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茶壺茶碗有什么不同

找到約46條結(jié)果 (用時 0.009 秒)

蓋碗泡茶有什么好?

  蓋碗,如今是被用來泡茶最多的茶具。魯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說:“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在眾多的碗,盞,壺,杯之中,為何單單贊賞蓋碗,其中,自有道理。

  蓋碗泡茶有什么好?

  可以說,蓋碗就是懶人的福音!

  懶人總是想一樣東西解決所有問題,蓋碗就能滿足你。蓋碗一般為瓷質(zhì),表面光潔致密,不吸味,泡完綠茶就可泡紅茶,完全不會串味。懶人還想泡完茶洗洗就睡了,蓋碗口大,茶葉倒出來水沖沖就很干凈,用不著像茶壺那樣費勁地掏茶葉,實在是懶人的最愛。

  蓋碗泡茶,靈活控制很方便

  蓋碗的蓋子開口可以任意調(diào)節(jié),只要靈活掌握,開口可大可小,能夠一定程度的隔絕茶渣。蓋碗口大,還能通過改變注水方法來調(diào)節(jié)水溫和力度,應用于不同的茶類。  

  兩種常見的拿蓋碗的手法

  1、三指法

  三只手指拿捏蓋碗,暫且稱之為三指法。三指法比較優(yōu)雅,是最普遍的一種拿蓋碗的方法,也是很多女性常用的手法。

  蓋碗有一個蓋鈕,既是開蓋時捏住的地方,也蓋住時需要按住的地方。出湯的時候,蓋子調(diào)整好合適的開口大小,食指放在蓋鈕上,拇指和中指抓住碗沿的兩側(cè),無名指和小指彎曲并在中指邊上,不與蓋碗接觸,把蓋碗垂直過來,即可出湯。注意無名指和小指不可像蘭花指那樣翹起,這個動作會顯妖嬈,是茶藝中的大忌。

  這種拿法,食指接觸按鈕,拇指和中指接觸碗沿,如果拿法不對,很有可能就會燙手。

  2、抓碗法

  抓碗法用的人不是很多,主要因為整個手抓住蓋碗,還是比較燙手的。在廣東潮汕的部分地區(qū),較多人使用抓碗法,在茶藝表演里面,男性使用抓碗法的比較多。

  這種拿法的要點就是先調(diào)整好蓋子開口大小,拇指按住蓋鈕,其他手指貼住蓋碗底部的圈足,一只手掌抓住蓋碗,蓋子的方向朝向自己,碗底背對自己,蓋碗垂直過來,即可出湯。抓碗法方便操作,一手即可掌握,對習慣用這種方法的人來說,實在是豪邁、大氣。

  蓋碗茶具,有碗,有蓋,有船,造型獨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蓋可入碗內(nèi),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時蓋不易滑落,有茶船為托又免燙手之苦。且只需端著茶船就可穩(wěn)定重心,喝茶時又不必揭蓋,只需半張半合,茶葉既不入口,茶湯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愜意,避免了壺堵杯吐之煩。蓋碗茶的茶蓋放在碗內(nèi),若要茶湯濃些,可用茶蓋在水面輕輕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轉(zhuǎn),輕刮則淡,重刮則濃,是其妙也。

  沖泡鐵觀音在泉州以蓋碗沖泡為主,如果讓我來推薦沖泡鐵觀音的茶具,首選蓋碗沖泡喲。不論是人多時,還是獨自享受時都可以用蓋碗,人多時用蓋碗分杯,可以品嘗茶道,獨自品茗不想動杯,直接用蓋碗喝茶,獨樂樂喲。

職場人,茶水局,如何成為什么話題都接得住的人

圖片來自網(wǎng)絡,侵刪


是否?

工作中你是否會遇到愛茶的領導同事,大家喝的有滋有味,自己卻品不出個中區(qū)別。


公司來客人,你是否被臨時抓了壯丁去泡茶,不好推辭又擔心露怯。


私下里你是否有攢“養(yǎng)生茶水局”的朋友,大家聊的好不熱鬧,自己卻因?qū)Σ柚跎伲?/span>聊不來


又是否你早已在內(nèi)心深處,被茶文化種下一大片草原。


職人茶課

本期茶課,淋淋老師就從這個角度,為您帶來最直接通透的:職人茶課。


6節(jié)課,3大模塊,幫你成為茶水局中,有形有神韻,發(fā)言最有含金量的人。


禮儀

泡茶方法

談資

一、不露怯的茶桌禮儀


在日本,主人泡好茶敬給客人時,要轉(zhuǎn)上兩圈,將花色面向客人;客人接到茶后,也會將杯子轉(zhuǎn)上兩圈,將花色面對主人。這是禮貌。


唐宋期間,茶宴已經(jīng)有了宮廷茶宴、寺院茶宴、人文茶宴之分。這是講究。


那么現(xiàn)代茶水局,從面容體態(tài)、肢體動作到茶席布置,都包含怎樣的禮儀和講究呢?


二、不失茶性的泡茶方法


同一款茶為什么不同人會泡出不同味道?


茶壺、茶碗,從材質(zhì)到工藝到特性,各有不同,泡茶時應如何選擇?


都說茶是水、干茶與器具的游戲,如何調(diào)配才能讓客人喝到一杯不失茶性的茶湯?

圖片來自網(wǎng)絡,侵刪

?

三、不怯場的豐富談資


茶水局中小白總是面漏難色,面對浩瀚如海的茶文化,實在不敢順嘴亂講。


幾期課程下來,我們發(fā)現(xiàn)這并不只是小白的困擾,有些茶文化愛好者自己研究了非常多,但是溝通起來卻像是茶壺里有餃子,聊不來。


第三部分,淋淋老師就帶大家穿越茶文化,以茶的歷史、茶的故事和茶如何品為主線,帶大家,博古通今、理清思路、順暢表達。


課程簡介


1、茶人禮儀

2、如何泡好茶(器具)

3、如何泡好茶(沖泡)

4、茶的歷史

5、茶的故事

6、如何品茶



坦白講,作為茶文化的傳播者,即使我們的課程為您打磨的再精良,只不過是幫您節(jié)省了寶貴的時間。只要您多花些時日,自己也總能琢磨出茶世界的精髓。


但是如果非有一個理由,讓您一定要來淋淋老師茶課。那么我想,這個理由就是淋淋老師強大的個人魅力。


授課老師:淋淋

己未生,
習藝以鑒諸茗,
深耕細讀學茶十載

不拘于茶形只研茶神。不究于茶源但求茶理。

偶見茶與生涯規(guī)劃可互輔矣,甚喜,深習之,成一家之言!

曾多次受哈市知名企業(yè)邀約,作為茶藝分享導師,豐富企業(yè)文化生活。

(受璞星之邀分享茶文化)


(受眾之榮之邀分享茶文化)


源素·茶知行成立以來,分享多期茶文化課程,讓很多茶小白知茶懂茶、愛上茶。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茶室欣賞

每個走進源素·茶知行的朋友,都會感覺像是進入一個“能量場”。外界的紛擾、內(nèi)心的焦慮,似乎都被源素之家的門屏蔽掉了。眼神變得柔和,內(nèi)心豐盈、平和。


泡茶出水時間大有學問!

沖泡,是感受一款風韻的最佳方式。

當茶葉遇上水,一場奇妙的舌尖之旅就此開啟,或是清甜,或是甘醇,或是清爽的茶湯,都能給味蕾帶來獨特的體驗,在茶湯的世界里,充滿趣味性。

要成就這味蕾上的獨特享受,要靠沖泡方式加持。

茶葉的沖泡方式,千變?nèi)f化。

從茶器的選擇來看,就能分為白瓷蓋碗、玻璃杯、柴燒壺、紫砂壺等,在不同茶器下,茶葉能展示迥然不同的風味。

同一款茶,在白瓷蓋碗沖泡下,能感受到色香味的細膩變化。若是改用玻璃杯沖泡,則少了這種風味的體會,多了些便捷性。而用紫砂壺沖泡,則是被修飾過后的模樣,少了真實感。

沖泡水溫,也是一大影響因素。沸水沖泡,最能讓一款茶葉原形畢露,茶葉品質(zhì)好壞,一泡便知。但為了能讓舌尖體會到最美妙的滋味,在水溫的選擇上,稍稍有所講究,如綠茶若使用沸水沖泡,一旦控制不好出湯時間,容易導致湯水出現(xiàn)苦澀味,嚴重影響喝茶體驗。而武夷巖茶以及黑茶、普洱茶的沖泡,最好選用沸水沖泡。在沸水之下,芳香物質(zhì)與滋味物質(zhì)才能從最大程度上發(fā)揮作用,從而釋放魅力。

考究的沖泡,才能成就色香味俱全的湯水,從而才會有別致的體驗。

在沖泡環(huán)節(jié)中,還有一大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出水。

《2》

出水,成就茶湯的絕妙風味!

何為出水?

也就是往茶器中注入沸水后,倒出湯水的這一動作,統(tǒng)稱為出水。

別小看這小小的出水動作,它將直接影響茶湯的濃淡與口感表現(xiàn)。

出水快,茶葉與沸水的接觸時間短,在這較短的接觸時間中,茶葉受熱后葉片氣孔展開,物質(zhì)透過葉片滲入水中,從而有了湯水風味。沖泡內(nèi)質(zhì)豐富的茶葉時,出水宜快不宜慢,若是出水時間太慢,茶葉內(nèi)在物質(zhì)不斷釋放,當湯水中的物質(zhì)含量超出口腔可承受的范圍時,就會感受到茶湯苦味與澀味,反倒嚴重影響喝茶感受。

所謂的過猶不及,正是這個道理。

出水慢,意味著茶葉與水的接觸時間長,內(nèi)在物質(zhì)的釋放源源不斷釋放,容易造成湯水濃度大的特點。慢出水,一般適用于內(nèi)在物質(zhì)不足的情況下,比如沖泡過五六次后,快出水下難以再擁有滋味時,就可以釋放地放慢出水速度,讓茶葉多浸泡一會兒,激發(fā)出最深層次的物質(zhì)。

適時使用快出水與慢出水,更能成就茶葉風味。

新的問題應運而生,不用的茶該如何控制出水時間呢?是否有什么訣竅?

當然有!

《3》

茶有六大類,綠、黃、白、青、紅、黑出水時間大有學問!

要控制好出水的時間,這沖泡的茶器首先要選對,一款出水爽利的茶器更能讓沖泡事半功倍,若是茶器選用不當,直接耽誤出湯的黃金時間點。

在一眾茶器里,出水最為便捷的當屬白瓷蓋碗。

白瓷蓋碗,又稱三才碗,上有杯蓋,中有茶碗,下有茶托,這樣一個小小的構(gòu)造,卻擁有驚人的出水能力。

要快出水,則將蓋碗開口調(diào)大,讓湯水順利傾倒。出水慢,則將蓋子開口調(diào)小,讓茶湯似涓涓細流傾倒。

白瓷蓋碗沖泡,主觀能動性強,能隨性控制速度。若是改用茶壺沖泡,則喪失這種出水快的特性。如使用紫砂壺沖泡茶葉時,經(jīng)過沸水浸潤的茶葉變得膨脹,隨著水流聚集在出水口部分,這時候舒展的葉片將擋著出水口,從而導致出水速度變慢。一來二去,茶湯的濃度往往比較大,若是味蕾敏感者,反倒覺得茶湯滋味過濃,面露獠牙。

白瓷蓋碗除了出水方便,在沖泡上也擁有獨一無二的好處——可沖泡遍所有茶類,就連那向來以玻璃杯沖泡的綠茶,也能在蓋碗中展示自我。

下文,都以白瓷蓋碗沖泡為例,說說不同茶類的出水時間。

【綠茶出湯,宜快不宜慢】

綠茶的角色扮演,素來以鮮嫩的形象示人。明前茶與雨前茶,更是典型代表,產(chǎn)自明前的綠茶,芽葉嬌嫩,對待這里嬌滴滴的綠茶(如西湖龍井、雀舌等),在出水時務必要保證出水快,尤其是在使用較高溫度沖泡的過程中,更不能優(yōu)哉游哉出水,一旦錯過最佳出水時間,綠茶勢必變得苦澀。

若是用蓋碗沖泡綠茶,還要格外注意沖泡水溫,倘若對自己的出水速度有絕對的信心,可放心大膽使用沸水泡茶。如若覺得自己的出水速度太慢,水溫可適當降低,如使用85℃水溫沖泡,低溫下,茶葉內(nèi)在物質(zhì)釋放速度變慢,也能給我們爭取出湯時間。

【黃茶出湯時間,仍舊要快】

黃茶與綠茶,為近親,制作工藝頗為相似,同樣擁有嬌嫩的成員,如君山銀針,就是一大代言人。

君山銀針由未展開的肥嫩芽頭制成,芽頭肥壯挺直、勻齊,滿披茸毛,色澤金黃光亮,香氣清鮮,茶色淺黃,味甜爽,沖泡看起來芽尖沖向水面,懸空豎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筍出土,又像銀刀直立。

芽頭制作而成的茶,內(nèi)在含有較多的咖啡堿物質(zhì),咖啡堿遇沸水后溶解在水中,浸泡時間越長,釋放含量越高。若是出湯時間太慢,容易出現(xiàn)茶湯苦的情況。

為避免茶湯失去清甜口感,最好的方式還是縮短出水時間。蓋碗沖泡時,注水后即可倒出湯水。

【白茶出湯,五秒快出水足矣】

說到白茶出湯時間,最好是用快出水的方式。這種個性的出湯方式,與制作工藝息息相關。

白茶的加工制作環(huán)節(jié),說來也簡單,主要經(jīng)歷兩大環(huán)節(jié),一是萎凋,二是干燥。

縱觀白茶的整個加工環(huán)節(jié),基本沒有太多的外力干預,不似綠茶與黃茶,需要殺青,也不像武夷巖茶在加工時需要揉捻。這種淳樸的制作工藝,使得白茶擁有內(nèi)質(zhì)充足的特點。

白茶的這一特色,注定在沖泡時不能慢悠悠的出水,一旦茶葉與沸水的接觸時間太長,茶多酚與咖啡堿就開始為所欲為,茶自然也就變得不好喝。

白茶快出水的這一特點,順帶還能檢驗茶葉品質(zhì)的好壞。在快出水之下,仍舊能保持茶湯風味醇厚,茶香張揚,回甘迅猛的特點,說明茶葉的品質(zhì)不太差。

若是快出水后,茶味單薄,茶香孱弱,則說明白茶的品質(zhì)一般。(均指前三次沖泡,泡了十來次后的茶湯特點不列入討論范圍)

【青茶(烏龍茶)出湯,提倡出湯快一些】

烏龍茶,素來以半發(fā)酵著稱,這種半發(fā)酵的特色,使得烏龍茶擁有綠茶的清新與紅茶的醇厚,是一款比較中庸的茶。在烏龍茶的加工制作環(huán)節(jié),需要經(jīng)過揉捻。

揉捻,會讓茶葉細胞壁破裂,細胞內(nèi)液附著在葉片表面。這些細胞內(nèi)液經(jīng)過沸水一沖泡,將會與溶解到水中,擁有風味。

故而在沖泡第一沖時,不建議長時間悶泡,出水要快一點,這樣能避免前三沖茶湯濃烈而后幾沖滋味全無。

若是個人的口味比較重,需要喝這些味道濃釅的茶才能引起快感,延遲出水時間也未嘗不可,只是原則上要烏龍茶好喝,不建議長時間悶泡。

【紅茶出湯,前快后慢】

作為全發(fā)酵的紅茶,其茶湯特色是溫潤甘醇,這種滋味的獲得,全憑茶葉品質(zhì)做主。但后天的沖泡手段,對它也是影響深遠。

沖泡紅茶時,尤其是紅碎茶或者是條索比較碎的紅茶,仍舊遵循出湯快的原則。

否則這殘缺條索,大大增加與沸水的接觸面積,物質(zhì)釋放速率加倍,湯水的厚度是增加了,但與此同時還會有苦味如影隨形,倒無法產(chǎn)生喝茶的愉悅感。

等到?jīng)_泡四次左右,可放慢出湯時間,以保證風味得以延續(xù)。

【黑茶出湯,慢一些也無妨】

行文至此,許多茶友估計會好奇,按照這說法豈不是所有的茶葉都快快出水?

非也,要慢出水的茶類即將登場,它就是黑茶,尤其是緊壓型的黑茶,出水速度要慢一些,再慢一些。

真正接觸過緊壓型黑茶的茶友必然對它是印象深刻,光是撬茶就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掰下一塊,要將它泡開卻不是容易事兒。

進入時間足夠長,這樣才能讓黑茶逐步分散,釋放滋味。

沖泡緊壓型的黑茶若是用快出水方式,不好意思,你感受到的喝茶將會變得味道清淡。故而要體會黑茶的醇厚風味,適當延緩出水時間才是正確方式。

與此同時,還要提到普洱茶。這是一款歸屬地比較尷尬的茶,有人說是黑茶,有人說是綠茶,但不論是何屬性,作為大葉種的普洱茶,在出水時也要稍微放慢一些,讓茶葉充分浸潤在水中,以保證茶湯的風味。

《4》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在我們對一款茶品質(zhì)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使用快出水的方式最不容易出錯,至少使用快出水的方法能避免茶葉中的茶多酚、咖啡堿過度釋放,能保證茶湯不會濃烈難喝。

待使用沖泡快出水后發(fā)現(xiàn)茶湯味道并不是自己的預期值,我們可再適當調(diào)整出湯時間,直到茶湯符合心意為之。

出水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先快后慢。前三~四沖快出水,第五沖之后開始慢出水。

內(nèi)在物質(zhì)在杯盞間的釋放速度,全憑我們的雙手決定。

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chuàng)撰寫

找到約45條結(jié)果 (用時 0.007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1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