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大益生茶下關(guān)沱茶

找到約7條結(jié)果 (用時 0.019 秒)

還在問大益口糧茶推薦?看這個帖子就夠了

  第一期(大益2012)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黃老濕。昨天寫了個帖子,分享如何挑選一款耐存的普洱新茶。然后群里的小伙伴給我的反饋是更希望直接告知買啥茶比較好。

  熱心寵粉的我肯定是立馬安排!我最熟悉的就是大益,思考再三,決定寫個推薦系列帖。該系列會針對每一年的大益生茶進行對比,挑出里面性價比最高的口糧,喜歡的記得點贊轉(zhuǎn)發(fā)。

  今天就聊第一期,就只從2012年的大益生茶里面開始:

  口糧級別評分原則:

  (滿星5顆)

  5星為必買茶

  4星為高性價比茶

  3星為適中性價比

  2星為低性價比

  1星為無性價比


  茶評簡述:

  1 大益之戀(喚醒時光)(100一套四款)

  鐵盒包裝,小磚,滋味強!一看就是冷門貨,而且品質(zhì)高!鐵盒裝的不容易跑香。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4


  2 大益之戀(怡然時光)(100一套四款)

  和上面那個是一個系列的,另外還有兩款熟茶,這個用料比上面那個更粗壯,苦澀更低更耐泡。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4


  3 五子登科(800一片)

  餅茶,用料比較好,但滋味方面一般,沒拼老料,也沒用沃黃,比一般的7542強。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2.5


  4 天地人和(400一套生熟套)

  和五子登科差不多,但更冷門,是禮品茶,一般不受待見,所以價格會更低,禮盒裝的一般容易串味,不建議買多。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3


  5 普知味(130一片)

  這個屬于當初設(shè)計的高檔貨,勐海高山料,但普知味系列不火,屬于被低估的系列,略帶煙,可以試試。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3.5


  6 普知味3年陳(平均200一片,生熟套)

  比前者用料多拼了老料,禮盒裝,不適合長期存,購買的話找北方倉,廣東倉會吸紙盒味。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3


  7 經(jīng)典7542(80一片150克)

  常規(guī)老貨了,花果香,說明有拼老料或是嘗試了沃黃。不管怎么說7542都不算冷門,按需購買就好。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2.5


  8 第201批次7542,202批次7542,205批次7542

  用料一般,無特色撿便宜的買就好。除了203,和204批次比較有噱頭外,這個批次都不是很貴。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3


  9 龍騰盛世(1000一片)

  這個是生肖龍餅,價格不低了,用料較好,喝過感受下來在生肖里面算是比較好的那種,價格高不適合做口糧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2.5


  10 大益春早(400一片)

  禮品包裝茶,容易串味,而且大益茶里面有早春,或女兒茶幾個字的基本都是嫩芽茶,喝起來鮮爽,但轉(zhuǎn)出來效果很差,不建議買來存。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2.5


  11 大益7532(150一片)

  大益經(jīng)典配方,和上面的早春相比肯定用料還不如前者,但是名氣響也不是禮盒裝的,存到現(xiàn)在比較安全。價格比7542便宜不少值得一喝。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3.5


  12 大益8582(200一片)

  大益經(jīng)典配方,老茶中的王者配方,但是現(xiàn)在用料太差,顯得薄,不推薦買。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2.5


  13 巴達高山有機茶(220一片)

  被極度低估的一個系列,大益只要用了八達料的茶基本都很便宜,即便是有機茶園的,打了白菜標也沒用。這茶是禮盒裝的,建議大家找北方倉試試。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4


  14 布朗孔雀(15000一片)

  這一年的神仙茶,莊家控盤極穩(wěn),不好多做評價,現(xiàn)在價格都飛天了。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1


  15 易武正山(700一片)

  大益的易武系列一般都不貴,特別是改制前葉柄懷定制的一片葉系列。但我個人喝完覺得除了2005年的易武正山外,近些年的易武一般顯得有些薄,不是很推薦,建議買別家的。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2


  16 勐海之春(150一片)

  大益茶里面除了早春喬木,只要聽到春字就頭疼啊,肯定是超級冷門了,各位可以跟7532對比,比7532便宜且倉儲好的可以買。


  17 龍?。?000一片)

  這個茶的確好喝,用料也好,就是貴,但又不是太離譜,所以有實力的可以考慮。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2


  18 高山韻像(250一片)

  這個系列都是有人炒作和玩的,從品質(zhì)上講并無特別過人之處,定位也很普通,按需購買吧。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3.5


  19 金色韻像(5000一片)

  和龍印一樣,好喝也有人玩,價格肯定不低啊。但品質(zhì)非常不錯,不建議當口糧選擇,價位低了可以買點存。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1.5


  20 巖韻(4500一片)

  前年這茶突然廠里放了一批出來,坑死一大堆人,我還拍了視頻發(fā)微博。從喝的角度看,性價比不高,現(xiàn)在也很貴,不建議當口糧。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1


  21 怡品普洱(190一片)

  一聽名字就冷門,用料一般,并無過人之處,各位可以當7542買來喝,就是別抱太大期望。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3


  22 銀孔雀(400一片)

  這個系列號稱拔了毛的孔雀,就是飛不起來,我沒喝過不好評價,但介紹是說拼配了巴達,勐海,勐宋三個山頭的料,不貴的話可以買片試試。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3.5


  23 銀大益(2000一片)

  我當年淘寶買才200,一個勁吐槽自己被坑了,但現(xiàn)在漲到好多倍,誰能想到?茶濃度很高,但價格不低,不適合一般茶友當口糧。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2.5


  24 大團圓(900一片1000克)

  冷門禮盒,定位高端產(chǎn)品,壓得很緊,喝起來會比較苦澀。沒串味的話可以買來玩。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3


  25 筍殼青磚(100一塊)

  冷門磚茶,沒喝過,但我看了下覺得還不錯,常規(guī)筍殼包裝,250克,滋味一般,用料偏粗,價格美麗。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3.5


  26 熊貓坨(90一個)

  前段時間炒了一波,本來在芳村想買一件,沒買到。有煙味,可以買來玩,現(xiàn)在價格也不算貴。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3.5


  27 大益甲級坨(20一個)

  和熊貓坨差不多,就把他定位成下關(guān)甲坨就好,用料不如熊貓。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3.5


  28 春尖青坨(90一個)

  又是春尖又是坨,這茶沒啥喝的,冷門中的一般貨色,可以買來做招待口水茶。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2.5


  29孔雀方茶(800一塊)

  又是孔雀概念茶,但這個品質(zhì)不錯,和92方一樣有潛力。但從口糧角度來說還是不建議。

  口糧級別推薦指數(shù):2.5


  我個人的建議買的三款是:

  大益之戀(磚),熊貓坨,巴達有機主要還是從性價比的角度來考慮。

  PS:最后,不少朋友會問我渠道的問題,我不是從業(yè)者,不好推薦。大家可以問問吧主或是吧里的其他芳村茶商,信息肯定比我更有優(yōu)勢。由于價格是從某平臺的信息上摘抄的,真實零售價可能會有出入。

  作者:黃老濕 來源:下關(guān)沱茶吧


  信息貴在分享,如有涉及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及時刪除。

濃釅鮮爽——大益08青沱開湯

  大益的價錢不和諧,前一段SJ有活動進了一沱~250克的大沱。08年的茶到現(xiàn)在也算陳化過了,周末開湯看看效果。個人感覺這茶不錯,雖說不能算高端大氣上檔次,也算低調(diào)有內(nèi)涵了~很足的勐海味。茶評見下~

  大益標志,怎么辨真?zhèn)危?/p>

  沱面看上去條索分明,仔細觀察沒有濕倉現(xiàn)象

  近距離觀察,小破相機有點虛~

  沱底

  撬茶大概7克這樣,投入230ML的小熊貓壺~沱壓得不是特別實~

  洗茶兩道~10秒出湯,杯子中是第一道。第一道茶幾乎沒有苦澀味,這和下關(guān)的沱差別很大。我喝下關(guān)06年的甲沱其實也轉(zhuǎn)化的很好的,但是第一道茶還是有煙味和淡淡的苦澀。這個只有仔細品才能微弱的感受到。第一道茶充分體現(xiàn)了“鮮”和“爽”兩字。茶入口很順,伴有淡淡的茶香。舌頭感覺到茶浸潤的柔和感。湯色雖然老黃色,但味道不重,我還懷疑是不是我投茶少了~好戲還在后面

  公道中是二三道茶混合,這時喝慢慢感覺出這茶的精妙之處。此茶生津發(fā)汗效果比較明顯,入口感覺非常好,茶在口中始終有厚實的茶香味。連續(xù)品幾口后感覺到綿長的回甘,然后口中就充斥這濃濃的勐海味。至于什么是勐海味我也說不上來。我喝過的大益生茶有限,無非就是7542,勐海之春這類入門貨,但是感覺大益的生茶確實有一種獨有的氣息,此茶也有,姑且稱之為勐海味吧。喝完后呼吸,感覺口中回甘持久,雖不猛烈,但卻綿綿無盡期。感覺很棒!

  這應(yīng)該是第五道茶湯了,依舊很濃厚。此茶的“濃”不是體現(xiàn)在苦澀上,而是體現(xiàn)在茶的氣息。這茶我一直從下午泡到晚上,依舊穩(wěn)定,大概前后喝了12道,后面我都泡的比較狠。茶味依舊,口中效果依然出色。

  七八道茶,悶泡了一會。此時喝充分感受到“濃釅鮮爽”的特點。在口中的感覺一直穩(wěn)定,一下午口中都是茶的香氣。

  葉底沒拍,有時間今天補上。感覺此上雖說價格上不太和諧,但是喝喝確實不錯,可以集郵作為高級口糧,僅供參考,大家輕拍!

  來源:下關(guān)沱茶吧 作者:南來北往的貓哥

  信息貴在分享,如有涉及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及時刪除。

茶“萬病之藥”難治“愚”

前幾天,公眾號“啖茶論道”轉(zhuǎn)載一篇題為《茶葉為“萬病之藥”?查證過嗎?不要再自欺欺人和誤人子弟了!》的文章。作者陸某,是一位東京大學農(nóng)學與生命科學研究科應(yīng)用生命化學專業(yè)博士后。然而就標題而言,卻像是自媒體流量套路,并無半分學術(shù)氣質(zhì)。

這位陸博士后謙虛地說自己十分喜歡王岳飛教授有關(guān)茶學概論的大學網(wǎng)絡(luò)公開課,但感覺上是“來碰瓷的”。顯而易見,可真是瞄準了浙江大學王岳飛教授的知名度,對其著作《茶文化與茶健康(第二版)》“茶葉為萬病之藥”的論述考究,大做文章,其中不免多有曲解。

01、“茶為萬病之藥”之釋義

莊周說:“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边@是做學問的宗旨。茶,是一種通俗的飲品,但這不影響它“為萬病之藥”,為天地萬物之大美者。

這幾年研究與評判普洱茶,陸續(xù)拜讀過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所長王岳飛教授的諸多茶學著作。他的著述,既有西方科學主義的嚴謹,有一份證據(jù)說一分話,又有中國經(jīng)驗主義的弘涵。

在我看來,王岳飛教授是茶學領(lǐng)域算是少數(shù)幾位能夠秉持學人精神,和獨到茶學視野的學者之一。

那位陸博士后工具書讀的太多,竟忘記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科學的繼承與發(fā)揚,以機械主義之辭“證死”“茶葉為萬病之藥”的觀點。

早在漢代,《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神農(nóng)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在古書上說是一種苦菜。唐之前無茶字,荼向茶的轉(zhuǎn)變,即荼代指茶可能早于魏晉南北朝,但音變始于六朝。

清人席世昌《席氏讀說文記》載:“只可謂荼之音讀,至梁始變,茶之體制,至唐始改而已?!边@一點,陸羽的《茶經(jīng)》亦有記載。

因為茶與荼的聯(lián)系,“茶葉為萬病之藥”的傳統(tǒng),也可能起源于“神農(nóng)嘗百草”的故事。古代先民幾千年的歷史實踐和驗證,極其可靠。

“茶葉為萬病之藥”的傳統(tǒng),歸根結(jié)底是一條“吾日三省吾身”、“溫故而知新”的經(jīng)驗主義道路,中國文明,包括國飲文化,在五千余年的歷史長河中永葆光輝,主要依靠的就是這一點。

無論中醫(yī)的經(jīng)驗主義,還是西醫(yī)的科學主義,都從未切實證明茶的藥物性質(zhì)。

當然,這里我們專指的是西方醫(yī)學意義的藥物性質(zhì)。

而中醫(yī)學理論,本質(zhì)上是不能像西醫(yī)一樣進行量化的,也不能像現(xiàn)代醫(yī)學的邏輯完全解釋透徹,是謂:“混沌”。

茶葉在中醫(yī)意義上的藥物性質(zhì)是重要的經(jīng)驗科學屬性。而非西方醫(yī)學意義上的藥品性質(zhì)。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茶葉為萬病之藥”,不是說茶真的是一種具有某些針對性病癥療效的藥物,而是強調(diào)茶的保健性與養(yǎng)生性。

這恰恰與中國傳統(tǒng)的混沌、玄秘、“道”、天人合一、陰陽、中醫(yī)原理等文化有關(guān),因此,“茶葉為萬病之藥”的核心,更加側(cè)重強調(diào)茶的益生性和健康屬性。

茶的益生性,也是茶之所是“天地萬物之大美”的根本內(nèi)涵。自古而然,茶的出現(xiàn),使人們的日常生活更加豐富雅趣,更加性情詩意,更具延展想象的空間。

但“茶葉為萬病之藥”之說,絕不是西方醫(yī)學和科學主義所能具體解釋清楚的,就像“道家”不能被英文所翻譯一樣,具有自己的“言外之意”。

這也是自稱東京大學農(nóng)學博士后的陸某,似乎不能理解王岳飛教授對“茶葉為萬病之藥”的闡釋的根源。

可見,陸博士后沒有充足的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看待事物浮于表象,很容易墮入西方醫(yī)學科學治標不治本的“小道”,即“論標不論本”。這樣,又何談知茶論茶?

02、“茶葉為萬病之藥”解讀差異之源辨

中國文化,傳統(tǒng)醫(yī)學,以及茶文化所說的“茶葉為萬病之藥”,更是一種文化血緣與文化信仰。

中國人有自己的一套獨立的傳統(tǒng)宇宙觀和認識論,這些經(jīng)驗式的觀念,若以西方的科學技術(shù)以及研究方法去分析,無法理解、解釋之處不勝枚舉。但這并非中國經(jīng)驗自身的問題,而是西方人認知視角與認知力的問題。

對“茶葉為萬病之藥”說理解的類似爭議,其實主要源自審視者的文化教養(yǎng)與學問土壤差異。

在中國社會,現(xiàn)代科學沒有搭建自己的框架之前,以往的知識通常屬于“經(jīng)驗”。經(jīng)驗對于中國文明與中國社會發(fā)展來說,其實是中國先民的實踐科學。

但與之不同的是,現(xiàn)代社會,尤其是西方社會,往往更愿意采用實證科學來解決“疑慮”。

對于茶是藥非藥的論爭亦是如此,西方的實證主義往往忽略了中國文化具有混沌性質(zhì)的經(jīng)驗主義,咬文嚼字,審視事物的某些特性而非全部,抓住事物的局部而整體,本質(zhì)上忽視中國文化的多元存在。

中西方關(guān)于經(jīng)驗主義科學與實證主義科學的區(qū)別在于:中國的傳統(tǒng)科學,是將經(jīng)驗科學與現(xiàn)代實驗科學并用,王岳飛教授的茶學研究就全面深入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

在實驗科學尚不能解決疑問之前,仍然遵循并相信著經(jīng)驗科學。

而西方則是單一的實證科學,凡是沒有數(shù)據(jù)證明的命題都是偽科學,不僅茶葉如是,小如海參、冬蟲夏草、阿膠等研究對象,大如量子理論等研究領(lǐng)域,比比皆是。

該博士后的詭辯思路,即是趨向西方實證科學的。但遺憾的是,其研究與論文既無具體的科學實驗數(shù)據(jù)支撐,又無充分的文獻實證,僅僅是做了一些簡單的文字對比,以及集中體現(xiàn)個人意志的辯駁,其文章論點、論據(jù)皆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中國的茶葉,與水稻、玉米等作物一樣,都屬于經(jīng)驗科學的范疇,在沒有實證科學證實的前提下,就已被廣泛推廣使用,并逐漸由先民總結(jié)為“萬病之藥”。

今天,人類開始進入用實證科學驗證茶、水稻、玉米等是否利于人體的階段,因此,凡是可以證偽的都可以定論,但凡是不能證偽的則不能輕易否定。

“茶葉為萬病之藥”在經(jīng)驗科學中早已成熟可靠,但在科學驗證領(lǐng)域尚未得出結(jié)論,對茶葉分子生物科學的研究,也才剛剛起步,還處在探索階段。

因而,從目前的研究視域和研究背景來論,王岳飛教授的研究充分兼顧中西文化視野特征,具有中和之美。無疑,這是具有重要價值的。

03、“茶葉為萬病之藥”之“藥”是藥非藥?

“茶葉為萬病之藥”,其實主要強調(diào)兩個方面的事實,一是“茶藥同源”,二是茶本身所具備的益生性、保健性和養(yǎng)生意義。

今天,茶葉已是消費量僅次于水的世界性飲料,并已產(chǎn)出諸多以茶葉為原料的藥品與保健品。足見中國茶及其益生性,早已被世界所認可。

前文已經(jīng)指出,“茶葉為萬病之藥”之“藥”,不是西方醫(yī)學意義上針對病癥,能夠藥到病除的藥物。

所謂“萬病之藥”,只能以中國語境來闡釋,其更多是強調(diào)茶葉中的活性成分,對諸多健康、疾病問題的預(yù)防效果與改善功用,并非是說茶葉真的是治療百病的妙藥。

不少史料記載顯示,“藥食同源”是中醫(yī)的一個基本觀點。據(jù)目前可查證的文獻資料來看,人類最初利用茶葉可能是從藥用開始的。

而古今中外,以茶飲預(yù)防相應(yīng)疾病的案例層出不窮,并有諸多應(yīng)用歷史記載和效果驗證。

東漢末的醫(yī)圣張機在《傷寒論》說:“茶治膿血甚效”,相傳此期的華佗也有“苦茶久食益思意”的論斷,道出茶的保健、益生性。

唐人陸羽在《茶經(jīng)》里也記載了很多茶的功效,其中涉及茶的提神明目、助氣爽神、減肥、增強思維的敏銳度等功用。

1215年,日本的榮西禪師寫就《吃茶養(yǎng)生記》,重點論述了吃茶于養(yǎng)生的特殊意義?!安枋丘B(yǎng)生的仙藥、延齡的妙術(shù),不可不知?!闭J為喝茶能促進健康。

宋以后,大批茶學、醫(yī)學典籍陸續(xù)誕生,這些文獻更加詳細地記載了茶的養(yǎng)生功效,如蘇軾的《茶說》、禪師圓悟克勤的《碧巖錄》、吳淑的《茶賦》、顧元慶的《茶譜》、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茶所具備的這些保健養(yǎng)生功效,除了被中國傳統(tǒng)經(jīng)驗主義的文獻大量記載以外,還被西方科學主義的實驗研究所證實。

據(jù)索引,僅國際權(quán)威的學術(shù)論文檢索平臺WebofScience,就能檢索幾千篇關(guān)于茶葉保健功效的科研論文,足見人類社會對茶葉藥學意義的期望與探索。

這些論文證實了茶葉及其成分在預(yù)防癌癥、改善肥胖、預(yù)防齲齒、減輕代謝綜合征、預(yù)防心血管疾病、預(yù)防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等方面的顯著效果。

1986年,法國巴黎發(fā)布了震驚西方世界的云南下關(guān)沱茶艾米爾醫(yī)學報告,指出云南下關(guān)沱茶對降低血脂和膽固醇具有顯著定功效。以西方科學實證檢測佐證了古人“茶為萬病之藥”的經(jīng)驗。

此外,不少國外的研究,如奧克蘭大學的WandaC.Reygaert,通過臨床實驗,證實了綠茶對人體抗炎、抗菌、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口腔疾病等方面,都具有多功能保健活性。

又如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AndrewP.Neilson教授,指出長期飲茶對改善糖尿病、肥胖等多種代謝疾病有顯著的改善意義。

日本的茶界知名人士豐茗會董事長松下智對屬于黑茶類的六堡茶一直非常關(guān)注,就是由于茶葉中所含對人體有益的兒茶素等,其所著的《中國茶-六堡茶的余韻》也提出了較為新穎的研究成果。

由于當時黑茶的價值被發(fā)掘,進而引起了食品及生物學、生態(tài)學工作者的注意?!坝捎诮陙砹餍薪】凳称?,而六堡茶據(jù)說有降血壓和降低高膽固醇的作用而被飲用?!?986年,名古屋女子大學教授將積祝子教授也曾發(fā)表論文《六堡茶的制法及飲用偏好》,從食品及生物學角度挖掘六堡茶祛濕消暑,改善腸胃功能的價值。

關(guān)于茶葉保健功效的作用機理及自由基病因?qū)W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并非個人杜撰,而是有著大量實驗和科研論文積累的學術(shù)觀點。

如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的《自由基與衰老》一書中指出,人類的衰老及相關(guān)疾病可能與體內(nèi)自由基的活動密切相關(guān),這一理論最早于1965年由HarmanD提出。自由基是一種缺乏電子的物質(zhì),非常活躍,在人體內(nèi)會到處爭奪電子,并與細胞內(nèi)的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yīng),進而損傷遺傳物質(zhì),導致基因突變,引發(fā)癌變,還會造成人體細胞損傷,導致衰老。而茶葉中的茶多酚等物質(zhì)具有顯著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能夠保護人體免受氧化損傷,因此諸多研究表明茶葉對心腦血管疾病、炎癥、腫瘤以及其他衰老相關(guān)的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功效。

20世紀90年代后,浙江大學茶學系楊賢強和藥學系朱善瑾等,成功開發(fā)“國家中藥保護品種號”,新型“心腦健膠囊”和“心腦健片”。

2006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茶多酚作為新的處方藥,用于局部(外部)治療由人類乳頭瘤病毒引起的生殖器疣。

前幾年,日本太陽化學公司,更是研制了多種富含茶氨酸的保健系列產(chǎn)品,用于促進睡眠、提高精神集中、抑制吸煙欲、改善注意力等方面。

種種論據(jù)表明,“茶葉為萬病之藥”并非虛言,它的益生性與保健養(yǎng)生意義是多種方面的。在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越來越多的茶葉保健功能,必定會被逐步證實和開發(fā)利用。

身為茶人,發(fā)言為志,理論取證,談茶論道,都應(yīng)站在國家民族文化的高度,以深入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傳統(tǒng)科學的經(jīng)驗,全面理解中西方醫(yī)學語境的異同為基礎(chǔ),切不可做只會考試升學,只會死鉆牛角尖、邏輯離亂不知所云的博士后研究,更不可辱沒祖宗之學,嘩眾取寵、自欺欺人。

以上羅列了如此多的事實,不知陸博士后是否能“納入法眼”?

其實,“茶葉為萬病之藥”,是一種文化認同,是理解中國文化內(nèi)涵的必要前提。

倘若陸博士后也是一位真正愛茶懂茶的喝茶人,自不會弄出如此笑話。當然,中國還有一句俗語,人啊,“總被浮云遮望眼”。

看來,“茶葉為萬病之藥”,當務(wù)之急是先治治某些文化研究者身上固有的“愚”性。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參考文獻

陳瑗,周玫.自由基與衰老[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

孫世利,苗愛清,凌彩金,等.紅茶提取物體外清除自由基作用研究[J].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10,037(008):259-261.

麥少葦,王曉君,孫娉,etal.茶葉活性成分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B06):42-44.

趙保路.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J].科學通報,2002,47(16):1206-1210.

韓馳.茶的抗氧化作用研究[C]//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國際茶文化研究會,2008.

方崇業(yè).茶葉組分抗菌、抗病毒和免疫增強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10,023(008):910-912.

李憲超,閆芳.茶多酚抗癌作用研究進展[J].山東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06,028(005):373-374.

Reygaert,W.C.AnUpdateontheHealthBenefitsofGreenTea.Beverages2017,3,6.

Vuong,QuanV.EpidemiologicalEvidenceLinkingTeaConsumptiontoHumanHealth:AReview[J].CriticalReviewsinFoodScience&Nutrition,2014,54(4):523-536.

NevinS,BasarGB,MehmetA.Teaconsumptionanddiseasecorrelations[J].TrendsinFoodScience&Technology,2018,78:95-106.

HaufeTC,HoKKHY,FerruzziMG,etal.PotentialHealthEffectsofTea[J].NutritionToday,2018,53(5):213-228.

原標題:《“萬病之藥”難治“愚”》,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找到約4條結(jié)果 (用時 0.002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3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相關(guān)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