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茶十道德與茶道沒什么關系的是

找到約1條結果 (用時 0.003 秒)

《茶經》:茶的命名之書

《茶經》在今日汗牛充棟的茶書著作中依舊閃閃發(fā)光,并且是光芒最為顯要的一本茶書。因為這本茶書,是一切茶書之始,猶如茶道之始,它對茶的命名之功不朽,任何一本茶書都不可替代。

陸羽《茶經》,對于好茶之人早已家喻戶曉,各種研究文章早已汗牛充棟,似乎再沒什么可說的。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原因很簡單:短短七千余字的《茶經》,被尊為世界茶書第一經典。而經典的魅力,正在于可以反復揣摩品讀,就像一杯永遠不會喝淡的茶,經歷時間的反復沖泡,依舊茶味深厚,魅力猶在?!恫杞洝返倪@種神奇,來源于它是各種茶書的源頭,是人類世界第一次對茶的命名,對茶的發(fā)現。通過陸羽之手,作為一種存在了不知多少萬年的自然之物的茶,第一次以優(yōu)雅華麗的身份,進入了人類的文明世界,成為一種和人類生活與精神世界息息相關的文明之物。和任何一種來自源頭的事物一樣,它隱藏著這種事物最初的密碼,奠定了這種事物最初的基因,無論它在日后的時光里如何變化,但這種密碼和基因是不容易變異的?!恫杞洝妨鱾鞯浇袢?,已經趟過了近一千三百年的時光,它的魅力依舊存在,正在于隱藏在《茶經》里的密碼和基因并未發(fā)生嬗變。

陸羽的誕生,為茶登堂入室,進入人類文明的大雅之堂準備了一個最恰當、最好的人。關于陸羽的生平,由于史料有限,至今仍有許多晦暗不明的地方。但陸羽自己寫的《陸文學自傳》提供了最為基礎可信的史料?!蹲詡鳌分?,陸羽說自己“陸子,名羽,字鴻漸,不知何許人也……有仲宣、孟陽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為人才辯,為性褊躁,多自用意,朋友規(guī)諫,豁然不惑。凡與人宴處,意有所適,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謂生多嗔。又與人為信,縱冰雪千里,虎狼當道,而不誆也……”由此可知,陸羽幼年孤苦,是一位被棄于草木之中的孤兒,性格孤僻,容貌丑陋,我行我素,但是重承諾,講義氣。自傳中還說到他的大致經歷,三歲被人遺棄于江邊草野,為竟陵大師智積收養(yǎng),早歲學禪,后鐘情于儒家典籍,后離寺為伶人,習樂工,成為“伶正”(伶人的老師,類似劇作家兼導演);青年以后詩歌漸聞名,與當時著名文人崔國輔,著名詩僧皎然等人交好。自傳最后,陸羽自述:“自祿山亂中原,為《四悲詩》,劉展窺江淮,作《天之未明賦》,皆見感激,當時行哭涕泗。著《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譜》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茶經》三卷,《占夢》上中下三卷,并貯于褐布囊。”由此可知,陸羽如他同時代的詩圣杜甫一樣有肝膽,并且也是一位有些名氣的詩人(《全唐詩》錄他的詩作兩首),同時,他還是一位音韻和文字學家、演員、劇作家、史學家、傳記作家、旅游家、地理學家和茶學家。雖然,陸羽在當時主要以詩文聞名,但從他的身份、經歷和著述來看,他主要是一位博學的“雜家”,這種身份在傳統(tǒng)中國文化界并不受到重視??傮w來看,陸羽出生孤苦,早歲艱辛,青年、中年時期四處漂泊,到了晚年由于名聲顯著,處境才好起來,被皇帝下詔拜為太子文學,徒太常寺太祝,但陸羽未就職。

陸羽的人生經歷的個性修養(yǎng),使他成為寫作《茶經》,為茶命名的最為恰當的一個人。茶性苦寒,來自山間草野,陸羽身世亦苦寒,來自江濱草木,陸羽通茶性,通的不僅是茶的脾性,還有一種個人身世之感,使他筆下的茶,有了一種與生命契合感情;草木之中,茶性高貴,為“南方之嘉木”,陸羽的品性亦高潔,只有高潔的品性,才能理解和賦予茶以高貴的品性;茶性高貴而不離山川草野,有一種骨子里的樸素,陸羽雖品性高貴但卻身世孤苦,長期沉淪下潦,個性里有一種質樸率真,正合茶的樸素;茶生四方山川,性質各地不同,陸羽嗜茶而游歷四方,遍知各地好茶、好山、好水,一生閱茶無數,方可謂知茶懂茶之人;茶至盛唐,茶事已盛,但尚無一人為茶作傳,而陸羽偏好史學,《茶經》正是首篇為茶作傳之書,輕車熟路;茶有一種低調、安靜的詩性,陸羽是一位富有詩才,稍有詩名,并不怎么顯要于當時的詩人,這樣的人書寫《茶經》,剛好契合茶那種不聲不響,但卻極有力量的詩性;茶中有道,但在陸羽那個時代,茶道還是一件尚待發(fā)明的事情,而陸羽早歲在寺廟習禪長大的經歷,對飲茶以利習禪有切身體會,于茶中之道亦有察覺,雖未對后世津津樂道的所謂“茶道”有所渲染,但他依舊節(jié)制而隱蔽地表達了他心中的茶道。總之,陸羽生前,雖嗜茶,但茶學在當時流行的價值譜系中尚屬上不了臺面,尚未登堂入室的“余事”,陸羽隨意弄弄這點“余事”,一不小心把自己弄成了后世尊奉的“茶圣”,這或許是他生前從未想到的,但對歷史來說,他的生命,似乎就是為茶準備的。

短短七千余字的《茶經》,三卷十篇,成為世界茶書圣典,以今日茶學的角度來看,似乎并沒那么重要,它的存在,無非就是讓今日的我們得以了解盛唐以前的茶學、茶事狀況。而今日的茶學、茶事和當年相比,早已發(fā)生了滄海桑田的變化,《茶經》的價值以現實功用而論,似乎并無多少價值。但真正的歷史,拒絕這種功利的評判,它唯一尊重的事物只是時間。而在時間中,《茶經》在今日汗牛充棟的茶書著作中依舊閃閃發(fā)光,并且是光芒最為顯要的一本茶書。因為這本茶書,是一切茶書之始,猶如茶道之始,它對茶的命名之功不朽,任何一本茶書都不可替代。

《茶經》首次在語言學上為茶命名,在《茶經》之前,茶有許多名字,《茶經》一出,茶正式命名為“茶”,別的名字只能從屬。

《茶經》之前,茶樹為一種普通樹種,并無稀有之處,《茶經》一出,茶樹方始為“南方之嘉木”,一舉奠定茶樹的精貴地位。

《茶經》之前,茶只是一種大家習以為常的普通日用之物,并無品性可言,《茶經》一出,茶始有大用,“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茶的飲用,不僅有關于身體的需要,也關乎道德的修養(yǎng)。

《茶經》之前,選用鑒別茶葉,算不上一門上得了臺面的技藝,《茶經》一出,識茶成了和識別人參同等重要的事情。

《茶經》之前,茶的產地是沒有版圖的,很少有人在意這樣的事情,《茶經》一出,茶的產地有了在大唐帝國內清晰的版圖,之后,這樣的版圖還將向全世界擴散。

而最重要的是,《茶經》之前,茶沒有歷史。在那時的觀念中,歷史是神靈人類共同創(chuàng)造的,一種事物,沒有人類記載之前,算不得文明之物?!恫杞洝芬怀觯藗兪贾?,茶的歷史,竟然那么久遠,可以追溯到神農時代,在陸羽寫作《茶經》的時候,茶早已和中國歷史上聲名顯赫的四十余位著名人物發(fā)生了關系。陸羽以寫作史書的精神書寫《茶經》,不僅創(chuàng)造了茶的歷史,也開拓了茶的歷史。

而《茶經》最大的密碼在于,在陸羽心中,茶是和神靈造化萬物相通的。茶中有道,徹悟了茶中之道,也就徹悟了生命存在之道。如今,汗牛充棟的各類茶書里,有許多早已外道千里,有《茶經》這樣的圣典存在,茶的氣味,就不容易被它們弄壞。

來源:普洱雜志

如有侵權 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1條結果 (用時 0.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