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采茶葉的過程

找到約2,559條結果 (用時 0.029 秒)

喝茶的過程

對于茶,我是情有獨鐘的。之前,我對其有很多的比喻,但都過于牽強,或者說是不夠貼切。后來,我想到一個詞,這個詞我認為比較契合、或恰當。最終我就認定它了,這個詞就是情人。

情人一說,是要惹是非的。這里包括外人的狐疑,家人的不解。后來我做了一番斗爭,把這個詞解釋了一下,我說:對于情人我有自已的理解,第一不敢茍同于網(wǎng)絡上的戲言。第二沒有非禮妻子的思想。第三更不會有貪官和巨富們那樣的荒誕行為。這個情人是不排斥妻子的,那種“情”雖然有時也會隱隱的、澀澀的、甜甜的或是酸楚的。但每每都會帶給你許多的感受,即使是相擁一下、相思一下、相視一下,都能留下些許的回味,以及美好的映像。偏偏妻不屑一顧,子懶得一看,不知是怕受到影響,還是不予認可。

好在這是我最后的底線,妻也沒那么認真,只是任我去了,這種結果就讓我有了每次愜意地喝茶過程。不過,我想說明一點的就是,我喝的茶都是春季采摘的綠茶。

綠茶的喝法是有講究的,不應有過多的思量,也不要有位子、票子那樣的聯(lián)想,更不能有“小人與女子難養(yǎng)” 那樣的雜念。我欣賞的是詩人那天講詩歌時,拿一杯綠茶作講解的對象。他說,任何藝術的東西都要留有空間、想象和余地,不要一味地去看它的表象,就像這杯綠茶,在人們的思維習慣中,看到的是已經(jīng)定格的一杯茶,或者是一個盛茶的杯具??稍谠娙说难壑?,它是一個玻璃器皿,是可以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幾葉茶立在杯里,是一種物質,從表象上去看,它是無語的。而沖入沸水之后,它就產(chǎn)生了化學般的變化,水在慢慢升高,隨之所有的情節(jié)和故事都會一一地展現(xiàn)出來。

這個時候你就去想象,想象的結果它都不會再是一杯普通的茶了,它就有了詩的藝術效果。就像中國京劇里的板和眼、就像中國書法中的韻味、就像中國畫呈現(xiàn)出的水墨浸潤。那種想象可以無限放大,能到何種程度,就看你的感情了。經(jīng)歷越多,感悟越深,知識面越寬泛,想象也就更加豐富。

我感興趣的不是詩人的講解,而是他對茶的聯(lián)想。

茶喝到升華為想象以后,喝起的滋味就有另一番景象了,不再是單一的生津和止渴。于是,我每一次喝茶之前都做了一些準備,比如先洗洗手,除去一切塵世之間的氣味。因為茶是很敏感的,特別是綠茶,哪怕是一星點異味,它都會被感染的。無論是你捧過玫瑰之手,還是握過金錢之手,或者是拿過可能會腐爛變質事物之手,都會傳導給茶的,那樣你就再也喝不出它的優(yōu)質和本真了。

前些時候,我去了當局長的同學家做客,局長夫人知我喜喝茶,就從冰箱里拿出很高檔的綠茶沖泡于我。我聞了聞就沒再喝,局長夫人用疑惑的目光看我,我說你這茶不是原來的茶了,已混有許多茶以外的其它氣味。

并不是說茶是高貴的別稱,實際上它是很普通的,老百姓的生活日志上都有柴米油鹽醬醋茶一說,可見它已進入尋常百姓家了。只是茶有自己的特點,它的特點就是不媚、不俗,不能強加任何別的東西而已。

我喝茶的第二項準備就是洗凈一只杯子,但必須是一只透明的玻璃杯,這樣我看中的是泡茶的過程和茶葉發(fā)生變化的過程。那種變化都在我的視力范圍之內(nèi),因為我把放茶、沖水、看茶、聞香等都納入喝茶的步驟了。所以,一切的準備和操作就成了我喝茶過程中的必修課。

有時,我常常也在想,綠茶是不是一芽精靈,小小的一片葉子,怎么會有那么多情愫呢?在左思右想答不上來的時候,我又在自言自語:也許是我對綠茶產(chǎn)生了情結,這才成為茶的粉絲。

或許珍惜一種事物是有經(jīng)歷以后才有感情的。比如說你親手做出的菜,你親手摘來的水果,你就會有一種食欲或飲欲。在吃和飲的時候你就有了成就感,這與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有異曲同工之妙。我想,茶與我也是有親密接觸之后才成為伙伴的。

可能是我生于茶鄉(xiāng)的緣故,早些時候,單位和友人買茶都會差遣我的。久了,我就成為他們的茶葉大使,同時我與茶的親近感也日益升溫,其中的甘苦也讓我明白了許多的道理。

茶往往是生長在深山老林中的,越是高山里的茶,品質越好。因為它們吸收的光照、氣息、土壤、水韻更具天然,所以它的風味就更加獨特。這也是我舍近求遠,舍小山尋大山的真正目的。

可尋茶之路是非??部赖?。那次我去東河尋茶,是我一生難忘的事情。車在沒有路的地方停下之后,我沿著一條小河而上,河道不知盤旋了多少次,依然沒有盡頭。望望四周的群山,我開始在心里打起退堂鼓,畢竟是一個人深入大山,雖然前面有傳說中的好茶;雖然有山花、怪石、鳥語相伴,但諸多的未知還是讓我的心緊張起來。

緊張并不是沒有道理的,在一個山坡的拐彎處,我一抬頭突然發(fā)現(xiàn)一條狼就站在那里。當時我和狼都是猝不防地發(fā)現(xiàn)了對方,只是我滿臉驚恐,狼眼露出兇相。與狼對峙,玩的不僅僅是心跳,而且還需要有理智和智慧。我知道,如果在當時逃跑,無疑是就地自殺。結果我就硬著頭皮站在那里,還好我不光看到狼眼里鋒芒畢露,也看到了狼嘴里還叼著一只山雞。我想當時狼對我有兩種想法:一是我是它的下一個獵物,二是我有沒有搶它戰(zhàn)利品的可能。而我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趁狼還沒有下手之前逃離這里。我的心里想著,腿已付諸行動了。我依然面對狼,可腳步則側身慢慢移動。好在狼最終沒有發(fā)動最后的進攻,在確定有一些距離之后,我就撒腿跑了。

那次歷險不僅沒有讓我遠離茶,而是更加親近茶了,這都是因為好茶就在山坳、就在云中、就在采茶姑娘那銀鈴般的笑聲里。

深入茶園之中,既能體會一種氛圍,又能觀看制茶的全過程。采摘、殺青、揉茶、摔條、烘干那一整套流程,讓我享受了一次次的流香過程。當我再也待不住的時候,就隨采茶的山民一起來到茶園,親自采一些新鮮的茶草,然后親自看著把它制作成茶葉。那一刻,我忘記了許多,收獲了許多。

我知道我手中抓的這些茶葉,并不是我親手采摘的那些葉子。但它的條形極像,它的長度、它的飽滿、它的色澤,簡直就像我采的茶葉一模一樣。這種發(fā)現(xiàn),讓我有了倍加親切的感覺。

于是我就坐在一杯剛沖泡的綠茶前,看變化了的茶、水和霧氣。茶一葉一葉地舒展開了,像似一個才睡醒的少女,緩緩地伸展著身姿,朦朧中還帶有些夢意,笑靨里依然存有余味。我不敢去猜想那里面是否還有蟬聲和鳥鳴,是否有杜鵑的聲音。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茶已升華為一種想象,葉已還原了一個本真的自己。

水已不再是一個透明的晶體了,它已著了茶的色調(diào),儼然成了茶的同類。不過透明還是保存著,只是淡綠色的水讓人有了一種欲望。

最歡快的自然是水中的茶葉了,它們跳起了水中的舞蹈,開始時是天鵝舞,隨后是交誼舞和獨舞。它們的舞臺在杯中,它們的世界也在杯中,舞不盡的是風花雪夜,舞不完的是春花秋月。此刻你只顧去欣賞,不用去著急,因為茶葉們一會兒都會平靜下來。

這個時候你會聞到有一股清香彌漫起來,是栗香,也會是蘭草花香。這香是要看茶的產(chǎn)地的,看這些茶是與誰為鄰了。如果茶是長在栗鄉(xiāng),那些爛漫的栗花是不會放過它周圍所有物質的,結果茶葉的每一寸光陰都會熏染上栗花的香氣。要是茶生長在山崖或是小溪之畔,就會與蘭草花結為好友的,那樣茶就有了蘭草花的氣味與性情。

最讓人注目的莫過于茶與水交融后所產(chǎn)生的氣體。說是蒸氣,但更像是霧。那些霧裊然上升的形式獨特而多姿,它會在杯口形成一個霧罩,在其上面環(huán)繞成多種狀體,然后淡去在空中。因為有霧的導出,使茶中的香也就飄散開了。

此時我最弄不清的是,這霧是不是那霧鎖茶園的霧。因為那些霧生長在山的半腰,護著山上的茶林,吸納陽光的照射,孕育茶葉的品質??梢哉f,它是茶葉的被、茶葉的衫、茶葉的守護神,從而它成全了高山茶那不可取代的特色,也完美了自己多重性格的形象。

我想,但愿這霧是那些山霧的沿續(xù),有了它們才會使綠茶得以圓滿和回歸。

欲,對于普通人來講,它是很難逾越的一道坎。用好了,它是進取的動力,用不好,它就是無形的殺手。曾經(jīng)難填的欲壑,絆倒過許多貪婪者的前蹄。

或許我就在塵世之外,因為我只對一杯綠茶產(chǎn)生了飲的欲望,甚至是渴望。茶以它獨特的品質讓我有了好感,有了沖動,親近茶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品一杯香茗,自然想到的是它的好處,無論是口感還是流進心底的過程,都讓我有了超乎尋常的感覺。因為喝茶不單是止渴了,還喝出了對茶熱愛與回味。有了無數(shù)次的沖動后,對茶就有了鑒賞和探究。

能喝上一杯好茶是需要一些構成和條件的。首先,是對水的要求,最好是泉水或溪水,那樣會保持茶的純凈。因為任何污染和滲兌都會降低茶的品質。就像夫妻間的愛情,如果有了其他情感的參與,其生活也就剩下過日子和混日子了。

其次是聞香、觀色和品味。聞香就是把杯底用溫水預熱后,放入少許的茶葉,然后聞其香氣,嗅其感覺。因為那些茶不僅能聞出自身的特質,還能聞出“春茶香,夏茶澀,秋茶好喝摘不得”的民諺來。觀色則是在那銀毫沸騰的綠色世界里觀其湯色,辯其成色。如果是殺青不好,湯則泛青,如果烘制過了,湯會變黃。只有恰到好處的湯色才會添其好感,增其飲欲。

品味一杯上等綠茶是最具誘惑力的。那些茶水還未入口,其香氣已沁入肺腑,留在唇邊的甘甜,說是止渴,不如說是回味,這個時候喝一杯綠茶就是享受了。

喝綠茶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它的醫(yī)用價值。《神農(nóng)本草》上說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還說:茶葉還有消食去膩,利尿止渴,消毒解酒,輕身明目等作用。

茶圣陸羽對喝茶有自己的見解,他說:“所著者衣,衣精極;所飲食者,食與酒皆精極?!币簿褪钦f,衣食住行都要追求精美的情趣。所以,陸羽把喝茶的過程看作是精神享受的過程,從而賦予喝茶以美學的內(nèi)涵。

陸羽還在他的《茶經(jīng)》里說:茶之為飲,生于名山秀水之間,得天地之精彩,儒家以之養(yǎng)廉,道家以之求靜,佛學以之助禪??梢姴璧奈拿鲀?nèi)在已超出其自己的精神層面。

喝茶的過程其實是一次領悟的過程,也是一次暢想的過程。它不僅能喝出個中的甘苦,也能喝出人生的滋味。

【(摘自2017年《吃茶去》雜志(總第67期);作者:樂祥(河南商城) ,系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

從制茶人的角度:什么樣的普洱茶可以越陳越香(上)


?

春茶季快結束了。還是有朋友來問:在十幾款茶樣里,如何選出選出一款可以具有陳放潛力的普洱茶?


擴展一下內(nèi)容,我們嘗試從制茶人和藏茶客的兩個角度分別來說一下這個問題。



1
為什么制茶人也要回答這個問題呢?



作為一名制茶人,不論你主打當下現(xiàn)飲還是越陳越香,如果沒有搞清楚什么樣的工藝是短期適飲,什么樣的工藝適合長期儲存,那么,請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


當一個把信任全部交付給你的客戶,一年年存茶,很多年后把茶拿出來,發(fā)現(xiàn)并沒有變好、甚至更弱,怎么辦?


當市場上大量存茶的藏茶客存出來的茶都不堪一擊,那普洱茶越陳越香的故事還能講下去嗎?


如果要上個價值,這個問題,往小了說是回應顧客信任,往大了說是促進行業(yè)健康發(fā)展。




2
步驟一:確立做茶的目的


首先要確定你要追求的是什么,因為你不可能用同一款茶滿足所有的人。


如果想要你的普洱茶能夠越陳越香,那么就要選擇活性好的茶,也就是糖苷類含量高的茶,這樣的茶才有足夠的越陳越香潛力。


為什么說糖苷類含量高的茶才能越陳越香呢?因為糖苷類物質是后期轉化的基礎。


糖苷類作為微生物的養(yǎng)料,不斷的緩慢分解,不斷蓄養(yǎng)微生物,微生物通過糖苷持續(xù)給予的少量能量,又不斷的去分解纖維,產(chǎn)生越來越多的水溶性多糖和游離氨基酸。


一款即將進入倉儲的茶糖苷類含量的多少,是這個茶最終能夠達到越陳越香巔峰高度的一個前提。





微生物轉化路徑? 簡示圖



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定義的狹義的越陳越香,表現(xiàn)為湯質越來越厚,喉韻越來越深。


簡單來說就是糖苷類含量越高,越陳越香的潛力越大。


3
活性強的茶是怎么做出來?



活性強的茶有哪些特征?從制茶者的角度需要滿足幾個方面的要求:品種、種植、工藝、倉儲。

?

A.品種:選擇傳統(tǒng)品種


傳統(tǒng)品種是勞動人民在實際生產(chǎn)中選擇出來的,和我們今天的審美相對契合。


它的糖苷類物質含量更為豐富,適合長期存放;同時兒茶素類的含量也相對低,利于后期的轉化。


而解放之后某一個時期推廣的“良種”主要目的是追求量產(chǎn),和我們今天的普洱茶越陳越香的審美不太契合,所以在普洱茶審美的語境上不太適用。但是,不代表它不適合用于做紅茶、綠茶、功能飲料。


除此之外,要注意規(guī)避野生茶品種(如大理茶)。


B.種植:符合農(nóng)業(yè)規(guī)律


在原料上盡量滿足以下條件:


樹形:大樹、藤條茶、高桿。

環(huán)境:高海拔、水源充足、生態(tài)好。

季節(jié):春茶。

種植密度:疏植。


C.工藝:越陳越香工藝


越陳越香工藝,也就是盡量保留糖苷類的工藝。


采摘:盡量保持鮮葉完好,避免過分失水

攤放:青味去盡,花香未顯,寧輕勿重

殺青:高溫快炒,殺熟殺透

揉捻:緊條揉捻

干燥:當天曬干


D.倉儲


形態(tài):壓制成緊壓茶,鐵餅或茶磚最好

水分:保持10%的含水量

條件:密封保存



4
需要注意的小細節(jié)



丨關于頭采


頭采的采摘時間并不是越早越好,每片茶園都有自己的生長規(guī)律,最好的采摘時間一般是第一次芽葉完整長出來的時候。


嚴格意義上的頭采可能會有很多“越冬葉”,它的芽葉還沒有長齊,這次的品質不會是最好的。


丨沖泡和用水


關于沖泡,可能會出現(xiàn)一種情況:我在山上喝起來很好的茶,帶回家就變了味?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確定沖泡的方法和沖泡用水,控制變量來對比。比如,采用相同的茶水比、相同的沖泡手法,同樣的水質和泡茶器具。




5
活性強的茶喝起來是什么樣的?


從消費者的角度,最直接的方法還是通過品鑒來判斷活性的強弱,看回甘、生津、清涼感的強度和持久度。


回甘、生津越強,持續(xù)的時間越久,這款茶的活性就越好。


茶葉的越陳越香潛力是以糖苷類的含量來衡量,糖苷類物質含量越多,后期供給微生物活動的能量就越多,茶葉的陳化潛力也就越大。


藏茶客的角度怎樣選擇普洱茶?敬請期待下一篇文章……





六堡茶是千年文化:中國茶葉的活古董

不管是“急燒”也好,“茶急”也罷,它們都在宋元時期退出了歷史舞臺,卻在六堡鎮(zhèn)留存了下來,沿襲至今,成為今天研究漢唐茶風的重要資料。

千年前的采茶特色

陸羽在《茶經(jīng)》中,對采摘茶葉有很明確的介紹:“紫為上,綠為次。”近百年來很多茶人卻發(fā)現(xiàn)這個說法與實際制茶經(jīng)驗不符,而現(xiàn)代科技的研究結果也表明紫色芽頭花青素含量比綠色芽頭高50倍甚至100倍。由于花青素給人以苦澀的口感,用富含花青素的紫色芽頭制茶,茶湯口感苦澀生硬,難以下咽。現(xiàn)代茶學教材中均有“紫芽不宜做綠茶、紅茶”的觀點。中國歷史名茶太平猴魁的采茶“八不采要訣”里,更是明確指出:“紫芽不采!”

那么,是陸羽錯了嗎?

陸羽沒錯,而現(xiàn)代的制茶人不采紫芽也沒錯。原因是那時的茶葉加工工藝與現(xiàn)代工藝有著很大的差別。據(jù)考陸羽時代的茶葉加工工藝是:“晴,采之,蒸之、搗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辈幌瘳F(xiàn)在的綠茶,要趁新鮮喝,也不似紅茶的全發(fā)酵,而是以蒸汽殺青、搗爛(相當于現(xiàn)在的揉捻)、壓制成餅、烘干,再用竹篾穿孔懸掛儲存。茶葉的存放在當時是個極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有可能會是幾年的時間,在存儲過程中,茶葉自然發(fā)酵是很正常的事。

紫芽的茶葉有更豐富的茶多酚和花青素,在緩慢發(fā)酵的過程中可以更多地轉化出滋味物質、香氣物質,花青素的苦澀卻在這漫長的發(fā)酵過程中減弱了。而一般的茶葉經(jīng)過這樣的存放,滋味物質不斷釋放,待真正品飲的時候,滋味早已大不如前。于是,陳放得越久,就越顯出紫芽茶葉的優(yōu)勢,因此,陸羽方有“紫為上,綠為次”的論斷。

用紫芽與綠芽,同樣按照傳統(tǒng)工藝制作六堡茶,成品經(jīng)過短期的放置后品飲,紫芽茶的苦澀味遠超綠芽茶。但三個月后再試,紫芽茶的苦澀味略有減輕。存放一年后再品,紫芽茶的苦澀感已大為降低,茶湯卻更加濃郁,香氣不減。存放兩年后,再與綠芽茶對比,口感雖仍有一點苦澀,但茶味醇厚,茶氣剛猛,回甘悠長,而此時的綠芽茶經(jīng)過長時間的存放,其口感已遠不如前了,無法和久置的紫芽茶比擬。由此證明了用富含花青素的紫芽茶青根據(jù)傳統(tǒng)工藝制作六堡茶,陳放越久口感越好。

這也是六堡茶越陳越香、價格也越高的原因所在。

千年前的制茶工藝

茶葉采摘下來后,如果不及時處理,茶葉幾個小時后便會出現(xiàn)紅梗,影響品質。所以古人面對一籮筐剛采下來的茶葉,第一個難題就是如何處理,以便存放。在長期的生產(chǎn)實踐中,他們發(fā)明了通過高溫處理來保持茶葉品質的方法。

現(xiàn)在的茶葉殺青大多是熱鍋炒制,或者滾筒式、槽式等。而這種殺青工藝只有百十年的歷史,那么千年前的人是如何殺青的呢?從古書或者古代圖畫上,我們已經(jīng)很難詳盡地找到關于古代人制作茶葉的方式了,但在大山深處的六堡鎮(zhèn),卻仍在沿用最古老的殺青方式制作“老茶婆”茶葉。

這種殺青是通過利用開水煮燙的方式,將剛采下的芽頭燙軟,大約經(jīng)過5分鐘撈出,用腳踩壓,至茶葉卷縮為度,以火焙干。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種古老的殺青方式—蒸青工藝,一般來講,蒸青是唐朝開始采用的一種工藝,這種工藝雖比煮青更容易保留茶葉的營養(yǎng)物質不被破壞,但這樣卻使殺青后的茶葉水分過多、香氣悶、帶有青澀的味道,南宋時期,此法被炒青工藝所取代。不過,傳統(tǒng)六堡茶因在殺青以后還有揉捻、堆悶等步驟,殺青后的生澀味對其成品影響較小,因此蒸青的方法才得以在六堡茶區(qū)保留了下來。

正是由于六堡茶的特殊工藝,陸羽《茶經(jīng)》中所寫的“晴,采之、蒸之……”這種唐初茶葉的加工方法,才得以傳承至今。

千年前的茶器

隋唐時期,茶多采用煮飲,這一習慣直到宋元時期才逐步被泡飲所替代,六堡鎮(zhèn)的民間,至今仍保留著一種相當古老的煮茶器皿—茶急。“急”字是粵語的發(fā)音,其對應的漢字已不可考,巧合的是,在日本也有一個外形、作用一樣的器皿,發(fā)音為“急須”?!凹表殹笔菑闹袊瞥蟛杵髅蟆凹睙钡奶埔艮D換來的。而日本的“急須”與六堡鎮(zhèn)的“茶急”的粵語發(fā)音很相似。

“急燒”也好,“茶急”也罷,它們都在宋元時期退出了歷史舞臺,卻在六堡鎮(zhèn)留存了下來,沿襲至今,成為今天研究漢唐茶風的重要資料。

最古老的飲茶方式

《晉書》中有“吳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的記載。在陸羽的《茶經(jīng)》所引用的《桐君錄》中亦有“而交廣最重,客來先設,乃加以香芼輩”的記載。當時的蒼梧地區(qū)就屬于吳,交廣也是指古蒼梧地區(qū)。由此就可以推測,當時飲茶已經(jīng)成為了“客來先設”的民俗禮儀,那個時候的茶也并非一種單純的飲料,而是加入了姜桂及芼(水草或野菜)的粥狀食品。這種做法在唐初就已漸漸絕跡了,但在如今的蒼梧縣六堡鎮(zhèn)山區(qū)的瑤族人家里,仍還秉承著千年前的待客之道,客人來時,主人用茶油將茶葉炒香,再加水煮成油茶水,并加入蔥花、香菜、花生、炒黃豆等佐料,看上去就像一碗粥,這種油茶可以果腹,既當做飲料,又可做正餐??伤闶枪艜兴涊d的“吃茶”說法的有力佐證。

六堡茶是一種神奇的飲料,它醇厚的味道里沉積的是古老的文化。滔滔西江水,從這片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嶺南古茶樹下趟過,與它一起見證了中國茶葉的千年歲月。

圖文來源廣西六堡茶網(wǎng)

找到約2,502條結果 (用時 0.015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57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