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崇安門大紅袍

找到約6條結果 (用時 0.002 秒)

武夷茶文獻 :大紅袍

鄭光祖

一斑錄

茶貴新鮮,則色、香、味俱備。色貴緑,香貴清,味貴澀而甘。啜茗可以祛腥膩、潤喉吻,不必希盧陸高風,而齒頰饒有韻趣。浙地以龍井之蓮心芽,蘇郡以洞庭山之碧螺春,均已名世。然我虞山亦産茶,嘗至普福,維摩僧出供客,其佳不亞蘇杭,特不可多得耳。若安徽六安茶、湖北安化茶、四川蒙山茶、云南普洱茶,與蘇杭不同味,不善體會者或不知其妙。若閩地產紅袍、建旗,五十年來盛行于世,竊以為非正味也。〔清〕鄭光祖 《一斑錄》“雜述四”, 清咸豐五年 (1855)刻本

劉訓瑺

茶話

武夷天游巖之上,有古茶樹一株,旁皆危巖,不易采摘,須膽壯者緣梯而上,方可采下。葉大數指,名曰 “大紅袍”,因葉面微紅故也。每年只能焙制一斤許。貴游者,寺僧以少許飲之,為巖茶最佳品。大紅袍為武夷特種之茶,產危巖中,人工難于采取。舊聞茶熟時,利用猴子攀樹,次第采下。因猴子衣紅袍,故名。現山中罕畜猴者,不知用何法采取?!睬濉硠⒂柆?《劉玉軒詩文選》,閩清玳瑯書樓1983年自印本

郭可光

竹間續(xù)話

武夷九十九巖皆產名茶,奇種以天心巖之大紅袍,慧苑巖之鐵羅漢,磊石巖之白雞冠,蘭谷巖之金鎖匙,天井巖之過山龍,竹窠巖之瓜子金,幔陀峰之半天夭為著。而大紅袍尤為特品,產于天心巖永樂寺三里許之九龍窠石壁上。石壁僅方丈之地,植茶三叢。外向較高者,傳為真紅袍。旁二叢為副車,葉不甚大,芽端帶淡紅色,年僅六七兩,價值數百金,蓋罕而見珍也。每歲,住持僧以少許分饋當道士紳,余則悉售廈商。郭白陽輯撰,福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整理《竹間續(xù)話》卷三,海風出版社2001年版。

蔣希召

武夷山游記

初三日,陰。今日為上巳佳節(jié),重往天游巖。八時偕達君等出天心,由簑衣嶺下西行,入九龍窠。窠為天心永樂寺,植茶最繁之區(qū),極品之大紅袍即產于是。谷極狹長,約三里,谷底一巖突起, 高可三十余丈,曰龍頭巖。巖半有水滲出,所謂大紅袍名茶即植于巖下,枝干扶疏,高僅三尺余,葉甚蔥郁,正在發(fā)芽。其旁有一種,名副紅袍,此外茶類極夥。 夜宿天游,飲酒幾醉,品茗極多。天游亦產大紅袍,香味極濃,飲后移時,齒頰生涼,胸臆間皆有余芳,是則可異也。去年大紅袍每兩價值十六元,物稀為貴,其信然乎!

曰上奇種,則皆百年以上老樹,至此則另立名目,價值奇昂,如大紅袍,其最上品也,每年所收,天心不能滿一斤,天游亦十數兩耳。武夷各巖所產之茶,各有其特殊之品。天心巖之大紅袍、金鎖匙,天游巖之大紅袍、人參果、吊金龜、下水龜、毛猴、柳條,馬頭巖之白牡丹、石菊、鐵羅漢、苦瓜霜,慧苑巖之品石、金雞伴鳳凰、獅舌,磊石巖之烏珠、璧石,止止庵之白雞冠,蟠龍巖之玉桂、一枝香,皆極名貴。此外,有金觀音、半天搖、不知春、夜來香、拉天吊等等,名目詭異,統(tǒng)計全山,將達千種。蔣希召 《蔣叔南游記第一集》,上海福興印書局1921年鉛印本

衷干

茶市雜詠

漫談名種重黃毛,尚有龍團價格高。猴子風流傳海外,白云深處看紅袍。毛猴,茶名,有黃、白兩種,出松溪。龍團則宋時珍品也。宋劉屏山詩云:“猶有清饞未已,茶甌日食萬錢。”清章朝栻詩云:“多者饋盈箱,少或進數片。詢其值幾何,卑之亦一絹?!逼滟F重可知。三一學校校長陳世鍾云:“英諺謂:十八世紀,相傳武夷大紅袍生高峰之上,人跡不到,以猴子穿紅袍采之。”然大紅袍產于近代,當時有無此茶,待考。

宜興春暖盡瓊膏,小小茶杯似兔毛。莫道諸生終落拓,今朝已試大紅袍。茶壺以宜興為尚,茶杯小巧,不堪一吃,此袁子才所謂“飲人如飲鳥”也。然氣香味甜,不必以為善,且茶愈佳,則消化力越強,多飲亦能傷胃。大紅袍為山中第一妙品,樹僅兩本,年約收茶十兩,至為寶貴難得。市上所售,皆偽品也。出天心巖九龍窠。林馥泉 《武夷茶葉之生產制造及運銷》,《福建農業(yè)》1943年第3卷第7-9期

劉超然、鄭豐稔

崇安縣新志

現時天心巖九龍窠所產大紅袍僅兩株,每歲可得茶八九兩,自采摘以至制造, 亦看守綦嚴,其寶貴如此。至其名稱之見于載籍者,以唐之臘面為最古,宋以后花樣翻新,嘉名鵲起,然揭其要,不外時、地、形、色、氣、味六者。如先春、雨前,乃以時名;半天夭、不見天,乃以地名; 粟粒、柳條,乃以形名;白雞冠、大紅袍,乃以色名;白瑞香、素心蘭,乃以氣名;肉桂、木瓜,乃以味名。劉超然、鄭豐稔《崇安縣新志》,1940年刊本

林馥泉

武夷茶葉之生產制造及運銷

山中有名之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不知春等,外人每誤為特殊之品種,實則均系混雜之菜茶中一單株也。

(1)大紅袍(產天心巖九龍窠有正副二株,筆者獲天心寺中老僧之信任,得觀其正株,其采制法詳見本書附篇)。樹高135公分,主干8根,干粗大者達5.5公分。普通者1.5-2.5公分。干色暗灰。樹形老態(tài)。枝條彎曲斜生。分枝頗盛。其枝干上寄生苔類甚多。枝干著生角度50-70度,枝葉著生角度在70°左右節(jié)。間距離較短,僅1-2公分。葉深綠色,葉緣斜上伸展,葉斷面成闊口V字形,光滑發(fā)亮,恰如小水仙葉形(即屬前述之第六種),全葉呈長圓。幼葉呈紫紅色(據天心寺主持僧云大紅袍命名依此)。葉脈細而不顯,脈數5-7對。鋸齒淺而稍顯,齒數20-25對,葉尖鈍略向下垂。葉長5.3公分,幅寬2.8公分,肉厚而脆,葉面淡綠,生有短絨毛。開花期遲,通?;ㄆ谧允辉孪卵烈辉孪卵允孪卵烈辉孪卵疄樽钍??;ü趶?.2公分,花瓣6個。瓣長1.4公分,幅1.4公分?;ńz184個,長7-9公厘,柱頭長6公厘,于半柱3裂。子房表面生細毛,花萼5個,長3公厘,幅5公厘,花托1.05公分?!陡=ㄞr業(yè)》,1943年第3卷,7-9期

按:其余部分如制作,與廖存仁《大紅袍史話及觀制記》內容重復或相似者,略去。

廖存仁

武夷巖茶

甲、大紅袍:產于天心巖九龍窠最后一窠之巖腳下,品種為菜茶,樹根終年有水從巖壁涓滴而下,樹高丈四尺,樹勢披張,葉極厚,深濃綠色,樹干滿生苔蘚,樹齡衰老,至少在七八十年以上,年僅制茶八兩至十二兩。旁有一株,樹勢生長較優(yōu),是為副本?,F山僧以此茶名貴,恐參觀者采折枝條,損傷茶樹,另以附近大石壁下,巖腳尋丈有崩石罅隙處,所植之菜茶三叢,以紿游客。此茶以產量無多,外人不易購得,于是傳說種種,故神其事,有謂:“野生絕壁,人莫能登,每年茶季寺僧以菜餌山猴采之。”有謂:“樹高十丈,葉大如掌,生削壁間,風吹葉墜,寺僧拾制為茶,能治百病?!碑數貍髡f則謂:“為巖上神人所栽,寺僧每于元旦日焚香禮拜,泡少許供佛前,茶能自顧,無須管理。有竊之者,立即腹痛,非棄之不能愈。蓋此為神人所植,凡民不能先嘗也。

提叢:提叢則又提自千百叢之單叢中最優(yōu)異者,采摘制造均維謹維慎,品質之佳非言語或文字所能形容,如天心巖之“大紅袍”,慧苑巖之“白雞冠”,竹窠之“鐵羅漢”,蘭谷巖之“水金鉤”,天井巖之“吊金鐘”等。廖存仁《武夷巖茶》,《福建農業(yè)》1943年,第3卷第7-9期

廖存仁

大紅袍史話及觀制記

武夷巖茶夙負盛名,其茶具巖骨花香之勝,制法介于紅茶綠茶之間,必求所謂綠葉紅鑲邊者方稱上乘,其味甘澤而氣馥郁,無綠茶之苦澀,有紅茶之濃艷,性和不寒,久藏不壞,香久益清,味久益醇,名馳遐邇,中外同欽,遜清充作御茶之大紅袍,尤為巖茶中之吉品,外間對大紅袍之傳說,妙不可言,有謂野生絕壁,人莫能登,每年茶季,寺僧以果餌山猴采之,有謂“樹高千丈,葉大如掌,生窮崖峭壁,風吹葉墜,寺僧拾制為茶,能治百病?!碑數貍髡f則謂為“巖上神人所栽,寺僧每于元旦日焚香禮拜,泡少許供佛,茶可自顧,無需人管理,有竊之者立即腹痛,非棄之不能愈,因此為神人所植,凡人不能先嘗”其說紛紛,莫衷一是,筆者適得機會觀其采制頗饒興趣。

天心寺觀山僧采茶十七日晨偕林主任夫婦匆匆至天心,見妙當方丈在韋陀佛前焚香禮拜,另一小僧撞鐘三響,方丈即攜二僧(一提茶籃另一持和尚袈裟),出寺門至茶墩邀包頭及做青師轉向寺右之山嶺而下,嶺盡沿溪澗而上。行約二里,見大石壁下,巖腳尋丈,有崩口罅隙處,方丈之地,植茶三叢。距茶叢五六丈遠巖腳上,架一板屋,行至此,方丈止步,顧謂筆者曰:此處名九龍窠,是茶即大紅袍,其中間較高一株為正本,旁二叢其副本也。言已即攀緣而登,二僧尾之,筆者與林主任等數人亦隨之而上,審視之,茶樹品種并無特殊,即普通之菜茶,樹高一米多,主干約十枝,茶叢周圍約五米半,枝葉已被人攀折過多,樹勢不甚繁茂,葉不甚大,帶淡綠色,茶芽微泛棕紅色。以地方太小,我等四人,立于茶樹之外旁,手握干枝,以防傾跌。方丈及二人立于里側,披袈裟,焚香燭,放火炮,向茶樹禮拜。拜畢,方丈開始采摘,口中念“中華民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念畢,將所摘茶葉,擲于籃中,攜一僧先歸,留他一僧與包頭等采摘。采摘完畢,職并參觀其制造。

祭太伯分贈大紅袍正午寺僧備齋祭茶廠中供奉之楊太伯,由方丈妙常和尚領導誦經行禮,態(tài)度謹嚴。據云,楊太伯為江西人,乃開發(fā)武夷山植茶之鼻祖,現武夷各茶廠咸供奉之。十八日上午茶葉制成,寺僧以小簸箕盛之,置于正殿之釋迦牟尼佛前,然后各殿遍燃香燭,并以泉水泡大紅袍一壺,每佛前一杯。諸事就緒,方丈領寺中較有地位之和尚,各披袈裟,在釋迦牟尼殿行禮,另一僧撞鐘,一僧放爆竹,儀式隆重,如作大場佛事然。禮畢,方丈將小簸箕內茶葉,持歸收藏,其余別僧,則以壺中供佛所余之大紅袍茶齋客,并分寺中諸和尚及茶廠制茶工人,每人一杯,彼等分得一杯,如飲甘露,均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今天吃了大紅袍?!?/p>

武夷天心巖“大紅袍”采制記錄三十年五月十七日

茶樹地點:天心巖九龍窠采摘時間:上午八時三十分茶青重量:二斤四兩曬青篩數:分攤四篩曬青時間:自九點三十分起至十點三十分止共計一小時曬青翻拌次數:九點五十三分翻拌一次曬青溫度:由攝氏三十二度半升至三十五度半涼青篩數:由四篩拼作二篩(是時茶葉頗為柔軟,以手握住,僅微有響聲,用手平舉葉柄,則茶端與兩邊向下垂)曬青時間:自十點三十分起至十點四十五分止共計十五分鐘涼青溫度:攝氏二十五度茶青進青間時間及篩數:十點四十五分移入青間,由兩篩攏作一篩,并攏時搖動十二轉,是時茶葉已無燒氣。青間溫度:攝氏二十一度半(至夜深尚無變動)茶葉在青間放置之時數:十七日上午十時四十五分移入青間,至十八日上午一時二十五分取出交炒,共計十四小時四十分做青次數:共計七次一、第一次 十二點二十七分,僅搖十六下,未曾用手,惟攤放面積縮小在篩沿內三寸左右,是時茶葉與進青間時無甚差異。二、第二次 下午二時八分,約搖八十轉,亦未曾用手,是時茶葉已微有發(fā)酵現象,能看出一二片邊緣有似豬肝之紫紅色。三、第三次 四點四十五分,先搖一百轉,然后用雙手握葉輕拍二十余下,拍后復搖四十余轉,是時發(fā)酵程度增加,嫩葉邊緣多現紫紅色,并略恢復生茶原有之生硬性,攤放面積大小如前。四、第四次 八時五分,搖四十下,未曾用手,茶葉有半數成所謂綠葉紅鑲邊,并頗硬挺,攤放面積再縮小約在篩沿內五寸左右。五、第五次 九時十分,搖一百四十四轉,茶葉形狀與前無異,惟更硬挺耳。六、第六次 十時四十五分,先搖一百轉,然后用雙手握葉輕拍三十下,再搖五十轉,是時茶葉已全部硬挺,葉邊皺縮,葉心凸出,卷成瓢形,并有一股香氣,芬芳馥郁,攤放面積更甚縮小,直徑約一市尺七寸。七、第七次 十二時正,搖六十下,做三十五下,是時茶葉紅綠相間,香氣益濃。十八日上午一時二十五分處理適度取出交炒。炒青時間:初炒一分半鐘,翻拌八十六下溫度估計約攝氏一百四十度左右。復炒二十秒鐘,解塊兩次,翻兩轉,溫度估計約一百度(因時間來不及未用溫度計)烘焙:初烘二十分鐘,翻三次溫度八十攝氏度。復烘二點十分鐘,溫度攝氏六十八度成茶重量:八兩三錢(茶頭焙茶在內)廖存仁《大紅袍史話及觀制記》,《萬川通訊匯訂本》 ,1942年

陳舜年,等

武夷山的茶與風景

首先要介紹的是大紅袍,這聲望簡直是太大了,它生長在離天心巖三四里的九龍窠,屬永樂禪寺(通稱天心寺)所有,寺僧因游人任意采摘,不肯以真品示人。據調查,真正的大紅袍在九龍窠最后較高的一個巖旁邊,巖壁中有一個小孔,常有泉水從巖孔中流出,旁有茶樹數株,靠巖壁者為正大紅袍,相鄰者為副大紅袍。大紅袍的采摘制造極為講究,且有極繁重的儀式。成茶不過半斤左右,其成名雖然由于品質的優(yōu)良,但大半還是宣傳的功效。陳舜年、徐錫堃、俞庸器、向馨《武夷山的茶與風景》,1944年版。

羅盛財

武夷茶名叢研究

大紅袍(JM062)C. sinensis cv.Dahongpao

無性系。灌木型,中葉類,晚生種。武夷山傳統(tǒng)五大名叢之首。原產九龍窠。相傳清代已有大紅袍茶名。在各名叢中,大紅袍聲望最高,傳說頗多,被尊為神物和茶王,譽滿海內外。原有母株4叢,植于九龍窠懸崖一石砌平臺上,巖邊峭壁上留有摩崖石刻“大紅袍”三字為記。1980年建九龍窠名叢圃的同時,在大紅袍原處連接砌筑梯層2層,補植母株大紅袍2叢,因此大紅袍現有母株共6叢。大紅袍曾有正、副本之分,現代以第2叢、第6叢及其無性系為大紅袍茶樹代表群體。第1叢與第5叢為同一類型副本,第3叢、第4叢各為不同類型副本。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紅袍群體在巖山有較大面積擴大栽培,國內一些科研、教學單位有引種。植株適中,樹姿半開張,分枝較密。葉片呈水平狀或稍上斜狀著生。葉片長6.5cm,橢圓形,葉色深綠,有光澤,葉脈沉,葉面微隆起,葉緣平或微波,葉身稍內折,葉質較厚脆,葉齒較銳深密,葉尖鈍尖。芽葉紫紅色,茸毛尚多,節(jié)間短?;ü谥睆?.5cm,多為6瓣?;ㄖ?裂。芽葉生育力較強,發(fā)芽較密,持嫩性較強。春茶適采期為5月上旬末至中旬初。制烏龍茶,品質優(yōu)異,條索緊實,色澤綠褐潤,香氣高雅、清幽馥郁芬芳、微似桂花香,滋味獨特,醇厚回甘,“巖韻”顯,是武夷巖茶之珍品??购耘c抗旱性強,扦插繁殖力強,成活率較高。與其他名叢相比,大紅袍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產工藝要求特殊嚴格,栽培上宜選擇與原產地相同或相類似的上好巖山茶地種植,施用有機肥,適時深翻、客土,效果更佳。

羅盛財《武夷茶名叢研究》,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21年版

資料來源:茶經導讀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趙大炎:漫話武夷巖茶舊事

曲曲山回轉,峰峰水抱流。

很榮幸隨香港黃錦枝老師來武夷山學習訪問,更有緣向德高望重的趙大炎老人求教,趙老曾經擔任崇安縣(現武夷山市)委書記,主持武夷山茶葉工作多年,母樹大紅袍無性繁殖正是通過他們這一代人手上集體研究成功,并推向市場。近半個小時的訪談中,老人家學識淵博,談笑風生,讓我們感受到他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熱愛!

一、大紅袍的過去

大紅袍乃武夷巖茶之王,已有350多年的歷史,極為稀有,年產不足五百克,古代只有帝王將相才能品飲,堪稱國寶。,原指天心巖九龍壁上現存6棵,最早只有四棵,稱為正本,81年武夷山漲洪水,崩下來兩棵,栽培成活就變成了現在的六棵。80年代中期曾經做過一次臺刈更新,第一排四顆樹實際上是三個品種,94年與福建省農科院專家們鑒定,從茶葉形,葉脈,邊緣的鋸齒深淺,茶子里面有幾孔等分析得出三個品種,實際上都是名叢,他的香型口感基本一致,所以統(tǒng)一命名為“大紅袍”。

二、如何看待對大紅袍的質疑

質疑九龍集石壁上實為名樅“奇丹”,而非“大紅袍”的聲音自古有之。過去以誤傳誤,以假做真,才將“奇丹”命為母樹大紅袍。年長月久,遂有普遍公認之勢。石壁上“大紅袍”三字是天心寺僧人所刻,以轉移游人的視線。這也與張?zhí)旄@先怂f的如出一轍。

對此趙老說:傳說真正的大紅袍還在九龍窠內,但誰也說不清,誰也沒看見過,可以肯定現存的“母樹大紅袍”所產的,是武夷山最好的茶。對于石壁上“大紅袍”三字是1932年崇安縣一個國民黨縣長,吳石先所提。

三、當年大紅袍作為商品進入尋常百姓家非議不斷

為了讓更多人品嘗到大紅袍的滋味與神韻,經過科研人員多年的集體努力,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獲得無性繁殖成功,最初小量推向市場,可是非議不斷,認為大紅袍怎么能成為商品,大紅袍在當時武夷山茶葉工作者心中地位非常神圣,如今用來做生意在當時簡直不可思議。

1992年武夷山茶葉體制改革,成立巖茶總公司,我擔任總經理,92年上任,93年把六顆母樹無性繁殖大紅袍正式推向市場,使之成為商品。1995年之后,“大紅袍”其實已經是武夷山優(yōu)秀巖茶的一個代號,已經超出了無性繁殖,而是多個優(yōu)秀品種的組合。

回想當年,如果沒有當年武夷山茶葉工作者們的智慧與勇氣,也不會有大紅袍今天的輝煌!

四、“大紅袍”拼配是門科學

拼配是門科學,不是膚淺的搭配。武夷山自1901年開始,就根據市場需要進行拼配,那時候不叫大紅袍,而叫武夷巖茶。

而今“大紅袍”拼配,有的取其水,有的取其香,必須在武夷山最好山場原料基礎上,盡量接近母樹的口感。

記得自90年帶中期開始大規(guī)模推廣的時候,我用武夷山優(yōu)質山場原料,搞了一套拼配大紅袍,大體上是這樣的,主要是肉桂占 55%——60%, 10%高香型名叢,如金觀音,奇蘭。其次是水仙,最后一道是加一點上兩年留下的陳茶調色。真正好的肉桂,他的香型會轉換,開杯是奶油香,中間是水蜜桃香,喝到最后是桂皮香,他是高香型。而水仙則取其水,他水潤滑,并帶有蘭花香型,口感好。如此制作出來的茶,他的香氣滋味基本某種意義上已經超過母本那種粽葉香微帶桂花香,已經超過了他的香型。

五、母樹大紅袍與無性繁殖大紅袍區(qū)別

母樹大紅袍與無性繁殖大紅袍還是有區(qū)別的,樹齡老的話香氣悠長,細長,不像新樹那么沖,那么濃烈。母樹微帶桂花香,后面是粽葉香。而無性繁殖大紅袍也保持了母樹特性,甚至超過了母樹的香型。

我們國家茶樹種植分有性系和無性系繁育之分,有性系是把茶子種在土壤生長,而無性繁殖是通過扦插等方式栽培,無性繁殖所產生的個體不容易辨認,能保持良種固有的特征,后代的性狀一致,而有性系后代容易變化。

99年我請福建省科委8個專家鑒定,專家一致鑒定認為“無性繁殖的大紅袍已經保持了母本的優(yōu)良特性,達到國內先進水品,在武夷山特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下,可以推廣。

大紅袍樹齡300多年了,武夷山名叢,很多都是從大紅袍分離演變出來的,從某種意義上講都是大紅袍的后代。

六、武夷山巖茶每年真實產量

真正意義上的武夷山巖茶,應該是方圓70平方公里內所產的茶,但01年國家技術監(jiān)督總局,巖茶申報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商品,把整個武夷山2800平方公里都歸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商品。

這70平方公里核心產區(qū),上個世紀,有茶園約5000畝,一畝產毛茶70斤左右,90年代大約增長至1萬畝,以后申報世界遺產,一草一木都嚴格保護起來,就不準再發(fā)展了,所以說武夷山一年巖茶產量應該在70萬斤左右,相對于云南一年十幾萬噸的產量,巖茶所占市場份額真是少的可憐,很難普及推廣!

七、如何看待武夷巖茶輕火趨勢

武夷巖茶火工講究以火調香,以火調水,低溫久烘,根據市場需要控制時間。武夷巖茶傳統(tǒng)手工制作工藝,歷史悠久,技藝高超,清代兩江總督梁章鉅曾發(fā)出“武夷焙法甲天下”的感慨!歷史上武夷山一直都根據市場需求與時俱進。

而現在市場需求變了,火工高了沒人要,大家更多喜歡清香型了。武夷山清香型嚴格來講是帶有花果香,而不像安溪清香型鐵觀音的青草味,這主要是由于制作工藝中的高沸點與低沸點制作不同引起的。

八、“老茶“在武夷山

真正的做茶師傅是不喝當年新茶的,新茶很多成分沒有經過真正氧化,對神經系統(tǒng)胃粘膜刺激性很強,多是放一年之后更好喝,滋味更純正。但過去自己和身邊人也沒有喝老茶的習慣。

我1978年來武夷山,如今與巖茶已經30多年了,第一次接觸老茶是在2000年左右,朋友處喝了一泡20多年的水仙,在此之前,也沒有接觸過。那時候武夷山人一般不喝老茶,更沒有收藏品飲老茶的習慣,多是當年沒有賣掉就放到那里留下來,隔年繼續(xù)復焙。

九、母樹“大紅袍”現狀

大紅袍乃名揚四海,每年慕名來參觀母樹的游客絡繹不絕,但春茶采摘后形象太差,后來原省委書記盧展工,下令不準再采。2007年10月10日,武夷山市政府將最后一次采摘的母樹大紅袍20克贈送國家博物館珍藏。絕版母樹大紅袍送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

“大紅袍”自此就真的成為歷史?真的遠離了這紛繁復雜的塵世?

但事實上為了母樹健康生長,每年還會修剪,一年做的成品茶,500克左右,由茶葉局做好交到市委書記,然后……

口述:趙大炎

記錄整理:董樂

此文系根據2013年6月27日,午宴后對趙老的訪問錄音整理,因當時時間緊張,涉及面廣,筆者根據趙老原有精神做了部分擴展,或許與趙老原意有所出入,望各位見諒!

原標題:《老書記趙大炎:漫話武夷巖茶舊事

注:內容來源老茶文摘,僅供茶友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世界紅茶報告| 武夷——世界紅茶搖籃

中智科學技術評價研究中心編輯部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Editorial Department



?武夷——世界紅茶搖籃

茶樹是被子植物門的木本作物,起源于新生代第三紀的早期,在地球上已存在七、八千萬年。它原產于中國西南。位于中國福建省西北部與江西省交界處的武夷山和福建省東北部寧德市的天山,是茶樹物種起源的同源“隔離分布”區(qū)域。在商周時期之前,這兩個區(qū)域也已有應用茶,“以茶輕身?!鼻罢呶湟纳匠蔀榧t茶鼻祖——正山小種的發(fā)源地,后者則成為全國名茶“天山綠茶”和“天山紅茶”的發(fā)源地。

(一)正山小種的發(fā)源地

中國福建省的武夷山第一高峰黃崗山(海拔2185米,是中國東南沿海最高峰)南麓的群山叢林中,有一個小山村名叫桐木關。殊不知早年不為人知而僻靜的小小山村,在近代卻因“茶”而聞名世界。武夷山三面環(huán)山,向南開口的盆地,為福建最高(平均海拔1200米)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異、生物多樣化的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保護區(qū)。這里山體多斷裂,深切,形成峰巖多姿,河曲幽雅的自然形態(tài)和景觀。

商朝末(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姬發(fā))伐紂時,福建武夷“閩濮族”為南方會盟八個小國之一,以茶葉作為一種特產進貢。漢朝后,武夷茶更成貢茶。唐朝中后期,武夷制“蠟面”貢茶。宋朝,武夷亦制龍團茶,歸建州“北苑貢茶”入貢。元朝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詔創(chuàng)皇家焙局“御茶園”于武夷四曲溪畔,武夷茶名聲大揚。明、清朝,改制“芽茶”(綠茶散茶)進貢。同時先后誕生了馳名天下的“正山小種紅茶”、“工夫紅茶”、“武夷巖茶”及大紅袍等奇叢茶。

“小種紅茶”是起源于武夷山主峰黃崗山下的“桐木關”,由武夷山茶農創(chuàng)制的全發(fā)酵茶類,是世界紅茶的開山鼻祖。

據《漫話福建茶文化·正山小種》中寫道:“小種紅茶是福建省的特產,有正山小種和外山小種之分。正山小種產于崇安縣(今武夷山市)星村鄉(xiāng)桐木關一帶,也稱‘桐木關小種’或‘星村小種’。政和、坦洋、古田、沙縣及江西鉛山等地所產的仿造正山品質的小種紅茶,統(tǒng)稱‘外山小種’或‘人工小種’?!蓖┠娟P,地處中國武夷山市版圖西北部的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qū)內,東接星村鎮(zhèn);西鄰光澤縣的崩山及江西鉛山縣的王比村,均居仙霞山脈;南経武夷黃坑,向東南通建陽市,向西南抵邵武市的觀音坑;北連黃崗山北麓的江西鉛山縣石隴鄉(xiāng)等地。這一帶是正山小種的主產地,其山脈海拔均在10001500米,峰巒疊嶂,形成武夷大峽谷,林豐竹茂,溪水清澈,冬暖夏涼,云霧繚繞,土壤肥沃。茶園分布于山坡礫石隙地,茶樹生長在優(yōu)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下,采下的茶芽鮮葉原料,經特殊的制造工藝,形成小種紅茶特異的產品質量。它曾漂洋過海,以其獨特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愛茶的人,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了世界格局。推進了世界文明進程!

(二)發(fā)源地武夷雙遺產

1、發(fā)源地的自然遺產

“正山小種”紅茶問世后,其獨特的品質風味傳到西方后,引起了西歐上層社會的轟動,曾有一些“傳教士”、“生物學家”、“茶葉獵人”等來到武夷山探尋小種紅茶的“奧秘”,尋覓桐木關的“夢寐”,結果他們竟又發(fā)現了這里大自然的魅力,發(fā)現了這個大自然的無窮生物寶藏。他們曾以傳教探險之名,建教堂、采集生物樣本,同時探覓小種紅茶的茶樹品種、栽培、加工……。據史料,自正山小種和中國紅茶輸出歐美興盛時期的1699年以來至20世紀上葉,曾先后有英、法、美、德等國的神父、職員、醫(yī)生、學者、商人等來到桐木、桂墩、大竹嵐等地或探訪紅茶采制技藝,或采集植物、動物標本,200多年來,這里成為世界聞名的生物標本采集勝地,并發(fā)現有大批的動植物新種,武夷山有著“昆種的世界”、“鳥的天堂”、“蛇的王國”、“研究亞洲兩棲和爬行動物的鑰匙”等美譽。這里為何被世界公認為“生物之窗”呢?答案是,武夷山,碧水丹山,綠樹成蔭,飛禽走獸,鳥語花香,山重水復,奇秀深幽,真是“山涌千層青翡翠,溪搖萬傾碧琉璃”、“三三秀水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有如“人間仙境”,“天上瑤池”。這里又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的勝地,群山垂直聳立,海拔1000米以上高峰有112座,當人們登越群山,隨海拔高度的上升??吹降氖谴怪狈植贾>G闊葉林、針闊混交過渡林、?? 0?? 溫帶針葉林、中山苔蘚矮曲林、山地草甸等,構成了世界上同緯度地區(qū)垂直植物帶,“三最”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森林覆蓋率達96.3%。據科學家的考察,從中發(fā)現分布有各種植物5110種。20世紀末統(tǒng)計,其中低等植物840余種;高等植物284科1107屬2888種(已定名的高等植物149種1800多種)。已發(fā)現的動物有5110種。據20世紀末考察統(tǒng)計,有脊柱動物475種;鳥綱18目47科400多種;昆蟲已定名的有4635種;爬行動物有73種;蛇類有5科26屬64種。在自然保護區(qū)內,尚擁有許多瀕危植物和動物。有如銀杏、南方鐵杉等等28種瀕危和漸危的植物;有如紅豆杉、水松等20余種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同時這里分布著亞熱帶山茶科、木蘭科等常綠植物,是山茶屬植物多樣性中心之一。當今,全世界有山茶科(Theaceae)植物23個屬380多種,中國有15屬260余種。位處北緯27°N的武夷山,卻有山茶科植物10屬35種,占世界23個屬的43.48%,占中國15個屬的66.66%。上述表明,福建武夷山是世界重要的山茶科(Theaceae)和山茶屬(Camellia)植物的主要分布地。茶樹是山茶科、山茶屬、茶組的植物,茶組包括野生型和栽培型茶樹的所有物種。武夷山發(fā)現有野生茶樹,其茶樹栽培品種資源豐富,其有性系茶樹類群以萊茶群體為主,也是制造小種紅茶的主要物種。武夷萊茶,以小、中葉型為主,有小圓葉、瓜子葉、長葉、小長葉、小葉水仙、闊葉、苦瓜、圓葉等型茶種,還有名叢(大紅袍、白雞冠、鐵羅漢、半天夭、小金龜)等。據調查,武夷茶樹品種花名有830多種,為武夷茶葉的發(fā)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茶樹植物制茶原料。


2、發(fā)源地的文化遺產

武夷山,面對太平洋西岸,奇秀甲東南(中國東南),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豐富的生物資源和茶樹品種,為歷史文化的燦爛,起著相輔相成之獨特效應,早在商周時期,武夷君(“閩濮族”君長)就向周武王獻貢茶、歷代許多文人墨客、賢人智士來此游歷、講學,留下許多摩崖石刻、文物古跡,諸如絕壁上留有數千年的船棺和虹橋板;漢城遺址、紫陽書院、遇林亭的遺址。元代御茶園遺址,還有寺觀等人文景觀……“珠藏澤自媚,玉蘊山含輝”,有如一顆深藏在名山川澤的碧玉明珠。1999年12月2日聯合國根據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風景區(qū)、漢城遺址等普遍價值的遺址及自然面貌,含有文化與自然兩方面因素的遺產,正式批準武夷山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世界旅游組織執(zhí)委會主席阿比特麗茲·卡奈爾·德·巴爾科夫人,曾命筆特書:“未受污染的武夷山風景區(qū),是世界環(huán)境保護的典范”。這一切,為武夷山歷史上能為世界紅茶創(chuàng)立新紀元,播下了種子!

??? 自16世紀初中葉前后,來武夷山的神父、采集標本的西方人,明里暗里逐漸把武夷茶(紅茶)帶出,其需求量逐增。17世紀后,中外紅茶出口貿易不斷發(fā)展。小種紅茶逐漸從桐木關附近內圍向武夷山外圍的縣境傳播,又有了“外山小種”、“人工小種”、“煙小種”和“工夫紅茶”等的出現。隨著小種紅茶逐漸傳到歐洲后,外銷需求不斷擴大,到18世紀世界市場的紅茶已到供不應求,許多外國商人祈求能采購到紅茶。在此時代和市場背景下,福建閩東北茶葉主產區(qū),大量生產“外山小種”、“煙小種”,尤其是發(fā)展“工夫紅茶”。18世紀中后期,距武夷山市較近的政和縣開始制造工夫紅茶,其產品稱為“遂應場仙巖工夫紅茶”。同時在今寧德市的福安縣(市)產生了“坦洋工夫紅茶”。19世紀在福鼎縣(市)也產制“白琳工夫紅茶”,至此形成了最早名聞天下、最早出口歐美的“閩紅三大工夫”紅茶(那時,西方商人統(tǒng)稱武夷茶)。所謂工夫紅茶,據《閩·錄異》載,系以嫩芽用武夷茶制法精心焙制,色黑味異,被稱工夫茶。制茶過程分為初制和精制。初制經過萎凋、揉捻、發(fā)酵、干燥四個工序,使新鮮茶葉中的多酚類化合物適度氧化,做成有條索的紅毛茶,保持芽葉完整,紅色紅湯。然后,再經過篩分、切斷、風選、揀剔、復火、勻堆等工序,分成各級的商品茶,同時,各茶區(qū)仿效產制各具特色的工夫紅茶。

自紅茶問世以來,世界紅茶先后有小種紅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三大類,其中前兩種均發(fā)源于中國武夷山,紅碎茶卻遲于19世紀后期,由英國人在印度、斯里蘭卡(錫蘭)把前二種中國紅茶工藝改革后演變而成。由此,中國武夷山成為世界紅茶的發(fā)源地,中國既是世界茶葉的祖國,也是世界紅茶的故鄉(xiāng)。


(三)小種工夫兼容并蓄

??? 紅茶祖國——中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紅茶”的是元末(約1330-1368年),明中業(yè)已有葡人從中國帶去茶葉,并喝到“呈紅色”的紅茶。武夷山“正山小種”與“工夫茶”之名,最早出現于明末(1640)。

中國紅茶明清時就有“小種”,“工夫”二種同時出現,“小種紅茶”與“工夫紅茶”,最大區(qū)別在于制造工藝上有否用松柴“熏煙”。是“工夫”演變?yōu)椤靶》N”?還是“小種”演變?yōu)椤肮し颉保窟^去一般認為,工夫紅茶是一種紅茶之后于十九世紀中誕生的。近年我們從許多文獻的研究考證中,可以得出一個初步結論:在紅茶初創(chuàng)時期,這兩種紅茶因工藝大同小異,故統(tǒng)稱“紅茶”,且同時出現于武夷山,也難分先后。林潄峯先生于《福建紅茶初期采制方法與在西北貿易的探討》(1986年)一文回答了這個問題。該文道:福建紅茶采制方法,是從炒綠發(fā)展起來,明初武夷廢團茶改制芽茶。中葉以后茶園荒蕪,采制粗放,因而茶色紫赤,不堪入貢。原來武夷芽茶皆嫩采,以后逐漸采粗。更由于高山云霧多,懸崖側嶺,不近朝曦,乃采用日曬茶菁(鮮葉),多所翻動,促進了發(fā)酵紅變,發(fā)展形成了工夫紅茶、小種紅茶獨特的工藝。按當時制法的記述,仍未脫蒸焙或炒焙作業(yè),由于茶色紫赤,有別于清湯綠葉,自成‘紅茶’一系?!?/span>

自明朝初期(14世紀~16世紀初),明朝廷為鞏固中央集權,實行對外海禁,開始在廣州、泉州、寧波設立三個市舶司管理口岸,不久又關閉泉州、寧波二個市舶司,僅在廣州單獨成立懷遠驛,專門由朝廷統(tǒng)一與外夷開展朝貢貿易。一方面是因朝廷限制對外貿易,另一方面是那時在國內尚不崇尚及流行品飲紅茶,故而在史籍中難見到關于“小種紅茶”和其他紅茶的專門記載。由于武夷山(原福建崇安縣)桐木關一帶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異、武夷萊茶(即小葉種)茶樹品種優(yōu)良,產制的“正山小種”紅茶或稱“武夷茶”質量獨特,逐漸傳播到西方,同時最早傳播到歐、美,最早在世界上揚名。

明永樂至宣德年間(1403~1434年)鄭和七次下西洋,多經由福建出發(fā),曾到3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亦(并)帶去武夷茶及其他茶品、貨品作為珍贈品。明中葉前(1500年前后),紅茶已在國內武夷山周邊或廣州口岸少量流通,西方來中國傳教的傳教士、海員、商人已在中國品飲到紅茶,或將珍品少量帶出中國而傳到國外。明正德元年(1506年)葡萄牙人進入中國,1514年葡萄牙商隊船開到廣州,1517年葡萄牙船員從中國回國時帶去茶葉,1556年葡萄牙傳教士克魯茲神父來到中國傳教,1560年他回國后曾記載他在中國對紅茶的感受:“凡上等人家皆以茶敬客,此物味略苦,呈紅色,可以治病,為一種藥草煎成之汁液。”

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自十五、十六世紀步入西方大門時始,曾成為葡萄牙、荷蘭、英國皇室御用珍品,被譽為“茶中皇后”。后被尊為世界紅茶的始祖!同時,凡以武夷茶待客者,“客必起立致敬”,然而,如此受人尊崇的世界紅茶珍品——“小種紅茶”這個新紀元,竟在兩個多世紀中尚沒很好的單獨留下墨跡!隨著時光的流逝,年代的久遠,漸漸被人淡漠和遺忘!歷史總不會被時代所湮沒,曾經的輝煌也不會完全消失!諸如上述劉基記載“蘭膏”和“酥簽”紅茶的歷史文獻,為我們揭開了中國紅茶乃至世界紅茶起源的新一頁!武夷“小種”、“工夫”兼容并蓄,“小種”、“工夫”作為茶名,最早同時出現在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據《清代通史》(蕭一山編)卷二:“葡荷兩國,與我國通商較早,明末崇禎十三年(1640年)紅茶(有工夫、武夷茶、小種茶、白毫等)始由荷蘭轉至英倫?!鼻逵赫辏?732年)崇安縣縣令劉婧所撰《片刻余閑集》,他還記述了正山小種紅茶及閩贛兩地多處的紅茶(小種紅茶或煙小種等)匯聚武夷山星村的商賈情景,該書曰:“山之第九曲盡處有星村鎮(zhèn),為行家萃聚所。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廣信等處所產之茶,黑色紅湯,土名江西鳥,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而行商則以之入于紫毫芽茶內售之。取其價廉而質重也。”“巖茶中最高者曰老樹小種,次之小種工夫,次則工夫,次則工夫花香;洲茶中最高者曰白毫,次則紫毫……”那時所指的“武夷茶”一般多指紅茶?!昂谏t湯,土名江西鳥”亦是指紅茶。清雍正十三年(1734年),陸廷燦(崇安縣令)撰《續(xù)茶經》中記曰:“武夷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種……”。

清乾隆16年(1751年)天工在編修的《武夷山志》中,也記載有“小種”和“工夫”的茶名。說明,明清武夷山產制紅茶均含“小種”和“工夫”。只是當時把“小種”當做高級茶,“工夫”略遜一籌,后來“工夫”茶產區(qū)和產量擴增,逐漸把“小種”和“工夫”分開。

中國紅茶,最早于16~17世紀以武夷茶(紅茶)傳輸西方葡萄牙、荷蘭、英國。莊任先生《閑話武夷茶、工夫、小種》(1985年)記述,英國東印度公司紅茶、綠茶輸入統(tǒng)計,“1721-1730年十年間共運進綠茶458萬余磅(41549擔),紅茶336萬余磅(30481擔)。”“1751-1760年的十年間,武夷茶已占紅綠茶輸入總量的63.3%?!し颉?.38%,‘小種’占1.15%,‘白毫’占0.3%?!》N’在1731-1740年的統(tǒng)計數字中開始列有少量。這里將‘武夷’、‘工夫’、‘小種’、‘白毫’全歸入紅茶類”。如上所述,我國生產出口紅茶中的品類記載,已出現在英國的貿易統(tǒng)計資料中。這里又可證實《清代通史》劉靖《片刻余閑集》和陸廷燦《續(xù)茶經》中記載的小種、工夫、白毫等均為紅茶的品類。

雖然此時的外貿均有兩大種紅茶的輸出,但品質優(yōu)異高超的桐木關正山小種紅茶,曾傾倒西方消費者。“小種紅茶”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開放“五口通商”,1853年福州“閩海關”開始出口貿易,英國等商人直接進入武夷山等地采購“正山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等茶葉,他們稱武夷正山小種為LapsangSouchong(福州方言,同音)。1886年后出口到英國的“小種紅茶”及祁紅等被用以拼配印度或斯里蘭卡生產的紅茶,以提高印、斯茶葉商品的質量和價值。直至當代國外仍有用正山小種、祁紅、閩紅、與印、斯紅茶相拼配成高級的紅茶飲品。

摘自《世界紅茶報告》

找到約6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