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普洱茶品質(zhì)的因素中,原料比工藝更重要嗎?

  原料和工藝是影響普洱茶品質(zhì)的重要因素,但是究竟哪一個更重要,茶友們的看法各不相同。我一直認為“三分原料,七分工藝”。但也有人說,工藝都是騙人的,原料才是關(guān)鍵。這句話我仔細想了想,說的也有道理,為什么說工藝可以騙人呢?是因為人們在不了解工藝的情況下盲目追求工藝,確實有可能被工藝蒙蔽雙眼。當(dāng)然了,相同工藝看原料,相同原料看工藝,這一點是肯定的。
  工藝有多重要?就好比不管是誰告訴你有800年、1000年古樹,然而因為工藝失當(dāng),最后卻把它炒成了一鍋粥,炒焦了、炒悶了,這還有什么意義呢?
 
  我們講究的是在擁有好的生態(tài)原料的前提下,再采取對的工藝。上世紀60、70年代,國營廠省公司曾經(jīng)在民間走訪,走訪后總結(jié)得出三種民間常見的制茶工藝,分別是:
  一.采摘——攤晾——殺青——揉捻——日曬;
 
  二.采摘——攤晾——殺青——熱捂——揉捻——日曬;
 
  三.采摘——攤晾——殺青——揉捻——日曬——復(fù)揉——再日曬。
 
  九十年代中后期,臺灣的鄧時海教授寫的《普洱茶》一書中提出了一個很核心的論點“越陳越香”。通過二十多年的探索進步,人們逐漸理解越陳越香的內(nèi)含,通過工藝、存儲之后對比,發(fā)現(xiàn)第一種工藝做出來的茶葉能夠最大限度的達到越陳越香的目的,所謂“越陳越香”,不是說普洱茶經(jīng)過存放后香氣會越來越好,而是說它的整體口感表現(xiàn)更佳。
  如果殺青完成后再進行一次熱捂,這其實是黃茶的工藝,增加茶褐素,茶湯看起來油光泛亮,茶湯厚度、甜感都很好,這種茶在后期品飲時,它的口感并不是那么完美。
 
  第三種工藝中多了一道復(fù)揉工序,這樣做出來的茶葉,湯色依然是油光泛亮的,但是其他方面同樣不盡如人意。
  所以說正確的工藝是“越陳越香”的前提,如果沒有正確的工藝,就不可能有越陳越香的存在。普洱茶之所以能夠越陳越香,是因為它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活性酶。炒茶時,如果鍋溫太高,就沒有辦法抖水,在抖水過程中,鮮葉還沒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焦邊了,此時只能采取燜炒的方式,利用茶葉內(nèi)的熱度把茶葉捂熟。我們在做茶過程中采用低溫的方式,是因為鍋壁溫度偏低的話,我們只需要嚴格掌握整個鮮葉的溫度,在短時間內(nèi)讓鮮葉溫度上升到50度以上就可以了。就因為炒茶時鍋溫偏低,我們才有抖水的時間,低溫炒茶時,我們主要靠“抖”來散失茶葉中的熱氣和含水量。
責(zé)編: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