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佛教稱泡茶為

找到約39條結果 (用時 0.02 秒)

追憶茶藝大師常伯熊

茶、在中國被譽為“國飲”,數(shù)千年來一直有其傳承的歷史脈絡;然在歷史的狂流沖擊下,有許許多多曾經(jīng)煊赫璀璨的知名茶人或是他們的名聲,卻如昨日之夢,只留下了模糊蒼寥的痕跡;歲月的流轉(zhuǎn),將那些聲名遠播、神采奕奕的身影,都蕩滌如浮漚,乍現(xiàn)乍滅……。可謂是人生之短,注釋之長。歷史如是嘆息!

然而,一位哲人說過,再匆忙的過客,也或多或少會留下一抹身影。如是,回味抑或回憶也就由此產(chǎn)生……。

——本文題記

常魯,字伯熊(生卒年不詳),安徽臨淮人(今安徽泗縣)。常魯是中唐時期茶人,他與“茶圣”陸羽在唐時都享有盛名,尤其是他對陸羽的茶說頗有研究,并在發(fā)展陸羽茶學的同時,也寫了有關茶葉功效方面的書,但遺憾的是未見傳世。所以,常魯在中國茶史的長卷中依然是名不經(jīng)傳,人們所知道的也只是在不多的古藉中記載有他與茶的故事:如唐代的封演,宋時的陳師道、歐陽修以及清時的程作舟等人,他們在相關的著述中記述有常魯烹茶的趣聞軼事。

茶有很多的別稱,如“甘侯”、“森伯”、“清友”、“馀甘氏”等等。而“滌煩子”這個茶的別稱就出自常伯熊。據(jù)《唐中史補》記載:監(jiān)察御史常魯公(即常伯熊)于唐建中二年( 781 年),作為入蕃使判官奉詔入蕃商議結盟時,一日在帳蓬里煮茶。有一個叫贊普的人問他在烹什么,常伯熊說:“滌煩療渴,所謂茶也”。因呼茶為“滌煩子?!睂Υ?,清人施肩吾有詩云:“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即指此也?!倍璧牧硪粋€別稱——“馀甘氏”的故事,則是出自宋人李郛的《緯文瑣語》一文,李郛說:“世稱橄欖為馀甘子,亦稱茶為馀甘子。因易一字,改稱茶為馀甘氏,免含混故也。”……時有竹林逸士,木下樵夫,蓮花歌者,清蓉之姝,皆海內(nèi)名士也。四人者,士,是指陸羽;樵,是指常伯熊;蓮,是指謝杼山;姝,是指李季蘭。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陸羽和常伯熊在當時已經(jīng)是很有名氣了,尤其是常伯熊和陸羽一同推廣茶文化,“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

然值得關注的是,唐代的封演卻是給予了陸羽和常伯熊一貶一褒。據(jù)封演《封氏聞見記》卷6記載:

“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tǒng)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臨淮縣館?;蜓圆苌撇枵?,李公為請之。伯熊著黃被衫烏紗帽。手執(zhí)茶器,口通茶名,區(qū)分指點,左右刮目。茶熟,李公為啜兩杯而止。既到江外,又言鴻漸能茶者,李公復請之。鴻漸身衣野服,隨茶具而人。既坐,教攤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畢,命奴子取錢三十文酬茶博士?!?/p>

封演講述的是:御史大夫李季卿來到江南臨淮,見到了常伯熊,驚為天人,看著常伯熊手口不停,說著茶名茶性,煎沖泡飲,李季卿非常滿意。不久他又見到了陸羽,陸羽表演了幾乎和常伯熊相同的一幕,李季卿卻沒有再一次感動,只是讓奴子給了陸羽三十文賞錢。陸羽是日常交游名流,一直是清高自詡,而如此待遇,讓他感到難堪,甚至認為是恥辱,回去后就寫了一篇《毀茶論》。

封演是唐玄宗天寶末進士,撰定《封氏聞見記》應該是在德宗貞元以后。而陸羽是逝于貞元二十年(804)冬,享年72歲。封演和與陸羽是同時代人,所以,封演所記錄的人和事應該是可信的。封演說常伯熊的茶道藝術表演,是閱讀陸羽《茶經(jīng)》后,模仿其中飲茶程式并加以藝術化,使之更適合表演,結果贏得了御史大夫李季卿的贊賞,一時傳為美談。這里所謂的“茶道藝術”和時今的“茶藝”概念是有區(qū)別的,前者偏重于“道”,即飲茶時的精神追求;后者偏重于“術”,即品茗技藝。

《唐書》是記載唐朝歷史的紀傳體史書,作者劉晌在《唐書》中也有類似的記載:他說“李季卿,丞相適之子也。弱冠舉明經(jīng),頗工文詞。代宗時,拜御史大夫,奉使江淮宣慰,振拔幽滯,進用忠廉,時人稱之?!边@樣,人們就有理由相信,陸羽在為御史大夫李季卿煎茶后,非但沒能得到御史大夫的稱贊,反而是遭到了不屑一顧的嘲諷,真是造化弄人。盡管當時陸羽還沒有“茶圣”的榮耀,可那《茶經(jīng)》也是字字珠璣,總不至于被貶為“煎茶博士”吧?那么,當時的“茶博士”是指什么呢?說白了,就是茶館里沏茶跑堂的堂倌。唐人王敷撰寫的《茶酒論》中,就已經(jīng)已經(jīng)說過“酒店發(fā)富,茶坊不窮”。其時,茶坊這個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形成了。而茶坊、茶館里沏茶跑堂的堂倌就是稱“茶博士”?!安┦俊钡拿Q最早起源于戰(zhàn)國時期,是一種官職名。到了漢武帝時,“博士”漸漸由官職演變?yōu)榻搪?,且逐漸向?qū)I(yè)方向發(fā)展。至魏晉之后,博士已經(jīng)成為專精一藝的職官;如任用精通天文、星歷的人為歷博士、卜博士等。延續(xù)到唐宋時期,就將精通某一種職業(yè)的人稱為“博士”。而民間也借用這個稱呼來借指一切專業(yè)人士。當時,煎茶、點茶都需要很高的專門技藝,因此對茶館的主人或伙計就稱呼為“茶博士”。在中國古典小說中有很多關于“茶博士”的描寫,如關漢卿《緋衣夢》第三折中有“自家茶博士,開了道茶坊著有甚么人來”的記載;而《水滸傳》和《三言兩拍》等也都有“茶博士”的描述和記載。想來,真是足有所長,目有所短,目之不及,縱是御史大夫也難免臆斷啊。所以,陸羽只能是憤憤地寫下了《毀茶論》,其個中滋味只有自己品嘗了。

對于陸羽的《毀茶論》,后人是有褒有貶,看法不一。陸游《劍南詩稿》中有《試茶》詩曰:“難從陸羽毀茶論,寧和陶潛止酒詩”;特別是在《幽居》詩中還有“愛眠新著毀茶文”之詩句,著實是有些調(diào)侃陸羽的味道。當然,陸游還是很崇拜陸羽的。由于嗜茶,陸游曾仔細地研讀陸羽的《茶經(jīng)》,他以自己是陸羽的宗族為榮,并將陸羽“桑苧翁”的雅號移來借用。他在《安國院煎茶》一詩中寫道:“我是江南桑苧家,汲泉閑品故園茶?!彼踔翍岩墒顷懹鹜猩俗约?,以致在《戲書燕幾》詩里寫道:“水品‘茶經(jīng)’常在手,前身疑是竟陵翁”。詩中的“竟陵翁”就是陸羽,因為陸羽是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故稱之“竟陵翁”。

陸羽因茶藝表演受到羞辱之事,明代《花裹活》中也有類似記載:作者陳詩教說李御史自認為高雅,見陸羽是布衣,出身微賤且又矮又黑,且在煎茶時竟然是衣冠不整,故出言不謙且百般嘲諷,以至陸羽氣得拂袖而去。陸羽潛心研究茶史,對于茶道也是十分精通,在江湖上亦是頗有影響,可他卻沒想到在自己聲名大振之時遭此侮辱,所以他異常氣憤地寫下了《毀茶論》。這些描述和推測應該是有根據(jù)的。如有人說“季疵”是陸羽34歲時,受李季卿之辱后,取“季卿所疵”之意,這個說法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是,這些記載都清清楚楚地表明:常伯熊是唐代臨淮人,對茶藝茶道有頗深的研究。同時,常伯熊應與陸羽相識并有交往。當然,還有文章稱常伯熊對陸羽的茶學不僅僅是研究,他還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陸羽的茶學理論,而唐時的茶藝茶道也因常伯熊的推動而更加盛行。

從史料記載中可以看出:早在唐代,茶藝的基本程式已經(jīng)形成,而且可以在客人面前進行表演。所以,常伯熊在表演茶藝時就有了特定的服飾、程式和講解,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觀賞性,使當時的茶藝成為了一項表演藝術形式。其時,茶藝的基本程式是陸羽制定的,但經(jīng)過常伯熊“廣潤色之”后才“茶道大行”,經(jīng)過常伯熊進行加工“潤色”才在社會上流行起來。既然陸羽的表演效果不如常伯熊,所以“李公心鄙之”,而陸羽的表演又是“教攤如伯熊故事”,可見陸羽也是接受了常伯熊已經(jīng)“廣潤色之”后的茶藝程式。所以,李季卿自然就將陸羽視為“茶博士”且“令奴子取錢三十文酬茶博士”。

中國茶葉博物館學者陳暉在《法門寺唐茶具文化內(nèi)涵及淵源綜考》一文中,對陸羽和常伯熊的茶道表演及特點作了比較,他說:“……很顯然,常伯熊為‘富貴茶道’而陸羽是‘儉樸茶道’;前者浮華而賞心悅目,后者卻樸實平淡,蘊含哲理。李公不識,足見淺薄之人也!《毀茶論》之說,顯系后人編造,若陸羽如此不堪一擊,焉得有茶道之道?!而且,也正是在陸羽不遺余力的推廣下,才有常伯熊們的‘廣潤色之’以至‘王公朝士無不飲者’?!?/p>

著名茶文化專家陳文華在《中國茶藝的幾個問題》中,對唐時陸羽、常伯熊為李季卿表演茶藝一事予以了關注。陳文華先生認為,早在唐代,中國茶藝的基本程式已經(jīng)形成,而且可以為客人或貴賓進行表演。尤其是常伯熊將陸羽制定的茶藝形式予以“廣潤色之”,即進行了很大的改進并有所提高,從而才導致了其時的“茶道大行”。另外,常伯熊在進行茶藝表演時,已經(jīng)有了較為完整的程式,包括服飾、講解和茶具等等。所以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觀賞性。陳文華對陸羽寫《毀茶論》也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陸羽的茶藝表演不如常伯熊,所以才有了“李公心鄙之”的事件發(fā)生。而現(xiàn)今人們看到的《茶經(jīng)》中有關煮茶的程式,完全有可能是陸羽參考常伯熊的茶藝程式后而“潤色”修訂的。更有茶學專家認為:常伯熊既非官員(注:常伯熊是唐建中年間監(jiān)察御史),亦非平民百姓,從其著“黃被衫、烏紗帽”,亦即黃帔、玄冠,是為高道冠服來看,當是道士。而中國茶道是在道家思想的直接影響下而形成的,在中國茶道的形成過程中,以道家對其影響最大,儒家次之,佛教又次之。所以說,常伯熊精于茶藝,且對陸羽《茶論》(《茶經(jīng)》的前身)進行了“廣潤色之”,以致促成了唐代“茶道大行”,而陸羽所著《茶論》則是奠定了茶道的基礎。這種分析也是可信的有道理的。

歷史上,第一個用詩來嘲諷陸羽的人是宋代的唐庚:北宋進士唐庚能詩文、通世務、性嗜茶,曾撰《斗茶記》,記述了自己與同好斗茶于寄傲齋之情景。唐庚的《嘲陸羽》一詩載于《全宋詩》中,詩曰:

陸子作茶經(jīng),竟被茶所困。其中無所主,復著毀茶論。

簡覽傲長者,彼自愚不遜。茶好固自若,于我有所恨。

便當脫野服,洗盞為一獻。飲罷挈茶去,譬彼澆畦畹。

君看禰正平,意氣真能健。達與不達人,何啻相千萬。

詩中的禰正平是漢末文學家,恃才傲物,善言性剛。所以,唐庚用他與陸羽進行對照和比較。

唐庚嘲諷陸羽,這在中國茶史上也是尚屬先例,尤其是他以詩所述且嘲之有三:一是認為著有《茶經(jīng)》的陸羽不應該輕率地寫什么《毀茶論》,這似乎有失他的身份;二是說陸羽太“簡傲”,與茶人的“精、行、儉、德”的精神不符;三是說陸羽著野服實屬不當。唐庚還說:陸羽不如禰正平之處就在于缺少一點“意氣”,為人為學不應以“達與不達”為準繩??梢哉f,唐庚的批評是比較中肯的。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兩個內(nèi)容:一是備茶品飲之道,即備茶的技藝、規(guī)范和品飲方法;二是思想內(nèi)涵,即通過飲茶陶冶情操、修身養(yǎng)性,把思想升華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可以說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把當時所倡導的道德和行為規(guī)范寓于飲茶的活動之中。這兩個基本點,陸羽在《茶經(jīng)》中有明顯的體現(xiàn):對于茶道的思想內(nèi)涵,《茶經(jīng)》也寫道:“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标懹鹛岢隽恕熬?、行、儉、德”作為茶道思想內(nèi)涵。也就是說,通過飲茶活動,陶冶情操,使自己成為具有美好行為和儉樸、高尚的人。而唐庚批評陸羽太“簡傲”也是基于這個道理。然而,也有人為陸羽鳴不平,更有人提出了懷疑和質(zhì)疑,說歷史上的這件事不實,認為它是一個孤證,不足為信??傊菫椤安枋ァ标懹瘌Q不平。如清代錢林在《馮明府宬贈須溪茶》中說:“季卿宣慰爾何物,敢以博士輕嘲訕?”

中國茶文化專家寇丹先生,在《塑造豐滿可信的陸羽》(致影視片《大茶今》編導)一文中說:陸羽“為人才辨篤性”,“為性偏躁多自用意”,既便他寫過《毀茶論》,來個正話反說,不更是他性格的一種表現(xiàn)嗎?寇丹先生還指出:“性格往往決定人的一生命運,任何天才都離不開外界的不同刺激。我們不能僅憑一個‘毀’字就去猜度他究竟寫了什么,當然,這也并不損害他作為‘茶圣’的形象”。從以上的史料可以看出:早在唐代,茶藝的基本程式已經(jīng)形成,而且可以在客人面前進行表演。另外,常伯熊在表演茶藝時已經(jīng)有了特定的服飾、程式和講解,也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觀賞性,可以說已經(jīng)成為了一項藝術形式。如果說茶藝的基本程式是陸羽制定的,但是經(jīng)過常伯熊“廣潤色之”后才“茶道大行”,并在社會上流行起來,那么,時今人們看到的《茶經(jīng)?五之煮》中有關煮茶的記載,應該是陸羽參考常伯熊的“潤色”而修訂的。

常伯熊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見之于文獻的表演型茶道的代表,因此,應該承認他的茶道表演藝術家、茶藝大師或是現(xiàn)代茶藝祖師爺?shù)牡匚缓蜕矸?。而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江淮地區(qū)茶的產(chǎn)量就相當可觀了,至唐代時,安徽茶葉產(chǎn)量名列全國第二,而按照當時的排列,安徽所產(chǎn)茶葉的品質(zhì)(名茶)也位居全國第三……。在這樣的環(huán)境和條件下,常伯熊對茶的研究以及他在茶藝茶道方面的出色表現(xiàn)無疑是合情合理、亦是理所當然的。李斌城撰著的《唐人與茶》是近年來研究唐代茶事、特別是唐代飲茶總體概況的杰作。他在文章中指出:“唐代嗜茶,茶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且不局限一般飲用,而升華為一種富有具有民族特色和時代精神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其結晶就是茶道!”唐代的煎茶、奉茶程式是相當?shù)膰乐斢质窍喈數(shù)穆≈?,流傳于后世的“?宮樂圖”所反映的就是古人煎茶、奉茶的一個場景。唐代又是禪宗發(fā)展的鼎盛時期,禪門與茶世結下了不解之緣,如達摩祖師面壁調(diào)心,以茶滌昏寐;如降魔大師叫人學禪,則皆許飲茶,以至“人自懷挾,到處煮飲”,使禪茶之風大興。而佛門高僧百丈懷海禪師則親自訂《百丈清規(guī)》并專設茶頭,詳細規(guī)約,以備大眾茶湯等等。這些都是茶藝的最初形成,可以稱之為“煎茶技藝”。

然令人遺憾的是,無論是唐代宮廷還是民間或禪門,都沒有一套較為完整的“煎茶技藝”以文字形成并流傳下來,所見到的只是散落于各種典籍中的片紙只字,這樣的境況,或許是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重道而不重藝的觀念有直接的關系。而在以后的歷史上也都是不以茶藝為然,無論是宋、元時期的“點茶技藝”,還是明、清時代的“撮泡茶藝”,均被擯棄于正史及藝術殿堂之外……。更令人困惑不解的是,盡管“茶道”這一詞語出現(xiàn)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而權威的漢語《辭?!?、《辭源》以及《國語辭典》等辭書中,均沒有收入“茶道”這一茶學中十分重要且不應忽略的詞條,以至于在一些茶書刊上甚至出現(xiàn)了“茶道”這個詞是外國人發(fā)明,或曰是近年來才出現(xiàn)的貽笑大方之說。想來,這可謂是中國茶文化的一個遺憾。而茶藝大師常伯熊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研究也應該是一個遺憾。

【摘自2016年第6期《吃茶去》雜志;作者:鄭毅(安徽黃山),系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文化遺產(chǎn)關鍵詞:茶

摘要:

“茶”在中國歷史上經(jīng)歷了自然之物、人造之物、藥物、食蔬、飲品等復雜的角色演變過程,以及各種歷史事件對人們的品味與消費的社會性建構。茶葉在帝制中國的財政稅收、華夷互動、族群認同、朝貢體系的維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茶是無論在中國的起源,還是近代以來在西方的傳播,人們在消費茶的使用價值的同時,也將其編織進了社會的價值系統(tǒng)和文化實踐當中。

關鍵詞:茶;物質(zhì)文化;朝貢體系;農(nóng)耕與游牧

茶,為今天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其栽培及消費網(wǎng)絡遍布全球。在絕大部分人的認知里,茶似乎就是一種具有提神作用且略帶嗜癮性的大眾飲料,并且在文化上具有東方(oriental)、中國的(chinese)的以及神秘宗教主義的屬性。野生茶樹(camelliasinensis)很早以前在喜馬拉雅山東麓的叢林中被發(fā)現(xiàn)。當?shù)厝司捉肋@些樹葉,將其視為一種藥物內(nèi)服外用,刺激或者舒緩身體。中國人將這些野生茶樹帶回到中國西南地區(qū)并進行培植,從而將這種野生植物逐漸轉(zhuǎn)化為一種矮小的可采摘的灌木,并且在唐代時候開始在中國各省傳播。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茶葉被壓制成堅硬的茶磚,即便今天依然在西伯利亞高原和中亞地區(qū)傳播和飲用。而將茶葉浸泡在沸水中則是今天最普通的飲法。

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建立初期,來自中國的特有商品——茶葉,可以說是最早進入全球貿(mào)易網(wǎng)絡的大宗商品。自16世紀開始至19世紀末葉為止,世界上有兩條主要的“茶路”將茶葉從中國運到西方:一條向南,由中國南部貿(mào)易港口沿海路運到歐洲;另一條向北,由陸路(茶葉之路)穿越蒙古和西伯利亞到達歐洲。由海路運送的茶葉被稱為“TEA”,由陸路運送的茶葉則被稱為“CHAI”。這兩種發(fā)音隨著中國茶的對外傳播被吸收進世界各國不同的語言中。tê源自于廈門港的閩南話發(fā)音,也有人認為這一種發(fā)音源自于古代的梌(tú)或者荼(tú)。17世紀,英國東印度公司進口的中國茶葉大多自福建口岸運出,因此都按照當?shù)亻}南語發(fā)音tê拼寫成“TEE”,拉丁文釋成“THEE”,后來英語拼成“TEA”。這條海上茶葉傳播路線影響到了英語世界及歐洲各國。比如法語系叫“THE”,德語系叫“TEE”,西班牙語系叫“TE”,都是由廈門的“tê”音和英語的傳音演變而成。另一個發(fā)音是普通話體系chá以及講粵語的廣州、香港和澳門。在古代,“CHA”音首先傳往中國的四鄰,如東鄰日本和西鄰古波斯語都稱為“CHA”,南鄰印度、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孟加拉的僧伽羅語也叫“CHA”。近代大規(guī)模的茶葉國際貿(mào)易展開以后,主導中俄陸上茶葉之路的晉商以及廣州等出口城市流行的粵語發(fā)音“CHA”則影響了茶在其他歐亞國家的發(fā)音。

然而,無論是從神秘主義的東方還是實用主義的西方來看,無論是“tea-derived”還是“cha-derived”發(fā)音的國家,今天的“茶”無疑都代指的是一種飲品,其背后復雜的文化印痕和輾轉(zhuǎn)的語義變遷已逐漸被人遺忘。若我們從語言發(fā)生學的角度對其進行“知識考古”,就會發(fā)現(xiàn)今日之“茶”乃是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中經(jīng)過了自然之物、人造之物、藥物、食蔬、飲品等復雜的演變過程,以及在不同時期、不同空間、不同族群的語境中經(jīng)過意義重塑之后而形成的結果。

一、茶之名:對“茶”的名物考證

在植物分類系統(tǒng)中,茶樹屬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山茶目(Theaceae),山茶屬(Camellia)。瑞典科學家林奈(CarolusvonLinne)在1753年出版的《植物種志》中,將茶樹的拉丁學名訂為Theasinensis,l.,后又定為CamelliasinensisL.,“sinensis”在拉丁文中是“中國”的意思。這是因為野生山茶最早發(fā)端于中國西南云貴川地區(qū)。

“茶”在古代最早寫作“荼”,明朝楊慎對此進行了梳理總結:“荼即古茶字也。《周禮》紀荼苦,《春秋》書齊荼,《漢志》書茶陵。顏師古、陸德明雖已轉(zhuǎn)入茶音,而未易其字文也。至陸羽《茶經(jīng)》、盧仝《茶歌》、趙贊《茶禁》以后,遂以荼為茶?!币话阏J為,“茶”字的稱呼與書寫是在唐以后才正式確立的。在這之前,從“荼”到“茶”的名稱有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陸羽在《茶經(jīng)》中考據(jù)了“茶”字的“字”與“名”的問題,如下:

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并?!緩牟荩斪髂静?,其字出《開元文字音義》;從木,當作,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爾雅》)】。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周公云,槚,苦茶。楊執(zhí)戟云:蜀西南人謂茶曰蔎。郭弘農(nóng)云:早取為茶,晚取為茗,或一曰荈耳?!?/p>

荼、槚、蔎、茗、荈為上古時期茶的名稱,但其所代表的意涵和所指卻與今天的“茶”相去甚遠?!拜薄痹凇掇o海》中有四種解釋:一指苦菜;二指苦味,如“荼毒”;三指茅、蘆之類的白花;四通“涂”,如“涂炭”。據(jù)史料查證,“荼”字最早出現(xiàn)在《詩經(jīng)》里。《詩·邶風·谷風》曰:“誰謂荼苦,其甘如芥。”《幽風·七月》曰“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nóng)夫。”這兩處的“荼”指的都是苦菜,它的對立面是芥,荼苦而芥甘。而“荼”則是一種談不上味美卻是農(nóng)人賴以為生的食物來源。農(nóng)人七月吃的瓜和菜,八月采葫蘆,九月揀些麻子,采些苦菜打些柴才能開鍋。在中國人的文化系統(tǒng)里,形而下的感官體物往往也是形而上的道德價值判斷的隱喻,“荼”的苦味自然而然被引申為道德品行的卑劣和社會地位的低下,因而古人又分別以“荼”與“薺”喻小人與君子。另《詩·鄭風·出其東門》曰“出其闉闍,有女如荼。雖則如荼,匪我思且?!边@里的“荼”指的就是茅、蘆之類的白花,用來比喻眾多女子美好皎白的模樣。這大概是上古時期不多見的關于“荼”的美好一面。

“荼”與“茶”相通最早出現(xiàn)在《爾雅》里,稱“損,苦荼”。從后世幾本重要的對《爾雅》進行注釋的典籍中,可見荼最早發(fā)端于西南山區(qū)(蜀)。《爾雅注》曰:“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采者為荼,晚取者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薄稜栄耪x》曰:“槚,一名苦荼《釋文》云荼,《埠蒼》作(木十荼),今蜀人以作飲,音真加反,茗之類……”“漢人有陽羨買茶之語,則西漢已尚茗飲,《三國志·韋曜傳》:曜初見禮異,密賜茶荈以當酒。自此以后,爭茗飲尚矣……荈、茗,其實一也?!薄稜栄帕x疏》曰:“摜與梗同。荼蒼作。今蜀人以作飲,音直加反,茗之類。按,今茶字古作荼”。

從以上對“荼”字的略有分歧的解釋中我們大致可以勾勒出從“荼”到“茶”的一個發(fā)展脈絡:一是“荼”是蜀人對茶的稱呼,很有可能最早發(fā)源于蜀。這也從史料上印證了茶學界通過實地科考判定的中國西南山麓為茶的起源地的說法。二是“荼”與“茗”之間有細微區(qū)別:以采摘時間為標準,早上采摘的稱為“荼”,晚上采摘的稱為“茗”。但東漢許慎據(jù)老嫩程度進行區(qū)分,稱芽茶為“茗”?!段和趸局尽芬矊ⅰ拜薄钡睦先~謂之“荈”,嫩葉謂之“茗”。在今天,“茗”多用于文人雅士中,大約也是受到此“嫩芽”概念的影響。三是“荼”與“茗”乃同物異名,二者都是“茶”的古稱。四是茶最早是煮食的。

二、茶之用:對茶的藥理性價值的認識與再發(fā)現(xiàn)

“茶”最早是以其藥理價值而為人認知和接受的?!墩f文解字》對“藥”的解釋為“能夠治病的草”。然而,拉丁語中,西方藥(Medicine)的語源是“治療技術”。東方是草,西方是技術,語源是不同的。中國古代第一本醫(yī)藥著作《神農(nóng)本草》中記載“神農(nóng)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笨梢?,早在傳說中的神農(nóng)氏時期,人們就發(fā)現(xiàn)了茶具有解毒的功效。秦漢時期的《神農(nóng)食經(jīng)》中說:“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痹诓栉幕醪叫纬傻奈簳x南北朝時期,有兩篇極為重要的關于茶的文獻:一為杜育的《荈賦》,一為《桐君采藥錄》?!肚F賦》第一次完整地記載了茶葉從種植到品飲的全過程,最終以茶具有“調(diào)神和內(nèi),倦解慵除”的功效為結尾?!锻┚伤庝洝肥侵袊彩鞘澜缟系谝徊恐扑帉W專書。其中,茶與麥門東、檀藥、大皂李、瓜蘆木、當歸、辛細、知母、虎掌、人參、丹參、房葵、委萎等中草藥并列,在“苦菜”條目下詳細闡釋了其生長特點及藥性,并特別強調(diào)了茶能使人“通宵不寐”的刺激作用??嗖?、茗、真茶、瓜木蘆似是因地理和方言差異而形成的各種茶的“別名”,但大致可視為同一種植物。如“東人正作青茗”“南方有瓜蘆木,亦似茗”。中國古代醫(yī)書中關于各類中草藥的記載一般是按照其名稱、別名、性味、產(chǎn)地、生長情況、外部形態(tài)、采集時間、加工情況、藥物畏惡等程序來編寫,既有系統(tǒng),又合乎科學,從而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文類”。唐朝陸羽《茶經(jīng)》大致也是按照這種醫(yī)書的寫作手法來記載“茶”的:“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南朝梁陶弘景在編纂《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集注》時,將茶收錄進了菜部上品苦菜條下。唐代再次修改編纂本草時,一方面在菜部對于陶弘景的錯誤做了糾正,另一方面在木部為茶設置了獨立條目。《新修本草》總結道:“茗,苦,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瘺瘡,利小便,去痰熱渴,令人少睡,秋采之。苦,主下氣,消宿食、作飲加茱萸蔥姜等良。”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以辯證的觀點指出了飲茶不當可能引起的副作用:“若虛寒及血弱之人,飲之既久,則脾胃惡寒,元氣暗損,土不制水,精血潛虛,成痰飲,成痞脹,成痿痹,成黃瘦,成嘔逆,成洞瀉,成腹痛,成疝瘕,種種內(nèi)傷,此茶之害也……人有嗜茶成癮者,時時咀啜不止,久而傷營傷精,血不華色,黃瘁痿弱,抱病不悔,尤可嘆惋?!?/p>

在中國古籍中,有許多關于茶可以防治疾病的記載,有的甚至說茶可治百病,為“萬病之藥”(見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有的說飲茶可以長壽(見宋代錢易《南部新書》),而《茶經(jīng)》提了6種功用,即可治“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和“百節(jié)不舒”。至明代,茶除了“止渴”“明目”“除煩”與《茶經(jīng)》所提類似外,又加上了“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益思”“去膩”等6種,這樣,僅《茶經(jīng)》和《茶譜》兩書就列出了12種功效。此外,在其他古籍中,還提出“輕身”或“令人瘦”“去人脂”“醒酒”或“解酒食毒”、除“瘺瘡”治“傷暑”“能誦無忘”等效用。對茶的藥用價值的認識,不獨為中國人所特有。包括唐朝時期在文化、政治、經(jīng)濟方面全方位受到中國影響的日本,茶的神奇藥效也被普遍頌揚:岡倉天心認為“茶以消除疲勞、悅志有力、寧神明目等功效著稱,不僅僅可用于內(nèi)服,還常常外敷于患部,用以對付風濕癥狀?!睒s西禪師更專門撰文討論“吃茶”與“養(yǎng)生”之間的關系,他稱贊道:“茶也,養(yǎng)生之仙藥也,延齡之妙術也。山谷生之,其地神靈也;人倫采之,其人長命也?!倍柚芯哂羞@種神奇功效,其理論依據(jù)在于茶能“安心”。因為“心臟是五臟之君子也,茶是五味之上首也,苦味是諸位之上味也,因茲心臟愛此味。心臟興,則安諸臟也?!?/p>

此外,從文化比較的視野來看,法門寺出土的一套唐朝皇室所用茶具為“茶最早為藥用”提供了物質(zhì)證據(jù)。全套茶器中包括一套專門用于碎茶的鎏金銀碾槽及銀碾軸,由槽身、槽座、轄板所組成,槽身置于槽座之上,在造型上幾乎與中藥店里用的藥碾子無異,底部鏨有“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銀金花茶碾子一枚共重廿九兩”字樣?!恫杞?jīng)》中記載的稱量茶的器具為一寸大小的四方形勺子。一勺茶注入一升水。這一勺大小的方形勺又名“方寸勺”,原本是稱量藥的器具。日本鐮倉時代期末,在店門前和街角,出現(xiàn)了“一服茶一錢”的賣茶方式。其是指茶作為藥“一服”所需的量是一錢,也就是按照用藥的劑量和稱量方式來賣茶。

從茶在西方的傳播過程來看,茶最初也是以其藥效和有益健康而為歐洲人所認知。最早出口到歐洲的綠茶,因為其苦澀的味道及其所宣傳具有治療功效,被認為是一種藥飲。但與中國人將茶本身視為一種藥不同,西方人是通過“茶能凈化水,而水是身體健康的根本”這一邏輯建構茶的藥理價值的。

茶葉、咖啡和可可可謂目前西方世界最為流行的幾種飲料,實際上它們都是很晚才出現(xiàn)在西方的消費文化中,不過兩三百年的歷史。這些飲品毫無例外地全都源自于亞非拉等非西方國家,它們的“發(fā)現(xiàn)”與流行是隨著17世紀以來歐洲帝國的殖民擴張以及全球貿(mào)易網(wǎng)絡的建立而實現(xiàn)的。茶葉被西方人所“發(fā)現(xiàn)”和“認知”,也跟西方的園藝學、植物學、醫(yī)學等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在這之前,它們在各自的原產(chǎn)國實際上已經(jīng)被當?shù)厝讼M了千百年了,但是真正的“發(fā)現(xiàn)”是西方人將茶葉、咖啡、可可等植物從各種“有毒”的植物中區(qū)分看來,而通過科學知識“證明”茶葉等飲品是能夠有益于人們的身體健康和情緒狀態(tài)等,由此促進了茶葉在西方被大量消費。

對西方文獻中的“茶”進行梳理,可見其最早也是引用和吸收中國人對于茶的認識。目前的西方文獻最早可上溯至出版于1559年的一本航海小說,其中一位波斯旅行者轉(zhuǎn)述了中國人對茶的藥性的利用:“空腹飲用一兩杯茶湯,能緩解發(fā)燒、頭痛、胃痛、關節(jié)痛,茶應該趁熱喝,越熱越好?!?598年,在倫敦翻譯出版了一部荷蘭航海家和地理學家Jan Huyghen van Linschoten的作品,其中詳細描述了他在東印度的見聞以及日本人是如何泡茶和品茶的。到了17世紀,有關茶的論著迅速增加,1638年,31歲的荷蘭醫(yī)生科內(nèi)利斯·邦特克用荷蘭語撰寫了面對大眾的《茶——優(yōu)異的草藥》,對于茶的普及有很大的影響。此書第一部分的序言著重論述了“飲水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對于茶的擔心、懷疑、錯誤認識”逐一加以駁斥、解釋;第三部分按照身體部位講“茶的效用”。最后是本書的主體“茶”,列出諸如茶是什么、應該怎樣飲茶、最好的茶、茶的性質(zhì)、適合于茶的水、可否長時間沸煮、煮水的工具、沏茶的工具、沏茶的方法等。艾倫·麥克法蘭(Alan Macfarlane)也指出,茶葉從18世紀30年代開始大舉進入英國并遍及許多人,這正好是由水傳播的疾病消失,不再是人們死亡主要原因的時間點相契合。用煮沸的水來泡茶可以殺死水中大部分有害的細菌,它為大眾提供了安全的飲用水。自英國16世紀開始對紅茶推崇倍至并將其引種到其殖民地印度、錫蘭以后,歐洲人習慣于在這種紅色液體中加奶加糖再進行飲用。這種飲用方式使得茶的神秘屬性減弱,而其極富營養(yǎng)、殺菌、廉價卻給予人飽足感的實用性特征卻大大提升,并在歐洲現(xiàn)代化工業(yè)革命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推動作用。

三、茶之味:“環(huán)境—人—物”的互動結果

從生長于山間的植物到杯盞中待人們品飲的茶湯,“茶”經(jīng)歷了漫長的自然生長周期與極為復雜的加工過程?!安柚丁钡摹俺尸F(xiàn)”(present),是茶樹所提供之物質(zhì)材料(鮮葉)與人工技藝的相互作用。其中,土壤、陽光、朝向、溫度、濕度、植株密度、雨水等自然環(huán)境因素是決定鮮葉質(zhì)量的關鍵,而將“鮮葉”轉(zhuǎn)化為“茶葉”則要靠人所持有的“技術”對“物”進行操縱和把握,茶葉的制作實際上是“環(huán)境—人—物”相互作用的結果。

對茶青特點的準確定位與處理賴于人們對本土環(huán)境的感知,這是一種在地化的(localized)、具身化的(embodied)、手工藝人的“經(jīng)驗世界”,并且這種經(jīng)驗性知識也只能與處于同一社區(qū)空間中的群體共享。因此,茶葉制作技藝一方面毫無疑問是屬于儲藏于茶工身體內(nèi)的“個體知識”,以身體為技藝之儲存載體,不能為外力所轉(zhuǎn)移或剝奪;另一方面又是內(nèi)嵌于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及被環(huán)境所吸納的,通過建立于共同的物質(zhì)環(huán)境之上的共同經(jīng)驗與感官觸覺,只有當?shù)厝瞬拍軌蝾I會。

品茶,就純粹文化上的意義而言,是一種完全個性化和實時性的行為。人們對茶的感知(perception)存在于身體器官對外界刺激的反應中,不僅不同的主體對同一款茶會有不同的感受(sensation),即使同一主體在具體情景下對某一款茶的感官經(jīng)驗也是不可復制的。因此,品茶實際上是一個指向差異化和個性化的過程,人們在此過程中被鼓勵表達各自差異性的感受。對于品茶的主體而言,當人們在消費和品評茶的味道時,實際上已經(jīng)包括了兩個階段的“感知”過程:第一階段是吸收與接受了前人及周圍的人對于茶香的特殊感官經(jīng)驗解釋——這種“吸收”通過多次飲茶實踐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一種儲藏于身體中的嵌入知識(embedded knowledge);第二階段為運用這一套集體性的感官經(jīng)驗與語言邏輯表達個體在品茶時的獨特身體感受。就茶這一客體而言,其“香味”的呈現(xiàn)也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茶工們通過技術手段作用于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與物質(zhì),從而使一種自然屬性的植物葉子轉(zhuǎn)化成主體化(subjectification)之茶葉,這是茶味之初現(xiàn)(present),是“環(huán)境—人—物”相互作用的結果;第二階段的過程則更為復雜,包括物質(zhì)環(huán)境、身體器官、話語、市場價值、實踐之間的相互作用與調(diào)適互動。品茶,不僅僅是茶香傳達給人體感覺器官的客觀化的生物刺激,同時還包括著能動者身體經(jīng)驗通過一套給定的文化圖標所作出的價值判斷,這是茶味的再現(xiàn)(represent),它是真實世界的反映(reflection of the real world)。

四、茶之博弈:宗教、戰(zhàn)爭與商貿(mào)活動

對茶葉消費的影響

從宗教信仰與茶飲的關系來看,飲茶習俗在中國的興盛與道教和佛教的推動也有莫大的關系。魏晉南北朝飲茶的興盛與道教服食丹藥尋求精神刺激有關,因飲茶能帶來使人精神振奮的直接生理反應,故將茶視為“多服、久服不傷人”的“上藥”,而未提及飲茶過多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從三國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時間內(nèi),佛教盛行,佛家利用飲茶來解除坐禪瞌睡,在寺院廟旁、山谷間遍種茶樹。此后,飲茶的習俗與佛教的普遍流行相得益彰。關于茶樹的來歷,佛教教義系統(tǒng)中甚至有一個美妙的神話故事來建構飲茶與參禪之間的密切關系。在佛教傳說故事中,佛祖菩提達摩禪定時竟然睡著了,羞憤交加的達摩割下了自己的眼皮,而那些落地的眼皮后來就變成了茶樹。而此后參禪的僧人之所以能入定不寐,就靠了飲用這達摩眼皮化生的茶樹制成的茶飲,并由此建構起“禪茶一味”的佛家飲茶哲學。

在醫(yī)藥治療尚未系統(tǒng)化和理論化的上古時期,具有治療功效的茶很容易被神化且被視為珍品。周武王伐紂時(公元前1135年)就有將茶葉作為供品的記載。據(jù)《禮記·地官》記載,“掌荼”和“聚荼”以供喪事之用。到了春秋時代(公元前722年至前491年),茶葉產(chǎn)量增加,茶的作用開始由祭品向食品過渡,即由祭祀祖先和神明的食品向日常食用的食品過渡?!蛾套哟呵铩氛f:“嬰相(公元前514年左右)齊景公(公元前547年至前489年)時,食脫粟之食,炙三弋五卵茗菜耳?!笨梢姽?世紀初,茶葉已發(fā)展到既是極品又是菜食了。三國魏華佗《食論》說:“苦茗久食,益思意?!薄对娛琛吩疲骸敖窐?、茱萸,蜀人作茶,吳人作茗,皆合煮其中以為食。”晉人傅咸《司隸教》說,“蜀嫗作茶粥賣”。東晉郭璞注釋《爾雅》:苦荼“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羹飲”?!稄V雅》說,“飲茶時,用米湯澆覆之”?!稄V志》說,或以米和膏煎之。楊華《膳夫經(jīng)手錄》中云:“茶,古不聞食之,近晉宋以降,吳人采其葉煮,是為茗粥?!?/p>

隋唐兩代,茶葉逐漸從社會上層社交飲料和方外思禪之物轉(zhuǎn)變?yōu)榇蟊婏嬈?,為社會廣泛接受,茶葉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的經(jīng)濟和文化作用凸現(xiàn)。西漢以降,國內(nèi)茶業(yè)市場不斷壯大,茶商人數(shù)隨之不斷增長。茶葉貿(mào)易的興盛始于唐宋,至明清達到空前規(guī)模。唐代茶商的力量驟強,茶商的人數(shù)、資本和活動區(qū)域大大擴張。白居易《琵琶行》就有“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敝洌×?今景德鎮(zhèn))就是當時國內(nèi)茶商匯聚之地,而琵琶女之夫就是搞長途販運的茶商。茶葉貿(mào)易的興起也為唐朝帶來了豐厚的利潤。茶葉在唐代被列為與鹽鐵并重的專賣品,唐德宗建中元年(780)開始征收茶稅,從此茶稅成為唐朝的重要財政來源,想來頗似今天煙草的地位。

從地理空間的分布來看,茶樹的自然習性決定了其一般只能生長于南緯33°以北和北緯49°以南的地區(qū)。在中國,茶樹最早發(fā)源于西南山區(qū),制茶技術、飲茶習俗也最先發(fā)端興盛于南方經(jīng)濟較繁榮地區(qū)。唐朝以前茶飲習俗的這種南北之分既是地理空間上的區(qū)分,也表現(xiàn)為族群空間上農(nóng)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對峙。在傳統(tǒng)中國歷史演變過程中,圍繞著“十五寸雨量線”,南北方的對抗持續(xù)了兩千余年。期間,或是游牧民族跨越長城,侵略和入主中原,或是衛(wèi)青、霍去病、李靖等馳騁征戰(zhàn)于漠北、陰山,雙方雖不能以原有之文化形態(tài)去統(tǒng)一“他者”,但均未放棄文化和經(jīng)濟上的交往,而是形成了一種紛爭其表,共存其內(nèi)的密切關系。在梁任公所謂“中國之中國”形成過程中,原本作為經(jīng)濟作物的茶葉所起作用遠遠超出了作為單純?nèi)沼蔑嬈罚谖幕蛡鞑ミ^程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并成為文明發(fā)展的兩大力量之紐帶。茶葉貿(mào)易的繁榮,將南北方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雙方的頻繁互動,使南北方在文化和經(jīng)濟上的聯(lián)系突破政治和疆域的限制,為大一統(tǒng)的民族國家和多元一體的民族關系的形成提供了助力。茶葉貿(mào)易作為古代中央王朝邊疆政策一枚重要的棋子,為雙方均勢提供了平衡點。

然而,在沒有茶樹分布的北方,茶葉這一“南方之嘉木”在游牧民族中的待遇卻經(jīng)歷了從“水厄”“酪奴”到“仙茗”,從被視之為一種災難到最終成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之飲品的戲劇性轉(zhuǎn)變過程。

《世說新語》載:“晉司徒長史王濛好飲荼。人至輒命飲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王濛時任司徒長史,嗜茶,每逢家中有客人到,必勸人飲茶。但客人中很多是從北方南遷而來的士族,并不習慣南方的飲茶習俗,因而每次要去王濛家之前,都背地里苦笑說“今天又要遭水災了”。從“水厄”一說中也可以看出,雖然在當時的江南地區(qū),飲茶早已成為一種習俗并且有像王濛這樣的“茶癡”,但卻并不能為從北方遷來的人普遍接受?!八颉币虼顺蔀椴璧囊环N貶稱和戲語。據(jù)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正覺寺》記載:(劉縞)專習茗飲,彭城王謂縞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蒼頭水厄?!敝v的是彭城王元勰諷刺劉縞“為什么不像王侯將相那樣喜好山珍海味,卻偏好南方奴才喝苦水呢!”

(大明太祖第十七子朱權所著的《茶譜》中列出10種茶具)出自:中科綠華綠色建筑

茶在南方被不喜愛飲茶之人貶稱為“水厄”,而在北方,北魏尚書令王肅更為茶戲貶為北方人經(jīng)常食用的奶酪的奴隸——酪奴。《洛陽伽藍記》云:“(王)肅初入國,不食羊肉及酪漿等物,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京師士子,道肅一飲一斗,號為漏卮。經(jīng)數(shù)年以后,肅與高祖殿會,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謂肅曰:‘卿中國之味也。羊肉何如魚羹?茗飲何如酪漿?’肅對曰:‘羊者是陸產(chǎn)之最,魚者乃水族之長。所好不同,并各稱珍。以味言之,甚是優(yōu)劣。羊比齊、魯大邦,魚比邾、莒小國。唯茗不中,與酪作奴。’”這段記載給了我們豐富的信息,一是可以看出當時南方和北方飲食殊易極大,但南北之間有交融,南方才學之士北上尋求施展政治抱負;二是北方人傳統(tǒng)飲食為羊肉及奶酪,但此時茶尚未成為游牧民族消解油脂的必不可少的飲料;三是飲食與政治的關系。喜歡吃什么,怎么吃,如何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其實與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緊密相關。因而,王肅的一番以食物對各國勢力進行比喻的討好回答起到了預期效果,引得孝文帝哈哈大笑并贊賞其才思敏捷。

但是沒有多久,隨著國內(nèi)茶葉種植的擴大和飲茶之風的日益盛行,茶葉逐漸傳入西部和北部邊境,調(diào)整了游牧民族的飲食結構,“酪奴”“水厄”轉(zhuǎn)而變成了“仙茗”。邊境游牧民族長期以肉類和奶制品為主食,而茶葉富含維生素、單寧酸、茶堿等,能補充游牧民族所缺少的果蔬營養(yǎng)成分,并能化解油脂。此外,飲用滾開的熱茶,可以殺滅細菌,也就減少了腸道以及血液寄生蟲感染的機會。因此,中原漢族作為生活調(diào)劑品的茶葉,對于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卻像糧食和鹽巴一樣,成為生活必需品。一方面,由于北方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限制,不可能種植及加工茶葉,因而必須依靠從南方生產(chǎn)的茶葉。另一方面,自戰(zhàn)國趙武靈王效仿游牧族群胡服騎射后,靈活機動的騎兵開始在戰(zhàn)場上取代了笨重的戰(zhàn)車,馬匹在古代戰(zhàn)爭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現(xiàn)。中原漢人建立的政權要想與北方游牧族群的騎兵部隊相抗衡就必須獲得馬匹。但是對漢人政權而言,馬匹這種如此重要的戰(zhàn)略物資卻多產(chǎn)于西部和北部邊疆的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牧區(qū)。南北雙方相互的需求由此產(chǎn)生了茶馬互市制度?!安桉R互市”初始多使用金帛。有唐代,茶業(yè)貿(mào)易成為唐朝廷充實邊防,“以茶制邊”的重要物資。兩宋期間,中原王朝與北方游牧政權遼、金、西夏戰(zhàn)事頻仍,軍隊對馬匹的需要更為迫切,以茶易馬成為關系到宋朝存亡之要務,故宋設茶馬司專司其職。據(jù)記載,宋代每年與邊境民族易馬達兩萬匹。蒙元政權統(tǒng)治中原時期,原本出于軍事需要的茶馬貿(mào)易暫時中斷。明代,蒙古政權雖被逐,但其在北疆的勢力仍然強大且當時西北諸蕃尚多觀望的情況又使得明王朝不得不恢復茶馬貿(mào)易。明初,中央政府在西北設茶馬司,并參唐宋茶法,制較完善茶法?!懊鞑璺ㄓ腥簧滩?,曰官茶,曰貢茶。商茶輸課給引略如鹽制,官茶貯邊易馬若征課鈔,貢茶則上供同也?!笨梢?,商茶和官茶乃是茶馬互市的重心所在。

結語

茶葉作為一種典型的“文化之物”,在人們消費其使用價值的同時,也被編織進社會的價值系統(tǒng)和文化實踐當中。茶之名、茶之用、茶之味無一不是茶與自然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相互影響和作用的結果。在接納茶葉的各社會群體中,隨時間的流逝,茶葉承擔了不盡相同的社會功能。茶葉在帝制中國的財政稅收、華夷互動、族群認同、朝貢體系的維系等方面都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它既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也成為近代中國進入世界政治經(jīng)濟體系的過程中各國競相追逐的重要物資。宗教、戰(zhàn)爭與近代商貿(mào)活動對今天茶葉在全球范圍內(nèi)的消費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來源:《民俗學論壇》,注釋從略,詳見原刊。)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芒嘎拉:少數(shù)民族與普洱茶文化的有機結合踐行者

  云南有豐富的少數(shù)民族資源,傣族的喃咪茶,布朗族的土罐茶,基諾族的涼拌茶,拉祜族的竹筒茶……在這塊理想而神奇的樂土上,花式飲茶習俗令人著迷。

  6月30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茶會在昆明雄達茶城展開,這次茶會的主題是少數(shù)民族文化與茶文化的融合與推廣。來自全國各地的普洱茶愛好者參加了本次活動。茶會上主辦方芒嘎拉茶廠為大家?guī)砹说氐赖拇鲎逯裢部静?,和傣族迎賓舞,大家就如何將少數(shù)民族文化與茶文化的有機融合與推廣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普洱茶文化的研究離不開對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研究

  趙娟(茶業(yè)復興主持人):今天很難得在昆明感受到這樣原汁原味的烤茶表演和歡快動人的傣族迎賓舞,而且品嘗到了從西雙版納空運過來的新鮮竹子裝的普洱茶,讓我們充分領略到了傣族風情。非常感謝芒嘎拉為我們帶來的表演。

  今天我們的話題是少數(shù)民族與茶,剛剛我們看到的傣族是非常少數(shù)民族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在普洱茶的盛產(chǎn)地西雙版納也是以傣族居多,楊麗萍被大家熟知也是傣族的孔雀舞。

  

  說到少數(shù)民族與茶的關系,其實茶的發(fā)現(xiàn)、馴化、利用以及如今豐富多彩的茶文化都與少數(shù)民族分不開?!安璩鲢y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边@是和茶有關最早的記載,其中蒙舍就是彝族,他們在普洱這個地方發(fā)現(xiàn)了茶。少數(shù)民族將茶馴化后被利用,從藥用到飲用到食用,再慢慢被世界熟知。

  大家知道,在南糯山有一片古茶園,那一片的古茶樹有近千年的歷史了,怎么算出來的呢?當時也是根據(jù)當?shù)貝圪W迦俗遄V的記載,有56代傳人了,按每代20年記載,確實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可以說普洱茶的文化歷史就是一本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歷史。

  

  今天我們來到芒嘎拉,芒嘎拉是什么意思呢?芒嘎拉出自傣族佛經(jīng)《大吉祥經(jīng)》,有“吉祥幸?!被颉凹槿缫狻钡囊馑迹诔休d傣族文化歷史的貝葉經(jīng)中就有芒嘎拉的記載,且在佛家中都會在人名字或事物的前面加“芒嘎拉”,這是對人或事物的祝福。從2004年創(chuàng)立品牌至今,一直走的就是少數(shù)民族文化路線。

  

  周重林(茶業(yè)復興創(chuàng)始人):我是第一次在雄達茶城看到有這樣原汁原味的傣族表演。有一個這樣的空間看一場來自少數(shù)民族的表演,非常難得。

  傣族是少數(shù)民族中最親民的民族,一個是因為和水有關,還有一個就是舞蹈。為什么楊麗萍選擇傣族孔雀舞?很多人選擇少數(shù)民族也會選擇傣族做代表,感覺很輕盈。

  

  傣族和茶有深遠的關系,傣語里面稱茶為“臘”,很多民族也是稱“臘”,所以研究認為傣族是最早飲用茶的民族,所以你在一個民族中會發(fā)現(xiàn)很多了不起的東西。

  

  覃延佳(云南大學副教授):今天非常激動,激動的原因有三個:第一,我也是壯族人,在昆明遇到壯族的茶友不多,所以非常激動;第二個我和傣族這個民族也是非常有淵源的,傣族和壯族是壯族的兩個分支,是很相近的民族,我在云南去的最多地區(qū)就是傣族地區(qū),能感受到當?shù)赜泻芏嗔曀缀臀覀兪且粯拥?;第三個激動的是,我在云大民族學工作,經(jīng)常到少數(shù)民族的村寨做田野調(diào)查,所以對少數(shù)民族的生計、文化都非常關注,剛才聽到介紹說班總會說很多方言,就覺得他非常適合來做客座教授,因為很多老師是漢族的沒辦法懂當?shù)卣Z言,所以班總的溝通肯定沒問題了。

  在云南無論是做產(chǎn)品還是做文化都走到了歷史新的關口,我們?nèi)绾伟言a(chǎn)地的精神融入產(chǎn)品中,塑造新的品牌價值?這是未來茶人最關注的事情。但是想法是這樣,能做的好卻很難。像班總這樣常年在茶山,了解當?shù)匚幕谌氲疆a(chǎn)品的考量范圍更加體系化非常難得。

  

  云南有25個少數(shù)民族,比較具有文化、標志性的,傣族算是其中一個。我負責過一個項目——傣族象腳鼓傳統(tǒng)工藝影像志,其實象腳鼓、傣味、潑水節(jié)都是傣族的標志,如何較好地呈現(xiàn)出來?怎么樣把茶凸顯出來?這是一個體系化的工程。

  精品普洱茶來自于少數(shù)民族的傳承與發(fā)展

  周重林(茶業(yè)復興創(chuàng)始人):茶的精神是什么?中華民族的茶文化為什么偉大?體現(xiàn)在哪里?就是剛剛體現(xiàn)在剛剛的茶藝里。竹筒茶、罐罐茶,代代遺傳到現(xiàn)在。轉(zhuǎn)一圈才發(fā)現(xiàn),我們尋找的東西都在原產(chǎn)地,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類學家研究的重點都放在茶山里。

  

  茶的形式和語言,都受到傣族很大的影響。傣族還有一個非常厲害,就是將茶葉做成貿(mào)易,占據(jù)了交通要道,也善于經(jīng)營。我在布朗山,遇見一個傣族老太太會八種方言,他們要做生意沒有辦法,所以很多傣族女性都會講很多方言,學不好就做不好生意。所以這樣語言的交互性在茶馬古道中很常見。我們坐下來喝茶,對我這樣的研究者來說,少數(shù)民族是多面性的,不只是簡單的一泡茶,有很多的遺產(chǎn)和遐想空間。

  

  班漢鋒(芒嘎拉品牌的創(chuàng)始人):云南大葉種茶主要分布滇西南,絕大部分茶樹資源掌握在少數(shù)民族同胞的手中。茶農(nóng)自古以來食茶養(yǎng)生、飲茶解渴,各民族對茶葉的管理都有自己的經(jīng)驗和見解,值得我們借鑒和傳承。所以芒嘎拉對少數(shù)民族的制茶技藝進行了學習、吸納和優(yōu)化,最終形成據(jù)有傳統(tǒng)少數(shù)民族特色,又具有科學安全生產(chǎn)的民族品牌。

  

  覃延佳(云南大學副教授):企業(yè)考慮得更多的可能是產(chǎn)品的塑造,作為學校里的教師和文化研究者,我們也很關注如何把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體系產(chǎn)業(yè)化,而不是口號。大家都在說“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茶是連通世界重要的飲品,未來我們還有很多可以探討的空間。

  芒嘎拉模式:少數(shù)民族文化與普洱茶文化的有機融合與推廣

  趙娟(茶業(yè)復興的主持人):剛剛覃老師講到了壯族和傣族的淵源,我們的班總是壯族,他的愛人就是傣族,這就是少數(shù)民族結合最好的例子。芒嘎拉作為一個茶企品牌,本身就是少數(shù)民族文化與茶文化的融合。

  

  班漢鋒(芒嘎拉品牌創(chuàng)始人):首先,我來自農(nóng)村,也是少數(shù)民族,我是壯族,我喜歡茶追求大自然,純天然的東西,在我尋茶的過程中,我接觸到了布朗族、拉祜族、僾伲族、傣族等少數(shù)民族,這些少數(shù)民族茶農(nóng)他們的樸實、他們的艱辛、他們的善良讓我慢慢的、深深地喜歡上了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現(xiàn)在,我會說很多少數(shù)民族的語言,會唱很多少數(shù)民族的歌,我跟少數(shù)民族兄弟同吃同住,我們之間有很多很多難以忘懷的故事,我跟他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我愿意盡自己畢身的努力將少數(shù)民族的茶和文化傳播出去。

  

  覃延佳(云南大學副教授):講茶我比較慚愧,因為接觸的時間也比較晚。聽了這么多人喝茶的故事,我有個思路,以前做茶產(chǎn)業(yè)是做優(yōu)勢分析。

  我曾經(jīng)聽朋友說過,云南的茶產(chǎn)業(yè)要有突破性的發(fā)展,需要轉(zhuǎn)換思維。他舉例說以色列,這個國家所處的地區(qū)是沒有什么優(yōu)勢的,但是要在沙漠上做一個綠洲,就整合了全世界的資源,最后成功了。像芒嘎拉這樣的企業(yè),政府、社會組織都在做優(yōu)勢分析,但是已經(jīng)同質(zhì)化了,這么多年花了很多錢做文化產(chǎn)業(yè)卻沒有太多根本性的變化。從優(yōu)勢分析到構建性的分析,在原有的思路上轉(zhuǎn)換,創(chuàng)造更多引起共鳴的話語,像日本這些國家已經(jīng)做出來了,比如《茶之書》這類的書籍。

  

  今天的話題是少數(shù)民族與茶,像芒嘎拉這樣經(jīng)過十多年的發(fā)展已經(jīng)有了比較穩(wěn)定的發(fā)展模式,大家對班總也是大家贊賞,是因為看到了他們做茶的用心。為什么茶農(nóng)會把好的茶留給班總,雖然只是學了他們的語言,但其實是文化認同。

  在這個行當我們要傳承,當然也要面對未來。如果一味追求古老,審美可能就沒那么好看。這一點日本比較厲害,即傳承禪茶一味的氛圍,同時也納入工匠精神,把歷史和當下對產(chǎn)品的把握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

  做茶的時候,在茶山上尋找文創(chuàng)元素,到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都市精神,從茶到現(xiàn)在到書的展現(xiàn),芒嘎拉算是最有代表性的創(chuàng)造。

  

  周重林(茶業(yè)復興創(chuàng)始人):覃老師剛剛談得很好。為什么我們要在城里做這樣一個事,每年除了兩會有少數(shù)民族的報道,其它很少見,所以大部分人對少數(shù)民族還是陌生的。今天這樣的茶會,我們體驗到了獨特的生活方式,還能認識好朋友。創(chuàng)造了一種好的生活方式,很多人第一次參加,我們也是第一次舉辦從人到喝茶的工具,這樣全民族化生活鏈的茶會。如何構建民族化新的元素,這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慧成(茶客):芒嘎拉是少數(shù)民族文化與茶文化的一個結合點,做的是古樹茶,但其實更多時候是在傳播傳統(tǒng)文化。以茶這個媒介來傳播民族文化是一條值得走的道路。今天的主題特別突出,傳播我們傣族的文化,讓我們感受了一場傣族的文化盛宴。

  

  陳女士(茶客):我從上海過來的,夏天住在昆明,冬天住在版納。我原來是綠茶和碧螺春的死忠,前年開始變成了普洱茶的死忠,也存了一些普洱茶。我覺得普洱茶非常厲害,在上海挖了很多其它茶類的粉絲,很多消費綠茶的都變成消費普洱茶了。

  現(xiàn)在普洱茶的基層受眾群越來越多了,不是炒作群而是消費群,這非常好。我們從上海過來以后,覺得普洱茶的文化比其它產(chǎn)品做得好。我和我先生,陸續(xù)也去過很多茶山,覺得特別有意思,雖然還沒有做這方面的生意,但是其中有很多神秘的文化值得探索,未來我們也會多參加這樣的茶會。

  精品源于專業(yè),品牌來自于專注

  

  班漢鋒(芒嘎拉創(chuàng)始人):當初創(chuàng)建芒嘎拉的初衷是因為喜歡到之后非常熱愛,從起初的小茶館發(fā)展到今天,是我未所預料的,今天我懷著一顆激動且感激的心情,有表達不出的喜悅,走了這么長一段路,絕對離不開大家庭所有人的辛勤付出,我從2004年創(chuàng)建芒嘎拉,06年成立公司,2008年到2017年間分別在勐海14個山頭建立了14個初制所,自己親自把關,保證每一餅茶的質(zhì)量,當客戶稱贊的時候,那是對我們的一種認可,我更加堅定了做最優(yōu)質(zhì)的產(chǎn)品交付到他們手里。

  我們遵循古法,一心制茶,致力于將完美品質(zhì)的茶帶給每一位消費者。

    

  海燕(品牌經(jīng)銷商):作為一個普洱茶從業(yè)者和愛好者,我也很認同芒嘎拉的茶企文化,參加這一次茶會,我深受感染和鼓舞,此后我愿意同芒嘎拉一道為弘揚少數(shù)民族文化和中國的茶文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慧成(茶客):這次茶會給我的感覺有三個特點,主題突出,特色明顯,原汁原味。傣族傣茶傣語,特色明顯,喝到了茶氣不一樣的竹筒茶,還有桌上的餐點也是原汁原味的芒果。普洱茶可以說是茶葉的終結者,原因就在于此。每次到昆明必到芒嘎拉,去到版納也要去,他們的茶中喝出山野氣息,這次過來學習。

    

  張先生(茶客):我是一名普洱茶的收藏愛好者,十多年了,也是芒嘎拉的茶友,經(jīng)常來這里喝茶。從芒嘎拉身上我看到了匠人精神,老老實實做事,踏踏實實做人。這個主題沙龍很好,普洱茶和少數(shù)民族,就是青山綠水的關系,普洱茶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金山銀山,給茶友也帶來了精神上金山銀山,也很期待芒嘎拉舉辦的游學會。

  

  郭女士(茶客):我喜歡茶十幾年了,2005年學茶,是一名茶葉審評師,由衷喜歡普洱茶。帶團隊去過很多省外,作為云南人我深感榮幸,也非常尊重普洱茶。法國曾經(jīng)做過一個實驗,高血壓患者通過吃藥和喝普洱茶的來做比較,三個月以后,喝普洱茶的沒有出現(xiàn)反彈,而服藥的血壓還會上升,所以普洱茶的健康功效也是顯著的。

  李總(北京品牌經(jīng)銷商):作為一個喝了幾十年茶的資深老茶客,我鐘情芒嘎拉的茶葉,緣起于他們對茶文化的理解和實踐的認同,二是對他們做茶的專注和專業(yè)精神的敬佩,三是他們對茶葉品質(zhì)追求的推崇。

  

  芒嘎拉:心在路上,路在心上

  張梅(芒嘎拉企業(yè)CEO):首先,我們芒嘎拉是一個民族品牌,在承載傣族文化歷史的貝葉經(jīng)中就有記載,在傣族的大吉祥經(jīng)中芒嘎拉是吉祥幸福的意思。芒嘎拉品牌的建立和傣族有很大關系,我們?yōu)榱诉@次茶會,特意從大佛寺里請出了原版貝葉經(jīng),至少已經(jīng)有一百多年歷史。一般都不會輕易請出來,在西雙版納大家都不一定能看到。

    

  傣族的文化比較悠久,整個傣族的歷史到現(xiàn)在有1380年,傣族人信奉佛教,任何一個傣族的村落都會有自己獨立的寺院,每一個寺院前面都有一個大大的菩提樹,包括去到老曼峨的布朗族也是佛教。大家看到的貝葉經(jīng),是刻在一種叫“貝葉棕”植物上的經(jīng)文,非常具有歷史底蘊。

      

  其次,我們非常重視這次沙龍,所以從西雙版納空運了芒嘎拉表演隊的成員來為大家表演,只有真正的傣族才能呈現(xiàn)出原汁原味的妖嬈,竹筒也是從版納空運過來,昨天,我們山上的拉祜族兄弟才去深山里砍的,今天你們杯中還留著竹筒的清香,因為在昆明其實不太好找到新鮮的,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多依果和青芒也是從版納空運來的,我們想讓大家感受到真正的版納特色。芒嘎拉一直以來都是以追求品質(zhì)為終極目標,不論是做茶還是做茶文化。

  

  基于和一群有趣的人做一件有趣的事,無論對于芒嘎拉全體同仁還是無數(shù)普洱茶愛好者,其意義都是一樣的。一群人,一輩子,一件事。


找到約38條結果 (用時 0.006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1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