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茶葉江山

找到約458條結果 (用時 0.007 秒)

茶葉世界觀 | 兩面“茶葉江山”構成一個中國人

 

2018年10月16日,弘益大學堂與昆明璞玉書店共同舉辦《茶葉江山》簽售茶會,此次茶會的主題為“秋日識茶——周重林和李樂駿的《茶葉江山》”。

本次茶會由弘益大學堂策劃執(zhí)行,茶會中邀請了《茶葉江山》的兩位作者弘益大學堂校長李樂駿先生和茶業(yè)復興創(chuàng)始人周重林先生做演講分享,并且邀請了弘益大學堂提供茶道美學展演,讓參會的各界愛茶人士于茶、花、香的視覺盛宴中感受中國茶的悠久歷史和文化魅力。

    活動流程及現場    

▼以下內容為弘益茶道美學編輯部實錄

▲簽到臺

 

簽到完畢后,弘益大學堂主持人穆星潔老師宣讀此次簽售茶會的主題,邀請嘉賓上臺就坐,宣布茶會正式開始,隨后是弘益大學堂精心準備的茶道美學展演。

 

▲茶道美學展演

 

音樂里是雀躍的鳥鳴,潺潺的流水,目光中是那焚香的女子,縹緲如射姑仙子,冥思小憩,絕塵遼遠;然后是持籃插花的少女,人面與花相映紅,翩若驚鴻于花間穿梭;曼妙的茶師輕輕投茶、注水,婉若游龍。茶香悠然,香意祥和,花影婆娑,將塵世的喧囂沖泡成手中的一碗茶,人人沉浸于這如夢如幻的展演中。

 

▲器物展示席

 

    弘益大學堂校長李樂駿先生講座    

弘益大學堂校長

云南弘益職業(yè)培訓學校校長

華茶青年會主席

人社部茶藝師國家職業(yè)標準審定專家

云南省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理事

云南省青聯委員

感謝大家參加今天的讀書分享會,看到那么多讀者,甚至有坐飛機趕來的讀者,我非常的感動,謝謝大家。這是我和我的好朋友周重林先生共同創(chuàng)作的一本書,名字叫作《茶葉江山》。今天時間可能非常有限,我就想跟大家談一談,為什么要取這個名字,我們?yōu)槭裁匆?ldquo;茶葉江山”來命名這本茶的書籍。

 

優(yōu)人神鼓

 

我想這其中談到的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我們人一生要面對兩個“江山”,這兩個江山成就了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思維,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文化心理結構。

 

1988年,臺灣一位著名的舞蹈家,也是一個劇作家,劉若瑀女士,她創(chuàng)立了一個舞劇團,叫作優(yōu)人神鼓。很多人問她,說劉老師,你應該是做傳統(tǒng)文化的吧?今天我也常面對這個問題,大家說你們是年輕人,你們正在做古老的傳統(tǒng)文化。但是我想我們究竟是做什么的,今天我看到了這句話,我覺得我和劉老師心里面想的是一樣的,她說:我們并不是在尋找傳統(tǒng)文化,我們是在尋找自己的本來面目。坦白來說《茶葉江山》這本書,就是從這樣的一個意寓出發(fā)。中國人為什么今天還在飲茶,因為在茶當中有我們每個中國人自己的本來面目。

 

中國明代的地圖

 

全盛時期清代的地圖

 

我們來看這樣一張地圖,這是中國明代的地圖,我們看到它還非常的廣博,甚至包括今天東北的大部分。當然這是明代全盛時的地圖,到了明代中期,女真人崛起,我們發(fā)現明代的版圖被大幅度縮小。我們這個民族的版圖在明代是經過一次大幅度的縮水。

 

我們再看全盛時期清代的地圖,大概在乾隆年間,我們發(fā)現這是一個浩瀚的版圖,它有多大呢?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應該發(fā)現這里面包含了西北、東北大量的版圖,和前面這幅地圖相比西藏新疆全在版圖當中,為什么?這里面發(fā)生了什么樣的故事,什么樣的歷史變遷使我們這個國家的地圖前所未有的被保留了下來。包括到民國時期到今天,我們保留的領土,很大程度上依據的是這樣的一幅地圖。

 

▲講座現場

▲長城

 

我們在書中談到很重要的一點,我們今天所飲用的茶葉,尤其是在云南這樣一片土地上,生長的大葉種普洱茶。1620年,普洱茶這個詞還沒有被漢族的典籍所記載,僅出現了“普茶”一個詞;到1729年,出現了一個著名的政策叫“改土歸流”;到1799年,我們第一次把普洱茶記錄到清代中期,出現了重要的一個語句,叫“普洱茶名震天下”, 阮福在《普洱茶記》中記載“普洱茶名震天下,味最釅。”普洱茶開始在明清之際,開始最大規(guī)模的融入到中原的歷史當中。

 

由此我們發(fā)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包括到今天,在坐的有多少茶友去過西雙版納,走過古茶山?我們應該有意的看到一個有意思的歷史現象。在明代政府時期,我們一方面在修建石頭的長城,但是我們開始懂得在西南開始修筑一個綠色的長城,用這個綠色的長城同樣的保衛(wèi)我們國家的江山。我們知道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只有一個朝代沒有大規(guī)模修筑長城,就是清朝。因為清代就是從長城那邊過來的人,所以我們的版圖前所未有的擴大。

 

鄂爾泰

茶馬古道地圖

 

同時,從清代開始,我們建立重要的制度,用西南所產的茶葉交換西北所產的馬匹,數百年的飲用傳統(tǒng)使西北的民族離不開茶葉,于是我們看到一條綠色的長城在清代發(fā)展成為極盛,使我們這個國家的江山和版圖開始出現重要的牢固關系。這個人叫鄂爾泰。最近大家都在看《延禧攻略》,他就是高貴妃的后臺,高貴妃就是靠這樣一個重臣獲得皇帝的寵幸。歷史上真有其人。他最大的貢獻就是治理了云貴,使西南真正融入了中央政權,他靠的是什么樣的策略呢?很重要的就是通過“改土歸流”使云南最重要的茶葉物資,大葉種的普洱茶開始向全中國的內地和西北邊疆地區(qū)進行銷售,透過茶的這個物資,我們這個版圖這個江山融為一體。

 

周老師是我們中國研究茶馬古道的專家,我相信他看到這張圖非常的熟悉。我們整個茶馬古道貿易網絡,有出國的,有到北京的,這是一張局部圖,僅是指我們的茶馬古道在西藏西北地區(qū)的局部交易網絡。我們發(fā)現這個網絡是多么的重要。多少年來透過這樣的一條道路,我們不僅輸送茶葉,我們更輸送了一種偉大的民族認同。使西藏人、蒙古人也知道,他喝的茶葉來自這個共同國家的另外一些邊疆地區(qū),云南、四川、湖南。它透過一片葉子,建立了一種重要的民族認同,五百年來歷經不怠,所以茶葉江山很重要的一層意義在此。

 

▲各地早餐習慣

 

當然今天,我還想和我們所有的讀者朋友們探討另外一個意義上的江山。剛剛我們所講到的是版圖上的江山,我稱之為“物質的江山”。我們還有一個江山,是“精神的江山”。物質江山是我們畫得出來的江山,叫作外在的江山,但是中國人還能稱其為中國人。應該還有一個江山,這個精神江山我們稱之為內心的江山。那么茶和我們內心的江山有什么聯系呢?我有這樣的一句話,我們的早餐和宵夜,茶酒飲品都凝聚了我們的鄉(xiāng)愁。現在比較晚,我們看到這樣的一些圖片勾起了我們的味蕾,南來北往,我們中國人被不同的地域文化所定義的根本是我們選擇的早餐,我們選擇的飲品。

 

這些所有的飲品和食物凝聚了我們的鄉(xiāng)愁,塑造了我們的味覺記憶,甚至在一種心理結構方面奠基了我們的心靈,決定了我們的潛意識。一個人在做出很多決定的時候,是來源于我們的潛意識,而潛意識很重要的來源于我們的生活。我向大家推薦一個詞匯,我們應該重新思考我們吃進身體里面的物質。在德語里,“食物”一詞的字面意思就是生命的媒介,就是一切有生命能量物質才值得被人類使用。所以我們今天所吃的物品,所喝的飲品是不是遵循了這樣的一個原則?我們透過吃,透過飲,來構建一種生命的連接,來構建我們心靈的結構。

 

▲云南茶山

 

看一些隨手在云南茶山拍攝的圖片,沒有比這更美好的場景。我號召我們云南人,來到云南生活旅游、工作的人,我們只要有空就到茶山走一走,你會發(fā)現生命的真相,這些所有的樹都是透過生命的連接,透過最自然陽光的光合作用來成長,來奉獻給我們的一片葉子。我之前一直不明白為什么我們那么癡迷地飲用普洱茶,尤其是這些來自深山老林高山云密之中的大葉種古樹普洱茶。當我看到,食物的本質是生命的媒介的時候,它體現了我們今天所飲用的這樣一杯茶,它是實實在在生命的媒介,只有生命可以認知生命,只有生命可以感動生命。

 

 

最后我花五分鐘的時間,向大家介紹我工作的地方。我們和璞玉書店的創(chuàng)始單位陽光心霖公社一樣是一所學校,璞玉書店的創(chuàng)始單位是專門做少兒英語教育的,應該是我們西南最成功的少兒英語學校學校。我們是做茶的教育,弘益大學堂的誕生就是基于我剛剛所講述的所有美好理念。弘益大學堂2014年創(chuàng)辦于云南昆明,弘益茶道美學是我們創(chuàng)辦的一份微刊,到今天有35萬的讀者在關注。我們和重林創(chuàng)建的茶業(yè)復興是一樣的,是一個完全原創(chuàng)的刊物,有120位撰稿人在為我們撰寫內容。我們有一些視頻團隊,在做一些和生活美學有關的視頻,看這樣的一些視頻與文章都是免費的,我們希望透過這樣一些美好事物去讓所有人感受到。

 

 

2014年我們創(chuàng)辦了一間學校,這間學校是今天唯一的省級重點茶花香的職業(yè)培訓學校,到今天我們結業(yè)的學員已經有5000多人,在座的會有一些弘益的學員。我們以一種開放的心態(tài)來選擇我們的師資,到今天在全球范圍之內,最好講授茶、花、香領域的老師幾乎都在弘益大學堂登臺上課,這些老師加起來超過了150位。云南是世界茶源,我剛剛放給大家的圖片,全部都來自這片土地,來自瀾滄江周邊。但是長久以來,我們輸出物質并不講出精神,我們把所有的物質用最簡單的方式售賣到中國乃至全球其他任何地方,五百年來從未改變,這片土地上誕生了一次次的物質奇跡,但是從來與精神無關。希望在這一代的我們向更遙遠的一代致敬時,在物質豐饒的地方,一樣要有精神的力量。所以在世界茶源我們說一定要有一所頂尖的茶學校,我希望來立足云南,立足美好生活。

 

 

花教育也是這樣,云南不僅是世界茶源,我們更是亞洲花都。在距我們十五公里以外的地方,每天誕生著中國交易市場上80%的玫瑰。沒有昆明的斗南,中國人都沒有辦法談戀愛了。但是我們長居于云南,輸出了玫瑰花,卻沒有輸出花藝教育體系,我們應該怎么做呢?中國人今天要有自己的花藝教育體系,所以弘益大學堂的花學院正在致力于做這方面的嘗試。

 

云南是得天獨厚做生活美學最佳的教育空間。弘益只做三個教育:茶、花、香。做茶是世界茶源,做花我們是亞洲花都,做香我們是植物王國。中國和香中所用香料品種的70%在我們這片土地上生長,但是過去三十年來,我們只做最基礎的貿易,出售最廉價的基礎香料油,這并不是不好,因為全球所有的香企業(yè),我們知道的Dior、雅詩蘭黛等等全部都在昆明設立了辦事處,他們只用在銷售額中扣除可以忽略不計的采購成本,來采購最廉價的香料物。但是被他們組成的香水,組成所有的香料配方與我們這片土地上所有的文化無關。

 

 

我們希望從今天開始,希望從四年前開始,我們是不是能透過云南的芳香物質,能恢復我們中國人古老的傳統(tǒng)。剛剛我們看到博山爐中焚出的香煙,這本是我們這個國家一直以來的文化傳統(tǒng)。自明代開始,乃至在唐宋,我們所有家庭的一天,是從我們點燃一爐香開始的,但是這個傳統(tǒng)在今天已經不多見了。

 

所以今天我非常期待,現場的讀者們,能和我們一道,不僅是復興傳統(tǒng)文化,更是透過“兩個江山”的構建去找到我們的本來面目。我相信大家可以和我們一道通過一杯茶重新尋找我們的內心。透過一片茶,我們的茶葉江山得以成立。

 

   茶業(yè)復興周重林先生講座    

 

錐子周文化機構總編輯

自媒體《茶業(yè)復興》出品人

當下茶文化卓越的研究者與傳播者

 

▲“天地”茶餅及包裝

 

對于傳統(tǒng)我們可寫的東西并不多,但是可以做得很精細,今天我的這個主題叫做茶心、茶湯、茶人。這本書很多人看過,這本書封面上畫作里的人物,與我和李樂駿先生今天穿的衣服是一樣的,很有意思。而這本書的內容也與剛剛李樂駿先生放得很美的云南茶山的照片有關,在撰寫這邊書的時候,我們就是在這樣的云南茶山之間穿越,如同書本封面上的這兩個古人一樣在群山之間瞭望江山,更有趣的是這幅畫的作者是一個法國人,我們可以看到書本封面上的這個版權簽名是法語。我們開始寫這本書的時候在普洱市,遇到了這幅畫的兩個作者,她們倆在普羅旺斯做了一款茶叫做“天地”,她們的產品包裝便是這本書的封面,她們對中國茶的理解如同水墨畫一般,是意象美,是古人仙氣飄飄在群山峻嶺之間穿梭 。

 

▲銷法沱第一張海報

 

法國人接觸到茶,最先看到的是銷法沱第一張海報,他們理解的中國就是有茶,有茶就是有信仰,所以銷法沱的海報是一張佛陀,和中國人所說的禪茶一味、佛茶一味如出一轍。茶是在中國的寺院里興起的,所以對他們來說佛陀就是最好的口號。銷法沱其實是一個很普通的茶葉,現在下關茶廠生產的沱茶在茶葉市面上或者茶葉店都是很常見。

 

把銷法沱真正做得大的人他的中文名字叫做甘普爾,甘普爾是二戰(zhàn)的時候的一個傘兵,就中越邊境線附近作傘兵,那時候是叢林作戰(zhàn),有很多的毒蟲、螞蝗、野外有毒的昆蟲等等,那時候作戰(zhàn)是十分艱難的事情,這時候他們發(fā)現中國的軍人使用一種東西來調養(yǎng)身體,而這種東西就是茶葉、茶膏還有沱茶。后來他們的軍隊得到了中國軍隊的支持給了他們一些茶,甘普爾當時分到的是一個沱茶,據他自己回憶他將沱茶放在軍衣的左上方口袋,也就是心臟的位置,跳傘的很多人死了,而他沒有死,他覺得是沱茶保佑了他,附著了他的心臟,而剛好沱茶又是這樣的形狀,這是很有意思的。

 

▲甘普爾

 

▲榮西禪師著述《吃茶記》

 

甘普爾是一名法國人,更早的時候法國人之所以要引進中國的茶葉則是因為一個傳說,傳說中國人的茶是可以治療心臟病,中國人的這種病很少,主要原因是茶能養(yǎng)心,日本榮西禪師寫過一本書叫做《吃茶記》,這本書里面用的就是中國的原理從飲食結構告訴大家吃茶養(yǎng)生,在日本的飲食結構中缺少一種苦,這種苦只有茶葉中能提供。

 

榮西禪師將茶帶到日本之后治好了一個將軍的病,就讓茶在日本生根,路易十四將茶引入法國時就說茶可養(yǎng)心,他不是我們今天說的茶可以養(yǎng)閑心,而是真的可以養(yǎng)護心臟。在茶葉江山這本書中我們有講到在我國的西藏、新疆乃至更遠的邊陲地區(qū)都將茶葉視為很珍貴的東西,《茶葉江山》這本書都在圍繞著這些故事來展開。

 

▲甲乙寺主持和周先生

 

▲牧民家修繕很多次的茶器

 

關于茶湯的故事則要從青海湖邊的甲乙寺開始說起,當時我將一個沱茶送給甲乙寺的主持,他開心得不得了,又帶我們去了塔爾寺。后來我們去了青海的一個牧民家,看到他們喝茶的器物覺得十分震撼,他們對瓷器的珍惜表現在瓷器本身,有許多不斷修復的痕跡,在藏民的眼中茶即代表著文化。我們在《茶葉江山》這本書中提到一個故事,一個藏民家中掛有一幅字畫“之子于歸”,現在許多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這句話出自詩經,意思是家中有女兒已經出嫁。

 

在云南老曼峨這個地方依舊保持著結婚需要茶禮的習俗,而在大部分地區(qū)早已沒有了這種在習俗,這種習俗傳承著茶的文化,《茶葉江山》這本書反復講了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從塔爾寺、湟源、玉樹林芝、拉薩、扎什倫布寺、松贊林寺、雨崩等等地方人與人相遇的故事,茶與人相遇的故事。如同李樂駿先生說的一樣,茶葉守住的不僅僅是外在的江山,還守住了我們內心的江山,味道這種東西是最難改變的,我們現在說故鄉(xiāng),我們回到家以后發(fā)現其實是有很大變化的,城市不斷改變、建筑的不斷重建,但是滋味是不會變的。

 

 

現在我們要考慮的問題是茶人的責任是什么,現在從事茶行業(yè)的人越來越年輕,這是很了不起的,在十幾年前也是很難想象的事情。我們于茶中逐步逐步的找回連接,或者找回法國人眼里中國人應該有的樣子,法國人眼里的中國一直是仙氣飄飄穿梭于這天地之間的樣子,就像這本書封面上的古人。

 

   簽名及合影    

▲文章由弘益茶道美學編輯部根據嘉賓現場發(fā)言整理,未經嘉賓審校,解釋權歸嘉賓所有

責任編輯:離蘇

END

精讀丨茶葉江山,一茶一江山

各說各話 By:WinToGo

?

?

?

?

?

?

本期主題:洗茶

?

?

?

?

?

您有什么想說的?

?

?

?

?

?

文末點擊“寫留言”處提交您的分享。

?

?

精讀筆記第十五期

《茶葉江山——

我們的味道、家國與生活

?

?

?

?

書名:

?

茶葉江山

作者:

周重林/李樂駿

出版日期:

2014年12月

?

?

內容梗概

千百年中,茶怎樣融入我們的生活與血脈?近代以來,茶運與國運如何相互影響?今天,我們還能經由這片葉子,找回昔日的味道和生活方式嗎?一本有關茶葉的過去、當下與未來的書,但又不僅僅是講茶葉,里面有我們的味道、情感、歷史,牽扯到這片土地上曾經發(fā)生的很多事情。

?

?

?

內容亮點

茶葉江山:我們的味道、國家與生活

喝茶與愛國

茶:昔日的榮耀,今天撿回來了嗎?

中國VS印度:茶葉原產地之爭

茶馬古道上的茶葉復興

康藏: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

青海:茶葉貿易締造的種種奇跡

?

?

精讀筆記

?

?

?

我們的味道、家國與生活

?

茶葉是一種觀念的產物,茶園成為江山的界線,國家情懷就在其中。

?

▲ 詹英佩版古六大茶山分布圖

?

對于中國、老撾邊境上的諸多邊民而言,國籍大部分時候只是身份證上的標識。一個賣普洱茶的老撾籍姑娘張?zhí)禧悾瑏碓颇虾枚嗄?,賣過木材、翡翠、現在又開始賣普洱茶,她的筆記標注過普洱茶的分類、工藝、茶祖、茶山、干倉、濕倉等問題,從這些筆記深入剖析普洱茶文化、起源、國家、生活。

?

?普洱茶的古六大茶山

?

古六大茶山版本非常之多,考證過程也異常繁雜。詹英佩出版《中國普洱茶古六大茶山》后,她所繪制的六大茶山分布圖成為流傳最廣的版本。

另外一個女作家阮殿蓉寫的《六大茶山》,那個時候,阮殿蓉以六大茶山命名自己的產品:“易武正山”“倚邦野生餅”“攸樂野生茶”“班章野生茶”,從命名方式來看,她把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合并,這個變化在詹英佩寫第二本書《普洱茶的原產地西雙版納》時,訪問的就是新六大茶山。

這些茶山在商業(yè)利益的驅使下,重新“回歸到經緯度之中”,被重新確認、傳播,以至于單單一副茶山地圖,就可以賣到10到20元。文化的疆域伴著茶葉的疆域,最后在商業(yè)帝國時代被合二為一,成為茶人聶懷宇口中經常嘮叨的“文化經濟聯合體”。

?

? 茶祖是誰? ?

?

張?zhí)禧悳蕚淇疾杷噹煏r的疑惑,茶祖到底是誰?

在云南,“茶祖是誰”成了一個概率事件,答案取決于你遇到誰,碰到當地人,“諸葛亮是茶祖”這個答案的幾率要大一些,甚至把布朗族的茶祖叭巖冷都比下去。

叭巖冷是當地人自己的茶祖,但是關于這個高貴冷艷的名字許多人是從蘇國文那里才了解到。他那段關于茶祖遺產的詩性描述與獨白,打動過許多人:

茶祖臨終遺言,我給你們牛馬,怕遭自然災害死光。

要給你們金銀財寶,你們也會吃完用完。

給你們留下一片古茶園和這些茶樹,讓子孫后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你們要像愛護自己眼睛一樣愛護它,決不能讓它遺失。

?


▲2013年11月18日,由王沖霄執(zhí)導的6集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在CCTV開播,
該紀錄片團隊足跡遍及中國、英國、日本、印度等茶葉國度,試圖通過小小的一片茶葉,把歷史于當下,中國與世界貫穿起來。

?

蘇國文是一個傳奇人物,他是布朗王子,景邁山茶園的掌燈人。2009年景邁山古茶園獲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也就意味著景邁山古茶園拿到了申請世界遺產的入場券。

事實上,依靠景邁山衛(wèi)生的布朗族,早就在蘇國文的帶領下確立了《保護利用古茶園公約》,規(guī)范了古茶園的開發(fā)利用。這既是遵從祖輩的遺命,也是保護他們賴以為生的源泉。就像祖先所教導的那樣:“給你們留下一片古茶園和這些茶樹,讓子孫后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你們要像愛護自己眼睛一樣愛護它,決不能讓它遺失”。

?

喝茶與愛國 ?

?

將喝茶與愛國關聯起來,這并非中國獨有的孤例。英國人在殖民地印度種植茶葉期間,飲用印度茶而不是中國茶,同樣被視為一種對王室效忠的愛國表現;等到了美國獨立戰(zhàn)爭期間,美國人也號召同胞抵制英國運輸來的茶葉——不喝茶就是愛國的表現。

詹英佩在《中國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修訂版)前言里提過,清政府為了穩(wěn)固南疆、安撫夷民,把六大茶山作為貢茶和官茶采辦地,六大茶山從冷寥走向繁榮,詹英佩回應了梁秋實在《憶故知》里的發(fā)問:“不喝茶還能成為中國人嗎?”她提醒讀者:“會種茶而不種茶也難成中國人?!辈鑸@成為江山的界線,家國情懷就在其中,不喝茶的中國人也被視為“不愛國”。

?

歷史激蕩中的茶葉救國之路

?

曾經一度,網絡上就云南普洱茶用老撾茶來做引起了口水戰(zhàn),鬧的沸沸揚揚。了解的茶客都知道云南茶用緬甸茶、北越茶以及老撾茶來做是一個悠久的傳統(tǒng),尤其是在計劃經濟時代。所以老撾茶與云南茶口感上區(qū)別不大,甚至有幾個激動的茶客都說,那邊產茶的地方,原本就是版納的,被法國人搶過去了至今沒有歸還,搞得現在十二版納都不完整。

清廷的割讓領土之舉,帶來的是思茅被辟為通商口岸,對茶葉出口課稅。茶山之利,終落外人之手,中國茶銷路遇阻。

直到1937年5月1日,在“實業(yè)救國”的時代背景之下,云南作為備選茶區(qū),1938年湖南、湖北等地茶區(qū)被日軍占領,在日本大舉侵華的背景下,中國茶葉云南分公司成立,此后,云南茶葉進入高速發(fā)展時期。

若問云南茶之于中國的價值,倒不如問云南之于中國的價值。要知道,正是在“國將不國”的語境下,“云南要素”才被重新予以重視。

?


▲ 圖為1951年中國人保為茶公司云南分公司開具的運輸保險費收據,由陳泰敏供圖。

?

?

茶:昔日的榮耀,今天撿回來了嗎?

?

因茶而引發(fā)的討論,自晚清以降,從未停息。因為茶在英國和印度的崛起,古老的中國茶丟掉了榮譽的光環(huán),這一事件現在還如肉中刺,撩撥著國人神經。他們爭論的到底是什么?是茶的籍貫,還是茶人的尊嚴?

?


▲1940年,時任福建示范廠廠長的張?zhí)旄#?/span>設計并制造了中國第一臺木制手推揉茶機,

為了“勿忘國恥”,他將其命名為“九一八式揉茶機”。圖為張?zhí)旄.斈昱c他設計的揉茶機合影照。

?

中國vs印度:茶葉原產地之爭

?

英國為了不在茶葉問題上受制于中國,又因為英國本土無法種植茶樹,所以他們只能把茶樹移到殖民地,而在印度開辟茶園就是英國人普遍理解為一種愛國行動,就像他們倡導飲茶是對王室效忠那樣。

但是,要引進中國茶樹、茶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沒有中國官方許可,這些植物只能靠偷運引進。后來,英國人根據烏克斯在《茶葉全書》里的梳理,宣布在印度發(fā)現本土茶樹的消息。然而,這一發(fā)現并未獲得廣泛認可。事實上,西方著作中有關印度人吃茶的記錄一直沒有中斷過,而且阿薩姆地區(qū)離云南西北部最近,現今在阿薩姆地區(qū)從事茶樹種植的村民有不少為景頗族,他們仍保留著類似云南景頗族的民居和著裝等生活習俗,由此推斷阿薩姆的景頗族和茶樹都是與云南同宗同祖的。

英國人一方面成立阿薩姆茶葉公司,在印度廣泛培育,另一方面加強了對中國茶樹的偷盜。羅伯特·福瓊曾4次來華,盜走茶苗、茶種及制茶技術,到1840年底,阿薩姆茶葉公司發(fā)展驚人,1848年開始盈利,1852年開始分紅,到了1855年,產量高大58.3萬磅。

?


▲圖為福瓊所繪華人擔茶圖,茶箱里裝的是君眉。

?

印度茶葉實現機械化大生產

?

隨著茶園面積的擴大,制茶機器也開始誕生。而機器的出現,又反過來推動茶園的擴張。到了1888年,印度茶產品高達8600萬磅,英國從印度進口茶葉的數量全面超過中國。也在同年,為了向中國就近傾銷茶葉,英軍悍然發(fā)動第一次青藏戰(zhàn)爭。戰(zhàn)爭結果就是,清政府與英國先后簽訂了《藏印條約》與《藏印續(xù)約》,承認錫金(條約稱為哲孟雄)歸英國保護,開放亞東為商埠,英國在亞東享有領事裁判權以及進口貨物5年不納稅等特權。從此西藏門戶洞開,印茶長驅直入。

?

?

茶馬古道上的茶葉復興

?

長期以來,北緯39°及其以北無法種植茶葉,這決定了許多區(qū)域只能從南方購買茶葉,這是茶馬古道形成的根本原因。隨著茶葉的“遠征”和滲透,茶的精神屬性也慢慢浮現。沿途城鎮(zhèn)彌漫著茶香,有著獨樹一幟的茶生活。南來北往的馬幫故事,早已經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傳奇。

?

普洱復興的關鍵人物

?

制作普洱茶的傳統(tǒng)曬青工藝,因為易武的堅持,今天得以恢復并被廣泛采用。這件事情,與一個已逝的老鄉(xiāng)長張毅有很大關系。

?

▲如今張毅已然離世,但他為普洱復興所做的事情、所寫的文字,依然惠澤后人。圖為張毅之孫張建華,他背后的墻上掛的就是張毅生前的照片,照片里的張毅手中拿著他所做的“易武順時興”。栗強供圖。

?

一個叫呂禮臻的臺灣人在1990年代中期來易武找過張毅,訂購一批古茶樹,就是這批茶,讓海外許多愛好普洱茶的人認識了他,曾經一度凋敝的易武小鎮(zhèn)也因此發(fā)生了改變。

這是張毅的茶葉疆域,他所認知的普洱茶,從易武小鎮(zhèn)出發(fā),被傳播到了我國臺灣、香港地區(qū),接著被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奧地利、美國、法國等多國的普洱茶愛好者認識。但他沒有料到的是,自己為呂禮臻做的這批茶,二十多年后,一泡的價格都飆升到近萬元。

張毅寫過一本書,叫《易武鄉(xiāng)茶葉發(fā)展情況》,書中回顧了易武種茶的歷史。分別說到了易武的地理環(huán)境,易武老茶樹群,易武老式茶園的種植及采摘等。張毅訪問過老茶商后,總結了8條茶馬古道線路,這8條線路是易武茶構筑的茶葉疆域,連接起來就是一個世界版圖。

?

▲圖為張毅總結的8條茶馬古道路線

?

不去勐海,敢說自己是茶人?

?

茶葉之于勐海,好比石油之于今天的中東。勐海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座邊境小城,與緬甸接壤,因茶而繁榮。中國茶界大名鼎鼎的勐海茶廠就座落在這里,也是普洱茶界最大的企業(yè)。

許多人也會說,要做茶生意,每年不到勐海走走,你還真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賣茶的。到勐海賣茶是近年的一個行規(guī),不要說大理茶商,就連臨滄、普洱的茶商也會把茶葉不惜成本運送到勐海。勐海所輻射的是整個云南茶區(qū),這種輻射力與它在歷史上的地位有關,現在的勐海,又重新成為“茶的都市”。

?

▲傣族人被視為世界上最先學會飲茶的民族之一,茶葉被譽為“綠色黃金”,圖為19世紀末法國人路易·德拉波特繪制的傣族人物群像。

?

追尋普洱的傳統(tǒng)

?

普洱茶講究一山一味,因此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制茶思路。一個用正山純料制作普洱茶,比如著名老字號“同慶號”“宋聘號”;二是把各山茶原料打散、拼配,再做成普洱茶。前者一直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這些號級茶為我們追尋普洱茶的歷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也是普洱茶能夠大熱天下的第一驅動力。另外,拼配是茶葉能夠市場化最大的傳統(tǒng)。拼配只是一個科學概念,來源于英國人掌控下的印度,而非中國。純料與拼配之爭可以說是一個偽命題,我們不想介入,只想結束。在品牌力量沒有形成是,追求某地與某差的對應關系很容易造成嚴重的后果。

?

▲百年的“同慶號”茶餅極為罕見,全世界總量可能不到百片。圖為1920年以前同慶號所使用的內票:本莊尚在云南,久歷百年。

?

沙溪:馬幫的往事與近事

?

沙溪是一個很小的小鎮(zhèn),也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與北京長城、陜西大秦寶塔、上海歐黑爾·蕾切爾、猶太教堂并列“2002年紀念性建筑遺產保護名錄”。

歷史上沙溪有4條對外通道通向東西南北,分別設有關卡,人們稱為“沙溪四卡”。沙溪四通八達,又是山路彎彎中難得的壩子,成為一個熱鬧的集市似乎有其必然性。

?

▲圖為19世紀末路易·德拉波畫中的馬幫

?

馬幫絡繹不絕的身影如今已看不到了,但自百年前到現在,外國人對古道的興趣從未衰減。馬幫選擇這里,也許真的始自一次偶然的闖入、落腳,但歷史告訴我們,早在兩千四百多年前,這里就開始青銅冶煉。1980年發(fā)掘的鰲峰山青銅文化古墓群證實了這里曾經發(fā)生的一切,遙遠到我們必須借助更高級的科技才能還原出它最初的樣子。

?

?

康藏: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

?

在藏族人眼中,茶葉是第一等重要的物資。香格里拉藏族古諺語里說:“加察熱!加霞熱!加梭熱!”翻譯過來就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大理因為生產和加工茶,觸摸到了藏區(qū)人民最柔軟的地方。

?

茶馬古道和松贊林寺

?

要了解茶馬古道,先了解松贊林寺。茶馬古道考察隊員最先到的廟就是歸化寺(也是我們常言的松贊林寺)。他們認為:高山、峽谷、草原、河流、湖泊,點點絕妙;酥油、糌粑、青稞、藏狗、牦牛、蟲草、貝母、麝香,自有境界。

?

▲圖為云南藏區(qū)第一寺——松贊林寺

?

1980年代末,云南大學中文系教師木霽弘等人在中甸做方言調查時,卻意外發(fā)現馬幫走過的石路,當他們將古道、鐵索橋、藏族的印茶習俗、藏傳佛教與茶等因素聯系起來后,孕育出“茶馬古道”這一概念。

1990年,在木霽弘的倡導下,陳保亞、李旭、徐涌濤和王曉松、李林等青年學者(此即后來所謂“茶馬古道六君子”)對滇川藏大三角做了一次文化考察,并六人聯名發(fā)表文章《“茶馬古道”文化論》。文章中,“六君子”以他們的所見所聞,將沿途兩千多公里的種種神奇與獨特的文化生動的描述出來。抓住多民族、多文化交匯之地的歷史和文化特征后,根據曾經活躍在這一帶的“馬幫”的足跡,重申了“茶馬古道”這一概念。
?


▲圖為六君子當年考察茶馬古道時留影。木霽弘供圖。

?

?

青海:茶葉貿易締造的種種奇跡

?

在這里,茶葉所締造的奇跡俯首可拾。茶從茶馬古道進入到千家萬戶,滋潤著廣大民眾日常的飲食、交往、生計以及深藏于內心的信仰,參透到炕上、集市、茶館、書房以及佛堂的每個角落。



▲圖為法國里昂設計師珀朗·瑞吉設計的一款海報,
佛像巨大的頭部旁邊是一盒云南沱茶,把西藏、佛教信仰與茶引結合得天衣無縫

?

茶馬古道和松贊林寺

?

丹噶爾地處漢藏交匯的咽喉一地,在和平期時是漢藏之間貿易之地。丹噶爾來自藏語“東科爾”的蒙語音譯,而“東科爾”這地名來源于“東科爾寺”,這里曾是東科爾寺的舊址。對丹噶爾發(fā)展有深遠影響的兩次貿易,即清代乾隆年間蒙古族準噶爾部落入藏的兩次熬茶布施。丹噶爾是準噶爾人換取入藏物資的貿易地,在這兩次貿易中,他們共獲得了近20萬兩白銀。也是由于丹噶爾的貿易歷史,讓丹噶爾成為茶馬古道上的重鎮(zhèn)?,F在我們把由茶的傳播、貿易與消費所形成古道稱為茶馬古道,并以申報遺產的形式加以保護,是因為古道見證了華夏大地各族人民在生活中創(chuàng)造的物質與精神財富。

?

塔爾寺:信仰創(chuàng)造的奇跡

?

塔爾寺是藏傳佛教黃教的圣地,與事茶有關的物件尚有許多。塔爾寺的大銅鍋同時熬茶,能夠供應一千多人飲用。乾隆年間,準噶爾人也是兩次到塔爾寺熬茶布施。到了1939年,德國黨衛(wèi)軍考察團進入西藏也拍下了許多熬茶布施的場面。

?

▲圖為魯沙爾鎮(zhèn)名匠王守禮為塔爾寺鍛造特大銅鍋,直徑2.6米、深1.3米。

?

現在,到塔爾寺來的信眾,都會自己隨身攜帶茶葉,寺院免費為他們提供開水。如果能躲過那些一路推銷紀念品的小販,坐在這里吃土豆、喝酸奶,看游人如織,也別有滋味。

?

?

《茶葉江山》就如后記中說的,多少情懷盡在茶中一樣,這本書說的不僅僅是茶葉的知識,更多的是文化層次的深入了解,讓每一個閱讀此書的人,對茶葉本身、茶文化、茶與國家都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書中處處都洋溢著作為一個茶人,特別是中國茶人的使命感和責任心。所以,與其說茶葉是一種飲食,還不如說它是象征著中國特色的文化遺產。

?

本文為《茶葉江山》摘選整理后的精讀筆記,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和認同的觀點,如果對本書感興趣,可閱讀全書,了解更多的茶文化知識。

?

?

?

?

?

?

?

作者簡介

?

?

?

?


?

周重林?,中國茶葉新復興計劃聯合發(fā)起人、云南大學茶馬古道研究所研究員、《普洱》雜志聯合創(chuàng)始人,近年來致力于茶葉知識的研究、普及、傳播。代表作有《茶葉江山》《茶葉戰(zhàn)爭》《茶葉的秘密》。

?

李樂駿,喜愛詩歌、美酒、旅行、收藏及一切精致事物的當代茶人,致力于連接生活美學的過去與未來。弘益系文化品牌創(chuàng)始人,工作之余熱衷于茶有關的行走、寫作?,F為云南弘瑞君益投資開發(fā)有限公司董事長,華茶青年會主席、中華茶館聯盟常務副會長、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理事。

?

?

?

?

《紙上談茶》之十:如何做一個全新的茶企

2015年5月份的文章,是我當時的思考,接著開始“中國第一款古樹普洱茶”眾籌,這是我的選擇?,F在看這篇文章依然有意思,特收錄到我的紙上談茶系列,分享給大家。


傳統(tǒng)茶行業(yè)的局限、落后性在當今中國顯得是那么的落后,這么的格格不入,但凡有點思路想法的人都可以對茶行業(yè)數落一番,都可以對茶行業(yè)從業(yè)人員教育教育,茶行業(yè)的聚會被說成是窮人的聚會......

確實是這樣!我們中國的茶企,至今沒一家真正的上市公司,七萬茶企不敵一家立頓的說法,今天依然讓我們汗顏;茶行業(yè)的高富帥都是其他行業(yè)的佼佼者,來茶行業(yè)打打醬油,一段時間后高富帥揮一揮衣袖、不玩茶了,大多留下這個行業(yè)太差勁、賺不到錢、騙子等一堆之類的說辭;茶葉江山剩下的只是傳說,英雄老去,美人遲暮,落日的余暉一直強照著這個曾經傲視全球、今天無足輕重的行業(yè)。

斯人已去,空余傳說,唯有重新再來!

首選要讓自己不懂茶

懂茶,會喝茶要忘掉,工藝要忘掉,深入茶山要忘掉。立足永遠繞不開的假傳統(tǒng),動輒消費者永遠搞不懂名山古樹,講故事拼口感賣茶,這些統(tǒng)統(tǒng)忘記,先要讓自己不懂茶,用全新的眼光來確定戰(zhàn)略,看看自己的長處,多向飲料企業(yè)學習,如何賣好一款消費茶。

再向消費者學習

看看九零后喜歡喝什么樣的茶,是方便,還是口感,還是好玩,還是便宜,還是這些都要有?去高樓大廈看看企業(yè)茶水吧,他們在喝什么,用什么喝,我們的茶如何讓他們喜歡?去機場候機廳看看,那些旅客隨手帶的杯子裝的是什么,問問他們喜歡什么形式口感的茶。

還要向廣告公司學習

產品沒做,思路先行。不要怕商標知識產權注冊費用,更不要吝嗇產品識別系統(tǒng),砍柴永不怕磨刀功,包裝都做不好,商標老變來變去,企業(yè)也就黃了。

這個時候我們就知道我們要做的茶了

我們是以茶的名義在做飲料,只是我們不提供兌好的液體,我們提供好喝便宜的茶,我們提供方便好玩的茶,創(chuàng)新有時候僅僅是想法。

............

找到約449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9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