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2015南昌茶葉茶文化

找到約12條結果 (用時 0.003 秒)

寧紅集團被授予第18屆亞運會官方唯一指定茶葉

2018年5月21日,由中國茶葉流通協(xié)會和江西省農(nóng)業(yè)廳、九江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8年第二屆中國(南昌)國際茶葉博覽會暨首屆寧紅論茶會”、寧紅集團第18屆亞運會簽約儀式在江西修水縣隆重開幕。此次大會以“詩畫修水,國茶寧紅,茶蓋中華,價甲天下"為主題,省內(nèi)外茶界領導、專家、各參賽團成員、修水縣茶業(yè)企業(yè)、企業(yè)客戶代表和各級新聞媒體記者等300多人參會共舉盛會。

江西省農(nóng)業(yè)廳副廳長劉光華、中共九江市委常委蹇俠,江西省農(nóng)業(yè)廳原副廳長胡向東、中國茶葉流通協(xié)會副秘書長肖星,第18屆亞運會組委會副總監(jiān)莫查·沙爾曼先生、溫托諾·米哈甲等領導出席了開幕式,中共修水縣委書記孫朝輝在開幕式上致辭,開幕式上還舉行了寧紅集團第18屆亞運會簽約儀式,江西省寧紅集團董事長朱麗俐與第18屆亞運會組委會副總監(jiān)莫查·沙爾曼先生現(xiàn)場簽訂第18屆亞運會合作協(xié)議,同期還舉行了首屆“寧紅杯”手工紅茶制作技能大賽等活動。

中國茶葉流通協(xié)會副秘書長肖星致辭時指出,素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之譽的江西,產(chǎn)茶歷史悠久,名茶精品輩出,茶葉貿(mào)易活躍,是傳統(tǒng)的“產(chǎn)茶大省”和“好茶產(chǎn)區(qū)”。

近幾年來,修水縣抓住江西省重點整合“四綠一紅”“寧紅”品牌的機遇,采取“政府主導、部門主管、鄉(xiāng)鎮(zhèn)主抓、主體實施”的工作機制,全力推進“寧紅”品牌建設,加快發(fā)展茶葉產(chǎn)業(yè),茶葉產(chǎn)量不斷增加,品牌知名度不斷提高。作為修水的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茶業(yè)在助農(nóng)增收、促進地方經(jīng)濟方面也再次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中共修水縣委書記孫朝輝在開幕式上致歡迎辭時表示,修水的茶文化源遠流長,既有北宋時期黃庭堅與大文豪歐陽修、蘇軾之間關于“雙井茶”的詩文往還,又有禪宗五家七宗之一黃龍宗發(fā)源地——黃龍寺的禪茶文化流傳至今。修水縣連續(xù)第五屆入選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排名由2014年的第54位,躍升到今年的第8位,并成為首批“百佳深呼吸小城十佳示范城市”。另外,修水茶資源豐富、茶歷史悠久、茶文化厚重、茶品牌突出,是江西的重要茶區(qū)之一,是“寧紅”和“雙井綠”茶的原產(chǎn)地與主產(chǎn)區(qū)。1915年“寧紅”在美國舊金山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甲級大獎章的殊榮,2015年又一舉奪得意大利米蘭世博會“百年世博中國名茶公共品牌金獎和企業(yè)品牌金駱駝獎”,實現(xiàn)了寧紅茶百年以后的再創(chuàng)輝煌。

修水位于贛西北修河上游,居湘鄂贛三省九縣中心,總面積4504平方公里,總人口87萬,是一方紅色革命的熱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qū)。修水茶資源豐富、茶歷史悠久、茶文化厚重、茶品牌突出,是江西的重要茶區(qū)之一,是“寧紅”和“雙井綠”茶的原產(chǎn)地與主產(chǎn)區(qū)。目前,修水縣聚焦精準扶貧,力推茶業(yè)富民。充分發(fā)揮企業(yè)主體帶頭作用,通過市場機制和模式創(chuàng)新,把貧困戶嵌入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鏈條,建立起穩(wěn)定的減貧帶貧機制,使貧困戶參與分享產(chǎn)業(yè)鏈的增值收益,實現(xiàn)穩(wěn)定持久脫貧。政府部門結合當?shù)刭Y源稟賦、特色優(yōu)勢進行科學產(chǎn)業(yè)謀劃,制定獎補政策,發(fā)揮產(chǎn)業(yè)選擇的指向作用。另外,近年來,修水縣充分利用了紅色、綠色等優(yōu)勢資源大力發(fā)展旅游綠色經(jīng)濟,以旅游資源和旅游精準扶貧相結合,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鄉(xiāng)村旅游發(fā)展,修縣的脫貧致富之路走得鏗鏘有力。

修水古時稱義寧州,所產(chǎn)紅茶稱寧州紅茶,簡稱“寧紅”。本次大會除了品茶尚文、紅茶手工技能大賽以外,最值得關注的就是江西省打造的“四綠一紅”之寧紅集團被18屆亞組委授予第18屆亞運會官方指定合作伙伴,寧紅集團寧紅茶被授予第18屆亞運會官方唯一指定茶葉。

江西省寧紅集團有限公司是中華老字號及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yè),其前身修水茶廠始建于1949年。隨著時代變遷,寧紅茶幾經(jīng)沉浮,2011年重組后的江西省寧紅集團有限公司,重現(xiàn)寧紅昔日的輝煌。2014年9月,公司獲原國家農(nóng)業(yè)部等8家單位聯(lián)合授予的“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yè)”稱號;2016年,寧紅集團被中國茶葉流通協(xié)會評為“中國茶葉行業(yè)綜合實力百強企業(yè)”。當前,寧紅公司的茶園基地廣泛分布于修水縣30多個鄉(xiāng)鎮(zhèn),擁有自有茶園1萬畝,吸收茶農(nóng)加入合作社建設茶園基地6萬畝。目前寧紅茶以“市場+品牌+企業(yè)+基地+科研+農(nóng)戶”綠色產(chǎn)業(yè)鏈,以自己種茶,訂單收購等多種方式聯(lián)通農(nóng)戶。

“江西茶,香天下”,這是贛茶雄風再興的追求與目標。具有“茶界的盛會,茶人的雅集”之稱的國際茶業(yè)博覽會推動了修水縣好茶的品牌發(fā)展,促使修水縣好茶的品牌能做的更響、更強、更優(yōu)。修水縣好茶的發(fā)展也會擴大國際茶業(yè)博覽會的影響力和美譽度。雙方相互借力,修水縣正在步履鏗鏘邁入新時代。

(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 王?。?/p>

十四屆茶博會企業(yè)推介||琥珀金湯·云南昌寧紅

琥珀金湯

閃爍人生光彩時刻

溫潤每一顆不甘平凡的心


第十四屆中國云南普洱茶國際博覽交易會將于2019年4月26日至4月29日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關上)正式舉辦,昌寧紅再一次憑借卓越的品質,榮膺本次第十四屆云南茶博會紅茶特色展區(qū)指定觀眾品鑒茶稱號。


云南昌寧紅茶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紅茶區(qū)—T636展位)坐落在瀾滄江上游千年古茶鄉(xiāng)——昌寧,已有25年的茶葉生產(chǎn)、加工、銷售歷史,是云南省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yè),先后設立5個分公司,建有13個分廠,擁有高原優(yōu)質茶園60萬畝和1000棵千年古茶樹及3萬余棵百年古茶樹的開發(fā)權,獲國際雨林聯(lián)盟RA認證茶園36000畝,居中國第一。同時,享有歐盟、美國、日本有機茶認證2100畝、HACCP認證、食品工業(yè)企業(yè)誠信管理體系認證和美國食品FDA認證等資質榮譽,65000畝的茶園還獲得了云南省首個茶葉出口安全示范基地稱號,并擁有45項發(fā)明和專利,是中國創(chuàng)新型茶葉企業(yè),中國茶葉品牌的新力量!


集團領先運作的國際先進的CTC生產(chǎn)線6條,自主研發(fā)全自動拼配生產(chǎn)線4條,產(chǎn)能20000噸,是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CTC生產(chǎn)商,云南省出口領軍企業(yè)。所出產(chǎn)品在國內(nèi)、國際市場上供不應求,與國內(nèi)外大型企業(yè)建立了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在國內(nèi)擁有大量經(jīng)銷商,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與追捧。近期,進入外交部藍廳的熱銷茶品龍騰滄江、古龍悟禪、霧里夢茶、傳世寧紅、特級松針,作為國禮享譽全球。


昌寧紅始終秉承經(jīng)典古老的傳統(tǒng)工藝,堅持以最自然的方式制作健康好喝的紅茶,只為一個信念“把這片葉子做出更好的味道,讓全球消費者喝到更好的茶。”


昌寧紅在做茶方面一絲不茍,在延續(xù)傳統(tǒng)工藝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富含茶黃素的琥珀金湯,每一杯都閃爍著金子般的光芒,其中富含的茶黃素能讓人身體更加強健。這標志著中國紅茶進入新的時代。做茶的人用雙手打造了一片葉子最佳的滋味,只想為喝茶的人帶來生活中的甜蜜。



01古典紅韻



瀾滄江畔,密林深處遺落世間的美味。在海拔 2300 米,古老神秘的瀾滄江上游,靜謐的深山中隱藏著遺世獨立的千歲古茶樹,云霧繚繞,人跡罕至。在這里正醞釀著一種美味。


古典紅韻,是一款激發(fā)味覺的高端紅茶。由 1000年古樹茶、 500 年野放古樹茶兩罐組成,是昌寧紅集團生產(chǎn)的限量版極品紅茶。




02古樹紅韻



千年修此味,尊禮享富貴,古樹紅韻精選原生高山大葉種群千年以上古樹早春嫩鮮葉為原料,按云南傳統(tǒng)紅茶工藝精制而成。


外形黑而油亮,條索緊實,葉芽肥壯。湯色金黃透亮,香氣純正馥郁。輕呷一口,清爽異常,咽下喉去,一直清到胃院里,舌根左右,津液汩汩翻上來,又香又甜,連喝兩口,香氣又從口中反竄到鼻子上去,道不出的好享受。


2012年,古樹紅韻獲中國茶科院“科技進步獎”,獲保山市第一批重點新產(chǎn)品稱號。




03龍騰滄江



昌寧紅工藝扛鼎之作


作為昌寧紅的代表性茶品之一,“龍騰滄江”預示著“昌寧紅”和中國茶葉即將迎來的龍騰盛世!曾獲得2012年杭州茶資源利用創(chuàng)新獎,2014年第四屆中國國際茶業(yè)茶藝博覽會金獎。


龍騰滄江產(chǎn)自瀾滄江流域昌寧縣漭水鄉(xiāng),精選樹齡50-60年一芽一葉鮮葉為原料,根據(jù)茶園海拔、氣候、茶樹品種,運用昌寧紅創(chuàng)新工藝激發(fā)出獨特蜜香。


為昌寧紅“龍”系列產(chǎn)品之一。




04特級松針


喝出藍天白云的味道


原生紅針是產(chǎn)自安石村的云南大葉種紅茶,經(jīng)過昌寧紅創(chuàng)新工藝制作,保留了大葉種中豐富的內(nèi)質,茶葉條索緊實,金毫盡顯。手工采摘,芽頭嫩,鮮葉肥壯而油潤。茶湯黃金透亮,色如琥珀,泛金圈,滋味鮮爽,口感醇厚并伴有標志性蜜糖香氣,溫潤回甘。葉底紅潤勻亮,舒展生姿,富有活力,光澤飽滿。


2017年,昌寧紅的“特級松針”被選為首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品鑒用茶。




05金枝玉葉



金枝玉葉是昌寧紅2017年的明星產(chǎn)品,為昌寧紅“玉”系列產(chǎn)品之一。2017年,昌寧紅重磅推出外交部推介云南活動紀念款產(chǎn)品組合“世界共享”,其中包括“金枝玉葉”與“冰清玉潔”兩款茶品,在世界舞臺上受到贊美。


金枝玉葉精選原生高山大葉種群50年茶樹鮮葉為原料,采用獨特創(chuàng)新工藝精制而成,獲2017年上海茶博會金獎。


茶湯金黃透亮,為昌寧紅標志性的“琥珀金湯”,入口花香濃郁,卷入舌底便能體會到充盈飽滿的幽蘭香,令人陶醉。




06冰清玉潔



2017年昌寧紅外交部推介云南活動紀念款產(chǎn)品組合“世界共享”其中之一產(chǎn)品,冰清玉潔茶湯金黃,滋味鮮爽,入口甜而溫潤,滑到喉嚨后香氣更加顯著,五臟六腑都浸染在香甜的滋味中。


為昌寧紅“玉”系列產(chǎn)品之一。


進過外交部“藍廳”,見過全世界!?




07傳世寧紅


傳世的茶香,永恒的匠心


昌寧紅的傳世寧紅,在原料上選用云南大葉種單芽,精挑細選,確保每一片葉子的品質。經(jīng)過創(chuàng)新工藝,制作出唯有匠心才能打造的傳世之作。


傳世寧紅的條索緊細如針,金毫盡顯,湯色金黃明亮,金圈突出,香氣甜糯馥郁,滋味醇厚。結合青花瓷罐完美包裝,茶葉簡約、大氣。


2013年,產(chǎn)品傳世寧紅獲全國休閑農(nóng)業(yè)創(chuàng)意精品推介活動包裝創(chuàng)意優(yōu)秀獎,還獲得保山市第一批重點新產(chǎn)品稱號。




08鳳呈盛世


高原茶,喝出陽光味


鳳呈盛世為昌寧紅“鳳”系列產(chǎn)品之一,原料選自峰巒疊嶂,漫射光強,適宜茶葉生長的高山茶園,加上創(chuàng)新工藝制作,讓你品味不一樣的好茶。


鳳呈盛世是產(chǎn)自云南高原的大葉種工夫紅茶,茶樹長久沐浴陽光,充分吸納了陽光,茶葉條索肥壯,每一條金針都充滿陽光的氣息,茶湯香氣馥郁,口感醇厚。


茶湯琥珀金湯,黃金透亮,熱帶花果香氣濃郁,蜜香四溢。葉底色澤油潤,富有光澤,活力四射,柔嫩生嬌。


2013年,鳳呈盛世獲昌寧千年茶鄉(xiāng)茶事文化活動紅茶類金獎。




09飛龍在天


漭水就是這個味


“飛龍在天”兼具了龍文化與茶文化的精魄,茶氣充盈,猶如飛龍沖破天際,騰云而上,帶來祥瑞與昌盛。飛龍在天選用老樹上采摘的一芽二葉為原料,每一片鮮葉都是采茶人手工采摘的新稍部位。


茶湯金黃透亮,杯中泛金圈,入口蜜香濃郁,喉底回甘,溫潤醇厚,杯底留香,持久不散。2013年,飛龍在天獲昌寧千年茶鄉(xiāng)茶事文化活動紅茶類銅獎。2015年,獲得第二屆茶奧會紅茶評比銅獎。


為昌寧紅“龍”系列產(chǎn)品之一。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們都是城市間一顆小小的星辰,時而黯淡、時而耀熠,云南是一個充滿溫情與和諧,又囊括七彩萬象,閃耀百種精彩人生的地域。又一屆茶香飄逸的故事將在昆明上演,琥珀金湯正攜手前來,如這里般多彩神奇又溫馨和諧,每一位城市間的趕路人都能從中體會到生活的美好,并找到為之奮斗的方向和目標,繼續(xù)躁動每一顆不甘平凡的心。


昌寧紅以琥珀金湯致敬每一位在人生道路中敢于追求自我夢想的人,不畏險阻,所向披靡,昌寧紅能為你做的,是與你相約一盞茶的時間,希望您在這座充滿神奇色彩的城市,品味這一盞內(nèi)容多彩的紅茶,講述您奮斗路上的故事,闡述與這座城市的百種傳奇與溫情,見證您人生中最耀眼的時光,以一盞琥珀金湯照亮您最精彩的人生之路。


琥珀金湯,溫潤香甜,忙碌的身影需要一杯紅茶的溫潤休憩,以茶靜心,以茶奮斗。同時,見微知著,以一杯紅茶窺探所在城市間的萬千風情與種種樂趣,將生活與奮斗融洽的剛剛溫潤,才能品味到人生最曼妙的味道。


昌寧紅讓您見證精彩傳奇,

一盞紅茶溫潤您的奮斗人生。


4月26日至4月29日昆明國際會展中心關上

紅茶區(qū)—T636展位



云南昌寧紅茶業(yè)集團將為您提供

最上乘的茶品,

最貼心的服務。

歡迎廣大消費者前來品茗,

一起溫潤我們生活中的歡喜。

舒曼:“佛茶”與“禪茶”之關系芻議

2017年3月28日,“首屆蒙頂山國際禪茶大會尋根峰會”在雅安市名山區(qū)茶馬古城舉行?!冻圆枞ァ冯s志總編舒曼應邀作《“佛茶”與“禪茶”關系之芻議》學術報告。報告大致內(nèi)容如下——

佛家對中國茶文化的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而佛教茶文化是中國茶文化最為珍貴、最為精彩、最為出色的篇章。佛教在西漢時期傳入中國,“因緣具足”地與茶結緣成就出“佛茶文化”這一概念。再至中晚唐時期又得到中國佛教——禪宗的青睞和推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禪茶文化”(禪宗茶文化)這一概念,其要義不出禪門“吃茶去”,標志著佛教“禪宗茶道”的正式形成。

追朔佛教茶文化近二千年的輝煌歷史,“佛茶文化”卻在禪宗那里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并發(fā)揚光大,并形成了自身的思想體系。所以說,禪茶文化是佛茶文化的標志,對于佛教界飲茶之風的鼎盛起到了直接的推動作用,由于禪宗茶文化影響所致,對于全國飲茶之風的鼎盛也起著直接的推動作用。

關于“佛茶”,亦即佛教茶之事,舒曼認為: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唐代房玄齡等人著《晉書·藝術列傳》卷九十五中所寫發(fā)生在晉代后趙都城鄴城昭德寺,僧人單道開以茶禪修之先例。除了敦煌人單道開而外,陸羽《茶經(jīng)》還補充了武康小山寺釋法瑤和八公山沙門曇濟。也就是說,晉代僧人單道開的“以茶禪定”,南朝宋代釋法瑤的“飯所飲荼”和沙門曇濟“設茶待客”,開啟了中國佛茶史上嶄新篇章。關于這三位佛教人物的茶之事,舒曼曾在《陸羽“茶經(jīng)”中的三位佛教人物茶事考》一文中作了較為詳細的剖析(見《陸羽“茶經(jīng)”與湖州——紀念陸羽誕辰1280周年論文集》.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第25-35頁)。

佛教傳入中國至隋唐時期,由于社會環(huán)境變化、南北學風的融合,佛教各種的宗派乃漸漸形成。據(jù)資料載中國佛教宗派有八宗、九宗、十宗、十一宗、十三宗、十五宗之說。后來佛教各宗轉承之下變?yōu)槭?,再把列屬小乘佛教去除,因而在中土佛教大乘宗派中,最為有影響的實屬佛教八大宗派:唯識(法相)宗、律宗、天臺宗、禪宗、三論宗、華嚴宗、凈土宗、密宗。

佛教各宗派的建立,標志著佛教在中國的發(fā)展進入了鼎盛階段。佛教八大宗派雖然都是在中國形成的,但每一個宗派都有其完備的體系和經(jīng)典理論架構,也就是各宗大義[見(吳信如.佛教各宗大義.中國藏學出版社.2004年8月]。

因為茶可以和任何事物結合,也可以和任何佛教宗派結合。正因如此,茶與儒家文化結合,可形成“儒茶一味”,茶與道家文化結合,可以形成“道茶一味”,茶與佛家結合,可以形成“佛茶一味”,以至于茶與琴道、花道、香道、棋道、曲道乃至書畫、詩詞等均可成為“一味”。而且,茶與佛教各宗結合均可以有各自的與茶相關的理論架構。

舒曼從三個方面例舉佛教凈土宗、密宗、天臺宗與茶的淵源。

如,茶與佛教凈土宗結合,可稱“凈茶一味”或“凈茶文化”。凈土宗推崇《阿彌陀經(jīng)》中“微、妙、香、潔”四德,此乃西方極樂世界蓮花的四大特色,以此作為凈茶文化“四大精神”。“微”是入微心田;“妙”既妙不可言,是一種內(nèi)心功德之顯發(fā);“香”是內(nèi)在之香,也是心性的顯發(fā);“潔”是高潔,是一種超越。

凈土宗講自性、清靜和光明。清靜為無量壽,是謂“微妙”,自性和光明為無量光,是謂“香潔”,具有超越性。凈宗茶文化是通過茶這一媒介,也就是借助于茶,使茶性變性出一種“緣”。如此,凈宗茶文化是用凈土八功德水:“澄凈、清冷、甘美、安和、輕軟、潤澤、除饑渴、長養(yǎng)善根”,沖泡出“微、妙、香、潔”四大精神。通過這杯凈宗茶,使無數(shù)眾生走向性感的凈化,走向阿彌陀佛的凈土生活理念。[見(舒曼.“東林梵音起,匡廬禪茶香”一文.《河北茶文化》.2007年12月第6期)]

又如,茶與佛教密宗結合,可稱“密茶一味”。密宗分為唐密、東密、臺密或藏密。密教修法可說是供養(yǎng)法,而茶成為最佳供品之一,一開始就與密教修供又結下了不解之緣。大唐時期,但凡皇帝賞賜高僧基本上多用茶供。如傳播密教的佛門人物金剛智的忌辰時,往往會舉行千僧供的法會,唐玄宗就會賜茶以供齋用。把茶作為供品則是從唐代開始,而且就是唐密所創(chuàng)。供養(yǎng)分:外、內(nèi)、密、密密四層。另外,《行歷抄》是日本臺密圓珍大師的游唐日記,其中亦記錄他初到長安會見唐密祖師惠果和尚之法孫,與法全一起吃茶以及圓珍在青龍寺吃茶的情景。這也證實密宗高僧與茶的關系。

還有中國早期密法——藥師法與茶的關系。藥師法是以性空為性、以藥物為體來認識人生而了生脫死的立地起修的大法,其本質就是修藥師定。如法門寺地宮發(fā)現(xiàn)皇室茶具以及八重寶函中有藥師曼荼羅,說明地宮也已用茶供養(yǎng)藥師。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原所長吳立民說:“用藥師法茶供、茶施、茶會,則是秘密禪茶供之善巧方便之運用。因為茶禪一味,禪密一體。茶作供品,作空性觀,既易悟緣起性空之理,更顯實相不空之法。密教用茶作供,可表如來口、如來味、如來意,這是修密供茶的茶道,也可說是修秘密禪的‘密禪’茶道”。

再如,茶與佛教天臺宗結合,可稱“臺茶一味”。唐時,日本天臺宗祖?zhèn)鹘檀髱熥畛螐奶炫_山帶茶種回日本栽種;宋熙寧五年(1072年),日僧成尋來到國清寺參拜天臺宗祖庭,感恩國清寺法乳深恩。

日本成尋禪師在《參天臺五臺山記》中提到了佛門茶事。此后,日本友人專門在國清寺七佛塔旁種植“御奉茶紀念”茶園,以示紀念。而在國清寺文物室內(nèi)仍保留有最澄入唐渡碟文書和最澄入唐圖兩幅珍貴文物。

如今天臺山方廣寺月真法師從天臺宗法華教義出發(fā),進一步闡釋法與茶圓融不二的內(nèi)在關系,把品茶與天臺宗的“一念三千、三諦圓融”和“圓頓止觀”論緊密相連。他在《供祖茶會法語》中寫道:

“采靈芽于華頂峰頭,汲凈水于石梁瀑下,依馬明龍樹(馬明:妙法蓮華經(jīng)馬明菩薩品第三十;龍樹:印度佛教人物,著有《中論》)制造之方,按慧思慧文(慧思、慧文為天臺思想先驅人物)烹煎之旨;焙之以法華三昧火,碾之以實相解脫輪;煮之以大悲方便鍋,盛之以般若清凈碗。碧毫落處,空湛澈;茶云起時,國土飄香。凝神湯色,空觀、色觀、中道觀,三觀圓于一念;定心服味,業(yè)障、報障、煩惱障,諸障消于無形。法界即茶,茶即法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盵見(舒曼.茶風舊識國清寺.吃茶去.2012年第6期第26頁)]

關于“禪茶”,亦即佛教禪宗茶之事,舒曼認為:在印度佛教發(fā)展的各個階段里都存有禪的思想,禪甚至存在佛教以外的一些宗教中,各自對禪有著不同的理解。自從佛教的禪思想傳入華夏后,起初并未形成一個獨立的佛教宗派。但自禪宗形成后,中國的禪思想則主要表現(xiàn)在“內(nèi)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六祖壇經(jīng)》)由于禪宗把禪思想與“心性”、“見性”、“佛性”等問題緊密相合,加之六祖慧能倡導自性本足,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的觀念,確立以無相為本,無性為體,無念為宗的中國禪宗思想

。而今我們所講的“禪茶文化”、“禪茶一味”抑或所謂的“禪茶”,是專指或特指佛教禪宗與茶的關系,而非茶與其他佛教各宗的關系。也就是說,禪茶文化抑或禪茶,既非從唯識宗的玄奘法師、律宗的道宣律師、天臺宗的慧文大師說起,也非從三論宗的鳩摩羅什尊者、華嚴宗的杜順和尚說起,更非從凈土宗的慧遠法師、密宗的不空上師說起,而是從北魏禪宗菩提達摩祖師來中國傳法說起。所以說,“‘禪’,指中國獨創(chuàng)的禪宗。‘宗’指直契佛心,以與依靠佛陀經(jīng)教入門傳授的‘教’相區(qū)別”。(王雷泉:禪的智慧與人生境界)

禪茶之“禪”,對今天的人理解起來有些費解,因為“禪”很抽象,禪宗認為“禪”無處不在,行住坐臥皆可禪,但禪不可言傳,只可意會,要靠自己來體悟或感悟來理解,如人喝茶,冷暖自知。

舒曼認為,佛教從印度傳入,就與中國本土文化發(fā)生了撞擊、沖突,隨著各宗的創(chuàng)立,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轉為相互滲透、融合。那么,如何能在佛教的教義、教規(guī)和禮儀中更好地滲透儒、道學說,這就成為佛教在中國發(fā)展的一個最為重要的課題。于是,禪宗在這樣一個課題中捷足先登,接受和融入了中國儒、道文化。唐代時開創(chuàng)了儒、釋、道“三教并立”局面。“一個宗派流行時間的長短是與它們中國化的程度成正比的。”(季羨林語)禪宗的入佛門檻較低,只要在眼前改變一下對現(xiàn)實的看法。這是因為佛法本就在世間,從來也沒有離開過我們。

要了解禪茶文化理念,需要先了解禪宗禪法的傳承與發(fā)展,均從菩提達摩“二入四行”基本要點開始,到二祖慧可“斷臂求法”而直顯達摩正傳的心法,及至三祖僧璨的《信心銘》、四祖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和五祖弘忍《修心要論》達至“守本真心”的“東山法門”,對后世禪宗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六祖慧能順應時代潮流,大膽地對傳統(tǒng)佛教的宗教儀式、佛性理論、修行方式等進行了一系列徹底的改革,其內(nèi)容涉及提出“自心歸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性即佛)、開啟頓悟法門、倡導立地成佛等等,從而使禪宗最終成為最具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綿延至今而不絕,以至于成為中國式佛教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大杰作。

禪宗認為,所有的修行,都是從心而來。一個是神秀禪師的“時時勤拂拭”,種凈心之因;一個是慧能禪師的“本來無一物”,得凈心之果?;勰艽髱熀蜕裥銍鴰煟_創(chuàng)了“南能北秀”的時代,形成禪宗南北二宗,而后,禪宗法不傳衣,一花開出五葉——即“五家七宗”:湖南溈山的溈仰宗、河北正定的臨濟宗、江西洞山的曹洞宗、廣東云門山的云門宗、江西撫州青蓮山的法眼宗,后來河北的臨濟宗又分別在江西南昌和高安分出黃龍派和楊岐派,禪門枝葉茂盛,燈燈相傳。這“五家七宗”,為中國禪宗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歷史篇章。

舒曼認為,我們所說的禪茶文化或所謂“禪茶”,就是茶與“五家七宗”所發(fā)生和形成的因緣關系。所以,當我們追根禪茶文化精神之源,實則旨歸在中國式佛教——禪宗思想。

在禪宗茶文化史上,舒曼列舉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有四件大事件:

一是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篇”(《雅雨堂叢書》本1958年中華書局版)記錄唐代“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降魔藏)師大興禪教,學禪務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苯的Р囟U師這樣的決定,即反映了僧人飲茶的需求,也說明了坐禪和飲茶同屬于僧人的禪修的內(nèi)容。至此以后,僧人飲茶真正成了“和尚家事”。

二是中晚唐的高僧百丈懷海禪師制定《百丈清規(guī)》,將飲茶列入佛門清規(guī)。百丈懷海禪師實行僧人農(nóng)禪制度,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口號。《百丈清規(guī)》對于禪茶文化的貢獻是將僧人植茶、制茶納入農(nóng)禪內(nèi)容,將僧人飲茶納入寺院茶禮,使僧人飲茶之禮成為了佛門常態(tài)化和制度化,較降魔藏大師又進了一步。正因懷海這一貢獻,不僅明確肯定僧人茶事的制度化,還使茶事活動真正從制度上成為與禪宗教義相關的行為。

僧人飲茶成為制度并被納入法律強制施行是在元代。元代皇帝命令和尚們重新編刊《百丈清規(guī)》,遍行天下叢林。明洪武十五年(1382)太祖皇帝“圣旨榜例”,“諸山僧人不入清規(guī)者,以法繩之”?!栋僬汕逡?guī)》對于剛剛出現(xiàn)的佛門茶禮的發(fā)展和鞏固起到?jīng)Q定性作用。

三是禪茶文化史上甚至是中國茶文化史上的一次大的飛躍發(fā)端于唐朝從諗禪師,人稱他為“趙州古佛”。他常與四方來學者道以一聲“吃茶去”,因而形成禪門“新到吃茶,曾到吃茶。若問吃茶,還去吃茶”一樁有趣公案,成為中國禪茶史上著名茶文化典故。

從諗禪師的“吃茶去!”被世人看成是“趙州禪關”,由于禪宗提倡“明心見性,直指人心”的頓悟觀,講究生活體驗與參禪密不可分,所以“吃茶去”公案的誕生,震動了整個南北禪林,故對中國禪宗茶道的形成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趙州禪茶’提升了佛教茶文化乃至中華茶文化的文化內(nèi)涵,趙州禪茶的出現(xiàn)是‘禪茶一味’肇始的標志,是禪茶文化形成的標志,同時也標志著佛教‘禪宗茶道’的正式形成,也為中國茶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因而“吃茶去”作為禪的“悟道”方式,構成了“茶禪一味”的至高智慧境界。從而“‘吃茶去’凸顯了禪的本質和核心,揭示了禪的修行特色和精神”。

四是中國禪茶文化“四大精神”和“四大功能”的誕生。中國禪茶文化作為一個特別話題在近十多年來被茶、佛界人士廣泛談論,也是被世人廣泛炒作的話題。2005年10月,當代高僧凈慧大德以儒釋道三教核心思想提出了“正、清、和、雅”四大精神和“感恩、包容、分享、結緣”四大功能,創(chuàng)造出中國禪茶文化全新的理念和文化內(nèi)涵,把禪茶文化推進為一個價值核心,一個新的教養(yǎng)水準,來規(guī)范我們周圍的世界,通過這種文化現(xiàn)象改變自己,改變周圍。其目的誠如凈慧大德所言:“將信仰落實于生活;將修行落實于當下;將佛法融化于世間;將個人融化于大眾。”

禪茶文化,從表面上看就是禪和茶共同點的結合,所以才有“茶味禪味,味味一味”之說,與“儒茶一味”、“道茶一味”、“書茶一味”抑或茶和別的事物結合沒有什么區(qū)別,但深想一層,只有當茶和禪宗文化結合時才能有“儒家主正氣,道家主清氣,佛家主和氣”三教合一的思想精華體現(xiàn),再加上一個“茶家主雅氣”才能真實地反映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才能使茶泡出更賦哲理性的滋味來。

禪茶文化的精神——正清和雅;禪茶文化的功能——感恩、包容、分享、結緣。誠如凈慧長老有言:“將正氣溶入感恩中,將清氣溶入包容中,將和氣溶入分享中,將雅氣溶入結緣中;在弘揚禪茶文化的精神和落實禪茶文化,發(fā)揮禪茶文化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優(yōu)化自身素質、和諧自他關系的潛移默化的作用,這是弘揚禪茶文化的根本社會價值所在?!?/p>

舒曼在闡述“佛茶”與“禪茶”之后總結道——

“佛茶文化”是指茶文化與佛教文化以及佛教各宗派文化緣合的產(chǎn)物,是僧人通過在植茶、采茶、制茶和飲茶實踐體認中所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佛茶文化是指整個佛教(包括佛教“八宗”)與茶文化發(fā)展歷程中有關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禪茶文化”是指茶文化與禪宗文化結合的產(chǎn)物,是專指禪宗“五家七宗”僧人通過植茶、采茶、制茶和飲茶的禪修實踐中所感悟和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禪茶”可視作一種法門。

禪茶文化既有佛教文化的一面,也有超越佛教文化的的一面——禪茶文化是基于儒家的“中庸”思想,倚于佛家的“和合”情操,洋溢道家的“自然”理想。“道講‘修真養(yǎng)性’,佛講‘明心見性’,儒講‘窮理盡性’,三家根本都是圣人之學,都是講‘復性’”。(見《槐軒概述》﹒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5年2月第1版)實際上禪宗就是借品茶倡導“三教”之“復性”——清和凈心,借茶參禪,借茶悟禪,以平心靜氣之態(tài)領略茶韻禪機的真諦,從而追求精神境界提純與升華。

舒曼指出,研究禪茶文化,不是研究僧人植茶、制茶、采茶、飲茶等現(xiàn)象,也不是簡單地把僧人采的茶、僧人制的茶、僧人飲的茶統(tǒng)統(tǒng)視作叫“佛茶”和“禪茶”。研究佛茶文化或者禪茶文化,是研究茶被佛門或宗門的僧人應用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形而上的文化現(xiàn)象,也就是僧人在禪修和禮佛活動中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

所謂“禪茶”,是茶又非茶。說它是茶,只是僧人生活的一部分,也可以視作是僧人修行的載體。說它不是茶,只是因為禪宗茶道早已超越了茶而成為“根植菩提種,葉抽智慧芽”的象征。

所謂禪茶,是“甌注曹溪水,薪燒鷲嶺椏”(六祖惠能在曹溪寶林寺演法而得名。曹溪被看做“禪宗祖庭”。曹溪水常用以喻指佛法。茶碗里面傾注的是曹溪的水)又有“虛空為玉盞,云水是生涯;著意嘗來淡,隨緣得處佳”的自在,而這杯禪茶的自在恰是體現(xiàn)“上供諸佛祖,平施百姓家”的平常和日用。

所謂“禪茶”,是佛的化身,禪的心語;是菩薩心腸,禪的境界;是性的開悟,禪的靈芽。

延伸閱讀——

以“把茶問禪蒙頂山,修心悟道天地間”為主題的“首屆蒙頂山禪茶大會尋根峰會”,于2017年3月28日上午在雅安市名山區(qū)茶馬古城茶市大廳舉行。來自海內(nèi)外的禪茶文化專家學者、高僧大德匯聚一堂,共同探討佛教禪茶文化的起源與歷史、發(fā)展和未來。會議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西南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孫前主持,省民宗委副主任楊伯明、市民宗局局長楊丕樵、名山區(qū)委副書記、區(qū)長余力等領導參加會議。

本次峰會學術論壇特邀四川省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成都大慈寺方丈大恩法師,四川省巴蜀文化學重點學科建設首席專家、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譚繼和,北京大學教授、日本茶道研究學者滕軍,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川藏文化研究專家任新建,《吃茶去》雜志總編、河北省茶文化學會常務副會長、禪茶文化研究學者舒曼,中國農(nóng)科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茶樹資源專家虞富蓮等六位專家學者,分別就《蒙頂山禪茶文化與大慈禪茶》《禪茶一味與巴蜀文化》《茶修即禪修》《茶馬古道研究》《“佛茶”與“禪茶”關系之芻議》《巴蜀古茶樹資源的優(yōu)勢與價值》等內(nèi)容先后進行了演講。四川省佛教協(xié)會副秘書長、雅安市佛教協(xié)會會長、雅安云峰寺方丈智燈大和尚代表雅安市佛教協(xié)會致結束辭。

找到約11條結果 (用時 0.002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1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