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冰綠茶廣告曲

找到約4條結(jié)果 (用時 0.001 秒)

傅傳耀:喝茶這事兒,只有中國人玩出了美!

6月5日,貴陽觀山湖區(qū)黔貴國際商務(wù)中心華彩文化大講堂中茶香陣陣,詩詞繚繞,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傅傳耀與大家共賞中國茶詩之美。

現(xiàn)將現(xiàn)場演講內(nèi)容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各位茶友大家下午好!

這個演講是首長安排的,接不接受是態(tài)度問題,講得好不好是水平問題,希望大家原諒。

作為茶文化研究會的會長,有點兒慚愧,五六年前連茶都不會喝,后來接受這個任務(wù)以后,研究倒是談不上,但是學(xué)習(xí)確實還是挺認真的。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茶與詩詞,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他們是怎樣一路走來,準(zhǔn)備去哪里,以及這個茶和詩都給我們講述了些什么。

首先,我們看這首童謠。

《茶鄉(xiāng)童謠》 (節(jié)選)

長的矮矮丫,開的白白花,

綠了千千嶺,清醒萬萬家。

這首童謠是湄潭、遵義這些地方將它印入教材的,幼兒、小學(xué)、初中、茶學(xué),教材里都有這一首詩。雖然短,但是說了三個特性:生物,生態(tài),功能特性。所以這首童謠非常流行,還有一年,把它譜成了一首歌,參加了貴州歌曲創(chuàng)作大賽,還獲得了三等獎。

那么,詩是什么時候和茶結(jié)緣的,茶又是什么時候走到詩里去了呢。首先,我們來看《詩經(jīng)》,《詩經(jīng)》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公元前11-6世紀(jì)的詩305篇,分為:風(fēng)、雅、頌,運用賦、比、興手法。孔子評價它: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帮L(fēng)”講的是林間,就是相當(dāng)于我們現(xiàn)在全國各地唱山歌的那種;“雅”就是皇城周圍的事,比如春游,郊游;“頌”就是宮廷里面祭祀用的。

1、誰謂荼苦,其甘如薺。(邶風(fēng)·谷風(fēng))

2、采荼薪樗,食我農(nóng)夫。(國風(fēng)·七月)

3、出其闉闍,有女如荼。雖則如荼,匪我思且。(鄭風(fēng)·東門)

“荼”有被譯成小野茶,白毛根的,無論怎么理解翻譯,只要貼近就行,我是將它譯成茶。5000年前也有荼,即茶之說。

下面,我們來到漢代,最近我去了陜西一趟。漢代文景之治的皇帝劉啟他的墓打開以后呀,里面找到了茶葉,是用罐子裝的,并且罐子打開后茶葉就跟剛開封的一樣,非常的新鮮。他們已經(jīng)申報了吉尼斯紀(jì)錄,這是最早的茶。漢代關(guān)于茶的詩很多,我們介紹一位叫左思的詩人。他這個人長得非常丑,個子又比較矮,形象不咋的,但是才華橫溢。左思——曾作《三都賦》,造成洛陽紙貴,陸機輟筆。

《嬌女詩》左思 (節(jié)選)

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

小字為紈素,口齒自清歷。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畫。

貪華風(fēng)雨中,倏忽數(shù)百適。

心為荼荈據(jù),吹噓對鼎立。

這首詩非常有趣,是寫自家兩個女兒的,詩人寫詩不要去寫遙遠的地方,就寫身邊最熟悉的人,最熟悉的事。他將兩個女兒天真稚氣,活潑可愛的情態(tài),淘氣的性格,聰惠嬌憨的形象描寫得淋漓盡致。

接下來,就是唐朝。唐朝的茶文化,我們茶界有一句話“發(fā)乎神農(nóng)氏,聞于魯周公,興于唐,盛于宋,明清時遍及中華。”這里面還有很多歷史,最近我把它們都理清了,包括每一個朝代,都與茶有關(guān)。唐朝的茶文化,有三個標(biāo)志性的事件。

1、入詩;數(shù)以千計。

2、《茶經(jīng)》橫空出世;陸羽一生為墨客,數(shù)代為茶仙,尤其對貴州茶推介詞,婦孺能頌,老少皆知,現(xiàn)在仍然是教科書式的,所以稱他為“茶圣”。世人評價他“一生為墨客,數(shù)代為茶仙”。

3、絲綢之路,特別是海上絲綢之路到日本、韓國。日本和韓國現(xiàn)在的茶文化茶道就是當(dāng)時唐朝和宋朝流傳過去的。所以,唐朝的茶不僅影響中國,更影響了世界。

這里面有許多詩,我們先來說說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屢試不第,靠認識賀知章和玉真公主,出仕翰林成玄宗伴友,厭倦這種有名無實宦官生活,自醉自縊,呼不上朝,安史之亂為永王作詩,后被流夜郎。偉大的浪漫主義詩圣。有《將進酒》、《望廬山瀑布》、《蜀道難》等,都是名篇。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

朝坐有馀興,長吟播諸天。

茶就是生長在這樣一個亂石當(dāng)中,所以非常的好,采這樣的茶喝了以后,皮膚都不用補水,肌骨也會很健康,這上面一段講了玉泉山神話,它的茶和水都非常的好。

下一首,是元稹?!霸ぐ住保聵犯娙?。

《一七令·茶》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zhuǎn)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后豈堪夸。

這是一首很有名的寶塔詩,從嫩芽開始一直到飲后感覺,騷客慕,和尚愛,紅綾包,玉石碾,非常珍貴。煎出花心黃色,碗轉(zhuǎn)生著小花,喝到深更,直飲到日出,談盡人生煩惱還在喝,誰說茶不好,茶真的就非常好。

下面的這首詩很有趣,勸我們多喝茶,少喝酒。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cè)餄{。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驅(qū)趕瞌睡,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得道成仙,酒鬼畢卓丟人,笑陶潛已飲酒,崔候你崔刺史醉酒失態(tài),頌道人,唯有丹丘子懂茶,諷酗酒,勸飲茶。這是寫得非常生動的,就是告訴我們要多喝茶,少喝酒。

《七碗茶》這首詩是一定要仔細認真介紹的,因為盧仝他寫的詩不多,這位老先生破屋幾間,窮困潦倒,他的圖書滿架,終日苦讀喜歡讀書,都是靠和尚或者鄰居贈米才能過日子,博覽經(jīng)史,工詩精文,不愿仕途,人敬茶仙,“甘露之變”與王涯幾位好友在宰相家喝酒,后來被人逮住誅殺。

《七碗茶》(節(jié)選)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xí)習(xí)清風(fēng)生。

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fēng)欲歸去。

很直白生動,把茶的功能描繪得淋漓盡致。

說了這些人,還有一個人給你們說一說,杜甫。他六七歲時就特別有思想,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也是終身無第,文憑都不高。他爹是知府,那時的他玩得很開心,游遍了北方的名山大川,有點不思進取了。最后呢,長于動亂當(dāng)中,安史之亂這些對他都有影響。雖然他的職務(wù)不高,但是詩確實寫得好。

《重過何氏五首》(節(jié)選)

落日平臺上,春風(fēng)啜茗時。

石欄斜點筆,桐葉坐題詩。

翡翠鳴衣桁,蜻蜓立釣絲。

自今幽興熟,來往亦無期。

這是一幅山水田園,恬淡悠閑的水墨畫,非常美,非常漂亮。

現(xiàn)在,說過了杜甫,我們再說一個有重量級的人物一白居易。白居易他的父親也是做官的,父親擔(dān)任過縣令,他自己是個進士。后因敢于直言被貶謫,他也是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喜歡喝茶養(yǎng)身,活到了78歲,算是那個時期年齡最大的詩人了。

《茶山境會亭歡宴》

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

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遞舞應(yīng)爭妙,紫筍齊嘗各斗新。

自嘆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

他寫的這首詩,有兩種解,但是我覺得呢主要是我選取的這一種,是唐朝喝茶,開始斗茶,看你的茶好還是我的茶好。就像現(xiàn)在的斗茶賽,貴州這類活動就特別多,像秋季斗茶賽、春季斗茶賽等活動。他把當(dāng)時茶藝表演、茶事活動以及斗茶的盛況寫下來,讓我們身臨其境,很生動。

下一首呢,也是白居易的詩,選了幾句,因為白居易他以茶為主題的詩有8首,涉及茶的有70多首,在這幾個詩人當(dāng)中他是寫詩寫得最多的。比如說《自題新昌居止》這一首:春風(fēng)小榼三升酒,寒食深爐一碗茶。茶酒不分家,愛酒不棄茶。何其的灑脫舒適呀。

還有《山泉煎茶有懷》: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所以,這個寫出了儀式感、祭祀感。喝茶本來就是很有儀式感的,現(xiàn)在清明節(jié)祭奠時還會倒一壺茶,廟上那些敬的都是茶而不是酒。唐朝關(guān)于這方面的詩很多,我就選取這幾首給大家分享。

然后我們進入宋朝,“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幾個巔峰,我們說宋朝,就是詞。我們來看看詞又是怎樣描繪茶的呢?

首先,我們來看陸游的,陸游(1125年—1210年)南宋愛國詞人,出官宦之家,名門望族,其父宰相陸佃,游兩仕應(yīng)考,與秦檜有怨,未第。仕途不暢,后檜亡,升官至大理寺司直兼宗正薄,兼具浪漫與現(xiàn)實,詩好于詞,重于詞。兼具浪漫與現(xiàn)實主義。

《漁家傲·寄仲高》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

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與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矣。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

這首詞是在他落魄時所寫,雖然調(diào)到四川工作,按照他們看來就是被貶謫啦。蜀越萬里之遙,給家里信哪年哪月才能收到回信,我的兄弟家人何時能相聚,借茶消愁,夜不能寐,以茶相伴,兩鬢染霜。

蘇軾,進士,文筆很硬,晚年被貶,他很有特點,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泛,清新豪健,獨具風(fēng)格。

《西江月(茶詞)》

龍焙今年絕品,谷簾自古珍泉。

雪芽雙井散神仙。苗裔來從北苑。

湯發(fā)云腴釅白,盞浮花乳輕圓。

人間誰敢更爭妍。斗取紅窗粉面。

谷簾珍泉,北苑雪芽,這是舉世無雙的絕配。

歐陽修,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雙井茶》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鳳爪。

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紅碧紗,十斤茶養(yǎng)一兩芽。

長安富貴五侯家,一啜猶須三月夸。

寶云日鑄非不精,爭新棄舊世人情。

豈知君子有常德,至寶不隨時變易。

君不見建溪龍鳳團,不改舊時香味色。

西江雙井茶,早于百草生,特別獨芽,那是珍品,就連長安達官貴人喝了都贊不絕口,不是其它不好,人們喜歡棄舊寵新,建溪龍團鳳餅,色、香、味都非常好。

還有一位老先生,黃庭堅,他是江西九江雙井人,21歲進士從縣尉到吏部員外郎,太平知州,書香門第,人才輩出,有30多位進士因鐵龍爪治河直言,被貶涪州別駕,安置黔州(彭水)。他后來貶謫的范圍就是貴州銅仁、道真這些地方,所以他對貴州特別了解。

《品令·茶詞》

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體凈,只輪慢碾,玉塵光瑩。

湯響松風(fēng),早減了、二分酒病。

味濃香永。醉鄉(xiāng)路、成佳境。

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他還有一首《阮郎歸》,專門寫貴州茶,為貴州茶做的廣告。

《阮郎歸》黃庭堅

黔中桃李可尋芳。摘茶人自忙。

月團犀胯斗圓方。研膏入焙香。

青箬裹,絳紗囊。品高聞外江。

酒闌傳碗舞紅裳。都濡春味長。

春天里黔中桃花時節(jié),正是人們采茶時候,龍團鳳餅是圓是方,碾好膏烘焙提香,用粽葉包裹,再用絳紅色囊裝,要品到高香,要到外江去。一陣光觥交錯之后,都濡的春茶味道正,韻味長。

我今年花了許多功夫,整理了貴州茶的歷史,從一百六十四萬年擬到近代,貴州茶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有其特點,說不謙虛一點,可能在全國都是非常好的。那為什么影響不大呢,因為我們大家傳授得少,還有就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人家都覺得非常好,我們反而覺得不好。

宋詞還有白玉蟾寫得也非常好,他寫的是怎么采茶。

《水調(diào)歌頭·詠茶》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聲雷。

槍旗爭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頭雀舌,

帶露和煙搗碎,煉作紫金堆。

碾破香無限,飛起綠塵埃。

汲新泉,烹活水、試將來,

放下兔毫甌子,滋味舌頭回。

喚醒青州從事,戰(zhàn)退睡魔百萬,

夢不到陽臺,兩腋清風(fēng)起,我欲上蓬萊。

一陣春雷,一夜春雨,茶出芽了,還是建溪的早哇,采兩葉一心,來不及等了,搗碎成紫云堆,用剛?cè)【畞碇螅伊艘豢诜畔卤?,回味無窮,頭腦清醒,睡魔逃盾,沒有夢臆,兩腋生風(fēng),直上蓬萊。他寫的這個詩,就是對喝茶的一種感覺形式,這是白玉蟾。

那么接下來我們到了元朝了,元朝是元曲,元朝的曲,最流行的《劉行首》二折念白中是這樣說的:教你當(dāng)家不當(dāng)家,及至當(dāng)家亂如麻;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在的日常生活,這代表了宋朝茶的普及。

我跟朋友之前在北京去了馬致遠的故居,在半山腰上,有一個房子。他與關(guān)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1207年向孛兒只斤·真金獻詩獲贈官員,且念己身自年幼,寫詩曾獻上龍樓,后真金亡故,到浙江做官。

《青衫淚》(節(jié)選)

遮莫他耳聽春雷,茶吐槍旗。

著那廝正趕到五嶺三湘建溪,干相思九萬里。

《沉醉東風(fēng)》(節(jié)選)

這茶呵采的是一旗半槍,來從五嶺三湘。

泛一甌瑞雪香,生兩腋松風(fēng)響,潤不得七碗枯腸。

辜負一醉無憂老杜康,誰信您盧仝健忘。

五嶺三湘一芽一葉茶好,還沒有像盧仝七碗茶,酒也醒了,神亦清了,辜負了老酒杜康,正如李時珍說的益思健腦。所以喝茶不會有老年癡呆癥,他會刺激我們的多巴胺,不斷產(chǎn)生多巴胺然后更新新的,人就不會有老年癡呆癥了,喝茶的人都不會有老年癡呆癥,這就是喝茶的好處。

還有王實甫,寫了《麗春堂》、《破窯記》啊,他是談戀愛的專家,所以他寫這些詩寫得非常生動形象。

《麗春堂》(節(jié)選)

也無那采薪的樵子,耕種的農(nóng)夫,往來的商賈,談笑的鴻儒,做伴的茶藥琴棋筆硯書。

不管你是樵夫、農(nóng)民、商人、騷客,做為人生最好伴侶是茶、藥、琴、棋、筆、硯、書。其中就有茶。

虞集他也有很多經(jīng)典之作。

《題蘇東坡墨跡》虞集(節(jié)選)

老卻眉山長帽翁,茶煙輕飏鬢絲風(fēng)。

錦囊舊賜龍團在,誰為分泉落月中。

下面,我們來到明朝。唐伯虎大家只記得她點秋香,其實他不僅僅是點秋香,他是書法家,是詩人,也是畫家,畫畫得非常好。鄉(xiāng)試解元,京師參試,卷入徐經(jīng)科場舞弊案,被貶為浙藩小吏,窮困潦倒,畫筆墨細秀,布局疏朗,書法奇峭俊秀,灑脫飛逸。

《事茗圖》

日長何所事,茗碗自賞持。

料得南窗下,清風(fēng)滿鬢絲。

無所事事,端碗嗨喝,兩耳不聞窗外事,歲月逝去腮白發(fā),頭發(fā)都喝白了。

《詠惠山泉》文征明(節(jié)選)

少時閱茶經(jīng),水品謂能記。

如何百里間,惠泉曾未試。

大概意思就是:小時能記得陸羽茶經(jīng),怎么沒有見過惠泉水呢,實在是很珍貴啊。

《和竹茶爐詩》祝枝山(節(jié)選)

仙掌分來自玉泉,呼童試向竹爐煎。

這又講到了玉泉山,看來玉泉山的茶是真的好呀。來了玉泉,有仙人掌茶,叫小伙伴在竹爐上慢慢煮。

《茶煙》瞿佑(節(jié)選)

石鼎火紅詩詠后,竹爐湯沸客來時。

最開心的是什么?朋友詠詩后,有杯熱茶,正好碰上。他是描寫了品茶的這種感覺。

到了明清時期,這個時期的小說特別出名,明清最大的特點就是“融合”,喝茶的形式也融合在了一起。

我們先來看看乾隆,在位60年,實際63.4年,掌權(quán)最長,也最長壽89歲,與祖父、父親創(chuàng)造康乾盛世,落日輝煌,文治武功,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jié),民族融合,但史治腐敗,閉關(guān)鎖國,名言是“為君不可一日無茶”。

我們來看看他《冬夜烹茶詩》這首詩。

《冬夜烹茶詩》

清夜迢迢星耿耿,銀檠明滅闌膏冷。

更深何物可澆書,不用香醅用苦茗。

就中武夷品最佳,氣味清和兼骨鯁。

葵花玉銙舊標(biāo)名,接筍峰頭發(fā)新穎。

燈前手擘小龍團,磊落更覺頭炯炯。

水遞無勞待六一,汲取階前清渠井。

阿童火候不深諳,自焚竹枝烹石鼎。

定州花瓷浸芳綠,細綴慢飲心自省。

飲罷長歌逸頭誼,舉首窗前月移影。

深夜月明星亮,點燈油脂膏清冷,深夜是用什么伴讀書,只用比較苦的茶,武夷山葵花都非常好,小龍團喝起來,頭腦更清醒,小伙伴不太懂烹茶,把竹枝爐都燒糊了。用青花瓷浸泡綠茶茶湯,慢慢品心情舒暢,乾隆愛茶、品茶非常專業(yè),是喝茶健康長壽,益智的鐵證。

《小廊》鄭燮

小廊茶熟已無煙,折取寒花瘦可憐。

寂寂柴門秋水闊,亂鴉揉碎夕陽天。

說的是家里面非常貧窮,只是有著煮熟的茶,茶并沒有幫他解決掉孤悶。

曹雪芹是必不可說的,曹雪芹(1715年—1763年)出身豪門,時運不濟卻寫成不朽百科全書式的作品,我總結(jié)了三句話: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半盞清茗香。里面有五六十回寫道茶,其中還有一個章節(jié)專門寫茶。

《夏夜即事》(節(jié)選)

倦繡佳人幽夢長,金籠鸚鵡喚茶湯。

窗明麝月開官鏡,室靄檀云品御香。

講的是茶普及到鸚鵡都叫倒茶,倒茶。家里比較講究,檀香茶案上品,茶香。

《冬夜即事》(節(jié)選)

女兒翠袖詩懷冷,公子金貂酒力輕。

卻喜侍兒知試茗,掃將新雪及時烹。

小姐們翠袖搓手還冷,公子們穿貂衣用酒也還未暖身,好在丫環(huán)侍女們到外面掃雪烹茶也很愜意。

最后,到了近代。

《詠鐵觀音茶》陳彬藩

鐵色皺皮帶志霜,含英咀美入詩腸。

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觀先聞圣妙香。

他提倡觀型、品味、聞香是品茶三道程序,現(xiàn)在也很適用。

《吟茶詩》趙樸初

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盧仝七碗是至愛,一壺體會乾坤,對百千偈語設(shè)有理解真諦,不如去喝茶。

《煮茶品茗》無名氏

清池竹舞引高朋,玉樹搖香翠笛笙。

一陣蛙鳴催雨落,茶煙縹緲?biāo)秃娠L(fēng)。

湖邊朋友聚會絲竹繚繞,蛙鳴雨下,茶縹荷風(fēng),一種萬事皆空純享受。

《煮茶》

設(shè)茗邀雨煮風(fēng)塵,

甌碗投云戚戚斟。

園外喧囂名利過,

小樓嘉客賽茶神。

看淡紅塵煙雨,朋友聚會賽過神仙。

蘇步青(1902年—2003年)教育家、院士、數(shù)學(xué)之王,體現(xiàn)了大家博學(xué)。

《試新茶》

客中何處可相親,碧瓦樓臺綠水濱。

玉碗新承龍井露,冰瓷初泛武夷春。

皺漪雪浪纖纖葉,虧月云團細細塵。

最是輕煙悠揚里,鬢絲幾縷未歸人。

我們提倡的是貴州沖泡,只有茶湯,看不到茶葉。這個老人也是飲茶健康的形象大使,一百零一歲。

至此,古人就將喝茶的時間說得差不多了,簡而言之,我建議大家每天10克茶,工作高效8小時,健康工作50年,快樂生活一輩子。

其中,茶給我們帶來的益處太多了。首先,茶有:醒腦、提神、愉心怡志、潤膚、健骨、祛濕、解毒等功能。古人是憑借感覺和印象,現(xiàn)在是有科學(xué)依據(jù)的。

說到這里,就算告了一個段落,貴州到處都在炒古茶樹,貴州有200多萬株古茶樹,細說起來沒有哪里的古茶樹能有我們貴州省那么多。貴陽普安縣就有5萬多株,貴安新區(qū)一個小小的村就有8萬多株。

《茶王自擂》

雄踞龍頭上,立地破天窗,

環(huán)顧八萬里,舍我敢稱王。

在普定林場,龍頭山上有古茶樹,相傳有3000多年歷史。

那么哪里的茶早呢,水城春有一句話叫“萬綠從中一翠芽,深藏貴州屋脊下。神州尚未聞驚雷,贏得東風(fēng)第一把”水城春的茶非常甜,特別好喝。

《普安紅茶》

藝出武夷正山宗,金湯回甘味爽濃。

茶客欲問哪杯好?仙家首推普安紅。

貴州最好的紅茶就是武夷山紅茶。

最后,把一首《鄉(xiāng)愁是一片茶葉》送給大家。

《鄉(xiāng)愁是一片茶葉》(余光中原韻)

離家時,

鄉(xiāng)愁是一座茶山,

采茶的山妹子在上頭,

搓茶的老阿媽在下頭。

后來呀

鄉(xiāng)愁是一個茶罐子,

滾燙的茶水在里頭,

殘缺的土碗在外頭。

再后來,

鄉(xiāng)愁是一碗茶湯,

歡笑掛在父親的眉頭,

說不完的故事飄蕩在屋頭。

現(xiàn)在呢,

鄉(xiāng)愁是一片綠綠的茶葉,

游子的腳步在天涯那頭,

說不出的滋味深深埋在心頭。

尤其是遠方的游子,遠在他鄉(xiāng)想起自己家鄉(xiāng)時候的場景,這首詩是在“天下貴州人”一次演講上的一首詩。當(dāng)時,說好多人熱淚盈眶,甚至還有一個人淚流滿面,然后仰天長嘯,說:“這也算詩嗎?”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趙宇飛先生。

謝謝大家!

來源:貴州茶香

如涉及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一甌甘露更馳名

對于很多愛茶人來說,蒙頂甘露一直都是心中魂牽夢繞般的存在。

蒙頂甘露

蒙頂甘露,既好看又好喝,總能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受、沁人心脾的感覺。正所謂“味為甘露勝醍醐,服之頓覺沉疴蘇”。

品茶、論茶,我們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則堪稱中國茶文化史上影響力最大,大到幾乎家喻戶曉的茶廣告來,那就是“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

時至今日,只要是愛茶之人,都對“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這句茶聯(lián)朗朗上口、念念不忘,卻不知與之同出一轍的“一甌甘露更馳名”,其實早就為蒙頂山茶代表品牌蒙頂甘露作了最深刻、最獨到的詮釋。

一、“一甌甘露更馳名”的出處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和“一甌甘露更馳名”,均源自元代詩人李德載的元曲《中呂·陽春曲·贈茶肆》。這組小令,共十首,都是夸贊茶好和茶博士手巧的,語言通俗,押韻順口,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其中,“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出自第三首小曲,即:“蒙山頂上春光早,揚子江心水味高,陶家學(xué)士更風(fēng)騷。應(yīng)笑倒,金帳飲羊羔。”此令稱道茶葉是上好的蒙頂春茶,水是上好的烹茶用的江心水,而且品茗比起喝酒來,是更上品的風(fēng)尚。

“一甌甘露更馳名” 出自第六首小曲,即:“木瓜香帶干林杏,金桔寒生萬壑冰,一甌甘露更馳名。恰二更,夢斷酒初醒?!贝肆钪饕澝榔凡枋谷饲逍阎πА?/p>

后來,明代大詩人陳絳在其《辨物小志》中寫到:“世傳: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表明這聯(lián)名句已從李德載的小曲中脫胎出來,演變成了一句膾炙人口的諺語,又被世人用為茶聯(lián),有口皆碑。殊不知,“一甌甘露更馳名”其實早已一語雙關(guān)地對蒙頂甘露作了很好的宣傳,成為一句絕佳的廣告詞。

甘露井

二、蒙頂甘露為何“更馳名”

蒙頂甘露,作為馳名中外的歷史名茶,在茶界享有崇高聲譽,為消費者所情有獨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名字很文雅,是蘊含了多層深意名正言順的“名茶先驅(qū)”

古往今來,大凡名茶都有一個文雅貼切的名稱。而這個名稱,又往往恰到好處地體現(xiàn)了這種名茶的特色,既展示了其文化內(nèi)涵,也使茶葉本身的魅力倍增,使人聽此名,想此茶,飲此茶,戀此茶,既給人以美的享受,也給茶文化增添了幾多情趣和色彩。比如龍井、鐵觀音、大紅袍、竹葉青等茶名都很文雅,富有意趣,其背后都少不了美妙動人的傳說和典故,引人入勝。

蒙頂甘露是蒙頂山名茶諸多明珠中最光彩奪目的一顆?!案事丁弊鳛椴杳嘈藕芏喑趼勂洳杳娜硕紩X得特別雅致,頓時就會萌發(fā)一種沖動的品飲欲望。

一瓢甘露

甘露(梵文Amrti)音譯阿密哩多、阿蜜栗多,意譯作不死、不死液、天酒。北京北海公園瓊島半山上有一座銅人承露盤,據(jù)說是清代乾隆年間建造的,目的是用來承接“甘露”的。那“甘露“究竟是什么東西呢?古人認為,甘露是上天賜給人類的高級食品,它是在三更半夜由北斗星降下來的,把它同美玉屑混調(diào)后喝到肚里,便會長生不老,變成神仙。因此,“甘露”這個名字,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蒙頂甘露原料

“甘露”有四種意思:

其一是指甜美的露水,或者甘美的雨露。古詩云:“曉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老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薄稘h書·宣帝紀(jì)》云:“元康元年(公元前65)……甘露降未央宮?!?/p>

其二是指芭蕉花苞中的水液。清朝物學(xué)家、博物學(xué)家吳其濬在其所著的《植物名實圖考》卷十四云:“甘蕉生嶺北者,開花,花苞有露,極甘,通呼甘露?!币虼艘沧鳛榘沤兜膭e稱。明代是明代著名醫(yī)藥學(xué)家、“醫(yī)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草部四》說“甘露即芭蕉也?!?/p>

其三是外來詞,印度古吠陀指蘇摩酒為諸神常飲之物,飲之不老不死,其味甘之如蜜。不死之神藥,天上之靈酒也。

其四是佛教中的一個比喻,用甘露比喻佛法之妙味可長養(yǎng)眾生之身心,以消苦業(yè),以增善根,超脫輪回,究竟解脫?;蛘咭愿事侗扔鞣鸱闊o上醍醐,大悲妙藥,消人業(yè)障,成人?;郏弥疗刑?。

蒙頂山茶稱“甘露”,來源有三:

一是甘露一詞,既有道家崇尚自然的風(fēng)韻;在梵語中又有“念祖”之意,是為紀(jì)念茶祖“甘露大師”吳理真在西漢甘露年間(公元前53年-前50年)首開人工種茶歷史先河,揭開了世界茶經(jīng)濟、茶文化發(fā)展的帷幕?!案事丁钡拿仁菫榱思o(jì)念植茶始祖,也表明了此茶的初創(chuàng)時間,同時還恰如其分地體現(xiàn)其品質(zhì)特性,蘊含著世人對茶祖吳理真的敬仰之情。宋孝宗在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敕封吳理真為“甘露普慧妙濟大師”,淳熙戌申(1188年)又敕賜其“甘露普慧妙濟菩薩”封號,并把他手植七株茶樹的地方御封為“皇茶園”。因此,吳理真也被稱作“甘露大師”“甘露祖師”。

二是因其茶香馥郁、茶湯鮮爽、味如甘露,遂以“甘露”命名。

三是佛教以甘露喻佛法之法味,融物質(zhì)與精神于不二。北宋時期,在蒙頂山,道教勢弱,佛教興盛占據(jù)上風(fēng),因此,蒙頂山茶稱“甘露”與之密切相關(guān)。

(二)歷史很悠久,是曾經(jīng)名揚天下聞名遐的“千年貢茶”

“甘露”作為茶名,最早見于南宋理宗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地理學(xué)家王象之編撰的地理學(xué)名著《輿地紀(jì)勝》,其中“雅州·蒙山”條目記載:“上清峰有甘露茶,山上常有瑞相影現(xiàn)”。這是目前作者查詢到的關(guān)于甘露茶的最早記錄,距今近900年。之后,嘉熙三年(1239年),詩人祝穆在其編撰的《方輿勝覽》“雅州·蒙山”條目記載:“上清岸產(chǎn)甘露茶,常有瑞云及現(xiàn)相影現(xiàn)。”明世宗嘉靖20年(1541年)編修的《四川總志》,其中“雅州·蒙山”條目記載:“上清峰產(chǎn)甘露”,與《輿地紀(jì)勝》《方輿勝覽》一脈相承。

據(jù)考證,蒙頂甘露實際上是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創(chuàng)制的蒙頂山名茶“萬春銀葉”和宣和四年(1122年)創(chuàng)制的“玉葉長春”兩種貢茶炒制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研制成的,質(zhì)量超過唐、宋時期號為天下第一茶的 “蒙頂石花”?!?/p>

特級甘露開湯

《四川總志.雅州·蒙山》山川條目記載:“蒙山,縣西十里許,頂作五峰,其中峰曰上清峰,最高俯視峨眉諸山,產(chǎn)甘露,瑞云上有天蓋智矩等寺,仰則天風(fēng)高暢,萬象蕭瑟,俯則羌水環(huán)抱,眾山羅繞,茶畦杉徑,異石奇花,足稱名勝,《尚書》'蔡蒙旅平'即此蒙山,多產(chǎn)茶,在極頂者貴,以受陽多?!?/p>

《四川總志.雅州·蒙山》物產(chǎn)條目記載:“仙茶,產(chǎn)蒙頂上清峰,甘露井側(cè),葉厚而圓,色紫味略苦,春末夏初始發(fā),苔蘚庇護,陰云覆焉,相傳甘露祖師自嶺表攜靈茗植五頂,至今上清僅八小株,七株高僅四五寸,一株高僅尺二三寸,每歲摘葉止二三十片,常用柵欄封鎮(zhèn),其山頂土止寸許,故茶自漢到今不長不滅。”

明朝以前,餅茶、龍鳳團茶和散茶同時并存。明初,各地進貢茶葉都沿襲宋代做法,制成大小不同的團狀,即所謂龍團鳳餅。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廢團茶,興散茶”,加之紀(jì)念“甘露祖師”吳理真的緣故, 甘露茶越加興盛。自此,蒙頂山茶貢品改為散茶,品名有甘露、黃芽、石花、雀舌、芽白等,其中甘露名列第一。

初時散茶以蒸青制法為主,但出現(xiàn)苦味難除、香味不正等缺點,于是出現(xiàn)了利用干熱發(fā)揮茶葉優(yōu)良香氣的炒青技術(shù)。明代后期黃龍德在其撰寫的《茶說》中這樣描述蒙頂甘露制作工藝:“先將釜燒熱,每芽四兩,做一次下釜,炒去青氣。以手急撥不停,睹其將熟,就釜內(nèi)輕手揉卷,取起鋪于箕上,用扇扇冷。俟炒至十余釜,總復(fù)炒之。旋炒旋冷,如此五次。其茶碧綠,形如蠶鉤,斯成佳品”,這與現(xiàn)代蒙頂甘露的“三炒、三揉、三烘”工藝如出一轍。

“醫(yī)圣”李時珍在其撰寫的《本草綱目》“果部·第三十二卷·茶葉”中這樣評價蒙頂山茶:“真茶性冷,唯雅州蒙山出者溫而主疾”,道出了蒙頂山茶的茶性是溫性的,這與蒙頂甘露、蒙頂黃芽等為代表的蒙頂山茶獨特的加工工藝有著極大的關(guān)系。

蒙頂山茶歷來以貢茶著稱。貢茶是中國古代專門進貢皇室供帝王將相享用的茶葉。將茶葉當(dāng)作貢品進獻天子,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時期。據(jù)東晉史學(xué)家常璩《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周武王聯(lián)合四川各民族共同伐紂之后,巴蜀地區(qū)所產(chǎn)之茶,就被列為貢品,于是諸民族首領(lǐng)就帶著茶葉去進貢。那時的茶葉并非作為茗飲,而是用于祭祀、藥用或食用,吃法跟煮菜湯差不多。這是最早有關(guān)貢茶的文字記載。

永興寺甘露道場

真正的飲茶之風(fēng),由唐代肇始。由于唐代“風(fēng)俗貴茶,茶之名品益眾”(出自唐朝文學(xué)家李肇《唐國史補》),再加上宮廷中也大量飲茶,茶宴、茶道層出不窮,各地名茶漸漸從普通茶葉中分離出來,成了皇室及貴族階層的高檔消費品,從而催生了貢茶制度。

唐代是封建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頂峰時代,也是茶文化高度發(fā)達的時代。唐代貢茶制度主要有兩種形式。

一是朝廷選擇出產(chǎn)茶葉且品質(zhì)優(yōu)異的地方“定點”納貢。

二是選擇茶樹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天獨厚、產(chǎn)量集中、交通便利的重點地區(qū)及其產(chǎn)品,由朝廷直接設(shè)立貢茶院,專業(yè)制作貢茶,浙江湖州吳興的顧渚貢茶園即是。而蒙頂貢茶,則屬于第一種“定點”納貢。

唐朝皇帝大多愛飲茶,尤其是唐玄宗之后,縱無此嗜好,出于發(fā)展經(jīng)濟考量也十分熱衷茶事。古語道:“上之所好,下必甚焉”?;实凼炔瑁甲右惨?,以便在茶宴上陪王伴駕、談茶飲茶。皇帝賜茶成為一種彌足珍貴的嘉獎,且有一定儀制,往往臣子在獲得賜茶后會寫文章以謝皇恩。之所以唐詩宋詞中,專門寫蒙頂山茶的茶詩詞較多,就是因為當(dāng)時當(dāng)大官的大詩人、大文豪較多,他們有機會得到皇帝恩賜的蒙頂山茶,繼而寫下眾多吟贊蒙頂山茶的詩、詞、歌、賦、散文、佳句,至今廣為流傳。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蒙頂山茶列為貢品,開始入貢皇室,一直延續(xù)到清末,綿延不斷,長達1169年。如此受“待見”的貢茶在中國茶史上著實少見。蒙頂山茶能年年歲歲皆為貢品,清朝時還被專用于皇帝祀天祭祖,這是蒙頂山茶品質(zhì)好、珍奇名貴的鐵證。唐代《唐國史補》,宋代《新唐書》《宣和北苑貢茶錄》《錦繡萬花谷集》,明代《西吳里語》,清代《四川通志》等,都有蒙頂貢茶的記載。

清代貢茶制度最為完備,集歷代大成,無論是貢茶區(qū)域、品種、數(shù)量,還是貢茶運輸、交接、驗收,均有嚴(yán)格規(guī)定,由禮部執(zhí)掌。紫禁城內(nèi)專設(shè)茶庫,隸屬內(nèi)務(wù)府;另有御茶房、清茶房、奶茶房、皇太后茶房、皇后茶房、皇子茶房、皇孫茶房及各宮殿茶房等宮廷飲茶場所。除供皇族日常品飲外,貢茶亦用于祭祀、醫(yī)藥、宴會、賞賜諸事。

故宮出版社2014年版 《清代貢茶研究》記載:按照清宮進單,清代主要的進貢茶葉省份有13個。四川省進貢的茶葉有“仙茶、陪茶、菱角灣茶、蒙頂山茶、灌縣細茶、名山茶、觀音茶、青城芽茶、春茗茶、鍋焙茶”等10種, 其中 “仙茶”“陪茶 ”“菱角灣茶”“蒙頂山茶 ”“名山茶”5種即出自蒙頂山。

蒙頂山茶在當(dāng)時所有貢茶中地位獨一無二,得到文人墨客的大書特書。晚清著名書法家、詩人、畫家何紹基寫有一首《名山蒙頂貢茶賦示陳新盤明府》詩,以歌頌蒙頂貢茶為主題,對蒙頂山茶的貢茶地位、縣衙重視以及采摘標(biāo)準(zhǔn)、制作工藝、進貢品類、護送過程均進行了詳細描述。全詩為:“蜀茶蒙頂最珍重,三百六十瓣充貢。銀瓶價領(lǐng)布政司,禮事虔將郊廟用。旗槍初報谷雨前,縣官潔祀當(dāng)春仲。正茶七株副者三,旋摘輕烘速馳送。仙人手植東京前,后來化身入蒙泉。古風(fēng)古雨飽噓吮,高三尺壽二千年。朱闌環(huán)之鎖紐貫,縣官來時一開看。我于茶品太疏略,喜陟高山到天半。夾江昨讀酒官碑,名山令謁甘露師。敢云飲啜事瑣瑣,民生國典相綱緯。榷酤源流有通塞,當(dāng)官??滓钏肌!?/p>

曾兩次擔(dān)任雅州知府的晚清著名經(jīng)學(xué)家、散文家、書畫家黃云鵠在其《蒙頂留題》一詩中這樣盛贊蒙頂甘露:“解渴咽仙茶,滌煩沃甘露”。

植茶始祖吳理真雕塑

清光緒版《名山縣志》錄有知縣趙懿《蒙頂茶說》,該文詳細記載了當(dāng)時貢茶采制、運送過程 :“每歲采貢三百六十葉,天子郊天及祀太廟用之。……歲以四月之吉禱采,命僧會司領(lǐng)摘茶僧十二人入園,官親督而摘之。盡摘其嫩芽,籠歸山半智矩寺,乃剪裁細及蟲蝕,每芽只揀取一葉,先火而焙之。焙用新釜燃猛火,以紙裹葉熨釜中,候半蔫,出而揉之。諸僧圍坐一案,復(fù)一一開所揉,勻攤紙上,胉于釜口 烘令干,又精揀其青潤完潔者為正片貢茶?!?…皆盛以木箱,黃縑丹印封之。

臨發(fā),縣官卜吉,朝服叩闕。選吏解赴 布政使司投貢房。經(jīng)過州縣謹(jǐn)護送之”,其莊重與隆重可見一斑。

(三)地位很顯赫,是曾經(jīng)貴為“仙茶”名重一時的“茶中故舊”

蒙頂甘露是蒙頂山茶五大傳統(tǒng)名茶(甘露、黃芽、石花、玉葉長春、萬春銀葉)中最耀眼和璀璨的一顆明珠,被譽為“人間甘露”,被尊為“茶中故舊”。

仔細盤點一下中國主要名茶真正的創(chuàng)始時間,尤其是有代表性的綠茶誕生的年份,蒙頂甘露不可撼動的地位便一目了然。

查閱有關(guān)史料,可以了解到:蒙頂甘露:1227年,距今794年;碧螺春:1699年,較甘露遲472年;西湖龍井,1751年,較甘露遲524年;六安瓜片:1856年,較甘露遲629年;太平猴魁:1859年,較甘露遲632年;竹葉青:1964年,較甘露遲737年……

蒙頂山上清峰的七株茶樹并非凡種,而是“仙茶”?!跋刹琛眰髌嬲厥加谖宕笆窈笫駮r期詞人毛文錫《茶譜》載:“蜀之雅州有蒙山,山有五頂,頂有茶園,其中頂曰上清峰。昔有僧病冷且久,嘗遇一老父,謂曰:蒙之中頂茶,嘗以春分時分,多構(gòu)人力,俟雷之發(fā)聲,并手采摘,三日而止。若獲一兩,以本處水煎服,即能祛宿疾;二兩,當(dāng)眼前無疾;三兩,固以換骨;四兩,即為地仙矣。是僧因之中頂筑室以侯,及期獲一兩余。服未竟而病瘥。時至城市,人見其容貌,常若年三十余,眉發(fā)綠色。其后入青城訪道,不知所終。”

大意是:相傳,很久以前,有位老和尚生了重病,久治不愈。有一次,和尚遇到一位老翁,老翁告訴他,蒙山中頂有茶樹,在春分前后,你早日候于一旁,一旦春雷初發(fā),馬上并手采摘,只能采三天,三天過后便無效了。三日之中,如果采到一兩,用本地水煎服,能治任何宿疾;若服二兩,一輩子消災(zāi)去疾;服三兩,可以脫胎換骨;四兩,就地成仙了。老和尚聽了此言,便到中頂造了間屋,虔誠地等候時機,結(jié)果采到了一兩多,煎成茶湯。沒想到才喝一半,病就痊愈了。過些日子,和尚到城里辦事,熟人看了他,無不驚呆,老和尚居然返老還童,看上去像三十來歲的人,眉發(fā)烏青。后來,他到青城山訪道,不知所終。蒙頂山中的“仙茶”,即由此而來。后來,這上清峰“皇茶園”的七株“仙茶”被欽定為正貢茶,“每茶時葉生,智矩寺僧報,有司往視,籍記葉之多少采制……貢京師僅一錢有奇”。明代名山知縣張朝普說“蒙山為仙茶之所,每歲必貢職”。

據(jù)考,皇家祭祀向來以稀有之物,昭示敬天法祖之心。清代的祭祀活動分大祭、中祭與群祭。乾隆皇帝時重新規(guī)定了大祭范圍:祭人、祭地、祭太廟,一直延續(xù)至清末。明清兩代貢茶遍及十三省,約六十余種,其中以銀器盛納的貢茶,僅有四川貢茶六種:仙茶、陪茶、菱角灣茶、春茗茶、觀音茶、名山茶,足見珍貴。六種茶品,以“仙茶”為首,其余五種專補“仙茶”之不足,因此包裝形同“仙茶”。據(jù)清朝大臣吳振棫《養(yǎng)吉齋叢錄》記載:“四川總督年貢仙茶二銀瓶、陪茶二銀瓶、菱角灣茶二銀瓶、春茗茶二銀瓶、觀音茶二銀瓶、名山茶二銀瓶、青城芽茶十錫瓶、磚茶一百塊?!睍r至今日,故宮博物院尚存有清代“仙茶”、磚茶實物。

而有關(guān)以“仙茶”為首的蒙頂山五茶品(即仙茶、陪茶、菱角灣茶、觀音茶、名山茶)祭天、祭太廟的記載,可從前面趙懿撰寫的《蒙頂茶說》一文中管窺一豹。文中還記述“相傳仙茶,民間不可瀹飲,一蠢吏竊飲之。被震雷擊死。私往擷者,山有白虎巡邏,以故樵牧不敢擅入。官采時,雖亢陽亦必云雨。懿驗之,果然。此山之靈異與,抑亦天家玉食之重也”,足見蒙頂“仙茶”之神韻。

清代,蒙頂山茶被譽為“仙茶”,自乾隆四年(1739年)始至清代結(jié)束(1911年),專供祭天祀祖,是唯一用銀瓶裝的貢茶,更是皇帝的日用茶。蒙頂山“仙茶”祭天、祭太廟的用途,只在晚清時期才有,標(biāo)志著蒙頂山茶的使用價值發(fā)揮到了極致,這也是蒙頂山茶自唐代“號為第一”以來又一次達到了皇家貢茶的高峰。

蒙頂山茶何以稱為“仙茶”呢?趙懿在《蒙頂茶說》中解釋到:“其茶,葉細而長,味甘而清,色黃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結(jié)不散。以其意,謂曰仙茶”。這與北宋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政治家范鎮(zhèn)《東齋記事》提到的:蒙山茶生長時,“霧覆其上,若有神物護持之”,有異曲同工之妙。蒙頂山茶在云中生,云在茶中行:出產(chǎn)此茶的時節(jié),時常有祥云出現(xiàn),以“云”派生出“神”,而神庇護著茶,“仙”的寓意涵蓋其中。蒙頂山神秘的“麒麟武士圖”怪象無形之中賦予了蒙頂山茶神秘、深遠的文化內(nèi)涵。因此,“仙茶”歷經(jīng)數(shù)朝而最終定名,更與其獨特的生長環(huán)境、優(yōu)異的品質(zhì)息息相關(guān)。

乾隆皇帝曾作《烹雪疊口舊作韻》:“通紅獸炭室釀春,積素龍墀云遺屑。石鐺聊復(fù)煮蒙山,清興未與當(dāng)年別”,對蒙山“仙茶”給予了圣贊。有學(xué)者提出:乾隆皇帝信佛,而其父雍正晚年崇信道教,以茶祀祖,尤其講究,而蒙頂山茶是“佛門仙茶”,于佛道可兩全,也成為唯一選擇。

(四)名氣很逼人,是擁有眾多殊榮且久負盛名的“知名品牌”

蒙頂甘露既是蒙頂山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款歷史文化名茶,也是中國最早出現(xiàn)的卷曲形名優(yōu)綠茶,還是中國十大名茶。

也許是因為過去雅安地處中西部地區(qū),交通、信息欠發(fā)達,雖然蒙頂甘露底子厚實,貴為“貢茶”“仙茶”,卻一直比較低調(diào),沒有過度渲染她逝去的輝煌歷史,一直穩(wěn)健地在發(fā)展,表面上看沒有像龍井、碧螺春那樣赫赫有名、名噪一時。其實,現(xiàn)實中的蒙頂甘露一直久負盛名、名聲在外。現(xiàn)如今,蒙頂甘露作為單品,每年的銷售額達10億元以上,可見其在市場的認知度和消費者的認可度。

追溯民國以來的百年風(fēng)云,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蒙頂甘露其實一直在中國茶壇閃耀著熠熠生輝的光芒。民國建立,雖然蒙頂山茶停貢,但在初年,名山縣知事初年仍照舊制采制,作為重大祭祀之用,或作饋贈上司的禮品。建國后,蒙頂名茶被列為國家禮茶。1959年,蒙頂甘露參加外貿(mào)部組織的全國名茶評選,獲得“中國十大名茶”稱號。而后,蒙頂甘露一直保持著國家級、部級、省級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稱號。1992年6月,在香港國際食品博覽會上,“蒙頂甘露”獨步天下,奪得金牌獎。2001年,美聯(lián)社和《紐約日報》將蒙頂甘露評為“中國十大名茶”。2017年,包括蒙頂甘露在內(nèi)的“蒙頂山茶”區(qū)域公用品牌,參加了原農(nóng)業(yè)部組織的“中國十大茶葉區(qū)域公用品牌”的評審,當(dāng)之無愧、昂首挺胸走進了“中國十大茶葉區(qū)域公用品牌”前列,榮登全國第四。同年,以蒙頂甘露為主要內(nèi)涵的蒙頂山茶文化系統(tǒng)入選第四批“中國重要農(nóng)業(yè)文化遺產(chǎn)”。2021年6月,國務(wù)院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蒙山茶傳統(tǒng)制作技藝”入選上榜,在943個申報項目中脫穎而出,足見蒙頂甘露在茶行業(yè)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世界超模向蒙山茶傳統(tǒng)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向世全學(xué)做手工蒙頂甘露

(五)市場很廣闊,是獨具安全保障和健康屬性最終將名滿天下的“明星產(chǎn)品”

1.蒙頂甘露有安全作為保障

2021年4月29日,在第十屆四川國際茶博會蒙頂山茶推介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博士生導(dǎo)師劉仲華教授在以《我心中的蒙頂山茶》為題推介蒙頂山茶時講到:茶,作為食品、飲料,安全是最至關(guān)重要的一點。蒙頂甘露出自最佳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眾所周知,熊貓是國寶,熊貓生活的地方自然是最美最好的地方。公元前53年,雅安人吳理真在蒙頂山馴化野生茶樹,開辟了世界人工植茶的新紀(jì)元,由此開創(chuàng)了承古爍今、冠絕天下的蒙頂山茶文化和歷史。茶祖吳理真尋遍了千山萬水,選擇蒙頂山就是前人高遠、精準(zhǔn)的選擇,盡管當(dāng)時的科學(xué)沒有這么發(fā)達,他憑著經(jīng)驗選擇了這個位置。最佳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生產(chǎn)出來的蒙頂甘露必定是安全的,品質(zhì)卓越的。中國茶界的第一個院士陳宗懋是世界農(nóng)藥殘留的首席專家,將綠色防控技術(shù)在全國全面推廣。陳宗懋院士選擇雅安,選擇蒙頂山,把他的以綠色防控為重點的院士工作站試驗點放在這里,給了蒙頂甘露茶安全的保障。

2.蒙頂甘露有健康屬性作為支撐

同樣,劉仲華院士在講到蒙頂山茶的健康屬性時這樣說:今天,我們喝茶不是因為生精止渴作為第一需求,而是為了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蒙頂甘露的健康來源于她的物質(zhì)基礎(chǔ),她有茶多酚、茶氨酸、咖啡堿三大元素的黃金配比。綠茶,尤其是作為頂級綠茶、早春綠茶,最大的魅力就是適宜的含量賦予她的健康屬性。六大茶類,隨著原料不同、工藝不同,品質(zhì)成分、功能成分有所差異,但是,作為蒙頂甘露這款極品綠茶,她最大的魅力是能夠有效地去除自由基,能夠帶來很強的抗養(yǎng)化的活性,延緩衰老。綠茶相對于其他所有茶類,尤其是高檔綠茶,像蒙頂甘露這樣的高檔綠茶,你堅持喝,讓你的容顏永遠保持在年輕態(tài),讓你青春常駐,衰老來得慢一點,這是我們所有人的共同夢想。他同時指出,作為蒙頂甘露這一款極品綠茶,她的延緩衰老、清除自由基、降脂降壓、提高免疫力都是綠茶非常優(yōu)越的健康屬性。

綜上所述,具備了安全保障和健康屬性的蒙頂甘露,她的客戶需求將不可忽視,無形價值將不容忽視,增長趨勢將不可忽視。

目前,蒙頂甘露猶如出生高貴的皇家格格,尚待字閨中,高調(diào)的身份,低調(diào)的存在,她猶抱琵琶半遮面,以其娟秀的外形、精湛的制藝、獨特的品質(zhì)、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等待著有識之士前來品味她甘露般鮮美、猶如“雞湯”的美味。

我堅信,不久的將來,中國茶葉的金字招牌“蒙頂山茶”品牌一定會被擦亮,重新煥發(fā)光彩,作為中國歷史名茶的蒙頂甘露必將大器晚成、萬眾矚目、一“茗”驚人,從歷史名茶走向現(xiàn)實名茶并馳名天下!

甘露石屋

作者簡介陳開義,男,雅安市作協(xié)會員。先后在《中華茶文化》《茶博覽》《茶周刊》《中國茶葉市場》《中國茶業(yè)》《走遍中國》《星星詩刊》《四川日報》《四川農(nóng)村日報》《四川人大權(quán)力報》《四川政協(xié)報》《圭臬詩刊》《調(diào)查與決策》《四川三農(nóng)》《農(nóng)村建設(shè)》《四川茶葉》《四川省情》《四川文學(xué)》《四川旅游》《四川畫報》《四川文藝》《縣域經(jīng)濟》《茶緣》《四川水利報》《深圳特區(qū)報》《天天快報》和今日頭條、北京茶葉網(wǎng)、亞太茶業(yè)網(wǎng)、鳳凰網(wǎng)四川、網(wǎng)易、快資訊、一點資訊、名茶網(wǎng)、中華名茶網(wǎng)、茗邊、手機搜狐網(wǎng)、手機新浪網(wǎng)、新茶網(wǎng)、茶旅世界、四川茶報等50余家媒體發(fā)表各類文章、500多篇(件)。先后參與主編名山抗震救災(zāi)專著《撼魂》,編輯《茶祖故里行》、《吳之英評傳》、《豐碑》等著述,作品多次入選《2019四川詩歌年鑒》《雅雨清風(fēng)——雅安70年文學(xué)作品精選集》等專輯。著有個人文集《杯中歲月》。

來源:茗邊

如有侵權(quán) 請聯(lián)系刪除

一甌甘露更馳名

對于很多愛茶人來說,蒙頂甘露一直都是心中魂牽夢繞般的存在。

蒙頂甘露

蒙頂甘露,既好看又好喝,總能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受、沁人心脾的感覺。正所謂“味為甘露勝醍醐,服之頓覺沉疴蘇”。

品茶、論茶,我們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則堪稱中國茶文化史上影響力最大,大到幾乎家喻戶曉的茶廣告來,那就是“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

時至今日,只要是愛茶之人,都對“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這句茶聯(lián)朗朗上口、念念不忘,卻不知與之同出一轍的“一甌甘露更馳名”,其實早就為蒙頂山茶代表品牌蒙頂甘露作了最深刻、最獨到的詮釋。

一、“一甌甘露更馳名”的出處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和“一甌甘露更馳名”,均源自元代詩人李德載的元曲《中呂·陽春曲·贈茶肆》。這組小令,共十首,都是夸贊茶好和茶博士手巧的,語言通俗,押韻順口,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其中,“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出自第三首小曲,即:“蒙山頂上春光早,揚子江心水味高,陶家學(xué)士更風(fēng)騷。應(yīng)笑倒,金帳飲羊羔。”此令稱道茶葉是上好的蒙頂春茶,水是上好的烹茶用的江心水,而且品茗比起喝酒來,是更上品的風(fēng)尚。

“一甌甘露更馳名” 出自第六首小曲,即:“木瓜香帶干林杏,金桔寒生萬壑冰,一甌甘露更馳名。恰二更,夢斷酒初醒?!贝肆钪饕澝榔凡枋谷饲逍阎π?。

后來,明代大詩人陳絳在其《辨物小志》中寫到:“世傳: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表明這聯(lián)名句已從李德載的小曲中脫胎出來,演變成了一句膾炙人口的諺語,又被世人用為茶聯(lián),有口皆碑。殊不知,“一甌甘露更馳名”其實早已一語雙關(guān)地對蒙頂甘露作了很好的宣傳,成為一句絕佳的廣告詞。

甘露井

二、蒙頂甘露為何“更馳名”

蒙頂甘露,作為馳名中外的歷史名茶,在茶界享有崇高聲譽,為消費者所情有獨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名字很文雅,是蘊含了多層深意名正言順的“名茶先驅(qū)”

古往今來,大凡名茶都有一個文雅貼切的名稱。而這個名稱,又往往恰到好處地體現(xiàn)了這種名茶的特色,既展示了其文化內(nèi)涵,也使茶葉本身的魅力倍增,使人聽此名,想此茶,飲此茶,戀此茶,既給人以美的享受,也給茶文化增添了幾多情趣和色彩。比如龍井、鐵觀音、大紅袍、竹葉青等茶名都很文雅,富有意趣,其背后都少不了美妙動人的傳說和典故,引人入勝。

蒙頂甘露是蒙頂山名茶諸多明珠中最光彩奪目的一顆?!案事丁弊鳛椴杳?,相信很多初聞其茶名的人都會覺得特別雅致,頓時就會萌發(fā)一種沖動的品飲欲望。

一瓢甘露

甘露(梵文Amrti)音譯阿密哩多、阿蜜栗多,意譯作不死、不死液、天酒。北京北海公園瓊島半山上有一座銅人承露盤,據(jù)說是清代乾隆年間建造的,目的是用來承接“甘露”的。那“甘露“究竟是什么東西呢?古人認為,甘露是上天賜給人類的高級食品,它是在三更半夜由北斗星降下來的,把它同美玉屑混調(diào)后喝到肚里,便會長生不老,變成神仙。因此,“甘露”這個名字,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蒙頂甘露原料

“甘露”有四種意思:

其一是指甜美的露水,或者甘美的雨露。古詩云:“曉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老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漢書·宣帝紀(jì)》云:“元康元年(公元前65)……甘露降未央宮?!?/p>

其二是指芭蕉花苞中的水液。清朝物學(xué)家、博物學(xué)家吳其濬在其所著的《植物名實圖考》卷十四云:“甘蕉生嶺北者,開花,花苞有露,極甘,通呼甘露。”因此也作為芭蕉的別稱。明代是明代著名醫(yī)藥學(xué)家、“醫(yī)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草部四》說“甘露即芭蕉也?!?/p>

其三是外來詞,印度古吠陀指蘇摩酒為諸神常飲之物,飲之不老不死,其味甘之如蜜。不死之神藥,天上之靈酒也。

其四是佛教中的一個比喻,用甘露比喻佛法之妙味可長養(yǎng)眾生之身心,以消苦業(yè),以增善根,超脫輪回,究竟解脫?;蛘咭愿事侗扔鞣鸱闊o上醍醐,大悲妙藥,消人業(yè)障,成人福慧,得至菩提。

蒙頂山茶稱“甘露”,來源有三:

一是甘露一詞,既有道家崇尚自然的風(fēng)韻;在梵語中又有“念祖”之意,是為紀(jì)念茶祖“甘露大師”吳理真在西漢甘露年間(公元前53年-前50年)首開人工種茶歷史先河,揭開了世界茶經(jīng)濟、茶文化發(fā)展的帷幕。“甘露”的命名,既是為了紀(jì)念植茶始祖,也表明了此茶的初創(chuàng)時間,同時還恰如其分地體現(xiàn)其品質(zhì)特性,蘊含著世人對茶祖吳理真的敬仰之情。宋孝宗在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敕封吳理真為“甘露普慧妙濟大師”,淳熙戌申(1188年)又敕賜其“甘露普慧妙濟菩薩”封號,并把他手植七株茶樹的地方御封為“皇茶園”。因此,吳理真也被稱作“甘露大師”“甘露祖師”。

二是因其茶香馥郁、茶湯鮮爽、味如甘露,遂以“甘露”命名。

三是佛教以甘露喻佛法之法味,融物質(zhì)與精神于不二。北宋時期,在蒙頂山,道教勢弱,佛教興盛占據(jù)上風(fēng),因此,蒙頂山茶稱“甘露”與之密切相關(guān)。

甘露寺

(二)歷史很悠久,是曾經(jīng)名揚天下聞名遐的“千年貢茶”

“甘露”作為茶名,最早見于南宋理宗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地理學(xué)家王象之編撰的地理學(xué)名著《輿地紀(jì)勝》,其中“雅州·蒙山”條目記載:“上清峰有甘露茶,山上常有瑞相影現(xiàn)”。這是目前作者查詢到的關(guān)于甘露茶的最早記錄,距今近900年。之后,嘉熙三年(1239年),詩人祝穆在其編撰的《方輿勝覽》“雅州·蒙山”條目記載:“上清岸產(chǎn)甘露茶,常有瑞云及現(xiàn)相影現(xiàn)?!泵魇雷诩尉?0年(1541年)編修的《四川總志》,其中“雅州·蒙山”條目記載:“上清峰產(chǎn)甘露”,與《輿地紀(jì)勝》《方輿勝覽》一脈相承。

據(jù)考證,蒙頂甘露實際上是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創(chuàng)制的蒙頂山名茶“萬春銀葉”和宣和四年(1122年)創(chuàng)制的“玉葉長春”兩種貢茶炒制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研制成的,質(zhì)量超過唐、宋時期號為天下第一茶的 “蒙頂石花”?!?/p>

特級甘露開湯

《四川總志.雅州·蒙山》山川條目記載:“蒙山,縣西十里許,頂作五峰,其中峰曰上清峰,最高俯視峨眉諸山,產(chǎn)甘露,瑞云上有天蓋智矩等寺,仰則天風(fēng)高暢,萬象蕭瑟,俯則羌水環(huán)抱,眾山羅繞,茶畦杉徑,異石奇花,足稱名勝,《尚書》'蔡蒙旅平'即此蒙山,多產(chǎn)茶,在極頂者貴,以受陽多?!?/p>

《四川總志.雅州·蒙山》物產(chǎn)條目記載:“仙茶,產(chǎn)蒙頂上清峰,甘露井側(cè),葉厚而圓,色紫味略苦,春末夏初始發(fā),苔蘚庇護,陰云覆焉,相傳甘露祖師自嶺表攜靈茗植五頂,至今上清僅八小株,七株高僅四五寸,一株高僅尺二三寸,每歲摘葉止二三十片,常用柵欄封鎮(zhèn),其山頂土止寸許,故茶自漢到今不長不滅?!?/p>

明朝以前,餅茶、龍鳳團茶和散茶同時并存。明初,各地進貢茶葉都沿襲宋代做法,制成大小不同的團狀,即所謂龍團鳳餅。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廢團茶,興散茶”,加之紀(jì)念“甘露祖師”吳理真的緣故, 甘露茶越加興盛。自此,蒙頂山茶貢品改為散茶,品名有甘露、黃芽、石花、雀舌、芽白等,其中甘露名列第一。

初時散茶以蒸青制法為主,但出現(xiàn)苦味難除、香味不正等缺點,于是出現(xiàn)了利用干熱發(fā)揮茶葉優(yōu)良香氣的炒青技術(shù)。明代后期黃龍德在其撰寫的《茶說》中這樣描述蒙頂甘露制作工藝:“先將釜燒熱,每芽四兩,做一次下釜,炒去青氣。以手急撥不停,睹其將熟,就釜內(nèi)輕手揉卷,取起鋪于箕上,用扇扇冷。俟炒至十余釜,總復(fù)炒之。旋炒旋冷,如此五次。其茶碧綠,形如蠶鉤,斯成佳品”,這與現(xiàn)代蒙頂甘露的“三炒、三揉、三烘”工藝如出一轍。

“醫(yī)圣”李時珍在其撰寫的《本草綱目》“果部·第三十二卷·茶葉”中這樣評價蒙頂山茶:“真茶性冷,唯雅州蒙山出者溫而主疾”,道出了蒙頂山茶的茶性是溫性的,這與蒙頂甘露、蒙頂黃芽等為代表的蒙頂山茶獨特的加工工藝有著極大的關(guān)系。

蒙頂山茶歷來以貢茶著稱。貢茶是中國古代專門進貢皇室供帝王將相享用的茶葉。將茶葉當(dāng)作貢品進獻天子,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時期。據(jù)東晉史學(xué)家常璩《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周武王聯(lián)合四川各民族共同伐紂之后,巴蜀地區(qū)所產(chǎn)之茶,就被列為貢品,于是諸民族首領(lǐng)就帶著茶葉去進貢。那時的茶葉并非作為茗飲,而是用于祭祀、藥用或食用,吃法跟煮菜湯差不多。這是最早有關(guān)貢茶的文字記載。

永興寺甘露道場

真正的飲茶之風(fēng),由唐代肇始。由于唐代“風(fēng)俗貴茶,茶之名品益眾”(出自唐朝文學(xué)家李肇《唐國史補》),再加上宮廷中也大量飲茶,茶宴、茶道層出不窮,各地名茶漸漸從普通茶葉中分離出來,成了皇室及貴族階層的高檔消費品,從而催生了貢茶制度。

唐代是封建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頂峰時代,也是茶文化高度發(fā)達的時代。唐代貢茶制度主要有兩種形式。

一是朝廷選擇出產(chǎn)茶葉且品質(zhì)優(yōu)異的地方“定點”納貢。

二是選擇茶樹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天獨厚、產(chǎn)量集中、交通便利的重點地區(qū)及其產(chǎn)品,由朝廷直接設(shè)立貢茶院,專業(yè)制作貢茶,浙江湖州吳興的顧渚貢茶園即是。而蒙頂貢茶,則屬于第一種“定點”納貢。

唐朝皇帝大多愛飲茶,尤其是唐玄宗之后,縱無此嗜好,出于發(fā)展經(jīng)濟考量也十分熱衷茶事。古語道:“上之所好,下必甚焉”。皇帝嗜茶,臣子也要懂茶,以便在茶宴上陪王伴駕、談茶飲茶?;实圪n茶成為一種彌足珍貴的嘉獎,且有一定儀制,往往臣子在獲得賜茶后會寫文章以謝皇恩。之所以唐詩宋詞中,專門寫蒙頂山茶的茶詩詞較多,就是因為當(dāng)時當(dāng)大官的大詩人、大文豪較多,他們有機會得到皇帝恩賜的蒙頂山茶,繼而寫下眾多吟贊蒙頂山茶的詩、詞、歌、賦、散文、佳句,至今廣為流傳。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蒙頂山茶列為貢品,開始入貢皇室,一直延續(xù)到清末,綿延不斷,長達1169年。如此受“待見”的貢茶在中國茶史上著實少見。蒙頂山茶能年年歲歲皆為貢品,清朝時還被專用于皇帝祀天祭祖,這是蒙頂山茶品質(zhì)好、珍奇名貴的鐵證。唐代《唐國史補》,宋代《新唐書》《宣和北苑貢茶錄》《錦繡萬花谷集》,明代《西吳里語》,清代《四川通志》等,都有蒙頂貢茶的記載。

清代貢茶制度最為完備,集歷代大成,無論是貢茶區(qū)域、品種、數(shù)量,還是貢茶運輸、交接、驗收,均有嚴(yán)格規(guī)定,由禮部執(zhí)掌。紫禁城內(nèi)專設(shè)茶庫,隸屬內(nèi)務(wù)府;另有御茶房、清茶房、奶茶房、皇太后茶房、皇后茶房、皇子茶房、皇孫茶房及各宮殿茶房等宮廷飲茶場所。除供皇族日常品飲外,貢茶亦用于祭祀、醫(yī)藥、宴會、賞賜諸事。

故宮出版社2014年版 《清代貢茶研究》記載:按照清宮進單,清代主要的進貢茶葉省份有13個。四川省進貢的茶葉有“仙茶、陪茶、菱角灣茶、蒙頂山茶、灌縣細茶、名山茶、觀音茶、青城芽茶、春茗茶、鍋焙茶”等10種, 其中 “仙茶”“陪茶 ”“菱角灣茶”“蒙頂山茶 ”“名山茶”5種即出自蒙頂山。

蒙頂山茶在當(dāng)時所有貢茶中地位獨一無二,得到文人墨客的大書特書。晚清著名書法家、詩人、畫家何紹基寫有一首《名山蒙頂貢茶賦示陳新盤明府》詩,以歌頌蒙頂貢茶為主題,對蒙頂山茶的貢茶地位、縣衙重視以及采摘標(biāo)準(zhǔn)、制作工藝、進貢品類、護送過程均進行了詳細描述。全詩為:“蜀茶蒙頂最珍重,三百六十瓣充貢。銀瓶價領(lǐng)布政司,禮事虔將郊廟用。旗槍初報谷雨前,縣官潔祀當(dāng)春仲。正茶七株副者三,旋摘輕烘速馳送。仙人手植東京前,后來化身入蒙泉。古風(fēng)古雨飽噓吮,高三尺壽二千年。朱闌環(huán)之鎖紐貫,縣官來時一開看。我于茶品太疏略,喜陟高山到天半。夾江昨讀酒官碑,名山令謁甘露師。敢云飲啜事瑣瑣,民生國典相綱緯。榷酤源流有通塞,當(dāng)官桑孔要深思?!?/p>

曾兩次擔(dān)任雅州知府的晚清著名經(jīng)學(xué)家、散文家、書畫家黃云鵠在其《蒙頂留題》一詩中這樣盛贊蒙頂甘露:“解渴咽仙茶,滌煩沃甘露”。

植茶始祖吳理真雕塑

清光緒版《名山縣志》錄有知縣趙懿《蒙頂茶說》,該文詳細記載了當(dāng)時貢茶采制、運送過程 :“每歲采貢三百六十葉,天子郊天及祀太廟用之?!瓪q以四月之吉禱采,命僧會司領(lǐng)摘茶僧十二人入園,官親督而摘之。盡摘其嫩芽,籠歸山半智矩寺,乃剪裁細及蟲蝕,每芽只揀取一葉,先火而焙之。焙用新釜燃猛火,以紙裹葉熨釜中,候半蔫,出而揉之。諸僧圍坐一案,復(fù)一一開所揉,勻攤紙上,胉于釜口 烘令干,又精揀其青潤完潔者為正片貢茶。… …皆盛以木箱,黃縑丹印封之。

臨發(fā),縣官卜吉,朝服叩闕。選吏解赴 布政使司投貢房。經(jīng)過州縣謹(jǐn)護送之”,其莊重與隆重可見一斑。

(三)地位很顯赫,是曾經(jīng)貴為“仙茶”名重一時的“茶中故舊”

蒙頂甘露是蒙頂山茶五大傳統(tǒng)名茶(甘露、黃芽、石花、玉葉長春、萬春銀葉)中最耀眼和璀璨的一顆明珠,被譽為“人間甘露”,被尊為“茶中故舊”。

仔細盤點一下中國主要名茶真正的創(chuàng)始時間,尤其是有代表性的綠茶誕生的年份,蒙頂甘露不可撼動的地位便一目了然。

查閱有關(guān)史料,可以了解到:蒙頂甘露:1227年,距今794年;碧螺春:1699年,較甘露遲472年;西湖龍井,1751年,較甘露遲524年;六安瓜片:1856年,較甘露遲629年;太平猴魁:1859年,較甘露遲632年;竹葉青:1964年,較甘露遲737年……

蒙頂山上清峰的七株茶樹并非凡種,而是“仙茶”?!跋刹琛眰髌嬲厥加谖宕笆窈笫駮r期詞人毛文錫《茶譜》載:“蜀之雅州有蒙山,山有五頂,頂有茶園,其中頂曰上清峰。昔有僧病冷且久,嘗遇一老父,謂曰:蒙之中頂茶,嘗以春分時分,多構(gòu)人力,俟雷之發(fā)聲,并手采摘,三日而止。若獲一兩,以本處水煎服,即能祛宿疾;二兩,當(dāng)眼前無疾;三兩,固以換骨;四兩,即為地仙矣。是僧因之中頂筑室以侯,及期獲一兩余。服未竟而病瘥。時至城市,人見其容貌,常若年三十余,眉發(fā)綠色。其后入青城訪道,不知所終?!?/p>

大意是:相傳,很久以前,有位老和尚生了重病,久治不愈。有一次,和尚遇到一位老翁,老翁告訴他,蒙山中頂有茶樹,在春分前后,你早日候于一旁,一旦春雷初發(fā),馬上并手采摘,只能采三天,三天過后便無效了。三日之中,如果采到一兩,用本地水煎服,能治任何宿疾;若服二兩,一輩子消災(zāi)去疾;服三兩,可以脫胎換骨;四兩,就地成仙了。老和尚聽了此言,便到中頂造了間屋,虔誠地等候時機,結(jié)果采到了一兩多,煎成茶湯。沒想到才喝一半,病就痊愈了。過些日子,和尚到城里辦事,熟人看了他,無不驚呆,老和尚居然返老還童,看上去像三十來歲的人,眉發(fā)烏青。后來,他到青城山訪道,不知所終。蒙頂山中的“仙茶”,即由此而來。后來,這上清峰“皇茶園”的七株“仙茶”被欽定為正貢茶,“每茶時葉生,智矩寺僧報,有司往視,籍記葉之多少采制……貢京師僅一錢有奇”。明代名山知縣張朝普說“蒙山為仙茶之所,每歲必貢職”。

據(jù)考,皇家祭祀向來以稀有之物,昭示敬天法祖之心。清代的祭祀活動分大祭、中祭與群祭。乾隆皇帝時重新規(guī)定了大祭范圍:祭人、祭地、祭太廟,一直延續(xù)至清末。明清兩代貢茶遍及十三省,約六十余種,其中以銀器盛納的貢茶,僅有四川貢茶六種:仙茶、陪茶、菱角灣茶、春茗茶、觀音茶、名山茶,足見珍貴。六種茶品,以“仙茶”為首,其余五種專補“仙茶”之不足,因此包裝形同“仙茶”。據(jù)清朝大臣吳振棫《養(yǎng)吉齋叢錄》記載:“四川總督年貢仙茶二銀瓶、陪茶二銀瓶、菱角灣茶二銀瓶、春茗茶二銀瓶、觀音茶二銀瓶、名山茶二銀瓶、青城芽茶十錫瓶、磚茶一百塊?!睍r至今日,故宮博物院尚存有清代“仙茶”、磚茶實物。

而有關(guān)以“仙茶”為首的蒙頂山五茶品(即仙茶、陪茶、菱角灣茶、觀音茶、名山茶)祭天、祭太廟的記載,可從前面趙懿撰寫的《蒙頂茶說》一文中管窺一豹。文中還記述“相傳仙茶,民間不可瀹飲,一蠢吏竊飲之。被震雷擊死。私往擷者,山有白虎巡邏,以故樵牧不敢擅入。官采時,雖亢陽亦必云雨。懿驗之,果然。此山之靈異與,抑亦天家玉食之重也”,足見蒙頂“仙茶”之神韻。

清代,蒙頂山茶被譽為“仙茶”,自乾隆四年(1739年)始至清代結(jié)束(1911年),專供祭天祀祖,是唯一用銀瓶裝的貢茶,更是皇帝的日用茶。蒙頂山“仙茶”祭天、祭太廟的用途,只在晚清時期才有,標(biāo)志著蒙頂山茶的使用價值發(fā)揮到了極致,這也是蒙頂山茶自唐代“號為第一”以來又一次達到了皇家貢茶的高峰。

蒙頂山茶何以稱為“仙茶”呢?趙懿在《蒙頂茶說》中解釋到:“其茶,葉細而長,味甘而清,色黃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結(jié)不散。以其意,謂曰仙茶”。這與北宋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政治家范鎮(zhèn)《東齋記事》提到的:蒙山茶生長時,“霧覆其上,若有神物護持之”,有異曲同工之妙。蒙頂山茶在云中生,云在茶中行:出產(chǎn)此茶的時節(jié),時常有祥云出現(xiàn),以“云”派生出“神”,而神庇護著茶,“仙”的寓意涵蓋其中。蒙頂山神秘的“麒麟武士圖”怪象無形之中賦予了蒙頂山茶神秘、深遠的文化內(nèi)涵。因此,“仙茶”歷經(jīng)數(shù)朝而最終定名,更與其獨特的生長環(huán)境、優(yōu)異的品質(zhì)息息相關(guān)。

乾隆皇帝曾作《烹雪疊口舊作韻》:“通紅獸炭室釀春,積素龍墀云遺屑。石鐺聊復(fù)煮蒙山,清興未與當(dāng)年別”,對蒙山“仙茶”給予了圣贊。有學(xué)者提出:乾隆皇帝信佛,而其父雍正晚年崇信道教,以茶祀祖,尤其講究,而蒙頂山茶是“佛門仙茶”,于佛道可兩全,也成為唯一選擇。

(四)名氣很逼人,是擁有眾多殊榮且久負盛名的“知名品牌”

蒙頂甘露既是蒙頂山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款歷史文化名茶,也是中國最早出現(xiàn)的卷曲形名優(yōu)綠茶,還是中國十大名茶。

也許是因為過去雅安地處中西部地區(qū),交通、信息欠發(fā)達,雖然蒙頂甘露底子厚實,貴為“貢茶”“仙茶”,卻一直比較低調(diào),沒有過度渲染她逝去的輝煌歷史,一直穩(wěn)健地在發(fā)展,表面上看沒有像龍井、碧螺春那樣赫赫有名、名噪一時。其實,現(xiàn)實中的蒙頂甘露一直久負盛名、名聲在外?,F(xiàn)如今,蒙頂甘露作為單品,每年的銷售額達10億元以上,可見其在市場的認知度和消費者的認可度。

追溯民國以來的百年風(fēng)云,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蒙頂甘露其實一直在中國茶壇閃耀著熠熠生輝的光芒。民國建立,雖然蒙頂山茶停貢,但在初年,名山縣知事初年仍照舊制采制,作為重大祭祀之用,或作饋贈上司的禮品。建國后,蒙頂名茶被列為國家禮茶。1959年,蒙頂甘露參加外貿(mào)部組織的全國名茶評選,獲得“中國十大名茶”稱號。而后,蒙頂甘露一直保持著國家級、部級、省級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稱號。1992年6月,在香港國際食品博覽會上,“蒙頂甘露”獨步天下,奪得金牌獎。2001年,美聯(lián)社和《紐約日報》將蒙頂甘露評為“中國十大名茶”。2017年,包括蒙頂甘露在內(nèi)的“蒙頂山茶”區(qū)域公用品牌,參加了原農(nóng)業(yè)部組織的“中國十大茶葉區(qū)域公用品牌”的評審,當(dāng)之無愧、昂首挺胸走進了“中國十大茶葉區(qū)域公用品牌”前列,榮登全國第四。同年,以蒙頂甘露為主要內(nèi)涵的蒙頂山茶文化系統(tǒng)入選第四批“中國重要農(nóng)業(yè)文化遺產(chǎn)”。2021年6月,國務(wù)院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蒙山茶傳統(tǒng)制作技藝”入選上榜,在943個申報項目中脫穎而出,足見蒙頂甘露在茶行業(yè)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世界超模向蒙山茶傳統(tǒng)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向世全學(xué)做手工蒙頂甘露

(五)市場很廣闊,是獨具安全保障和健康屬性最終將名滿天下的“明星產(chǎn)品”

1.蒙頂甘露有安全作為保障

2021年4月29日,在第十屆四川國際茶博會蒙頂山茶推介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博士生導(dǎo)師劉仲華教授在以《我心中的蒙頂山茶》為題推介蒙頂山茶時講到:茶,作為食品、飲料,安全是最至關(guān)重要的一點。蒙頂甘露出自最佳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眾所周知,熊貓是國寶,熊貓生活的地方自然是最美最好的地方。公元前53年,雅安人吳理真在蒙頂山馴化野生茶樹,開辟了世界人工植茶的新紀(jì)元,由此開創(chuàng)了承古爍今、冠絕天下的蒙頂山茶文化和歷史。茶祖吳理真尋遍了千山萬水,選擇蒙頂山就是前人高遠、精準(zhǔn)的選擇,盡管當(dāng)時的科學(xué)沒有這么發(fā)達,他憑著經(jīng)驗選擇了這個位置。最佳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生產(chǎn)出來的蒙頂甘露必定是安全的,品質(zhì)卓越的。中國茶界的第一個院士陳宗懋是世界農(nóng)藥殘留的首席專家,將綠色防控技術(shù)在全國全面推廣。陳宗懋院士選擇雅安,選擇蒙頂山,把他的以綠色防控為重點的院士工作站試驗點放在這里,給了蒙頂甘露茶安全的保障。

2.蒙頂甘露有健康屬性作為支撐

同樣,劉仲華院士在講到蒙頂山茶的健康屬性時這樣說:今天,我們喝茶不是因為生精止渴作為第一需求,而是為了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蒙頂甘露的健康來源于她的物質(zhì)基礎(chǔ),她有茶多酚、茶氨酸、咖啡堿三大元素的黃金配比。綠茶,尤其是作為頂級綠茶、早春綠茶,最大的魅力就是適宜的含量賦予她的健康屬性。六大茶類,隨著原料不同、工藝不同,品質(zhì)成分、功能成分有所差異,但是,作為蒙頂甘露這款極品綠茶,她最大的魅力是能夠有效地去除自由基,能夠帶來很強的抗養(yǎng)化的活性,延緩衰老。綠茶相對于其他所有茶類,尤其是高檔綠茶,像蒙頂甘露這樣的高檔綠茶,你堅持喝,讓你的容顏永遠保持在年輕態(tài),讓你青春常駐,衰老來得慢一點,這是我們所有人的共同夢想。他同時指出,作為蒙頂甘露這一款極品綠茶,她的延緩衰老、清除自由基、降脂降壓、提高免疫力都是綠茶非常優(yōu)越的健康屬性。

綜上所述,具備了安全保障和健康屬性的蒙頂甘露,她的客戶需求將不可忽視,無形價值將不容忽視,增長趨勢將不可忽視。

目前,蒙頂甘露猶如出生高貴的皇家格格,尚待字閨中,高調(diào)的身份,低調(diào)的存在,她猶抱琵琶半遮面,以其娟秀的外形、精湛的制藝、獨特的品質(zhì)、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等待著有識之士前來品味她甘露般鮮美、猶如“雞湯”的美味。

我堅信,不久的將來,中國茶葉的金字招牌“蒙頂山茶”品牌一定會被擦亮,重新煥發(fā)光彩,作為中國歷史名茶的蒙頂甘露必將大器晚成、萬眾矚目、一“茗”驚人,從歷史名茶走向現(xiàn)實名茶并馳名天下!

甘露石屋

來源:微美湄潭

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4條結(jié)果 (用時 0.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