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茶壺的種類及名字

找到約10條結(jié)果 (用時 0.004 秒)

古老中國茶的現(xiàn)代表達 —— 新式茶館 tea'stone 特色解析(三)

新式茶館tea'stone的特色解析系列推出以來,得到了很多茶友和關注。第一期我們討論了tea'stone的品牌調(diào)性,第二期我們闡述了它的經(jīng)營特色,今天是tea'stone 特色解析的最后一個部分,讓我們來看看tea'stone是如何打造自己的產(chǎn)品特點和針對它瞄準的28至45歲的目標客群來構(gòu)建消費體驗的。

繁瑣的選茶工序,復雜的泡茶手法、傳統(tǒng)的呈現(xiàn)形式……在固有的印象里,中國茶往往與這些元素緊緊地捆綁在一起。對于大多數(shù)年輕人而言,這可能阻隔他們愛上茶文化,減少了更多接觸茶的機會。

tea'stone卻在在傳承的基礎上作出適當調(diào)整,讓中國茶變得時尚而獨具美感。

全景呈現(xiàn),造就飲茶新儀軌

1

異形茶器

tea'stone的每件器物都有傳統(tǒng)文化做注腳,傳承的基礎上實現(xiàn)中國茶的時尚表達。很多人因為“月亮瓶”這個網(wǎng)紅產(chǎn)品而了解認識到tea'stone,而“月亮瓶”的靈感是來自北方游牧民族隨身攜帶的皮酒囊,這個標志性的圓形玻璃瓶往往和布滿波紋紋理的“山河杯”相呼應搭配,用來放置冷萃茶,備受年輕人的喜愛。

還有一種值得介紹的茶器是店內(nèi)出鏡率極高的“小黑胖”,其名字為“陶淵茗的壺”。其設計以非遺蔚縣青砂器為靈感,黑色霧面啞光工藝將東方古韻與北歐極簡融為一體。而且,它經(jīng)流體力學設計,還解決了倒茶時壺嘴漏水的尷尬場景;以隋唐的邢窯執(zhí)壺為原型的“水經(jīng)注”,用高硼硅玻璃吹制,以現(xiàn)代設計致敬千年名器,顏值與安全性兼具。

tea'stone的茶并不是用傳統(tǒng)的陶瓷茶壺茶杯盛著,而是用各色精致的玻璃瓶,有種酒的質(zhì)感。比如說tea'stone的招牌茶——神作冰茶xo,清澈透亮的茶湯置入月亮瓶中像是一瓶香水,從瓶中倒出一杯“薄荷綠”,山河杯獨特的造型帶來絲綢般的夢幻茶色。輕輕撥弄冰球,讓它旋轉(zhuǎn)起來,再倒入茶湯,特別有喝酒的氛圍。

2

“一人一席”的儀式感

為了匹配目標消費群體的需求,tea'stone創(chuàng)出了“一人一席”的喝茶方式。

“一人一席”的具體流程是在顧客下單后由茶藝師完成沖泡,再把茶湯以茶席的方式提供給顧客。這種茶席保留了中國茶席中的經(jīng)典元素,將一壺、一杯、一茶點凝練為精致的一席,將飲茶的主動權(quán)交到年輕人的手中,在保留儀式感的同時,也為年輕人提供恰到好處的喝茶氛圍。

在茶品的種類上,tea'stone店內(nèi)有冷茶和熱茶之分。冷茶一般會用前面介紹的“月亮瓶”來盛置;熱茶的話一般放置在黑色的提壺中,提壺下面往往會有一個燃燒著的小蠟燭來保溫,確保顧客能一直喝到熱茶。tea'stone還根據(jù)不同的熱茶種類來搭配店內(nèi)特制的傳統(tǒng)茶點,而且每份茶的茶盤內(nèi)均有一張卡片寫著茶名、產(chǎn)地和特色,讓顧客品鑒前有所期待,讓對茶葉即使一無所知的人,也可以從中感受到一壺茶的內(nèi)涵。

tea'stone“一人一席”飲茶新儀軌,也徹底打開了年輕人喝茶的新方式。這種喝茶方式,在泡茶、倒茶、喝茶、嘗茶點的過程中,去除一些繁瑣程序,留下了儀式感,構(gòu)建了獨享式的品茶場景,更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口味和生活習慣,也能夠讓更多年輕的消費群體了解中國茶文化。

3

一次性茶湯

Tea’Stone的每位茶師都經(jīng)過專業(yè)的茶學及茶藝培訓。他們深諳每一款茶的風格秉性,伴以跟茶葉匹配的沖泡器具與技法,保證茶湯出品的質(zhì)量。

值得注意的是,產(chǎn)品雖是純茶,但壺中卻沒有茶葉,這與喝傳統(tǒng)茶館續(xù)茶的做法有根本性的差別。也許有基于商業(yè)考量,提高翻臺率的因素在里面,但更大原因可能還是在體驗感與茶湯品質(zhì)之間找平衡。

茶葉續(xù)泡,要么越來越淡,要么泡久味澀,Tea’Stone由茶藝師只取最精華的一段茶湯,盛入出品容器中,其他的茶湯都不要。那么不論消費者飲用得慢或快,都不會影響茶的風味,可以說是降低了飲好茶的門檻。年輕消費者或許不懂茶,但好不好喝,試一口就知道。

體驗+零售,形成茶消費全周期

1

新消費場景構(gòu)建新的消費體驗

tea'stone 以現(xiàn)代生活為主線,通過場景化布局,提供著飲茶的可能性和情境感。

在 tea'stone 的場景中,可以是獨自一人的茶席,也可以是三五好友的茶席,沒有人數(shù)的限制;可以在家,也可以來到戶外,沒有地點的限制;從早到晚都有不同的茶對應不同的心情狀態(tài),沒有時間的限制。

2

新零售模式構(gòu)建新的沉浸式體驗

自創(chuàng)立以來,tea'stone一直倡導茶美學生活方式,致力于打造沉浸開放式的體驗售賣空間,除了喝到的茶,在店里看到的花、使用的茶器,甚至桌椅家居皆可購買。

超多精美茶具也可以挑選,無論是店內(nèi)原創(chuàng)的月亮瓶、山河杯、竹節(jié)杯,還是與設計藝術家合作的星球蓋碗、鈦晶廣口杯,將當代設計美學和先鋒工藝注入其中,都令人愛不釋手,為飲茶多增添了一份儀式感。

除了現(xiàn)場飲茶,tea'stone也非??粗氐昝媪闶邸?/p>

就像星巴克賣咖啡豆那樣,tea'stone精選了108種茶,用一排排整齊的小格子精致陳列,每個格子上用標簽詳細介紹了茶葉的品類特征、產(chǎn)地、風土與風味,就像一個茶文化微型博物館。所有茶葉50g起售,哪怕是比較貴的茶餅,都可以撬開少量購買,讓年輕人入坑的門檻大大降低。

茶可以送禮可以隨時沖泡,作為零售或許比咖啡豆更有市場。tea'stone在過往采訪中表示,品牌盈利模式65%源自茶飲本身,剩余的35%歸功于零售。看似在賣精品茶飲,實則在銷售茶葉。

tea'stone提供的體驗則讓消費者在多次快消中找到合適的茶葉,順理成章地去零售區(qū)購買。同時,茶葉可小包裝售賣,更符合年輕人細碎的消費習慣。降低購買門檻時,門店也達到了“薄利多銷”的目的。

tea'stone在傳承的基礎上作出適當調(diào)整,用“日料店+酒吧+咖啡館”的形態(tài)來做中式茶館,同時將東方審美進行時尚化表達,打造中式茶飲社交空間,受到年輕人群歡迎,從而給予了傳統(tǒng)茶文化更強的生命力。

來源:茶館網(wǎng)

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春節(jié)我國各地的飲茶習俗



茶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國飲,對于茶,人們有許多約定俗成的講究。春節(jié)飲茶,最能體現(xiàn)那些習俗。



北京



北京人愛喝茶,普通的日子與春節(jié)所喝的茶并無太大區(qū)別。


屬于北京的茶主要是茉莉花茶,就是用綠茶茶坯經(jīng)過茉莉花窨制而成的茶,在早也叫香片。張愛玲有篇著名的中篇小說叫《茉莉香片》,說的就是這種茶。


茉莉香片的也分三六九等,如 “蒙山云霧”、“雙窨梅蕊”、“鐵葉大方”等等,近年來比較時興的還有“茉莉大白毫”、“茉莉毛峰”,品相和價格相處懸殊。


但老北京對喝茶的茶具頗為講究,有一定規(guī)格。普通人家沏茶多用茶壺,一個黃銅茶盤子,擦得亮亮的,上擺一把細瓷茶壺,配六個同色花樣小茶杯。茶葉罐、蓋碗,需是成套的,蓋碗是給貴客或家中老人用的。




老北京人喝茶也有規(guī)矩,一般富裕講究的家庭,喜歡單用茶杯,就是那帶蓋兒的瓷茶杯。


泡茶時主人、客人每人一杯,茶葉直接放入杯中,茶葉不宜放得太多,茶水不能太滿。如果講老禮兒,沏茶續(xù)水,永遠不能讓杯子里的水太滿。通常的規(guī)矩是七分茶八分酒。也就是說沏茶時,水只能倒七成,倒十成就溢出來了。還有一種規(guī)矩就是“悶”茶。把瓷杯里的茶葉用少許熱水悶泡好,待客人來時用開水沖開,茶香及濃。


老北京人喜歡用蓋碗喝茶,這里的講兒很多。用蓋碗上茶,首先茶水只能倒七分。用蓋碗喝茶時,要一只手捧著托碟和碗,另一只手把蓋輕輕掀開一道縫兒,然后舉到嘴前小啜。千萬不能把碗蓋拿起來,像用杯子喝水那樣。如果把碗蓋拿在手上,一仰脖把碗里的茶喝干,那是對主人的不敬。


主人也不能隨意掀開碗蓋續(xù)水。這里有規(guī)矩,只要客人把碗蓋拿起來,靠在蓋碗的托碟上。這個動作就等于告訴主人碗里該續(xù)水了。如果客人一直沒有把碗蓋拿起了,可以拿起茶壺問客人是否可以續(xù)水,不能主動把客人的碗蓋掀起了續(xù)水。


如果用茶壺沏茶續(xù)水,必須側(cè)一下身,把壺拿起來,一只手拿壺,另一只手扶著壺蓋慢慢地續(xù)。續(xù)水后把茶壺放到桌子上,切忌壺嘴不要對著客人,壺嘴對客人那是罵人那。


客人接受主人續(xù)水,要稍欠起身表示謝意,別人給您倒茶,懂禮兒的人就會用食指和中指在桌子上輕輕敲擊三下,以示謝意,這叫“金雞三點頭”。



福建



福建是茶之王國,福建人對茶自然情有獨鐘。閩南民間有“寧可百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的俗語;閩北山民也有“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的俗語。


在許多地方,人們均有早晚飲茶的習慣,對茶的依戀幾乎到了迷醉的地步。大抵上,閩南人嗜烏龍茶,福州人好花茶,閩北人喝烏龍茶和綠茶,閩東人則飲綠茶。因此,八閩形成富于地方特色的茶文化。


福建人飲茶,從茶具、水質(zhì)、用茶種類到斟飲的各個程序均備極考究。唐、宋時興的“斗茶”遺風在各地仍歷歷可尋。其中以閩南人的“茶道”和客家人的“擂茶”最見功夫。



閩南人飲茶講究“水、火、茶具”三要素。茶具中的壺、杯、盤,或方或圓或扁,多式多款,上鏤山水人物及花鳥,玲瓏精致。閩南人認為,茶具越用越珍貴,長年泡茶之壺,壺內(nèi)“結(jié)牙”(即茶垢),老輩人說“結(jié)牙茶壺”即使不放茶葉也能泡出茶香;還有誰家“結(jié)牙”多,誰家最有禮的說法。


客人來臨,主人必拿出“茶米”,泡出一小壺濃茶,口稱“泡tay,泡tay?!?tay即茶)熱情地邀請你喝上幾杯,然后再拉家常,俗稱“喝上兩杯再說”??蛠頍o茶等于失禮。閩南人心目中甚至茶重于酒。


在閩北及閩西北山區(qū)還有一種古樸奇特、熱鬧有趣的“茶道”——擂茶,它足以和功夫獨到的閩南“茶道”分庭抗禮。


擂茶,俗稱“客茶”,因為它是客家人的飲茶習俗。原名叫“三生湯”(主料為茶葉、生米、生姜)。在各地還有種種別稱,寧化稱“米茶”,將樂稱“揉揉茶”,泰寧人稱“泡茶”(遇婚喜時請喝的擂茶稱“喜茶”)。這些地區(qū)民眾自古視擂茶為家珍,凡走親串戚,朋友聚首,平日生活里事無大小都要喝擂茶,沿襲經(jīng)年,成了當?shù)刈钇毡?、最隆重的待客禮節(jié)。


喝擂茶,盛行于將樂、邵武、泰寧、建寧、光澤、寧化、順昌、明溪、武平等地,其中以將樂擂茶最具代表性。


福建很多人天天都在喝茶。春節(jié)的福建,應是喝各類茶最多的地方了。



杭州/上海



元寶茶最初流行于南宋臨安今杭州,是當時大戶人家在春節(jié)時接人待客必備的茶。它所表達的意思,是祝??腿嗽谛碌囊荒昀锛槿缫?、財運亨通。


杭白菊象征吉利,金橘象征富貴,橄欖象征金元寶。橄欖,金橘,菊花在碗中起伏象征對客人的歡迎,好客和祝福。




因寓意美好吉祥,元寶茶成為江南各地春節(jié)敬客普遍選擇。選用泡元寶茶用蓋碗泡皆多。選料時,杭白菊要成朵,不雜,不散,不艷,不碎,朵朵菊花白葉生輝,生機勃勃;金橘貴在鮮黃,結(jié)實透亮;橄欖特顯黃皮,結(jié)實,透亮,果皮細膩。


沏泡完整的元寶茶又稱元寶湯。茶湯金黃,湯色明亮,碗底無碎物清澈明亮,湯面無碎物,湯內(nèi)沒有雜碎菊花花瓣。朵朵白菊展開飽滿,菊花聚散有致.顯露碗中“花中有元寶,湯面有菊花”。



臺灣



臺灣民眾喜好茶,不分男女老少,四季皆飲茶,基本上和大陸南方的茶俗一樣。


早期臺灣人喝茶方式近似工夫茶,轉(zhuǎn)圈逐杯斟茶叫“關公巡城”;待壺中茶水幾乎盡出時,逐杯點滴則謂之“韓信點兵”。這種在臺灣傳統(tǒng)稱為“老人茶”的飲茶方式,顯然是祖上從大陸家鄉(xiāng)渡海流傳而來。




臺灣全島幾乎都產(chǎn)茶,北部有坪林和文山茶區(qū)、中部有梨山與凍頂茶、南部則以阿里山茶最為出名。茶葉種類,以各式各樣烏龍 ( 包種茶、鐵觀音、高山茶和東方美人茶) 和紅茶較出名,其中“東方美人”茶,更是風靡海內(nèi)外。


針對不同種類的茶,臺灣人的飲茶方式相當講究,而“包容”就是臺灣茶文化最主要的精神。


多彩多姿的正月,在臺灣也叫做“端月”。近年,臺灣人除了在日常中飲茶,也邀集好友們在此時舉辦“新春圍爐茶會”。


在茶桌下置一火盆,盆內(nèi)生起龍眼炭,四周置錢多枚圍成一圈,茶人圍爐團聚品茗。司茶人熟練地用滾水溫燙茶具,經(jīng)賞茶、置茶入壺后,再把已經(jīng)放有茶葉的茶壺、茶杯以滾水澆燙一遍;第二道滾水沖茶后,倒入勻杯中,并分湯到品杯飲用。如此在新春正月的喜氣中邊品邊飲,豈止喝茶解渴,更見品茶的興味。


這種屬于茶人間團聚的新春茶會,也越來越多茶人喜歡“靜心細品”,主張在茶會進行中禁默不語,靜心品茶,細細體會主人獨具的用心,也在新將到來的一年,帶回無限的祝福。



廣東/新加坡





農(nóng)歷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jié)彩,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


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fā)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zhuǎn)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工夫”一詞,在潮汕話中是做事方法講究的意思。所謂功夫茶,并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潮汕工夫茶有一套講究茶具、茶葉、用水、沖法、品味的茶經(jīng)。


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即使喬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著品功夫茶這個風俗??梢哉f,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春節(jié)與茶不得不說的故事

茶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國飲,在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敬茶,成了我們這個禮儀之邦、文明古國的傳統(tǒng)禮節(jié)。而且,隨著飲茶習俗的歷史演變,日常的茶風茶禮漸漸變得越來越具有藝術性,對于茶,人們就有了許多約定俗成的講究。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一節(jié)一度最重視的節(jié)日。春節(jié)的基本含義是一年之始萬象更新。茶是中國最普及的飲料,被列為開門七件事之一。

北京

北京人愛喝茶,普通的日子與春節(jié)所喝的茶并無太大區(qū)別。屬于北京的茶主要是茉莉花茶,就是用綠茶茶坯經(jīng)過茉莉花窨制而成的茶,在早也叫香片。張愛玲有篇著名的中篇小說叫《茉莉香片》,說的就是這種茶。茉莉香片的也分三六九等,如 “蒙山云霧”、“雙窨梅蕊”、“鐵葉大方”等等,近年來比較時興的還有“茉莉大白毫”、“茉莉毛峰”,品相和價格相處懸殊。

但老北京對喝茶的茶具頗為講究,有一定規(guī)格。普通人家沏茶多用茶壺,一個黃銅茶盤子,擦得亮亮的,上擺一把細瓷茶壺,配六個同色花樣小茶杯。茶葉罐、蓋碗,需是成套的,蓋碗是給貴客或家中老人用的。

老北京人喝茶也有規(guī)矩,一般富裕講究的家庭,喜歡單用茶杯,就是那帶蓋兒的瓷茶杯。泡茶時主人、客人每人一杯,茶葉直接放入杯中,茶葉不宜放得太多,茶水不能太滿。如果講老禮兒,沏茶續(xù)水,永遠不能讓杯子里的水太滿。通常的規(guī)矩是七分茶八分酒。也就是說沏茶時,水只能倒七成,倒十成就溢出來了。還有一種規(guī)矩就是“悶”茶。把瓷杯里的茶葉用少許熱水悶泡好,待客人來時用開水沖開,茶香及濃。老北京人喜歡用蓋碗喝茶,這里的講兒很多。用蓋碗上茶,首先茶水只能倒七分。用蓋碗喝茶時,要一只手捧著托碟和碗,另一只手把蓋輕輕掀開一道縫兒,然后舉到嘴前小啜。千萬不能把碗蓋拿起來,像用杯子喝水那樣。如果把碗蓋拿在手上,一仰脖把碗里的茶喝干,那是對主人的不敬。主人也不能隨意掀開碗蓋續(xù)水。這里有規(guī)矩,只要客人把碗蓋拿起來,靠在蓋碗的托碟上。這個動作就等于告訴主人碗里該續(xù)水了。如果客人一直沒有把碗蓋拿起了,可以拿起茶壺問客人是否可以續(xù)水,不能主動把客人的碗蓋掀起了續(xù)水。客人接受主人續(xù)水,要稍欠起身表示謝意,別人給您倒茶,懂禮兒的人就會用食指和中指在桌子上輕輕敲擊三下,以示謝意,這叫“金雞三點頭”。如果用茶壺沏茶續(xù)水,必須側(cè)一下身,把壺拿起來,一只手拿壺,另一只手扶著壺蓋慢慢地續(xù)。續(xù)水后把茶壺放到桌子上,切忌壺嘴不要對著客人,壺嘴對客人那是罵人那。

福建

福建是茶之王國,福建人對茶自然情有獨鐘。閩南民間有“寧可百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的俗語;閩北山民也有“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的俗語。在許多地方,人們均有早晚飲茶的習慣,對茶的依戀幾乎到了迷醉的地步。大抵上,閩南人嗜烏龍茶,福州人好花茶,閩北人喝烏龍茶和綠茶,閩東人則飲綠茶。因此,八閩形成富于地方特色的茶文化。福建人飲茶,從茶具、水質(zhì)、用茶種類到斟飲的各個程序均備極考究。唐、宋時興的“斗茶”遺風在各地仍歷歷可尋。其中以閩南人的“茶道”和客家人的“擂茶”最見功夫。

閩南人飲茶講究“水、火、茶具”三要素。茶具中的壺、杯、盤,或方或圓或扁,多式多款,上鏤山水人物及花鳥,玲瓏精致。閩南人認為,茶具越用越珍貴,長年泡茶之壺,壺內(nèi)“結(jié)牙”(即茶垢),老輩人說“結(jié)牙茶壺”即使不放茶葉也能泡出茶香;還有誰家“結(jié)牙”多,誰家最有禮的說法。客人來臨,主人必拿出“茶米”,泡出一小壺濃茶,口稱“泡tay,泡tay?!?tay即茶)熱情地邀請你喝上幾杯,然后再拉家常,俗稱“喝上兩杯再說”??蛠頍o茶等于失禮。閩南人心目中甚至茶重于酒。

在閩北及閩西北山區(qū)還有一種古樸奇特、熱鬧有趣的“茶道”——擂茶,它足以和功夫獨到的閩南“茶道”分庭抗禮。喝擂茶,盛行于將樂、邵武、泰寧、建寧、光澤、寧化、順昌、明溪、武平等地,其中以將樂擂茶最具代表性。

擂茶,俗稱“客茶”,因為它是客家人的飲茶習俗。原名叫“三生湯”(主料為茶葉、生米、生姜)。在各地還有種種別稱,寧化稱“米茶”,將樂稱“揉揉茶”,泰寧人稱“泡茶”(遇婚喜時請喝的擂茶稱“喜茶”)。這些地區(qū)民眾自古視擂茶為家珍,凡走親串戚,朋友聚首,平日生活里事無大小都要喝擂茶,沿襲經(jīng)年,成了當?shù)刈钇毡?、最隆重的待客禮節(jié)。

福建很多人天天都在喝茶。春節(jié)的福建,應是喝各類茶最多的地方了。

杭州/上海

元寶茶最初流行于南宋臨安今杭州。當時是大戶人家在春節(jié)時接人待客必備的茶。它所表達的意思是祝福客人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財運亨通.杭白菊象征吉利,金橘象征富貴,橄欖象征金元寶。橄欖,金橘,菊花在碗中起伏象征對客人的歡迎,好客和祝福。

因寓意美好吉祥,元寶茶成為江南各地春節(jié)敬客普遍選擇。選用泡元寶茶用蓋碗泡皆多,選料時,杭白菊要成朵,不雜,不散,不艷,不碎,朵朵菊花白葉生輝,生機勃勃。金橘貴在鮮黃,結(jié)實透亮。橄欖特顯黃皮,結(jié)實,透亮,果皮細膩。

沏泡完整的元寶茶又稱元寶湯。茶湯金黃,湯色明亮,碗底無碎物清澈明亮,湯面無碎物,湯內(nèi)沒有雜碎菊花花瓣。朵朵白菊展開飽滿,菊花聚散有致.顯露碗中“花中有元寶,湯面有菊花”。

臺灣

臺灣民眾喜好茶,不分男女老少,四季皆飲茶,基本上和大陸南方的茶俗一樣,早期臺灣人喝茶方式近似工夫茶,轉(zhuǎn)圈逐杯斟茶叫“關公巡城”,待壺中茶水幾乎盡出時,逐杯點滴則謂之“韓信點兵”,這種在臺灣傳統(tǒng)稱為“老人茶”的飲茶方式,顯然是祖上從大陸家鄉(xiāng)渡海流傳而來。

臺灣全島幾乎都產(chǎn)茶,北部有坪林和文山茶區(qū)、中部有梨山與凍頂茶、南部則以阿里山茶最為出名;茶葉種類以各式各樣烏龍 ( 包種茶、鐵觀音、高山茶和東方美人茶) 和紅茶較出名,其中“東方美人”茶,更是風靡海內(nèi)外。針對不同種類的茶,臺灣人的飲茶方式相當講究,而“包容”就是臺灣茶文化最主要的精神。

多彩多姿的正月,在臺灣也叫做“端月”,近年,臺灣人除了在日常中飲茶,也邀集好友們在此時舉辦“新春圍爐茶會”,在茶桌下置一火盆,盆內(nèi)生起龍眼炭,四周置錢多枚圍成一圈,茶人圍爐團聚品茗,由司茶人熟練地用滾水溫燙茶具,經(jīng)賞茶、置茶入壺后,再把已經(jīng)放有茶葉的茶壺、茶杯以滾水澆燙一遍;第二道滾水沖茶后,倒入勻杯中,並分湯到品杯飲用,如此在新春正月的喜氣中邊品邊飲,豈止喝茶解渴,更見品茶的興味。

這種屬于茶人間團聚的新春茶會,也越來越多茶人喜歡“靜心細品”,主張在茶會進行中禁默不言語,靜心品茶,細細體會主人獨具的用心,也在新將到來的一年,帶回無限的祝福。

廣東/新加坡

農(nóng)歷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jié)彩,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fā)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zhuǎn)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工夫”一詞,在潮汕話中是作事方法講究的意思,這里指烹茶品茶方法的講究,潮汕工夫茶有一套講究茶具、茶葉、用水、沖法、品味的茶經(jīng)。“工夫”也作“功夫”,一般有四解:工程和勞力;素養(yǎng);造詣,成就的程度;空閑時間?!肮し颉迸c烹茶方法聯(lián)袂,稱“工夫茶”或“功夫茶”。故所謂的功夫茶,并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即使用喬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著品功夫茶這個風俗??梢哉f,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來源:安溪鐵觀音茶文化

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10條結(jié)果 (用時 0.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