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茶道的小故事

找到約641條結(jié)果 (用時 0.021 秒)

“茶圣”陸羽的人生故事,驚嘆

公元735年,深秋的一個清晨,唐朝的智積和尚路過一座小橋,聽到橋下有群雁哀鳴之聲,智積好奇地走了過去,看見一群大雁正用翅膀衛(wèi)護著一個凍得瑟瑟發(fā)抖的男嬰。

智積將男嬰抱回了寺中。這個容貌丑陋的男嬰便是后來被譽為“茶仙”,尊為“茶圣”,祀為“茶神”的陸羽。

一? 陸羽的童年

男嬰因臉上有瑕疵,被喚作“季疵”。

積公嗜好飲茶。季疵在積公身邊奉茶煮水,日復(fù)一日,漸漸學(xué)得了藝茶之術(shù)。

一日,積公為季疵占卦取名,占得“漸”卦,卦辭曰:“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span>

于是,積公為季疵定姓為“陸”,名“羽”,字“鴻漸”。

季疵從此有了一個正式的新名:陸羽。

陸羽對佛家經(jīng)典并無興趣,九歲的時候,曾這樣問積公:“釋氏弟子,生無兄弟,死后無嗣。儒家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出家人能稱有孝嗎?”

積公大怒,認為陸羽桀驁不馴,藐視尊長,便用繁重的“賤務(wù)”磨礪他,迫使陸羽回頭醒悟。

陸羽雖然每日都要“掃寺地,潔僧廁,踐泥污墻,負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比郧趯W(xué)不輟,堅持學(xué)習(xí)。

十二歲的時候,陸羽逃離了生活多年的龍蓋寺,離開了智積禪師,奔向廣闊天地……

此后,陸羽在戲班里做過丑角演員,后于火門山鄒老夫子門下受業(yè)七年,直到十九歲學(xué)成下山。

二? 師徒重逢

積公作為唐朝有名的高僧,擅于品茶和鑒水,甚至能判斷出誰是煮茶人。

嗜好飲茶的代宗皇帝聽說后,便便下旨將積公召入宮中。

積公到宮中后,面對宮中煎茶能手所沏之茶,卻覺索然無味。

代宗皇帝問起緣由,積公笑言:“我所飲之茶,都是弟子陸羽親手所煎。飲慣他煎的茶,再飲別人煎的茶,就感到淡泊如水了?!?/span>

代宗忙問陸羽現(xiàn)在何處?

陸羽生性喜歡親近自然,好游名山大川,品評天下名茶甘泉。朝中百官跋涉數(shù)日,才找到陸羽,將其帶入宮中。

陸羽將清明前采制的好茶用泉水烹煮后,奉給了代宗皇帝。

代宗輕輕揭開蓋碗,一陣茶香襲來,再看碗中茶葉淡綠怡人,品嘗之下,香醇回甜,代宗不由連連點頭贊嘆。

皇帝又命陸羽煎了一碗茶,由宮女送至積公和尚處。積公喝了一口,連叫好茶,接著一飲而盡,興奮地沖出書房,大喊道:“鴻漸在哪里?”

皇帝大吃一驚:“積公怎么知道陸羽來了?”

積公哈哈大笑:“我剛才品的茶,只有鴻漸能煎得出來,喝了這茶,當(dāng)然知道是鴻漸來了?!?/span>

代宗十分佩服積公和尚的品茶之功,對陸羽的茶技更是嘆服不已,有心留陸羽在宮中供職,培養(yǎng)宮中茶師。

然而,陸羽因多年飲茶,心性越發(fā)淡泊、平和,并不貪戀宮中富貴,不久便回到苕溪,專心撰寫《茶經(jīng)》去了。

三??恩師辭世,?陸羽作《六羨歌》

公元778年,陸羽在江西上饒依山結(jié)廬定居,開墾茶圃,環(huán)居種茶,自號“茶山御史”。為了續(xù)水烹茶,陸羽還開鑿了一眼井,后人稱其為“上饒陸羽泉”。

陸羽在此閑居煮茶,過著簡單且怡然自得的生活。

直到公元790年,陸羽驚聞智積禪師圓寂于竟陵,心中十分悲痛,卻無法趕回見恩師最后一面,便作了一首《六羨歌》明志寄懷:

六羨歌

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
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譯文:不羨慕黃金做的酒器,也不羨慕白玉做的酒杯。不羨慕入朝為官,也不羨慕愛富貴名利。只羨慕故鄉(xiāng)的西江水,流向竟陵城邊。


對陸羽而言,智積禪師是恩師,也是人生難得的知己。自此之后,世間還有幾人能只消一口就判斷出自己所煎之茶?

……四? 陸羽鑒水陸羽的鑒水之功,堪稱神技。一次在揚子江畔與刺史李季卿偶然相遇,二人便同船而行。李季卿聽說附近揚子江中心的南零水煮茶極好,便命士卒駕小舟前去取水。士卒返回后,陸羽舀嘗一口,立即指出“此為近岸江中之水,非南零水?!崩罴厩浔忝孔湓偃ト∷懹饑L過后,才滿意地笑道:“此乃江中心南零水也?!?/span>士卒嘆服之余,跪地陳說了實情:原來士卒第一次取水返回時,因小舟不穩(wěn),水灑了一半,便偷偷舀了岸邊的江水充兌。

從此,陸羽的名氣越發(fā)傳揚開來。這則“陸羽鑒水”的小故事生動闡述了水的重要性。陸羽在《茶經(jīng)》中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古人亦曾如是總結(jié):茶性發(fā)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所謂“精茗蘊香,借水而發(fā),無水不可以論茶也?!边@一理念自古便深入人心。當(dāng)代有“煎茶水記”文化交流型茶館品牌,將陸羽所著《茶經(jīng)》的理論精髓和張又新所著《煎茶水記》的宗旨融為一體,遵循茶性的同時,尤為注重水品,力求以好水泡出一杯上品好茶!說到泡茶用水,可以教大家?guī)讉€實用的小竅門。煮茶用水

泡綠茶時,泡茶用水不宜沸騰太久(古人稱之為“水老”),否則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揮發(fā)殆盡,泡茶的鮮爽味便會大為遜色。在煮水的時候,往水壺里扔幾片干凈的竹葉,或在水面浮一張荷葉做蓋,煮出來的水隱約帶著清香,適合泡香味清淡的白茶。可以在煮水的時候放一兩塊陳香碎木,水會更加柔和甘甜,有一絲若有似無的幽香,可以用來沖泡紅茶、熟普類較溫和的茶。無論是泡茶還是煮老黑茶,建議都不要用自來水。自來水在水管中滯留較久,還含有較多的鐵質(zhì),當(dāng)水中的鐵離子含量超過萬分之五,會使茶湯呈褐色,而氯化物與茶中的多酚類作用,又會使茶湯表面形成一層銹油,喝起來有苦澀味。可以在家里備一個較大的儲水器,將自來水放在里面,不蓋蓋子或不蓋嚴(yán)實,讓氯氣自然揮發(fā),雜質(zhì)自然沉淀下來,約24小時后就可以泡茶了(底部有沉淀物的水不要用)。
茶道是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shù),掌握一些實用的技巧,即使是業(yè)余人士,日常在家中也能泡出一杯好茶。


來源 | 茗儒茶道

對茶道的批判和改革論

在探討茶事、茶會的改革之前,首先要回顧前人對茶道的批評和改革理論。長久以來,茶道是不被允許批評或改革的,在我看來,歷史上只有利休和山上宗二兩人曾有過批判性的態(tài)度,這從《山上宗二記》中可以看出。最有趣的軼事集《茶話指月集》中,既有利休受邀參加茶會的故事,也有利休邀請客人參加茶會的故事。從這些故事來看,他似乎是位特立獨行的怪人,但仔細閱讀后會發(fā)現(xiàn),利休并非古怪,多數(shù)情況下是因為其他茶人的努力方向不對,才遭到利休的斥責(zé)。

據(jù)說有一次利休受邀參加某處的茶會,當(dāng)時庭院里有一扇非常漂亮的木門,弟子們看到后紛紛贊不絕口。利休卻認為那扇門根本算不上風(fēng)雅,因為它是專門花錢從很遠的地方定制的。真正的風(fēng)雅應(yīng)該是利用現(xiàn)有木材隨性制作,根本不需要花錢。從表面上看,利休似乎總愛打斷弟子的話,并提出反對意見,但實際上,他為了徹底貫徹茶之道,不斷在對當(dāng)時的茶事、茶會提出尖銳的批評。

在日語中,擅長點茶的人被稱作"手上手"。奈良春日神社的神主久保長暗堂是位"侘"茶人,著有《長暗堂記》。據(jù)此書記載,利休曾說"不要羨慕手上手"。一般看到擅長點茶的人,大家都會感到羨慕,但利休認為點茶只不過是表面功夫,沒有必要羨慕。

進入江戶時代后,片桐石州也在《宗關(guān)公自筆案詞》中寫道∶"茶湯,自然之寂則妙,人為之寂則惡。"也就是說,自然而成的"寂"最好,人為營造的"寂"顯得造作。這與利休批評的"似而非之寂"一脈相承。

漢學(xué)家太宰春臺著有《獨語》一書,他批判當(dāng)時的茶器過于陳舊,人們品茶時不應(yīng)該用那么陳舊的東西,應(yīng)該時常更新器具。書中還寫道∶"人人用不同之茶碗"。仔細想來,如果在親朋好友等關(guān)系親密的人之間傳飲濃茶,會有增進感情的良好效果,但如果素不相識的人聚在一起傳飲,確實令人不快。看來在江戶時代,就已經(jīng)存在這類批評的聲音了。

出云松江的大名松平不昧是石州流不昧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在自己的隨筆集《贅言》中寫道∶"茶人乃盜取'茶道'二字的大罪人。"這句話同樣適用于今天的茶道界。因為不昧是大名,才敢于提出如此尖銳的批評意見。

進入明治之后,岡倉天心著有《茶之書》。此書并非是在批評茶道,而是在褒揚茶道。該書的目的是為了在日俄戰(zhàn)爭后,向海外宣揚具有國粹精神的茶道,反映日本的社會狀況。當(dāng)時是武士道精神備受尊崇的時代,岡倉天心認為,武士道宣揚"死之術(shù)",茶之道宣揚"生之術(shù)",他還從對武士道的批判出發(fā),對茶道大加贊揚∶"如今有人研究'死之術(shù)',卻無人關(guān)注'生之術(shù)'。而茶道,正是'生之術(shù)'的代表。"

進入昭和之后,人們開始從多角度對茶道進行批判。特別是在戰(zhàn)后,出現(xiàn)了崇洋媚外之風(fēng),似乎所有的東西都是進口的品質(zhì)最好,不是洋貨就不被接受。距今二十幾年前,在文藝雜志《新潮》中,有一位作家曾大肆批判當(dāng)時的茶道∶"現(xiàn)如今依然流行茶道,是因為日本太窮,所以才會在四疊半那么狹小的地方品茶。如果日本人手頭富裕一些,就不必如此了。茶道,實際上是貧困日本非近代性的扭曲趣味。"但是,一位茶道宗匠邀請這位作家品茶,之后此人再也沒有批判過茶道,實在不可思議。

民間工藝家柳宗悅在其著作《茶道改革》中寫道∶"現(xiàn)在的茶人,一味在意是否有遠州的鑒定書或家元的簽名印章,卻從不用自己的眼睛去辨別茶具之美。無論是民間工藝品還是其他東西,只要適合做茶具,完全可以用于茶道,現(xiàn)在的茶人卻不這樣做。"書中還嚴(yán)厲批評了利休之后的茶事,"都說利休之后茶道開始墮落,在我看來,茶道之墮落始于利休。利休之前的茶人更為優(yōu)秀,他們都擁有杰出的鑒別力,能夠從中國或朝鮮進口的器具中挑選出合適的茶具。但到了利休時代后,茶具被嚴(yán)格規(guī)定了標(biāo)準(zhǔn)樣式,除此之外一概不被承認。因此,茶碗從'樂燒'開始墮落,長次郎之前還算好,長次郎之后完全不行了。利休被秀吉命令切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包括遠州和石州,也沒有什么了不起。"上述批評是否恰當(dāng),還值得商榷,但作為他山之石,依然有許多值得借鑒之處。不過柳先生對利休、遠州和石州的負面評價,我認為有欠妥當(dāng)。接下來是某位名人著作中的一節(jié)∶

茶席主人應(yīng)該做的,是將長久以來背負著對立宿命的人們共聚一室,讓他們?nèi)硇牡赝度氲近c茶之中,由此消除隔閡,實現(xiàn)心心相通。如果不能通過藝術(shù)之力,化解那些在路上偶遇就會決斗的人們之間的矛盾,就沒有發(fā)揮主人之職責(zé)。茶道要順應(yīng)現(xiàn)實政治的要求,也就是要順應(yīng)時代,以此實現(xiàn)從藝人的技藝向藝術(shù)的升華。盡管從目前完全形式化的茶道來看難以實現(xiàn),但這種境界才應(yīng)該是茶道的真正本質(zhì)。

只有不從事茶道活動的人才會說出上面的話。當(dāng)然這要看如何解釋,但我認為,并不能因為今天的茶道無法像從前那樣以藝術(shù)之力化解矛盾,就斷定茶道已經(jīng)形式化。另外,書中還有如下論述∶

為什么利休摘掉了所有的牽?;?或許這的確是茶道之奧義,而正是這種奧義,決定了日本人的文化取向。面對滿園絢爛的牽牛花,氣度小的人會心神不定,只有心胸寬廣之人才能從中感受到絢爛之精彩。普通日本人沒有這么廣的心胸,只有豐臣秀吉除外。在日本歷史中,或許只有秀吉一人,才能達到在任何奢華面前,都能泰然自若的境界。

這種見解實在匪夷所思。利休認為滿園盛開的花屬于自然現(xiàn)象,但插花不同,所以他打破了自然狀態(tài),作為藝術(shù),只插了一朵花。這位名人卻認為"因為擔(dān)心會心神不定,為了集中精神,所以在壁龕處只插一朵花。氣度小的人才會這樣做,氣度大的人就能泰然自若,保持心平氣和"。我認為這是完全錯誤的看法。任何人都有能力鑒賞鮮花自然盛開的樣子,即使我們成不了秀吉,看到新瀉市的郁金香園也會覺得漂亮迷人,絕不會心神不定。但如果要看自然盛開的鮮花,去院子里看就可以,沒有必要專門摘一朵作為插花裝飾在壁龕中。利休之所以摘掉院子里的牽?;?,是因為那些花妨礙了他欣賞一朵牽牛花。另外,這位名人在他的另一本著作中寫道∶

茶道并非奢侈之產(chǎn)物,而是貧窮之產(chǎn)物。毫不浪費地細細品味"茶"這種珍貴的奢侈品,便是茶道之精神。

程序異常繁瑣,用料極為簡單,這正是日本藝術(shù),確切地說,是日本文化的本質(zhì)。茶道也并未脫離這一本質(zhì)。將茶葉碾成粉末飲用是非常原始的做法,主客雙方都要經(jīng)過極為繁瑣的禮儀才能品茶。在品茶過程中盡可能將材料簡單化,卻通過增加復(fù)雜的飲用方式提高品茶的價值。不僅是茶道,大家都認為日本文化的特質(zhì)也是這樣,單純、清澄、侘、寂、調(diào)和、純粹,的確如此。但恕我直言,這實際是貧窮的藝術(shù)化。這種純粹除了意味著剔除了多余的附加物,同時也意味著缺乏附加物和金錢。而"侘"或"寂",是因為單靠"純粹化"無法成為藝術(shù),這才加入了"侘"和"寂",試圖無中生有罷了。

對這種以偏概全的說法,筆者實在無法認同。認為茶道是貧窮的藝術(shù)化,未免過于偏激。如果是常年從事茶道或是研究茶道的人,或許能夠給出更加恰當(dāng)?shù)脑u論,對此我深感遺憾。

以上列舉了以往出現(xiàn)過的較為典型的針對茶道的批評意見,看來茶道曾經(jīng)受到過各種批評。但是,認為"富裕國家不需要茶道,貧窮國家才會有茶道"的想法,必將導(dǎo)致對茶道本身的極大誤解。無論是某作家的論調(diào)還是某名人的意見,都只是膚淺的見解。歸根結(jié)底,茶道應(yīng)該是人與人交往的一種社交生活規(guī)范。茶道能夠消除俗世中人與人之間的心靈隔閡,而所謂“侘”咤}或"寂",實際上是主人接待客人時的低調(diào)姿態(tài),并非因為貧窮才靠"侘"來掩飾。看來就算是作家或評論家,也有很多人沒有真正理解茶道。

來源: 茶貴人

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來竹葉青體驗這堂解暑消夏的茶藝課

 

7月份的時候,老竹為恭賀高考揭榜,也為了傳承傳統(tǒng)文化,特意邀請廣大高考學(xué)子來門店上一堂茶藝課?;顒右唤?jīng)推出就反響熱烈,還有很多茶友表示自己不是應(yīng)屆考生,但也想?yún)⒓硬杷囌n。應(yīng)廣大茶友的要求,老竹決定適當(dāng)放寬條件,不再僅限于應(yīng)屆高考考生。而且,今天老竹還為大家?guī)砹藥讉€茶藝課堂上的小故事。

 

 

“小楚喬”怡楽
“茶道六君子”真有趣

 

來門店學(xué)習(xí)茶藝的有位小妹妹——怡楽,長相酷似最近熱播劇《楚喬傳》里的小楚喬。

 

小姑娘一入座就對對擺在茶臺上的“茶道六君子”充滿了好奇。“”茶道六君子“”指的是:茶匙、茶針、茶漏、茶夾、茶則、茶筒。

 

 

茶筒是用來盛放茶藝用品的器皿;茶匙為盛茶入壺的用具;茶漏則于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dǎo)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茶則又稱茶撥,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茶夾用來夾取茶杯,在洗杯的時候防燙又衛(wèi)生;茶針則用來疏通茶壺的壺嘴。

 

 

茶藝師的講解,讓怡楽直呼“‘茶道六君子’太有趣了”。她跟著茶藝師姐姐用“茶道六君子”小心的洗杯、取茶、投茶,認真的樣子像個小大人。

 

在怡楽旁邊的大姐姐,暑假過后即將去到美國留學(xué)。在出國前,她來到門店學(xué)習(xí)茶藝。“我想把中國的茶道文化帶到美國,讓我的同學(xué)更加了解中國。”

 

古箏少女小歌
茶是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縮影

 

今年剛剛高考完的小歌,一直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興趣濃厚,尤其喜歡彈奏古箏。彈古箏的時候,小歌喜歡泡一杯爸爸買的竹葉青,放在古箏旁邊,她說這樣很有傳統(tǒng)的味道。

 

得知竹葉青在今年暑假舉辦了茶藝培訓(xùn)活動,小歌的爸爸便立馬給自己的女兒報了名。洗杯、取茶、投茶、注水……在沸水的沖泡下,竹葉青遇水直立,上下沉浮,翩翩茶舞傳遞著傳統(tǒng)文化的風(fēng)情,茶藝師專業(yè)又優(yōu)美的手法讓小歌看得目不轉(zhuǎn)睛。

 

 

茶藝課結(jié)束,這個癡迷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小姑娘,主動提出希望在竹葉青門店實習(xí)一個暑假,深入了解中國茶文化

 

“茶藝師姐姐優(yōu)美的手法,真的把我深深的迷住了。我在家都是簡單的用沸水沖泡竹葉青,雖然滋味也很好,但是像這樣靜下來,泡一壺茶招待朋友,和朋友聊聊這些手法里蘊含的茶道精神,我以前沒有接觸過也從來沒嘗試過,今天體驗了一下,我覺得特別有中國韻味,我希望我自己也能在這里,用一壺竹葉青招待這些愛茶之人。”

 

 

研究生小易
茶是我的靈感繆斯

 

正在讀研一的小易,學(xué)的是設(shè)計專業(yè),對美感有很高的直覺。自從一次在店里偶遇竹葉青,茶葉遇水直立,上下沉浮的美態(tài)一下就俘獲了這位設(shè)計師姑娘的心。

 

 

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喝茶最重要的一步是“品”,但對小易來說,喝竹葉青,最重要的是“賞”。在杯中倒入沸水后,欣賞直立的茶芽上下沉浮、翩翩起舞。“有時候做設(shè)計遭遇瓶頸的時候,我就給自己泡一杯竹葉青,不急著喝,就慢慢欣賞茶芽在杯里的優(yōu)美姿態(tài),看著看著靈感就來了。”

 

 

竹葉青需用沸水沖泡,所以在濾茶的時候,要用食指扣住碗蓋,大拇指和中指端住杯沿,避免碰到杯壁而被燙傷。濾茶這個動作看起來十分優(yōu)美輕盈,但是做起來則需要手指巧妙用力,互相配合,小易最開始不得要領(lǐng),嘗試了幾次都被茶杯燙到。茶藝師一直在旁耐心指導(dǎo),糾正小易的手法,終于將竹葉青濾進了公道杯。

 

好茶來之不易,肯定要細細品嘗。杯里的竹葉青,茶湯澄亮,嫩栗香撲鼻而來,啜飲一口,先是微苦,然后回甘,滋味醇厚。

 

 

大學(xué)生小兔
茶是我最喜歡的飲料

 

正在上大一的小兔是一個特別喜歡喝茶的姑娘。茶葉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飲料,加上如今技術(shù)的發(fā)展,竹葉青特有的除氧充氮技術(shù)能更好的保持茶葉的鮮味,也更方便攜帶,和小兔一樣喜歡喝茶的年青人變得越來越多。

 

 

和小易一樣,小兔也是在濾茶的時候有些不得要領(lǐng)。濾茶時,要注意茶杯的傾倒角度,茶杯舉得太低,茶水容易灑出;舉得太高,茶水又容易濺起。要選擇一個不高不低的角度,使茶湯呈一條細長筆直的線落下,茶道里所謂的“高山流水”就是這樣。

 

招待客人飲茶的時候,則需將分杯好的茶湯置于茶碟,雙手端放在客人面前,以示對客人的尊敬。

 

 

川大學(xué)生小林
茶道讓我放松身心

 

小林看起來像個大大咧咧的工科男生,但其實是個十分認真細致的人,對茶道也是略知一二。“一直都想試試在茶臺上泡壺茶招待朋友,但苦于寢室沒有場地也沒有器具,這次竹葉青的這個活動算是滿足了我的愿望”。

 

沖泡竹葉青之前,需要洗杯。將沸水注滿茶杯,然后用杯夾夾取茶杯,將水倒出,完成洗杯。洗杯可以去除茶杯上的灰塵,用沸水還能達到溫杯的效果,后續(xù)能更好的激發(fā)竹葉青的香氣。

 

 

除塵、溫杯、泡茶、濾茶、分杯……每一個步驟小林都認認真真的跟著茶藝師的指導(dǎo)來,有不懂的地方馬上提出。一度難倒小易和小兔的濾茶,他做起來也是得心應(yīng)手。

 

 

茶道精神講究清、靜、和、美,在鬧市中不驕不躁,尋求自然狀態(tài)。這也是小林一直所追求的,他希望自己不要被浮躁的社會淹沒,用一杯竹葉青時時提醒自己堅持自我,保持平常心。

 

 

此次竹葉青的茶藝課體驗活動將持續(xù)到8月30日,全國20余個城市近300家門店聯(lián)動舉辦。不管是高考考生,還是上班族或者小朋友,都可以來竹葉青門店免費體驗由專業(yè)茶藝師親手教學(xué)的茶藝課。

 

作為和大熊貓齊名的“四川名片”甚至是“中國名片”,竹葉青的茶友遍布世界各國。為了更好的向這些來自各國的茶友傳遞中國茶文化,老竹家將推出雙語茶藝課程,茶藝師會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用中文或英文與茶友交流。

 

在盛夏品一杯自己沖泡的香茗,聽茶藝師娓娓道來茶的故事,給三伏天留下一個不一樣的記憶。

找到約618條結(jié)果 (用時 0.008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23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