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茶葉博物館在那

找到約465條結(jié)果 (用時 0.023 秒)

文化載茶史,風華一館藏丨一座為西湖龍井而建的博物館,在龍塢茶鎮(zhèn)落成!



用一生只做一件事,

護一域古建,如梁思成,

拯救了日本人“精神的故鄉(xiāng)”——京都和奈良;

守一枚綠葉,如他和他的家族,

守護茶都杭州的一脈綺香——西湖龍井;

他們是馮驥才口中的“文化的疼痛者”


守一味茶香 正一身清氣

西湖龍井的守護者


龍塢茶山風光一隅


北緯28°-32°,盛產(chǎn)名茶的黃金緯度帶;


在這一區(qū)域內(nèi),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云霧茶,六安瓜片,君山銀針,信陽毛尖,安溪鐵觀音,祁門紅茶等名茶云集;


當然,還有位居中國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龍井。


中國十大名茶之首——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我國唐代,在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jīng)》中,就有杭州天竺、靈隱二寺產(chǎn)茶的記載;北宋時期,西湖群山出產(chǎn)的“寶云茶”、“香林茶”、“白云茶”都已成為貢茶。


明代,《錢塘縣志》載“茶出龍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與他山異”。


清朝,乾隆六下江南,四上龍井,親題《龍井八景》,御封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為“御茶”……


戚國偉大師正在評茶


然而,在上世紀80年代,西湖龍井差點毀于一旦。那時,西湖龍井茶市場亂象叢生,以雀舌、旗槍之名頻繁亂戰(zhàn),以次充好,假冒偽劣橫行,茶農(nóng)利益受損,茶人痛心不已。


出身西湖龍井村茶人世家的戚國偉為了保護西湖龍井茶這一資源型產(chǎn)業(yè),遏制假冒產(chǎn)品的泛濫,多次向政府建言建立西湖龍井茶基地保護制度以及規(guī)范市場秩序。


龍井茶西湖產(chǎn)區(qū)風光一隅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多方共同努力下,2001年4月杭州市人大通過了《西湖龍井茶基地保護條例》。同年10月,國家質(zhì)監(jiān)總局發(fā)布第28號公告,正式對西湖龍井茶實施原產(chǎn)地保護。與此同時,龍井茶標準等一系列市場制度體系也逐步建立,西湖龍井走上了健康發(fā)展的快車道。


西湖龍井群體資源保護區(qū)


2002年1月16日,國家質(zhì)監(jiān)總局批復杭州西湖龍井茶葉有限公司使用原產(chǎn)地域產(chǎn)品標識,戚國偉的“貢”牌,成為西湖龍井茶中首個受到保護的民族品牌。


杭州西湖龍井茶葉有限公司


如今,貢牌西湖龍井成為國家領(lǐng)導人的日常用茶,是中央政府贈送外國元首的重要禮品;在所有龍井茶品牌中,“貢”牌是唯一的“中國名牌”,也是唯一的國宴用茶。在2016年G20峰會上,“貢”牌西湖龍井作為官方專用茶,讓西湖龍井揚茗于世界……


守住西湖龍井茶,就是守護茶文化


“西湖龍井是祖先留下的寶貝,歷史悠久,有著深厚歷史文化積淀和豐富的人文精神內(nèi)涵,我們要將這味茶香一直傳揚下去?!睂ζ輫鴤碚f,守住西湖龍井,就是守護傳承上千年茶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也是守護中華茶文化的根。


從一生只做一件事 到一生做好一件事

西湖龍井的弘揚者


一生只做一件事,是一種執(zhí)著和堅韌,已屬極為難得。一生只做好一件事,更是一種堅定的信念,考驗的是一個人的家國情感和理想胸懷。


“西湖龍井這么好的東西,一定要傳下去。”這是周總理對戚國偉的殷殷囑托。


從父輩手中接過接力棒的戚英杰,卻不甘于只做一個文化的守護者,每天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在傳承西湖龍井深厚文化的同時,還能將它更廣泛的弘揚出去,走出杭州,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如茶葉本身一般,芳香滿天下。


從戚國偉(左)手中接過使命的戚英杰(右)更希望讓西湖龍井走向世界


“西湖龍井不能將源頭丟了?!睘榇耍萦⒔茏弑槲骱埦蟠笮⌒〉漠a(chǎn)區(qū),面對老茶農(nóng)日益減少,炒茶人才斷層,茶葉品質(zhì)參差不齊等情況,他改變茶葉收購以毛茶為主的傳統(tǒng),堅持收購青葉,組織老茶人集中炒制,并改良炒制工藝以確保茶葉更優(yōu)品質(zhì)。


2015年,貢牌西湖龍井和小罐茶達成合作,讓茶葉沖飲更簡單、便捷,以符合現(xiàn)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與習慣......


邂逅龍塢茶鎮(zhèn)·九街,戚英杰覺得這就是博物館的理想歸處


戚英杰認為,茶為國飲,講好茶背后的歷史、文化和故事,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在他心中,始終藏著建一座西湖龍井茶博物館的夢想。為了這一夢想,他走遍浙江的山山水水,許多茶產(chǎn)地留下他為博物館覓址的身影。他還數(shù)度拜訪知名民間收藏家趙大川,對其收藏的茶物、文跡愛不釋手,也多次懇請趙老師“出山”。


2018年,戚英杰與龍塢茶鎮(zhèn)·九街邂逅,他的這一夢想終于得以落地成真。


留一抹芬芳 揚一世美茗

西湖龍井的朝圣地


龍塢茶山鳥瞰風光


有著“千年茶韻 萬擔茶鄉(xiāng)”的龍塢,為西湖龍井最大的原產(chǎn)地保護區(qū),青山碧水之間,生長著最惹茶人喜愛的茶葉,和洋溢著清新秀雅民國風韻的龍塢茶鎮(zhèn)。


這里不只是中國國際茶博會的永久會址,也是中華茶奧會的永久落戶地;不只薈萃了四方的茶客和著名茶企,隨著未來國家5A景區(qū)的日益完善,這里更將成為廣為人們贊賞的世界茶文化朝圣地。


龍塢茶鎮(zhèn)·九街風光一隅


由戚英杰和趙大川共同擔任館長的杭州西湖龍井茶博物館,即擇址在龍塢茶鎮(zhèn)·九街,更于第五屆中華茶奧會期間,剛剛向世人揭開它秀麗的面紗。


杭州西湖龍井茶博物館


這處青磚白墻、別具民國風的建筑,分為三層,約1400平方。目前藏有1300余件文獻文物資料,從8000年跨湖橋文化至5000年的良渚文化,從茶祖神農(nóng)到G20峰會習近平總書記與美國奧巴馬總統(tǒng)在西湖邊喝龍井茶,它的藏物,以杭州出土、傳世的800余件文物和文獻為主,顯現(xiàn)著西湖龍井茶悠久的歷史和文化。


杭州西湖龍井茶博物館實景


細細鑒賞它珍藏的數(shù)件鎮(zhèn)館之寶:北宋年間的茶碾、杭州出土的銅折疊火鏟、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布政使司牙貼,還有見證了杭州一帶一路茶葉史的方正大茶莊紅木茶箱等,總是不由得將我們帶往那些充滿幽香的歷史時光。


北宋年間的茶碾,上面清楚地標記了北宋天圣三年也就是1025年七月六日沈記款,有年款的茶碾彌足珍貴。

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布政使司牙貼,是目前杭州各行業(yè)唯一留存的文物。

杭州方正大茶莊紅木茶箱,為美國回流,內(nèi)有龍井獅峰茶、白貢菊各一瓶,中英文雙語產(chǎn)品說明,這件文物見證了當時杭州一帶一路的茶葉史。


巴金曾說,作者的名字是要留在作品里的。對于戚國偉、戚英杰來說,他們的名字早已藏在那一味沁人心脾的茶香里。某一天,當你親身來到龍塢茶鎮(zhèn)·九街,走進它,細嗅它,你會深刻地品出這一味茶香里的回味悠甘。

(來源:杭州龍塢茶鎮(zhèn))

湖南省茶葉博物館“瀟湘茶魂·遺脈相承”主題臨展亮相第16屆省茶博會

瀟湘茶魂,遺脈相承;湘茗薈萃 茶香傳情。9月6日至9日,2024第十六屆湖南茶業(yè)博覽會在長沙湖南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在本屆茶博會上,湖南省茶葉博物館以“瀟湘茶魂?遺脈相承”為主題打造沉浸式非遺茶技藝展,充分呈現(xiàn)茶史之厚重、茶道之精深和古今茶事之豐富。

湖南省茶葉博物館是湖南省首家茶行業(yè)專業(yè)博物館,是湖南省茶文化傳播的窗口單位,始終以傳承和推廣湖湘茶文化為使命。此次參加第十六屆湖南茶業(yè)博覽會,旨在普及湘茶非遺技藝知識,結(jié)合非遺茶技藝的相關(guān)內(nèi)容進行陳列展示并根據(jù)現(xiàn)場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茶事體驗活動,讓更多的進館觀眾能夠現(xiàn)場體驗到湖湘非遺茶的獨特魅力。

從古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茶穿越歷史、跨越國界,成為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2022年11月,“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guān)習俗”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反映出世界人民對中國茶文化的認可與喜愛。

成熟發(fā)達的非遺茶技藝,體現(xiàn)著中華民族的創(chuàng)造力和文化多樣性,傳達著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理念,代表著世世代代茶人的傳承和努力。由我館精心打造的“瀟湘茶魂·遺脈相承”主題臨展,是一場融合湘茶非遺技藝的視覺藝術(shù)與味覺享受的雙重盛宴,凝聚著湘茶之魂,得以讓茶技遺脈再現(xiàn),讓湖湘茶人的那份堅守得以被保護、被呈現(xiàn)。

茶博會期間,我館還精心準備了豐富多彩的非遺茶技藝特色體驗活動,通過創(chuàng)意折紙游戲,帶您體驗非遺制茶技藝的奧妙!同時,還設(shè)置了聞香識茶體驗,挑戰(zhàn)您的感官和味蕾,解鎖茶香之奧秘,手把手教你辨識五彩湘茶!我館出品的文創(chuàng)商品——湘茶集章本,特色套章等您來集!一枚小小套章,把茶與生活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把你我的心連接在一起!

非遺茶技藝是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一部分,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蘊含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內(nèi)涵。非遺茶技藝的傳承需要湖南省茶葉博覽會這樣的平臺,更需要許許多多茶人的參與?!盀t湘茶魂·遺脈相承”主題臨展,只為您愛上一杯茶,讀懂千年湖湘茶文化!

【作者】戚寧 彭慧 張強

來源:中國茶產(chǎn)業(yè)周刊

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祁紅的純真博物館

(《三聯(lián)生活周刊》刊文)很多味道都消失了,譬如郵政局的味道,因為再也有沒什么人寫信,漿糊與信封的材質(zhì)都發(fā)生了本質(zhì)的變化。譬如新學期開學,書的味道也變了;譬如書店里多了許多精裝書,但原來書頁容易泛黃且輕的書少了,再也沒有小時候書店的味道了……味覺往往連著我們純真的記憶,在遺失味道的時候,同時遺失了歲月。因此那些還留存在周圍的老味道,在高節(jié)奏且容易焦慮的當下,顯得格外稀缺。

(圖注:1952年建成還在使用的木質(zhì)祁紅陳年倉庫)

什么是祁紅的老味道?

1979年9月安徽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祁門茶葉研究所內(nèi)部發(fā)行的資料《安徽名茶》,開篇就介紹了祁紅。書中記:“‘祁紅’的產(chǎn)區(qū)不只限祁門縣一地。在昔日包括至德(今東至縣)和浮梁(今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管轄)等地?!北绕瓞F(xiàn)在,當時看起來更大的產(chǎn)區(qū),為那時祁紅后期拼配跟“官堆”提供了更豐富的原料?,F(xiàn)在我們喝到的“祁門香”,正隨著茶農(nóng)狹隘的自我宣傳,變得越來越單一跟萎縮。那些產(chǎn)自祁門、紅茶做工的祁紅,與傳統(tǒng)味道里描述的具有迷人“祁門香”的祁紅,在味覺上早發(fā)生了本質(zhì)性的裂變。

(圖注:未改制前的祁紅貴池茶廠老照片)

祁門紅茶的產(chǎn)地,不僅是在祁門,這種說法對于現(xiàn)在廣大的祁紅飲用人群來說,有點陌生;而在商家,又難免會產(chǎn)生分歧跟爭端。那么我們翻閱歷史。在1929年的期刊《安徽建設(shè)》中記載:“安徽自昔向制青綠茶,改制紅茶,實肇于秋浦?!? 這個我們現(xiàn)在都不知道的地名——秋浦,終究與祁紅的味道有什么聯(lián)系?秋浦是古縣名,位于今安徽省池州市境內(nèi)。也就是說,在民國時期,祁紅初創(chuàng)的產(chǎn)地有一種說法,是在現(xiàn)在的池州。

之前專欄里寫過2017年年末,到訪祁門時的一篇文章。那時喝了許多祁紅,但覺得味道與現(xiàn)在新工藝的福建紅茶趨同。而書籍中記載的“祁門香”特有的迷人味道卻沒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憑著經(jīng)驗,覺得這些甚至都沒有讓我買一種回去給親友喝的茶,應(yīng)該都不是傳說中的“祁門香”。對于像我這種于祁門紅茶的味道,連基礎(chǔ)搭建都沒有的新飲用群體來說,“祁門香”正宗的味覺體驗變得很有誘惑力。

(圖注:還在使用的老廠房)

微生物學家巴斯德說:一瓶葡萄酒中包含著比一切書本更多的哲學,想要學習,首先要做的就是喝它。在今年夏末近秋的南京,某次聚會的時候,我說了對“祁門香”感官上比較空白的困惑。一位八十年代畢業(yè)于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前輩喵總說:“要是想喝祁紅1949年后沒斷代的味道,還得去位于池州的安徽省國潤茶葉有限公司。于是當即決定,在回京的路上折返回去,一定感受下祁紅沒有“斷代”的味道。

(圖注:昔日貴池茶廠祁紅生產(chǎn)老廠房)

在隔天的夏日午后,按照定位順利找到了位于池州市池口路33號的國潤茶業(yè)有限公司。在未抵達之前,我慣性地覺得,這也就是一個嶄新的祁紅機械化新廠。車開到門口的時候,看到的廠區(qū)則混雜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各時期風格的建筑。在傳達室的門衛(wèi)大爺那兒登記,詢問如何能夠找到預(yù)約的董事長殷天霽?大爺指指與傳達室斜對著的,七十年代左右風格的樓房說:“就在這樓的二樓?!?/p>

(圖注:以前人工揀茶的工籌)

那是一棟七八十年代常見的辦公樓,鑲嵌玻璃的純木推拉式大門,那種蘇聯(lián)式老建筑中特有的,斜長的圓木把手充滿了歲月的溫潤。從看到這棟樓的那一刻開始,我就興奮起來。進門后直對的墻面上,還貼著當時祁門瓷廠燒造的黃山迎客松題材的瓷磚畫。畫面上迎客松的樹下,堆列的石頭則用傳統(tǒng)中國畫青綠山水的設(shè)色方法,顯得樸真穩(wěn)重。在一樓樓梯的轉(zhuǎn)角,可以看見后院兒小花壇里還有八十年代國營單位隨處可見的假山。池塘里游弋的錦鯉,把我?guī)Щ亓爽F(xiàn)在的時空,讓人覺得時光錯位且鮮活的流動在身邊。

(圖注:老廠房里至今還保留的祁紅制作木質(zhì)流水線)

轉(zhuǎn)身上了二樓,被工作人員引入一間掛著木漆牌上寫著“會議室”的房間內(nèi),當然還是那種老舊的辦公室??诳?,進門便尋茶喝。發(fā)現(xiàn)對面的辦公桌上,白色純棉鉤花蓋布下滿鋪著以前常用的那種“會議杯”。當工作人員先我一步揭開蓋布的時候,我看到了“安徽省貴池茶廠”字樣的尼克松杯。負責生產(chǎn)的副總汪松柏,搶著給泡了杯熱茶。當他用熱水壺的熱水注入杯子的那刻,剛剛從生銹鐵盒中抓出的茶葉散發(fā)出了春天特有的鮮活香氣。在這種時光與感官交錯的開場中,我慢慢變得沉靜下來,像等著影院即將拉開的紅絲絨帷幕般 。

(圖注:老審評樓的窗景)

如果說閔宣文打開了我對祁紅的好奇之門,那么殷天霽則幫我打開了祁紅味覺的時光之河。在略寒暄后,他帶著我們走進五十年代初建成,可以容納6000擔茶葉的老茶倉庫。走進構(gòu)造井然有序、功能邏輯清晰的老倉庫,空氣中彌漫著從五十年代開始沉淀的老祁紅味道的魂魄。我就像置身于一個巨大的味道冢中,貪婪地感受著可以捕捉的一切。這個老舊但是設(shè)計上完勝現(xiàn)在新造廠房的建筑物,像有生命一樣回答了我之前關(guān)于“祁門香”所有的味覺疑惑。空氣中彌漫著杉木、玫瑰花干兒、洛神花、烏梅、蘋果干兒的味道,這與之前老輩人給我形容的“祁門香”香氣中的玫瑰與蘋果的味覺描述相吻合。

在老木倉庫中,現(xiàn)在仍舊繼續(xù)儲藏著茶葉。每一個區(qū)隔,都像一只巨大的“鼻子”。我問身邊的汪松柏:為什么6號倉庫是濃郁的陳年味道,味覺上偏成熟。而7號倉庫則是香甜的,雖然它們只是一墻之隔?老汪神秘地笑笑說:“因為6號倉庫堆放的是陳年的祁紅,7號倉庫里則是新茶?!? 在這老舊卻仍舊鮮活的木倉里,存儲的茶量能夠把新老祁紅的味道放大百倍,才會讓本沒有概念的我有這樣直觀的感官判斷吧。

(圖注:老木倉庫中的茶葉審評臺)

比起去年在祁門看到的祁門茶廠人去樓空的荒涼,國潤的廠房充滿了時光的痕跡,同時流動著生命的鮮活。因此顯得太可貴了。等我們漸漸理智、漸漸明白陳年所能帶給人情感可追溯的根基性,就會明白這種已經(jīng)難以找尋的歲月痕跡跟留存下來充滿生命力的高貴的矜持?!案哔F”這個詞我很少用,但放在這樣的背景下竟特別地自然。

這一天的高潮就在木倉庫旁邊的小樓內(nèi)開啟,這棟小樓像極了小時候軍區(qū)衛(wèi)生院的檢驗樓,門口卻掛著“安徽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貴池審查組“的牌子。在去往審評室的二樓,逆光看往窗外便不舍得多走一步,愿意在那幽暗處多站一會兒。那短暫的一分鐘,看著窗臺上碼成一排的陶土花盆兒,有種回到童年時光的錯覺。老汪的催促,有些惋惜地打破了那沉寂的時光,遂邁步到審評室中。

(圖注:1960-2000年各時期的祁紅)

老舊的審評臺上,整齊地擺著從20世紀60年代到2000年不同時期的祁紅茶葉樣品罐。味覺很麻煩,飄忽易朽,就像幸福之于人類一樣,難以長久保存。因為其易逝、不可捉摸,顯得格外禪意。在1960~2000年年份的祁紅茶湯的浸潤下,對之前說到祁紅“沒有斷代“的味道有了最直觀的感受。

茶末等級的1963年祁紅,有地黃跟黨參的味道,口感順滑不唐突,無苦澀。而1986年的祁紅一級茶,則有杏皮水、玫瑰花干、云南玫瑰鮮花餅、烏梅的香氣。六十年代與七十年代的茶,就像六〇后與七〇后的人一樣,沒有太巨大的差別。而八六年的祁紅則不同,復雜多變,以至于審評后我把茶樣打包回來浸泡了一宿后,那玫瑰香氣仍然久久環(huán)繞。

(圖注:老的茶葉審評秤)

味蕾中時間的河流,有的充滿塵埃,有的充滿唐突,有的充滿謊言。在老茶洗禮后的市場下,喝過那么多老茶的我,在這真實無遮的老祁門香面前,感覺到那種坦蕩純真的治愈感。那種老茶特有的溫潤與生命力,讓我緩緩地品嘗了這個茶廠幾十年的歲月。

我摯愛的土耳其作家帕慕克自《我的名字叫紅》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用十年時光完成了另一經(jīng)典《純真博物館》。書中凱末爾在七年十個月中,409個星期2863天中,去了摯愛的芙頌家1593次。就這樣,他積攢了芙頌抽過的4213個煙頭,還有很多生活中的各種物品。他因此建造了“純真博物館”,以“依戀著這些浸透了深切情感和記憶的物件入眠。”

(圖注:伊斯坦布爾純真博物館中的煙頭墻)

而我看了太多有錢后把老房子推倒重建,老物件隨處亂扔的茶廠。在潤思巨大、鮮活的廠房里,不舍地逗留了四天。感受著時光還在、味道仍舊的治愈感,那感覺巨大到現(xiàn)在我寫到它,仍舊會幸福的嘴角上揚。

忘了哪本小說中的一句話:“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而我卻不知道?!逼罴t歷久,歲月幽香,愿那沒有斷代的祁門香能夠留得久一點,再久一點。如果為這百年老木倉中陳年的祁紅,配上音樂的話,我想那一定是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二圓舞曲》。——戊戌年初秋于北京掃葉山房

(本文摘自《三聯(lián)生活周刊》;作者:劉姝瀅)

找到約452條結(jié)果 (用時 0.008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13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