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點茶法是

找到約3,758條結果 (用時 0.028 秒)

點茶法是哪個朝代的主要飲茶方法

  點茶是興盛于宋朝,點茶在唐末就已經出現(xiàn),但那時點茶法并非主流,點茶始于唐朝,興盛于宋朝,宋人先將茶葉磨成粉末,再將黑盞預熱,將茶粉投入黑盞之中,用水壺(湯瓶)注水其中,水流極細,如蜻蜓輕點暮荷,故稱點茶。

  點茶法簡介

  點茶是宋代斗茶所用的方法,茶人自己飲用亦用此法。這時不再直接將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先將餅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燒水,微沸初漾時即沖點碗中的茶。為了使茶末與水交融成一體,于是就發(fā)明了一種用細竹制作的工具,稱為“茶筅”。

  到了宋代,中國的茶道發(fā)生了變化,點茶法成為時尚。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點茶法是將茶葉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調成糊狀,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時用茶筅攪動,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為了給客人獻上一碗美味可口的茶,水溫的調節(jié)非常重要。為此,在點茶過程中,如何調整炭火也就變得很重要,調炭時,有“三炭”之說,即底火,初炭(第一次添炭)和后炭(第二次亦即最后一次添炭)。

  點茶的發(fā)展:

  以茶為飲品,在我國開始得很早,甚至可以追溯到西漢。到唐代,飲茶最終成為一種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普遍飲用的社會習尚。入宋以后,斗茶興起,并發(fā)展成為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熱衷的風雅趣事。而不同的飲茶方式,都有其相對應的茶器。

  建盞作為最適合點茶的器皿,在宋代的貴族社會中風靡一時。在茶文化興盛的今天,宋代的點茶之法讓眾多的茶迷好奇不已,然而點茶術與建盞在宋代之后就幾乎絕跡了,我們只能從古人留下的繪畫和文字中尋覓點茶的蹤影。


宋代點茶法,想說愛你不容易

(《吃茶去》雜志)歷代喝茶的方法各有不同,以宋朝點茶法最為繁難、復雜、奢靡和講究。

宋代點茶法,簡稱宋點,即“以湯注之”,就是以沸水點注入茶盞。此等舉手之勞,何言繁難?且容我徐徐道來。

宋代點茶不同于魏晉煮茶、唐朝煎茶、明清以降的泡茶。一是必先調膏。宋時不再將茶入釜煎煮,來人敬茶,需在碗里放入茶末(事前經過炙、碾、磨、羅),注入少許水,攪動調和成像溶膠一樣的茶膏,以備點茶之用。

二是聽聲辨水。凡喝茶,皆需侯湯,即等待水沸。唐代煎茶用鍑(即敞口鍋),可以直接觀察到水沸的全過程。宋人別出心裁,棄鍑而用湯瓶。瓶不透明,只能“以聲辨一沸、二沸、三沸之節(jié)?!蹦纤卧~人李南金曾賦詩一首:“砌蟲唧唧萬蟬催,忽有千車捆載來,聽得松風并澗水,急呼縹色綠磁杯?!贝四寺曓q之詩:一沸,聲如階下蟲鳴,又如遠處蟬噪;二沸,如滿載而來,吱吱啞啞的車聲;三沸,如松濤洶涌、溪澗喧騰。這時候趕緊提瓶,注水入甌,慢不得半步。

如何侯湯辨水,這首詩說的夠清楚了。但有人挑出了毛病,質疑者羅大經,李南金之故友也。他說“若聲如松風澗水而遽瀹之,豈不過于老而苦哉?惟移瓶去火,少待其沸,止而淪之,然后湯適中而茶味甘,此南金之所未講者也”。“移瓶去火”,以防湯水“過于老而苦哉”,想必是羅氏日常烹茶之心得。故賦詩以糾正道:“松風桂雨到來初,急引銅瓶離竹爐,待得聲聞俱寂后,一瓶春雪勝醍醐。”(羅大經《鶴林玉露》)

我等粗俗,暗自思忖:不就是燒瓶開水嗎?何至于這多說辭,這般匡正,搞得無所適從。然古人執(zhí)拗,認定“湯欲嫩而不欲老。蓋湯嫩則茶味甘,老則過苦矣?!?羅大經《鶴林玉露》)非要分出個一、二、三沸,聽出水的細微變化,說出個真章來,玩的就是這種絕活。

三是注湯擊拂。就是一手執(zhí)瓶注水,一手以茶筅(一種打茶的工具,小炊帚狀,多為竹制)擊拂茶湯。注湯擊拂是宋朝點茶法的重頭戲。

檢點宋代的茶事,離不開“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的宋徽宗。這位把皇帝做到俘虜份上的趙佶,視茶事重于國事。風雨如晦,國事艱危之際,仍頻頻延臣賜宴,必欲以高超的茶藝“俘虜”群臣。他尤擅點茶,妙手工巧,存乎一心。徽宗有言:

“妙于此者,量茶受湯,調如融膠。環(huán)注盞畔,勿使侵茶。勢不欲猛,先須攪動茶膏,漸加擊拂,手輕筅重,指繞腕旋,上下透徹,如酵蘗之起面。疏星皎月,燦然而生,則茶之根本立矣。第二湯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線。急注急上,茶面不動,擊拂既力,色澤漸開,珠璣磊落。三湯多置,如前擊拂,漸貴輕勻。周環(huán)旋復,表里洞徹,粟文蟹眼,泛結雜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四湯尚嗇。筅欲轉稍寬而勿速,其清真華彩,既已煥發(fā),云霧漸生。五湯乃可少縱,筅欲輕勻而透達。如發(fā)立未盡,則擊以作之;發(fā)立已過。則拂以斂之,結浚靄,結凝雪,茶色盡矣。六湯以觀立作,乳點勃結,則以筅箸之,居緩繞拂動而已。七湯以分輕清重濁相,稀稠得中,可欲則止。乳霧洶涌,溢盞而起,周回旋而不動,謂之咬盞。宜勻其輕清浮合者飲之?!锻┚洝吩?,“茗有餑,飲之宜人,雖多不為過也?!?宋徽宗《大觀茶論》第15節(jié),點茶)

此乃《大觀茶論》最為精彩之筆,后人稱之為“七湯點茶法”,將擊拂之輕重、快慢、指繞腕旋的手勢,將注水何時多注,何時尚嗇,何時少縱,何時急注,何時周回一線,講的一清二楚。細細品味,點茶之法,點茶之樂,點茶之妙,點茶之神,盡在其中矣。每讀至此,一場精妙的茶道表演如在眼前,讓人不禁尖叫:這哪里像大宋皇帝,乃一“神級”“茶博士”也。

宋徽宗曾在延福宮茶宴群臣,讓太監(jiān)取來兔毫盞(建窯貢瓷茶具),當眾進行分茶表演。分茶是當擊拂過程中湯花泛起時,用小勺子攪動茶水,令茶湯紋脈幻化出花鳥蟲魚、山川草木等圖象,狀若繪畫。此茶之變也,時人謂之茶百戲、水丹青。此等注湯幻茶的技藝,瞬息多變,出神入化,乃點茶之勝景,追求的是更高的烹茶技藝和更美的視覺享受,深為當時的文士墨客所雅好。那位“嗜茶天子”自然深諳此道。但見他指繞腕旋,注湯擊拂。往雅里說,曰“輕攏慢捻抹復挑”;往俗里說,叫用小勺子在茶碗里啪嘰啪嘰一頓攪。不一會,白色的湯花如堆云積雪,茶面上呈夜風吹拂,疏星朗月之狀,極富悠雅清麗之韻。在宋徽宗眼里,點茶、分茶是高雅的藝術,無礙皇帝之尊嚴。他非常得意地對諸臣說:“此自布茶”。(《延福宮曲宴記》)說這是我親手施予的茶,諸臣接過御茶品飲,皆俯首山呼萬歲。這種場面,讓我驀然想起“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噫吁嚱,不知亡國之恨者,更有亡國之君。延福宮曲宴之后未幾年(靖康1126年-1127年4月),“二帝北狩“,即徽宗與欽宗俱被金人俘虜。靖康之恥,與茶無涉,罪在廟堂,罪在弊政也。

點茶后來淪為“齪茶”,確鑿的說是我不曾料到的。南宋《夢粱錄》載:“有一等街司衙兵百司人,以茶水點送門面鋪席。乞覓錢物,謂之‘齪茶’”。是說彼時街司衙兵百司等人,挨門挨戶,以點茶為名,表演茶百戲、水丹青之藝,強行索取錢物,污了點茶的名聲。點茶法過分倚重技巧,夾雜了雜技雜耍的成分,走向異化,把喝茶變成“玩茶”。然而,無論怎樣排解,我終是不愿看到這種“死乞白賴”的角色與點茶法扯上半毛錢的關系。

宋代以后,隨著炒青替代蒸青,散茶替代餅茶,點茶法漸次式微,今失傳久矣。幸有趙佶的《大觀茶論》、蔡襄《茶錄》、宋子安《東溪試茶錄》、黃儒《品茶要錄》等一批茶學著作,以及《宋徽宗趙佶文會圖》、劉松年《茗園賭市圖》、趙孟頫《斗茶圖》等筆意精妙的傳神畫品和蘇軾、陸游等詠茶詩文,點茶分茶之狀宛然在目,讓我們得以回望史上最牛、最博眼球的茶藝。

【原題:宋點,想說愛你不容易。摘自2016年第2期《吃茶去》雜志;作者:袁振生(山西陽泉)】

什么是宋代點茶法


茶興于唐,盛于宋。唐代流行煎茶法,而到了宋代,茶道發(fā)生了變化,點茶法成為當時的時尚。


與煎茶法不同,點茶法是將茶葉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調成糊狀,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時用茶筅攪動,茶末上浮,形成粥面。其實,點茶就是把茶瓶里燒好的水注入茶盞中。

點茶法的動畫

點茶的具體操作:


在點茶時,先用瓶煎水,對候湯要求與唐代是一樣的。而后將研細茶末放入茶盞,放入少許沸水,先調成膏。所謂調膏,就是視茶盞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盞,再注入瓶中沸水,將茶末調成濃膏狀,以粘稠為度。


接著就是一手點茶,通常用的是執(zhí)壺往茶盞點水。點水時,要有節(jié)制,落水點要準,不能破壞茶面。與此同時,還要將另一只手用茶筅旋轉打擊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泡沫),稱之為“運筅”或“擊拂”。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注水和擊拂是同時進行的。所以,嚴格說來,要創(chuàng)造出點茶的最佳效果:一要注意調膏,二要有節(jié)奏地注水,三是茶筅擊拂得視情而有輕重緩急的運用。只有這樣,才能點出最佳效果的茶湯來。


而這種高明的點茶能手,被稱之為“三昧手” 。北宋蘇軾《送南屏謙師》詩曰:“道人曉出南屏山, 來試點茶三昧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嘗茶和公儀

梅堯臣

都籃攜具上都堂,碾破云團北焙香。

湯嫩水輕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長。

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盧仝走筆章。

亦欲清風生兩腋,從教吹去月輪傍。

【賞析】備好茶具,碾茶煮烹,茶湯清嫩,口甘神爽。聯(lián)想到李白的仙人掌茶詩和盧仝的七碗茶詩,頓時覺得清風生兩腋,飄飄而欲飛仙。

(資料來源 :teamasters)

找到約3,681條結果 (用時 0.016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77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