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安吉白茶名氣

找到約33條結果 (用時 0.002 秒)

聚焦安吉白茶技能大師-李鋒

和我們以往接觸過的種茶制茶的茶人不同,李鋒的角色既是茶人,也是卓越的職業(yè)經理人。

他將自己定義為“學習型茶人”,懂茶愛茶的同時,不斷汲取市場營銷、現代企業(yè)管理等相關知識,提升管理水平,帶領企業(yè)充分競爭的茶葉市場乘風破浪。

一直以來,中國茶產業(yè)集中度低,品類多,品牌少是發(fā)展痼疾。然而安吉白茶卻相當特殊,連續(xù)十四年入圍全國茶葉品牌價值的前十強,品牌價值超50億,習大大曾贊嘆安吉白茶“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

這讓人不禁好奇,安吉白茶何以能夠揚名天下?作為安吉白茶的技能大師,李鋒分享了這片綠葉背后的奧秘。

安吉白茶職業(yè)經理人.李鋒

李鋒|安吉白茶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國家一級評茶技師高級營銷師茶行業(yè)資深職業(yè)經理人教育部高級評茶員培訓師2021年安吉縣勞模工匠2023年安吉縣技能大師被誤解的安吉白茶安吉白茶,是一種很容易被人誤解的茶,

剛接觸茶的茶友,大概率會將它和福鼎白茶、政和白茶歸為一類。

實際上,它和徽州白茶、靖安白茶一樣實為綠茶。之所以叫白茶,是因為它的茶樹品種很特殊,是稀有的白化品種茶樹。

安吉白茶的歷史,可追溯到北宋。宋代斗茶,茶色貴白,湯花鮮白綿密為上。

宋徽宗的《大觀茶論》記載:“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崖林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

可見,這里所說的白茶,是一種變異的白化茶樹。然而時間流轉,宋人的“白茶”從歷史的長河里遺落。

古籍中關于茶色貴白的記載

直到1981年,安吉縣的農業(yè)干部在海拔800多米的天荒坪鎮(zhèn)大溪村發(fā)現一株全國獨有的百年老茶樹。

嫩葉瑩白,僅主脈呈現為綠色,和古書記載極為接近,這便是安吉白茶的母樹。

白化茶的品種有很多,大體可以分為溫度敏感型、光照敏感型、復合型三類。安吉白茶的特殊之處在于,它是一種稀有的低溫敏感型白化品種,只有在溫度低于23℃時,新稍芽葉才會呈現為白色。溫度升高、芽葉生長后,又會重新轉為綠色。

最早發(fā)現“白葉一號”的研究員(左盛振乾,右劉益民)

安吉白茶,在白化茶中名氣最響,離不開安吉地區(qū)獨特的水土。

天目山脈自西南入境,分東西兩支環(huán)抱縣境兩側,呈三面環(huán)山,中間凹陷,東北開口的“畚箕形”的小盆地地形。

安吉的獨特地形

全年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特有的小氣候,有利于茶葉中氨基酸物質的形成和積累。安吉白茶呈現出高氨低酚的特點:茶多酚含量低,氨基酸含量高,甚至比普通綠茶高3-4倍。

茶多酚含量低,茶葉苦澀度會下降,氨基酸含量高,茶葉的鮮度會提升,因此,安吉白茶不苦不澀,口感鮮爽。

此外,這里是茶鄉(xiāng),也是竹鄉(xiāng)?!按ㄔ次灏倮?,修竹半期間”,綿綿群山,森森竹海。茶樹在生長過程中,緩慢吸收著竹子的香氣,沖泡后,散發(fā)出獨有的蕙蘭香。這正是其他產區(qū)的白化茶樹品種所沒有的。

清甜鮮爽,香氣幽然,安吉白茶也因此得以一炮而紅,成為綠茶中的“當紅流量”。

“白葉一號”出深山

綠茶品類多達數百種,但迄今為止,只有15種綠茶制作技藝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其中就包括了安吉綠茶。

如今安吉白茶名揚天下,可如果時間倒流四十年,回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會發(fā)現情況截然不同。

大溪鄉(xiāng)的白化茶樹一經發(fā)現,立刻吸引了科技研究人員的注意。他們通過扦插繁育,無性繁殖技術,培育出了“大溪白茶”,并在1987年的“浙北茶樹良種選育初評會”上勝出。

這一茶樹品種,就是如今的“白葉一號”。

第一棵安吉白茶樹被尊為“白茶祖”

安吉縣黃杜村,中國白茶第一村,這里是安吉白茶產業(yè)的起點。

可最初村民們寧肯種辣椒、板栗,也不愿意種茶葉。原因很簡單:一沒錢,二沒技術,三沒銷路。

種茶制茶需要技術,單以鐵鍋高溫殺青這一環(huán)節(jié)來說,便需要250-300攝氏度的溫度,先高后低進行炒制,沒有個三五年磨練一雙鐵砂掌,如何能夠出師?

何況安吉白茶葉片極薄、莖梗粗,因此殺青理條過程中,對溫度把控需要更為精準,不然容易產生焦葉、紅梗。

烘青過程,對溫度要求也極為嚴格。初烘100℃,進行10分鐘,冷卻后再復烘,溫度控制在80℃,直到水分含量控制在6.5%左右。如此既保證了品質,又不會損害鮮爽的口感。

每道工序都有特別嚴格的要求,炒制難度極大,因此到如今,這里掌握白茶手工炒制技藝的非遺大師也僅有陳守彬、錢義榮數人。

如果沒有人指引,毫無根基的當地村民,又如何能走上種茶制茶之路呢?

安吉非遺大師在制作安吉白茶

關鍵時候,經過縣里鄉(xiāng)里各級干部研究決定,成立白茶開發(fā)小組。從捉襟見肘的財政中出錢補貼,請來農科所、浙大的技術人員。村民上課學習有補貼,買茶苗有補貼。

就這樣一步一步手牽著手,把農民引導了種茶之路。有了政府引路在前,安吉白茶早在1998年就注冊了就注冊了統(tǒng)一的母商標,打響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

黃杜村“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

黃杜村的茶農荷包也鼓了起來,人均年收入也從八十年代的不到400元躍升至如今的七萬元。

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走訪安吉溪龍鄉(xiāng)時,贊嘆“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并由此提出了“生態(tài)立省”的戰(zhàn)略??梢哉f,安吉白茶是中國現代茶業(yè)發(fā)展的一個樣本。

越來越年輕的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茶葉致富的實踐者

“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

為了推進茶產業(yè)的深度開發(fā),2022年,安吉白茶集團成立。作為茶行業(yè)的資深經理人,李鋒加入其中,成為了集團常務副總經理。

深耕茶行業(yè)十八年,李鋒曾經操盤過數家年銷售額超2億的龍頭茶企,是行業(yè)內稀缺的“懂茶,也懂現代管理”的專業(yè)人才。

而安吉吸引他的,是這里的現代農業(yè)和助農共富故事?!耙划€地種植安吉白茶,收入可以達到8000元到一萬元?!痹谶@里,他找到了一個資深職業(yè)經理人的歸屬感。

過去數十年,中國的茶行業(yè)一直大而不強,多有亂象。比如標準化程度低,比如過度禮品化,讓很多想要品茶、接觸茶的消費者望而卻步,“買茶葉水太深”這樣的抱怨聲并不少見。

安吉白茶的特別在于,它務實接地氣,不管市場的紛紛擾擾,緊扣茶葉的消費屬性。

“茶葉是用來喝的?!卑布枞?,認的就是這個樸素的道理。

因此,從源頭茶園管理到茶葉加工,過程嚴格控制茶葉品質。

茶園管理方面,安吉白茶建立了現代化的管理建設標準。企業(yè)技術人員定期巡訪茶園,深入田間地頭。記錄下茶山修剪、施肥、用藥等養(yǎng)護細節(jié),對茶山土壤進行取樣,分析茶園管理是否符合要求。

技術員記錄采樣

生產加工方面,白茶集團升級了綠色無塵加工、倉儲系統(tǒng),生產車間符合10萬級食品加工車間標準,全面配備了智能化加工裝備。

從茶葉攤青到成品,全流程精準調控,困擾多年的標準化問題靠科技解決。

農業(yè)看天吃飯,一年一個價??蛇@樣一來,茶農的收入不穩(wěn)定、沒保障。茶葉的市場價格波動太大,也容易趕跑茶友,很難建立品牌的忠誠度。

當地大力發(fā)展訂單農業(yè),一頭連著企業(yè)車間,一頭延伸到茶園田間,茶農不愁收入,企業(yè)原料無憂。規(guī)?;纳a,穩(wěn)定了市場價格,也打響了品牌。

茶友擔心買到假貨?每個茶園都有了自己的“電子身份證”。無論是在線下經銷商處購買,還是網購,認準了白茶協(xié)會監(jiān)制的防偽編碼,就能買到原產地生產的安吉白茶。

李鋒介紹:“通過我們的質量管控體系,消費者買得放心,商家賣得也放心。”

聽上去,安吉白茶堅持“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理性務實,少了“琴棋書畫茶”的情懷詩意。

實則不然。在安吉,竹與茶相伴相生,互相成全,亦互相制約。茶園多了,竹林就少了,竹林少了,茶的香氣也就淡了。土地面積有限,安吉為了守護茶中的那縷花香,守護生態(tài),停下了步伐。

如今茶旅融合,四方游客紛至,于茶園漫步,于竹海聽濤,品一杯甘醇的安吉白茶,聽一段過去的故事,也身處一段新的鄉(xiāng)村故事之中。

來源:孔雀山行(本文原標題為:《孔雀山行第47期|名為白茶的綠茶,走進湖州安吉,拜訪安吉白茶技能大師-李鋒》,現標題為本刊所加!)

來源:茗邊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安吉白茶獲批2019年首批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

好山好水才能出好茶?

今天是時候好好來了解一下

咱們安吉人自己的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的成名之路


有一種茶,蘭花般的美麗,白玉般的潔潤; 有一種茶,長在紅色山崖,伴著蒼茫竹海; 有一種茶,千年沉寂無人知,一朝香韻驚世界…… 她,就是安吉白茶。一個個性鮮明的中國綠茶。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現在陸羽的《茶經》中,在七之事中明確記載著: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1982年,在天荒坪鎮(zhèn)大溪村橫坑塢發(fā)現了一株白茶樹,經過仔細研究發(fā)現這棵白茶樹樹齡在百年以上。安吉人從發(fā)現白茶祖開始,先后用了十多年時間,進行引種繁育,并且從基地建設、茶園管理到加工工藝,進行標準化探索。


安吉白茶是安吉地方特產的金名片。1998年被認定為浙江省珍稀茶樹良種,2001年2月,獲得茶葉類全國第一個原產地保護證明商標。


2002年4月18日,從安吉白茶祖身上采摘的100克野生白茶,在上海竟然拍得4.05萬元的高價。安吉白茶的名氣漸漸叫響。


2005年,《原產地域產品——安吉白茶浙江省強制性地方標準》通過了專家審定。當年,全縣茶園面積達到5萬畝。此后的10年,安吉白茶開始了品牌化建設的新歷程。


2006年,安吉白茶創(chuàng)建國家級標準;


2008年,首創(chuàng)“母子商標”管理方式;


2010年,率先啟動質量追溯體系,實現產品質量可追溯;


2013年起,對全縣頒發(fā)茶園證,一證一碼,消費者可以通過二維碼清楚了解產品源頭;


2015年,全面啟動安吉白茶智慧云服務,成功實現了從地方名茶到國家級名茶的跨越。

安吉白茶是綠茶,大紅袍是青茶,單純以“色”辨茶,可會認錯茶的


《1》

之前寫過大紅袍不是紅茶, 鐵觀音不是綠茶,它們統(tǒng)統(tǒng)是胡建本省的烏龍茶。

此言一出,不少茶客頓時凌亂在風中。

這不是吧!

“我自己雖然喝茶不大專業(yè),但自從工作以來已經喝了快二十多年,鐵觀音在過去一直常喝。始終想不明白,鐵觀音明明看起來顏色綠綠的,湯色綠,茶味也很清香,怎么就不是綠茶?”

這個問題三言兩語之間,難以概括說清楚。

一切的一切,還得從茶葉分類說起。

六大茶類包括有綠、黃、白、 青、紅、黑,但它們的分類,遠不是只看外觀顏色那么簡單。

畢竟,龍井綠茶里,尚有黃版、綠版之別。

眼下陸續(xù)上新的2022新白茶,從白毫銀針、到白牡丹,再到春壽眉,也不見得全部都是芽白、葉白、湯白。

再說回紅茶,金駿眉和正山小種的干茶大多偏黑偏深色,茶湯顏色是金黃、橙黃,并非所謂的紅葉紅湯。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以“色”辨茶,在綠茶、白茶、紅茶、黑茶之間,可會鬧出不少稀里糊涂認錯茶的大烏龍!

《2》

一、鐵觀音和大紅袍為什么都是烏龍茶?

因為它們的樹種和工藝均有鮮明的烏龍茶特征。

何為烏龍茶?

烏龍茶即六大茶類里的青茶。

參考茶葉分類國標給出的定義,指以特定茶樹品種鮮葉為原料,經萎凋、做青、揉捻、干燥等特定工藝制成的產品。

眾多茶葉里,烏龍茶算是一個大家族。

按地域劃分,有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臺灣烏龍等。

閩北烏龍,以武夷山的巖茶最為出名,包括大紅袍、水仙、肉桂等。

而閩南烏龍,則以早年間紅遍大江南北的安溪鐵觀音為代表。

雖然,經過工藝改良后,清香型鐵觀音的外形偏綠,蘭香撲鼻,清香風味動人,但它和綠茶依舊存在本質區(qū)別。

畢竟,烏龍茶里最基礎的做青工藝,在清香型鐵觀音里并沒有改變,只不過發(fā)酵程度下降而已。

而大紅袍的“紅”,更是和紅茶無關。

大紅袍的得名,據民間故事流傳,明朝時有位讀書人在趕考途中生病,途徑崇安(今武夷山)病倒,當地僧人用廟旁的茶樹葉片救活了他,于是趕考成功,順利高中。

后來,這名狀元為了感念那株茶樹的救命恩德,特意為茶樹身披紅袍官服,使得茶樹鮮葉染上紅色……

雖說,這個故事的真實性經不起推敲,但從北斗、奇丹、紫紅袍等與大紅袍存在千絲萬縷血緣親本關聯的茶樹品種上,的確能看出這些茶樹在春季新生的葉片偏紅、偏紫紅等特征。

可見,大紅袍的“紅”與其茶樹葉片顏色相關,和紅茶并無關聯!

《3》

二、安吉白茶為什么不是白茶?

安吉是浙江的地名,當地盛產竹子、竹制品。

同時,安吉一帶的白茶在江浙一帶也頗有名氣。

但說一句車轱轆的話,安吉白茶雖然名為“白茶”,但卻和六大茶類里的白茶,存在本質區(qū)別。

按照分類,安吉白茶屬于典型的浙江綠茶。

因為它的工藝,是典型的綠茶加工工藝,鮮葉采下后就立即殺青……


這與白茶的不揉捻、不殺青,顯然截然不同。

既然,安吉白茶不是白茶,而是屬于綠茶,為什么當地茶農卻要取上這一容易引起混淆的茶名呢?

這和安吉白茶的特定茶樹品種有關。

適制安吉白茶的樹種,包括有白化一號等。

這是一類得了“白化病”的樹種,春季茶樹新生芽葉偏白、偏玉白,顏色明顯偏淺。

根據這一鮮明的外形特征,茶農們便直接稱其為白茶。

但論風味、論工藝、可儲存要求、論保質期限,安吉白茶都與白茶毫無關聯!

《4》

三、月光白是不是白茶里的白毫銀針?

可以肯定,月光白不是白毫銀針。

因為論樹種,月光白采用的是云南當地大葉種茶為主,并非適制白毫銀針的大白茶、水仙茶。

因為論香氣,月光白沒有明顯的毫香特征。

因為論風味,月光白不具備白毫銀針特有的毫香蜜韻。

所以,不論從哪個角度看,月光白和白毫銀針都是兩類完全不相同的茶,不能混為一談。

對白茶而言,并非是模仿白茶制作工藝,做出來的茶就算是白茶。

在此之前,還有茶樹品種的限定。

樹種不對,即便工藝再相似,也不能實現特有的風味。

就像是做菜,對選材有要求。

不是所有魚都能做成松鼠魚,用帶魚、鰻魚等不論如何也做不成型!

《5》

四、茉莉花茶是不是綠茶?

平日里,經常聽到“花茶”這一說法。

其中,茉莉花茶是最常見的。

窨制花茶的花材除了茉莉花外,還包括玫瑰、梔子、桂花等。

關于茉莉花茶的分類,經常有茶友納悶,它究竟是綠茶、還是紅茶?

前陣子,有茶友發(fā)來圖片問,別人給他送來一份茉莉銀針,請問這是綠茶嗎?和白茶里的白毫銀針有什么關系?

看著芽頭,隱隱感覺有些類似白茶里的銀針。

其實說到底,茉莉花茶的分類很是出人意料。

因為它既不是綠茶、也不是紅茶和白茶,論真實身份,它屬于再加工茶。

再加工茶,即在茶葉成品上經歷二次加工制成。

市面上常見的茉莉花茶,茶坯多數以蒸青綠茶為主,但也有包括茉莉紅茶、茉莉白茶,甚至其他茶類的情況出現。

另外,包括玫瑰紅茶、桂花龍井、蜜桃烏龍、小青柑、紅柑熟普、茉莉銀針、菊花普洱等,同樣歸入再加工茶這一類。

畢竟從本質看,茶葉是很純粹的。

茶就是茶,不包括任何鮮花、水果等外來調味。

如果在茶葉基礎上,經過二次加工制作。

那自然要獨立門戶,改稱“再加工茶”才準確!

《6》

五,茶葉的分類,和什么有關?

這一問題非常宏觀,茶友們大可參照GB/T 30766-2014《茶葉分類》現行國標,得出直觀分類。

這份國標里,對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等基礎概念,做出了明確解釋。

比如,白茶是以特定茶樹品種鮮葉為原料,經萎凋、干燥等工藝制成的產品。

比如,烏龍茶是以特定茶樹品種鮮葉為原料,經萎凋、做青、殺青、揉捻、干燥等特定工藝制成的產品。

比如,紅茶是以鮮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切)、發(fā)酵、干燥等加工工藝制成的產品。

條條框框,一目了然。

茶葉分類與茶樹品種、制茶工藝、產地范圍、甚至風味特點息息相關。

以紅茶為例,雖說從大方向看,普通紅茶并沒有產地范圍限定。

但具體到各地名茶,對產地范圍、茶樹品種、采摘要求都有嚴格規(guī)定,如此才能實現應有的風味。

要不然,稍有馬虎,做出來的茶味肯定不正宗。

就像金駿眉,要以桐木一帶若干公里范圍內的高山茶樹單芽為原料,經萎凋、揉捻、發(fā)酵、干燥等特定工藝后,能實現香中帶甘、甘里透香等特有風味。

桐木一帶,屬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極佳。

放眼整個茶圈,能從保護區(qū)內走出來的茶葉,寥寥無幾。

這是金駿眉的天然優(yōu)勢所在。

若是非桐木當地所產,那么,原料不正,即便工藝再好,也不能實現金駿眉的特有風味。

外國人在接觸茶葉時,鬧出過一個笑話。

在他們眼里,綠茶是用綠茶樹做的,紅茶是用紅茶樹做的。

其實,茶葉的制作并沒有那么簡單。

茶圈內,并沒有紅茶樹、綠茶樹等不倫不類的說法。

更精準專業(yè)的用語是,茶樹適制性。

就跟烹飪做飯那樣,魚的名字肯定不是按紅燒魚、酸菜魚來區(qū)分的。

而是分鯉魚、鯽魚、草魚、皖魚、帶魚、黑魚等。

茶樹的名字,也不是按紅茶樹、白茶樹、黑茶樹來取名的。

而是稱水仙茶、梅占茶、大白茶、大毫茶、桐木菜茶、烏牛早茶等。

做茶選對適合的茶樹品種,再加上特定制茶工藝,是系統(tǒng)分類講究的。

對高端茶而言,產地正宗、工藝精湛、風味出彩,更是基礎要求。

唯有如此,買茶時認清基礎概念區(qū)分,才不至于白白花出冤枉錢!

來源:白茶大課堂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找到約33條結果 (用時 0.002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