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茶葉有點發(fā)霉

找到約111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星球測評 | 如何挑選“真的”新會小青柑?



先看測評再買茶:本期主角"小青柑"!

?小青柑香氣迷人、口感清新淡雅、圓碌碌一顆極易沖泡,是近年來備受年輕人喜愛的"網紅小明星茶"。
前幾天有好朋友給了我們兩顆小青柑,讓我們幫忙測評一下看看這兩款他長期購買的茶品質如何?
為了讓測評更好玩更豐滿且公平,我們又從星球合作小伙伴的茶盒里搜刮出3顆小青柑,其中一顆是拿過蓋得測評最佳性價比的。所以這一期,咱們同測5款小青柑,看看結果會怎樣?
本期采用盲測形式:在不提供任何產品信息的情況下測評、打分、排序,最后公布答案。歡迎小伙伴一起觀影測評。
上期測評推出來之后備受大家好評,所以快來看看,本期我們可愛的測評小姐姐精氣神是不是更好、更可愛了?

下面視頻,先睹為快。



先來學習一下,小青柑是怎么制作出來的?

正式開始沖泡啦,顏控第一步:看身材

觀察外形:形狀、重量、干香、色澤、茶葉

這5顆小青柑外表完整,只是這5號的身材有點發(fā)福,這哪里是小青柑,說她是二紅柑還沒到,勉強算過熟的小青柑吧。

帶包裝稱重:1、2、3號的重量在10g左右,4號8.5g,5號19.21g。

為了統(tǒng)一標準,我們把5號拆開,取出10g。


顏控第二步: 看臉蛋

這5款小青柑的香氣都比較純凈,2、3號的氣味相對平淡,4號最為突出,深吸一口沁人心脾。

顏色方面

1號3號顏色不均,這可能是在曬柑或低溫烘焙時留下的痕跡;

2號顏色發(fā)黃;

5號過度發(fā)育有點偏紅色;

這個4號是怎么回事?這家伙,發(fā)霉了?

NoNoNo這叫做“白霜”。

白霜是青柑經過日曬或低溫長時間烘焙工藝后,所析出的柑油結晶而形成的白色粉末狀物質,一般稱之為“腦晶”、“柑油晶”,其主要成分是檸檬烯,屬單萜類化合物,無色油狀液體,有類似檸檬的香味。與柿餅、話梅、地瓜干等果實類形成白霜的機理類似?!鞍姿笔桥袛喔晒焚|的一個重要標準,同時還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和保健功效,《醫(yī)學衷中參西錄》就有記載:“柿霜色白入肺經,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潤也能滋肺燥?!睓幟氏┦嵌喾N水果(主要為柑橘類)、蔬菜及香料中存在的天然成分。在柑橘類水果(特別是其果皮)含量較高。檸檬烯具有良好的鎮(zhèn)咳、祛痰、抑菌作用,復方檸檬烯在臨床上用于利膽、溶石、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

接下來,看一看柑子里面包裹的茶葉情況,只能“管中窺豹”了,大概觀察一下。

1號有嫩芽,5款之中原料最高級。

5號里竟然發(fā)現了核桃仁,這是“補腦”小青柑嗎?這不可以哦。

柑子為什么一定要選新會的呢?
《本草綱目》“今天下多以廣中來者為勝,江西者次之?!薄侗静莺贰皬V東新會皮為勝,陳久者良,故名陳皮。福建產者名建皮,力薄。浙江衢州出者名衢皮,更次矣?!鼻喔檀笾路譃橐韵聨最悾翰柚Ω?廣東新會柑)、甌柑(江浙柑)、四會柑(廣東廣西一帶)、蕉柑(廣東福建臺灣都有種植),其中廣東江門新會柑“油室”(也稱油坑)飽滿,香氣馥郁,含有揮發(fā)油成分多達24種以上,黃酮類成分遠高于其他產地的陳皮,藥用價值更高,所以,買小青柑、陳皮選新會的就對了!

如何鑒別是否產自新會呢?
看——膚質特點:新會小青柑色深、質輕、皮瓤薄脆、氣味馥郁清新、強光照射可見完整均勻的油室,油室通透清晰。
市面上的“假”新會一般是外地柑:外地柑皮內側顏色淡黃偏白、質硬而脆、缺乏油光,滋味方面偏苦澀、酸澀,茶與柑的融合度不佳,口感刺激不協調。


接下來感受內涵:——泡“她”

沖泡:香氣、湯色、滋味

①器具:玻璃審評杯?

②投茶量1顆、水溫100°

③沖泡:第一道洗茶

沖泡方法:60s、90s、180s

注意:小青柑需要洗茶,用開水快速燙洗一遍就可以了


第一泡60s

聞蓋香:

1號、3號果香清新;

2號有鹽漬陳皮的味道;

4號與干香的反差有點大,帶一些熟飯香;

5號酸味明顯,帶有一絲普洱茶的糯香。


滋味:


1號含果香,茶味較淡;


2號果香明顯;


3號甜度高;


4號柑香與茶香的融合度較高,滋味濃郁,非常討喜;


5號掰碎沖泡,滋味滲出較快,茶味明顯,茶葉應該稍有年份。


除5號外,喝下去都有一種清涼感。



第二泡90s

茶香:

1號果香明顯;

2號有水果的青澀香氣;

3號甜美果香;

4號有一些熟果的悶味;

5號茶香明顯帶酸。

滋味:

1號逐漸展現優(yōu)勢,滋味醇厚,茶香明顯帶果香;

2號相對較??;

3號依舊果香明顯,甜度較好;

4號滋味飽滿,高分飄過;

5號茶味蓋過柑味。


第三泡180s

茶香:

1號、3號果香明顯;

2號香氣內斂;

4號仍然有悶味,香氣與滋味的反差較大;

5號茶香明顯,有糯香、藥香。

滋味:5款茶都沒有澀味和刺激感

1號茶香明顯,滋味稍薄,如果柑香明亮就完美了;

2號微帶果酸,回甘較好;

3號甜果香,茶湯整體穩(wěn)定;

4號出現悶味、水味,有種大起大落的感覺;

5號茶香明顯,有回甘。


最后一步:“脫衣服”,觀葉底、看柑皮

1號等級較高,含芽,包裝上寫“六年陳宮廷普洱”;

2號、3號、4號的葉底等級相似,尚軟、肥壯;

2號包裝“云南勐海熟茶”;

3號包裝“云南勐海五年陳特級普洱茶”;

4號包裝“大葉種曬青毛茶”,有異物;

5號葉底花雜、碎,有稻梗、塑料絲。

心疼我的好朋友3秒~~切記,不管什么茶,有明顯的雜物異物那是不可不可的哈。


終于可以總結一下了


劃重點:如何挑選“真的”新會小青柑?


小青柑為啥這么火?大概是因為"百年好合"?

香氣好、味道好、易沖泡、身體好~

在眾多茶葉中,小青柑應該算是“最聽話”的了,熱泡、冷泡、快速出湯、慢速出湯,隨便怎么泡,都不會出現強烈的違和感。

小青柑融合了新會柑清醇的果香味和云南普洱茶醇厚甘香之味,讓柑皮與茶葉相互吸收精華,形成了風味獨特、口感一絕的柑普茶。

而且,陳皮和普洱均為養(yǎng)生保健佳品,兩者特點都是以越陳越香、越陳功效越佳、越陳越有價值而著稱于世。

這對陳陳CP,堪稱絕配,祝你百年好合說的就是他倆了。


據說,小青柑還可以幫助你——

1、疏肝、補氣、潤肺、生津,適合患有慢性咽炎人群;

2、益神經、美白肌膚,在小青柑的果皮中,復含酚酸,能夠提神醒腦,美容養(yǎng)顏;

3、促進新陳代謝、降脂減肥,小青柑的果皮中含有川陳皮素,對碳水化合物的代謝有促進作用。


敲重點:青皮雖然可以理氣、疏肝、消積、化滯、散結、消痰。

但它畢竟是一味中藥,對于氣虛、老弱體虛人群并不友好。

所以,聰明的中國人近幾年又發(fā)明了小青柑的兄弟姐妹:二紅柑、大紅柑、柑紅(紅茶替代普洱茶),成熟的果柑較為溫和,適宜人群更加廣泛~

BUT,柑茶雖好,也不要貪杯哦~小心醉茶。


再多學一招:如何沖泡小青柑?



技不壓身:自己動手DIY柑普茶

沒有小青柑,又想喝柑普茶,怎么辦?

原料:普洱熟茶8g,陳皮一瓣(約3g)

Ps:一定要是新會產的干皮,陳放三年以上,才叫陳皮哦~3年以內的叫果皮,藥用價值嘛,就......

步驟:

1、陳皮掰碎(4、5塊,以便出味)

2、用開水快速洗茶、洗陳皮

3、放在一起沖泡就可以啦~(壺or蓋碗?隨心情而定)


后記:喜茶可,愛茶甚可~~

茶為國飲,what國飲?老百姓喝得起,可以天天喝、門檻低、味道好、對身體好的才能稱為國飲。但很多人不喝茶,為什么?

水太深、不會選、不會泡......那么多的條條框框,茶葉把年輕人拒之門外。我們是茶星90后、00后評茶員,觸茶習茶一段時間,我們覺得吧,茶并非玄學,它喝起來很是真切。有點像“一片樹葉落入水中,改變了水的味道,從此便有了茶”。至于“茶禪一味”的茶道,等我們再大一點,自然有所體會。

現在讓我們協助大家,從生活的角度出發(fā),評測同類茶葉,以直觀的視頻、圖片分享每款茶的品質特征,幫小伙伴們挑選適合自己的茶茶,然后,愛上她~~


普洱茶中含有致癌物黃曲霉嗎?| “吃草的老虎”是會被餓死的


?

“普洱茶在發(fā)酵過程中會產生一種黃曲霉的毒素,人們喝了會致癌?!边@樣的傳言仍然在普洱茶消費市場屢見不鮮。這是真的嗎?

?

近日,茶葉進化論去到植物所交流學習,談及這個問題時,植物所專家對此做了有趣的解答……


(文章為口述內容整理)


?

1
黃曲霉:需要高油脂的基物



黃曲霉第一次被重視起來是因為六十年代英國的火雞事件,當時火雞突然大量死亡,一個法國專家調查后很快發(fā)現是飼料的問題。
這個飼料是巴西進口的,是花生榨完油之后,拿剩下的花生粕混合其它填料做成飼料,賣給英國人。

為什么火雞吃了這種飼料會死,是因為飼料中的花生粕發(fā)酵產生了黃曲霉毒素。

?

現在分離培養(yǎng)黃曲霉是需要用花生的,因為花生油脂含量高,這在研究人員中是常識。



?

(圖片選自網絡)


【小貼士】

最近幾年分子生物學發(fā)展很快,微生物里面研究最多的就是黃曲霉,大家都知道它會產生一種強致癌的物質,所有都想在黃曲霉里面研究出些東西。所以國際上關于黃曲霉的研究是比任何其它微生物都要多的。

?


2
“吃草的老虎”
?

之前,去問搞微生物的研究人員,他們絕對不會把黃曲霉和茶葉聯系到一起,就算聯系在一起,也只會想用茶葉如何來抑制黃曲霉的生長。

?

一般會考慮黃曲霉的地方,是腌制食品、乳制品、干果類、糧食等。

?

分子生物學研究發(fā)現,黃曲霉毒素這種次生代謝產物需要十幾種酶的參與才能形成,這些酶全部都與油脂有關。如果你的基物不含油脂,黃曲霉是不會生長的。

?

舉一個很形象的例子,就是老虎與牛羊的關系。


黃曲霉就像個老虎一樣,它是吃肉的,它需要油脂含量高的底物;牛羊才是吃草的,你讓一個老虎來吃草,它是不可能生存的,更談不上次生代謝產物。

?

如果在茶葉上發(fā)現黃曲霉,就相當于發(fā)現了一只吃草的老虎,這將是顛覆性的大發(fā)現?;蛘哒f,這是不可能的。

?

(圖片選自網絡)


很多學生一直想研究出點什么,故意拿片茶去潑水,讓它發(fā)霉,但你再怎么做都不會發(fā)現黃曲霉。如果真的從普洱茶熟茶里面發(fā)現黃曲霉毒素,這個產業(yè)一夜之間就會垮臺。

?

我也查閱了許多資料,目前在微生物領域的研究,除了那些搞噱頭的,沒有在正規(guī)茶葉上發(fā)現有黃曲霉的。


如果有人在茶葉上發(fā)現了黃曲霉,一定是二次污染。

?

一方面是曬茶的問題。以前老百姓在場地曬玉米,曬各種糧食作物,等到曬茶的時候,也不清理之前席子上的殘余物,直接將茶葉倒上去曬,這種時候就有污染的風險。因為糧食作物含油脂量是很高的。

?

但有一點要注意,黃曲霉菌即使落在茶葉上了,它也不可能生存。這就對應到我剛剛的比喻,“吃草的老虎”。黃曲霉的生長是需要條件的,茶里面哪里有油脂的存在?


現在的很多應用研究,都是用茶葉抑制黃曲霉的生長。茶葉里面含有的多酚,沒食子酸等物質,都可以抑制黃曲霉生長。

?

所以主流研究中,不是看茶葉里面有沒有黃曲霉,而是利用茶葉去抑制黃曲霉,很多食品的保鮮都會使用茶葉里的多酚,有點類似防腐劑的作用。


消費者提出這個問題是很正常的,也是促進茶產業(yè)安全,這是很好的。


雖然茶葉里黃曲霉的風險沒有。但也存在一點其它的風險,就是現在熟茶發(fā)酵技術中菌種的混雜。


為什么我說熟茶技術以后要改變,這不是因為我做人工接種發(fā)酵技術,因為就算我不做了,將來也要有人來做這個工作,一定要做。


我個人認為一個茶有不舒服的味道,聞著就不想喝它,這樣的茶對身體肯定是有影響的。哪怕是喝了只是喉嚨不舒服,也是有些影響的。但是現在是沒人往這方面研究,萬一之后有人研究到什么不好的東西,對普洱茶影響肯定是致命的。


所以技術一定要進步。



編輯|高雯



|茶葉進化論?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載請向客服申請并獲得授權


東莞倉、昆明倉、香港倉、風味、白霜、“做倉”問題,茶葉進化論第12期沙龍實錄(二)

第一篇:易武茶區(qū)的坐標性品種與三大香型帶(點擊閱讀);

第二篇:東莞倉、昆明倉、香港倉、風味、白霜、“做倉”問題;

第三篇:易武綠芽茶的倉儲周期問題;

第四篇:存普洱茶,追名山頭還是追品質?

第五篇:小堆發(fā)酵、大堆發(fā)酵、茶葉進化論熟茶技術的區(qū)別是什么?

下文為第二篇,重點討論東莞倉、昆明倉、香港倉、風味、白霜、“做倉”問題。

1

東莞倉的轉化問題

詩云:下面,我們喝歲月知味 2011年東莞倉易武綠芽茶。我們先請鄭總跟我們分享一下倉儲這方面的情況,一會再請李揚老師接著聊倉儲。

鄭少烘:整體上,東莞倉儲在一定時間里面整體轉化速度是會比昆明高。我們也經常會講在特定的時間段,茶外部環(huán)境的濕度可以超過75%。但是我在東莞做倉儲的時候,是用一個波動的參數去控制它,因為我覺得不同的溫度,它的微生物活躍程度,不同品種應該是有所差異的,這是我的經驗之談。我們在一年里面會控制一些時間點的濕度到50%。在梅雨天氣、春天的一些時間段,我們可以把它做到75%,持續(xù)一段時間,因為我們產品的含水量是很重要的一個數據。我覺得環(huán)境溫度其實是個中間介質,最后還是要回到含水量去看問題。在廣東的經驗基本上都要達到12%,你保持一個星期,茶的白霜的密度就會上來。如果含水量在11%,保持一個監(jiān)控下的比較長的時間,它就會形成一些比較醇厚的風味。然后過一個時間周期你可以再加上去,不斷的波動里面,既有香氣又有醇厚度,這是我在廣東工作產生的個人經驗。但在昆明做倉儲,我覺得倉儲整體來講一直都比較平,它沒有去做一些氣候的變化,微生物基本生長在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它的豐富度還是不夠的。我自己喜歡存出風味比較豐富的老茶,這是我在倉儲過程中的一些經驗,今天跟大家分享了,我承認我是一個經驗主義者。

2

倉儲與風味問題

李揚:其實就這個茶我也可以說兩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我的視頻。我前兩天說文解字,給大家解了個字叫“風”。我說這個“風”是什么意思?看繁體字,那個框里面寫了一個蟲,在《說文解字》里寫的是風動而蟲生。其實古人早就看到只要有時間和環(huán)境,一個事物就會有自然變化。

我們今天說風直觀想到的就是氣流,大風吹,但是你想一想像痛風,麻風,中風,這個風跟刮風有什么關系呢?顯然不是這個意思。

《黃帝內經》里說的,萬病源于風,風乃六淫之首,百病之長,這個風是什么呢?我們經常說一個詞叫風味,什么叫風味?比如廣西做米粉,把米漿做成小條,拉成絲去曬干,它干燥過程會產生一個微微的發(fā)酵。聞著就有點那種發(fā)酵的氣息,有點酸酸的感覺,這是很特別的一種味道,它就是要比不發(fā)酵的那種米粉顯得更有風味,大家能接受這一點嗎?

我再舉個例子,就像在昆明我們吃個米線,現在餐廳里面給你吃的都是沒有發(fā)酵的這種水米線,就沒有以前的那種好吃的。以前的那種酸漿米線也是有過微微的發(fā)酵,于是體現出了風味。

所以什么是風味?風味就是風的味,就是微生物活動產生的一些特別的味道,而茶在倉儲轉化當中為什么會轉化出風味?其實它也跟里面微生物的活動是有關系的。

剛剛聽到一個非常有趣的地方,這個我要解構一下。鄭總剛才說到一點,含水量如果達到12%就會開始出現白霜,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看相關的數據,去看一些其他人的表達?我看到更多的表達是含水量超過14%才開始出現白霜。這個差異從哪來的?微生物在茶餅當中要生長,含水量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跟茶餅的含糖量有關,跟這個茶餅的兒茶素含量也有關,也就是說它的阻力、動力以及環(huán)境都跟茶餅后期風味形成有關系。為什么歲月知味的數據在12%這里,是因為易武茶的含糖量更高,而形成阻力的兒茶素含量更低,所以純易武茶要比其它茶轉化更快,另外一方面來說也更容易發(fā)霉,你倉儲的用心程度,去把控數據的精確度就需要更高一點。

其實,同理我們可以延展開來,存越好的茶,越需要在數據上根據實際條件做一定程度的微調,不然的話你就會面臨這個茶長白點、結白霜的問題。但話說到這里,我又想多說一句,其實普洱茶是一個發(fā)酵茶,它偶爾出現一些白點,出現一些所謂金花白霜之類的東西,并不是多么的可怕。這也就是我們文化中為什么不直接叫它發(fā)霉,而是在過往的經驗當中,把這些微生物的痕跡叫做金花,白霜的原因。把它換成一個讓老百姓能夠接受的名字,讓更多人可以去相對平和地去看待(普洱茶)。

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有時候我們喝到一些很老的港倉茶,其實是非常好的,但是它表層就是有一層白霜。有些新茶客一看到這個就覺得不好看,這與我們從小接受的懼怕微生物的教育有關。但是,你想一想什么發(fā)酵食品里頭沒有微生物參與,火腿,腐乳等等,這其實是發(fā)酵食品的一個共性。

目前,這些結霜的茶,其實在以往的老茶圈內基本上是被接受的,而且它的轉化度往往更好。但就今天的公域商業(yè)而言,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容易接受,迫于無奈,我們需要存茶時把含水量控得非常準,把微生物的活動壓制在一個肉眼看不出來的區(qū)間。

所以今天的倉儲挑戰(zhàn)難度,其實比以前香港老茶存茶要求是要高一些的,但是我們可以把視野更放開一點,去看一看曾經的人在喝什么。這一點,我想請沈老師說一說給別人喝這種香港茶倉的一些經驗。

沈京華:我拿我香港倉儲的76年的7452,85年的8592小票給李揚老師喝過,也是得到李揚老師的高度評價,我是特別喜歡喝這樣的茶,因為它更滑順更滋養(yǎng)人。我怎么說服我的客人呢?我剛開始給他們喝的時候,他沒看見白霜,我會明白地告訴他們這是濕倉的,你們喝不喝,大部分人都不喝。后來我不說就給他們喝,就問他們好不好喝。他們就說好喝。這樣子慢慢的他們就接受了。實際上,人的身體是會選擇茶的口感滋味和它的風味的。

我以前一直是在南京,然后是2020年回昆明。這兩款茶我都喝了。如果說我一直在南京的話,我可能會喜歡第二款,就是鄭總的11年的這款茶,它已經有轉化度了,它的發(fā)酵度明顯在里面了,易武茶的氣息也非常明顯。但是在昆明三年以后我變了,我更喜歡第一款茶了,實際上就是什么?就是地域的問題。比如說我在廣東去找茶,在廣東好喝的很,我拿到昆明來馬上不好喝,實際上就是李揚老師講的風味的原因,是因為地域的原因造成的。所以說,這兩款茶來比較,如果你只比較它的變化都是ok的,我們不比它的好和壞,樹齡的大和小,因為倉儲情況不一樣,它的風味不一樣,每個人吃的東西不一樣,我們的飲食不一樣,所以造就我們對茶它會有不同的喜好。

3

倉儲中的白霜問題

詩云:還有茶友來分享嗎?

茶友:剛剛李揚老師提到一個名詞叫白霜,像我們在廣東存放普洱茶的時候,有時候茶餅上會出現一些白點,或者叫白霜。我想請教李揚老師,怎么去分辨?

李揚:這個問題我們先要做一個定義,什么是白霜?那么單向來看只要茶餅上有白白的一層,我們都可以叫它白霜,但這個白霜背后的所指是統(tǒng)一的一個東西嗎?不是的。在不同的語境當中它會指不同的東西。

我剛才說的白霜是跟金花并列的,我顯然指的就是微生物活動的痕跡,是一些菌絲。但是事實上白霜有多種情況,包括筍殼粉末、綿紙屑、菌絲,還有更常見的一種情況,有機酸結晶,尤其是沒食子酸結晶,這個東西并不少見。大家在很多果脯上都看得到,比如說話梅、柿餅、葡萄干,表面往往會有一層(白霜),你去舔一下,是酸的,那就是一層沒食子酸結晶。

有活性的茶通過長時間的存放,也會存出這么一層有機酸結晶。這個東西我就不重點說功效了,可以去查一查,有一些促進腸胃蠕動的作用。另外,從經驗上來說,如果老茶有這種白霜,往往會非常好喝,說明它的有效轉化程度是很深的。

真實的情況往往是多種白霜類型并存,那種七八十年代的有白霜的茶,我們拿著放大鏡仔細去看,會發(fā)現什么?它既有這種有機酸結晶形成的白霜,也確實有一些菌絲殘留在上面。其實對于品鑒端來說,好喝才是硬道理。原理的話,我剛才已經講清楚了。

4

倉儲的轉化問題

詩云:在東莞喝跟在昆明喝有什么不一樣,有茶友跟我們分享嗎?

潘治宇:我經常昆明、廣州兩地跑,所以我喝兩地倉儲茶的機會是比較多的。10年前,我最關心地域的問題,現在沒那么在意了,我更在意的是什么?泡茶的水溫帶來的差異會更大。第二個就是說拋開五感,視、聽、味、觸、嗅,如果是純粹去表達茶湯,如果說我們把茶葉拿到廣東轉化好以后,再拿回到昆明來,其實不用放太長時間,基本上一個星期,如果天氣干燥的話,3天到4天它的香氣就會提上來。理論上,我一直覺得可能在廣州倉儲放好以后,到昆明來提香就變得很好喝。私人藏茶可以這么玩,但是如果我們是經營者,從商業(yè)邏輯來看,這可能不太能夠去決定產業(yè)走向。倉儲這個問題,我之前跟李揚老師也討論過,我更喜歡轉化深一點的茶葉,昆明的可能就太慢了。然后李揚老師說了,如果你不在意湯色的話,昆明也會轉化。對,如果我不在意湯色的話也會轉化,但是我覺得沒必要。每個地方的人都會說自己這兒的倉好,就像米飯、面條一樣。

今天的主題是易武綠芽茶。我更喜歡把它叫做綠芽種。我跟李揚老師有個很大的爭論,就是說他喜歡的綠芽茶跟我喜歡的綠芽茶就不是同一個綠芽茶,他喜歡的是很純的綠芽茶,我喜歡的是綠芽茶跟勐臘茶雜交的,沒有那么純的。所以我覺得風味的不同展現出的更多元素反而是我們這個行業(yè)更關注的,就是喝茶喝到現在,已經不是說我要喝昆明倉,喝廣東倉,我覺得哪里的倉庫都有好的茶葉。最主要的底層邏輯是我們這個品種選對,工藝選對,到了后陳化的階段上面,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溫濕度展現出來的不同的風味,而我們要做的是接納這個風味,而不是排斥風味。

5

做倉問題

詩云:剛剛有一位茶友想跟鄭總和李揚老師提個問題,是關于倉儲這個方面的,來小馬哥。

小馬哥:鄭總、李揚老師你們好,我之前和深圳富華公司李總有過接觸。當時沒有民營企業(yè),更多是國營,中間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做倉,把云南的茶葉拉進去深圳。我想問一下是不是有這個環(huán)節(jié)或者這個環(huán)節(jié)大概是什么樣子?

鄭少烘:這個事情我大概知道,九十年代時代,省公司在深圳富華公司有自己的倉庫,從昆明拉到深圳的茶葉就放在這個倉庫里。我去參觀的時候,了解到不同樓層的倉庫里溫濕是有不同的,有些倉庫溫度高,放上一個周期,就轉到溫度低些、通風好些的倉庫去存放一段時間,然后再銷售。但這個是傳統(tǒng)國營廠的貨品,如果用同樣的速度環(huán)境拿來存放易武茶,就容易白霜長得太多,給人一種濕倉茶的感覺。還有一個經驗,就是易武茶它的白霜長過了非常難退。我在許多城市作了對比實驗。廣東清遠一家公司找我們采購了一批禮品。他們在倉庫里放了別的茶葉。過段時間反饋說你們的茶葉發(fā)霉了。我說我們的茶在我們倉庫是不會發(fā)霉的,他說是真的發(fā)霉了,然后拍了照片,肯定是(微生物)長過了。為什么說我們別的茶沒有這樣的情況,是吧?這就是一個很實際的例子,所以你講深圳富華公司當時做倉就是這個樣子。以前在香港一些茶莊來廣東做生意的有兩種做法:一個是收購你的茶,你放了幾年的茶,他們就統(tǒng)一采購回去做倉,二是他把做倉的茶退一下倉再拿回來給各個茶商賣,他們叫上路茶(音),深圳富華公司的倉儲就類似香港老茶倉的做法。

詩云:感謝鄭總帶給我們的分享。我們第一款茶和第二款茶喝得差不多了,關于倉儲方面也有蠻多的干貨。下面,我們開始喝第三款茶。這款茶是鄭總從東莞帶過來的2008年的易武綠芽茶。接下來的主題是關于易武茶的轉化。

6

香港倉的另一種做法

李揚:我先說一下,剛才小馬哥這個問題我再延展一下。我覺得有時候我們在問問題,在求答案的時候,最好有一個框架,就是有些東西它是有相關性,有些東西它是有因果性,這是兩回事。

一款茶含多少糖苷類物質決定它后期陳化潛力有多大,這是可以通過機理說明的,這叫因果性。但我們剛才探討的所有的東西,絕大部分說的是相關性。比如說深圳富華公司曾經怎么存茶,然后他后來賣得好不好,這些就只是相關性。

就以港倉這種存茶的方式來說,港倉也并不是一概而論,只有一種存法?,F在有人妖魔化港倉,認為那就是一堆茶丟進去倉庫,發(fā)霉了也不管,過段時間拿出來退倉,把霉退掉了以后來賣,這叫港倉。不是這樣的,港倉也有存得非常好的。比如說鄒家駒先生在《漫話普洱茶》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姚計存茶》。這篇文章是值得解讀的,我們直接去讀,包括我第一次讀,我也不知道他在寫什么,后來我突然搞懂了他的核心細節(jié)——姚計這個老人他存茶是怎么存的。他退休之后,整天就在倉庫里面待著。他在倉庫里面干嘛?不斷把他的茶翻去倒來。怎么翻,以什么規(guī)律去翻呢?任何一個倉庫它都有偏潮濕的地方,也都有偏干燥的地方。茶在偏潮濕的地方放了兩天,感覺好像要開始長菌了,就把它放到干燥的地方待兩天。在干燥的地方放的比較久的茶,感覺菌不活動了,就趕緊去把它搬到偏潮濕的地方。所以這個老頭整天在倉庫里面就不停地翻去倒來翻去倒來。這個過程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把茶餅上的微生物始終維持在一個微活躍的狀態(tài),就好像有又好像沒有的狀態(tài)。所以姚計存茶存出來的茶是實實在在的好茶,那里的很多茶,現在拿過來看,上面就是結著一層沒食子酸的結晶。這才叫倉儲技術,是吧?

所以倉儲一定是要花功夫,因為只有花功夫我們才可能在具體的存茶過程當中發(fā)現原來易武茶要這么存,勐海茶要這么存,存了5年之后的茶要這么存,存了10年之后的茶要這么存,它必須要有具體的一個觀測,具體的手感,才能夠真正把茶存好。當然,如果我們沒有那么多精力,不像姚計能夠隨時在倉庫里面呆著,也可以借助科技設備,做一個相對保守的存放,把含水量稍微偏低一點點,但是我是絕對不支持那種純干倉,過度干倉的。接下來我們請鄭總分享一下您的倉儲經驗。

7

東莞倉經驗分享

鄭少烘:其實基本上我們前面講的,其實更多是經驗,還有投入的管理的過程。比如說你的兒茶素含量低的,含糖量高的,茶葉(的含水量)肯定就要偏干一點。比如說易武茶,特別是蜜香帶產的茶,我們做過一些檢測,這個地方含糖量高一點。倉儲濕度就要更低一些,更細點說,如果說不同村寨的茶,倉儲的含水量,麻黑要更低一些,同慶河可以比麻黑高一點,天門山又可以比同慶河高一點。還有第二個就是剛才講的(茶)放了一定的時間段,兒茶素含量降下來了,還有它有些物質轉化了,其實就應該換去更干燥一點的地方。比如說剛才李揚老師說是五年,我覺得四五年是合適的。就是我們存茶的時候,你要追求有效率,要追求風味,就是要去到一個周期。我建議就是要相對的倉儲里面放的茶的密度要大一點,就是大倉儲茶放得滿一點。

我們在管理過程中,離墻離地這些都是很容易能做得到,這是一個共識。實際上一定要轉倉,比如在廣東,我的倉庫向西曬這面有兩層是要多做一堵墻的。但是我有一兩層比較高,太陽曬得好,我就不做,為什么?比如說我的有些茶需要藏的溫度更高一點,我就不用去做加溫的設備,我就把這些需要高溫的茶把它騰了上去。我現在這個倉庫有好多層,周邊又是空曠的,我正好可以利用這種周圍的環(huán)境去做調節(jié)。其實,最關鍵就是溫濕度、時間段,還有量不足的跡象,要把這個道理搞清楚。李揚老師剛才講因果關系的背后,我覺得是剖析的很清晰的,其實主要是在應用的過程之中,你在里面形成一些自己的認知。我覺得倉儲可能是一個很需要個人直接去感受的過程。

這個儲存過程之中,我這么多年其實一直在做調整,以前覺得這個做法很好,其實還是有調整的空間的。那就是說(含水量)偶爾高一點其實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它只是個參數,它是可以修正的。倉儲,大家很害怕存壞了,害怕存出來的茶說你濕倉,怕市場對你有詬病??傮w來說,大家可能是太過于謹慎了。

來源:茶葉進化論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找到約103條結果 (用時 0.004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8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