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茶業(yè)發(fā)說說

找到約16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李埏:翠湖邊的飲茶人

李埏(1914—2008),字子沂,號幼舟,彝族,云南石林縣人。著名歷史學家和教育家、云南大學中國經濟史學科創(chuàng)建者。早年受業(yè)于張蔭麟、吳晗、錢穆等人。畢生研究中國古代史,對中國土地制度史和中國商品經濟史的研究尤為深入。代表作有《中國封建經濟史論集》。

第一部分:不自小齋之光

在許多人的回憶里,李埏家那個不自小齋書房是美好的。

不足十平方米的客廳里,有一個茶幾,一組陳舊的沙發(fā)與幾把椅子。家里除了書,沒有什么裝飾品。學生來了師母會端上一杯茶,然后白發(fā)先生便開始上課。這是一種久違了的古典授課方式,有幸聆聽李埏授課的人并不多,龍登高在《師徒》里回憶說,“先生對我的正式課堂講授很少,幾乎都是在其古香古色的不自小齋書房或簡陋的小客廳一對一地談話或聊天。這對教師資源的利用來說,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浪費,對徒弟來說,則是極大的壟斷性消費,現在回想起來,簡直就是奢侈性享受了?!?/p>

登堂入室的吳曉亮仔細觀察過李埏,體型中等,面龐清瘦,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質。眼神睿智而犀利,卻不時透露出一絲溫和與慈祥。

那時節(jié),屋外緬桂冒尖,屋內茶香四溢,那個溫和的聲音從沙發(fā)一角響起,順著李埏的指引,一群人來到了另一個滿是茶香的李唐江山,芽尖上露水還沒有揮發(fā),采茶姑娘已經整裝待發(fā),新的采摘標準剛剛抵達,長安不少人在等待新茶。

戰(zhàn)國秦漢時的鹽鐵,唐宋時期的茶葉,明清時期的棉布,就是對各自時代商品經濟的特征乃至經濟發(fā)展進程打下自己烙印的重要商品。李埏對學生講,茶葉經濟,于國于民,非常重要。茶葉從生產運銷、市場等各方面來看,都具有與其他商品不同的獨特性與新異性,對商品經濟的影響更廣、更深。它的突出特點是適應面廣,極適應小農的個體生產,是一種天然的小商品生產,與小農經濟的細碎性、分散性緊相一致,小至一株兩株,只要一寸土地就可以種植,當然也可以是茶園大規(guī)模種植。它在南方比其他任何經濟作物都普遍,可以廣泛存在于窮鄉(xiāng)僻壤,不像甘蔗、漆等受到各種條件的制約。

李埏 著 《中國封建經濟史論集》

戰(zhàn)國秦漢時的鹽鐵,不是小農家庭所能普遍生產的,因而不能帶動農民廣泛卷入商品經濟之中,茶葉卻將農民廣泛卷入商品生產之中,其意義不可同日而語。茶葉市場,不僅存在于生產地南方,而且北方尤其是塞外游牧民族更需要它以消化脂肪,穩(wěn)定廣大的市場促進了遠距離貿易。

中國境內農業(yè)民族與周邊的游牧民族之間的交易,唐以前是絹馬貿易,唐后期則一變而為茶馬貿易。絹因受革質品的替代而市場有限,茶則沒有替代品,并且只有南方才有生產,擁有這樣廣闊的市場,茶在南方的生產便持續(xù)而穩(wěn)定地擴大。而通過茶這種特殊商品,中原王朝可以對周邊民族實行羈糜政策。

茶葉廣泛流通,又帶動了其他商品的生產與流通,如受飲茶之風的帶動,作為飲具的瓷器,在唐宋時代更為推廣,也更為考究。

多年后,龍登高回憶起李埏講茶葉經濟的內容,由衷感慨道,“真是一種享受,賽過極品鐵觀音?!边@些話不只是龍登高聽進去,李埏的學生林文勛、孫洪升與黃純艷也都聽進去了。林文勛寫了《唐宋茶業(yè)生產發(fā)展原因補論》論文、孫洪升寫了《唐宋茶業(yè)經濟》的專著,黃純艷也寫了《宋代茶法研究》專著,都引用過李埏這段論茶妙論。可是說,這種分散的模式,從唐代到現在都沒有改變,這也是茶行業(yè)沒有出現特別大企業(yè)的主要的原因。但是發(fā)散的茶葉經濟有益于邊遠山區(qū)的茶農致富,一旦交通改善,茶葉很快又能融入商品市場,這就是當下普洱茶茶山的崛起之謎。

孫洪升 著 《唐宋茶業(yè)經濟》

孫洪升寫道:“每次上課,我們研究生都在客廳落座,師母給每位學生泡一杯茶,先生亦泡一大杯。先生在授課中或因口干,或因咳嗽,需要停頓下來喝茶潤嗓?!?/p>

黎孝謙在《李埏傳》里說,品茗是李埏一生的摯愛。李埏好抽煙,后來戒了。好喝酒,年輕時候多豪飲,晚年因為身體原因,也戒了。只有茶始終伴隨李埏一生,尤其是中年以后,無日不飲。李埏到過中國大部分產好茶的地方,但最好的還是家鄉(xiāng)的普洱茶,非勐海、鳳慶一帶的大葉茶不飲。

李埏講課,黃純艷回憶,沒有紙,不用筆,也沒有講稿,內容都在他腦子里。上究三代,下論唐宋,邏輯嚴密,語言簡練,沒有一句多余的話,所引史料,隨口而出,如探囊取物,聽的人真是如坐春風,兩個小時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在那個不大的庭院里,花竹茂盛,陽光明媚,白發(fā)先生與年輕學子,杯盞交替。在為《唐宋茶業(yè)經濟》一書所寫的序言里,李埏說,“探討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對商品的個案研究。 這種研究已經有許多成果了 , 但對茶業(yè)則尚待深入。洪升君發(fā)宏愿,竭數年之力,焚膏繼暑,廢寢忘餐,成此一書初稿。在此數年中,我和他朝夕共學,時相討論,甚為歡快。分袂以后 , 他仍鍥而不舍 , 繼續(xù)增益修潤,今終底于成 , 即將付梓,問序于我。喜青勝于藍,愛書所感以歸之,是為序 。”落款時間是1999年,澳門回歸后三日。

陸羽寫就《茶經》那一年,他落款時間是“盛唐滅胡明年”,茶里無小事。李埏說,“學知識不只是在課堂上,更是在煙、酒、茶之間?!?/p>

在《從錢帛兼行到錢櫧并用》里,李埏說,茶葉的興起和二作制的普及,在我國農業(yè)史上,是劃時代的標志。

(宋)劉松年《攆茶圖》

茶,作為一種優(yōu)良飲料,在唐以前很久,人們就已經知道而且應用了??墒遣铇I(yè)的興盛卻是唐代的事情。前人以為,唐代飲茶之風始盛,所以引起茶的廣泛種植。這種說法是倒果為因的。誠然,消費可以刺激生產,但生產畢竟是消費的前提。飲茶之風在六朝時確已出現,可是茶的種植不廣,原因是當時的農業(yè)生產力還不足以大量生產這種經濟作物。我們在當今的產茶區(qū)還可以看到,茶的生產和糧食作物的生產有矛盾。它向糧食作物爭土地、爭肥料、爭節(jié)令、爭人手。只有當糧食作物的產量有所提高,從糧食作物的生產中能勻出相當的人手和土地時,茶才能相應地獲得發(fā)展。

據陸羽《茶經》,唐朝肅、代之際,產茶地區(qū)已擴及十道中的八道,多至四十余州。又據《舊唐書·食貨志》 ,到德宗之世,茶稅已成為國家財政的一項重要收入。這些情況清楚地表明,唐朝前期的農業(yè)生產發(fā)生了多么大的變化。除茶之外,其他經濟作物如蠶桑生產的大量增加,也同樣反映了這種狀況,不過不若異軍特起的茶葉那樣令人注目。可以說,茶葉的興起和二作制的普及,在我國農業(yè)史上,是劃時代的標志。

茶水滋養(yǎng)人,更滋養(yǎng)一方天地,許多年后,敞亮的人才發(fā)現,因為李埏的慧眼,開啟了云南大學與茶學研究的綿延傳統(tǒng)。在高校里,一個選題往往會覺得一個學生一生的研究方向,李埏在這方面可謂慎之又慎。他的弟子刑鐵說,“李先生特別重視研究生論文題目的選擇”。李埏講,培養(yǎng)研究生的關鍵是要讓研究生學會選題目,選準選妥題目。刑鐵1982年9月入學的,直到1983年11月才最終把論文題目定了下來。林文勛、刑鐵等人,也多次談到李埏與眾不同的教學方法與眼光。

云南大學

李埏的眼光自然不只是對自己帶的碩士、博士有效,他指導過很多年輕人走上了茶學的研究。云南大學歷史系畢業(yè)的林超民,當時并不是李埏所帶學生。1970年,林超民大學畢業(yè)后,陰差陽錯地進了勐海茶廠當工人,李埏覺得這是好事,建議林超民好好研究茶文化。林超民后成為普洱茶文化的開荒者,他的《普洱茶史話》《普洱茶與少數民族》《普洱茶散論》已是研究普洱茶的必讀篇章。

木霽弘講過了一個故事,他剛開始做茶馬古道研究那會,支持他研究的人并不多,反而是云大二位白發(fā)“老倌”很是贊同,一位是張文勛先生,一位是李埏先生。張先生給了木霽弘一筆茶馬古道考察經費,說在他老家大理,現在還保持著喝烤土罐茶的古老傳統(tǒng),茶馬古道貫穿古今,張文勛自己也是茶愛好者。李先生告訴木霽弘,唐代就有著名的茶道,以江西浮梁為中心,那些山上一籮一筐的茶葉從各種草市、墟市匯集而來,所以數量很嚇人:“每歲出茶七百萬馱,稅十五萬余貫”。他希望木霽弘帶來的茶馬古道研究耳目一新,李埏自己愛喝大葉茶,也關注云南茶葉經濟的研究。

李埏長期都關心地方史,林文勛點出主因,李埏的中學老師夏光南以云南史地見長,李埏研究生指導老師向達也希望李埏在云南史有所作為,他在云南大學任教時候,李埏受方國瑜所托,摘錄了不少宋史與云南相關的資料。他希望自己的學生中,有人能夠把前輩的期望與自己心愿達成,大力研究云南地方經濟。他告訴林文勛,研究云南要有全局觀與眼光,不能就云南而研究云南,他要林文勛集合四川一道研究。后來,林文勛的博士論文是《北宋四川輸入貿易研究》,書里有章節(jié)討論了茶業(yè)對四川經濟的深遠影響。在宋代,其他地區(qū)的茶都是專賣,只有四川茶可以民間通商,盤活經濟。他在《唐宋茶業(yè)生產發(fā)展原因補論》里,沿著商品經濟的思路,討論因為南方人口的向山區(qū)流動,帶來了梯田的發(fā)展,而茶樹在山區(qū)的試種帶來了經濟的活力。茶樹是山區(qū)的代表作物,適合分散勞動力,小門小戶,是小農經濟的代表。最重要的還是,市場的興趣,資本力量介入再次盤活了茶業(yè)經濟。

1979年5月4日,在全省經濟科學規(guī)劃會議上,李埏做了《重視云南經濟史的研究》發(fā)言,他說云南省幅員如此遼闊,民族如此眾多,經濟狀況如此復雜多樣,且不說那遙遠的古代,即近百年的近代,亟待研究的課題也不勝枚舉。他具體列舉了滇越鐵路、“同慶豐”商號、馬鈴薯和玉米的傳入、烤煙、茶葉的栽種等諸多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馬鈴薯在云南多地種植,克服了高寒地區(qū)不能種水稻的特點,作用之大難以估量,但云南缺乏對馬鈴薯的研究。煙葉1930年代才引入到云南,不久就是出口大宗,也要對其做歷史考察。茶葉更是重要的傳統(tǒng)商品,多少年在藏區(qū)銷量很大,是傣族兄弟的巨大貢獻,是西南邊疆經濟的重要紐帶。但茶葉的歷史,我們并不清楚,需要好好研究。

木霽弘講,李埏的“埏”通俗一點玩泥巴的意思,雅一點是陶器的意思,這倒是很符合他的喝茶雅好。木霽弘小名是鏡湖,后來改成木繼紅,他走上茶的研究后,筆名是“霽弘”,帶水好泡茶。木霽弘多年的研究發(fā)現,與茶關聯深者,其名都與風水、草木、火土有關,這倒是很符合陸羽當年定的風格,坎卦巽卦離卦缺一不可。

云南大學有兩棟教學樓書法出自李埏之手,一曰:文淵,一曰文津,都是帶水的,淵水可以泡好茶,好茶生津有味,真好。

李埏與夫人趙毓蘭都喜草木,親花草,飯前屋后,遍植花卉佳木,終年花香不斷。

其“不自小齋”源于《日知錄》里的一句話:“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自小小也,自大亦小也”。

日月之輝,米粒之光,小小一室,茶香書香。

第二部分 翠湖邊的飲茶人

刑鐵形容一個人才華的時候用了一個很妙的比喻:同樣收獲了兩袋高粱,力氣型的人把這兩袋高粱弄得很干凈扛回來;才華型的則把這兩袋高粱釀成幾杯口感很好,度數合適的酒。刑鐵認為自己的老師李埏屬于后者,他有此般才華又得益于兩點:一是家學淵源,一是師承高貴。

李埏出生在云南有名的官宦與學問之家,李埏三子一女也都是知名教授。李埏師承吳晗、張蔭麟、錢穆等人。朋友圈更是名師云集,1942年李埏結婚時,到場嘉賓有唐蘭、湯用彤、聞一多、吳晗、鄭天挺、羅庸、姜亮夫、雷海宗、姚從吾、任繼愈、楚圖南、徐嘉瑞、江應樑、繆鸞和、尚鉞等人。

那個時候的翠湖周邊,多處都有李埏與師友訪勝飲茶記錄。

李埏的老師輩中,張蔭麟、錢穆、鄭天挺、聞一多都是極為嗜茶之人。聞一多從長沙南遷昆明路上,都在訴苦說只有白開水沒有茶的日子不叫日子,到了昆明聞一多要用微薄的工資照顧一大家子,只能抽劣質煙喝劣質茶,他抱怨說,“快一個月了,沒有吃茶,只吃白開水,今天到夢家那里去,承他把吃得不要的茶葉送給我,回來在飯后泡了一碗,總算開了葷?!?/p>

如今的翠湖

好在聞一多有門手藝,刻印章賣補貼家用。李埏見聞先生生活困窘,便邀請聞一多到自己好友當校長的學校去兼職,幫聞一多解決了一大家子住宿以及吃飯問題,鄭天挺在日記里也多次提到李埏,1940年8月16日,李埏正式成為歷史系四個研究生之一。鄭天挺先生茶癮極大,幾乎每天都在喝茶,日記里多有買茶記錄。在聯大時期,教授往往不在教室,而是在茶館,在田間地頭,在自己暫短的棲息場所。我們所懷念的那種民國課堂氛圍,大部分也與這種“私授”有關,也是傅斯年所謂大學,并非有大樓,而是有大師。

李埏的授業(yè)師張蔭麟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大哥哥”,在學生面前沒有什么架子,經常招待學生到茶館喝茶或去點心鋪喝豆?jié){,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深受他人格與學問的熏陶。李埏回憶說,張蔭麟很重視選題和選材,“常警告我們,不善于選題的人就只能跟在別人后面轉;不善于選材的人就不能寫出簡練的文章。由于他誨人不倦,我感到課外從他得到的教益比在課堂上還多。因為在課堂上他是講授專題,系統(tǒng)性邏輯性強,不可能旁及專題以外的學問;在課外,則古今中外無所不談。從那些談話中,使我們不惟學到治學之方,而且學到做人的道理?;叵肫饋恚乔榫罢媸钦x兼師友,如坐春風,令人終生難忘。到遵義后,因為那是一個小小的山城,師生聚居在一起,學生得到他的陶冶更多?,F今在宋史的研究和教學上很有貢獻的徐規(guī)教授就是那時在他的作育下而踏上畢生研究宋史的道路的?!?/p>

翠湖邊的先生坡

李埏成為宋史研究的專家,自然也與張蔭麟的熏陶不無關系,張蔭麟晚年因為家庭變故,受聘搬遷到遵義的浙江大學,他病重后,召李埏前去相助教學,當時李埏研究生尚有一年才畢業(yè),但為了自家先生,毅然放棄學業(yè)趕往遵義。張蔭麟終究還是英年早逝,這位深受梁啟超、陳寅恪等人器重的天才,37歲便離開人世,李埏是最后送他的少數幾位學生。

李埏茶友里,頻繁舉杯者莫過于錢穆。錢李二人游山玩水,品茗論道,足跡不僅僅在翠湖周邊,還在石林、宜良、遵義以及北京多地。錢穆初來乍到云南,起初寄宿宜良巖泉寺,泡溫泉,喝儼茶,李埏便常伴身側。聽錢穆點評滇中風物與美食,讀新鮮出爐的《國史大綱》。

錢穆

李埏與錢穆相識于北京,當時李埏在北京師范大學上學,初聽錢穆講座便沉迷其中,課后又認真請教,錢穆覺得是個機緣,便邀約李埏到中山公園的來今雨軒茶館一邊喝茶一邊談治學經驗。

錢穆對李埏說,“你過去念過的書,也不能說是白念。以后再念,也不是一遍便足。有些書,像《史漢通鑒》,要反復讀,讀熟,一兩遍是不行的。你現在覺得過去讀書是白讀,這是一大進境。可是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古人說,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學無止境呀!現在你應該著力的,一是立志,二是用功,何患乎無師。我就沒有什么師承啊。”

多年后,李埏在自己客廳為學生授課時,也會常常想起年輕時候的際遇。但對錢穆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那么多來聽課的人,只有李埏一人虛心求教。坐下有數百人又如何,只要我能影響一人,這場講座便也值得了。錢穆也愛講張載拜訪范仲淹的例子,張載年輕的時候想沙場建功立業(yè),范仲淹說建功立業(yè)又何須從軍,寫好文章不也可以嘛!于是張載便發(fā)奮攻讀,終成一代大儒,“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現在也是無數讀書人的座右銘。

錢穆好山水,尤愛流水,因為流水活潑,水聲悅耳,可以清思慮,除煩惱,怡情養(yǎng)性。李埏因為張蔭麟到了遵義,而后錢穆也來這里任教,師生他鄉(xiāng)重逢。錢穆在《師友雜憶》寫的這段經歷,讀來滿齒含香:“余尤愛遵義之山水。李埏適自昆明轉來浙大任教,每日必來余室,陪余出游。每出必半日,亦有盡日始返者。時方春季,遍山皆花,花已落地成茵,而樹上群花仍蔽天日。余與李埏臥山中草地花茵之上,仰望仍在群花之下。如是每移時。余尤愛燕子,幼時讀《論語》朱注學而時習之,習,鳥數飛也。每觀雛燕飛庭中,以為雛燕之數飛,即可為吾師。自去北平,燕子少見。遵義近郊有一山,一溪繞其下,一橋臨其上。環(huán)溪多樹,群燕飛翔天空可百數。盤旋不去。余尤流連不忍去?!?/p>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問從生活里來,到生活里去。

20世紀20年代的昆明

后來,李埏在昆明站穩(wěn)腳跟,邀請錢穆到五華書院任教,他們在翠湖邊同吃同住,朝夕相處,一是錢穆有胃病,需要照顧,受張蔭麟早逝的影響,李埏很是關心。二是這么難得的耳提面命機會,錯失可惜。當時精于中國通史的,就張蔭麟與錢穆,這二位老師共同的弟子,只有李埏。

錢穆對李埏說:“治史須識大體、觀大局、明大義,可以著重某一斷代或某一專史,但不應密閉自封其中,不問其他。要通與專并重,以專求通,那才有大成就。晚近世尚專,輕視通史之學,對青年甚有害。滇中史學同人已不少,但愿為青年撰寫中國通史讀本者,唯張蔭麟先生與我,所以我們時相過從,話很投機。你有志治宋史,但通史也決不可忽。若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那就不好,勉之勉之!”

西南聯大文學院起初在云南蒙自,錢穆說:“學校附近有一湖,四周有行人道,又有一茶亭,升出湖中,師生皆環(huán)湖閑游?!薄凹坝昙具^,湖水皆盈,乃成一極佳散步勝地。……余每日必至湖上,常坐茶亭中,移晷不厭?!?/p>

第三部分 銀杏道上的追憶

我是1998年進入云南大學的,正趕上學校改革,第一次按照學院而不是專業(yè)招生,我進的是人文學院,有中文系、歷史學、新聞系、人類學系、檔案系,是文科類的大學院,1999年自愿選擇系的時候,我選了中文系,原因很簡單,因為愛寫作啊。那個時候有一種寫大學的風氣,一進云南大學就著實被銀杏道景觀迷住了,于是我就寫了篇《銀杏道上的遐思》投給《銀杏》文學社,一位96級的主編刊登了這篇文章,他又復印了另一篇文章給我,篇目叫《我愛公孫樹》,作者是李埏,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有一個叫“李埏”的人。

云南大學銀杏道

1999年底有種世紀末的煩躁感,我寫了《兩個云南大學》,投稿給《云南大學報》,帶有批評性質不指望會發(fā),沒有想到卻發(fā)出來,還在網絡上獲得很多好評,電臺選讀,論壇熱議。“白發(fā)先生少了,漂亮女生多了”,要穿越去民國,那個時候的聯大與云大令人神往,后來牛軍老師就說,云大好幾個民國老人,你快去蹭課聽聽。他說的幾個老師中就有趙仲牧先生,張文勛先生,李埏先生,張文勛先生我一入學就聽他在慶來堂訓話,趙仲牧先生聽過講座,只有李埏先生在歷史系,好像已經不給學生上課,也沒有他開講座的消息,于是先找了他的文章看。結果找了幾篇都是枯燥乏味的論文,頓時沒了興趣,我喜歡的是張文勛寫的劉文典那種名士風流,趙仲牧寫青云街那種青石板路上的惆悵,還有石鵬飛編的《東陸春秋》都是有趣好玩的故事……直到2001年,我在圓西路盡頭,云大東一院門口的“清園書店”翻到了一本超級厚的書,名叫《不自小齋文存》,那些我熱愛的故事散落在章節(jié)里,需要用手的溫度一一打開。我有一種久違了的閱讀快感,原來有些人的運氣就是好到這么不講道理啊,一生遇名師無數,培養(yǎng)弟子無數,久違了李埏先生。書店老板也是讀書人,他說李埏家就在東一院,說不定有機會遇到。

《不自小齋文存》等藏書

2001年,我又寫了一篇批評云南大學的文章:《云南大學:被遺忘與被損害的》,沒有想到,一時間獲得幾位老師的認可,趙仲牧先生激動地約我吃豬腳,對周邊說,云南大學還是有人啊。當時的校長,甚至還約我吃飯,我說起對另一個時空大學的向往,校長淡然道,李埏是我老師!

于是我終于有機會與李埏先生坐在銀杏道,說說讀書心得。

那個時候,西南聯大還不為人知,謝泳有本講西南聯大知識分子的書《逝去的年代》在學生中流傳,里面許多人,便是李埏朝夕相處的師友,同學。許多故事,我又在何兆武的《上學記》里讀到一些。只是那些年,我對歷史的興趣遠不及文學,白白錯過了這份機緣。再后來,我便是在木霽弘老師那里,聽了李埏先生許多掌故,木老師說他會做一本李埏口述史,現在終究成了遺憾。

我走上茶文化研究后,先是讀了林文勛、孫洪升、黃純艷等人的唐宋明茶業(yè)經濟研究,就像看電視劇一樣,一直等著有人寫清代,后來終究還是沒有等到。2012年,我寫《茶葉戰(zhàn)爭:茶葉與天朝的興衰》,繼而寫《民國茶范:與大師喝茶的日子》,到現在籌備寫西南聯大、云南大學與昆明乃至云南的研究茶與飲茶傳統(tǒng),算了有許些因緣。

許多人對我這樣不出生在核心茶區(qū),卻立志研究茶的行為很好奇,這一切自然是與云南大學有關。

本章節(jié)主要參考書:

黎孝謙,《李埏傳》,學苑出版社,2018

武建國,林文勛,吳曉亮主編《永久的思念:李埏教授逝世周年紀念文集》,云南大學出版社,2011

李埏,《中國封建經濟史論集》,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李埏,《不自小齋文存》,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李埏,《李埏文集》,云南大學出版社,2018

林文勛,《宋代四川商品經濟史研究》,云南大學出版社,1994

作者:周重林,云茶代言人,著有「茶葉戰(zhàn)爭」「民國茶范」等。

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可惜了!能讓小朋友連喝三杯的熟茶市面上竟然買不到

  10月26日,2018中國(昆明)國際茶產業(yè)博覽會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800余家國內外品牌企業(yè)參展,讓市民們盡享文化大餐。27日下午,茶業(yè)復興第163期沙龍來到茶博會書院熟茶展位,一起聊聊被眾多業(yè)內人士翹首期盼的“千堆古樹熟茶發(fā)酵計劃”。

  

  趙娟:歡迎大家來到今天的沙龍現場,這期沙龍很特別,我們來到了茶博會的現場,來喝茶的人絡繹不絕,也歡迎大家落座參加我們的沙龍,歇歇腳、品品茶,聊聊天。本期是茶業(yè)復興第163期沙龍,主題是“千堆古樹熟茶發(fā)酵計劃”。說文解字,我們先從字面上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千堆古樹熟茶發(fā)酵計劃”。

  首先看“千堆”,普洱茶有“一山一味”的說法,千山自然有千味,千味需要千種發(fā)酵方式,從數字意義上我們就能了解這個量級詞帶來的挑戰(zhàn);“古樹”,業(yè)內對古樹的定義是指100年樹齡以上的茶樹。近些年來,古樹茶受到熱捧,其根本原因是古樹茶的內含物質更豐富,口感更協(xié)調,這是時間沉淀帶來的結果;“熟茶發(fā)酵”,是以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過渥堆發(fā)酵等工藝加工而成的茶稱為熟茶。由于普洱熟茶茶性溫和,保健功能較好,很受大眾喜愛。而形成熟茶品質的關鍵,就是“發(fā)酵”的技術。最后是“計劃”,凡事預則立,不立則廢,書院熟茶做茶一直秉承有理有據,有規(guī)則可循,有了計劃才能全盤掌握。那么這個“千堆古樹熟茶發(fā)酵計劃”背后還有什么深意?請書院熟茶的許總為我們介紹一下。

  

  許總:書院熟茶從成立伊始就一直致力于古樹熟茶的發(fā)酵工藝拼配方案以及倉儲條件的研究開發(fā)。此次的發(fā)酵計劃旨在了解各產區(qū)發(fā)酵后的特點和區(qū)別,并試圖找出與每個產區(qū)相對應的最佳發(fā)酵方式和倉儲環(huán)境。

  在做茶的過程中,不是所有茶都適合同一發(fā)酵方式,我們在不斷嘗試中找到了對熟茶工藝的理解和平衡,不斷嘗試,把控發(fā)酵地點、時節(jié)。以前發(fā)出好熟茶或許是靠運氣,現在想通過這樣一個計劃發(fā)現每個村寨適合的發(fā)酵方式和數據,把好的口感延續(xù)下去。

  

  我們這次計劃覆蓋了普洱茶的全產區(qū),包括境外緬甸果敢地區(qū)和老撾的古樹產區(qū)。在發(fā)酵的過程中我們會全程記錄數據,這樣在后期有需求的時候就可以按圖索驥,支撐我們對口感的要求,實現一些口感上的想象,這就是“千堆古樹熟茶發(fā)酵計劃”的初衷。我們想建立完善的發(fā)酵數據庫,讓熟茶都能做到有據可查,有理可循,有案可參,未來我們將在第一個兩年計劃內完成全茶區(qū)細分山頭的發(fā)酵實驗,并實現行業(yè)內技術和數據共享,目前我們完成了五分之一。

  配合發(fā)酵計劃,我們還會填補并完善全茶區(qū)熟茶倉儲轉化過程的數據空白。做這么多工作,就是希望讓好熟茶不再是靠好運氣,好原料應該一直延續(xù)下去,讓好倉儲不負好時光。我們每周四下午兩點半都會在康樂茶城82棟5號舉行熟茶發(fā)酵樣品品鑒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參加,我們也會定期在微信公眾號上進行品鑒感受分享。

  

  趙娟:“千堆古樹熟茶發(fā)酵計劃”,別人敢都不敢想的事情,書院熟茶卻有勇氣去做。目前已經在穩(wěn)步進行中,也有了一些成果。比如我們今天要喝的班章茶區(qū)的熟茶和昔歸古樹熟茶。第一款是班章熟茶,大家都知道班章茶以口感霸氣著稱,那么做成熟茶后有什么樣的口感呢?現場大家都品嘗過了,說說你的想法吧!

  茶友:我就實事求是,請許總不要介意。這一款老班章熟茶我認為甜味不是特別足,可能因為是今年剛發(fā)的茶,還有一些菌種的味道,但總體上很醇,后期轉化可期。

  

  唐先生:這款茶總體而言口感非常不錯,我代表我女兒談一談,我女兒很喜歡這款茶,已經喝了三杯了。別人都說小孩子要少喝茶,但在日本每個小朋友每天都要喝一杯綠茶,在中國不知道為什么讓小朋友少喝茶,反而喝很多亂七八糟的飲料,事實上這反而更不健康。茶可以喝,但不要多喝。我個人而言還是喜歡這款茶,比較香。

  茶友:從口感來說這款茶苦味重了點,但飽滿度還是很足?;馗是吠?,但沒有堆味,這很難得??赡馨l(fā)酵程度比較重,所以湯色重一些。

  

  趙娟:據我了解,這款班章熟茶是今年才新發(fā)酵出堆,沖泡這樣的新茶或者班章熟茶有什么技巧呢?也請茶藝師分享一下,如何沖泡才能更好地體現這款茶的特點?

  茶藝師:這款茶是我們用班章茶區(qū)的茶發(fā)酵的,熟茶一定要用高溫最好是沸水沖泡,新茶可以增加洗茶次數和出湯速度,這款熟茶前三泡可以著重感受茶的滑度,后三泡注重茶的厚重度,六道以后喝這款茶的甜和回甘就能充分體現。

  

  羅安然:我想問一下許總,一般一款茶需要試驗多少次才能最終成功?

  許總:想要找到最佳口感,運氣好的話六次,運氣不好的話十幾次都有可能。因為發(fā)酵方式就有好幾種,每個方式的口感都有區(qū)別,加上成熟度、水源、發(fā)酵地點等等因素,有很多可能性。

  趙娟:北方地區(qū)的人們更偏愛熟茶,所以書院熟茶在北方市場很活躍,作為茶博會的參展商,怎么在有限的時間內用一款茶打動消費者,我相信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和討論的問題。請許總為我們解答一下。

  

  許總:書院參加過很多地方的茶博會,針對每一個地方,我們重點推薦的茶品都不一樣。比如北方鄭州,他們喜歡甜一些,潤一些的茶;西安則喜歡厚重一些的,北京偏重于香氣好一些的茶,沈陽可能會更喜歡甜度和香氣中和度好的茶。所以每一次去茶博會我們都會根據當地的飲食習慣挑選一款適合當地的茶品作為重點推薦對象。在昆明的話,我們想和大家分享名山名寨的茶,希望可以多獲得一些專家同行的意見,讓我們可以做更好的改進。

  趙娟:不知道現場在座的各位在參加茶博會時,什么樣的茶會吸引到你?在展會上有沒有喝過令人驚艷的茶?

  唐先生:我喝過很多茶,但對茶了解有限。什么東西會在展會上吸引我?第一,展臺一定要有文化氣韻,不在于大,但一定要能展示出茶這種產品獨特的安靜的韻味。第二,所有參加展會的人員服裝也要有茶人的味道。我覺得今天書院的展臺很漂亮,希望配合這么美好的展位衣服應該更具有茶人的風味,或者更具有云南的文化特色。T恤把茶的味道沖淡了很多。如果都穿民族服裝也沒有特色。我個人建議可以自己打造一套屬于品牌的具有濃郁云南茶文化特色的茶人服,做成帶有標志特色的茶服。今天喝的這款茶,也讓我很驚艷。一般好喝的熟茶都是年份比較長,但今天這款竟然是2018年渥堆發(fā)酵的,很難得,后續(xù)的口感很持久,很耐泡。很期待下一款昔歸熟茶。

  

  來賓:我從昨天開始參加茶博會,喝到現在主要是生普,熟普是第一家。我之前也喝過熟普,新的熟普倉味都比較重,也不知道是工藝原因還是其他,但今天這一款很干凈,沒有倉味,但苦味比較重,我沒有喝過這樣的熟普,也是很驚艷。

  趙娟:班章過后,茶藝師現在沖泡第二款昔歸熟茶。昔歸也是非常有名的山頭,可以說是僅次于班章、冰島的產區(qū)了。昔歸茶條索粗大、厚實,生茶有冰糖甜,大家可以喝一喝看熟茶是否還保留了那種甜。班章生茶苦底重,因此熟茶里也保留了這個特色。

  許總:這個茶是去年發(fā)酵的,保留了很多生茶的特性。昔歸生茶香氣本就很明顯,發(fā)酵后仍然保存了這特殊的香氣,是所有其他發(fā)酵熟茶中都不具備的。這僅僅是用秋茶發(fā)的,春茶還在實驗當中,真的很特別,大家可以好好品嘗下這款茶。

  

  趙娟:這款茶喝了確實很不一樣,我同事說有糯米香,我覺得還有淡淡花香、花膏的味道。之前沒有喝到過昔歸的熟茶,形容一種新的味道就會覺得自己很詞窮。

  唐先生:我女兒說非常好喝。這款茶比剛剛那款更適合小朋友喝,更香,更甜,剛剛那款比較厚重,繼續(xù)喝,希望能喝出不同味道。

  茶友:我也是第一次聞到這個味道,很奇怪的味道,接近花香,我非常喜歡。

  

  許總:這款茶剛開始做出來我以為是出問題了,后來又實驗了幾次一直都有這個味道,那么肯定不是工藝的問題,而是原料本身具備的香氣。這應該就是昔歸熟茶特有的味道。

  陳女士:我第一次喝昔歸熟茶,也毋庸置疑相信書院熟茶,這就是昔歸熟茶的標榜。我有一個問題想咨詢,關于千堆古樹熟茶發(fā)酵計劃,不知道書院在這個項目中做了哪些準備,有沒有運用哪些高科技?在團隊、設備方面需要做什么準備呢?

  

  許總:首先我們把握源頭把握得很好,發(fā)酵這一塊暫時沒有特別的高科技,都是靠不斷累積的經驗和對熟茶的更多思考。但倉儲會運用到一些成熟的人為溫控模擬其他地區(qū)溫濕度這一塊的技術。我們今年在勐海專門為這個計劃建立了發(fā)酵實驗中心,用做勐海地區(qū)的發(fā)酵實驗。明年、后年我們還會在勐海、昆明、臨滄建立可控溫的現代化倉庫,可模擬全國各大區(qū)實時溫度、濕度,每一天的數據也是同步的,可以進行實時監(jiān)測。

  茶友:我看到現場這些茶只有散茶,那這些熟茶的價格如何?要做成餅還是坨?

  

  許總:今天喝的兩款茶只是實驗性的產品,主要作為數據來用,以后有需要可以做出來。但不會作為常規(guī)產品,而是作為數據留底,同行或者自己作為標本性的東西留存。行內需要我們提供樣品的話我們可以免費提供,但目前不做產品出售。這款茶我們很滿意,根據后續(xù)計劃可能會出相關產品。

  趙娟:看來今天喝的好茶你到別處是喝不到了,以后會不會上市,拭目以待。除了這些產品,書院熟茶的其他產品也非常不錯,上一次沙龍我們品嘗了“玉露瑤”,也是一款性價比很高的熟茶,大家都可以通過這些茶感受書院熟茶的魅力。

  

  許總:我們現在發(fā)的熟茶堆子多了,所以每周四下午兩點半都會拿一個不同寨子的茶出來喝,如果大家不能來到現場,也可以通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每一期我們都會提供免費取樣的名額,如果有興趣可以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茶界亂象因何而來?

由讀茶行業(yè)批判性文章所想

這些年,針對中國茶行業(yè)的批判性文章越來越多,有揭露“老茶”的、有攻擊“大師”的、有笑話“收徒”的、有質疑“茶服”的、有指責“培訓”的、有謾罵“茶藝師”的……

有些文章要么讓人摸不著頭腦,要么讓人變成了“啞巴”,許多人選擇了沉默,“茶界明星”也有由專家和企業(yè)家逐漸被批判者取代之勢。

如今茶界因“大批判”而變得草木皆兵,大家或爭吵、或探討、或靜觀、或自嘲“茶行業(yè)水太深”“貴圈真亂”,甚至連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也這樣認為。這些于茶行業(yè)而言,是否權衡了利弊?究竟是事實如此,還是批判過度?是茶人普遍不夠自律,還是被這些文章“罵亂”了?面對無休止的各種批判,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和應對這些批判性的文章呢?

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國人的溫飽問題尚未解決,可想而知喝茶的人能有幾個。中國茶產業(yè)經歷了數百年的低迷期,那時也沒有“茶人”稱謂的出現,更談不上什么茶文化以及喝茶的精神追求。現在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充裕了,喝茶的人也越來越多了,茶葉消費量成幾何倍數的增長,中國茶產業(yè)開始進入高速發(fā)展期,但仍屬于發(fā)展中期,就如同中國還是發(fā)展中國家一樣,所以存在問題在所難免,也屬正?,F象。從這一點來講,我們應該惜福。

我們先看看茶人這個群體,也說說神秘的茶道。一些人會認為茶人比較“怪異”,例如不同于常人的著裝雜玩、言談舉止、喝茶的姿勢和氛圍等,他們給常人的印象是不食煙火之人。也有很多人羨慕他們,因為他們可以視茶為人生信仰,可以將禪融入到日常茶事與生活之中,可以借茶修為、以茶養(yǎng)德,可以處世不驚。陸羽說茶人是“精行儉德”之人,凈慧長老說茶道是“正清和雅”,明代人朱權指出飲茶的最高境界:

“凡鸞儔鶴侶,騷人羽客,皆能自絕塵境,棲神物外,不伍于世流,不污于時俗。或會于泉石之間,或處于松竹之下,或對皓月清風,或坐明窗靜牖,乃與客清淡款語,探虛立而參造化,清心神而出神表”

茶人是“予嘗舉白眼而望青天”“自非吃茶漢,手莫敢伸也”,茶事是“林下一家生活”。

由此可見,茶人不同于尋常人,卻又與普通人無異。為何這樣說呢?盡管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但凡事都要講一個度,而這個“度”便是“中和”,“中和”即中庸之道的主要內涵,茶道即中和之道。

“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

注:喜怒哀樂沒有發(fā)作失控(此言不因個人情緒而左右正見),叫做中;喜怒哀樂情緒表現出來的時候,都恰到好處,叫做和。君子能夠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歸于道。君子的中和如果做到完美的程度,天地都會賦予他應有的位置,萬物都會養(yǎng)育他。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tài)度?!墩撜Z·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p>

而茶之道,貴在于它的和濟天下,貴在于它的本真與素簡。偽茶人之高,徒有其表;真茶人之高,雖其表與普通人無異,卻有著非同常人的境界與才華。若二者兼?zhèn)?,君只見其表不見其實,問題便在爾等。有人不理解,是因為你沒有經歷“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過程,或是因個人喜好而片面看待世相。

另外,我們應該看到茶之所以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并非只因它的解渴功能,而是因為人們對美好生活與精神追求的向往和提升,更是因為有許許多多“不同尋?!钡牟枞耍运麄儗Σ栉幕筒枭蠲缹W孜孜不倦的追求,才有了今天的茶之盛世。這些茶人生活在不一樣的世界里,有茶、有花、有琴、有書、有畫、有詩,最難得的是有趣。這種如詩如畫一般的生活,怎能不令常人心動?怎能不令常人趨之若鶩?

而這群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有時卻被一些人看成了“妖魔”,這根源究竟在哪?我認為就在看者自身。正是因為茶人看似不同尋常的人,才被常人看成了異常。反之,也正是因為茶人不同尋常的美,才被越來越多的常人喜愛并進入到茶的世界。這些都注定了茶人的與眾不同,甚至有的曲高和寡。但這有如宋代世風蘊育了文風與茶道大行,今雖相差甚遠,但勿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經常會咨詢年輕人一個問題:你們認為什么是時尚?他們說是“高逼格”的。我問什么是“高逼格”的,他們說就是極少數人玩的,玩到了極致,甚至令人羨慕、令人嫉妒、令人仰止的那一種。這讓我想起了八十年代剛流行迪斯科一樣,被常人看成是“群魔亂舞”,所以我也一直沒敢學,包括后來的交誼舞、街舞,老了也會與廣場舞無緣。其實,對于這個利益熏心且物欲橫流的時代而言,茶人追美好生活的極致追求就是“高逼格”的,它就是一股非同尋常的清流,平靜而有力,并終將浩浩蕩蕩。

多年來,我們看到聽到的是中國茶行業(yè)越來越多的正能量,更有無數傳播中國茶文化的使者,他們有的不圖名利,當然也有的名利雙收,但只要基于良心道德所獲,都是令人欽佩的。如今,中國不僅出現了茶葉生產技藝非遺傳承人、茶葉技術研究機構、茶葉博物館、茶行業(yè)協(xié)會,還有茶院士、茶博士、茶教授,以及以茶文化為主要元素的茶服裝、茶書院、茶媒體、茶旅游等等,形成了集生產、銷售、培訓、茶旅等為一體的龐大產業(yè)鏈。而這一切,就是由越來越多的茶人共同支撐起來的茶之天地。

我們再來看看那些茶業(yè)終端的經營者們,大多數連生存都有問題,這令人十分焦慮。這是茶產業(yè)經濟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我們希望看到他們至少能夠生存,或者能有發(fā)展的希望,這樣中國茶產業(yè)才能發(fā)展的更好,中國茶文化才能傳播的更遠?,F在政府對茶產業(yè)的扶持資金和優(yōu)惠政策基本上都給了茶農和茶企,而對于大量的茶葉終端銷售商幾乎為零,這不能不說是一件令人遺憾和憂心的事,誰來為他們說幾句話?當下茶產業(yè)發(fā)展之快,終端茶商當居首功,但這個行業(yè)幾乎呈現了兩極分化的態(tài)勢,生產型企業(yè)明顯勝過終端茶商,于產業(yè)發(fā)展而言這是不正常的,也是非良性的。但是,我們還應看到茶商本身的問題,除了這些不公平的背后又是有公平的,那是人與人之間智慧的博弈與奮斗的較量,富有富的道理,窮有窮的原因,這就是商場。

最后,我們再看看那些少數的且必須批判的茶人茶事。對于有些“茶人”,我甚至不能稱其為“茶渣”,因為茶渣亦是圣潔之物。唐代詩人白居易“商人重利輕別離”是指商人自古便利字當頭,這無可厚非,但對于朋友之道或不良商販卻是鄙視。茶是健康食品,它的衛(wèi)生與安全關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現在有些茶商不僅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對于茶葉的種植、加工、運輸和存儲過程也缺乏嚴格的衛(wèi)生控制,甚至銷售變質茶葉給不懂茶的客人,將霉味稱之為陳香。另外,隨著中國茶業(yè)市場不斷向好,特別是區(qū)域茶的高速發(fā)展,一些曾經非常善良的茶農也變了,開始在賣茶上弄虛作假,他們“老實本份”的外表對顧客更具有欺騙性。普洱茶產區(qū),武夷山巖茶產區(qū)和福鼎老白茶產區(qū)的茶農這些年賺得是盆滿缽滿,腰包鼓鼓的,一些茶農的本性也發(fā)生了變化。這些茶農富裕之后,不會去助人,也不會去學習,建房買車之后,就是整日盤算這茶葉如何年年漲價,明年賺得更多;如何以次充好,如何坐享其成,甚至吃喝嫖賭,這類丑態(tài)難道不應該批判嗎?我們再看看其它茶產區(qū)的茶農,一年到頭臉朝黃土背朝天,等到收成期茶葉卻很難賣出去,或是賣出去了也值不了幾個錢,甚至滿足不了養(yǎng)家糊口之需。他們的本性依舊樸實,可生活卻很清貧,他們只能依靠自己不斷地辛勤耕耘而活著,他們當中有的知足常樂,也有人活得辛苦,主要還是心里苦,因為這些茶農同樣渴望財富,渴望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渴望能走出去看一看這個世界。對于這些茶農,我們是應該同情,還是應該批判呢?

當今茶界真的是亂象叢生嗎?存在,但在發(fā)展中期是正常的。上述觀點,我未對當下茶界批判文章進行“一刀切”的批判,而是倡導務實的批判、理性的批判、家人似的批判、具有發(fā)展眼光的批判。惟有愛的批判,才能讓中國茶產業(yè)永離批判。

原標題:【重發(fā)】 茶界亂象因何而來?

來源:泊園聽雪茶道院,圖源網絡,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找到約16條結果 (用時 0.003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