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茶笑的成語

找到約13條結(jié)果 (用時 0.006 秒)

一寫就錯的8個茶成語

飲茶歷史悠久,飲茶文化悠長,

與茶相關(guān)的成語,

你能列舉出來多少個?

這份另類的茶成語盤點,請查收。

01

茶余飯后

——泛指休息或空閑的時候。

與茶余飯飽、茶余酒后的意思相近。

出自關(guān)漢卿《斗鵪鶉·女校尉》套曲:“茶余飯飽邀故友,謝館秦樓,散悶消愁。”

例句: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茶余飯后的時間,多學(xué)一些科學(xué)文化知識,豐富我們的日常生活。

02

茶飯不思

——沒心思喝茶吃飯,憂心焦慮的狀態(tài)。

與茶飯無心的意思相近。

例句:自從心愛的茶具被摔碎了以后,她終日茶飯不思。

03

三茶六飯

——指招待客人周到。

出自名著《西游記》:“你卻要好生服侍我?guī)煾福鹑占胰枇?,不可欠缺”?

“三茶”,指茶水充足,并且每天至少有三次款待客人喝茶;“六飯”,指豐盛的三餐和餐后各式點心三次。

例句:用“三茶六飯”的禮儀招待親友,可以說是相當(dāng)周到細(xì)致。

04

三茶六禮

——是一種結(jié)婚習(xí)俗,也指明媒正娶。

舊時娶妻,多用茶當(dāng)聘禮,所以女子受聘稱為受茶。

三茶,指訂婚時的“下茶”,結(jié)婚時的“定茶”和同房時的“合茶”。六禮,指從求婚到完婚,整個結(jié)婚過程的六種儀式,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例句:“三茶六禮”的結(jié)婚儀式,非常傳統(tǒng)和隆重。

05

粗茶淡飯

——飯菜簡單,飲食簡樸,生活清苦。

出自黃庭堅《四休導(dǎo)士詩序》:“粗茶淡飯飽即休,補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

例句:我更喜歡粗茶淡飯,因為飯菜干凈、衛(wèi)生、環(huán)保,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

06

殘茶剩飯

——剩下的一點茶水、冷飯。

出自馬致遠(yuǎn)《黃梁夢》第四折:“如今天色晚了也,有甚么殘茶剩飯,與俺兩個孩子些吃。”

例句:中午回到家里,我只吃了點殘茶剩飯,下午又忙活了半天,如今肚子早就“造反”了。

07

不茶不飯

——沒有飲食的心思,不吃不喝,心事重重。

出自胡文煥《群音類選·玉簪記·秋江送別》:“霎時間云雨暗巫山,悶無言,不茶不飯,滿口兒何處訴愁煩。”

例句:據(jù)說那日之后,她終日以淚洗面,幾乎不茶不飯,人更加消瘦,被消蝕得就剩下一付排骨架子了。

08

家常茶飯

——指日常飲食,比喻極其平常的事情。

出自朱熹《答高應(yīng)朝書》:“若一向只如此說,而不孝以日用平常意思,涵養(yǎng)玩索功夫,即恐學(xué)者將此家常茶飯,做個怪異特底事看了?!?

例句:笑在眉頭,歌在喉頭,盛會好景,差不多是家常茶飯。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這些茶成語中,滲透著我們中國人的思想、行為方式、傳統(tǒng)禮儀和風(fēng)俗習(xí)慣。

來源:北京茶葉網(wǎng),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從“茶”字說與茶相關(guān)的趣聞雅事

從“茶”字說與茶相關(guān)的趣聞雅事

? ? ?有則民間故事說,蘇東坡在杭州任上時,與靈隱寺一位老僧交情很深,時常帶書童去他那里品茗聊天。一天半晌下起了小雨,書童來到廟里說,師父,我家先生向你討點東西,至于什么東西,他說你見到小人就明白了。老僧見書童頭戴草帽,腳穿木屐,起身拿起一包茶葉遞了過去。書童十分詫異,師父怎知討的是茶葉呢?老僧笑著說,你家先生這是借你同老衲打啞謎呢。你上戴草帽,下著木屐,當(dāng)中是人,人間草木,不是“茶”字又是什么?

?


???? 茶作為一種可食用的野生植物,早就存在并被我國先民所發(fā)現(xiàn)、利用,但在命名上卻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爾雅》《說文》以及儒家九大經(jīng)典中均無茶字,但有槚字和荼字。陸羽的《茶經(jīng)》說,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有學(xué)者考證認(rèn)為,茶字的前身為荼字,荼字則源于《爾雅·釋木》對槚的解釋:“槚,苦荼。”槚為茶樹,木本;荼為苦菜,草本?!稜栄拧返囊馑际?,槚樹的葉子苦澀如荼。東晉訓(xùn)詁學(xué)家郭璞作注說:“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采者為荼,晚取者為茗。”就是說,茶字是在對槚字解釋的基礎(chǔ)上,由荼字演變而來。此后,荼字與茶字曾有過一段混用時期,到唐代方始專稱為茶。那么,蘇東坡的字謎將茶字拆解為人間草木,不僅頗合天人合一之道,而且契合茶之命名及其演變軌跡:由借用草本到回歸木本,草本與木本兼而得之。

?

  漢字的特性是多音多義,且有本義與引申義之別,特指與泛指之分,茶字也一樣。廣義上說,凡可泡水喝的草木葉片以及用這些葉片泡制的飲料,均可視為茶。后來引申為所有用植物的花、葉、籽、莖、根以及果實泡制的飲用茶和藥用茶。另外,有些與茶相關(guān)的說法并非單指飲品。如早茶、晚茶、茶歇等,而是指茶食、茶點,茶話會上也不單是喝飲料,吃的喝的兼容并包。民間所說的“茶錢”,不單是指喝茶之資,有時還指小費、賞錢或禮金。民間所說的“茶壽”,當(dāng)然不是茶之壽命,而是利用拆字法,字頭為“二十”,下有“八”“十”,再加上一撇一捺組成的“八”,合為一百八,借指一百八歲的壽星。

?


  唐代文學(xué)家曹鄴,友人從劍南給他寄來名茶,他不忍獨享,竟在半夜里把僧友喊來,對月品茶,吟詩稱頌“六腑睡神去,數(shù)朝詩思清”。其實,在文人雅士的生活圈內(nèi),喝茶不光是為了解渴,也并非追求興奮,而是濡養(yǎng)心神,浸潤心境,是靈修,是洗禮,是一種精神享受,所以要撮口而呷,吮吸而抿,細(xì)細(xì)地品咂,靜靜地回味,方能洗盡塵心,沉醉煙霞。

?

  在我國古代詩文中,涉及飲茶的名篇佳句很多。唐代盧仝的七碗茶詩,被譽為千古絕唱:“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xí)習(xí)清風(fēng)生?!蹦纤蔚廊税子耋傅摹端{(diào)歌頭·詠茶》,則將采茶、制茶、點茶、品茶連成一氣,寫來風(fēng)生水起,意趣盎然,詞云:“二月一番雨,昨夜一聲雷。槍旗爭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頭雀舌,帶露和煙搗碎,煉作紫金堆。碾破春無限,飛起綠塵埃。汲新泉,烹活火,試將來,放下兔毫甌子,滋味舌頭回。喚醒青州從事,戰(zhàn)退睡魔百萬,夢不到陽臺。兩腋清風(fēng)起,我欲上蓬萊?!狈痖T中人遠(yuǎn)離酒肉,飲茶卻大有講究,茶道亦是禪理,趙州禪師的一句“吃茶去”,被傳為“茶禪一味”的三字禪機。這話極為平實,無非是說,該干啥干啥去,有慧根,識真趣,到時候自然會開悟的。


?

  有個成語叫“茶飯不思”,意思是說,一個人焦慮不安,連喝茶吃飯的心情都沒有了。可見茶與飯同等重要。百姓將茶列為“開門七件事”,視為生活必需品。茶在我國以及全世界都是一種獨具魅力的飲品,由此形成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關(guān)于茶的起源與發(fā)展,茶的品種與特性,茶的培植與采摘,茶的加工與炮制,茶的傳播與演變以及與之相關(guān)的文化藝術(shù)等,均有專門著述予以考證和闡發(fā)。這里無須贅述,本文只是淡淡地說說與茶字相關(guān)的趣聞雅事,或可稱作“人間茶話”。

編輯 |?蔣啟行

責(zé)編 |?李賦斌

主編 |?李勁峰

來源:安化縣云天閣茶業(yè)有限公司?

喝茶人應(yīng)該要知道的“三茶六禮”

中國茶文化源遠(yuǎn)流長,茶成語則是茶文化長河中閃爍翻騰的浪花。以茶代酒、茶余飯后……這些關(guān)于茶的成語在生活中頻繁使用。而且,看似只有四個字,其背后卻是一段段歷史、一個個故事。

【三茶六禮】

三茶六禮猶言明媒正娶,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婚姻嫁娶過程中的一種習(xí)俗禮儀,現(xiàn)也用于代指生意、交易、合作等。

三茶,指訂婚時的“下茶”,結(jié)婚時的“定茶”和同房時的“合茶”。

還有一種說法則特指婚禮時的三道茶儀式:第一道為百果、第二道是蓮子或棗、第三道為茶。

飲的方式也有講究:前兩道是接杯之后,雙手捧著,深深作揖,然后將杯子與嘴唇觸碰一下即可,第三道茶需作揖后才能喝下。

六禮,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jié)婚過程,即婚姻據(jù)以成立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六種儀式。

【端茶送客】

我國古代有一種“端茶送客”的慣例。來客相見,仆役獻(xiàn)茶,主人認(rèn)為事情談完了,便端起茶杯請客用茶。來客嘴唇一碰杯中的茶水,侍役便高喊:“送客!”主人便站起身來送客,客人也自覺告辭。

現(xiàn)在較少用端茶送客,卻常使用“端茶送客”的方式:比如當(dāng)你不斷地抬腕看表和抬頭看鐘時,客人就會意識到,他的談話應(yīng)當(dāng)盡快結(jié)束了。

【粗茶淡飯】

粗:粗糙、簡單;淡飯:古時鹽比較匱乏,窮苦人家買不起,因此只能無鹽下菜,稱為淡飯。形容飲食簡單,生活簡樸。

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黃庭堅晚年與孫君昉比鄰而居。孫君昉以前做過太醫(yī),退休回到家鄉(xiāng)后,他整天樂呵呵地過著儉樸的生活,自稱為“四休居士”。

黃庭堅請他解釋,他笑著回答:“粗茶淡飯飽即休,補破遮寒暖即休。三平兩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

孫君昉的意思是指:飲食粗茶淡飯就可以了,不要頓頓追求山珍海味。穿著暖和就好,日子平穩(wěn)就好,在精神上無欲無求,要排除私心雜念。

我們請客時常以粗茶淡飯不成敬意自謙,其實在古人看來這是一種非常健康的飲食習(xí)慣。

【茶余飯后】

泛指休息或空閑的時候。出自元·關(guān)漢卿《斗鵪鶉·女校尉》曲:“茶余飯飽邀故友,謝館秦樓,散悶消愁。”

茶余飯飽的意思就是閑暇之時。有意思的是,“飯飽”的意思當(dāng)然是用餐之后,而“茶余飯飽”才算作“閑暇之時”。在古人看來,喝茶與吃飯一樣,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是每天都有的“習(xí)慣”。

但古時娛樂方式不同,“茶余飯飽邀故友,謝館秦樓,散悶消愁。”后半句的意思是邀約幾位好友,上酒館喝喝酒、聊聊天。

【人走茶涼】

人走茶涼寓意為當(dāng)你離開原來地方,你在那個地方的關(guān)系也就隨即淡化了。比喻世態(tài)炎涼,人情淡漠。

“人走茶涼”出自京劇《沙家浜》:“時過滄桑,人走茶涼,望月思鄉(xiāng)已是昨日過往;物是人非,唯有淚千行”,是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自創(chuàng)的語言,為阿慶嫂的唱腔寫的詞。

常用于感慨,物是人非,人走茶涼,才走沒多久,很多東西都變了。

【以茶代酒】

以茶代酒指在飯桌上,不想喝酒而又難卻盛情,就用茶來代替酒。這是不勝酒力者而所行的禮節(jié)。

據(jù)《三國志》記載。吳國君主孫皓嗜酒,他的酒宴喝酒有個規(guī)矩:每個人以7升為限,無論會不會喝,能不能喝,7升酒必須見底。

其中有位大臣名為韋曜,這個人是孫皓父親的老師,卻酒量不太好。于是孫皓在酒宴上偷偷使出“以茶代酒”這招照顧韋曜。后來這個“以茶代酒”的典故被沿用至今。

在各種飯局中,常常能聽見某某說:“某不勝酒力,唯有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

可見在很久很久之前,我們的先輩們對這種“好喝的樹葉”投入了許多感情——有的寄托祝福、有的代表禮儀、還有的以茶明志等等。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獨特而鮮明的一部分。如今我們喝著茶,用著茶成語,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延續(xù)和傳承。

來源:茶情報

本文僅作分享、學(xué)習(xí)之用,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找到約13條結(jié)果 (用時 0.007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