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茶的發(fā)現(xiàn)史

找到約1,413條結果 (用時 0.029 秒)

茶葉書籍《帝國茶園——茶的印度史》

帝國茶園——茶的印度史

羅龍新 著

  “帝國茶園——茶的印度史論述的是一個18世紀末由英國主導的茶葉產(chǎn)業(yè)和商業(yè)在印度大陸興起和繁榮的故事,在這個娓娓道來的故事背后是一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血腥歷史?!薄袊こ淘涸菏筷愖陧芯繂T

  1、在深刻細膩的敘事中回望

  英國茶園的發(fā)展軌跡和歷史變革,以及其中個體的命運沉浮。繼《尋茶斯里蘭卡》之后,又一本豐富而全面的茶之書。

  2、學術研究與文學敘事相結合

  本書查閱研究了縱橫180年的文獻、期刊、史料,考證1800個地名、機構、專業(yè)術語,記述540位有名有姓的歷史角色,將英國種植茶葉的起源和歷史事件按照時間的進程和空間的拓展加以敘述和詮釋,力求為讀者提供準確和通俗易懂的大英帝國茶園發(fā)展歷史。

  3、全面解析帝國茶園的歷史

  帝國茶園的起源:19世紀30年代,英國在印度大陸開啟了一場對抗中國的茶葉商業(yè)戰(zhàn)爭。在喜馬拉雅山脈、布拉馬普特拉河谷和南印度高止山脈的罌粟花、藍靛、黃麻和棉花種植地之中,英國人開始了一場重構世界茶葉商業(yè)格局和秩序的“芳香事業(yè)”。

  占領阿薩姆地區(qū):19世紀30年代,英國東印度公司正式宣布將上阿薩姆地區(qū)全部納入英國殖民地版圖,歸屬于孟加拉管轄區(qū),上阿薩姆地區(qū)被劃分為錫布薩格爾區(qū)和勒金普爾區(qū)。曾經(jīng)統(tǒng)治阿薩姆地區(qū)600年的阿洪王朝正式滅亡。

  阿薩姆茶葉商業(yè)大開發(fā):20世紀40年代,英國在印度殖民地的茶葉總產(chǎn)量已經(jīng)達到了21多萬噸,其中阿薩姆地區(qū)占總產(chǎn)量的一半。廣袤肥沃的阿薩姆平原成為了綠意蔥蔥的帝國茶園。

  4、精裝典藏

  從全書品質(zhì)到裝幀設計,作者均親自把關,嚴謹校訂。裸脊鎖線精裝,潘通色印刷,進口雅質(zhì)紙,以松木紙漿為原料,擁有植物纖維,紙色護眼,精致雙封呈現(xiàn)。

19世紀50年代,阿薩姆瘋狂的茶葉大開發(fā)

  內(nèi)容簡介

  180多年前英國東印度公司為什么決定在印度種植茶葉?英國人是如何在印度開發(fā)和締造一個紅茶大國?英國人羅伯特·福瓊真的如同媒體中所說憑一己之力令茶葉種植業(yè)在印度大陸安家落戶,終導致了中國茶產(chǎn)業(yè)的衰落嗎?這段現(xiàn)已湮滅無聞的歷史在中文資料中難以找到完整系統(tǒng)的答案。

  本書以18世紀末英國東印度公司占領印度次大陸為背景和起點,本書作者深入追溯和研究追溯至1947年印度獨立前后,講述了帝國茶園的起源、發(fā)展和興起的歷程。本書試圖將英國種植茶葉的起源和歷史事件按照時間的進程和空間的拓展加以敘述和詮釋,力求為讀者提供準確和通俗易懂的大英帝國茶園發(fā)展歷史。作者查閱和研究了180多年以來關于英國東印度公司、英國殖民政府官員、英國茶葉種植者等親身經(jīng)歷者的早期英文文獻、報刊雜志等歷史資料,考證了1800多個地理、地名、人物、機構、專門術語,記述了540多位有名有姓的人物及其在不同時期所扮演的角色。為讀者還原一段完整的19世紀英國人曾經(jīng)在印度創(chuàng)立的輝煌茶產(chǎn)業(yè)歷史,也為茶葉文化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文字和圖片。

  作為一本紀實性的歷史參考書,書中也引用了英文文獻中諸多枯燥無味的面積、產(chǎn)量、人口、價格、貨幣等數(shù)字,這也是反映帝國茶園曲折發(fā)展進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能透過作者的文字敘述,為讀者展開一幅100多年前大英帝國統(tǒng)治下印度大陸殖民地的真實風云圖景。

  閱讀本書,不僅可以了解英國、印度茶產(chǎn)業(yè)的歷史,更重要的是,如何審視大英帝國在中國的鄰國創(chuàng)立帝國茶園的興衰故事,這對我們這樣一個擁有千年茶葉歷史,經(jīng)歷過坎坷滄桑的偉大民族來說,意義尤為深遠。滿載東方茶葉的大英帝國快剪帆船和蒸汽輪船曾經(jīng)繁忙地航行在浩瀚的大海,向世界傳播古老的中國茶葉飲料,雖然如今大英帝國已經(jīng)悄然退隱在夕陽的殘影里,在一曲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挽歌聲中,芳香的茶葉依然在世界各地散發(fā)出迷人的香味,慰藉著人們的心靈。讓我們回到了18—20世紀的印度次大陸。

  目錄

  第一章 帝國茶園的起源

  一、英國東印度公司統(tǒng)治印度 001

  二、打破中國茶葉供應壟斷 006

  第二章 發(fā)現(xiàn)阿薩姆野生茶樹

  一、神秘的阿薩姆野生茶樹 021

  二、英國東印度公司占領阿薩姆 036

  三、英緬戰(zhàn)爭后的阿薩姆地區(qū) 051

  四、科學家考察上阿薩姆地區(qū) 067

  第三章 戈登中國茶區(qū)竊取之行

  一、潛入福建安溪茶區(qū) 083

  二、武夷山茶區(qū)冒險 098

  第四章 阿薩姆茶葉試驗場

  一、帝國第一家茶葉試驗場 108

  二、第一批阿薩姆茶葉送往倫敦 128

  三、布魯斯兄弟和景頗部落比薩首領 138

  四、薩地亞鎮(zhèn)和茶布瓦茶園 154

  第五章 阿薩姆茶葉商業(yè)大開發(fā)

  一、第一家茶葉種植公司——阿薩姆公司 161

  二、第一個種植茶樹的阿薩姆人 201

  三、阿薩姆地區(qū)茶葉開發(fā)狂熱 208

  四、察查和錫萊特地區(qū)茶葉種植 223

  五、阿薩姆地區(qū)茶葉的運輸 232

  六、二戰(zhàn)和印度獨立時期的阿薩姆茶區(qū) 248

  第六章 喜馬拉雅雪山下茶葉種植

  一、庫馬盎和加瓦爾茶葉試驗場 255

  二、岡格拉山谷茶葉種植 282

  第七章 羅伯特·福瓊中國竊取之行

  附錄1 單位換算

  貨幣309

  重量310

  面積310

  長度310

  附錄2 十九世紀英國生產(chǎn)的茶葉等級名稱 311

  紅茶(BlackTea)311

  綠茶(GreenTea)312

  主要參考文獻 313

  作者簡介

  羅龍新,茶學研究員,現(xiàn)任深寶華城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客座教授。主要從事茶葉加工技術研究和茶葉歷史研究。曾任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制茶研究室主任。發(fā)表專業(yè)研究論文60多篇,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30多項,9次獲得省部級科學進步獎。著有《茶葉加工》《制茶》《聞著茶香去旅行——斯里蘭卡紅茶故事》《尋茶斯里蘭卡》等著作。

  注:內(nèi)容來源中國茶葉,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大型史詩音樂劇《茶道:一葉乾坤》— 講述茶香里的中國故事

4月13日晚,隨著謝幕時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大型茶文化史詩音樂劇《茶道:一葉乾坤》在中國歷史研究院光啟劇場連續(xù)兩天的首演,落下帷幕。

這是近年來少有的茶主題史詩音樂劇,其藝術性、創(chuàng)新性、文化性都值得稱道。



用穿越的夢

領略中國茶文化五大代表性時期

熟悉中國茶歷史與文化的人們都知道:中國茶歷史悠久、內(nèi)容浩繁,如何在短短一個半小時內(nèi) ,為觀眾清晰表現(xiàn)中國茶的歷史文化經(jīng)緯,本身就是個挑戰(zhàn)!

大幕徐徐拉開,主人公“華炎”走上臺來,一個巧妙的設計,讓華炎進入夢鄉(xiāng)……

跟隨著主人公華炎,跟隨著他的夢境一一先后穿越“遠古盤古時期”“上古神農(nóng)時期”“唐”“宋”“明清”,這五個中國茶文化發(fā)展史上的重要時期。

不僅清晰展示了中華茶文化發(fā)展演進的脈絡,也用極強的代入感,讓觀眾體驗感受了作為中華文化精粹之一的茶文化的緣起與蓬勃、演進與生機。


用角色的真

細致入微傳遞中華茶文明的薪火

在臺上,“華炎”既是做夢人,也是夢中人。

先是化身盤古,呈現(xiàn)開天辟地的恢弘場景,見證第一片茶葉的誕生。

繼而變身神農(nóng),為拯救受毒物困擾的族人而日嘗百草,最終在山巔處發(fā)現(xiàn)神草——“茶”。

到大唐盛世,他經(jīng)歷了“茶圣”陸羽跌宕非凡的一生,留下《茶經(jīng)》三卷。

來到開啟“茶道即心道”的宋代,他領略茶入萬家的繁華,重現(xiàn)禪茶最著名的公案——吃茶去的典故。

進入明清時期,他又踏上了絲綢之路,護送著中國的茶到達世界各地。

在臺下,觀眾在聲光電營造的氛圍中,跟隨著“華炎”的腳步,在角色認同中,完成了一次中華茶文明在內(nèi)心的薪火相傳。



用藝術價值

開啟茶與傳播的交融探索

《茶道:一葉乾坤》不同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舞臺劇,它以交響樂+舞蹈+故事的藝術表達方式,融合3D全息技術,從盤古開天辟地,縱貫唐、宋、元、明、清,通過“華炎”的這場穿越之旅。

帶領觀眾乘著一葉茶葉,在藝術享受中完成了一次中國茶葉歷史觀光之旅。

《茶道:一葉乾坤》由中國歷史研究院和新華網(wǎng)聯(lián)合出品,本身就蘊含著文化與傳播兩個象限碰撞攜手后的諸多可能。從演出實效看,也的確開啟了一個重要的嘗試。

用認識價值

啟迪當代茶文化傳播

由于歷史的久遠和沿革,要想全面了解中國古代茶文明茶文化,于今人而言是有距離和難度的。

但《茶道:一葉乾坤》通過創(chuàng)新和藝術集成,生動演示了歷史上中國茶的制法、用法和飲法等一系列豐富的文化知識。



從上古時期的生食法、隋唐以前的煮茶法、唐代的煎茶法、宋代的點茶法、元明之后的泡茶法,按照時間軸把茶葉的使用方法展示給觀眾,在全劇夢境的轉(zhuǎn)換中,流暢地闡釋了中國茶的變遷史。

同時,也演繹了我國茶道流派的演變: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陸續(xù)形成了我國特有的四大茶道流派,即貴族茶道、雅士茶道、民間茶道和禪宗茶道。

相信從劇院走出來的觀眾,一定會在茶葉知識和文化上收獲滿滿。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院長駱芃芃評價道:

《茶道:一葉乾坤》演得非常好,全劇通過主人公華炎在古代各個朝代穿越的歷史過程,驗證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茶的故鄉(xiāng)是中國,茶道來源于中國’這樣一個事實。

其實,茶有三個層面能給人帶來愉悅:首先是生理層面,通過茶的味覺,給我們帶來生理的快感;其次是精神層面,茶道就是通過一種精神上的教化給我們帶來人生修為的追求;最后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層面,就是茶能帶給人們和平,有一句俗語叫‘茶和天下’,茶能給人們帶來和諧與寧靜。茶的這三個層面,在《茶道:一葉乾坤》中都得到了充分展現(xiàn)。



用文化價值

春風化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茶道:一葉乾坤》是一部關于茶的夢,這夢既波瀾壯闊而又充滿細膩情感,既是“茶夢”,又是中國夢。

沿著主人公“華炎”的“茶夢”主線,觀眾在穿越中,一起感受體味他的經(jīng)歷與成長,從中追尋到茶道的內(nèi)涵——茶道即天道,茶道即人道,茶道即心道。

在該劇尾聲,觀眾還隨主人公“華炎”將中國茶和中國茶文化傳播到日本、英國、斯里蘭卡。這個劇情是正本清源,向觀眾傳遞該劇的核心之一——茶道,來源于中國,而必將再度興盛于中國。

《茶道:一葉乾坤》于一葉之中,謳歌了中華文明的悠久,中華民族開放包容的精神,也折射出中華兒女樂觀善良的天性,更是對今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添磚加瓦。

人類與茶的相遇,相知,相愛,始于數(shù)萬年前的西南先民

數(shù)萬年前,在西南地區(qū)的莽莽叢林中,原始人類采集食用植物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咀嚼時苦澀,但咽下后又能解渴、回甜的“美味樹葉”,更妙的是,這種樹葉片常綠,四季不禿,是很好的食物來源,由此人類開始利用茶葉,最早的原始生食茶葉時代開始了。

“茶類簡史”專題第二篇,我們來聊聊人類與茶的“相遇,相知,相愛”。


初步馴化茶樹的幾大族群

上篇文章我們說到,在距今約100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時代,殘酷的氣候使得大部份地區(qū)的茶組植物滅絕,唯有四川盆地、云南高原,以及緬北、越北等東南亞地區(qū)的茶組植物得以幸存。

災難過后,茶樹開始借助江河水流,原始人類活動和鳥禽動物等形式完成了早期擴散,點狀的野生茶起源地也逐漸向外擴展,形成了片狀的人類初步馴化茶樹起源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對茶樹的利用與起源上,茶學界有所謂的“中國唯一論”觀點,其認為中國云南地區(qū)的先民,是初步馴化茶樹的唯一參與者,但從真實的歷史來看,在傳播野生茶種子,初步馴化茶樹的道路上,我國西南先民雖是主力,但并不孤單,屬于孟-高棉語族團的“高棉人”也是同行者之一。

(注:高棉人一詞從“?????”中音譯而來,早在栽培型茶樹出現(xiàn)之前,高棉人就已經(jīng)是在東南亞各地跨境生活的大族群,也是最早進入滇西南、滇南一帶的族群之一,后遷入的傣族、布朗族稱其為“本地人”,簡稱為“本人”。)


滇西南與其相鄰的東南亞,直到元朝初年才真正被納入中原版圖,本就是山川物候一衣帶水,民族傳統(tǒng)形態(tài)相似的天然整體,而高棉人以采摘游獵為生,自然不可能會對茶葉這種有利用價值且唾手可得的食物視而不見,這是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自然發(fā)生的結果。

千百年后,當農(nóng)耕文明取代了采集文明,定居生活取代了遷徙游獵,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栽培型古樹,才有了誕生的條件。

不過這一次,文明發(fā)展緩慢的東南亞地區(qū)出現(xiàn)了掉隊現(xiàn)象,而取代其地位,在充分馴化茶樹道路上與云南一同前行,甚至后而居上的,其實是古巴蜀文明。


巴蜀文明代表文化——三星堆

不過,在展開古巴蜀種茶篇之前,還有一個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需要回答:為什么說包含東南亞在內(nèi)的整個亞洲西南地區(qū)都是初步馴化茶樹的起源地,而到了充分馴化茶樹時,中國西南(包括四川盆地,瀾滄江中游山區(qū)等)卻成了唯一的起源地?

這里,陸離分別從自然學角度的古樹茶資源分布,民族學角度的西南地區(qū)茶葉利用史,語言學角度的“世界范圍內(nèi)茶詞根起源”這三個方面來和大家一起探究。

西南古茶樹資源分布差異

前文中我們有提到生物學的一個基本原則:將類群內(nèi)原始種類最集中和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qū),測為這個類群的起源中心。而中國的西南地區(qū)尚存的茶組植物占到了世界現(xiàn)存茶組植物的85%,尤其以云南地區(qū)的保存最完整,最全面,而與之相鄰的東南亞地區(qū),則始終缺乏500年以上的茶樹栽培史和過渡型茶樹物證留存。

這里插幾句題外話,上次談論這個問題時,有位在老撾豐沙里做茶的茶友不太信服:我們這有很多好幾百年的古茶樹啊,都被采摘好多年了,肯定也是栽培型茶樹啊。

實際上這些茶區(qū)都屬于“邊境茶”范疇,數(shù)百年來,中國云南段的國境線處于一個變動的狀態(tài),在法國占領越南、老撾前,邊境一帶的古茶樹都屬于很好的茶葉資源。


越南地區(qū)也曾出品過“普洱茶”

在猛烏、烏德被割讓給法屬老撾后,英國人和法國人在邊境一帶加強控制,清代茶人在得知割地條約后,也曾發(fā)出一句嘆息:“查茶山自庚子辛五中外交涉劃界,割去數(shù)山,生理只有一半”。

緬北、越北等邊境地區(qū)有栽培型古樹茶園的村寨,大多緊鄰云南邊境,邊境內(nèi)外,山水相連,氣候、土壤、人民相似,茶樹沒有理由按照人為劃定的國境線生長,種子是會隨著風、隨著水四處擴散的。

更何況,人與傳統(tǒng)從未發(fā)生變化。古時,這里的人民有時歸車里宣慰司管理,有的歸撣邦(傣族)土王管理,后來,土司們也經(jīng)常變換祖國,有時歸附中國,有時倒向緬甸,有時倒向老撾。國界在變,土地不變,人民不變,茶樹亦不會變。

云南地區(qū)茶葉利用史

回到正題,先民對茶葉的利用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但受限于社會發(fā)展與生產(chǎn)力,并沒有文獻史實留存,好在身為濮人后裔的布朗族,至今都保留著非常完整的茶俗文化和口耳相傳的史詩,亦能夠讓我們窺見在采集文明時期,茶山先民對茶的利用史。

史前時期,分布在大西南地區(qū),尚未學會用火的原始人類在叢林中遇到了野生茶樹,并認識到茶樹的鮮葉,是一種食用后解渴、回甜(源自茶葉里含有氨基酸、糖分等成分)的“美味樹葉”。

這種生食茶葉的習慣,在如今一些古老的茶山民族中的飲食中依然能看到,比如基諾族就有先將鮮嫩茶葉搓揉入盆,再拌入黃果葉、辣椒、大蒜、酸筍、酸螞蟻、白生等調(diào)料后食用的“涼拌茶”,再比如拉祜族的糟茶,布朗族的酸茶等等。

距今約170萬年前(一說73萬年前),云南的元謀人已經(jīng)學會了簡單用火,火的利用是人類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經(jīng)過炙烤后的茶葉,草腥氣和苦澀味等低沸點芳香物質(zhì)已經(jīng)蒸發(fā),更加香甜可口,于是做熟的茶葉很快就取代了生食茶葉。

在熟吃茶葉的最初階段,人類雖學會了用火,但并不會制作和使用容器,這一時期主要為使用天然器具燒食,這一習俗也流傳至今,成為了云南佤族的“鐵板燒茶”,拉祜族、傣族、哈尼族的“竹筒茶“,后來又陸續(xù)誕生了烤罐茶,土鍋茶等特色茶俗。

從最原始的鮮葉生吃,到炙烤后添加鹽、香料、食物的食飲的混用,到稍加復雜,周期更長的發(fā)酵酸茶,再到煮、泡清飲,如今云南許多茶山民族仍傳承著的古老飲、食茶葉,正是一部展現(xiàn)了早期人類茶葉利用的活歷史。


烤罐茶并非布朗族原創(chuàng),推測是向彝族等氏羌族團借鑒而來的

世界范圍內(nèi)的茶字演變

聊完了古樹茶現(xiàn)存分布與早期茶葉利用史,我們再來從語言學角度出發(fā),以最早接觸中國茶葉的東亞,西歐,東歐這三個地區(qū)為例,看看世界范圍內(nèi)茶詞根的起源。

東亞地區(qū)最早記載茶的,是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長永齊”寫就的《種茶法》一書;東歐地區(qū)最早記載茶的,出自公元1507年俄國彼得洛夫和雅里謝夫介紹中國茶的新聞;西歐地區(qū)則來自公元1559年,意大利威尼斯商人拉摩曉著有的《中國茶摘記》。

陳椽院士也在《茶業(yè)通史》寫道:“華茶陸續(xù)出口,世界各國亦依買茶先后創(chuàng)立茶字”,也就是說,對于各個不產(chǎn)茶的國家來說,創(chuàng)立“茶”字的原因,正是因為從中國認識到了這種來自東方的神奇樹葉,并與中國進行了首次茶葉貿(mào)易,有了書寫記錄的必要。


世界各國對“茶”的讀音也能證明這點,正如陳椽院士指出的“各國語言中與茶相等的字,都是我國茶字的譯音?!辈贿^看到這里,可能有茶友馬上想起到”茶“的英文是”tea“,并不讀作”查“,兩者在讀音上似乎沒有什么關系。

這個問題,我們要結合具體的歷史背景去看,古代中國有七大方言區(qū),包括漢民族共同的北方方言、以蘇州話為代表的吳方言、以廣東話為代表的粵方言、以廣東省梅縣話為代表、跨越閩、粵、浙、臺四省的閩方言等等,直到解放后,國家才開始推廣以北方方言中的北京話為基礎的普通話。

而最早進行通商外貿(mào)的這些城市基本都在南方,尤以講粵語的廣州和講閩南語的廈門為中心,其中,粵語稱“茶”為“查”,受其這一讀音影響的國家語言有日語、泰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俄語、古代英語。

閩南語則稱“茶”為“退”,受其影響的有現(xiàn)代英語、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荷蘭語等;越南語和韓語對茶的讀音中,還存在“查”“退”并用的現(xiàn)象,在眾多語言中,最值得關注的是英語。

由于中英茶葉貿(mào)易時間跨度長、范圍廣,廈門和廣州都曾負責對英茶葉出口,因此英語中對“茶”的讀音也呈現(xiàn)“查”“退”并用的局面,比如18世紀古英語“tea”的發(fā)音就很接近“退”,二戰(zhàn)時期的英國軍隊中仍有“Chah”的俚語發(fā)音,在英國一些古老的鄉(xiāng)村地區(qū),當?shù)氐睦先藗兎Q呼茶葉也依然保留著近似于“退”的發(fā)音。

看到這里,云南的茶友可能又會想到“我們這里的茶葉讀音普遍都為“l(fā)a”(臘),這又該怎么解釋呢?”這其實是因為“查”和“退”的發(fā)音,都屬于漢藏語系的漢語族,代表了滇外小葉種在世界的傳播過程,而“臘”源自濮人,屬于孟-高棉語系布朗語支中指謂葉子的共同詞根,已經(jīng)不屬于漢文化圈了。

此外,布朗族與佤族還習慣將經(jīng)過厭氧濕發(fā)酵的酸茶稱為“mian”(緬),比較接近古漢語中“茗”的發(fā)音,二者是否存在授受關系,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而“l(fā)a”和“mian”的發(fā)音,在緬北、越北等與云南相接的東南亞地區(qū)也一樣適用,這也再次證明了云南與其接壤的東南亞地區(qū),有著古老的整體茶文化,其源頭正是云南的濮人種茶。

那么問題又來了,既然在茶樹馴化史和茶葉利用史都占據(jù)重要地位的世界茶源云南,都在以“臘”為茶葉的發(fā)音,而為什么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盛行的發(fā)音依然是“查”或“退”?——最根本的原因是,最早馴化出茶種,和最早向中原傳播茶葉的,不是云南的濮人部落,而是四川的巴蜀文明。

篇幅受限,下篇專題文章,我們接著來聊聊為什么說巴蜀文明最早馴化出了茶種,以及四川是如何將世界茶源的身份拱手讓人的。

來源:陸離茶寮,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1,355條結果 (用時 0.017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58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