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古茶山

  易武古茶山,系古六大茶山中茶園面積最大、產量最大的茶山,易武古茶山海拔656-2023米之間。海拔差異大,形成了立體型氣候,具有溫濕、溫暖型兩種氣候特點,不同的小區(qū)氣候條件造成了不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易武古茶山

  易武古茶山歷史

  易武古茶山、古鎮(zhèn),曾是"鎮(zhèn)越縣"府所在地,植茶制茶易茶歷史悠久,尤其在清朝后期成為了六大茶山中最熱鬧繁華的茶馬古鎮(zhèn)和茶葉加工、集散中心。據(jù)史料已載,清嘉慶、道光年間,易武山每年產干茶70000余擔。所產普洱茶就源源不斷地由騾馬隊運出,經普洱、到下關、過麗江、進四川,到達康藏地區(qū),部分運銷印度、尼泊爾等國?!?/p>

  易武古茶山地理位置

  易武古茶山位于勐臘縣易武鄉(xiāng),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溫度17.7℃左右,年降雨量在1800-2100毫米之間,是大葉種普洱茶理想的生長地。位于東徑101°21′20″—101°35′54″,北緯21°21′10″—22°5′20″。海拔656—2023米,東面中部高,南北西三面低。

  易武茶山位于六大茶山的東部,緊靠中老邊境,面積約750平方公里,是六大茶山中面積最大的茶山,它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臘茶山在內,因面積較大,也有人將易武茶山稱為易武茶區(qū)。倚邦土千總曹當齋的后人曹仲益先生生前在回憶文章中也寫道:“六大茶山易武占一山半。”說明歷史上易武茶山的面積在六大茶山中居首位。

  易武古茶山地理環(huán)境

  易武山高霧重,土地肥沃,溫熱多雨,熱量豐富,雨量充沛。茶區(qū)土壤,在熱帶亞熱帶季雨林成土條件下,由紫色巖和沙巖母巖上風化發(fā)育而成,主要為磚紅壤、赤紅壤、黃壤。各地土質呈微酸性反應,pH值在4.6-6.5之間。土壤養(yǎng)分積累快,分解利用快,土壤有機質含量4.6%以上,腐殖質厚5厘米以上。土層深厚,土壤透氣性好,有機質含量高。古茶樹分布區(qū)域植被生態(tài)系統(tǒng)保持較好,生長著諸如椿樹、香樟樹、榕樹、漆樹、董棕等高大喬木,氣生植物多,樹木、藤本植物繁茂,森林覆蓋率高和高等植物集中,構成了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種植茶葉的理想之地。

  易武古茶山古茶園

  (1)植被保護較完整,生態(tài)環(huán)境平衡,大氣無任何污染,古茶樹、古茶園四周森林茂密,山青水秀,養(yǎng)分充足,極有利于茶樹的自然生長。

  (2)氣候濕熱,光、熱、水、土自然條件優(yōu)越,使這里的古茶樹常年生機盎然,發(fā)芽早,育芽能力強,芽肥大葉身葉背茸毛多顯毫。年可發(fā)多輪多次,年生長期長近10個月,2月下旬開采,11月中旬結束。

  (3)內含物豐富,在相同條件下測試,易武古茶園茶葉的茶多酚、水浸出物、兒茶素指標,明顯高于其他產茶區(qū)的同類品種茶葉。

  易武古茶山茶山文明

  作為古六大茶山中面積最大的古茶山——易武古茶山,擁有“山山有茶樹,寨寨都種茶”的真實寫照。易武古茶山地域上,分布著眾多小產區(qū)茶,在普洱茶圈內熱傳較早的是易武“七村八寨”范圍內的小眾山頭茶。

  都說,易武茶是普洱茶愛好者的最終歸宿。近年來,隨著山頭茶古樹茶的興起,易武地域內如薄荷塘、天門山、茶王樹等諸多“天價”茶,逐漸被茶商挖掘、或炒作出來。

  從茶山文明種茶制茶歷史來看,易武古茶山于清朝后期曾成為了古六大茶山中,最為熱鬧繁華的茶馬古鎮(zhèn)和茶葉加工、集散中心。據(jù)史料記載限時,清嘉慶、道光年間,易武山每年所產干茶可達70000余擔。

  此外,由于曼撒古茶山歷經天災人禍、遭到較大損毀等諸多緣故,后因易武古茶山的崛起,而取代了曼撒古茶山的地位,也就成為古六大茶山的名目之中。

  易武古茶山名寨

  最具有易武古茶山代表型的山頭茶,要數(shù)普洱茶界公認的“七村八寨”小產區(qū)茶。其中,“易武七村”包括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曼秀村、三合社村、易比村、曼撒村等;“易武八寨”是指刮風寨、丁家寨·瑤寨、丁家寨·漢寨、舊廟寨、新寨、倮德寨、大寨、張家灣寨。在這“七村八寨”中,頗得美名的是麻黑、刮風寨、落水洞三地。

  此外,在近年來的易武山頭茶體系中,再次崛起一些小眾山頭茶,如帕扎河薄荷塘、天門山、金廠河、桐箐河(亦作:同慶河,或銅箐河)等山頭茶。

  易武古茶山茶特點

  易武古茶山古茶樹多為大葉種茶,以此采制的普洱茶,其條索肥大粗壯,在普洱茶界有著“香揚水柔”的泛稱。沖泡后,湯質柔和順滑、蜜香高揚、苦澀感低、滋味較為厚重、回甘生津持久,山野氣韻強。

責編: 木坤小寶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