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茶碗茶壺

找到約314條結果 (用時 0.003 秒)

康熙、雍正、乾隆喝茶到底有多講究

喝茶,除了對茶葉本身有要求之外,還有諸多可以言說之事,水之甘淳、器之良美、景之可人等皆在其中。至于宮廷茶事,則更是如此:除了特貢的極品茶葉,所用之水、之器,以及飲茶方式,所體現(xiàn)的皇帝之排場與講究均非外人可以比擬。

煮茶之水

烹茶飲茶,茶葉固然主要,然而所飲終究為水。在陸羽的《茶經(jīng)》中,已有對于烹茶所用之水的記載: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頸疾。又多別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潛龍畜毒于其間,飲者可決之以流其惡,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

可見,對于烹茶用水的講究自古皆然。清代,飲茶方式雖已與唐宋之際大為不同,但對于用水的重視程度有增無減。

宮廷之內體現(xiàn)尤甚。事實上,這也是不得不進行選擇性用水的結果:北京地區(qū)多年作為皇都,其地下水至清代已被嚴重污染,無論皇城內外,井水的鹽堿含量都很高,已經(jīng)多不利于飲用。在紫禁城之內,僅有傳心殿院內的大庖井的水是甜的。

宮廷烹茶所需均為京西玉泉山之泉水。舊時北京城有九門,九門看似每日都是一樣的車水馬龍,實則有著較為明確的“分工”,所謂“九門出九車”就說的此事。

京城所需煤、糧、柴、水均以交通便利與否,從固定的門送入。其中,位于西北的西直門就成為了運水的門,宮廷飲用玉泉山之水均由西直門運送入京。事實上,由于地下水污染過于嚴重,清代宮廷飲用之水也為玉泉山水,按照皇室成員的身份每人每天可以分不同數(shù)量的玉泉山泉水。

傳心殿

故宮院內唯一的甜水井

康熙皇帝對于飲水,特別是烹茶所用之水有著很高的要求,這在文獻中有著明確的記錄:

人之養(yǎng)身,飲食為要,故所用之水最切。朕所經(jīng)歷多矣。每將各地之水稱其輕重,因知水最佳者,其分兩甚重,若遇不得好水之處,即蒸水以取其露,烹茶飲之,澤布尊旦巴胡突克圖多年以來所用皆系水蒸之露也。——圣祖仁宗皇帝庭訓格言

從引自《圣祖仁宗皇帝庭訓格言》的這段話中可以看到,皇帝對于飲用水、特別是作為烹茶所用之水,是極有講究的??滴趸实凵踔翆iT對各地的水進行稱重比較,取其優(yōu)質者烹茶飲用;若無好水,則自行蒸餾后再飲用。而用蒸餾水飲茶之法也并非康熙皇帝所創(chuàng),從文獻來看,應是習自蒙古上層的取水方式。

康熙的紫砂琺瑯彩茶壺及底部拓片

茶器的“旅行套裝”

關于茶器,可以言說者甚多;其種類繁多,變化豐富,也是體現(xiàn)飲茶之講究的重要方面,足可以單獨撰文說明。

我們在這里要重點說明的,是清代皇帝外出攜帶的茶器。這類器物在設計和制作時優(yōu)先考慮了方便攜帶這一因素,因而不同于室內所用之茶器,往往小而精致且結構獨特,別有一番趣味。

《清人畫胤禛行樂圖軸》中,繪制了雍正皇帝外出的一個場景?;实凼殖秩缫舛俗谏搅种校诋嬅嬗覀?,于石臺上放置了外出攜帶的茶碗、茶壺等。這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攜式茶器,是一套茶具箱。

清人畫胤禛行樂圖軸

清人畫胤禛行樂圖軸 細節(jié)

而這樣的器物,至今仍有生產(chǎn)和使用,以饗好茶之人。通過現(xiàn)代的器物,我們也得以比較容易地了解到器物的細節(jié)。

現(xiàn)代茶具箱與使用示意

乾隆皇帝制作使用類似的“旅行套裝”

清乾隆 癭木手提式茶籯

不同于大多數(shù)的茶器茶具,“旅行套裝”作為一種相對特殊的茶具,專為外出攜帶而設計制作,更可見皇帝對于茶事的講究。

三清茶碗——乾隆皇帝的私人訂制

嘉靖青花人物圖碗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時期起,每年于重華宮設茶宴。茶宴之上,群臣賦詩聯(lián)句,幾成定式。詩文進覽后,皇帝擇其優(yōu)秀者“頒賞珍物”。這其中便有三清茶碗。

據(jù)乾隆《記事檔》記載,乾隆十一年,皇帝命人依嘉靖舊物照樣燒造三清茶碗,此或為三清茶碗形制之來源:

七月二十八日,太監(jiān)胡世杰交,嘉窯青花白地人物撇口盅(隨舊錦匣),傳旨:照此盅樣,將里面底上改畫帶枝松梅佛花紋,在線照里口一樣添如意云,中間要白地;盅外口并足上亦添如意云,中間亦要寫御筆字,先做樣呈覽,準時交江西唐英燒造。十一月初七日呈樣覽,奉旨:照樣準燒造。其藍花盅上花樣、字、圖書俱要一色藍;紅花盅上花樣、字、圖書俱要一色紅。盅底俱燒“大清乾隆年制”篆字方款,其款亦要隨盅顏色。

之所以叫做三清茶碗,主要源于其上所書《三清茶》詩。此詩為乾隆十一年御制,是為三清茶碗主要紋飾與命名之來源。

三清茶

以雪水沃梅花松實佛手啜之,名曰三清。

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潔。松實味芳腴,三品殊清絕。烹以折腳鐺,沃之承筐雪?;鸷蜣q魚蟹,鼎煙迭生滅。越甌潑仙乳,氈廬適禪悅。五蘊凈大半,可悟不可說。馥馥兜羅遞,活活云漿澈。偓佺遺可餐,林逋賞時別。懶舉趙州案,頗笑玉川譎。寒宵聽行漏,古月看懸玦。軟飽趁幾余,敲吟興無竭?!”〈河}

乾隆御題《三清茶》詩青花蓋碗

事實上,除了燒制瓷三清茶碗,乾隆皇帝還將此樣付諸到了多種質地上,比如制作了玉碗和漆碗。

乾隆御題《三清茶》青玉蓋碗

剔紅《三清茶》詩蓋碗

乾隆款紅漆描黑《三清茶》詩蓋碗

三清茶碗從設計、裝飾到使用,甚至在寓意上,都可謂將皇帝飲茶的“講究”體現(xiàn)到了極致。

如果說皇帝對于烹茶用水的挑選直觀地體現(xiàn)著皇帝飲茶的講究,那么外出所用的便攜式茶器茶具,則從一類特殊的器物層面,表現(xiàn)出了皇帝對于飲茶的重視:不僅僅在于茶葉與水,更在于飲茶的方式與過程。即使身處野外,也不會隨意飲茶。對于看似與飲茶口感本身無關的器具,即便在外出之時仍然如此重視,講究程度可見一斑。

從茶器來看,康熙皇帝可以接受進貢的茶壺,并加燒琺瑯彩,體現(xiàn)著康熙皇帝對該壺的喜愛程度。及至乾隆皇帝,三清茶碗的生產(chǎn)本身表現(xiàn)出乾隆皇帝已不滿足于固有的器型,像雍正皇帝燒制菊瓣形茶壺一樣,繼續(xù)著私家訂制茶器的努力。

而所謂飲茶之“講究”,除水與茶本身以外,雖華而不實,但在于意境。

來源:茶藝大師工作室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流淌的“綠色明珠”:長江流域的茶與茶文化

文丨宋時磊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xiāng),茶文化的發(fā)源地。茶葉之所以能夠從中國走向世界,成為與咖啡、可可相并列的最受歡迎的三大無酒精飲料,茶文化之所以成為中國文化的符號象征,離不開長江的滋養(yǎng)。長江與茶葉相伴相隨,茶文化是長江文明中璀璨的“綠色明珠”,長江和茶文化豐富了世界文明樣態(tài)。時至今日,長江流域的茶文化仍有蓬勃生命力。

一、南方嘉木:長江流域的茶葉經(jīng)濟地理

茶是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其生長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一般認為,經(jīng)濟栽培茶樹的地理環(huán)境不能過于寒冷,年平均氣溫要在13℃以上;雨水應充足,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土質以酸性土壤為宜,唐代陸羽《茶經(jīng)》認為以爛石(風化土壤)、櫟壤(砂粒多、粘性小,有機質和礦物質豐富,透水和透氣性好的土壤)為上,黃土最下;空氣要濕潤,相對濕度80%-90%最適宜;風速不能過大,光照不能太強烈,以較多的漫射光為宜,即《茶經(jīng)》所言“陽崖陰林”;海拔要適中,宜多山、多云霧。

在中國版圖之上,同時具備這些氣候條件的地區(qū),非長江流域莫屬。長江流域以北緯30度為橫貫中軸,大部分地區(qū)屬副熱帶季風區(qū),熱量資源豐富,四季較為分明,春季萬物萌發(fā),最適宜采茶,夏秋也可采,這就確保了采摘周期和產(chǎn)量。地勢以山地、盆地、峽川、平原為主,交錯起伏,小氣候較多;有蒙頂山、巫山、巴山、峨眉山、大別山、霍山、天柱山、天目山等名山,這些山區(qū)既適合茶葉生產(chǎn),又在儒釋道各家中享受特殊地位,實現(xiàn)山、茶、人的精神文化融合。長江流域的另一特點是面積大,干支流遍及19個省市區(qū),橫跨東中西三大板塊,占中國國土面積的18.8%,容易形成茶葉經(jīng)濟帶,產(chǎn)生聚集效應。

▲多云霧的產(chǎn)茶山區(qū)(宋時磊攝于湖北恩施市)

長江最裨益茶葉的是水。首先是降水,長江流域雨量充足、豐沛,這給茶葉生長提供了足夠的水源,確保了茶葉濕潤的生長環(huán)境。其次是水運,長江有岷江、赤水、沱江、嘉陵江、烏江、清江、漢江、湘江、沅江、贛江等眾多支流,流域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里的支流有49條,豐富的支流和水系給航運帶來了便利,茶葉從茶山取水路以經(jīng)濟便利的方式運輸?shù)礁闪魃系闹貞c、宜昌、武漢、九江、上海等大商埠交易。早在唐代人們就借助長江水系運茶,張途《祁門縣新修閶門溪記》言:“或乘負,或肩荷,或小轍,而陸也如此??v有多市,必將大川,必先以輕舟寡載,就其巨蝗?!彼\促進了商品和商人的群體流動,降低了交通運輸成本。三是水質,“水為茶之母”,長江給茶葉品飲提供了優(yōu)質用水,唐代張又新《煎茶水記》出籠了兩個天下之水的“排行榜”(一為劉伯芻版、一為陸羽版),陸羽所列舉的20種水,分布在長江流域的有15種。

借助長江,茶葉實現(xiàn)了物種的擴散和文化的傳播,上演了一部“東游記”。茶樹原產(chǎn)于中國西南,但因地處邊陲,交通和人員往來有限,不為外界所知。自秦惠王兼并巴蜀后,這一帶的飲茶習俗開始向外傳播,顧炎武在《日知錄》云:“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飲之事?!辈枞~有兩種傳播方式。一是自然擴散,即通過雨水沖刷、河流漂流、鳥獸攜帶等,茶樹種子可以從原產(chǎn)地云南傳播到很遠地方。二是人為傳播,即茶樹或茶籽通過人口的遷移被帶到了新的生長地。這兩種擴散方式,有不同的路線,其中較為主要的是從云南經(jīng)四川、重慶、湖北、安徽到江蘇、浙江,或者是從云南經(jīng)貴州、湖南、江西、福建到臺灣。兩條傳播路線都不同程度地借助長江水系的力量傳播,從西向東傳播。

茶葉的栽培和種植經(jīng)歷了從野生到人工的馴化過程,最早開始這項工作的或許是西南一帶的邊民,但做出最大貢獻的是唐代在長江流域勞動的人民。晉代詩人杜育《荈賦》描繪,茶葉成片野生于山崗和山谷之中,“靈山唯岳,奇產(chǎn)所鐘,厥生荈草,彌谷被崗”?!短接[》引《續(xù)搜神記》,稱晉時宣城人秦精入武昌山采茗,王浮《神異記》也有“山中有大茗”的記載??梢?,晉代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野生茶樹比較常見,甚至不乏大茶樹。即便到唐代,陸羽還指出在巴山峽川之中,有兩人合抱的大茶樹。到中唐時期,在人們的觀念中,野生茶品質最高,茶園種植的茶要次之,這反映出一個問題:唐代人工茶園數(shù)量在增加,產(chǎn)量在提升,故野生茶物以稀為貴。根據(jù)文獻資料判斷,中晚唐時期唐代出現(xiàn)了眾多茶園,類型包括官辦茶園、寺廟茶園、私人茶園、小農(nóng)茶園等,茶樹也從數(shù)十尺的高大喬木被培育成一尺兩尺的低矮灌木。這說明人類對茶葉的認識和馴化能力有了實質性提升,也反映出唐代茶葉消費不斷擴大的社會現(xiàn)實,采摘野生茶的原始生產(chǎn)方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人們對于新型飲品日益擴大的需求。據(jù)萬美辰等統(tǒng)計,唐代長江上游地區(qū)共66個州,其中有25個州及南詔地區(qū)產(chǎn)茶,共計60種茶;唐代長江中游地區(qū)共43個州,其中有27個州產(chǎn)茶,共計42種茶;唐代長江下游地區(qū)共28個州,其中有20個州產(chǎn)茶,共計47種茶。這大致可反映出茶葉沿著長江自上游向下游、自西向東的傳播軌跡。

茶是“南方之嘉木”,是長江流域這片鐘靈毓秀土地所奉獻的綠色飲品。

二、綠色黃金:技術、器具和貿(mào)易

長江流域的勞動人民以茶為業(yè),開山辟園,種茶、制茶、運茶、販茶、飲茶,從生產(chǎn)到消費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衍生出了一套技術手段和管理制度。

茶葉本是一片普通的樹葉,是中國人發(fā)現(xiàn)了其對人類身心健康的莫大價值,走上加工利用之路。從樹葉到茶,需要一定的技術和工藝。魏晉南北朝時期,茶葉的加工方式比較原始,主要是制成茶餅或者混煮羹飲,并未有一套成熟的加工技術。這種方法處理的茶葉有著濃重的青草味,茶本身的香味并沒有得到挖掘。唐代,長江流域的茶農(nóng)創(chuàng)造出鍋釜蒸汽殺青、拍壓成餅的工藝,陸羽將其總結為“七經(jīng)目”——采、蒸、搗、拍、焙、穿、藏。宋代延續(xù)了唐代的蒸青工藝并有所發(fā)展:北宋時期變餅為片,皇室崇尚蒸青片茶;南宋時期變片為散,開始流行蒸青散茶。明初罷造團茶,化繁為簡,人民群眾更注重追求茶葉的自然本真之味,元代初步興起的炒青綠茶變得盛行。殺青工藝的出現(xiàn)標志著人們已經(jīng)掌握了控制發(fā)酵程度的奧秘,從蒸汽或鍋炒方式的轉變意味著殺青工藝的提升:進一步降低青草氣,激發(fā)和提升了茶葉內在香氣。

明代后期,在綠茶殺青的基礎上,安徽霍山的茶農(nóng)發(fā)現(xiàn)增加悶黃工藝可出現(xiàn)“黃葉黃湯”的品質,創(chuàng)制出了黃茶(許次紓《茶疏》)。16世紀末期,又出現(xiàn)渥堆的后發(fā)酵工藝,創(chuàng)制出黑茶;人們又發(fā)現(xiàn)茶葉不殺青,先萎凋發(fā)酵,再后期處理還可以創(chuàng)制出不同的茶葉類型,于是在16世紀末期出現(xiàn)了黑茶,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出現(xiàn)了紅茶,18世紀末到19世紀上半葉出現(xiàn)了白茶和烏龍茶。新的茶類的紛紛創(chuàng)制,既說明長江流域勞動人民茶葉加工技術在不斷進步,同時也不斷豐富和滿足著人民群眾對豐富口感的需求。

加工茶葉需要一定的工具。蒸青工藝的七個環(huán)節(jié),會用到采茶、蒸茶、搗茶、成型、焙茶、穿茶、藏茶等19種工具。宋代有所簡化,常見的有甑、榨、布帛、竹皮、柯、盆、磨、棬模、笪等9種制茶工具。這些制茶工具多從長江流域盛產(chǎn)的竹、木等中取材。除了生產(chǎn)工具,茶葉的消費過程中還要用到“器”,即品飲茶葉的茶器(宋代后茶具和茶器已不嚴格區(qū)分)。唐代盛行煎茶飲法,在取水、炙茶、碾茶、羅茶、取火、烹煮等環(huán)節(jié),要用到陸羽記錄的“二十四器”。宋代盛行點茶之法,審安老人在《茶具圖贊》中用白描手法繪出十二件茶器圖形,稱之為“十二先生”。明清以后,壺泡法流行,白瓷茶甌、紫砂壺使用廣泛。盡管品飲茶葉的器具互有出入,但都要用到茶碗、茶壺、茶則、茶夾、茶巾等,這些器物同樣多用長江流域的陶土、礦泥、竹木、絲織品等制成。

▲《茶具圖贊》中的“茶具十二先生”

隨著飲茶風氣的不斷普及和擴散,茶葉消費“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到了“窮日盡夜,殆成風俗”(封演《封氏聞見記》)的程度。茶葉的核心產(chǎn)區(qū)位于長江流域,而消費地遍及全國甚至海外,茶葉生產(chǎn)和消費地域的不匹配性帶動了茶葉貿(mào)易的崛起。茶葉比較輕便、貨值高,便于長途運輸,于是大宗貿(mào)易快速發(fā)展。早在漢代,茶葉就被攜至西藏阿里地區(qū),唐代向邊疆塞外販賣茶葉的茶馬貿(mào)易得到發(fā)展;宋代和明代茶葉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大量外銷;清代萬里茶道興起,茶葉向俄羅斯等地售賣。借助這些貿(mào)易網(wǎng)絡,長江流域的茶葉源源不斷地運往全國及世界各地。

以稻米為食,以茶葉、桑蠶等換取日用物資,是長江流域百姓安身立命的手段和理想化的生活方式。風俗所及,明清時期珠江流域也以這種生活為風尚,士大夫階層則往往在山中構筑精舍講學,茶葉收入是他們重要的經(jīng)濟來源,“中有稻田茶丘十余畝,旁有人居七八村,皆衣食于茶”(屈大均《廣東新語》)。茶葉貿(mào)易利潤豐厚,早在敦煌文獻《茶酒論》中就描述長江下游的江浙一帶,茶商靠茶葉流通成為巨賈,“舒城太湖,買婢買奴。越郡余杭,金帛為囊”。茶葉是長江流域業(yè)者發(fā)家致富的“綠色黃金”。

產(chǎn)業(yè)和貿(mào)易的發(fā)展,又促進了政府推出茶葉行政管理及課稅政策。唐朝政府創(chuàng)制了貢茶、茶稅、榷茶等茶政制度。宋代茶政制度進一步完善和強化,出現(xiàn)了交引法、折中法、貼射法、現(xiàn)錢法等,在邊疆設立了榷場貿(mào)易,設置了買馬司等機構。長江流域出產(chǎn)的茶葉在換取戰(zhàn)馬、鞏固邊疆、促進民族融合等方面長期承擔著獨特的歷史使命。

三、以茶為媒:族群、生活與藝術

人類學者肖坤冰曾以閩北山區(qū)的茶葉產(chǎn)業(yè)為例,研究了清朝到新中國成立前“茶葉流動”下的物質、空間與歷史敘事。以大歷史、長時段的視野觀察,這種“流動”的故事不僅僅發(fā)生在閩北,整個長江流域皆以茶為媒介,促進了族群、生活和文化藝術的發(fā)展和變遷。

隋唐時期,長江流域得到充分開發(fā),南方和北方發(fā)展呈現(xiàn)均衡之勢。安史之亂后,北方藩鎮(zhèn)割據(jù)、殺伐不斷,大量人口被迫南遷,中國經(jīng)濟重心日益南移,形成了早期的“長江經(jīng)濟帶”,出現(xiàn)了“賦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盛況。隨著民族的融合和時代的發(fā)展,目前長江流域共同生活著漢族、土家族、苗族、彝族、侗族、藏族、回族等50多個民族,人口和生產(chǎn)總值雙雙超過全國的40%。在傳統(tǒng)的社會生產(chǎn)方式之下,這些人群多聚族而居,茶葉是他們的重要產(chǎn)業(yè)。茶葉與人民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日益結合,孕育出豐富多彩的茶文化生活。

以茶為飲、為食,茶在長江流域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唐代的煎茶茶藝、宋代的點茶茶藝、明清以來的泡茶茶藝等,在長江流域孕育和誕生,并向全國傳布。除了主流的品飲方式外,長江流域還有富有地域特色的飲茶文化,杭嘉湖一帶有青豆茶、元寶茶等;西南有侗族、瑤族有打油茶,白族有三道茶,藏族有酥油茶等;華中有湖南擂茶,土家族的油茶湯等。

以茶為會,舉辦茶宴和茶事雅集活動,長江流域的人文往來頻繁。唐代可稽考的茶會有劉長卿惠福寺茶會、武元衡資圣寺晚春茶會、錢起長孫宅茶會、李群玉等人的私人茶會。特別是浙江湖州多次舉辦茶會,主要參與成員有顏真卿、皎然、陸羽等。明清以后茶館興起,普通百姓有了日常的公共文化生活空間,可在其中從事下棋、聽書、看戲等休閑活動。特別是在長江上游的四川,茶館文化蔚為大觀,這在王笛《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 1900-1950》書中有細致入微地呈現(xiàn)。

以茶為禮,人們寄茶、謝茶、贈茶、品茶等,都要賦詩,出現(xiàn)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白居易的《蕭員外寄蜀新茶》《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想羨歡宴》,元稹的《一至七字茶》,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实圻€會將從顧渚貢茶院得來的新茶,分賜群臣,以示恩寵;臣子上表申謝,謝茶表名篇紛出,較有代表性的是武元衡《謝賜新火及新茶表》。

以茶為俗,茶葉在長江流域的歲時節(jié)令、誕生禮儀、喬遷新居、婚喪嫁娶、宗教禮儀等生產(chǎn)和生活中,被賦予了多重功用。男女以借茶為由邂逅、以茶排遣憂思、以茶代酒憑吊逝者、以茶求子、以茶禮求婚,聚會飲茶并以茶事笑話取樂,僧人以茶待客、以茶筵作為宗教儀式還愿等。

以茶為娛,長江流域的茶農(nóng)將茶與舞蹈、歌曲等結合,創(chuàng)造了勞動號子、采茶歌、采茶戲等娛樂形式。安徽皖西地區(qū)有《采茶》《鋤茶歌》,黃山地區(qū)有《請茶歌》;浙江有建德有《順采茶》《倒采茶》燈調曲目;湖北鄂西山區(qū)有勞動茶歌、抒情茶歌、儀式茶歌等;湖南辰溪茶山號子;茶歌在江西民歌中占有很大比重,并發(fā)展成了風格多樣的采茶戲,演員多手執(zhí)茶籃燈、扇子等道具,載歌載舞,勞動和歡愉盡在其中。

以茶為藝,茶是文學、書法、繪畫、陶瓷等藝術形式熱衷表現(xiàn)的對象。除詩詞曲賦外,小說、散文等也經(jīng)常描繪茶葉,如《三國志通俗演義》《紅樓夢》《老殘游記》等。當代作家王旭烽著有“茶人三部曲”,以家族敘事的方式勾勒了以杭州為中心的長江流域茶文化在近現(xiàn)代社會轉型和發(fā)展的生動圖景,并摘得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的桂冠。書法方面,唐代書僧懷素的《苦筍帖》、北宋名臣蔡襄的《十詠詩帖》等皆是茶與書法結合的名篇;茶畫更是名品、名家頻出,唐代的《宮樂圖》、宋徽宗的《文會圖》、明代唐寅《事茗圖》等,都被視為珍品。茶與陶瓷藝術結合的典范是茶具,景德鎮(zhèn)、宜興等地出產(chǎn)了眾多融實用與藝術為一體的茶碗、茶壺等,至今不衰。

以茶為媒,長江流域的茶葉和茶文化連接了個體與族群、物質和精神,是長江文明皇冠上的“綠色明珠”。

參考文獻

陳文華:《長江流域茶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劉禮堂、萬美辰:《唐代長江流域的茶葉種植與飲茶習俗》,《江漢論壇》2019年第11期。

劉禮堂、吳遠之主編:《中華茶文化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宋時磊:《唐代茶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版。

宋時磊:《中國茶文化的形成、發(fā)展及影響》,《人民論壇》2022年第19期。

吳覺農(nóng):《茶經(jīng)述評》,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5年版。

袁禎清、宋偉:《宋元時期制茶工具考略》,《安徽史學》2022年第3期。

康健主編:《祁門紅茶史料叢刊》,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

黃柏權:《挖掘長江流域茶文化資源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新華日報》2022年9月6日第13版。

(作者簡介:宋時磊,武漢大學茶文化研究中心、漢語寫作研究中心研究員,本文系國家社科重大招標項目“‘一帶一路’視野下西南茶馬古道文獻資料整理與遺產(chǎn)保護”階段性研究成果)

來源: 澎湃私家歷史

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紅茶研究院丨紅茶沖泡篇—茶器

茶具,又稱茶器,按狹義的理解,主要指茶杯、茶碗、茶壺、茶盞、托盤等飲茶用具。種類繁多,造型精美,既有實用價值,又有藝術價值。從粗陋簡單的土陶茶具到各種質地精良、精美絕倫的金銀、瓷質或紫砂茶具,它經(jīng)歷了許多的發(fā)展變化。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蓋碗沖泡紅茶用到的主要茶器,及其這些器具的用途。方便大家以后在沖泡紅茶的時候,能夠正確的使用這些茶器,泡出優(yōu)質的茶湯。?

蓋碗,是沖泡茶葉的主要茶器,可以直接沖泡,也可當茶盅獨自酌飲。蓋碗可分為蓋、碗、托三個部件。

茶海,一般叫公道杯,用于勻湯,使每個客人喝到的茶都是一樣的,起到公平公道的作用。

茶濾,放于茶??谏蠈Р铚?,過濾茶渣和雜質,使茶湯清亮明凈。

品茗杯,用于盛放茶湯,品茶。

杯墊,承放茶杯的小托盤,避免茶湯燙手,也美觀。

茶夾,用于取茶渣,洗杯時防燙。

茶針,疏通茶壺內網(wǎng)和壺嘴,也可以撬餅茶,做為撇去茶沫的茶器。

茶則,是一種用于取茶的用器。

茶匙,將茶葉從茶荷中撥入茶壺或蓋碗的器具。也可用于置茶、挖茶渣。

茶荷,多功能器具,除兼茶則、茶匙的作用外,還可觀察茶形、判斷多少、聞干香。

茶筒,擺放茶則、茶匙、茶夾等器具的容器。

稱重器,用于稱取投茶量。

煮水器,主要有炭爐、玻璃水壺、電熱水壺、電磁爐等,用于將水燒開。選用要點為茶具配套和諧、煮水無異味。

茶巾,主要用于將茶海等茶器上殘留的雜水擦干;抹凈桌面水滴。

干泡臺,和茶船一樣,都是承放茶壺或蓋碗的器具,但不能用于盛接溢水及淋壺茶湯。

茶盂,作用是裝棄置茶水和茶渣。

以上均為常用茶器,其中茶筒、茶針、茶夾、茶匙、茶則、茶漏被稱為茶道六君子。而茶漏在蓋碗沖泡紅茶的過程中則很少使用。

參考文獻

1.?中華茶藝/丁以壽主編.--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9

找到約308條結果 (用時 0.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6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