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大雪山野生紅茶

找到約68條結(jié)果 (用時 0.002 秒)

一泡而紅,大雪山野生古樹紅茶

 

【藏品名稱】大雪山野生古樹紅茶

【藏品品牌】磐鑫茶業(yè)

【藏品產(chǎn)地】臨滄永德大雪山

【制作年限】2018年春

【藏品規(guī)格】每條12袋,每袋5克

 

臨滄永德大雪山,位于臨滄永德縣東北部,瀾滄江西岸。是云南省級自然保護區(qū)之一,為一個較為封閉的低緯度高海拔原始林區(qū)。永德大雪山系怒江支系碧羅雪山的支脈,山脈呈西北一東南走向,南北綿延24公里,東西長15.6公里,總面積約300平方公里。永德大雪山主峰為大雪山,海拔3429米,主峰西北有小雪山,海拔3177米。

永德大雪山最高海拔3429米。是云南三大茶區(qū)之一臨滄茶區(qū)的最高點。永德大雪山產(chǎn)茶區(qū)主要是在海拔1900至2600的古樹茶自然群落。由于大雪山海拔高,所以其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得比較好,茶樹的生長環(huán)境優(yōu)越。在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中,也孕育出獨特的野生古樹紅茶。

永德大雪山的野生古茶樹主要分布在大雪山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的干河、藥地盒、四十八道河等地的原始森林當(dāng)中,直徑最大的古茶樹約70厘米。高海拔、嚴寒的氣候環(huán)境,使得古茶樹生長緩慢,但百余年的茶樹精華,也濃縮于這些緩慢生長的古茶樹中。

 

源自高海拔雪山的野生古樹紅茶,歷經(jīng)千百年時光沉淀,歷經(jīng)千百年寒風(fēng)凜冽。閱盡滄桑而心不改,它的美不止看到的那么簡單,更需要細細的去感受。讓大雪山上的山野氣息,讓古樹茶的紅色狂想,在唇齒間回蕩,在舌尖綻放。

古法純手工制茶工藝

磐石般的品質(zhì)堅持

就為了讓源自臨滄制高點的野生古樹鮮葉

成為紅茶中的巔峰之作

大雪山野生古樹紅茶,經(jīng)采摘、萎凋、揉捻、發(fā)酵、干燥等工序制成。將從野生古茶樹上采下的新鮮細嫩的茶葉擺放在通風(fēng)透氣的竹簾上散發(fā)水分的過程稱為萎凋,當(dāng)水分散失到一定程度,茶葉變成萎松時再純手工揉捻,使茶汁揉出,茶葉成條。揉好的茶葉放在木制的盤內(nèi),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茶葉逐漸變紅,激發(fā)他原始野性的香味。

《茶經(jīng)》云:茶者,野者上,園者次

《茶經(jīng)》七千字,談茶品的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采。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葉卷上,葉舒次。陰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滯,結(jié)瘕疾。

茶樹生長的秉性,是茶樹有四喜:喜溫、喜濕、喜漫射光和酸性土。都是有一定標準的:溫度一般在15-25°,酸堿度PH值一般是4.5-6.5之間,水分要求年降水量不得低于1500毫米,生長的坡度在30°以下。這些特性使得茶樹的生長以一定海拔的山區(qū)為宜。野者上,園者次,可以說構(gòu)成了茶圣陸羽對茶品優(yōu)劣的總綱。

大雪山野生古樹紅茶,選用200年以上野生古樹原料加工而成,條索緊秀烏潤,壯碩飽滿,質(zhì)感明顯。沒有普通滇紅茶的金色芽毫,但烏潤的條索卻散發(fā)出陣陣野性的味道。

杯邊環(huán)繞著張揚的金圈

什么是金圈?

高檔紅茶在沖泡之后湯色紅艷,白色的茶杯與茶湯接觸處會有一圈金黃色的光圈,這就是"金圈"。形成"金圈"的主要物質(zhì)是茶黃素,對紅茶的色、香、味以及品質(zhì)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金圈"越厚越亮,證明紅茶品質(zhì)越好。

大雪山的海拔和凜冽寒風(fēng),鑄就了野生古樹茶更多的內(nèi)涵,張揚的金圈環(huán)繞杯邊。無須隱藏,不要含蓄,這就是野性。

 

大雪山野生古樹紅茶,除了湯色金黃透亮、滋味醇厚飽滿、香氣較為沉穩(wěn),悠長、葉底紅勻鮮亮等特點外,更透著一股放蕩不羈的山野之氣,經(jīng)久耐泡,回干生津的持久。濃冽的茶湯入口,細膩卻不乏活力,仿佛將人生巔峰的感受喝入身體。

野性的味道是什么?

野性的味道,就是成熟的味道

大雪山野生古樹紅茶

渾身上下都透出這種野性的魅力

都市的生活,需要像滇紅茶那樣的文雅和風(fēng)度

但有時候

更需要這種野性的綻放

野性,就像人性的脊梁

是人類祖先存留下來的基因

是戰(zhàn)勝一切困難

邁向巔峰的支柱

 

野性不是野蠻

野性的味道

就是成熟的味道

張揚而不放縱

奔放而不失內(nèi)涵

茶葉的味道在舌尖

野性的味道在骨髓

勐庫大雪山:茶樹發(fā)源地,動植物天堂

種茶樹、種咖啡、有雨林、有孔雀...很難想象在地處低緯度高溫地區(qū)的臨滄地區(qū),卻有著勐庫大雪山、邦東大雪山、永德大雪山等諸多以“雪”為名的大山。

臨滄的諸多大雪山,本沒有排名之分,但在茶客的心中,勐庫大雪山卻有著特殊的地位,不僅是因為這里匯聚了眾多普洱茶界的名山名寨,更因為在大山的深處,還生長著一片總面積達1.27萬畝的史前野生古茶樹。

臨滄茶區(qū)第一篇,就讓我們重新拜訪這片郁郁蒼蒼的自然圣地——勐庫大雪山。


勐庫大雪山茶樹群落

勐庫大雪山,位于雙江縣勐庫鎮(zhèn)西部與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交界處,與哀牢山、無量山僅一江之隔,系南北走向的邦馬山主峰,而邦馬山則是橫斷山脈怒山系向南延伸的余脈,印度洋的暖濕氣流與太平洋氣流在此交匯,帶來了暖濕的氣候和豐沛的降水,讓勐庫大雪山成為了動植物的天堂。

自古以來,勐庫大雪山都是人跡罕至的自然秘境,即便是經(jīng)驗老到的獵人,都不敢輕易涉足這片神秘莫測的山林,這不僅是因為這座山在當(dāng)?shù)厝诵闹杏兄绺叩牡匚?,更是因為這里異常茂密的植被,尤其是半山腰間密集生長著的實心竹林(當(dāng)?shù)厮追Q“箭竹”),如壁壘般守護著這里,阻止人們進入,也讓山上的野生古茶樹群落始終保持著與世隔絕的狀態(tài)。

然而,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箭竹林突然開始成片開花,成片死去,勐庫大雪山失去了最外圍的天然屏障,人們也才得以一覽勐庫大雪山茶樹群落的真實面目。(注:竹子開花死亡的原因目前尚未查明,學(xué)界有生長周期說、自由基理論、病理學(xué)說等假說,但沒有任何一種學(xué)說能解釋竹子開花的所有現(xiàn)象,這里就不展開聊了)

1997年3月20日,五家村村民張正云等人上到大雪山采藥時,誤入原始森林深處,偶然發(fā)現(xiàn)了隱藏在此的野生大茶樹群落,并留下“最大那棵要3個人才能合圍”的信息,同年8月,豆腐寨村村民唐于進等人亦在此地發(fā)現(xiàn)野生古茶樹群,記錄下最大的1棵基干圍3.25米,胸圍3.1米。

1997年9月,雙江縣政府兩次組織相關(guān)部門,初步調(diào)查勐庫大雪山野生古茶樹群落,認為其價值巨大;次年3月,由原臨滄地區(qū)行署副專員陳勛儒老師帶隊,組織有關(guān)部門對大雪山野生古茶樹群落進行二次考察,初步統(tǒng)計出這里約有萬余棵,樹齡近干年的喬木類型野生古茶樹,引來了學(xué)界的廣泛關(guān)注。

2002年12月8日,經(jīng)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茶葉研究所、中國科學(xué)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茶葉研究所、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等科研部門的植物學(xué)專家和茶葉專家共同考察鑒定,認為勐庫大雪山野生古茶樹群落是茶樹的起源地之一。

勐庫大雪山的野生古茶樹群落,分布在海拔2200~3000米的大雪山中上部,面積約1.27萬畝,其中1號古茶樹的基圍3.5米,2號古茶樹的基圍2.9米,據(jù)推測樹齡均在2500年,是目前全球已知的,海拔最高、分散面積最廣、種群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樹群落,是保留至今的茶種質(zhì)基因庫,也是世界茶科植物起源、演進變異、分化的重要原生群落示范地。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勐庫大雪山野生古茶樹屬于大理茶種(學(xué)名:Camellia taliensis),在進化上比普洱茶種更原始的同時,又具有茶樹的形態(tài)特征和茶樹功能性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等,可制成茶葉飲用研究,又由于其所處海拔高,兼具抗逆性強、抗寒性尤強的特點,亦是抗性育種和分子生物學(xué)研究的寶貴資源。

勐庫大雪山野生古茶樹群落的發(fā)現(xiàn),不僅對進一步認證茶種原產(chǎn)于我國云南以及研究茶樹的起源、演變、分類和種質(zhì)創(chuàng)新,具有重要價值,也為國際古茶研究提供重要的實物樣板,對我國在國際茶科植物研究和發(fā)展戰(zhàn)略地位及其話語權(quán)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有觀點甚至認為,這個原始古茶群落是目前發(fā)現(xiàn)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喬木類型野生古茶群落,可以成為“云南是茶樹起源中心地帶”“中國是茶樹馴化和栽培發(fā)祥地”的有力證據(jù),是至今尚存記錄喬木茶樹演變的活化石”,堪稱“世界茶源”中的“世界茶源”。

而在野生古茶樹群落中,還有著極為豐富的,未經(jīng)破壞的原生動植物資源,其中包含綠孔雀、白鷴、原雞、白腹錦雞、紅腹錦雞等國家二、三級保護動物,共有野生動物87種,獸類40種,鳥類47種,植物資源則多達62科,145屬,288種。

高山密林的遮擋,自成一派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這里的野茶樹,能夠不被打擾地靜默生長,將史前的茶韻帶給我們,為了更好的保護這里,2009年雙江縣政府出臺文件,規(guī)定除了科研需要外,勐庫大雪山野生古茶樹不允許任何形式的采摘行為。


郁郁蒼蒼的自然圣地

更讓人震撼與動容的是,在這片被造物主青睞的土地上,勐庫大雪山并不是個例,在北回歸線附近,怒山、無量山、哀牢山,幾條大山脈縱貫其中,瀾滄江穿流而過,不僅形成了高山峽谷、長山大水的地貌,隨著海拔的升高,動物、植物、微生物等也呈現(xiàn)出相應(yīng)的垂直分布特征。

比如永德大雪山,這里的垂直植被帶更具多樣性,自下而上,分別分布著季風(fēng)常綠闊葉林、半濕潤常綠闊葉林、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溫涼性針葉林、寒溫性針葉林、寒溫性竹林、山頂苔蘚矮林、亞高山草甸等地帶,棲息著豚鹿、黑冠長臂猿、綠孔雀、云南紅豆杉、長蕊木蘭等珍稀特有動植物物種。

其中熱帶分布屬分別占總屬數(shù)的44.04%,溫帶分布屬占48.19%,以中國-喜馬拉雅及中國特有種占優(yōu)勢,在樹種組成上優(yōu)勢種為殼斗科、樟科和山茶科植物,讓這里成為了世間罕見的原生動植物王國,國家也在此設(shè)立哀牢山、無量山、永德大雪山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世代保護著這里。

有趣的是,以北回歸線為界,以南的熱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帶里,多生長“勐庫大葉種”(var.assamica),而在北回歸線附近,以及更北分布的喬木類型大茶樹,則多屬“大理種”(Camellia taliensis),其中勐庫種沒有明顯的主干,看起來就像把灌木茶樹放大了一樣,而“大理種”茶樹的主干就非常明顯,樹冠茂密,形似大蘑菇。

除了森林中的野生茶樹群落之外,人們也在勐庫大雪山、無量山、哀牢山等山脈之間種植茶樹,留下了不少人工栽培古茶園。勐庫大雪山、永德大雪山一帶的著名茶區(qū)如勐庫、冰島、小戶賽、忙肺,向北有云縣的香竹箐、白鶯山,往景谷、鎮(zhèn)沅一帶有邦東、昔歸、秧塔、干家寨,往南有困鹿山.....

這些世代生活在這里的茶山民族,雖不知樹種差異和茶葉內(nèi)質(zhì)化學(xué)成分,卻在樸素理解與長期實踐下,發(fā)現(xiàn)“勐庫種”茶樹嫩葉適合做曬青普洱茶,而“大理種”茶樹的嫩葉則更適合做紅茶,并由此拉開了這里的制茶史...

敬請期待下篇專題文章——雙江制茶起源。

來源:陸離茶寮,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人文茶道春茶漂流紀紅茶季·普洱站圓滿完成


人文茶道:


籍由茶達成對生命本真的思考,

對文化和美學(xué)的傳續(xù),

對善的體悟和踐行。

2019年4月,由人文茶道發(fā)起的【春茶漂流紀】紅茶季紅茶品鑒活動,從云南昆明出發(fā),歷經(jīng)29個站點,從茶樹發(fā)芽的春天借由人文茶道踐行者手掌的溫度,迎來秋高氣爽、豐收的金秋時節(jié),也來到了云南普洱。



連日的雨給我們準備出發(fā)前往茶山帶來困擾,心有余悸一直在探討是否繼續(xù)前往還是更改茶會地點,茶經(jīng)歷了風(fēng)吹雨打,吸取了天地精華,不就是為了這一瞬間的美嗎?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到達困鹿山,天空一片晴朗,正如我們所愿,生活總是美好的,以微笑的方式,給著你出其不意的驚喜。



人文茶道-紅茶漂流紀-普洱站

站長:董雪琴


活動亮點

在古普洱困鹿山皇家古茶園里舉辦,采用困鹿山山泉水泡茶。

遵循人文茶道十四鑒茶法的品鑒方式進行評鑒記錄。

在不同時間段進行品鑒(早晨與下午),6款紅茶的品鑒(早晨:經(jīng)典58,2019年紅玉,2019年紅玉,下午:海南野生紅茶,上饒野生紅茶,困鹿山曬紅)

茶人的服裝色彩與紅茶呼應(yīng)。

用茶葉烹飪的午餐(茗食)

紅茶沖泡方式:碗泡法、蓋碗。


困鹿山隸屬于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鳳陽鄉(xiāng)寬宏村,從寧洱縣城往西北方向行進三十多公里之后,在“困鹿山皇家古茶園”路牌的指引下,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盤旋而上。



茶園取水(困鹿山皇家古山泉水)


試水,試茶(6款紅茶的調(diào)試)



早晨布場(碳火煮水)



經(jīng)由外相,我們到達內(nèi)核,到達茶湯最美的核心。沒有茶席我們一樣可以喝茶,有了茶席我們給茶更細致體貼的關(guān)照,其實是在關(guān)愛我們自己偶爾浮動的心性。儀式感有的時候會讓我們更為尊重事物、尊重茶、從而尊重自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文茶席】





空靈擊響??茶友入場



用我們的方式,祭拜茶王樹



茶人入席??冥想??品鑒



在困鹿山皇家古茶園舉辦了此次紅茶漂流會,通過人文茶道十四鑒茶法中對沖泡地點、海拔、溫度、濕度觀察,以及體會水質(zhì)、沖泡方法對茶湯的影響,體味茶道中的人文關(guān)懷。在茶王樹的見證下,我們分別對六款紅茶進行了品鑒。



上午:


第一品:鳳慶經(jīng)典58

第二品:2018臨滄大雪山古樹紅茶 紅玉

第三品:2019臨滄大雪山古樹紅茶 紅玉

下午:

第一品:海南野生紅茶

第二品:上饒野生紅茶

第三品:2019困鹿山曬紅


在茶湯美學(xué)的范疇中,茶湯的美感包含了從味覺,視覺,嗅覺及心理的復(fù)合體驗。



靜雅女子端坐于困鹿山皇家貢茶園中,走近她,會自然收攝肆意的張狂,如入寧靜的港灣,典雅的格調(diào)讓人倍感舒服,除了定住奔忙的雙足坐下品杯香茗,則再無他求。

對于茶師而言:三兩知己,或于室間,或于田野,或于茶園,欣然圍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品眠云清歡,言歡間,得人間雅趣。

總之,能夠在富有靈氣的皇家貢茶園中參加紅茶漂流記茶會雅集,讓我感受到一杯附有儀式感的茶湯是多么重要,它讓人覺得生活是美的、好的!

感謝辛苦付出的茶師們!希望下次能夠多多參加這樣有儀式感的茶會!

? ??

?????????????????????????????????????????????----?墨墨



茶會感悟:懷著無比期待的心情去到了神秘迷人的皇家古茶園-困鹿山,清晨的困鹿山像被披上了一層厚厚的面紗,美極了。坐在古茶園里面品鑒紅茶,別有一番滋味。用這樣的方式來品鑒一款喜歡的茶,人在茶園中,茶又在人心中。任茶色一點點淡下去,以過往的心看世間的過往。有的茶喝到嘴里,有的茶喝到肚里,有的茶喝到骨子里。清中思靜寂,香中觀變化。品茶,對嘴而言難,對心而言易。其實哪里是在靜心品茶,分明是在反觀自身。清幽如茶,轉(zhuǎn)眼即逝,何況繁似華花。品茶,就是為了品一盞純粹、一盞美好,一盞慈悲,我們就在茶的安靜、茶的濕潤里,從容不驚地老去。品茶,也是一種修行。
困鹿山與我,困鹿山與你,困鹿山與我們,心安在,大自在!

不虛此行!

后會有期!

感恩!
? ? ? ? ? ? ? ? ? ? ? ? ? ? ? ? ? ? ? ? ??

----許夢君



這次茶會是在困鹿山古茶山茶園里舉辦。古茶園給世人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被雨水沖刷過的困鹿山路面干干凈凈,一塵不染,空氣涼爽宜人,不時散發(fā)著一種清新醉人的野花香。在這神秘的古茶園里,舉辦了紅茶漂流記,茶樹下綠草覆蓋,野花遍開,行走于茶樹下,不時會發(fā)現(xiàn)草叢中一陣“異動”,原來是村民放養(yǎng)出來覓食的小雞。這是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絕美畫面,和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在茶會開始前,我們安頓身心,冥想,在呼吸過程中得到安注。在陽光的直射下,茶師并未受到影響,專注的泡茶,享受當(dāng)下,享受茶湯帶給我們的喜悅,在人與自然親密接觸下,茶師泡出來的紅茶湯香韻十足,聽鳥鳴叫,品茗,靜心,好像詮釋了這人間最美妙的事。在大山里布一簡約茶席,泡一壺“困鹿山”紅茶,寧神靜氣,讀它的故事,像交了一個朋友,不同年份的困鹿山茶有不同的味道,就好像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個性一樣,總有一味茶的味道能讓人想起一個人,而歲月,就是能讓普洱茶越陳越香。
??

????????????????????????????????????????----月璃



活動圖集



美好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期待下次的相聚,期盼未來的美好生活。

紅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中饒有趣味的一類,各地的品種工藝均有不同特點,為讓大家更多地認識紅茶的豐富性,特在人文茶道同學(xué)群組織本次紅茶學(xué)習(xí)品鑒的公益活動。旨在:

增加對紅茶沖泡的理解及表現(xiàn)手法;

鍛煉春季茶席設(shè)計和茶會策劃能力;

發(fā)掘自己身邊的特色茶;

尋找不同區(qū)域茶葉的最佳表現(xiàn)方法;

展示自己的茶空間與好水、美人、美器、美物;

增加同學(xué)間的同心協(xié)作與凝聚力;


本次活動同時也是對以往人文茶道學(xué)習(xí)的復(fù)訓(xùn)。

找到約65條結(jié)果 (用時 0.002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3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