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傳說茶是

找到約2,841條結(jié)果 (用時 0.019 秒)

圍爐“吉祥茶”,是為最吉祥

冬日圍爐煮茶,不失為一大雅事和趣事。

尤其是在寒冬臘月、萬物寂靜時,邀三五好友圍爐煮上一壺老茶,看著沸水在銚子里咕嘟咕嘟地如魚目翻滾,茶氣在空間里裊裊騰升,微笑洋溢在臉上。此時,喝上一杯自己親自煮的老茶,暖意立即傳遍全身,這種感覺無疑是冬日里一種驅(qū)寒暖胃以及一番溫馨的享受。

煮茶除了講究喝茶的滋味,更要講究喝茶意境。“輕濤松下烹溪月,含露梅邊煮嶺云”,這是清代文人陸廷燦對冬日煮茶意境的描寫。當然,若能烹雪煮茶,風雅有加,意境更幽。五代文人徐鉉曾經(jīng)在“寂寥小雪閑中過”的悠閑中,拿起銚子“獨試新爐自煮茶”而盡享愜意。

烹雪煮茶,也是古代文人追崇的雅事。于是就有唐代詩人喻鳧的“煮雪問茶味,當風看雁行”以及白居易的“融雪煎香茗”等詩句。且不論臘雪乃大寒之水,有清熱解毒、舒筋活血等功效,關(guān)鍵是雪天煮茶,看墻角臘梅數(shù)枝,本就是一種風雅的情調(diào)和特有的意境。

并非所有茶都可以煮,但我煮茶,喜歡選用南路邊銷茶,尤其是雅安的藏茶,這種茶略帶點茶梗,滋味濃厚,煮后品飲,大有通經(jīng)脈百骸,身心甚為快慰,真是妙極了。

雅安蒙頂山有一家茶企叫“吉祥”,是生產(chǎn)蒙頂山茶的著名品牌,藏民們都喜歡這家茶企生產(chǎn)的吉祥茶。姑且不說“吉祥”茶企是國家邊銷茶定點生產(chǎn)企業(yè)和重點儲備基地,也不說“吉祥”茶企是四川省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化重點龍頭企業(yè),就“吉祥”之本意而言——“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徵”,由古到今,上至皇帝,下到黎民百姓,都圍繞吉祥文化,充滿了對吉祥的祈盼。所以,這也是我喜歡“吉祥”茶的理由。我總以為,與茶相伴久了,便與“扎西德勒”(吉祥)相伴長久。

記得吉祥茶業(yè)梅樹華董事長曾送一塊品質(zhì)佳、底質(zhì)好的老藏茶磚,我如獲至寶。于是我便在閑暇之余呼朋引伴,與諸友煮而飲之,分享一份由“吉祥”帶來的歡喜。每到逢年過節(jié),人們在求吉祥、說吉祥、頌吉祥之時,時常與三五茶友煮飲著“吉祥茶”,內(nèi)心誦唱著“愿晝吉祥夜吉祥,晝夜六時恒吉祥”的《吉祥偈》,把心安頓在“浩浩紅蓮安足下,彎彎秋月掛眉頭”妙意中,祈求“一切時中”吉祥永駐。

及至后來,每當我煮飲一壺“吉祥茶”時,總會聯(lián)想起《吉祥經(jīng)》中“諸天與世人,思維吉祥事,渴望諸吉祥,何謂最吉祥”的奧義,深感惟以心凈了,才能品味出當下的幸福;惟以心凈了,才能品味出心善則美、心純則真的道理。

雅安蒙頂山是中國茶文化圣山,茶文化資源豐厚,當年有僧人為獨守內(nèi)心清凈一隅,時常于蒙頂山上清峰掬一捧清新的甘露泉,在寧靜而悠遠、空靈而深邃意境中,煮一壺“吉祥蕊”(蒙頂山歷史名茶)的茶香,與時光對飲,與日月同輝,真可謂:浮世尋清歡,逍遙云水間。

去雅安,我常常喜歡帶著“吉祥”康磚、金尖茶,抑或是“吉祥”出品的低氟藏餅(磚)上得蒙頂山,與梅總等諸茶友煮茶于山水和寺院之間,聽小溪潺潺,聞芳草茵茵,觀遠山渺渺。無論是在《蒙山施食儀軌》誕生地的永興寺,還是在古時皇家制茶寺院智炬寺,或是傳說中當年蒙頂茶祖師吳理真種茶時結(jié)廬的天蓋寺,我總喜歡喝煮透了的且滋味醇厚的藏茶磚。

記得幾年前的一個立春時節(jié),蒙頂山上還飄著細雨,與梅總上“蒙頂”,穿“古道”,淋“雅雨”,最后煮茶于山野,一邊喝著茶,一邊聆聽梅總講那蒙頂山的茶文化故事,親身感受千年蒙頂山茶文化意境……。待沸水發(fā)出咕嚕咕嚕聲,頓見茶葉上下翻滾,便能聽見從壺口飄蕩出“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的詩句,那是“吉祥”醞釀的甘甜與芬芳,隨著騰升的茶煙,在清風中自由自在地徜徉,讓人感到一片寧靜、清幽和安詳。

梅總一邊煮著茶,一邊說:“茶盞容量雖小,卻把千年蒙頂山的歷史裝下”??刹唬甑拿身斏揭讶蝗苓M了一壺茶里,千年的“吉祥蕊”留在我的舌尖上。我對梅總說,但愿每一天,能讓“吉祥”的茶韻收伏在自己的心內(nèi)……

在暢言歡笑中,醇香一口口的品嘗,故事卻在梅總話語中一串串地延伸。

吉祥茶業(yè)公司的茶園是在蒙頂山的北坡,處在蒙頂山茶區(qū)核心地帶。想當年,古人圍爐煮茶于此,茶里有煙霞和濤聲,有雪在釜里浮沉,有禪中的奧妙,因此煮茶除了要有意境,更要感悟茶在洗滌你的靈魂之后,讓你笑看塵世的浮華與喧囂,把日子過得簡單快樂,樸實與安寧。

一壺“吉祥茶”可以煮在蒙頂山寺院的瓦屋紙窗下,而茶香盈室,于時光靜默里綻放生命馨香幾縷。恬淡閑適,當下有所珍惜,所謂紅塵閱盡,歸來此心安穩(wěn),令人心生歡喜。

一壺“吉祥茶”也可以煮在蒙頂山的山水間,而將歲月里的寧靜、安暖根植于心間,云水為伴,暢享于藍天與青衣江之間,沐浴陽光與溫暖,悠然靜謐于禪茶之中,尋求一份難得的清歡。

紅塵喧囂,用一份平靜與從容來面對,得之淡然,失之坦然。故而——

常喝一杯“吉祥”茶,便少一份圓滑世故,多一份清純典雅,活的輕松,活的充盈;

常想一杯“吉祥”茶,便少一份對功名利祿的執(zhí)著,多一份坦然自在,活的有味,活得愜意。

有時候,一句吉祥語,一句“扎西德勒”問候,是一種快樂“獲得感”,是一種滿足,是一種給予。一杯吉祥茶,是時光相守著歲月的年輪,紅塵溫暖著往事的記憶。

哦,有時間給心靈放個假,圍爐“吉祥茶”,是為最吉祥!

(舒曼茶話寫于2018年2月上海清茗齋;刊登在2018年第1期《吃茶去》雜志)

“神農(nóng)得茶解毒”由來考述

(《吃茶去》雜志)“神農(nóng)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边@是茶文化界廣為流傳的一句話,很多專家、學者認為出自成書于漢代、甚至戰(zhàn)國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但未見出處,多是人云亦云。最近筆者對此作了研究,查到了最早引錄該語的,是清代的著名類書——??谇∪哪?1769)的文淵閣影印本《欽定四庫全書·格致鏡原》,引文來源可能是宋、元、明時代的筆記類稀缺版本,與流行的“神農(nóng)得茶解毒”引語有所差別:

《本草》:神農(nóng)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今人服藥不飲茶,恐解藥也。

筆者結(jié)合相關(guān)文獻,考述如下。

學術(shù)不能“莫須有”

將此說歸為戰(zhàn)國、漢代《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的代表性著作有:

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教授陳椽編著的《茶業(yè)通史》(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84年初版、2008年再版)第一章《茶的起源》:“我國戰(zhàn)國時代第一部藥物學專著《神農(nóng)本草》就把口傳的茶的起源記載下來。原文是這樣說的‘神農(nóng)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彪m然該書配有三幅《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三卷》古本書影,但看不出有該語的出處。

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蔡鎮(zhèn)楚等3人編著的《茶祖神農(nóng)》,該書2007年由中南大學出版社出版,被譽為“中國第一部以茶祖神農(nóng)氏為研究對象的學術(shù)專著”,“神農(nóng)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被作為《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引語,與《茶經(jīng)》引語“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nóng)氏”并列,醒目地印在該書封面上。但這本近25萬字的專著,并未說明該語的出處。筆者曾致電請教蔡鎮(zhèn)楚教授,含糊地回答說《四庫全書》上可能有類似記載,但說不出是何種古籍。

中國茶葉博物館編著、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的《話說中國茶文化》,在插圖《神農(nóng)本草》古本書影的同時,也引用了該語:“據(jù)考證,距今五千年前,成書于漢代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有‘神農(nóng)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的記述,是茶葉作為藥用的最早記載。但由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的許多內(nèi)容是后人根據(jù)傳說的補記,其可靠性值得商榷?!彪m然說可能是后人根據(jù)傳說補記的,值得商榷,但前提還是《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有此記載。

今年4月,筆者主編《科學飲茶益身心——2011`中國寧波 ‘茶與健康’研討會》文集時,40篇來稿中,粗讀就有7位專家、學者引用此說,可見影響之大。

其實,此說在任何版本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都是找不到出處的,因為該書根本就沒有記載。筆者查閱哈爾濱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清代顧觀光等著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該書被認為是現(xiàn)存較早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版本,在該書記載的365種中草藥中,不僅沒有“神農(nóng)得茶解毒”之語,連“茶”的詞條都沒有。很多茶文化書籍則將《茶經(jīng)》引錄的唐《新修本草》(又稱《唐本草》)引語“苦荼,一名荼,一名選,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弊鳛椤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引語。

如此看來,引用該語的專家、學者多是認為,此說在古本《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上應該有的,可能有的,只是現(xiàn)在沒發(fā)現(xiàn),也許散佚了。眾所周知,言之有據(jù)是學術(shù)研究的基本點,學術(shù)不能搞“莫須有”。

清代陳元龍《格致鏡原》有引錄

最近,筆者在寧波圖書館分別查到了兩種清代陳元龍編撰的著名類書《格致鏡原》,分別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谇∪哪?1769)三月的文淵閣影印本《欽定四庫全書·格致鏡原》,和光緒十四年(1888年)印刷的單行本《格致鏡原》,兩書《飲食類·茶》均有如下引錄:

《本草》:神農(nóng)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今人服藥不飲茶,恐解藥也。

陳元龍(1652—1736),浙江海寧人。字廣陵,號乾齋??滴醵哪?1685年)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累擢廣西巡撫,在桂七年,吏畏民懷。所建陡河石堤及三十六陡門,盡復漢馬援、唐李渤故跡。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卒謚文簡。工詩,有《愛日堂》詩二十七卷,又輯有類書《格致鏡原》,《四庫總目》并傳于世。

歷十年而成的《格致鏡原》,被譽為清代中國傳統(tǒng)博物學官方類書的代表,最早校刊于雍正十三年(1735),即作者逝世前一年。該書廣記一般博物之屬,分一百卷三十大類,子目多至一千七百余條。內(nèi)容涉天文、地理、身體、冠服、宮室、飲食、布帛、欣賞器物等,幾乎無不具備。所謂博物之學,故名“格致”。又“格致”寓致知,即研究事物之意;“鏡原”為探求本原,猶事物紀原之意?!端膸烊珪偰刻嵋焚澠洹安蓴X極博,而編次且有條理……體例秩然,首尾貫串,無諸家叢冗猥雜之病,亦庶幾乎可稱精核矣”,是研究我國古代科學技術(shù)和文化史的重要參考書。

《格致鏡原·飲食類·茶》引錄了大量茶事文獻,此前,茶文化界未曾關(guān)注,除“神農(nóng)得茶解毒”以外,可能還有其它獨家引錄的內(nèi)容,有待詳細研究。

兩點細微差別,引于何種《本草》有待考證

仔細閱讀《格致鏡原》“神農(nóng)得茶解毒”引文,可以發(fā)現(xiàn)與常見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引文,除了結(jié)尾多了“今人服藥不飲茶,恐解藥也”以外,另有兩點細微差別:

一是“七十毒”非“七十二毒”。

“一日而遇七十毒”之說《淮南子·修務(wù)訓》有記載:“神農(nóng)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 《格致鏡原》引文原文作者是否由此而來,有待考證。

二是“茶”字非“荼”字。上述兩種版本均為“茶”字,而非“荼”字。

雖然僅是一字之差,但其中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一般說來,隋代之前多為“荼”字;隋、唐時代“荼”、“茶”并用,如成書于隋末的著名類書虞世南《北堂書鈔》,已經(jīng)列出“茶篇”;宋代以后則多用“茶”字。

《格致鏡原》引錄該語時,只注明是《本草》,未說明年代與作者,由于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其它文獻引錄該語,給后世留下了疑問。

中國歷代《本草》類著作繁多,據(jù)北京大學博士、茶文化專家滕軍女士轉(zhuǎn)引日本岡西為人《本草概說》統(tǒng)計,中國隋代之前,已有《本草》類著作百種左右,唐代以后更多。

雖然《格致鏡原》引文出于什么年代仍需考證,但筆者以為有兩點可以確定:

一是此引文肯定出自《本草》原著,因為身為高官的陳元龍是一位飽讀詩書的、嚴謹?shù)膶W者,從他凡事究其原委的治學態(tài)度來看,他是看到該《本草》原著的。

二是可以排除引文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除了最早的茶事文獻《北堂書鈔》、《茶經(jīng)》未見《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引文,今存《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沒有“茶”之詞條外,從《格致鏡原》引文使用“茶”字的信息,又附有“今人服藥不飲茶,恐解藥也”句,說明該《本草》不會是唐以前的版本,而是宋、元、明時代刊印的筆記類稀缺版本,很可能是明代版本,因印刷甚少而散佚了,或尚有存世而未被發(fā)現(xiàn),如清代稍晚于陳元龍的陸廷燦的著名茶書《續(xù)茶經(jīng)》,也未見引錄。

《新義錄》記載可能源于《格致鏡原》

關(guān)于“神農(nóng)得茶解毒”的話題,《農(nóng)業(yè)考古·中國茶文化專號》早在1991、1994年就作過探討,分別發(fā)表過周樹斌《“神農(nóng)得茶解毒”考評》、陳椽《〈“神農(nóng)得茶解毒”考評〉讀后反思》、趙天相《“神農(nóng)得茶解毒”補考》三篇文章,可惜都沒有說清楚,三文都把《格致鏡原》書名錯為“《格致鏡源》”,把另一種記載“神農(nóng)得茶解毒”的清代文獻《新義錄》作者孫璧文錯為孫壁文,周樹斌還顛倒了陳元龍與孫璧文的前后年代,說明他們均未查閱原著。陳椽所持觀點也是“莫須有”的。

孫璧文在《新義錄》中記載:

《本草》則曰:神農(nóng)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今人服藥不飲茶,恐解藥也。

孫璧文(?—1880),字玉塘, 安徽太平仙源(今黃山市黃山區(qū),原治所為仙源)人。同治六年(1867)舉人。一生淡榮利,愛讀書,尤善經(jīng)史,博聞強記,善鑒別,重考證,對人文地理,??蹦夸?,素有專長,尤對蕭統(tǒng)《文選》頗有研究。光緒元年(1875),太平知縣鄒仲俊、教諭馬鹿初,提倡文化,重振仙源書院,璧文募集資金,四出搜集圖書,主要從江、浙、滬、湘、鄂、贛、閩、粵等江南諸省市及日本等地購書2150種,計2.74萬卷,藏于仙源書院,連同先期邑人捐書,藏書達3.3萬余卷。除《新義錄》外,另有《仙源書院》續(xù)編四卷等。

孫璧文晚陳元龍100多年,一個是清末舉人愛書者,一個是清初高官、大學者,《新義錄》引文與《格致鏡原》完全一樣,亦未記載詳細出處,筆者以為《新義錄》引文可能源于《格致鏡原》。

排除《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之說并不影響神農(nóng)的茶祖地位

“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nóng)氏”,筆者以為,確立神農(nóng)氏茶祖地位的,是國人世世代代的傳說,尤其是茶圣陸羽在《茶經(jīng)》中的點睛之筆,“神農(nóng)得茶解毒”之說是否出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并不重要,排除該書“神農(nóng)得茶解毒”之說,絲毫不影響神農(nóng)的茶祖地位,而將找不到出處的說法,硬是“莫須有”地加于其上,無異于“皇帝的新裝”。

附帶一筆,因為《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神農(nóng)得茶解毒”之說查無出處,有心人不妨反證一下,此說究竟源于何時何處,這對當前茶文化界不重文史考證,人云亦云的現(xiàn)狀,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本文摘自2013年第1期《吃茶去》雜志;作者:竺濟法)

安茶探源

在祁門縣西南,有一處群山環(huán)抱,閶江河和瀝水河穿境而過的地方叫蘆溪。這里土壤深厚肥沃,周圍竹木蔥蘢,常年云霧繚繞,水波蕩漾,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天獨厚,為優(yōu)質(zhì)茶葉生長的最佳理想場所。的確,蘆溪就是風靡一時的安茶的原產(chǎn)地。河流密布的蘆溪,在水運昌盛年代,沿河而建的水埠碼頭,猶如一枚枚滋味各異的水果,掛結(jié)于河岸邊,祁門的瓷土、窯柴、茶葉、木材順流而下到景德鎮(zhèn),到鄱陽湖、到長江、到全國各地,全國各地的食鹽、大米、布匹、瓷器又源源不斷地載入祁門?!皼]有賣不掉的蘆溪,沒有買不來的蘆溪”。商賈云集、安茶茶號林立的舊時蘆溪碼頭,一時號稱“小上?!?。站在水口古樹下,眺望整個村子全貌,粉墻黛瓦,錯落有致的馬頭墻,鮮明耀眼,或清修,或端莊,或奇特。讓人真切感到神奇,產(chǎn)生無窮遐思。

說到祁門,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祁門紅茶。祁門產(chǎn)茶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因為茶圣陸羽在《茶經(jīng)》中留下了“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記載,而那時的祁門隸屬歙州。祁門紅茶簡稱“祁紅”。據(jù)資料記載,光緒元年(1875 年),黟縣商人余干臣,在至德縣 ( 今東至縣 ) 堯渡街建設(shè)紅茶莊,仿效“閩紅”制法,試制紅茶成功。次年余干臣勸導多地茶農(nóng)改制紅茶,所產(chǎn)紅茶統(tǒng)稱“祁紅”。其實,在此前,祁門就已經(jīng)生產(chǎn)出一種上等好茶,它叫“安茶”。

了解唐朝歷史的人都知道,唐武宗李炎(原名李瀍,是臨死前十二天更名為李炎的)從會昌初年(公元841年)起,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滅佛運動,在唐武宗滅佛的政治狂飆下,僧尼紛紛逃離長安。傳說,有一位精通佛法的老尼妙靜師太,帶著一幫尼姑,逃到祁門深山落腳避難,結(jié)草為廬。其居住的庵旁有茶樹,因為土地肥沃,長勢茂盛。一年春季某日,師太便采摘葉芽咀嚼,竟是甜絲絲的味道,遂采下置于石板上晾曬,順手加以揉搓,到了晚上她卻忘記了此事。經(jīng)過一夜的霧氣露水,第二天,看見昨日揉成一團的茶,卻已成為黑色,茶葉卻還是軟的。于是她用溪邊的粽葉將茶裹好,懸掛在庵外檐下,曬干后又掛在庵里的柱子上。過了數(shù)年,一日重新打開,聞著有塵撲撲的味道,打開看還是黑黑的,遂將茶蒸軟烤干,覺得此茶非同一般,儲藏備用。后來某天,妙靜師太生病口渴,取之煮泡,喝后神清氣爽,病居然就好了。于是,妙靜師太給它起名叫“安茶”,也稱六安茶,意為此茶可安六腑。之后,師太發(fā)動庵中尼眾滿山遍野采制,用以普施眾人,因為茶有一定的藥用的價值,在當?shù)匾簿团d起來。來尼姑庵討茶喝的商客與信眾越來越多,香火很旺,驚動“長毛”當兵的,尼姑庵竟被搶掠燒毀,逃出的小尼姑,將安茶的技藝傳到黟縣古筑鄉(xiāng)孫家村,后來,孫家村的孫啟明幸運地學會了安茶的制作技藝。

讓我們還是從傳說中回到現(xiàn)實里來。

明成祖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公元 1425年)汪元相編撰的《祁閭志》其卷第十《物產(chǎn)、木果》中云:“茶則有軟枝,有芽茶,人亦頗資其利。”還指出其主要產(chǎn)區(qū)在祁門南鄉(xiāng)蘆溪、溶口一帶。明代屠隆《考盤余事》載:六安茶“品亦精,入藥最效”。而和屠隆同時代的許次紓,在其《茶疏》中說:“天下名山,必產(chǎn)靈草,江南地暖,故獨宜茶,大江以北,則稱六安……名品亦振于南,山陜?nèi)私杂弥?。南方謂其能消垢膩,去積滯,亦甚寶愛?!泵鞔匌堅凇恫韫{》中稱,六安茶入藥最有功效,因而被視為珍品。從“入藥最效”、“能消垢膩,去積滯”的字里行間,可以推斷出他們所說的“茶”當為“安茶”。

關(guān)于“安茶”名稱的由來,主流爭議有三種說法:其一說,安茶是仿六安茶制法或借六安茶名,故日“安茶”;其二,安茶屬安溪綠茶,因此成為“安茶”;其三則以地理區(qū)域為依據(jù),產(chǎn)于安徽的茶種,故簡稱“安茶”。

其實,關(guān)于“安茶”這個名稱,還有一種說法。說20世紀初,嶺南一帶曾瘟疫流行,而一位戴姓名醫(yī)用安茶作藥引,治好了不少病人。消息不脛而走,以致于被人們奉為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尤其是下南洋的水手船工把它作為隨身必備的神藥,他們的家人也常以之供奉神靈,祈佑遠行的親人平安回來,因此六安茶又被直接稱作“安茶”。曾隨徽商暢銷于大江南北的安茶,時至今日,尤其在兩廣、港澳臺以及東南亞地區(qū)的人們?nèi)阅钅畈煌瑥V東人稱其為矮仔茶,東南亞僑胞稱其為安徽六安茶、徽青,臺灣地區(qū)稱其為安徽六安籃茶,港澳人稱其為安徽六安笠仔茶或陳年六安茶、舊六安、老六安。

據(jù)悉,“安茶”的原始制法類似普洱“磚茶”,是一種半發(fā)酵緊壓茶,其品質(zhì)特點是形條粗壯緊結(jié),色澤黑褐尚潤,湯色橙黃或微紅,葉底黃褐明亮,葉脈淺紅色,有檳榔香或花香,因此,茶界有人把它歸屬黑茶類。但是,史學者認為,光緒之前祁門原制青茶,類似六安,所以俗稱“安茶”,應歸為青茶類。歸屬于哪一類都無所謂,關(guān)鍵是茶好就行。

民國戰(zhàn)亂,商人孫啟明來到祁門蘆溪,以“孫義順”的牌號從事安茶的制作銷售,“孫義順”之由來,源于孫啟明的孫姓,做生意合作講“義氣”,求“順利”,“孫義順”也就叫響了。民國21年(1932年)祁門南鄉(xiāng)有“安茶”號達 47 家,最享盛名的就是“孫義順”安茶?!皩O義順”的牌“安茶”條索壯實勻齊,色澤黑褐油潤,有檳榔,粽葉香味,清爽醇厚,味中有甜、湯色醇明,竹簍與粽葉組合包裝精良,成品茶經(jīng)陳化后才銷售。

抗戰(zhàn)期間受戰(zhàn)事的影響,安茶運輸路線被戰(zhàn)火破壞,加之紅茶的沖擊,市場萎縮而逐漸停止了生產(chǎn)。1946 年,祁門最后一批安茶由本縣六都商人程世瑞運到佛山、香港銷往境外,便在市場上銷聲匿跡了。

期待安茶重出江湖、重震江湖。

【摘自2020年12月《吃茶去》雜志(總第73期);作者:(宋廷軍(江蘇南京),系南京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出版詩詞集《里程碑》、《五個人的天堂》】

找到約2,749條結(jié)果 (用時 0.017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92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