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斗笠杯推薦

找到約2條結(jié)果 (用時 0.002 秒)

茶器是茶說話的方式


18.2019


語氣是人說話的方式

茶器是茶說話的方式



不同器形的泡茶器以及茶杯,可以將同一款茶表現(xiàn)得完全不一樣,甚至喝的人,都會疑惑:這是一樣的茶嗎?



對泡茶器而言,通常用得多是壺和蓋碗。


壺像是中年持重的男人,內(nèi)壓大、渾厚、出水慢,湯稠而蘊藉——熟普、紅茶這樣完全發(fā)酵的茶,用壺,是穩(wěn)對穩(wěn),一脈相承地向內(nèi)走。


而蓋碗,開放、敏銳、起伏大,像是一個聰慧而善言的女子,只要她能感受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單叢、巖茶,這類半發(fā)酵層次豐富的茶,用蓋碗,可以演繹得姿態(tài)萬千。


用心觀察,這兩種器的選擇,往往也代表了兩種性格。


但也可能同一個人,這段時間用壺,過段時間用蓋碗,是心境改變的外化。



還有一種用得不多的,就是碗泡。


用一只有流的大碗,或者功力夠,就用平常的碗。


完全無遮擋,不悶不蓋,這句話說來,就像是“隨便說,暢所欲言”一樣難說。


因為無界限的另一個意思就是:你沒有依傍,得靠你自己。


比如綠茶這樣嬌嫩不發(fā)酵的茶,要還原其甜美又要不破壞其鮮嫩,已經(jīng)近乎于一句禪機,不可說,一說就破,也不可不說,不說……不說就沒茶喝。


而且既然說了,就要點到,溫度要夠,不能用降水溫這一偷懶的辦法,像是拒絕,溫和而堅定。


器具是敞開的,內(nèi)力是凝聚的,水溫是高的,速度是慢的,一碗水端平,端的是,不容易。


用碗泡古法制作的恩施雨露,針形綠茶,碗泡碗出湯,分湯杯杯均勻,喝到嘴里,清甜繚繞如見青山綠水。


最后的葉底,不焦不黃,如剛采摘的鮮葉。



如果說泡茶器是說話的一個態(tài)度,那么杯子就是措辭,或者口音。


薄胎白瓷聚口杯,就是普通話:標(biāo)準(zhǔn),不夸大不縮小,對茶湯的還原最接近真實狀態(tài)。


初學(xué)泡茶者必備,說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但是不能詞不達意。


準(zhǔn)確,是說話的第一步。



除此之外,不同的器形、釉色、燒結(jié)溫度,可以變幻出千變?nèi)f化的茶之語。


蜜蘭香單叢,用一只柴燒倒鐘杯和一只青瓷斗笠杯做實驗——柴燒倒鐘杯入口:澀、滯、掛喉;而青瓷斗笠杯:滑、香、爽口。


這是因為柴燒杯不好嗎?不是。


是因為單樅生烈香猛,單叢就是《紅樓夢》里的尤三姐,美艷帶刺——要是不依著儂的脾氣,就是杏目圓睜柳眉倒豎;要依著儂的脾氣,把語氣放和軟,才能親近香澤。



所以青瓷是平滑的,斗笠的器形是敞開的,好說好哄,茶湯在里面才肯顯露嬌媚溫柔。


真真是,從來佳茗似佳人。


但是同樣是這兩個杯子,用來喝熟普,青瓷斗笠杯就不夠力道了——熟普已經(jīng)夠圓滑,柴燒倒鐘杯深聚的形狀,恰好箍得住這一汪圓滑,把成熟立起來。


而來自柴窯火氣的剛勁,把厚度又強調(diào)出來,恰是一句聽上似是而非的話,把意義抓了出來,然后得到深化。


有時候這樣的茶喝到嘴里,往往都不像是水,而是扎扎實實的食物,比如像甜棗香的羊羹。

今日推薦

三合一側(cè)把煮茶壺

? ? ? ?匠造傳承,暨凈通透,茶色可鑒,再塑唐宋之風(fēng)重新演繹當(dāng)代茶道之美。顛覆傳統(tǒng),革新設(shè)計;茶水分離,煮倒一體式。人工吹制玻璃壺,鳥啄仿生壺嘴出水利落,防燙側(cè)把手方便舒適。



印象大唐貢茶院

駐足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太湖邊的顧渚山下,抬眼望去是一望無垠的茶園。順著蜿蜒的石徑往上走,路邊摩崖石刻林立,金沙泉水聲潺潺。不一會兒,就登上了虎頭巖。一座全木結(jié)構(gòu)宮殿巍然屹立,“大唐貢茶院”幾個鎏金大字十分醒目。貢茶院就隱匿在群山之中,周遭翠竹盈綠,這種綠沁人心脾,仿佛能聞得見綠滋滋的氣息。層巒疊嶂,虛實變化的竹林群隨風(fēng)搖曳,在這個深秋愈發(fā)顯得清幽宜人,有一種空靈的美。

大唐貢茶院始建于唐大歷五年(770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專門為朝廷加工茶葉的皇家茶廠。其規(guī)模之大、歷史之早、累貢之久,堪稱世界之最,是我國茶文化的發(fā)祥地。大唐貢茶院是在皇家茶廠的原址上建造而成的皇家貢茶院,也是當(dāng)年茶圣陸羽撰寫《茶經(jīng)》的地方。

據(jù)《茶經(jīng)》記載:“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湖州生長城顧渚山谷?!毕鄠麝懹饋淼筋欎旧?,得顧渚野茶原始林,在這里栽種了一片茶園開發(fā)紫筍茶,并獲相配的金沙泉。親自品第,他發(fā)現(xiàn)“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于是顧渚山的茶,也就有了正式稱謂“紫筍茶”。唐代宗廣德年間(763~764)選為貢茶,大歷五年(770)創(chuàng)貢茶院,建中二年(781)擴建,并移吉祥寺匾來。清初方廢貢茶事。陸羽留此制茶與研究,著《茶經(jīng)》綜論植、制、烹及泉,為科學(xué)名著,被后人尊為“茶圣”。紫筍茶這種茶葉,在古代只有皇家才可以飲用的。唐朝是中國茶文化發(fā)展的鼎盛時期,其間除了朝廷的提倡、社會經(jīng)濟的繁榮等因素外,陸羽及其《茶經(jīng)》的影響,更居首功。宋嘉泰《吳興志》引《統(tǒng)記》載::“長興有貢茶院,在虎頭巖后,曰顧渚。石斫射而左懸臼,或耕為園,或伐為炭,惟官山獨深秀。歸于顧渚源建草舍三十余間,自大歷五年至貞元十六年于此造茶,急程遞進,取清明到京”。又說:“袁高、李吉甫各有述。至貞元十七年(801年), 刺吏李詞以院宇隘陋,造寺一所,移武康吉禪額置焉,以東廊三十間為貢茶院,兩行置茶碓,又焙百余所,工匠千余人,引顧渚泉亙其間,烹蒸滌濯皆用之,非此水不能制也?!钡搅嗽?,貢茶院改為磨茶院,院址移至水口。如今,顧渚貢茶院雖廢圮,但院址遺跡依然可辨?,F(xiàn)其旁立碑,以告后人。

紫筍茶的飄香和好的自然環(huán)境,也引來了唐代許多文人墨客紛紛踏入此地,為的就是能品到一口好茶。紫筍茶,這個美麗的名字已經(jīng)足以醉倒人了……

袁高說:“我來顧渚源,得與茶事親?!崩钊河裾J(rèn)為:“顧渚與方山,誰人留品差?持甌默吟味,搖膝空咨嗟?!逼と招葙澰唬骸吧陬欎旧剑显诼瘔]。語氣為茶荈,衣香是煙霧?!编嵐葎t說:“茶香紫筍露,洲回白蘋風(fēng)?!辈⑶腋袊@于:“顧渚一甌春有味,中林話舊亦潸然。”李洞則把好茶與好書相提并論:“蘭臺架列排書目,顧渚香浮瀹茗花?!痹娚ㄈ桓鼑@此茶非同一般:“紫筍青芽誰得識,日暮采之長太息。”張文規(guī)得到湖州貢焙新茶面露喜色:“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碑?dāng)白居易聞?wù)f湖州茶山境會羨慕之極道:“青娥遞舞應(yīng)爭妙,紫筍齊嘗各斗新。”于是又有了“茶香飄紫筍,膾縷落紅鱗”的心得。

由于當(dāng)時顧渚紫筍茶名聲在外,使許多文人對之鐘情有加,就連薛能在“溢目看風(fēng)景,清懷嘯月華”之時,也無忘“焰樵烹紫筍”。鄭谷則以“西閣歸何晚,東吳興未窮。茶香紫筍露,洲回白蘋風(fēng)”羨慕湖州友人能有一杯意猶未盡的好茶。而徐鉉在和門下殷侍郎談?wù)擃欎咀瞎S茶時說:“碾后香彌遠(yuǎn),烹來色更鮮”并遙想起用金沙泉水泡茶情景,乃吟出“正當(dāng)鉆柳火,遙想涌金泉。任道時新物,須依古法煎。輕甌浮綠乳,孤灶散馀煙”的絕妙詩句。以致到宋元明清時,仍有大批文人墨客戀戀不舍顧渚紫筍茶的皇家韻味,贊美不絕。

大唐貢茶院由陸羽閣、吉祥寺、東廊、西廊四個部分組成。建筑繞遺址外為院,可繞行憑吊遐思,品味悠久茶事,內(nèi)有三院,外院前街。此中院為主,西通清風(fēng)樓及金沙泉,樓為歷代刺史督辦茶事暫住宴樂處,泉配茶上貢。東通林間野園,二門帶闕意,點些許“貢”味。后院以展廊、棧橋圍合大殿與月臺,紀(jì)念吉祥寺。中院中心為陸羽閣,閣上層置陸羽塑像,下層及其暗夾層展示其生平與軼事及主要友人。以展示茶圣陸羽生平和《茶經(jīng)》為主的陸羽閣,與供奉文殊菩薩的吉祥寺南北對望,貢茶院在蒼松翠竹之中,更加昭示了“禪茶一味”之境界。陸羽閣四周沒有白墻,懸空嵌著偌大的竹簡,整部《茶經(jīng)》刻在上面。相傳陸羽24歲時,為避安祿山之亂,來到顧渚山實地考察。紫筍茶因他的推薦成為貢品,他也被后人尊稱為“茶圣”。

這時,閣外惠風(fēng)和暢,我站在陸羽像前,望著他凝視遠(yuǎn)山的神情,在清韻禪境中思念著陸羽《茶經(jīng)》三卷,想象著他頭戴斗笠,腳穿藤鞋,在山野中研究茶葉的情景……撫摸著比我還高的實木欄柱,歷史的滄桑寫在上面,然而絲毫沒有老了容顏;望著周圍群山,不覺神思游至深處。

一個保護完整的大唐貢茶院,為中國的茶文化史添上濃重的一筆,人們在青山古閣下寄情于禪茶的相思。在東廊,藏在翠竹松柏間的吉祥寺,仿佛在靜聽來者的腳步聲。我品上一杯碧綠的紫筍茶,芽葉肥厚、顏色翠綠葉兒在茶盞中翻滾,片片起舞,一片茶葉的歲月在我的杯間徘徊踱步,完成華麗轉(zhuǎn)身,禪味、茶味,交相合一,意味深長。于我這個好茶之人,遇見可心之茶,也算是不虛此行。

【摘自2016年2月第1期《吃茶去》雜志;作者:林叢中(浙江湖州),系浙江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

找到約1條結(jié)果 (用時 0.002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1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