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茶莊英文

找到約40條結果 (用時 0.001 秒)

香飄舊京的東鴻記茶莊

“1950年6月9日的清晨,我同梅先生到了北京,住在李鐵拐斜街遠東飯店。那天晚上,晚風透進了紗窗,把一天的暑氣都吹散了,使我們恢復了旅途的疲勞,感到頭目清明。我們兩個人對坐在沙發(fā)上,沏了一壺東鴻記的茉莉雙薰慢慢地喝著?!?/p>

這是許姬傳先生寫于《舞臺生活四十年》書中的一段話。文中的“梅先生”,就是京劇大師梅蘭芳。二位聊天時喝的茶,是東鴻記的茉莉雙熏。東鴻記茶莊的舊址,位于前門外大柵欄東頭路北。想當年,那可是北京城最高檔的茶莊之一。像梅蘭芳先生這樣的社會名流,買茶時的首選必是這一家?,F如今,北京城知道“東鴻記茶莊”的人已經寥寥無幾了,至于老二位喝的茉莉雙薰,恐怕京城愛茶人也很陌生了。

舊時繁華的大柵欄,曾經茶葉店吳德泰、張一元、東鴻記、西鴻記均位于此。何大齊繪

喝茉莉花茶是粗鄙?

中國名茶種類繁多,老茶莊的包裝上動輒就是“興國巖茶”、“密云翔龍”、“太平嘉瑞”、“洞庭碧螺”、“景谷普洱”等等不一。可實際上銷得好的,不過是花茶、清茶與紅茶三類而已。這其中,自然還是花茶最受歡迎。梅蘭芳先生,祖籍本是江蘇,口味上也偏向南方。北京淮揚菜的老字號玉華臺,就是梅先生經常光顧的飯莊??蓜e看他吃飯口味清淡,但喝茶還必須是花茶才行。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北京水質偏硬所致。就是再上等的龍井香茗拿北京的水一沏,也是湯色黯淡、索然無味了。只有茉莉花窨制的香片,開水一沏真是沙口解渴,醒酒提神,一時愁盡,兩腋生風。再加上茉莉本身清香無比,本身就有開竅醒腦的功效。所以茉莉花茶提神明智的功效,比一般綠茶要強很多。

民國時期東鴻記茶莊鐵皮茶葉罐。(作者自藏)

現如今,有些人總認為北京人愛喝的茉莉花茶粗鄙,這其實是一種偏見。要知道,老北京茶莊的茉莉花茶制作相當繁復。含苞待放的茉莉花,一層層攪拌進上等的綠茶當中。一到夜里,茉莉花苞依次綻放。而那一股股清甜的香氣,則就浸入了茶坯當中。所以茉莉花茶香入茶骨,絕非香精茶能比得了。

像梅先生光顧的東鴻記,最拿手的茉莉雙薰就更講究了。所謂“雙薰”,即表示此茶是加倍熏制的工藝,就像中藥里的“雙料”是一個意思。今人常常將“雙薰”解釋為熏制兩次,那可是大差離格了。要知道,上等的茉莉花茶熏制五六次都不算新鮮。只熏兩次,那可不是東鴻記茶莊的出品要求了。

現如今的北京人,大都對東鴻記茶莊非常陌生,那是因為新中國成立后不久,東鴻記便告歇業(yè),過早退出了北京的茶葉市場。但提起東鴻記的資方瑞蚨祥,想必就是人盡皆知了吧?話說至此,也許會不禁引起大家的疑問:瑞蚨祥是鼎鼎大名的綢緞莊,位居老北京“八大祥”之首,什么時候又改賣茶葉了呢?其實您有所不知,賣茶葉還真是瑞蚨祥的老本行,瑞蚨祥綢緞莊與茶行業(y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瑞蚨祥西鴻記綢緞店廣告

瑞蚨祥孟家的百年茶緣

老北京曾有“頭戴馬聚源,身穿瑞蚨祥,腳蹬內聯升,腰纏四大恒”的說法。這幾家老字號,在舊京都極其出名。尤其是瑞蚨祥綢緞莊,影響更是遍及京津冀乃至華北各地。那時“瑞蚨祥”三個字就和如今的奢侈品牌差不多,穿在身上既高貴又時尚。

瑞蚨祥的東家,是山東章丘舊軍鎮(zhèn)的孟氏家族。孟家在晚清民國開設的綢緞莊很多店名都有一個“祥”字,如瑞林祥、瑞生祥、瑞增祥、慶祥、謙祥益、益和祥、隆祥、瑞蚨祥等。時人通稱為“八大祥”。據說孟家的先祖,早在明代就是大富商。但年代久遠,已無法考證。新中國成立初期,據兩位在瑞蚨祥服務了五十年以上的老員工談,清代嘉慶年間孟家在山東的買賣已很成規(guī)模。當時的字號是“萬蚨祥”,一個門臉里有五個柜,經營鐵鍋、棉布、絲綢,還附設金店,經營錢莊業(yè)務。

在清嘉慶年間,孟家分為四房,即三恕堂、其恕堂、容恕堂、矜恕堂。原先祖上的土地是共有的,周村萬蚨祥的買賣也是共有的。隨著財富的積累,孟家四房就開始各自向外發(fā)展。按今天的商業(yè)用語說,就是在總公司的基礎上再開設若干子公司。首先是三恕堂在濟南開設了慶祥布店,以后又在天津、保定開了分店。接著其恕堂和容恕堂在濟南、北京、沈陽開設了瑞生祥錢莊、瑞增祥布店;矜恕堂在濟南開設了泉祥茶店和瑞蚨祥布店。以后三恕堂、其恕堂、容恕堂相繼衰落,只有矜恕堂一枝獨秀大發(fā)財源。

所以矜恕堂孟家的商業(yè)版圖,一直就是分為瑞蚨祥與泉祥兩個系統(tǒng)。其中瑞蚨祥系統(tǒng)主營布業(yè),而泉祥系統(tǒng)主營茶葉。泉祥茶莊,并不是一家茶店,而是一個龐大的商業(yè)系統(tǒng)。我這些年陸續(xù)收到過幾十件泉祥系統(tǒng)的茶葉包裝罐,根據上面的信息,大致梳理出了泉祥的商業(yè)版圖。首先是泉祥茶店,創(chuàng)辦于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開設在山東濟南西關估衣街。后來買賣越做越大,泉祥也就走出了齊魯,逐步進軍京津冀。

孟家先是在天津鍋店街設立了泉祥鴻記總店,又在天津英租界設泉祥鴻記分店,目的是與天津大茶莊正興德分庭抗禮。在北京最繁華的前門外大柵欄,泉祥又設立了東鴻記茶莊、西鴻記茶莊兩個商號。至于泉祥的大本營山東省,開的店鋪就更多了。例如在青島市高密路設立了泉祥茶莊,在煙臺設鴻記棧茶莊,在周村設泉祥茶莊。在濟南除西關估衣市街有泉祥茶莊老號外,還在院東大街設泉祥鴻記東號,經二路緯三路設泉祥西號,院西大街設鴻記茶棧(日偽時期遷移至經二路緯五路,改稱泉樣鴻記茶莊第一支店)。以后,在經二路緯九路西購妥房產,準備再設緯九路分店,終因“七七事變”爆發(fā)而被擱置。由此可見,孟家其實相當善于經營茶葉。只是瑞蚨祥后來成了享譽京城的“八大祥”之首,以至于孟家的茶葉生意反而漸漸為人所遺忘了。

孟家經營的茶莊,到底是如何成功的呢?原來泉祥在創(chuàng)業(yè)初,實行兩條腿經營的思路,既做茶葉生意,也經營雜貨。由于雜貨業(yè)競爭激烈,毛利實在太薄,所以后來就專心于茶葉板塊了。早期的泉祥主營來自皖西地區(qū)的黃大茶、綠大茶等品類,非常受老百姓的歡迎。泉祥茶莊竟然靠黃茶起家,今天的愛茶人可能會感到不可思議。的確,時至今日黃茶被人視為珍品,價格更是動輒幾千元一斤。其實黃茶分為三類,即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像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這樣的黃芽茶,歷來產量極低,價格更是不菲,絕非尋常人家享受之物。但像皖西黃大茶、廣東大葉青等黃大茶,物美價廉,適合大壺悶泡,早年間就是百姓的口糧茶。尤其是山東地區(qū),一直保留著飲用黃大茶的習慣。

當然,隨著生意的不斷擴大,孟家茶莊經營的茶類也越來越多。筆者收藏有一份上世紀三十年代天津泉祥鴻記茶莊的價目表(長270mm,高210mm),其中羅列經營類目為:“茉莉香茶小葉”、“茉莉香茶大葉”、“清素嫩茶”、“珠蘭花香茶”、“紅茶杭菊花”、“苜莉香茶末”六大類共計129個花色品種。而在另一張泉祥鴻記茶莊的價目表中(長225mm,高210mm),更是分為了“茉莉香茶小葉”、“花碧螺類”、“茉莉香茶大葉”、“茉莉香茶大方”、“茉莉香龍井”、“清素嫩茶”、“素碧螺類”、“素六安茶小葉類”、“素六安茶大葉類”、“細珠蘭香茶”、“珠蘭大方茶”、“細紅茶類”、“大紅茶”、“普洱茶”、“菊花類”、“苜莉香茶末”十六大類,共119種花色。茶類齊全的程度,就是今天的一般茶莊也望塵莫及。

孟家茶莊的成功之道

這么多的好茶,都是哪找來的呢?其實不管是泉祥的價目表還是茶葉罐,都會在醒目處表示“自設茶廠福建、浙江黃山、竹嶺、六安”的字樣。這不起眼的一行字,就揭示了孟家茶莊的成功之道,即深入產區(qū)把控貨源。我曾聽山東、北京兩地茶界的老前輩們,聊起過不少孟家茶莊里高手的故事。例如當時孟家請來負責南方業(yè)務的經理叫李竹軒,常駐福州南臺制茶廠,親自指導收購、加工、調運等事宜。李竹軒對窨制茉莉花茶經驗豐富,技術高超,在同行中久負盛名。他經營上素有穩(wěn)準的特點,所以孟家經營的花茶不但成本低質量高,而且貨源豐富穩(wěn)定,從不會脫檔斷供。眾所周知,茉莉花茶是華北最受歡迎的品類。把控住了花茶的生產,茶莊的生意就算成功了一半。另一經理馬鎮(zhèn)南也是能人,他對選購素茶坯有豐富的審評經驗和極高的鑒別能力。他對茶葉春采或秋采,產地和茶質,一經觀察和沖泡品嘗,即可準確地判定好壞。泉祥派馬鎮(zhèn)南常駐杭州,當地茶行經紀人知道他的水平高,從來不敢稍有欺騙。因此泉祥在江浙總能收到正路貨色,而且價格合理,利潤空間較大。

孟家旗下的各大茶莊不僅茶葉種類齊全,而且價位也涵蓋了高、中、低不同的檔次。從上文提及的價目表中我們可以獲知,其中既有售價二十四塊大洋一斤的頂級龍井——獅峰奇品,也有售價大洋九角六分的口糧花茶——雙窨毛峰。換句話說,泉祥鴻記既能滿足高檔消費的需求,也樂于做平民百姓的生意。您說這樣的生意,能不紅火嗎?,F如今一些茶店,茶葉價格標的愣貴,動輒就是大幾千甚至數萬元一斤。您要找?guī)装僖唤锏牟枞~,人家會淡淡地回復您一句:我們家不做那種給大眾喝的茶。言外之意,人家的客戶非富即貴,咱們老百姓就不該進門。殊不知,不立足大眾,不回歸生活,這茶葉生意是做不長久的。單從這一點來說,老茶莊有太多值得今日商家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了。

激烈的商業(yè)戰(zhàn)斗

孟家的茶葉生意,全盛時遍布京津冀乃至華北各地。其中孟家在北京的茶葉生意,又是起于何時呢?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孟家在前門外大柵欄中段開設了鴻記皮店,主營皮貨新衣,同時兼營茶葉。筆者收藏有一只“鴻記茶莊”的鐵皮貼紙茶葉桶,上面寫的地點與鴻記皮店相同。由此可見,瑞蚨祥孟家在北京最早的茶葉店應叫“鴻記茶莊”,是附屬于鴻記皮店的門市。

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起事,北京亦人心惶惶,很多企業(yè)都不敢經營,甚至倒閉。唯獨瑞蚨祥,不只照常營業(yè),而且還在大柵欄盡東頭開設了鴻記茶店。1918年,孟家又擴充了皮店生意,并將原先依附于皮店經營的茗茶業(yè)務分離出來,又新開了一個茶店。這樣一來,孟家在前門外大柵欄就有了兩家茶店。為了加以區(qū)別,位于大柵欄東頭的便稱東鴻記,而位于大柵欄西頭的則稱西鴻記。人們從東口進大柵欄,馬上能看到東鴻記。若是從西口進大柵欄,便能遇到西鴻記。您瞧,合著只要逛大柵欄,就一定會從孟家的茶葉鋪經過。大柵欄是老北京最繁華的商業(yè)街,孟家的茶葉店也就占據了最好的商圈,生意自然紅火。

但孟家開設東西鴻記茶店,可不單單是為了賣茶,更是為了擊垮謙祥益綢緞莊。茶葉鋪,怎么能擠倒綢緞莊呢?原來當時和瑞蚨祥競爭最為激烈的商家,就是謙祥益。謙祥益也是八大祥之一,東家也姓孟,而且同屬山東章丘舊軍鎮(zhèn)人。就全國范圍來說,這兩號的實力勢均力敵。因此,兩家之間的商業(yè)戰(zhàn)斗也就更為激烈。晚清時期,瑞蚨祥開設在大柵欄,是北京商業(yè)最好的地段。謙祥益開設在背街上,為了爭取更大的發(fā)展,便也企圖擠進大柵欄來。瑞蚨祥看到這一點,所以就步步為營,使謙祥益無法插足。例如當謙祥益正想買大柵欄西頭的地皮時,瑞蚨祥先下手為強,在該處開設了西號;謙祥益正想買中段的地基時,瑞蚨祥又先走一步,開了皮店;并把車場也買了下來蓋起了西棧。以后開設的茶店,目的也是用來堵謙祥益的擴張。

東鴻記茶莊茶葉罐上的廣告語。(作者自藏)

東鴻記茶莊全英文價目表。(作者自藏)

鴻記茶店成往事

那時候的前門大街一帶,可謂是茶莊林立。像森泰、永安、慶林春、張一元等,都是東鴻記的競爭對手。為了競爭,東鴻記運用獨家的熏制技術,讓顧客還沒走到茶葉鋪,老遠就能聞到茶香。那不但是茶的清香,更有花的甜香。誰要是打門口一過,就能舌底生津。真可以說比廣告招牌都管用呢。

值得一提的是,東鴻記茶莊的廣告做得格外文雅。筆者收藏有一只民國時期東鴻記茶莊鐵皮貼紙茶葉罐,其正面有著這樣一段廣告語:

“蓋聞茶之為物也,云蒸霞蔚得宇宙之精華,玉壘金沙挹山川之靈秀。烹鶴嶺之雪芽,湯泛竹葉。瀹蒙頂之云英,香浮乳花。一甌資舌,宿酒頓解。三盌啜罷,齒頰余香。誦東坡之詩,鼎鳴松雨。讀玉川之句,腋生清風。古之文人韻士,莫不嗜此。誠以茶性清潔,有悅志怡神之功,滌煩醒睡之益。近世以來,茶乃大備。本莊業(yè)此有年,于焙制之決頗有心得。非敢自詡出色,而貨精味美差堪自信。世有陸盧之癖者,當以先嘗為快?!?/p>

一份廣告,愣是看不出絲毫銅臭味。反而引經據典,并請書法家抄寫,處處透著文雅。這樣文縐縐的遣詞用句,可絕不是為了打動販夫走卒,而旨在吸引社會上流人士。另外筆者的收藏中,還有一份東鴻記茶莊全英文價目表。由此可見,當時東鴻記的客戶人群已經擴展到了旅居北京的外國人當中。

一方面,有瑞蚨祥的資本為后盾。另一方面,孟家又是經營茶葉的行家里手。因此,東西鴻記兩家茶店的生意蒸蒸日上。據《北平市茶葉同業(yè)公會職員表》記錄,東鴻記用工多達30人,西鴻記用工為28人。這樣的經營規(guī)模,在北京百余家茶莊中無出其右。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瑞蚨祥旗下的東鴻記是老北京最大的茶莊。

1952年茶柜虧損業(yè)不抵債,于11月間停止營業(yè),資方想遣散職工,又怕遭到公會反對,遂提出五柜大合并,擬利用合并后職工內部矛盾分化職工。情況反映到上級公會,當即指示瑞蚨祥基層公會在職工中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取得全體職工同意,通過勞資協(xié)商會議向資方進行說理斗爭,由資方保證不解雇職工,遂于1953年3月間實行五柜合并。

五柜合并后,改編企業(yè)組織形式,由獨資改為合伙,統(tǒng)一領導。原瑞蚨祥東號改為北京總店,原西鴻記(即西號)改為第一門市部,原鴻記皮貨店改為第二門市部。三號皆經營布呢絨皮貨業(yè)務,全部資產歸總店統(tǒng)一登記,會計、貨物由總店統(tǒng)一掌握,人事統(tǒng)一調配(包括資方勞方)。東鴻記、西鴻記兩茶店歇業(yè),人員合并到三號,房屋出售作為投資,加速資金周轉。自此,東西鴻記茶莊正式退出歷史舞臺。東西鴻記的故事,也就成為老北京茶業(yè)史上的一段傳奇往事了。

編輯:曉林

來源:北京晚報、北京日報、北京茶世界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北京茶業(yè)史上的傳奇往事:香飄舊京的東鴻記茶莊

“1950年6月9日的清晨,我同梅先生到了北京,住在李鐵拐斜街遠東飯店。那天晚上,晚風透進了紗窗,把一天的暑氣都吹散了,使我們恢復了旅途的疲勞,感到頭目清明。我們兩個人對坐在沙發(fā)上,沏了一壺東鴻記的茉莉雙薰慢慢地喝著?!?/p>

這是許姬傳先生寫于《舞臺生活四十年》書中的一段話。文中的“梅先生”,就是京劇大師梅蘭芳。二位聊天時喝的茶,是東鴻記的茉莉雙熏。東鴻記茶莊的舊址,位于前門外大柵欄東頭路北。想當年,那可是北京城最高檔的茶莊之一。像梅蘭芳先生這樣的社會名流,買茶時的首選必是這一家?,F如今,北京城知道“東鴻記茶莊”的人已經寥寥無幾了,至于老二位喝的茉莉雙薰,恐怕京城愛茶人也很陌生了。

圖片舊時繁華的大柵欄,曾經茶葉店吳德泰、張一元、東鴻記、西鴻記均位于此。(何大齊繪)

01、喝茉莉花茶是粗鄙?

中國名茶種類繁多,老茶莊的包裝上動輒就是“興國巖茶”、“密云翔龍”、“太平嘉瑞”、“洞庭碧螺”、“景谷普洱”等等不一??蓪嶋H上銷得好的,不過是花茶、清茶與紅茶三類而已。這其中,自然還是花茶最受歡迎。

梅蘭芳先生,祖籍本是江蘇,口味上也偏向南方。北京淮揚菜的老字號玉華臺,就是梅先生經常光顧的飯莊??蓜e看他吃飯口味清淡,但喝茶還必須是花茶才行。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北京水質偏硬所致。就是再上等的龍井香茗拿北京的水一沏,也是湯色黯淡、索然無味了。只有茉莉花窨制的香片,開水一沏真是沙口解渴,醒酒提神,一時愁盡,兩腋生風。再加上茉莉本身清香無比,本身就有開竅醒腦的功效。所以茉莉花茶提神明智的功效,比一般綠茶要強很多。

民國時期東鴻記茶莊鐵皮茶葉罐。(作者自藏)

現如今,有些人總認為北京人愛喝的茉莉花茶粗鄙,這其實是一種偏見。要知道,老北京茶莊的茉莉花茶制作相當繁復。含苞待放的茉莉花,一層層攪拌進上等的綠茶當中。一到夜里,茉莉花苞依次綻放。而那一股股清甜的香氣,則就浸入了茶坯當中。所以茉莉花茶香入茶骨,絕非香精茶能比得了。

像梅先生光顧的東鴻記,最拿手的茉莉雙薰就更講究了。所謂“雙薰”,即表示此茶是加倍熏制的工藝,就像中藥里的“雙料”是一個意思。今人常常將“雙薰”解釋為熏制兩次,那可是大差離格了。要知道,上等的茉莉花茶熏制五六次都不算新鮮。只熏兩次,那可不是東鴻記茶莊的出品要求了。

現如今的北京人,大都對東鴻記茶莊非常陌生,那是因為新中國成立后不久,東鴻記便告歇業(yè),過早退出了北京的茶葉市場。但提起東鴻記的資方瑞蚨祥,想必就是人盡皆知了吧?話說至此,也許會不禁引起大家的疑問:瑞蚨祥是鼎鼎大名的綢緞莊,位居老北京“八大祥”之首,什么時候又改賣茶葉了呢?其實您有所不知,賣茶葉還真是瑞蚨祥的老本行,瑞蚨祥綢緞莊與茶行業(y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瑞蚨祥西鴻記綢緞店廣告

02、瑞蚨祥孟家的百年茶緣

老北京曾有“頭戴馬聚源,身穿瑞蚨祥,腳蹬內聯升,腰纏四大恒”的說法。這幾家老字號,在舊京都極其出名。尤其是瑞蚨祥綢緞莊,影響更是遍及京津冀乃至華北各地。那時“瑞蚨祥”三個字就和如今的奢侈品牌差不多,穿在身上既高貴又時尚。

瑞蚨祥的東家,是山東章丘舊軍鎮(zhèn)的孟氏家族。孟家在晚清民國開設的綢緞莊很多店名都有一個“祥”字,如瑞林祥、瑞生祥、瑞增祥、慶祥、謙祥益、益和祥、隆祥、瑞蚨祥等。時人通稱為“八大祥”。據說孟家的先祖,早在明代就是大富商。但年代久遠,已無法考證。新中國成立初期,據兩位在瑞蚨祥服務了五十年以上的老員工談,清代嘉慶年間孟家在山東的買賣已很成規(guī)模。當時的字號是“萬蚨祥”,一個門臉里有五個柜,經營鐵鍋、棉布、絲綢,還附設金店,經營錢莊業(yè)務。

在清嘉慶年間,孟家分為四房,即三恕堂、其恕堂、容恕堂、矜恕堂。原先祖上的土地是共有的,周村萬蚨祥的買賣也是共有的。隨著財富的積累,孟家四房就開始各自向外發(fā)展。按今天的商業(yè)用語說,就是在總公司的基礎上再開設若干子公司。首先是三恕堂在濟南開設了慶祥布店,以后又在天津、保定開了分店。接著其恕堂和容恕堂在濟南、北京、沈陽開設了瑞生祥錢莊、瑞增祥布店;矜恕堂在濟南開設了泉祥茶店和瑞蚨祥布店。以后三恕堂、其恕堂、容恕堂相繼衰落,只有矜恕堂一枝獨秀大發(fā)財源。

所以矜恕堂孟家的商業(yè)版圖,一直就是分為瑞蚨祥與泉祥兩個系統(tǒng)。其中瑞蚨祥系統(tǒng)主營布業(yè),而泉祥系統(tǒng)主營茶葉。泉祥茶莊,并不是一家茶店,而是一個龐大的商業(yè)系統(tǒng)。本文作者稱這些年他陸續(xù)收到過幾十件泉祥系統(tǒng)的茶葉包裝罐,根據上面的信息,大致梳理出了泉祥的商業(yè)版圖。首先是泉祥茶店,創(chuàng)辦于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開設在山東濟南西關估衣街。后來買賣越做越大,泉祥也就走出了齊魯,逐步進軍京津冀。

孟家先是在天津鍋店街設立了泉祥鴻記總店,又在天津英租界設泉祥鴻記分店,目的是與天津大茶莊正興德分庭抗禮。在北京最繁華的前門外大柵欄,泉祥又設立了東鴻記茶莊、西鴻記茶莊兩個商號。至于泉祥的大本營山東省,開的店鋪就更多了。例如在青島市高密路設立了泉祥茶莊,在煙臺設鴻記棧茶莊,在周村設泉祥茶莊。在濟南除西關估衣市街有泉祥茶莊老號外,還在院東大街設泉祥鴻記東號,經二路緯三路設泉祥西號,院西大街設鴻記茶棧(日偽時期遷移至經二路緯五路,改稱泉樣鴻記茶莊第一支店)。以后,在經二路緯九路西購妥房產,準備再設緯九路分店,終因“七七事變”爆發(fā)而被擱置。由此可見,孟家其實相當善于經營茶葉。只是瑞蚨祥后來成了享譽京城的“八大祥”之首,以至于孟家的茶葉生意反而漸漸為人所遺忘了。

孟家經營的茶莊,到底是如何成功的呢?原來泉祥在創(chuàng)業(yè)初,實行兩條腿經營的思路,既做茶葉生意,也經營雜貨。由于雜貨業(yè)競爭激烈,毛利實在太薄,所以后來就專心于茶葉板塊了。早期的泉祥主營來自皖西地區(qū)的黃大茶、綠大茶等品類,非常受老百姓的歡迎。泉祥茶莊竟然靠黃茶起家,今天的愛茶人可能會感到不可思議。的確,時至今日黃茶被人視為珍品,價格更是動輒幾千元一斤。其實黃茶分為三類,即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像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這樣的黃芽茶,歷來產量極低,價格更是不菲,絕非尋常人家享受之物。但像皖西黃大茶、廣東大葉青等黃大茶,物美價廉,適合大壺悶泡,早年間就是百姓的口糧茶。尤其是山東地區(qū),一直保留著飲用黃大茶的習慣。

當然,隨著生意的不斷擴大,孟家茶莊經營的茶類也越來越多。本文作者收藏有一份上世紀三十年代天津泉祥鴻記茶莊的價目表(長270mm,高210mm),其中羅列經營類目為:“茉莉香茶小葉”、“茉莉香茶大葉”、“清素嫩茶”、“珠蘭花香茶”、“紅茶杭菊花”、“苜莉香茶末”六大類共計129個花色品種。而在另一張泉祥鴻記茶莊的價目表中(長225mm,高210mm),更是分為了“茉莉香茶小葉”、“花碧螺類”、“茉莉香茶大葉”、“茉莉香茶大方”、“茉莉香龍井”、“清素嫩茶”、“素碧螺類”、“素六安茶小葉類”、“素六安茶大葉類”、“細珠蘭香茶”、“珠蘭大方茶”、“細紅茶類”、“大紅茶”、“普洱茶”、“菊花類”、“苜莉香茶末”十六大類,共119種花色。茶類齊全的程度,就是今天的一般茶莊也望塵莫及。

03:孟家茶莊的成功之道

這么多的好茶,都是哪找來的呢?其實不管是泉祥的價目表還是茶葉罐,都會在醒目處表示“自設茶廠福建、浙江黃山、竹嶺、六安”的字樣。這不起眼的一行字,就揭示了孟家茶莊的成功之道,即深入產區(qū)把控貨源。我曾聽山東、北京兩地茶界的老前輩們,聊起過不少孟家茶莊里高手的故事。例如當時孟家請來負責南方業(yè)務的經理叫李竹軒,常駐福州南臺制茶廠,親自指導收購、加工、調運等事宜。李竹軒對窨制茉莉花茶經驗豐富,技術高超,在同行中久負盛名。他經營上素有穩(wěn)準的特點,所以孟家經營的花茶不但成本低質量高,而且貨源豐富穩(wěn)定,從不會脫檔斷供。眾所周知,茉莉花茶是華北最受歡迎的品類。把控住了花茶的生產,茶莊的生意就算成功了一半。另一經理馬鎮(zhèn)南也是能人,他對選購素茶坯有豐富的審評經驗和極高的鑒別能力。他對茶葉春采或秋采,產地和茶質,一經觀察和沖泡品嘗,即可準確地判定好壞。泉祥派馬鎮(zhèn)南常駐杭州,當地茶行經紀人知道他的水平高,從來不敢稍有欺騙。因此泉祥在江浙總能收到正路貨色,而且價格合理,利潤空間較大。

孟家旗下的各大茶莊不僅茶葉種類齊全,而且價位也涵蓋了高、中、低不同的檔次。從上文提及的價目表中我們可以獲知,其中既有售價二十四塊大洋一斤的頂級龍井——獅峰奇品,也有售價大洋九角六分的口糧花茶——雙窨毛峰。換句話說,泉祥鴻記既能滿足高檔消費的需求,也樂于做平民百姓的生意。您說這樣的生意,能不紅火嗎。

現如今一些茶店,茶葉價格標的愣貴,動輒就是大幾千甚至數萬元一斤。您要找?guī)装僖唤锏牟枞~,人家會淡淡地回復您一句:我們家不做那種給大眾喝的茶。言外之意,人家的客戶非富即貴,咱們老百姓就不該進門。殊不知,不立足大眾,不回歸生活,這茶葉生意是做不長久的。單從這一點來說,老茶莊有太多值得今日商家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了。

04:激烈的商業(yè)戰(zhàn)斗

孟家的茶葉生意,全盛時遍布京津冀乃至華北各地。其中孟家在北京的茶葉生意,又是起于何時呢?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孟家在前門外大柵欄中段開設了鴻記皮店,主營皮貨新衣,同時兼營茶葉。筆者收藏有一只“鴻記茶莊”的鐵皮貼紙茶葉桶,上面寫的地點與鴻記皮店相同。由此可見,瑞蚨祥孟家在北京最早的茶葉店應叫“鴻記茶莊”,是附屬于鴻記皮店的門市。

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起事,北京亦人心惶惶,很多企業(yè)都不敢經營,甚至倒閉。唯獨瑞蚨祥,不只照常營業(yè),而且還在大柵欄盡東頭開設了鴻記茶店。1918年,孟家又擴充了皮店生意,并將原先依附于皮店經營的茗茶業(yè)務分離出來,又新開了一個茶店。這樣一來,孟家在前門外大柵欄就有了兩家茶店。為了加以區(qū)別,位于大柵欄東頭的便稱東鴻記,而位于大柵欄西頭的則稱西鴻記。人們從東口進大柵欄,馬上能看到東鴻記。若是從西口進大柵欄,便能遇到西鴻記。您瞧,合著只要逛大柵欄,就一定會從孟家的茶葉鋪經過。大柵欄是老北京最繁華的商業(yè)街,孟家的茶葉店也就占據了最好的商圈,生意自然紅火。

但孟家開設東西鴻記茶店,可不單單是為了賣茶,更是為了擊垮謙祥益綢緞莊。茶葉鋪,怎么能擠倒綢緞莊呢?原來當時和瑞蚨祥競爭最為激烈的商家,就是謙祥益。謙祥益也是八大祥之一,東家也姓孟,而且同屬山東章丘舊軍鎮(zhèn)人。就全國范圍來說,這兩號的實力勢均力敵。因此,兩家之間的商業(yè)戰(zhàn)斗也就更為激烈。晚清時期,瑞蚨祥開設在大柵欄,是北京商業(yè)最好的地段。謙祥益開設在背街上,為了爭取更大的發(fā)展,便也企圖擠進大柵欄來。瑞蚨祥看到這一點,所以就步步為營,使謙祥益無法插足。例如當謙祥益正想買大柵欄西頭的地皮時,瑞蚨祥先下手為強,在該處開設了西號;謙祥益正想買中段的地基時,瑞蚨祥又先走一步,開了皮店;并把車場也買了下來蓋起了西棧。以后開設的茶店,目的也是用來堵謙祥益的擴張。

東鴻記茶莊茶葉罐上的廣告語。(作者自藏)

圖片東鴻記茶莊全英文價目表。(作者自藏)

02、鴻記茶店成往事

那時候的前門大街一帶,可謂是茶莊林立。像森泰、永安、慶林春、張一元等,都是東鴻記的競爭對手。為了競爭,東鴻記運用獨家的熏制技術,讓顧客還沒走到茶葉鋪,老遠就能聞到茶香。那不但是茶的清香,更有花的甜香。誰要是打門口一過,就能舌底生津。真可以說比廣告招牌都管用呢。

值得一提的是,東鴻記茶莊的廣告做得格外文雅。本文作者收藏有一只民國時期東鴻記茶莊鐵皮貼紙茶葉罐,其正面有著這樣一段廣告語:

“蓋聞茶之為物也,云蒸霞蔚得宇宙之精華,玉壘金沙挹山川之靈秀。烹鶴嶺之雪芽,湯泛竹葉。瀹蒙頂之云英,香浮乳花。一甌資舌,宿酒頓解。三盌啜罷,齒頰余香。誦東坡之詩,鼎鳴松雨。讀玉川之句,腋生清風。古之文人韻士,莫不嗜此。誠以茶性清潔,有悅志怡神之功,滌煩醒睡之益。近世以來,茶乃大備。本莊業(yè)此有年,于焙制之決頗有心得。非敢自詡出色,而貨精味美差堪自信。世有陸盧之癖者,當以先嘗為快。”

一份廣告,愣是看不出絲毫銅臭味。反而引經據典,并請書法家抄寫,處處透著文雅。這樣文縐縐的遣詞用句,可絕不是為了打動販夫走卒,而旨在吸引社會上流人士。另外筆者的收藏中,還有一份東鴻記茶莊全英文價目表。由此可見,當時東鴻記的客戶人群已經擴展到了旅居北京的外國人當中。

一方面,有瑞蚨祥的資本為后盾。另一方面,孟家又是經營茶葉的行家里手。因此,東西鴻記兩家茶店的生意蒸蒸日上。據《北平市茶葉同業(yè)公會職員表》記錄,東鴻記用工多達30人,西鴻記用工為28人。這樣的經營規(guī)模,在北京百余家茶莊中無出其右。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瑞蚨祥旗下的東鴻記是老北京最大的茶莊。

1952年茶柜虧損業(yè)不抵債,于11月間停止營業(yè),資方想遣散職工,又怕遭到公會反對,遂提出五柜大合并,擬利用合并后職工內部矛盾分化職工。情況反映到上級公會,當即指示瑞蚨祥基層公會在職工中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取得全體職工同意,通過勞資協(xié)商會議向資方進行說理斗爭,由資方保證不解雇職工,遂于1953年3月間實行五柜合并。

五柜合并后,改編企業(yè)組織形式,由獨資改為合伙,統(tǒng)一領導。原瑞蚨祥東號改為北京總店,原西鴻記(即西號)改為第一門市部,原鴻記皮貨店改為第二門市部。三號皆經營布呢絨皮貨業(yè)務,全部資產歸總店統(tǒng)一登記,會計、貨物由總店統(tǒng)一掌握,人事統(tǒng)一調配(包括資方勞方)。東鴻記、西鴻記兩茶店歇業(yè),人員合并到三號,房屋出售作為投資,加速資金周轉。自此,東西鴻記茶莊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東西鴻記的故事,也就成為老北京茶業(yè)史上的一段傳奇往事了。

編輯:曉林

來源:北京晚報、北京茶世界

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茶葉包裝的秘密,原來100多年前就寫好了!

1915年或許是中國茶葉在世界茶史上最為輝煌的一年。到現如今,依然有很多中國企業(yè)還在受益于此,打著“巴拿馬世博會金獎”的旗號賺錢。

這是中國茶第一次參加世博會,也是最輝煌的一次。自此之后,中國茶葉就再也無法達到當年的輝煌。

讓我們回顧一下當年世博會的獲獎名單有哪些:

中國茶葉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所獲獎項共有6種,分別是大獎章(7個)、名譽獎章(6個)、金牌獎章(21個)、銀牌獎章(4個)、銅牌獎章(1個)和獎詞(5個)。這些獎項除了大獎章授給政府(農商部)以外,其他獎項均由民間獲得。從獲獎的結果看,當時民間商會、商號已然相當發(fā)達。遺憾的是,這些民間商會、商號均在1949年以后的公私合營運動中遭遇了滅頂之災,否則,中國至今一定有馳名世界的民族品牌。

茶葉盒的快速發(fā)展是在近代和當代,由于物質財富得到極大的進步以及先進設備的出現,晚清和民國政府內出現了大量的禮品流動,促使茶葉被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而茶葉盒也隨之水漲船高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


接下來,我們一起盤點一下自1915年中國茶首次登上世博會后的各種精美茶葉包裝:


巴拿馬世博會獲獎品牌之——馬玉記


馬玉記精美的茶盒


1915年巴拿馬世博會,中國代表團獲得了1218枚獎章,是海外認可度最高的一屆世博會。其中福州馬玉記商號、上海華茶公司等茶商代表中國茶葉參展,均獲得金獎。由于茶商“精美裝潢”,又“華麗實足代表華茶之特色”,因此獲得國內外一致贊譽。


馬玉記茶盒的內部


福建馬玉記白茶,其茶品是選自福建武夷山。白茶一般選用一芽一葉初展嫩葉制成,此款參展茶采用精選芽尖制成,雖時光流逝百年,但其茶身白毫依然清晰可見,保存之完好令人堪稱奇。此茶外有黑漆木盒,內襯錫盒茶葉罐,兩側配銅提把兒,另配有銅鑰匙一把。木盒正面描繪蝴蝶花草,栩栩如生。正面鑰匙孔下有英文說明,右側的標簽顯示:此茶為“福建馬玉記出品,計五箱,第二百三十一號”。此茶榮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馬玉記獲獎的白茶盒


巴拿馬世博會獲獎品牌之——楊晉記茶行烏龍茶


有關楊晉記茶行的記載比較少,據網上介紹楊晉記烏龍茶的描述,茶箐精選自福建武夷山嫩芽精制而成,其條索勻齊。彩漆金描木盒內包錫盒茶葉罐。一側銅提把兒上用紅繩栓著原配銅鑰匙。原盒上依然保存著當時參展評選時入選的標簽。盒內另附一張英文說明,盡是闡述其茶的選料、工藝至精之極。


楊晉記茶行的茶葉包裝


巴拿馬世博會獲獎品牌之——華茶


華茶公司是近代中國華商最大的茶葉出口公司,由粵商唐翹卿所創(chuàng)立,他是上海茶棧界舉足輕重的人物。其子唐季珊,曾留學英國,見識多廣,又富于商業(yè)手腕。因此華茶公司在唐氏父子努力經營下,很快就壯大成為中國重要的民族企業(yè),唐季珊更因此博得“茶葉大王”稱號。



百年經濟學堂所展示的華茶雙龍商標



華茶獲一等獎章(金獎)后登報


華茶公司雙龍茶罐


下圖胭脂茶罐,白底紫嫣紅,彩繪山野扁舟圖。構圖為遠山、樹林、茅屋及一葉扁舟。凈重約1盎司(28.375公克),故此小巧的茶罐所盛裝的茶葉量不大。茶罐造型精美,內置歐美人士向來所喜的香花茶,故推測應是當年外銷的高級茶款。


“華茶公司”瓷制胭脂罐


華茶公司的封裝茶葉罐,新穎別致。罐體圖案選取歷史人物,整體形狀選擇菱形,配以圓潤罐蓋,造型靈動不失優(yōu)雅。形式新穎,采用棉線捆裝,在瓷制茶葉罐中較為少見。在罐蓋處加上華茶公司圖標,醒目而有質感。



巴拿馬世博會、費城世博會獲獎品牌之——汪裕泰茶號


與華茶公司并為翹楚的汪裕泰茶號,是近代上海最大的茶莊。由徽州商人汪立政,在清道光年間創(chuàng)立,經歷祖孫三代約一百二十多年經營,成為甚有名氣的百年老茶號。鼎盛時期,汪裕泰有八家連號店,三處加工廠,并在杭州、蘇州、臺北以及美國創(chuàng)辦茶莊;還在摩洛哥設有一個駐外辦事處。


汪裕泰茶號


1915年(民國四年),汪裕泰茶莊的紅茶在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榮獲名譽獎章。


1924年(民國十三年),汪自新在福煦路(今金陵西路)增設汪裕泰第五號茶莊,后為汪裕泰茶號總管理處。1926年(民國十五年),汪裕泰茶莊的“精制茶”在美國費城世博會上獲得甲等大獎。


汪裕泰茶號出品的茶葉


汪裕泰以一只金色茶葉為其注冊商標,茶號經營以龍井為主,但兼辦紅茶、花茶、普洱經銷。茶葉不僅質量保證,且品種多樣豐富、檔次齊全。茶號以“翡翠牌”主銷綠茶,紅茶則有“玫瑰牌”、“盧仝牌”、“虎牌”、“鶴牌”、“印人牌”(錫蘭紅茶),花茶則下有“鸚鵡牌”、“鴿子牌”,此外還獨家經營云南永昌祥號的福祿壽喜方磚。在內銷市場銷售達到高峰之后,汪裕泰還積極拓展海外貿易。


金葉商標的茶盒


汪裕泰茶號上等普洱茶罐


費城世博會、芝加哥世博會、紐約世博會獲獎品牌之——龍德記


清末民初,廣州四大茶莊之首的龍德記茶莊,當時與華茶、汪裕泰等品牌享譽盛名,1898年,龍德記茶莊的創(chuàng)始人池秉德在廣州十三行十八甫北路69號開設德記茶行。該店位于下九路入口處,樓高四層,池秉德不惜重資裝修,設計古雅精致。經過數年的經營,德記茶莊的烏龍茶享譽整個西關。此后,德記茶莊進行了國際化拓展,池秉德聯合龍兆田、龍桂廷等合伙人一同在香港設立了龍德記茶莊,以香港為跳板,逐步將生意做到北美、歐洲。


1926年,在北美市場碩果累累的龍德記以高標準參加美國費城世博會,憑借“肆大烏龍”成為本屆世博會唯一獲得金質獎章的中國茶葉公司,西方媒體一致用“中國茶只有龍德記”進行大幅報導。


西方媒體大篇幅對此進行報道


1933年,龍德記在芝加哥世博會上,憑“貢品烏龍”獲得世博會的榮譽進步獎章,以及世人的一致好評。


龍德記貢品烏龍的精美茶罐


1939年,在美國紐約世博會上獲獎的“素馨香茶”,是龍德記在產品上的突破,秉承“烏龍世家”老字號的龍德記首次推出了混合型烏龍茶。


圖案及色彩相當精美的素馨香茶


1989年,正值龍德記百年之際,美國作家羅伯特?李斯特(Robert H. Lister)在1989年《早期圖桑的華人》(The Chinese of early tucson)一書中寫到“龍德記茶莊的影響力不只在圖桑,而是在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這本書的封面則是由龍德記旗下的品牌“像嘜”圖片。


1989年出版的《早期圖桑的華人》


書中第70-71頁記載,當時早期華人移民的生活用品:李眾勝堂保濟丸、龍德記茶葉等。


1923年6月龍德記茶莊在加拿大最大的中文報刊《大漢公報》上刊登更換商標啟事。(本文來源:知乎)

找到約40條結果 (用時 0.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