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茶盞能用來喝茶嗎

找到約48條結(jié)果 (用時 0.011 秒)

5塊錢一個的建盞能買嗎?

建盞很火嗎?

火。建盞與喝茶人,其受重視程度不會亞于“貓爪杯”在少女心中的地位,尤其是廣大中青年男性群體的追捧熱度。

小編輯的某中年大叔級茶友,開火鍋店碗碟都恨不得全用建盞。再比如,某音平臺上名字里有“建盞”的賬戶輕松坐擁120多萬的粉絲。


那,建盞什么價?


打開某寶,從幾塊到幾千塊應有盡有,天壤地別的價格刷新三觀;有專業(yè)建盞交易平臺,網(wǎng)絡各路建盞制作工藝大師和民間高手,標價從百到十幾、幾十萬不等。



2016年9月15日,紐約佳士得一南宋油滴天目茶盞,最終以人民幣7800萬元成交,刷新了之前2011年在倫敦創(chuàng)造的約合1200萬元人民幣的建盞拍賣世界紀錄!


在喝茶人的圈子里,很難有人抵抗得住建盞的誘惑。這種誘惑來自于建盞尊貴的皇室血統(tǒng),也來自于它締造的一個個神話。


以下所有,都以宋的建盞審美為標準。



建盞是什么?


簡單來說,建盞就是在建窯出產(chǎn)的黑瓷茶盞。


嚴謹來說,就必須要從建窯和宋代飲茶歷史等說起。


建窯是我國著名古窯之一,遺址位于福建南平建陽區(qū)水吉鎮(zhèn)后中村、池中村一帶。建窯的制品建盞,是中國八大名瓷之一,是黑瓷的代表性瓷器。


?圖片來自作者,手機攝于廖寶秀故宮出版社《歷代茶器與茶事》


建盞在宋代因茶而生,因其“鐵胎”、多彩、黑釉斑被視為宋代“斗茶”最佳代表。


上世紀八十年代,失傳800年的建盞燒制技藝得到恢復發(fā)展。2011年5月23 日,“建窯建盞燒制技藝”被國務院列入第三批全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項目編號Ⅷ-188。


?安宅舊藏南宋建窯油滴盞 (7800萬人民幣)


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最好的建盞都是進貢給皇族們。


一手將建盞推上登峰造極地步的就是那位皇帝里的藝術(shù)家宋徽宗,上行下效,兩宋時候那些我們耳熟能詳?shù)拿藗?,如蔡襄、蘇軾、范仲淹等等都對建盞愛不釋手,詩詞之類從不吝夸贊。(此處省略千字,興趣者自行搜索。)



建盞的審美趣味在哪里?


八百多年了,宋朝的喝茶方式被拋棄了,但宋朝的審美,從來都是我們仰望的高度。


當年,宋徽宗喝的茶是團茶,“龍團鳳餅”腦補一下。明代初年,“廢團興散”,喝茶的方式也從點茶改成散茶沖飲。

?

?圖片來自作者,手機攝于廖寶秀故宮出版社《歷代茶器與茶事》


在宋朝,建盞就是用來點茶斗茶用的。在斗茶過程中,要看浮沫與擊拂的情形,浮沫是白色的,在黑釉茶碗里看得最清楚。


所以,建盞成為斗茶的不二之選。為此,才華橫溢的宋徽宗還總結(jié)出一套嚴格的擇盞標準法則(原文可參見《大觀茶論》,此處略)。


雖然喝茶方式變了,但宋徽宗的擇盞標準對于我們選盞,也有一定借鑒價值。


比如,盞色要深沉,有毫最佳,它的光澤可以襯托出茶的光彩色澤;茶盞需溫熱,茶才能即時生發(fā);根據(jù)茶量的多少,選擇大小適宜的茶盞。


雖然我們現(xiàn)在不點茶了,但用建盞喝茶,是我們對那個輝煌的宋代的回望,也是茶桌上我們足以吸引眼球,博取注意力的利器。


?圖片來自作者,手機攝于廖寶秀故宮出版社《歷代茶器與茶事》



5塊和5000塊的建盞

是怎么做出來的?


我們先把5塊錢的建盞放一放,看看一枚正常建盞的誕生需要經(jīng)歷什么?


一枚建盞的誕生,除坯泥選擇和釉料配方外,還要經(jīng)過包括選瓷礦、練泥、拉坯、上釉、焙燒等近二十道工序。其中,拉坯、上釉等核心工藝采用手工完成。


燒制建盞的瓷土,顏色深紅,瓷土采用多種不同含量的原土調(diào)配而成,含鐵量高,因此胎色深黑堅硬,有“鐵胎”之稱。經(jīng)超過1300°溫燒制厚的胎骨厚實堅硬,叩之有金屬聲。


建盞的特有釉色和紋理,基于建陽區(qū)水吉鎮(zhèn)富含高鐵物質(zhì)的釉礦所制的釉水。


?圖片來自作者,手機攝于廖寶秀故宮出版社《歷代茶器與茶事》


請注意這里面的胎體原料和釉色原料,這是建盞之所以為建盞的根本。


某種程度上,建盞的產(chǎn)生可以說是種對賭。因為即便是最優(yōu)秀的制作者,對窯變的發(fā)生,也做不到百分百的掌控,成品率低,出精品率簡直就像撞大運。事實上,這也是建盞迷人處之一。


所以,20多道工序5塊錢,你覺得靠譜嗎?畢竟,這是燒建盞的建窯,不是燒磚頭的黑窯廠……


那5塊錢的建盞怎么生產(chǎn)的?機械一體化灌漿坯體,不知名化學釉料上釉,大電窯一窯出貨。


?圖片來自作者用手機攝于廖寶秀故宮出版社《歷代茶器與茶事》



花最少的錢買最好的建盞,

如何做到?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認命。人這一輩子,有多少錢是注定的。所以,窮并不是罪。但,只想花5塊錢買建盞就是你的不對了。


怎么樣花最少的錢買最值得的建盞?下面的關于宋代流傳下來的建盞的標準盞型和釉色,每一句話,每一張圖,請謹記。對于提升建盞鑒賞能力太重要。


依碗口形狀,建盞分為敞口、撇口、斂口和束口四大類,每類分大(口徑15 cm 以上)、中(口徑11~ 15 cm)、小型(口徑11 cm以下)。


敞口碗,俗稱“ 斗笠碗”。常見中、小型碗,偶見大型器。


撇口碗,此類碗大型器比例相對其他類碗較高,但成品率低,尤顯名貴。中、小型器較常見。


斂口碗,常見中、小器型,小器型比例較高。


束口碗,口沿以下1.0~1.5 cm 向內(nèi)束成一圈淺顯的凹槽。該凹槽俗稱“注水線”。束口碗為建盞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種,也是產(chǎn)量最大的建盞之一,出土或傳世品最多。


?胖嘻嘻制圖


依釉面紋理,有兔毫、油滴、鷓鴣斑、曜變、烏金釉、雜色釉。


兔毫(金兔毫、銀兔毫。兔毫是建窯最典型且產(chǎn)量最大的釉色品種?!巴煤痢笔侵冈诤谏牡子灾型肝龀鼍鶆蚣毭艿慕z狀條紋,形如兔子身上的毫毛。


?蘇富比倫敦 南宋建窯兔毫盞(911萬港幣)


油滴(金油滴、銀油滴?!坝偷巍笔侵冈跒鹾诘牡子陨仙⒉贾鵁o數(shù)具有金黃色或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小斑點,俗稱金油滴、銀油滴。這種斑點多為圓形,大者直徑為3~4 mm,小者僅1 mm,甚至細如針尖,形如沸騰的油滴散落而成。


?琵金頓舊藏 南宋建窯油滴盞(584萬港幣)


鷓鴣斑。鷓鴣斑是建窯產(chǎn)品中較為名貴的產(chǎn)品。建盞的“鷓鴣斑”指釉面呈現(xiàn)出類似于鷓鴣鳥胸部散綴正圓白點的形狀。


曜變。就是在黑色的底釉上聚集著許多不規(guī)則的圓點,圓點呈黃色,其周圍煥發(fā)出以藍色為主的耀眼的彩虹般的光芒,故得名。


曜斑廣布于建盞內(nèi)壁,并隨視線方向的移動而變化,垂直觀察時呈藍色,斜看時閃金光,仿佛置身于浩瀚宇宙之中,周圍是無數(shù)璀璨的繁星。


?蘇富比倫敦2018? 南宋烏金釉


烏金釉。這是建窯黑瓷較典型的釉色。烏金釉有的表面烏黑如漆,有的黑中泛青,即所謂的“青黑”,有的呈黑褪色或醬黑色。


雜色釉。由建窯黑釉器系“窯變”所致,故釉面紋理變化多端,除上述五大類釉面紋理外,其他釉面紋理統(tǒng)稱雜色釉,如柿紅釉、鐵銹斑、西瓜紋、芝麻花、醬綠釉、醬黃釉、醬黑釉等。


從日本、到北美、歐洲各大博物館,中國宋代的建窯茶盞在全世界被譽為神品珍藏。所以,當然也值得我們擁有。


只是,不要盲信低價。因為,如果高價都很難買到品相好的建盞,那,低價又能買到什么?怕,連仿品的級別都達不到。

參考文獻:

謝松青,《建盞燒制技藝淺析》,《藝苑》,2016.12.20

段文華、王鶯、吳瀟楠、周智修,《中國茶葉》,2018.01.15

感謝“物合山房”為本文提供專業(yè)支持

《夢華錄》火了,宋代人的“茶生活”真的那么拽嗎?

· 引 言 ·

剛剛過去的端午節(jié),加上不少人居家,讓電視劇《夢華錄》火起來。這部古裝劇改編自關漢卿的四折元雜劇《趙盼兒風月救風塵》,上線第5天播放量已超7億次,豆瓣評分開分即達8.3分。目前。該劇評分已經(jīng)高達8.8分。

《夢華錄》對原著人設進行了擴充,講述了趙盼兒、宋引章、孫三娘三姐妹攜手將小茶社開成汴京最大酒樓的故事。劇中呈現(xiàn)的飲茶環(huán)境、飲茶方式、還有茶具和各色的茶點,引起了許多愛茶人對宋代人們生活的向往。

今天,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全媒體小編對《夢華錄》中體現(xiàn)的茶元素進行一次盤點。咱們一邊學習,一邊追劇!

宋代人喝什么茶?

北苑貢茶

北宋時期最頂流的茶品當屬產(chǎn)于建州(今福建建甌)的北苑官焙(貢茶)。這是一種源于唐代福州研膏茶工藝的蒸青緊壓團茶。在宋代經(jīng)歷了丁謂和蔡襄兩次重要的技術(shù)改革。蘇軾詩云:“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寵加?!?/p>

陳曉飾演的男主角顧千帆在第1集中說:“龍鳳茶之所以名龍鳳,是因為里面含有龍腦香。”宋代貢茶中有龍腦香是真的,但也只是貢茶才有,一般百姓(茶農(nóng))就算能喝到北苑團茶也是不加龍腦的。蔡襄所著《茶錄》中說:“茶有真香,而入貢者微以龍腦和膏,欲助其香。

建安民間試茶皆不入香,恐奪其真?!辈贿^北苑貢茶又叫龍鳳團茶并不是因為加了龍腦香,而是因為壓制團茶的模具上雕有龍鳳圖案,緊壓出的茶也就有龍鳳的圖案。故名龍鳳團茶或者龍茶。

龍鳳圖案的茶銀模圖。

不過,北苑官焙的龍鳳團茶是頂流,一般人家并不容易喝到。就算是官宦之家也須是皇帝恩賜才能分到一些。

青鳳髓

第1集中,顧千帆手下點的青鳳髓確有其茶,也是北苑茶中的一種,屬于蒸青緊壓茶。《紅樓夢》中所說的“古鼎新烹鳳髓香,那堪翠斝貯瓊漿”就是這種茶。對于即便著于清代的《紅樓夢》,青鳳髓也是極其古意與清雅。

雙井白芽茶

民間制作的茶稱為草茶,更可能是不經(jīng)壓制的散茶。產(chǎn)于江西省修水縣的雙井茶就是草茶中的佼佼者。歐陽修認為“十斤茶養(yǎng)一兩芽”的雙井白芽是草茶中最好的。黃庭堅、司馬光、蘇軾、楊萬里、梅堯臣等也多次賦詩贊頌雙井茶。

靈隱佛茶

佛教自傳入中原以來就與茶事相伴。除了茶有破睡之功外,南方寺廟所在也大多適合茶樹生長。種茶、制茶與奉茶常常作為佛門清修。佛茶指的是由僧人自己栽種、制作的茶,大多用于供奉佛祖、僧人自飲及招待香客。

唐陸羽在《茶經(jīng)》中記載“錢塘生天竺、靈隱二寺”。靈隱佛茶被認為始于唐而盛于南宋。劇情設定的北宋時期確實產(chǎn)量并不算高。而到了南宋時期,靈隱佛茶和浙江另一款著名佛茶——普陀佛茶并駕齊驅(qū),合稱“浙江佛茶”,列為貢茶。

宋代人怎么喝茶?

點茶

宋代“點茶”之風盛行,《夢華錄》就對“點茶”進行了細致的展示。把“點茶”中“碾茶、熱盞、擊拂、水痕”等制作流程一一呈現(xiàn)。

劉亦菲飾演的女主角趙盼兒在劇中不僅開茶社,還是位“點茶”高手。宋代飲茶最主流的方式就是將茶磨碎、研細,最好還要用羅篩出細末,然后將茶粉放入燙熱的盞中,先加一點水調(diào)成糊狀,再一邊加水一邊擊拂出均勻細膩的泡沫。這就叫做“點茶”。點好的茶可以直接一個人喝掉,也可以像劇中用小勺舀到小杯中與他人分享。

劇中提及的“茶百戲”,也讓觀眾們充滿好奇。其實,“茶百戲”就是從“點茶”演變而來的。相對于適合飲用的“點茶”,“茶百戲”所用的茶湯更濃而不適合品飲,只適合觀賞。在濃茶湯擊拂出的泡沫上,用專門的器具蘸水來作畫,所以又叫作“水丹青”,類似于國畫中墨分五色的原理。創(chuàng)作“水丹青”不但需要畫功,還考驗“點茶”的基本功,因為只有打出更為綿密持久的泡沫才有作畫和欣賞的時間。

煎茶

劇中的茶博士在制作“煎茶”。

從唐代就流行起來的“煎茶”在宋代并沒有因為過時而遭受鄙視,相反很多文人認為這種前朝飲法很有古意?!凹濉本褪侵蟮囊馑?。宋代烹茶只煎水不煎茶,也就是用燒開的水沖點茶末,所以叫“點茶”。而唐代則是將研碎的茶投入燒沸的水中煮,所以叫“煎茶”。

在陸羽著《茶經(jīng)》之前,人們煎茶時還會一并放些蔥、姜、茱萸等等,大致能起到發(fā)散祛瘴的作用。但陸羽認為加了太多調(diào)料的茶簡直就是溝渠中的廢水,不堪為飲?!凹宀琛敝灰蒙僭S鹽調(diào)味即可。湖南的姜鹽豆子茶還保留了這種古老的飲茶方式,特別適合生活在山區(qū)的人飲用。

劇中首先出現(xiàn)的茶品“紫蘇飲子”,為趙氏茶坊的當紅飲品。只見趙盼兒右手提壺,左手收于背后,茶壺離茶杯三尺遠,一起一落間茶水便倒于杯中,整套動作行云流水,動作輕盈曼妙,看起來賞心悅目,在座的茶客都忍不住稱贊叫絕。

“紫蘇飲子”在古代也被稱為“紫蘇熟水”,熟水即是古代的飲料。

明代高濂曾在《遵生八箋》中介紹過紫蘇熟水的做法:“取葉,火上隔紙烘焙,不可翻動,修香收起。每用,以滾湯洗泡一次,傾去,將泡過紫蘇入壺,傾入滾水。服之,能寬胸導滯?!庇纱丝梢?,制備紫蘇熟水需要將紫蘇葉用火炙逼出其香味,沖泡飲用與茶葉基本上類似,并且都強調(diào)了熱飲。

宋代人的泡茶、喝茶器具有哪些?

十二先生

劇中,管云鵬飾演的陳廉在每一集片尾都會為大家介紹一個宋代文化知識。其中一集,他饒有興致地介紹了宋代的“點茶”茶器——“十二先生”,讓觀眾們不禁對“十二先生”充滿了好奇。

審安老人的《茶具圖贊》中的“十二先生”。

上面的“十二先生”圖出自南宋審安老人的《茶具圖贊》。審安老人真實姓名不詳,他于宋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集宋代點茶用具之大成,以傳統(tǒng)的白描畫法畫了十二件茶具圖形,稱之為“十二先生”。并按宋代官制冠以職稱,賜以名、字、號,足見當時上層社會對茶具鐘愛之情。

“十二先生”中,專門用來儲存茶餅的焙籠稱為“韋鴻臚”,用于搗茶的茶臼稱為“木待制”,碾茶的茶碾稱為“金法曹”,磨茶用的茶磨稱為“石轉(zhuǎn)運”,用來入茶的是“胡員外”,篩茶用的茶羅稱為“羅樞密”,清茶用的茶帚稱為“宗從事”,盛茶用的盞托稱為“漆雕密閣”,茶盞稱為“陶寶文”,注湯用的湯瓶叫做“湯提點”,調(diào)沸茶湯用的茶筅叫做“竺副帥”,清潔茶具用的茶巾叫做“司職方”。

建盞

劇中,趙盼兒就著茶博士的位置坐下,用竹茶則舀出茶粉放入一個黑盞中。這種深色的盞就是主產(chǎn)于建安(今福建建陽)的建盞?!安枭祝撕诒K”。宋代沖點出的茶有豐富的泡沫,泡沫越潔白、細膩、持久,說明茶品和茶藝越好。深色的茶盞能夠突顯茶色的白,于是在北宋斗茶的盛行之下,建盞也隨之備受推崇。而底色青黑的建盞本身也十分具有觀賞價值。徽宗說“玉毫條達者為上”。也就是說建盞內(nèi)部有銀白玉色的直條花紋的為上品,這就是“兔毫盞”。

龍泉青瓷

《夢華錄》中,從喝茶茶具到茶坊裝飾都出現(xiàn)了龍泉青瓷?!扒嗳缬瘛⒚魅珑R、聲如磬”的龍泉青瓷為典雅的茶坊添加了滿滿的江南水鄉(xiāng)韻味。

龍泉青瓷始于三國兩晉,盛于宋元,在南宋時達到巔峰,以哥窯、弟窯瓷器享譽海內(nèi)外。2009年9月30日正式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是我國唯一一個入選世界保護名錄的陶瓷“非遺”。

今日話題討論

今天,關于《夢華錄》中的茶文化知識分享就先到這里了。

您還在《夢華錄》中看到哪些茶知識?請在評論區(qū)留言!

最后祝各位茶友開心追劇,健康飲茶!

出品: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全媒體

若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茶事春秋

晉代一個文人,叫陸納,有客來訪,以茶相待,各人一盞,然后作別,從不備酒宴招待,被當時盛傳。一日,謝安拜訪,那可是宰相啊。適逢陸納不在,他的侄子陸俶接待,怕簡慢了宰相大人,忙備了豐盛的酒菜招待。事后,陸納知道了這事,把侄子狠狠打了四十杖,罵道:“小子壞我家風。”

陸納所說的家風,就是以茶養(yǎng)廉。

茶,被文人們看作是養(yǎng)廉勵志的標志,文人贈茶,既是互相激勵,也能增進感情。有的文人,甚至寫信,專門向老朋友要茶。

歐陽修是蘇軾的老師,是蘇軾終身敬仰的對象。老來退休,居住在杭州,一日,蘇軾去看望他,送了一包禮物,老夫子很不高興,也很矛盾,說收吧,誤了我一生清白;不收,你打老遠送來,顯得我不盡人情。蘇軾哈哈一笑,打開,讓歐陽修看。歐陽修看罷,掀髯大笑,道:“知我心者,子瞻也。”

原來,紙包中,是茶葉。

同樣的,在蘇軾的文札里,也有很多有關送茶和要茶的短箋。有一次,他去信,是問司馬光要茶,那是自己的上司。而且,司馬光給了,據(jù)文中說:“色如琥珀,香氣氤氳,半日不散?!本坎恢呛尾枞~,讓人讀之饞涎直流。

至于說有人給皇帝送茶,那就有溜須拍馬的嫌疑了,是很為文人們所鄙視的。宋代的丁謂和蔡襄都是著名的文人,丁謂的詩,曾受到歐陽修的稱頌;蔡襄,更是當時的大書法家。他們都曾經(jīng)給皇帝進貢過茶葉。多年后,蘇軾被貶到惠州,在《荔枝嘆》中仍批評:“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籠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闭Z言很是直露,毫不含糊。

茶和文人,相得益彰:茶讓文人清閑淡雅,如籬邊的菊花,如山野的蘭草;文人給茶注入了濃濃的文化氣息。這種氣息,聞不到,可我們感覺得到,它散布在茶葉中,散布在茶湯中,也散布在我們的文化中。

喝茶的方法不外乎三種:一人獨飲,二人對品,數(shù)人邊談邊喝。

獨飲者可得其神。一壺一杯,憑欄獨坐,沒有無邊的喧嘩,沒有滾滾的市聲,沒有盈耳的嘈雜和吵鬧。青山隱隱秋水迢迢,風清云白無憂無慮,面對紅葉、流水、山村,心里只感到纖塵不染,干凈極了。

對品可得其趣?!熬又坏缢?,朋友來訪,以茶迎客,邊品邊說,那茶里充溢的是茶香還是友情?說不清。品吧,品朋友的交情,品茶水的溫馨,品君子的德行;茶點嘛,就是詩詞歌賦、歷史典故得了。舒雅茶香,相得益彰。

至于三人以上群飲,則可得其益。幾個行家一個茶幾,各賣弄其自己的茶經(jīng)茶道:一壺在手,逡巡一周,抱成一團的幾個茶杯,杯杯皆滿,涓滴不溢,謂之“關公巡城”;三指罩杯,輕輕撮起,稱之“三龍護鼎”;拿起茶碗上的碗蓋慢慢地刮去水面上的茶梗,叫做“春風拂面”……這是行話,飲茶的學問大著呢。一番茶罷,友人散去,爐冷茶馨,明月高掛,竹影篩墻,虛白滿室。坐下來,鋪上紙,把朋友間的感受、言論行諸文字,聊引一笑,不亦快哉?

喝茶,是可以和靜夜聽雨,梅下看雪、山頂觀霞相媲美的一件韻事,是最上的詩、入得畫的一件雅事??上В覀兩钪械脑娗楫嬕庖呀?jīng)日漸少了。

品茶不能在鬧市,鬧市無野趣,難得心靈安靜,精神空寂;不能在生意場上,生意場上無閑逸味,得失太多,人情虛假,喝不出真味。

品茶最好的環(huán)境當在山中民風淳樸,環(huán)境秀美的地方。若到山中暢游,汲綠云,煮白石,泡一壺茶,尋一山石坐,看“云無心以出岫”,看滿山美景,一邊有一口沒一口地呷著茶水,三杯兩杯,“覺涼生,兩腋生風”,始如東坡居士言之不虛了。

當然,喝茶呆在茶館里也很不錯。知堂老人名其室為苦茶庵,以老僧自居,一壺一杯,在苦茶庵里打發(fā)日子,興致來時,寫上幾筆談天說地的文字,好不輕閑。然而,在他的文章里,很少讀到有關茶館的文字,大概是他有苦茶庵可以消磨時間吧。其實,茶館是很值得一寫的。

茶館,有簡單的,也有復雜的。

簡單的是茶攤,一個碳爐一把水壺,外帶著幾個粗瓷大碗,在路邊一蹲,就成了。過路客商,來往行人,口渴了,掏出幾個銅子,淡黃苦澀的一碗,咕嘟咕嘟咽下,解渴,也便宜。

至于慢飲,優(yōu)哉游哉,就得進茶館了。

茶館一般門前掛一招牌,書一“茶”字,迎風飄搖。門上照例掛副木刻對聯(lián),或云“忙什么?領我這雀舌茶百文一碗;走哪里?聽他擺龍門陣再飲三盅”,或云“松風煮茗,竹雨談詩”。茶館有的臨水,有的面山,有的門前長幾棵粗槐大柳??傊?,環(huán)境幽雅。館內(nèi)木桌竹椅,擺設齊全。另外,舊時茶館里還有一樣設備不可不說,就是老虎灶。老虎灶是茶館常用的,灶前上方大多掛著一個鐵甕子。一般情況下,鍋中水開,甕中水也就熱了。這樣,當鍋中水用來泡茶后,甕中水舀入鍋中,省柴。這種鍋平時絕對不許用來做飯炒菜,以免開水沾了油膩,泡茶時壞了茶味。

茶館如市井。在這兒,賣針頭線腦的,修剪腳指甲的,理發(fā)的,賣唱的,買瓜子香煙的,一一上場,嚶嚶嗡嗡一片。

“先生,要瓜子嗎?”

“香煙,嗷,香煙——”

飲酒食葷,飲茶食素。要一碟煮干絲:賣茶點的師傅放下臂上的小竹籃,拿出一小塊豆腐干,飛 快地切成細絲,開水一澆,燙熟,蓖掉水,澆上麻辣醬油,清清淡淡一碟茶點放在面前,再沏一壺茶。那滋味那閑適,美著呢。

古人有酒隱,即沉入醉鄉(xiāng),累月不醒,阮籍就是如此。其實,茶隱比酒隱更美,更顯得高雅、閑適,無損于身體。

生活在小鎮(zhèn),一天工作下來,勞累了,疲乏了,換一身干凈便衫,輕輕爽爽走進茶館。在這兒,無論達官貴人,無論農(nóng)人學子,每人手里都是一把瓷壺一只茶杯,邊喝邊談,不分高下,不分賢愚,你說的我同意,我說的你點頭,間或也會為了古書中的事情爭得面紅耳赤,可不一會兒,又和好如初,親密交談了。也有喜歡清靜的,一個人占住一個角落,邊喝茶,邊看著窗外的流水長天,悠悠白云,一壺茶喝罷,心中的郁悶早已隨云去了。

茶館,實在是人們聚會和交流感情的好場所。

可惜,隨著時間的流逝,茶館,也成了古詩或古典小說中的點綴了,而今,茶館似乎從我們的生活消失了。達官貴人坐在小車里抱著保溫杯,名人文士躲在書房里拿把紫砂壺,普通百姓拿只玻璃杯,“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再也很難聚到一塊了。

茶館,也終于成了一處可望而不可及的風景了。

陸文夫,是一個瀟灑的文人,不太重視名利,每天一壺茶,優(yōu)哉游哉。他在文中談到,蘇州的飲茶,一般大多在茶館里。大家早晨起來,去了茶館,要上一碟茶點,坐在那兒,悶上一壺茶,慢慢地喝著。一壺喝完,再續(xù)一壺。再喝完,才去工作。

這,是一種人生的享受。

現(xiàn)在的一些新興城市,沒有這樣消遣的人。一早起來,大家都夾著公文包,手里拿著夾饃,或者其它早點,一邊急沖沖地走著,一邊吃著,那種忙碌的樣子,讓人看了,充滿同情。生活,不只是忙碌,還應當坐下來,好好享受生活的滋味和美好。在一些古城里,則相反,因為,中國古人的文化里,講求一個精字,只有細致細心,才能感到風清云白,才能體會生活美好。

蘇州,就是這樣一個古文化充溢的城市,因此,人們也特別重視生活,重視享受生活。

有記者記載,曾去采訪陸文夫,遍尋不著,最后,沿著一條巷子進去,一扇黑色逼仄的木門,再進去,是個茶館。里面,茶客盈室,人聲喧嘩,大家一邊說著,一邊喝著茶。有一個老頭,一把蒲扇一壺茶,在那兒瞇著眼獨品,嗞兒嗞兒的,如飲甘露。

這人,就是陸文夫。

懂得茶中三味的,算得茶仙。陸文夫算得其中一個吧。

(摘自2014年第6期《吃茶去》雜志;作者:余顯斌)

找到約46條結(jié)果 (用時 0.005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2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相關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