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大觀茶論作者

找到約136條結(jié)果 (用時 0.008 秒)

《觀亭茶道》| 古今最具代表性的茶書經(jīng)典(三) ——《大觀茶論》

《大觀茶論》是宋代皇帝宋徽宗趙佶編著,成書于1107年。全書約2900字,分為序、產(chǎn)地、天時、采茶、蒸壓、制造、鑒辨、白茶、羅碾、盞、筅、瓶、勺、水、點、味、香、色、藏焙、品茗、外焙21節(jié)。


(1)序言

作者在序言中談吃飯穿衣為飽腹御寒是人人都知道的事,但飲茶,一般人卻不知是“祛襟滌滯,致清導和”“沖淡簡潔,韻高致靜”的道理。作者說本朝建貢茶基地建溪,造龍團鳳餅,名冠天下,文人雅士為“熏陶德化,咸以高雅”爭相品茗斗茶,所以近年來茶的采摘越來越精,品質(zhì)要求越來越高,烹點越來越妙,卻不知道種茶、做茶的辛苦,斗茶之難,所以我對茶作了研究,寫成這本《大觀茶論》。

(2)產(chǎn)地

這一節(jié)是說茶樹種植的地方不能太陽,也不能太陰,要“陰陽相濟,則茶之滋長得其宜”。

(3)天時

這一節(jié)是說驚蟄開始采茶時,越輕寒茶葉生長越慢,茶工可從容細致地做茶,其茶色、味兩全;越很熱時,茶葉生長越快,茶工做茶時就不能細致地去做,“蒸而未及壓,壓而未及研,研而未及制,茶黃留漬,其色味所失一半”。這一節(jié)是談做茶的時候,天時是很重要的。


(4)采茶


這一節(jié)是說茶要在黎明太陽出來以前采摘,日出后就不能再采了。茶要用指采,不能揉采,手上有了汗,茶就不鮮了,所以茶工要帶清水,采后的茶芽要放在水里。凡是芽如雀舌、谷粒的是斗茶用的。一芽一葉為好茶,一芽二葉次之,其他就是下茶。做茶時魚葉、黑蒂都要去掉,否則會影響茶的色澤和味道。


(5)蒸壓


這一節(jié)是說蒸壓很有學問,生則色清味烈,熟則色紅而味悶壓久則味澀,不足則味淡。所以蒸壓要恰到好處。


(6)制造


這一節(jié)是說在制茶時工具要清潔,要趁熱研膏,焙火要好,當天采下的茶當天做完,不能過夜。


(7)鑒辨


這一節(jié)是說如何鑒別茶餅的好壞,茶多種多樣,像人的面孔樣各有不同,要看它的顏色、形狀,研末后看其黑白,也要看餅的硬度,現(xiàn)在有外山茶,以次充好,所以要很好地鑒辨。


(8)白茶


宋代很崇拜白茶,這種茶很難得,只有在山崖樹林之間偶爾有之,葉瑩薄,很難制造,若做好了,如玉在璞,品質(zhì)極好。據(jù)說今天的安吉白茶就是宋代徽宗所談的那種白茶,之所以品質(zhì)好是因為氨基酸含量高。


(9)羅碾


這一節(jié)是說宋代點茶時用的羅和碾,碾以銀為上,鐵次之,槽不能太深而陡,輪不能太薄而銳,羅要輕而平,不能太細。


(10)盞


這一節(jié)是說茶盞以青黑瓷為好,特別是兔毫盞,盞不能太深,要微寬,盞要厚,保溫則好。宋代崇尚茶湯要白,所以盞以黑釉為上,最好是兔毫盞。



(11)筅


這一節(jié)是說打茶的筅要用老竹做,這樣身重,打起茶來容易出沫。


(12)瓶


這一節(jié)是說盛水的瓶最好是用金銀制成,瓶口的制作很講究,倒湯要不散、不瀝,這樣茶面才不破。


(13)勺


這一節(jié)是說盛茶湯的勺,大小要適當,為一盞茶量最好,大者余,小者取其不足,繁瑣,茶必涼矣。


(14)水


這一節(jié)是說點茶用的水要以“清輕甘潔”為美。清甘之水是自然之水,古人說以中泠水、惠山泉水為上,但路途遙遠,不易常得??扇‘?shù)厍鍧嵉纳饺F浯问墙?jīng)常有人汲取的井水。江河之水由于有魚、鱉之腥,泥土之味,雖清甘也不能用。煮水要成蟹眼、魚目、連珠為度,老時加少許新水(冷水)投之,小開即用。這里寫的用水和候湯同陸羽的《茶經(jīng)》基本相同,但用水比陸羽要嫩。


(15)點


點茶是宋代飲茶要點,所以這一節(jié)重點詳細敘述點茶的方法。說點茶首先把茶調(diào)成膏,再注水擊打。點茶有七種方法,手法各不相同,但都量茶受湯,調(diào)入融膠,打出沫餑。“茗有餑,飲之宜人”。這一節(jié)詳細記錄了宋代具有代表性的茶藝。反映了作者是宋代的點茶高手,宋代茶藝師的代表。


(16)味


這一節(jié)是說茶要以味為上,甘香重滑,為味全,只有北苑、壑源出的茶,味甘香兼之。如果采摘芽的時期不當、蒸壓力度、時間不準,是做不出好茶的。只有好的茶葉、好的加工才能做出絕品。


(17)香


這一節(jié)是說茶葉的真香是其他香氣不能比的,香氣是在加工中形成的,蒸及熟而壓、及干而研、研細而入模制造,這樣做出來的茶入盞后則香氣四溢。



(18)色


這一節(jié)是說宋代的茶,以純白為最好,青白為次,黃白又次之。是否能制成純白的好茶,決定于天時、人力。采茶時暴熱芽猛長,加工不及時,制出的茶雖白而黃,蒸壓微生則青白、過熟則灰白,茶汁出不盡則青暗,焙火太烈則昏赤


(19)藏焙


這一節(jié)是說茶的烘焙和儲藏。烘焙要用熟火,火溫要恰當,探手爐中,雖熱而不逼人手者為良、用手觸茶雖熱而不焦茶,這樣烘焙的茶最好。烘焙好的茶用久漆竹器封存,陰雨潮濕天不能開,年底再烘焙一次,如新茶一樣。


(20)品茗


這一節(jié)是說當時宋代的名茶。以產(chǎn)地不同而品質(zhì)不同,雖加工工藝不同,但茶的好壞大多都是產(chǎn)地決定的。


(21)外焙


這一節(jié)是說宋代的茶已經(jīng)出現(xiàn)以次充好和假茶的問題。以次充好是拿外山(北苑山外所產(chǎn)茶)茶充當北苑山內(nèi)的正焙茶,還有的是用柿葉和桴欖的芽做成的假茶。所以作者提醒大家要辨別,并教大家辨別的方法。


《茶論》是宋徽宗趙佶于大觀年間寫成的茶書,后人稱之為《大觀茶論》。它全面地記述了宋代茶葉在生產(chǎn)、加工、飲品等各方面的情況,特別詳細地記錄了宋代的點茶茶藝,《大觀茶論》是一本了解宋代茶葉的權(quán)威書籍。



《大觀茶論》作者趙佶,是北宋第八代皇帝(1101-125年),宋神宗的第十一子,廟號徽宗。他先后任用蔡京、童貫變亂新法禍國殃民,他終日生活豪奢,不問政事,治國無能,御敵無策,致使金兵大舉進犯,最后他和他的兒子(欽宗趙桓)一起被俘,死于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北宋滅亡,宋朝南遷臨安,趙構(gòu)高宗建南宋。


趙估不是一個好皇帝,但他是一位一流的文化才子,琴棋書畫無一不通。25歲就作《桃鳩圖》,成為遺世國寶。在南岳衡山有他親筆御題巨型刻石《壽岳》,他的書法獨具一格,是中國書法“瘦金體”的創(chuàng)始人。


他28歲時寫成《大觀茶論》,是中國幾千年封建統(tǒng)治300多個皇帝中唯一寫茶書的天子。


趙佶不僅嗜茶,還擅長斗茶和分茶,是一名茶藝高手、茶葉專家。曾多次為臣下點茶。他提倡普及飲茶、和諧社會。在《大觀茶論》中提出了飲茶可以“致清導和”的茶道理念。他對我國的茶業(yè)發(fā)展、茶文化的傳播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趙佶雖然只活了35歲,但在茶與文學方面都頗有建樹


(文章取材于 于觀亭 先生所著《觀亭茶道》)


-未完待續(xù)-


[免責聲明] “茶館網(wǎng)”對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分享的內(nèi)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公眾號內(nèi)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保證,發(fā)布內(nèi)容僅供讀者參考。


[版權(quán)聲明]本圖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聯(lián)系刪除。


往期回顧

【星級茶館現(xiàn)場評審】| 廣東省東莞市“老茶院舍”

【合作伙伴】I 銀壺專場:銀壺煮水的益處

【茶館百態(tài)】 | ?觀雕梁繡柱,渡九曲碧波——上海湖心亭

【秘書處風采】| 熱烈祝賀哈爾濱茶館業(yè)高峰論壇圓滿舉行


2019年6月7日星期五

端午


庚午月 乙亥日



農(nóng)歷五月初五



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重午節(jié)、龍舟節(jié)、龍日節(jié)、正陽節(jié)、浴蘭節(jié)、天中節(jié)等等,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

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jīng)·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此時龍星既“得中”又“得正”,處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龍德顯揚。

茶癡張大復:論茶論水論松蘿……

張大復(1554~1630),名彝宣,字元長,又字心其,號寒山子,又號病居士;明朝蘇州昆山(今屬江蘇)興賢里片玉坊人。張大復是明代著名戲曲作家、聲律家;從小聰慧過人,詩文名重鄉(xiāng)里并在34歲時考中秀才,然遺憾的是終與科舉無緣。史載張大復“年十七,赴鄉(xiāng)試,不售,至中年則棄之,以諸生設(shè)管授課,后多以病止。”他初患青光眼,卻憑微弱的視力堅持寫作、教書;然原本殷實的家底,只因請江湖游醫(yī)、鐵鞋道人醫(yī)治眼疾,花費甚多;最后只得典賣祖?zhèn)髯之嫛⒘继?,可眼疾卻是越來越重,至40歲時竟然失明。在這期間,他一度還患有偏頭痛、傷寒、肺炎等疾病;雖然是貧病相交加之身材矮小,所以他自稱“病居士”。但是,他也并非是別人想象中的那么愁緒滿腔,怨天尤人;他常常閑坐在家鄉(xiāng)小西門的城墻上,或是搖頭晃腦哼著昆曲;或是與各界朋友聊天長談,他用耳朵去“觀察”,用心去感知紛繁的大千世界……張大復除了短時間在朋友的衙署里擔任幕僚外,主要是以口述的方式讓人記下自己設(shè)館、作幕、出游的見聞,包括著名人物言行、家鄉(xiāng)風土人情以及昆曲的興起與發(fā)展等;他之所以活得比常人還豁達、瀟灑,是因為他的一生有茶水與昆曲的滋潤……

“茶癡”著書

張大復博學多識,為人曠達,興趣獨特;他潛心古文,猶重東坡文章且獲其風骨;他廣交士林,與歸有光,王世貞,陳繼儒等當時名儒相與交接,結(jié)社論文;他還“廣搜虞,昆山先賢事跡”編纂成書。生平著述有《張氏先世紀略》、《昆山人物傳》、《昆山名宦傳》、《噓云軒文字》、《聞雁齋筆談》以及《志遺》、《靈薈》等等;尤以《梅花草堂筆記》著稱于世,亦以《梅花草堂筆談》聞名于世。

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以隨筆形式寫日常見聞與生活瑣事,文筆清雅簡潔,靈動且有韻致;正如其友陳繼儒在《梅花草堂筆談》序中所說:“元長貧不能享客而好客,不能買書而好讀書,老不能詢世而好經(jīng)世,蓋古者狷狹之流,讀其書可以知其人矣;”與張大復交往較多的湯顯祖,在一封信札中也說:“讀張元長先世事略,天下有真文章矣?!?/p>

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一書共八百五十三則,上自帝王卿相,下至士庶僧侶,樹木花草,飛禽走獸,塵世夢境,春夏秋冬,皆在筆談之內(nèi),從中可以領(lǐng)略到時代人物的風貌和社會習俗,清新人們的耳目,由于其間記有錢谷、屯田、漕河、海運的經(jīng)世之事,故亦足備考史之資。尤其是書中的論茶、論水、論松蘿情節(jié),更是讓人領(lǐng)略了一位明代“茶癡”的癡情,也讓人領(lǐng)略了一位資深茶人于茶的專注與專業(yè)……

“茶癡”論茶

張大復的《梅花草堂筆談》多言及明代茶事,而且文字很有特點,值得品讀;只是由于未能夠得到普及,故世人多有不知,茶人少有人知而已……張大復《筆談》中的一些篇章,雖然記錄的是日常生活,卻是極富有生活情趣,如“料理息庵,方有頭緒,便擁爐靜坐其中,不覺午睡昏昏也。偶聞兒子聲書,心樂之,而爐間翏翏如松風響,則茶且熟矣。三月不雨,井水若甘露,竟扃其門而以缸器相遺,何來惠泉?乃厭張生饞口,汛之家人輩云:舊藏得惠水二器,寶云泉一器,丞取二味,品之由令兒子快讀李禿翁《焚書》,惟其極醒極健者,回憶壬寅五月中,著屐燒燈品泉于吳城王弘之第,自謂壬寅第一夜,今日豈能此耶!”

《品泉》則是在文字的開篇幾句,就描繪出一副其樂融融的家庭生活畫面:在沸茶的咕咕聲中,父親昏然欲睡,忽然聽見兒子朗朗的讀書聲,不由“心樂之”;接下來作者卻筆鋒一轉(zhuǎn),回憶起和友人在吳城“燒燈品泉”的“壬寅第一夜”……想來,與古代高人雅士賞花飲酒、煮茗品泉,談詩論畫,是張大復和許多名士一樣,不僅是有所向往,而且是有所傾心……張大復在《筆談》中的《言志》篇中,則清楚地表達了這種愿望:“凈煮雨水潑虎丘,廟后之佳者連綴數(shù)缸……坐重樓上望西山,爽氣窗外,玉蘭樹初舒嫩綠,照月通明,時浮黃暈,燒筍午食,拋卷暫臥,便與王摩詰、蘇子瞻對面縱談,流鶯破夢,野香亂飛,有無不定,杖策散步,清月印水,隴麥翻浪,手指如水,不妨敞裘著羅衫外,敬問天公肯與方便否。”這恐怕是中國歷代知識分子人生畫面的最高理想,但究竟能否真正實現(xiàn)?!又有幾人能夠?qū)崿F(xiàn)呢?!那真是只能“敬問天公肯與方便否”了!張大復以為,飲茶如鑒賞金石彝鼎、欣賞書法名畫一樣,是一門獨特的審美藝術(shù),絕不能由他人代勞;只能是由自己親自操作,自己用心去體驗、品味其中的濃情妙趣;而這與蘇軾的“從來佳茗似佳人”之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總之,古人在品茶之時,撫摸著或精美或樸素的茶具,凝視著澄碧青翠的茶湯,鼻嗅著如蘭似梅的茶香,品味著茶湯甘芳鮮爽的滋味;這樣,便可自然而然地進入一個高雅美妙的茶道藝術(shù)境界,讓人在不知不覺之中使精神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華。

張大復還在《梅花草堂筆談?茶說》中,于茶的個性給予了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天下之性,未有淫于茶者也;雖然,未有貞于茶者也。水泉之味,華香之質(zhì),酒瓿、米櫝、油盎、醯罍、醬罌之屬,茶入輒肖其物。而滑賈奸之馬腹,破其革而取之,行萬余里,以售之山棲卉服之窮酋,而去其膻熏臊結(jié)、止膈煩心之宿疾,如振黃葉。蓋天下之大淫而大貞出焉。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愛山水而不會其情,讀書而不得其意,學佛而不破其宗,好色而不飲其韻。甚矣,夫世人之不善淫也!顧邃之怪茶味之不全,為作《茶說》,就月而書之。是夕船過魯橋,月色水容,風情野態(tài),茶煙樹影,笛韻歌魂種種,逼人死矣。以貞與淫比喻茶性,初看似乎新奇怪誕,但閱后深思,又覺不無道理,不失為奇思妙想。淫者,亂也。茶性極易吸氣,遇梅則香,逢鮑則腥。如封藏不嚴,百味皆雜,難守其本真之味。從這一角度來看,天下沒有一物如此輕佻。貞者,正也?!?/p>

茶不僅解葷腥,能祛除煙酒之毒,更被譽為“百病之藥”;明代李時珍等歷代醫(yī)家對茶都有較高的評價。尤其是茶于頭昏腦漲,精疲神倦,百節(jié)不舒,飲之皆消;令人神清氣爽,身心舒泰等等……。所以,“茶癡”張大復認為飲茶“去其膻熏臊結(jié)、止膈煩心之宿疾,如振黃葉”,效果猶如秋風掃落葉那樣明顯。由此可見,大淫只是茶的表面現(xiàn)象,大貞才是它的內(nèi)在本質(zhì)。茶既是如此大淫大貞之物,品茶行家就應(yīng)該明其淫而就其貞,不僅能品味其色、香、味、形,更要看重它的非凡功效和神韻。這篇新奇優(yōu)美的《茶說》,是張大復在一個美好迷人的月夜寫就的;“是夕船過魯橋,月色如水,風情野態(tài),茶煙樹影,笛韻歌魂種種,逼人死矣?!毕雭恚瑥埓髲湍茉诤诎蹬c貧病中,瀟灑地活到77歲,其中的秘密是:茶水與昆曲不無大功矣!

“茶癡”論水

對于煎茶的用水,在古代則是被重視到無以復加的神圣程度,各界人物紛紛出來做茶事表演;以彰顯煎茶用水的重要或意義。水為茶之母,中國茶人歷來講究泡茶用水。陸羽《茶經(jīng)》、張又新《煎茶水記》、歐陽修《大明水記》、蔡襄《茶錄》、宋徽宗《大觀茶論》等,都對茶與水的關(guān)系作有精辟的論述。

明代人田藝衡的《煮泉小品》是一部茶之水的專著,它分為十個部分:從“源泉”、“異泉”一直說到“江水”、“井水”等,不少議論怪異到出人意表的程度。而“茶癡”張大復則是來得更猛,他甚至有點“喧賓奪主”地將水提高到勝于茶的地步。他在《梅花草堂筆談》中說,“茶性必發(fā)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以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貧人不易致茶,尤難得水。”這是“茶癡”張大復泡茶試水時的體會與感悟。他的意思是,泡茶的重要性在于水。茶發(fā)于水,水乃茶之母。所以,好茶還需好水沏……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試茶》文中關(guān)于水的經(jīng)典論述是說得最透徹的;看來好作驚人之語的文人習氣,用在茶事酒風上更容易得到人們的諒解和認可……因為水不僅承載了茶之色、香、味,而且實現(xiàn)茶的養(yǎng)分和藥理功能,所謂“精茗蘊香,借水而發(fā)”就是這個道理。與他同時代的茶人許次紓,也曾在《茶疏》一文中寫到:“精茗蘊香,借水而發(fā),無水不可與論茶也。”然而,張大復的高論比許次紓等所有名人行家更加淋漓盡致;在張大復看來,品茶同時也是品水,好水不僅可以掩飾茶之不足,更可以使茶錦上添花;而水品不足,不僅是茶性難顯,還會減低茶的品質(zhì)……能透徹、經(jīng)典地評說茶水關(guān)系的張大復,可謂是識得茶之真滋味。

“茶癡”論松蘿

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記》的30多篇記述茶、水的文章,除了有《試茶》、《茶說》外,還有《天臺云霧茶》、《天池茶》、《紫筍茶》等篇記;說各地特色茶的有《茶菊》、《乞梅茶帖》,不失為高士飲茶圖的有《此坐》、《煎茶》,述說各地名茶和品飲心得有《飲松蘿茶》等……然令人遺憾的是,張大復的《飲松蘿茶》一文未見原著;只知道他在《聞雁齋筆談》中說:“松蘿茶有性而韻……初潑時,嗅之勃勃有香氣耳……”張大復品飲并贊美松蘿茶,是因為松蘿茶的名氣還是因為松蘿茶的品質(zhì),抑或是與松蘿茶的緣分,不得而知;然他對于松蘿茶的那份傾心和熱愛,卻是躍然紙上;“飲松蘿茶,松蘿茶有性而韻,正不堪與天池作奴,況介山之良者哉。但初潑時,嗅之勃勃有香氣耳。然茶之佳處,故不在香。故曰虎丘做豆氣,天池作花氣,介山似金石氣,又似無氣。”而在《梅花草堂筆談》(卷十三?茶條)中,張大復更是情深意長的評論松蘿茶;他說:“松蘿之香馥馥,廟后之味閑閑,顧渚撲人,鼻孔齒頰都異,久而不忘。然其妙在造?!毕雭?,張大復的“然其妙在造”幾個字,卻是一語道破了明代松蘿茶的制作技藝……

中國的制茶技術(shù),由唐宋時期占主導性的“蒸青”制茶法,至明代已為“炒青”制茶法取代,并逐漸成為占主導性的制茶技術(shù)且一直延續(xù)至今。這個創(chuàng)新的制茶技術(shù),就是以松蘿茶為代表的炒青技法,因為炒青技法的獨特和領(lǐng)先……所以,松蘿茶獲得了“炒青始祖”之譽。作為明代茶苑的一枝奇葩,松蘿茶的崛起和盛行,體現(xiàn)了制茶工藝的精湛與茗飲文化的內(nèi)涵豐富。同時,伴隨著松蘿茶技法向湖南、福建、浙江、江西等茶區(qū)的傳播,各大茶區(qū)實現(xiàn)了中國茶業(yè)史上由蒸青向炒青轉(zhuǎn)變的技術(shù)革命;“松蘿”之名亦傳遍天下并成為清末以前徽州茶的通稱。而在技術(shù)革新作為發(fā)軔契機的同時,引領(lǐng)消費時尚的文人雅士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想來,張大復不僅是一位雅士中,亦是一位喜茶愛茶并懂茶的資深茶人;稱其“茶癡”亦是理所當然……晚明時期,色、香、味俱佳的松蘿茶大行其道后,文士們對品飲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講究“至精至美”之境;在那些文人墨客看來,品飲松蘿茶至精至美的極至最后之境,就是“道”,亦是松蘿茶之“道”。

明人張源首先在自己的著作《茶錄》一書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說:他說以松蘿茶為代表的明代炒青制茶技術(shù)是“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張源認為茶中有“內(nèi)蘊之神”即“元神",發(fā)抒于外者叫做“元體",兩者互依互存,互為表里,不可分割”。所以,張源的觀點很明確:元神是茶的精氣,元體是精粹外現(xiàn)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過程中,做到淳樸自然,質(zhì)樸求真,玄微適度,中正沖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諦。因此,張源的茶道是追求茶湯之美、茶味之真,力求進入目視茶色、口嘗茶味、鼻聞茶香、耳聽茶濤、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而有著“炒青始祖”之譽的松蘿茶,因其茶的色、香、味及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則是真正體現(xiàn)了茶之“道”。然張大復則是在這樣的認知基礎(chǔ)上更進一層,他說:“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愛山水而不會其情,讀書而不得其意,學佛而不破其宗?!睆埓髲拖敫嬖V人們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諦,即通過飲茶達到一種精神上的愉快,達到一種清心悅神、超凡脫俗的心境;也以此達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潔的化境,更是達到一種天、地人心融通一體的境界。茶癡張大復對于飲茶之“道”的認識,可以說是明代時期的茶人對中國茶道精神的發(fā)展與超越。

張大復的一生,都在執(zhí)著地追求一種富有生活情趣及理想的生活方式;這一點在他的小品文《泗上戲書》里,有著絕妙的描述:“一卷書,一塵尾,一壺茶,一盆果,一重裘,一單綺,一奚奴,一駿馬,一溪云,一潭水,一庭花,一林雪,一曲房,一竹榻,一枕夢,一愛妾,一片石,一輪月,逍遙三十年,然后一芒鞋,一斗笠,一竹杖,一破衲,到處名山,隨緣福地,也不枉了眼耳鼻舌身意隨我一場也……”真的是不枉了“茶癡”的美稱?。?/p>

【摘自2018年第4期《吃茶去》雜志;作者:鄭毅(安徽黃山),作者系茶文化學者、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茶在畫中,意蘊無窮

茶在畫中,意蘊無窮

——評葉梓先生《茶痕:一杯茶的前世今生》

茶,在中國諸多的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形式中可以說是最具有典型性的一種文化符號,以茶為紐帶,“琴棋書畫詩酒茶”和諧地融為一體,被古人并稱為人生七大雅事。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的葉梓先生的新作《茶痕:一杯茶的前世今生》就是這樣一本以中國古代茶畫為著眼點,全面展現(xiàn)中國歷代文人各種風雅生活的集子。在本書中,作者通過對這些出自歷代名家之手的“茶畫”的深刻關(guān)照,與創(chuàng)作者穿越時空進行“對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豐富的傳統(tǒng)文人生活的世界。

從最初發(fā)源于喜馬拉雅山麓的一種山茶科(Camellia sinensis)野生植物到置于各色杯盞中靜待人們品飲的茶湯,從古代中國解毒之“藥物”到整個現(xiàn)代世界為之迷醉的飲品,從“自然之物”到“人造之物”,再到“文化之物”——茶的這一復雜角色演變過程是歷代的茶人們智慧凝聚的結(jié)果,這其中既包括采茶人的艱辛勞作,制茶人為提高工藝的奇思妙想,更包括文人雅士們或儲雪烹茶,或調(diào)琴品茗,或跋山涉水只為尋找一泓上好泉水的雅趣。而在物質(zhì)文明幾乎全盤洋化的現(xiàn)代社會,要想重溫古人的這番詩情畫意,除了需要一腔與古人遙相呼應(yīng)的文人情懷,還要求作者具備極高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這其中既包括茶葉知識(如歷代制茶飲茶之法沿革、各朝盛行之茶器特征、歷代茶葉論著與茶詩,對名泉和名茶的分布和了解等),也包括較高的書畫藝術(shù)鑒賞能力以及閱讀古文獻的能力。簡言之,對于引領(lǐng)現(xiàn)代讀者穿越重重歷史迷障領(lǐng)略此類“茶畫”之美,一顆“赤子之心”與綜合性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積累二者缺一不可。作者童年在西北天水的淳樸鄉(xiāng)居生活以及后來多年從事茶文化寫作的經(jīng)歷使得他恰好同時具備了這兩個條件,從而有了展現(xiàn)于讀者面前的這本《茶痕:一杯茶的前世今生》。

“茶畫”——即以茶事為題材或與茶有關(guān)之畫,這是作者自己對于畫的一種分類,并非藝術(shù)史學科的專業(yè)劃分。按照不同的分類法,這些畫實際上涉及山水畫、高士圖、侍女圖、花鳥畫、宮廷畫、文人畫、清供圖,甚至是近代豐子愷的漫畫。盡管這些畫各具風格,采用了不同技法,但其內(nèi)容都與茶有關(guān),如采茶、飲茶、烹茶、點茶等人們熟知的古代茶事,或者只見山水之間隱隱綽綽的兩三間茅舍,懷抱水甕行色匆匆的隱者,又或者只是一段紅燭,一樹玉蘭花與瓷瓶里旁逸斜出的一枝梅花,或月色下寂寥的一只茶壺幾個茶杯。在本書中,作者不僅體現(xiàn)出較高的書畫鑒賞能力,以茶為主線,用平實的語言介紹了歷朝歷代各大書畫名家的繪畫風格、技巧及其創(chuàng)作背景,使普通讀者在閱讀完此書之后也能對中國古代繪畫藝術(shù)發(fā)展演變有大致了解。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作者還通過建立在文獻閱讀、各地博物館藏品中的實物考證以及對“茶畫”的解讀之上的“三重證據(jù)法”,盡可能地為讀者還原了傳統(tǒng)中國關(guān)于茶的社會文化史,充分挖掘出了這些古畫的歷史文獻學意義。

“以圖證史”是現(xiàn)代史學研究中一個新的趨向,有學者曾言,“千言萬語不及一張圖。”圖像所傳遞的信息,是文字無法取代的;反之,文字所表達的意思,有時也是圖像所無法勝任的,所以圖和文經(jīng)常需要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漢語中就有圖書、圖籍、圖注這樣的詞匯。在本書中,作者以圖像為主,輔以文獻資料與器物考證,極為可信地還原了一些現(xiàn)代已經(jīng)失傳的“茶法”,例如宋代的“點茶”法在書中的多篇文章中都有所述及。眾所周知,自宋以降,在宋徽宗趙佶的引領(lǐng)下,茶事進入了追求精致的鼎盛時代,飲茶之法由唐代的煎茶法逐漸演變?yōu)楦鼮榫路睆偷狞c茶法,然而具體是怎樣的“點”法,文獻記載卻語焉不詳,以至于在當代的各種“雅集”活動中,茶人們所還原的“點茶”之法都按照各自的理解有所差異。作者以臺北故宮博物館收藏的劉松年的《攆茶圖》為視覺證據(jù),依次描述了畫中所出現(xiàn)的茶帚、茶盞、湯瓶、風爐、茶釜、貯水甕、茶筅、茶盞、盞托以及茶羅子、貯茶盒等宋代點茶器具,并將點碾茶、煮水及注湯等過程進行了動態(tài)的還原:“把磨好的茶用拂末收集,放置于桌上的分茶罐中,然后由另一人開始點茶,先從右手覆荷葉蓋的大水瓶中,用水瓢取水入鐵瓶,放在風爐上面煮水,煮至湯嫩水熟后倒于茶瓶,再從分茶罐中用則取出茶末,放入大湯中,加注嫩湯熱水后,拿起茶筅,用力點拂,至水乳交融、白沫泛花時,復用茶杓分茶。”在《雅集》一文中,作者參照趙佶所著的《大觀茶論》,在《文會圖》的那張大案上找到了“瓶宜金銀,小大之制,唯所裁給”、“勺之大小,當以可受一盞茶為量”、“盞色貴青黑”與“茶色尚白”等各種物證,生動地描述了從“云腳散”再到最后“咬盞”的宋代點茶之美。在《竹爐記》中,作者開篇即修正了“松風竹爐,提壺相呼”之語出自蘇軾之訛傳,顯示了作者查閱文獻的實證精神,而非只是人云亦云的附和,然后再從南宋杜耒的詞到明清的畫作,對“竹爐”的材質(zhì)、外觀、設(shè)計與使用之法進行了一番考證。此外,在對浩瀚的資料進行搜集整理的過程中,作者還發(fā)現(xiàn)了一些以前尚未引起茶學界重視的“遺珠”,比如吳門四大家之一的沈周著有茶論《會茶篇》及《書茶別論后》,但后人大多推崇其畫,卻忽視了其“茶論”。作者指出若能將二者結(jié)合起來,則更能理解在明代成化、弘治以后蘇州地區(qū)經(jīng)濟繁榮、生活富足的社會背景下,文人熱衷于會飲品茗、垂釣聽泉、賞花觀月的生活方式的變化,從畫中窺見滲透到明代文人骨子里的風流蘊藉。

對于書中所選出來之歷代茶畫,作者不僅僅從文化史的角度對歷代飲茶習俗進行了“解讀”,同時在行文之中亦投射出一種深刻的時代“關(guān)照”精神。閱讀此書時,我總能感受到不斷交替出現(xiàn)兩種對比強烈的意象:草木蔥蘢的江南與大漠黃沙的西北;物質(zhì)匱乏的童年與生活富足的現(xiàn)在;越來越不堪擁擠的城市與回不去的故鄉(xiāng);拙樸的粗瓷大碗與精致的茶器……這與作者的成長經(jīng)歷有關(guān),作者年少時是在甘肅天水的農(nóng)村度過的,祖父在屋檐下煮罐罐茶的場景以及院落中開得極艷的牡丹成為了作者成年后不斷追溯的一個永恒意向。盡管現(xiàn)在身居繁華的杭州,盡管這里產(chǎn)最名貴的西湖龍井,盡管現(xiàn)在喝到的茶比祖父所煮之茶價格不知貴了多少倍,盡管眾人皆知“茶,南方之嘉木也”,然而作者聲稱“自己堅硬的心今生今世注定只屬于沙棗花開放的茫茫沙漠。”作者感嘆“現(xiàn)在的高官富商。他們買得了茶具,能買走一顆靜心品茗的心么?”然而不止是富商們,當劉益謙捧著2.2億元的明成化雞缸杯飲茶的照片在網(wǎng)上曝光后立馬引起軒然大波,人人都盯著那只世界上最貴的茶杯,誰還在乎茶是什么滋味?可見即便是普通人現(xiàn)在也庸庸碌碌中逐漸遺失了淡然品茗的“赤子之心”。那樣的儲雪烹茶,寫經(jīng)書換茶,為了一壺好茶可以翻山越嶺去乞求一壺好水的風雅都已經(jīng)湮沒在了時光的洪流里了,那樣的云淡風輕只屬于工業(yè)社會之前的那個中國社會。其實,不管是茶的濃烈,還是茶的淡雅,不管是置于粗陶大碗還是金銀茶器中,千百年以來茶一直都只是它原來的樣子,榮辱不驚,靜靜等待它的有緣之人。

像作者一樣,每個迷失于鋼筋水泥之中的城市游子想必心中都有一個回不去的故鄉(xiāng),而在寂靜的夜里,在異國他鄉(xiāng)閱讀這樣的文字,安靜地翻閱這些關(guān)于茶的畫,拙劣地模仿古人“臥游”之心境或許就是對自己心中那壺故鄉(xiāng)“罐罐茶”的告慰吧。

【摘自2016年第3期《吃茶去》雜志;作者:肖坤冰(四川成都)】

找到約130條結(jié)果 (用時 0.007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6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