng)發(fā)。《五服經(jīng)》說:“服之不息,可知萬物,通神明?!睂υ黾佑洃浟?,提高思維能力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確有"青春長駐"的功能。紅棗,維生素C相當豐富,每百克含量高達540毫克,素有維生素"C"丸之稱,有了它大腦才能機敏靈活。《食物本草會纂》說:“久服輕身延年,補中益氣,堅韌強力,除煩悶”。“桂圓”,有豐富的營養(yǎng)和滋補作用,它以滋補營血,安神養(yǎng)心,補靈長智,開胃養(yǎng)脾著稱?!昂颂胰省?,其營養(yǎng)價值比雞蛋、牛奶、瘦肉都高,經(jīng)常在茶水里泡核桃仁,對增強記憶力,保持旺盛的精力大有益處。生活在寧夏的回族在“八寶蓋碗茶”中放入枸杞、葡萄干等。寧夏枸杞是馳名中外的滋補佳品,它含有維生素A1、B1、B2、C和芋酸、鈣、磷、鐵等成分。有滋肝補腎、生精益氣、補虛安神、祛風明目等功能。實踐證明,回族的“八寶蓋碗茶”,注重科學配方,是良好的養(yǎng)生食品之一。


? ? ? ?二是回族喜歡飲糖茶。這是回族飲茶習俗中的一個顯著特點?;刈宀徽撟约浩綍r飲茶,還是待客都要在茶葉中配以白糖或紅糖、冰糖、方糖等。如果客人來了不用糖茶招待,視為對客人的不尊重、不熱情。近年來,回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飲茶、品茶的習俗越來越盛,同時,為越來越多的兄弟民族所認識、所吸收,對中國的茶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看點

03

回族茶重要種類


八寶茶



八寶茶是回族人民待友接客的上等飲料,也叫三泡臺,既講究茶料,也講究茶具。茶料以“窩窩茶”為最佳,茶具以“蓋碗子”為最好,用蓋碗沏茶稱為蓋碗茶。遇到貴賓,蓋碗子里沏上窩窩茶,花木配以冰糖、芝麻、核桃仁、桂圓、柿餅、花生、葡萄干(或其他果干)、紅棗,俗稱“八寶茶”,不僅香甜可口,而且能夠提氣補虛、強身健胃,是理想的健身飲品。


蓋碗茶

  



是全國各地回族普遍喜歡飲用的一種茶。俗稱“三炮臺”,民間叫盅子,上有蓋子,下有托盤,盛水的茶碗口大底小,精致美觀?;刈宓娜司鶋勖L,這主要得益于回族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其中之一就是常喝茶。


回族的蓋碗茶配料不一,名目繁多,根據(jù)不同的季節(jié)選用不同的茶葉。夏天以茉莉花為主,冬天以陜青茶為主。有條件的還可用“碧螺春”、“毛峰”、“毛尖”、“龍井”等等。身體情況不同的人可選配不同的茶水。如清熱泄火可用冰糖窩窩茶,胃寒的人可用紅糖磚茶,消食的人可用白糖清茶。需要保健可常用“八寶茶”,即除了放茶外,還放白糖、紅糖、紅棗、核桃仁、桂圓肉、芝麻、葡萄干、枸杞等。


一般回族家庭飲“八寶茶”配料不齊時,多飲用“三香茶”(茶葉、冰糖、桂圓肉);有的飲“青四品”(陜青茶、白糖、柿餅、紅棗);還有的喜歡“紅四品”(磚茶、紅糖、紅棗、果干)和“五味茶”(綠茶、山楂、芝麻、姜片、白糖)等。


油茶



北方又稱面茶,云南、四川一帶也叫油面。油茶最初制作時要加少許茶葉,但現(xiàn)在則較靈活,有的加,有的不加。油茶是很好的滋補佳品,是回族群眾中常見亦受歡迎的一種飲湯,但在做法和味道上則有南北之分。如北方回族喜食咸油茶,南方回族則喜喝甜油茶。


  回族制作飲用油茶的年代歷史久遠,據(jù)長者們說,這跟早期回回人入華經(jīng)商和元朝統(tǒng)一中原行軍有關(guān),是祖上就傳下來的手藝?;刈迦顺鲩T最發(fā)愁的是吃飯難。在遙遠的旅途中,無論是趕腳還是坐車,吃飯極不方便,油茶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可見油茶非常適合回族人的生活習慣。元代飲膳太醫(yī)忽思慧《飲膳正要》,對回族油茶介紹道:“羊油又作油茶,以油煎滾,用面粉炒黃攪之,佐以椒鹽蔥桂之類,以凝冷成團。每取少許,煎湯飲之,冬日最宜,體溫而適口?!蓖硖拼笤娙死钌屉[到武陟喝了油茶,即席賦詩贊曰:“芳香滋補味津津,一甌沖出安昌春。”雍正十三年(1723年),清世宗御駕河南喝了一頓回族牛油茶,贊不絕口:“懷慶油茶潤如酥,山珍海味難比美”。


  北方咸油茶一般先用面粉放入鍋內(nèi)炒到顏色發(fā)黃,麻仁也炒至焦黃,攪入熬化牛(羊)骨髓油中,拌搓均勻入碗凝結(jié)成油坨以備食用?!坝筒枸纭笨啥唐诒4?,且便于攜帶。食用時將“油坨”削成碎末倒入碗中,加上白糖、桂花或青紅絲、鹽、醋、蔥花、姜粉等用開水沖成漿糊狀即可。油茶味道甜美,也可作為早餐或午點,很受大家喜愛。有詩說:“午夢初醒熱面茶,干姜麻醬總須加。”回族的油茶,色黃味香,沖后碗內(nèi)沒有疙瘩,喝面茶很講究吃法,吃時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著碗邊轉(zhuǎn)圈喝,這樣既不燙嘴也能細品油茶的美味。


  云南、四川一帶,人們喝的油茶一般屬甜油茶(在煎煨時亦可根據(jù)個人口味,將糖換成鹽,熬成咸油面)。這種油茶(面)的制法亦很講究,但關(guān)鍵仍是“先做料子待取用”。事先備好主料面粉(最好是糯米面,玉米面亦可),將其置入鐵鍋內(nèi)文火干焙,當面粉焙黃并散出香味,即把切碎的牛、羊骨髓油或油渣(七成枯)灑入鍋內(nèi),繼續(xù)焙炒,若見面油潤酥黃即可。冷卻后,裝入壇罐內(nèi)取食。烹制油面時,將糖放進冷水鍋里(不能用開水,那樣會燙成僵硬的坨狀),隨即取少量油面灑入,邊煨邊用筷子攪動,故稱“攪油面”。根據(jù)個人愛好,亦可煮進雞蛋去。當糖水煮沸,一鍋香甜油潤的油面就做好了。

  根據(jù)個人口味和喜好,也可在沖油茶時加上花椒油、芝麻油、辣椒油、牛奶等。油茶營養(yǎng)非常豐富,含有脂肪、蛋白質(zhì)、維生素、鈣、鐵等物質(zhì),喝時清香可口,喝后熱量倍增,且有健身補腦、開胃寬腸、延年益壽之功效。


罐罐茶



住在寧夏南部和甘肅東部六盤山一帶的回族有喝罐罐茶的習俗。在當?shù)兀繎艮r(nóng)家的堂屋地上,都挖有一只火塘(坑),上置一把水壺,或燒森柴,或點炭火,這是熬罐罐茶必備器皿。清晨起來,主人第一件事,就是熬罐罐茶。


喝罐罐茶,以喝清茶為主,少數(shù)也有用油炒或在茶中加花椒、核桃仁、食鹽之類的。由于罐罐茶的濃度高,喝起來有勁,會感到又苦又澀,好在傾入茶杯中的茶湯每次用量不多,不可能大口大口的喝下去,但對當?shù)厣贁?shù)民族而言,因世代相傳,也早已習以為常了。


烤茶


? ? ? 流傳在云南等回族聚居區(qū)。回族飲烤茶,茶葉選用青茶或焙制的綠茶。選用陶釉或純粹的土瓦茶罐,在火塘邊或者是火爐上,用炭火(非明火)邊烘邊抖,直到茶葉呈赤黃色散發(fā)出噴鼻的香味,便恰到好處。


? ? ? ?精細的方法俗稱“百抖茶”,即是慢烤細抖,掌握好火色,烤好后,稍停片刻,便將滾開水徐徐倒入茶罐內(nèi),隨著茶水沸騰慢慢加添。


? ? ? ?這頭道茶味道濃量多,卻是香氣撲鼻,味甘而苦名叫“老苦茶”。喝后回甜甘純,有心舒胸暢之感,且賦有苦中有甜,以苦為樂的人生意義。二道茶是“甜茶”,也叫糖茶,茶罐中放水靠火漲沸約十分鐘,倒在茶盅內(nèi)再放進核桃片末,片末要薄而脆,入口不用嚼即可以化,然后將另一水煮的泡姜糖水加入摻和,味道香甜帶辣,有健胃發(fā)功潤肺的作用。以此寓意生活先苦后甜,甜不忘苦,做人要厚道,做事要干練利落不能拖泥帶水之意。這第三道茶,把茶水再漲沸后,稍加茉莉、金銀花、菊花的滿盅茶,茶味道淡而甜,香郁爽口,暗喻人生平平淡淡,和和美美才是真。


? ? ? ?“苦甜淡”三道茶蘊含回族人家千百年間根植于玉洱銀蒼間所品味出的一種人生哲理,做人一輩子的三步曲。 


擂茶

  



流傳在我國湖南常州等回族聚居區(qū)。擂茶是用芝麻、黃豆、茶葉、綠豆等混合制作。


回族人飲“擂茶”時,桌子上一般要擺上幾十盤茶點,并將盤子擺成字形,如“壽”字等??腿孙嫴钑r,要將原來的字形拆開,自己再擺成一個新字,如“喜”字等,然后主人勸茶、敬茶,客人才開始飲茶。


奶茶



流行在我國青海等回族聚居區(qū)?;刈屣嬆滩璩嗽诓韫迌?nèi)加伏茶,還要加鹽,待茶熬好后再加奶燒開,并放入花椒等佐料,待客時還要放兩粒燒熟或煮熟的大紅棗。


麥茶



流行于西北部分地區(qū)。不少家庭都喜歡飲麥茶,將麥子炒成半焦,搗碎倒人茶罐中,佐以食鹽盛水熬煮。麥茶熬成后看似琥珀,其味如咖啡。


  回族喝茶名目繁多,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和不同需要,喝的茶也不盡相同,如夏天,多喝茉莉花茶;冬天,多喝陜青茶;清熱去火,可喝冰糖窩窩茶;腸胃寒氣,可喝紅糖磚茶;消食氣漲,可喝白糖清茶;保健滋補,可喝八寶茶,等等,不一而足。




? ? ? ?回族除喜歡喝茶、待客敬茶外,還有與茶相關(guān)的饋贈送茶、聘禮包茶、結(jié)婚茶、齋日散茶等活動,也更富有情調(diào)。


? ? ? ?由此可以看出,喝茶已成為回族人的重要習俗。民歌“柳樹的影子不歇涼,要打個清涼的傘哩;寧可三天不吃糧,沒茶喝精神兒短哩”,更加生動地烘托出回族人對飲茶的喜愛。

回族人怎么喝茶?

38.47° N, 106.27° E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茶城Thursday.April.16


Medwyn Goodall-《Echo of Our Souls



在最后離開銀川前計劃去一趟茶城,我與很多做市場的朋友交流過,大家對茶城這種形式很不看好,但做茶人去往一個陌生的地方,最先能找到的抓手也就好像只有茶城了。那里仿佛成了一個標志,把所有的事茶人以最醒目的方式集結(jié)在城市的地圖上。


銀川國際茶城


銀川茶城距離我住的地方還是很遠,基本上是一趟公交車的起始站,穿城而過,塞上江南的景致在我眼面前一一呈現(xiàn)。茶城很大,很空曠,上下三層的鋪面,閑置率很高。不過還好,運營人員把品牌集中在了一樓的一個區(qū)域,守店人坐在店鋪里,開著燈,燒水喝茶,還是饒有氛圍。二樓的茶具區(qū)域顯得要冷清很多,逛了一圈,里面的店員也都有自己守店的法則,他們似乎從我的舉止之間就已經(jīng)給出了判斷,我不是來買茶的,所以懶得搭理我。三樓幾乎是空置區(qū)了,電梯都沒開。


茶城內(nèi)


從樓上下來,在茶葉品牌區(qū)的另一邊,物業(yè)招募了很多寧夏特產(chǎn)的商家在里面。以羊肉最有特點,記得早年間,成都也有一個茶城,那里靠近四川著名的羊肉產(chǎn)區(qū),所以也就近將茶葉和美食節(jié)結(jié)合在一起,發(fā)起了吃羊肉喝藏茶的活動。茶葉在飲食中的意義,就是中和口味。安化人陶澍所謂“氣能鹽鹵澄”,就是指能夠在大魚大肉之后,讓口腔很舒服。北方人喜歡吃面食,三餐離不開蔥和蒜,這在公共場合,每個人呼出來的氣體都帶著那股刺激性的氣味,確實還是需要“鹽鹵澄”一下。


回族八寶茶配料


回族人有飲茶的傳統(tǒng),這是飲食習慣所形成的必須,但喝茶喝得并不那么純粹。他們會根據(jù)自己的口味偏好,將南方的茶葉與自己土地上的特產(chǎn)結(jié)合起來,經(jīng)過時間的演變,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飲品。我在茶城小店里認識一個回族姑娘,她年齡還很小,講不清老輩們究竟是怎么喝茶的。說到自己本民族的茶飲特色,還是首推八寶茶。八寶茶的配方也是調(diào)和五味,茶葉選用綠茶或者是花茶,加上冰糖、紅棗、芝麻、元肉、枸杞、葡萄干、核桃仁等。我開玩笑說,咱們喝八寶茶的時候是不是需要發(fā)一雙筷子?姑娘聽著有點懵了,待反應過來噗嗤一笑。以前北方人嘲笑南方人不實在,北方的茶往往可以充饑,南方的茶是越喝越餓。往河南河北走,客人來了給你端上一碗面茶,那更是硬貨。在缺衣少食的年代,老百姓用這種實在的方式表達對客人的敬意。


街邊的蓋碗八寶茶


在傳統(tǒng)回族人的茶飲方式里,除了八寶茶,其實還有很多,但原理都是一樣,基于茶的口味調(diào)和飲用。我們現(xiàn)在流行的各種新式茶飲,其實一點兒也不新,都是老祖宗的創(chuàng)意!


在回族人的調(diào)味茶里,有糖、棗、茶簡單調(diào)試出來的“三香茶”,裝在蓋碗里沖水飲用,最為便捷。除此之外還有“紅四品”和“白四品”,紅四品是將磚茶、紅糖、紅棗、果干放在一起,磚茶的紅湯與紅糖的紅湯調(diào)和在一起。與飲食日常相調(diào)和的茶就需要在口感上給予很強的刺激性,這樣才能將蔥、蒜這樣的異味給壓下去。達到“鹽鹵澄”的效果?!鞍姿钠贰焙芎唵?,其實就是將磚茶改為綠茶,將紅糖改為白砂糖或是冰糖。這里的綠茶是那種大宗炒青,泡出來的滋味也很重。這種原料偏老的綠茶,往往澀味苦味很強,還是為了“鹽鹵澄”,只是有點矯枉過正,我們一般對這種大宗綠茶清飲起來會很難接受,滋味過于濃強。但放一放會好喝一些,我曾經(jīng)有幸喝過一款過期了的“涌溪火青”,就是用于出口的大宗綠茶,放了有20年左右,也產(chǎn)生了后發(fā)酵的效果,湯色變紅,持久耐泡,甜潤醇和。


茶藥同源


回族人有把茶當藥的傳統(tǒng),會在一盞茶湯里下功夫,添加一些滋補藥材,將茶飲變成療養(yǎng)的日常?;刈迦说男叛隼飼蠼?,但對茶是非常樂于接受的。茶葉因此穿透了宗教的壁壘,成為影響全世界的一種飲品?;刈迦撕炔柘矚g用蓋碗,他們將蓋碗稱為“三炮臺”,和四川人喝蓋碗茶一樣,他們也喜歡用蓋碗的蓋子去刮茶湯,一是刮沫,二是降溫防燙嘴?;刈迕裰V里說:“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露變清湯”,看來他們對刮蓋碗茶是很久體會的。


銀川


回族人的節(jié)慶也非常多,茶融入了他們的生活場景,一日三餐要喝茶,客人來了要敬茶,過節(jié)送禮要選茶,搞對象下聘禮要有茶,結(jié)婚要有茶,齋月散茶,節(jié)日宴茶,茶在老輩傳統(tǒng)記憶里根深蒂固?,F(xiàn)在年輕人好像對很多傳統(tǒng)疏離了不少,但很難改變那種口味的記憶?;刈迦俗月?,有信仰,根深蒂固的東西要刻意改變起來還是很難的。


茶城里守店的那個已婚回族姑娘


在銀川茶城,幾乎把那些民風民俗的痕跡給隱藏起來了,我們的城市正在同質(zhì)化。茶城里多福建、云南茶,南方的器物,飲用方式以及茶藝師的裝束和舉止都和塞上江南的底色有點格格不入。剛認識那個回族姑娘今年22歲,已婚,高中畢業(yè),經(jīng)過了行業(yè)內(nèi)一些機構(gòu)的培訓就進入了茶這個領(lǐng)域。守店很考驗一個人的耐力,要在一天見不到一個陌生人的空間里待一天,這確實很難。從茶城出來,穿過那些熟悉的品牌墻,不知道他們是在堅守還是開創(chuàng)···



本次活動特別支持品牌




為本次活動提供贊助的茶葉品牌



本次活動的支持媒體


重走萬里茶路,探尋行者精神

活動執(zhí)行及負責人:洪漠如

聯(lián)系電話:150-1000-9114

聯(lián)絡(luò)微信:h1095493837


茶路行者

已經(jīng)去過了西安、寶雞、咸陽、平?jīng)?、銀川

行者今晚還在蘭州

將在18號凌晨抵達武威

接下來您可以在:

武威、張掖、嘉峪關(guān)、玉門關(guān)、敦煌、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于闐、巴彥淖爾、包頭、呼和浩特、烏蘭察布、雁門關(guān)、大同、祁縣、太原、北京、承德、武漢、長沙

與他約茶!


準備出發(fā),全程10336.8公里,途經(jīng)河西走廊、西域和草原···


長安清明夜,邂逅那些古都行者


在坊肆遺址間尋找“大唐氣象”


盛唐生死劫,兩個現(xiàn)場,最長安,最大唐


一個湖南人重啟古絲路,面向大西北行軍、種樹、引茶···


拜山崆峒,最后還是為了讓我知道這座山的茶故事


茶路行者答紅網(wǎng)記者問,我們?yōu)槭裁匆霭l(fā)!


西夏筆記,金庸給我們的那驚鴻一瞥


西夏人的“長安夢”,圍繞茶的戰(zhàn)斗與對峙


賀蘭山下的尋夢人


圖文:洪漠如

責任編輯:莫沚溪

中國各地飲茶方式合集

中國是世界茶葉的故鄉(xiāng),種茶、制茶、飲茶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又是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各族人民有著各種不同的飲茶習俗,真可謂“歷史久遠茶故鄉(xiāng),絢麗多姿茶文化。

”中國人創(chuàng)造了多樣的品茗方式,以人數(shù)分,有獨飲、對飲、品飲、聚飲,古人云: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則為施茶。

那么,以下的20種飲茶習俗中,到底哪種最奇葩?哪種最風雅?

1.擂茶

顧名思義,就是把茶和一些配料放進擂缽里擂碎沖沸水而成擂茶。各地擂茶制作方法各有不同,尤其是配料的選擇差別較大,按地域和族群可以分為客家擂茶和湖南(非客家)擂茶兩大類。

作擂茶時,擂者坐下,雙腿夾住一個陶制的擂缽,抓一把綠茶放入缽內(nèi),握一根半米長的擂棍,頻頻舂搗、旋轉(zhuǎn)。邊擂邊不斷地給擂缽內(nèi)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藥等,待缽中的東西搗成碎泥,茶便擂好了。

然后,用一把撈瓢篩濾擂過的茶,投入銅壺,加水煮沸,一時滿堂飄香。品擂茶,其味格外濃郁、綿長……據(jù)說擂茶有解毒的功效,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藥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饑。

2.龍虎斗茶

納西族用茶和酒沖泡調(diào)和而成的“龍虎斗”茶,被認為是解表散寒的一味良藥,因此,“龍虎斗”茶總是受到納西族的喜愛。

云南西北部深山老林里的兄弟民族,喜歡用開水把茶葉在瓦罐里熬的濃濃的,而后把茶水沖放到事先裝有酒的杯子里與酒調(diào)和,有時還加上一個辣子,當?shù)厝朔Q它為“龍虎斗茶”。

喝一杯龍虎斗茶以后,全身便會熱乎乎的,睡前喝一杯,醒來會精神抖擻,渾身有力。

龍虎斗茶制法

配方:茶葉5-10克,白酒適量。

用法:先將茶葉加水煎熬5分鐘左右成濃澀茶湯,沖入有酒的容器中,即成。代茶及時飲服。

3.蟲茶

蟲茶又叫“茶精”,主要產(chǎn)在貴州、湖南、廣西以及四川云南部分地區(qū)。

蟲茶并不是茶,只是外形似珠茶,沖泡之后色如茶水,故有“茶”名。蟲茶泡出茶來,香氣四溢,喝上幾口,味道醇香甘甜,沁人心脾,令人回味無窮。蟲茶經(jīng)多年陳化后,口味更醇和,藥性更溫和。

它是把采摘的茶樹鮮葉和部分香樹葉混合放在竹簍或大木桶里,澆上淘米水,讓其自然發(fā)酵。數(shù)天后便散發(fā)出一種特有的氮氣味,這種氣味會招引“化香夜蛾”的昆蟲成群來此安家落戶,生育繁衍。

它的幼蟲特別喜食腐爛的茶葉和香樹葉,并排出一粒粒比菜籽還小的蟲屎,把這種蟲屎收集起來曬干便是蟲茶。

飲用蟲茶時要先在杯中倒入開水,后放入適量蟲茶,蓋好杯蓋。蟲茶粒先漂浮在水面,待其緩緩下沉到杯底并開始溶化時即可飲用,蟲茶泡出的湯清香宜人,沁人心肺。

4.竹筒茶

竹筒茶既有濃郁的茶香,又有清花的竹香,云南西雙版納的傣族同胞喜歡飲這種茶。將清毛茶放入特制的竹筒內(nèi),在火塘中便烤邊搗壓,直到竹筒內(nèi)的茶葉裝滿并烤干,就剖開竹筒取出茶葉用開水沖泡飲用。

沖泡竹筒香茶時,一般大家圍坐在小圓竹桌四周。一般可分兩步進行:

泡茶。先掰下少許竹筒茶,放在茶碗中,沖入沸水至七八分滿,大約3~5分鐘后,就可開始飲茶。

2.飲茶。竹筒茶飲起來,既有茶的醇厚滋味又有竹的濃郁清香,非??煽?,所以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5.鍋帽茶

在鑼鍋內(nèi)放入茶葉和幾塊燃著的木炭,用雙手端緊鑼鍋上下抖動幾次,使茶葉和木炭不停地均勻翻滾,等到有屢屢青煙冒出和聞到濃郁的茶香味時,便把茶葉和木炭一起倒出,用筷子快速地把木炭揀出去,再把茶葉倒回鑼鍋內(nèi)加水煮幾分鐘就可以了。

布朗族同胞喜歡飲鍋帽茶。

6.蓋碗茶

蓋碗茶,四川等地人民傳統(tǒng)的飲茶風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稱“三才碗”,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品蓋碗茶,韻味無窮。

茶蓋放在碗內(nèi),若要茶湯濃些,可用茶蓋在水面輕輕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轉(zhuǎn),輕刮則淡,重刮則濃,是其妙也。

一些懂茶道的人很會品茶,他們認為,如果茶香而不清則是一般的茶,香而不甜是苦茶,甜而不活也不能稱之為上等茶,只有鮮、爽、活的茶才是最好的茶。

在有蓋的碗里同時放入茶葉、碎核桃仁、桂圓肉、紅棗、冰糖等,然后沖如沸水蓋好蓋子。來客泡蓋碗茶一般要在吃飯之前,倒茶是要當面將碗蓋揭開,并用雙受托碗捧送,以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沏蓋碗茶也是回族同胞的飲茶習俗。

7.婆婆茶

新婚苗族婦女常以婆婆茶招待客人。

婆婆茶的作法是:平時將要將去可的南瓜子和葵花子、曬干切細的香樟樹葉尖以及切成細絲的嫩腌生姜放在一起攪拌均勻,儲存在容器內(nèi)備用。要喝茶時,就取一些放入杯中,再以煮好的茶湯沖泡,邊飲邊用茶匙舀食,這種茶就叫做婆婆茶。

8.功夫茶

廣東潮州和汕頭一帶盛行功夫茶。飲功夫茶一般以3人為宜,比較考究的是選用宜興產(chǎn)的小陶壺和白瓷上釉茶杯,這種茶杯口徑只有銀元大小,如同小酒杯。

小陶壺(罐)里裝入烏龍茶和水,放在小炭爐或小酒精爐上煮。茶煮好后拿起茶壺在擺成品字形的三個瓷杯上面作圓周運動(當?shù)厮追Q為“關(guān)公巡城”)依次斟滿每一個小杯,此時就可以捧起香氣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吊嘗。

飲茶時不能一杯斟滿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多少來回輪流順序斟。因此功夫茶除了泡制要功夫外,飲茶也需要費功夫。無怪乎人們說,沒有功夫就莫飲功夫茶。

9.寄生茶

廣西梧州出產(chǎn)一種用老齡茶樹的根、莖、葉制而成的茶叫寄生茶。

這神茶得用水煮四、五十分中后加糖才可飲用,如能加點雞蛋花則更好。

據(jù)說是鳥雀叼銜一些樹果停歇在桑樹上啄吃,其中一些種子粘落在山茶科和山櫸科等樹枝或傷陷處寄生,吸取樹的養(yǎng)分長成。

人們采集這種寄生物的嫩葉曬制成茶,即為桑寄生茶。其節(jié)、莖、枝、葉均可入藥,作茶劑、煎膏和泡酒之用。味苦、甘,性平和,不寒不熱,補腎補血。

10.砂罐茶

把沖洗干凈的小砂罐置于火塘旁烘烤,等砂罐烤溫熱了,再把茶葉放進去,手握砂罐在火上慢慢搖晃,等砂罐內(nèi)的茶葉散友出悅鼻的馨香時,便可將滾開水沖進砂罐里,蓋上罐蓋,悶上三分多鐘,砂罐茶便沏成了。

我國三峽一帶的老百姓醉心于砂罐茶,他們覺得只有喝這種茶才夠味才過癮,喝后五臟六腑都熨貼,無比暢快。

11.三道茶

分三次用不同的配料泡茶,風味各異,概括為頭苦二甜三回味。

頭道茶為苦茶,把茶葉放入小陶罐中用小火烤至微黃并有清香味時,再向茶罐內(nèi)沖入沸水,泡成濃釅的茶汁倒人杯中飲用,此茶味濃且苦,故稱苦茶。

第二道茶為甜茶,它是和茶葉嫩芽和核桃仁、烤乳扇、冰糖蜜餞或者蜂蜜等用沸熱的開水沖泡而成。此茶甜滋滋的,故稱甜茶。

第三道茶為回味茶,它是用茶葉嫩葉加生姜片、花椒、桂皮末、紅糖等用滾燙的開水沖泡而成。

此茶麻、辣、甜、苦各味皆有,飲之使人回味,故稱回味茶。云南大理的白族同胞愛飲三道茶,并用三道茶待客。三道茶喻示著人生有苦有甜,苦盡甜來,令人回味無窮。

小小三道茶折射出白族同胞對人生哲理的悟性。

12.土鍋茶

土鍋茶是我國為云南哈尼族一種古老而方便的飲茶方法。先用大土鍋將山泉水燒開后,放進南糯山上特制的“南糯白毫”,約煮5—6分鐘后,將茶水舀人竹制的茶盅內(nèi)飲用,這種茶水清香可口,回味無窮。

哈尼族同胞愛飲這種茶,并稱它為“土鍋茶”。

13.腌茶

即把新茶葉放在大缸里,撒上適量的鹽,然后用石塊壓緊蓋好,經(jīng)過數(shù)月后(一般是三個月)再拿出來飲用。此茶香氣和滋昧都別有風味,由于像腌白菜一樣,所以叫腌茶,部分彝族同胞愛喝。

腌茶一般在雨季進行,所用的茶葉是不經(jīng)加工的鮮葉。

制作時,姑娘們首先將從茶樹上采回的鮮葉,用清水洗凈,瀝去鮮葉表面的附著水后待用。

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地區(qū)的景頗族、德昂族等兄弟民族,至今仍保持著一種以茶作菜的食茶方法。

14.酥油茶

藏族同胞特別愛飲酥油茶。

酥油茶的一般做法是將茶葉搗碎,在鍋中熬煮后,用竹篩濾出茶渣,將茶汁倒入預先放有酥油和食鹽的桶內(nèi),用打茶工具在桶內(nèi)不停地攪伴,使酥油充分而均勻溶于茶汁中,然后裝入壺內(nèi)放在微火上以便隨時趁熱取飲。

較高檔的酥油茶還得加上事先就炒熟的碎花生米、核桃仁或者糖和雞蛋。酥油茶既可單獨詼用也可在吃糌粑或麥丐粑時飲用。

15.雷響茶

是酥油茶的一種,所不同的是把鉆有小孔的鵝卵召燒紅,放進裝有酥油與茶汁的桶里,桶內(nèi)茶汁便噼噼吧吧作晌,晌聲過后立即用勁上下抽打,以增強茶湯的濃度及香氣和滋味。

白族的"雷響茶"頗具趣味性。將茶葉放人砂罐內(nèi)燒烤一定時間后,沖入沸水,這時砂罐內(nèi)會發(fā)出一種似"雷響"的聲音。

其時在場的賓客都會集中注意力等著聆聽這種"雷響聲",且自身的情緒也會隨著響聲的大小而起伏,發(fā)出發(fā)自內(nèi)心的微笑,都認為是一種"吉祥幸福"的象征。

16.鹽奶茶

將青磚茶敲碎,取50克左右的茶葉放到能裝四、五斤水的銅壺或鐵禍內(nèi),用沸水沖沏后再在微火上煮沸幾分鐘或直接用冷水煮開,等湯色濃后摻入一、二勺奶和一些鹽即成盛奶茶。

蒙古族和藏族牧民愛喝鹽奶茶。

他們每天旱晨煮一大壺置于微火上,趁熱邊喝鹽奶茶邊吃炒米和酪蛋子,一直到吃飽為止。

17.鐵板茶

先把茶葉放在簿鐵板或瓦片上面烘烤,待聞到茶香味時再倒入事先已準備好的鍋子里熬煮幾分抑。

這種茶色如琥珀,昧釅香高。由于在鐵板上烘烤,所以叫鐵板茶。佤族同胞愛飲鐵板茶。

18.罐罐茶

將磚茶敲碎成塊,取幾小塊和水一道置于小罐內(nèi)放在火上熬煮,直到罐內(nèi)茶湯熬得恨濃很濃,只剩下一、二口時停止加熱,稍涼后一飲而盡。

甘肅省的一些老年人就愛喝這種罐罐茶。

一個土火爐子、一只“曲曲罐”、一撮茶葉或一籠火,一撮茶,一個茶罐和一只茶蠱,便是罐罐茶的全部家當了。大家坐在熱炕上,架旺火爐,將黑瓦罐里的茶熬的濃釅至極,一口口的呷著,顯得十分舒坦輕松。

19.打油茶

貴州的布依族,廣西的侗族、苗族同胞都愛喝打油茶。

不過,們們的做法略有不同。步依族的打油茶做法是,先把黃豆、玉米、糯米等用油炒熟混合放在茶碗里,然后用油把茶葉炒香后放入少量的姜、蔥、鹽和水煮,直到沸騰為止,去渣后倒入茶碗里拌勻即成打油茶。布依族同胞有“早茶一盅,一天威風;午茶一盅,勞動輕松;晚茶一盅,全身疏通;一天三翌,雷打不動”之說。

而廣西侗旅、苗族同胞的打油茶做法是,把事先煮熟曬干的糯米(又稱陰米)下油鍋爆炒好倒進茶碗里,再向碗里放一些熟芝麻、油炸花生米、蔥等配料,然后將茶葉、油放入鍋內(nèi)爆炒并不停地用鍋鏟輕輕敲打,最后加水煮沸,慮出茶渣,把熱茶湯沖入茶碗內(nèi)即成打油茶。

侗族有首民謠說:早上喝碗油茶湯,不用醫(yī)生開藥方;晚上喝碗油茶湯,一天勞累全掃光;三天個喝油茶湯,雞鴨魚肉也不香”??梢娝T對打油茶的酷愛程度。

20.鹽巴茶

鹽巴茶是怒江州一帶怒族一種較為普遍的飲茶方法。

先將小罐放在火炭上烤,取一把青毛茶或掰一塊餅茶放人罐烤香,再將事先煨漲的開水加入罐中,至沸騰翻滾3~5分鐘后,去掉浮沫,將鹽巴塊放在瓦罐中潮幾下,并持罐搖動,使茶水環(huán)轉(zhuǎn)三五圈,再將茶汁倒入茶盅,茶盅中再加適量開水稀釋。

這種茶汁呈橙黃色,這樣邊煨邊飲,一直到小陶罐中茶味消失為止。剩下的茶葉渣用來喂馬、牛以增進牲口食欲。

由于地處高寒山區(qū),蔬菜缺少,就常以喝茶代蔬菜?,F(xiàn)在,怒族人家里每人有一土陶罐。

來源:澤青茶道

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4條結(jié)果 (用時 0.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