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茶論》(宋·趙佶)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我國歷史上出名的驕侈淫逸的帝王之一。性風流,有才氣,書、畫、詞、文無一不精,存世有真書、草書《千字文卷》以及《雪江歸棹》、《池塘秋晚》等畫卷。

  《大觀茶論》是趙佶關(guān)于茶的專論,成書于大觀元年(1107)。全書共二十篇,對北宋時期蒸青團茶的產(chǎn)地、采制、烹試、品質(zhì)、斗茶風尚等均有詳細記述。其中“點茶”一篇,見解精辟,論述深刻。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北宋以來我國茶業(yè)的發(fā)達程度和制茶技術(shù)的發(fā)展狀況,也為我們認識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貴的文獻資料。 


 
  嘗謂首地而倒生,所以供人求者,其類下一。谷粟之于饑,絲枲之于寒①,雖庸人孺子皆知常須而日用,不以時歲之舒迫而可以興廢也。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間潔,韻高致靜。則非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矣。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②,尤團鳳餅③,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于今,百廢俱興,海內(nèi)晏然,垂拱密勿④,幸致無為??N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故近歲以來,采擇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造其極。且物之興廢;固自有時,然亦系平時之汗隆⑤。時或遑遽,人懷勞悴,則向所謂常須而日用,猶且汲汲營求,惟恐不獲,飲茶何暇議哉!世既累洽⑥,人恬物熙。則常須而日用者,固久厭飫狼籍,而天下之士,勵志清白,兢為閑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較筐篋之精,爭鑒裁之別,雖下士于此時,不以蓄茶為羞,可謂盛世之情尚也。嗚呼!至治之世,豈惟人得以盡其材,而草木之靈者,亦得以盡其用矣。偶因暇日,研究精微,所得之妙,后人有不自知為利害者,敘本末列于二十篇,號曰茶論。

  ①絲枲之干寒:枲,音xi1,麻。《玉篇〉:“麻,有籽曰苴,無籽曰枲。”
 ?、跉q修建溪之貢:建溪,原為河名,其源在浙江,流入福甌縣境內(nèi)。所產(chǎn)的茶氣味香美,唐代即為貢品。宋初,朝廷更派專使在此焙制茶葉進貢。
 ?、埤垐F鳳餅:茶名,為福建北苑精制的“貢茶”。
 ?、艽构懊芪穑捍构埃挂鹿笆?,古時形容太平無事,可無為而治。密勿,勤勞謹慎。顏師古〈五經(jīng)定本〉注:“密勿,猶黽勉從事也”。
  ⑤時之汗窿:汗隆,即隆污,指世道之盛衰或政治的興替。
 ?、奘兰壤矍ⅲ豪矍ⅲ来喑刑綗o事。

  地產(chǎn):植產(chǎn)之地,崖必陽,圃必陰。蓋石之性寒,其葉抑以瘠①,其味疏以?、?,必資陽和以發(fā)之;土之性敷③,其葉疏以暴④,其味強以肆⑤,必資陰蔭以節(jié)之。陰陽相濟,則茶之滋長得其宜。

  ①其葉抑以瘠:抑,受抑制;瘠,瘦小。
 ?、谄湮妒枰员。菏?,稀、少?!蠢献印担?ldquo;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弁林苑螅悍螅饰?,敷腴。
  ④真葉疏以暴:疏,疏展、充分展開。暴,脫落,
 ?、萜湮稄娨运粒核粒趴v無節(jié)制。

  天時:茶工作于驚蟄①,尤以得天時為急。輕寒,英華漸長;條達而不迫,茶工從容致力,故其色味兩全。若或?qū)1]郁燠②,芽甲奮暴,促工暴力隨稿,晷刻所迫,有蒸而未及壓,壓而未及研,研而未及制,茶黃留積,其色味所失已半。故焙人得茶天為慶。

 ?、俨韫ぷ饔隗@蟄:驚蟄,二十四節(jié)氣之廣。在每年農(nóng)歷二月上旬。
 ?、跁r[1]燠:[1],讀音yang4,日出。燠,讀音yu4 ,悶熱。
  [1]:“煬”字火旁換日旁。

  采擇:擷茶以黎明,見日則止。用爪斷芽,不以指揉,慮氣汗熏漬;茶不鮮潔。故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隨,得芽則投諸水。凡牙如雀舌谷粒者為斗品①,一槍一旗為揀芽②,一槍二旗為次之,余斯為下。茶之始芽萌則有白合,既擷則有鳥帶③,白合不去害茶味,鳥帶不去害茶色。

 ?、俜惭咳缛干喙攘U邽槎菲罚喝干喙攘#柩縿倓偯壬S即采摘,精制成茶后形似雀舌谷粒細小嫩香。后世“雀舌”成一種優(yōu)質(zhì)茶名。斗品,品位最上等的茶。
 ?、谝粯屢黄鞛閽浚阂粯屢黄?,即一芽一葉,芽未展尖細如槍,葉已展有如旗幟。又稱“中芽”。下文一槍二旗即一芽二葉。
  ③白合、烏帶:百合,指兩葉抱生的茶芽。烏帶,當為“烏蒂”,茶芽的蒂頭。

  蒸壓:茶之美惡、尤系于蒸芽壓黃之得失。蒸太生則芽滑,故色清而味烈;過熟則芽爛,故茶色赤而不膠①。壓久則氣竭昧漓②,不及則色暗昧澀。蒸芽欲及熟而香,壓黃欲膏盡急止。如此,則制造之功,十已得七、八矣。

  ①茶色赤而不膠:膠,牢固。《詩經(jīng)·隰桑〉:“既具君子,德音孔膠”。
 ?、跉饨呶独欤?,薄?!此抉R光賦〉:“棄漓而歸厚”。

  制造:滌芽惟潔,濯器惟凈①,蒸壓惟其宜,研膏惟熟,焙火惟良。飲而有少砂者,滌濯之下精也;文理燥赤者,焙火之過熟也。夫造茶,先度日晷之短長②,均工力之眾寡,會采擇之多少,使一日造成,恐茶過宿,則害色味。

 ?、馘魑﹥簦哄x音zhuo2,洗滌?!疵献?middot;離婁上〉:“清所濯纓。濁斯濯足矣”。
  ②日晷:晷,讀音gui3,日影,引申為時光。

  鑒辯: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首面也。膏稀者,其膚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歙以實;即日成者,其色則青紫;越宿制造者,其色則慘黑。有肥凝如赤蠟者。末雖白,受湯則黃;有縝密如蒼玉者,末雖灰,受湯愈白。有光華外暴而中暗者,有明白內(nèi)備而表質(zhì)者,其首面之異同,難以慨論,要之,色瑩徹而不駁,質(zhì)繽繹而不浮,舉之凝結(jié),碾之則鏗然,可驗其為精品也。有得于言意之表者,可以心解,又有貪利之民,購求外焙已采之芽,假以制造,碎已成之餅,易以范模。雖名氏采制似之,其膚理色澤,何所逃于鑒賞哉。

  白茶①:白茶自力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崖林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②。芽英不多,尤難蒸培,湯火一失,則已變而為常品。須制造精微,運度得宜,則表里昭徹,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淺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侔撞瑁核未=ū痹坟暡杵贩N之一,因品質(zhì)優(yōu)質(zhì)、產(chǎn)量少而難得,一直在北苑貢茶中名列第一。
  ②所造止二、三胯:胯,當作“銙”。銙為壓制餅茶的模具。《宣和北苑貢茶錄》載有“貢新銙”、”試新銙”等餅茶模具數(shù)十種。這里引申為度量單位。二、三銙即二、三個用鑄壓成的餅茶。

  羅碾:碾以銀為上,熟鐵次之,生鐵者非掏揀捶磨所成,間有黑屑藏干隙穴,害茶之色尤甚,凡碾為制,槽欲深而峻,輪欲銳而薄。槽深而峻,則底有準而茶常聚①:輪銳而薄,則運邊中而槽不戛②。羅欲細而面緊,則絹不泥而常透。碾必力而速,不欲久,恐鐵之害色。羅必輕而平,不厭數(shù),庶已細青不耗。惟再羅則入湯輕泛,粥面光凝③,盡茶之色。

 ?、俚子袦识璩>郏簻剩街?。《說文〉:“準,平也”。此處指碾槽底是平直的,槽身峻深,槽底平直,茶葉容易聚集在槽底,碾出的茶未大小均勻。
 ?、谶\邊中而槽不戛:戛,讀音jia2,敲擊。
 ?、壑嗝婀饽?,古人煎茶時稱湯光茶多,茶葉浮在表面,如熬出的粥面一樣泛出光澤,叫“粥面聚”。

  盞: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①,取其燠發(fā)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寬,底深則茶宜立而易于取乳②,寬則運筅旋徹不礙擊拂,然須度茶之多少。用盞之大小,盞高茶少則掩蔽茶色,茶多盞小則受湯不盡。盞惟熱則茶發(fā)立耐久。

 ?、俦K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宋人斗茶,茶湯尚白色,所以喜歡用青黑色茶杯,以相互襯托。其中尤其看重黑釉上有細密的白色斑紋,古人稱為“兔毫斑”。見前注。
 ?、谝子谌∪椋核稳硕凡?,以茶面泛出的湯茶色白為止,乳即指白色湯花。宋代大詩人蘇軾《試院煎茶》詩云:“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筅①:茶筅以[角力]竹老者為之。身欲厚重,筅欲[正束]勁,本欲壯而未必吵,當如劍瘠之狀。蓋身厚重,則操之有力而易于運用;筅[正束]勁如劍瘠,則擊拂雖過而浮沫不生。

①筅:讀音xian3,古時茶具,竹制形似帚,用以攪拂茶湯。

  瓶:瓶宜金銀,小大之制,惟所裁給。注湯害利,獨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則注湯力緊而不散;嘴之未欲園小而峻削,則用湯有節(jié)而不滴瀝。蓋湯力緊則發(fā)速有節(jié),不滴瀝,則茶面不破。


  構(gòu):構(gòu)之大小,當以可受一盞茶為量,過一盞則必歸其余,不及則必取其不足。傾勺煩數(shù),茶必冰矣。


  水:水以清輕甘潔為美①。輕甘乃水之自然,獨為難得。古人品水,雖曰中泠惠山為上②,然人相去之遠近,似不常得。但當取山泉之清潔者。其次,則井水之常汲者為可用。若江河之水,則魚鱉之腥,泥濘之污,雖輕甘無取。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繹并躍為度。過老則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頃刻而后用。

  ①水以清輕甘潔為美:古人烹茶,極重水的質(zhì)量。清輕甘潔,就是對水的要求。清,是對濁而言,要求水澄汪不混濁:輕,是對重而言,好水質(zhì)地輕,即今日說的“軟水”;潔,干凈衛(wèi)生,無污染。這三者是講水質(zhì)。甘則指水味,要求入口有甜美,不咸不苦。
 ?、谥秀龌萆綖樯希褐秀觯陂L江鎮(zhèn)江一帶,唐人〈煎茶水記》說:“揚子江南零水,第一。”南零,即南泠,與北泠、中泠合稱“三泠”,唐以后人多稱道中泠。惠山,在江蘇無錫?!都宀杷洝氛f:“無錫惠山寺石水,第二”。

  點①:點茶不一。而調(diào)膏繼刻②,以湯注之,手重筅輕,無粟文蟹眼者,調(diào)之靜面點。蓋擊拂無力,茶不發(fā)立,水乳未浹,又復增湯,色澤不盡,英華淪散,茶無立作矣。有隨湯擊拂,干筅俱重,立文泛泛。謂之一發(fā)點、蓋用湯已故,指腕不圓,粥面未凝。茶力已盡,云霧雖泛,水腳易生。妙于此者,量茶受湯,調(diào)如融膠。環(huán)注盞畔,勿使侵茶。勢不砍猛,先須攪動茶膏,漸加周拂,手輕筅重,指繞腕旋,上下透徹,如酵蘗之起面。[正束]星皎月,燦然而生,則茶之根本立矣。第二湯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線。急注急上,茶面不動,擊指既力,色澤慚開,珠璣磊落。三湯多置。如前擊拂,漸貴輕勻,同環(huán)旋復,表里洞徹,粟文蟹眼,泛結(jié)雜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四湯尚嗇。筅欲轉(zhuǎn)稍寬而勿速,其清真華彩,既已煥發(fā),云霧漸生。五湯乃可少縱,筅欲輕勻而透達。如發(fā)立未盡,則擊以作之;發(fā)立已過,則拂以斂之。結(jié)浚靄,結(jié)凝雪。茶色盡矣。六湯以觀立作,乳點勃結(jié)則以筅著,居緩繞拂動而已,七湯以分輕清重濁,相稀稠得中,可欲則止。乳霧洶涌,溢盞而起,周回旋而不動,謂之咬盞。宜勻其輕清浮合者飲之,《桐君錄》曰,“茗有餑,飲之宜人,雖多不力過也。”

  ①點:把茶瓶里煎好的水注入茶杯中。
 ?、谡{(diào)膏繼刻:調(diào)膏,來人飲茶,先在茶杯里放人茶未二錢,注入少許水,加以攪動,使茶膏像融膠那樣有一定濃度和粘度,這叫”調(diào)膏”,此后才注入煎好的沸水。

  味:夫茶以味為上。香甘重滑,為味之全。惟北苑壑源之品兼之。其味醇而乏風骨者,蒸壓太過也。茶槍乃條之始萌者,木性酸,槍過長則初甘重而終微澀,茶旗乃葉之方敷者,葉味苦,旗過老則初雖留舌而飲徹反甘矣。此則芽胯有之,若夫卓絕之品,真香靈味,自然不同。


  香:茶有真香,非龍麝可擬①。要須蒸及熟而壓之,及千而研,研細而造,則和美具足。入盞則馨香四達。秋爽灑然?;蛘魵馊缣胰藠A雜②,則其氣酸烈而惡。

 ?、俜驱堶昕蓴M:龍麝,龍腦、麝香。都是古代著名香料。
  ②或蒸氣如桃人夾雜:桃人,即“桃仁”。茶蒸不熟時會有桃仁一類草木異味。宋人黃儒《品茶要錄》說,“蒸不熟,則雖精芽,所損者甚多,試時色青易沉。味為挑仁之氣者,不蒸熟之病也。唯正熟者味甘香”。

  色:點茶之邑,以純白為上真,青白為次,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天時得于上,人力盡于下,茶必純白。天時暴暄,芽萌狂長,采造留積,雖白而黃矣。青白者蒸壓微生?;野渍哒魤哼^熟。壓膏不盡,則色青暗。焙火太烈,則色昏赤。


  藏焙:數(shù)焙則首面干而香減。失焙則雜色剝而味散,要當新芽初生,即焙以去水陸風濕之氣。焙用熱火置爐中,以靜灰擁合七分①,露火三分,亦以輕灰糝覆,良久即置焙簍上,以逼散焙中潤氣。然后列茶于其中,盡展角焙,未可蒙蔽,候人速徹覆之?;鹬嗌?,以焙之大小增減。探手中爐:火氣雖熱,而不至逼人手者為良。時以手[扌妥]茶,體雖甚熱而無害,欲其人力通徹茶體爾?;蛟?,焙火如人體溫,但能燥茶皮膚而已,內(nèi)之濕潤未盡,則復蒸[1]矣②。焙畢,即以用久竹漆器中緘藏之③。陰潤勿開,終年再焙,色常如新。

 ?、僖造o灰傭合:靜灰,據(jù)其它茶書記載,應為
 ?、趧t復蒸[1]矣:讀音ye1,熱氣。
 ?、劬}藏之:緘,封閉。
  [1]:“喝”字口旁換日旁

  品名:名茶各以圣產(chǎn)之地葉。如耕之平園臺星巖葉,剛之高峰青鳳髓葉,思純之大嵐葉,嶼之屑山葉,五崇柞之羅漢上水桑牙葉,堅之碎石窠石臼窠葉,瓊?cè)~。輝之秀皮林葉,師復師貺之虎巖葉,椿之無又巖芽葉,懋之老窠園葉①,各擅其美,未嘗混淆,不可慨舉,后相爭相鬻,互為剝竊,參錯無據(jù)。不知茶之美惡,在于制造之工拙而已,豈崗地之虛名所能增減哉。焙人之茶,固有前優(yōu)而后劣者,昔負百今勝者,是亦園地之不常也。

①以上所述各產(chǎn)茶地和名茶,都是其時其地的。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有盛有衰,至旋生旋滅,即下文所言:“是亦園地之不常也”。今己大部不存,注亦無甚意義,故不注。

  外焙①:世稱外焙之茶,臠小而色駁②,體耗而味淡。方正之焙,昭然則可。近之好事者,[上竹下夾]笥之中,往往半之,蓄外焙之品。蓋外焙之家,久而益工,制之妙,咸取則于壑源,效像規(guī)模摹外為正,殊不知其宵雖等而蔑風骨,色澤雖潤而無藏畜,體雖實而縝密乏理,味雖重而澀滯乏香,何所逃乎外焙哉?雖然,有外焙者,有淺焙者。蓋淺焙之茶,去壑源為未遠,制之能工,則色亦瑩白,擊拂有度,則體亦立湯,惟甘重香滑之味,稍遠于正焙耳。于治外焙,則迎然可辨。其有甚者,又至于采柿葉桴欖之萌,相雜而造。時雖與茶相類,點時隱隱如輕絮,泛然茶面,粟文不生,乃其驗也。桑苧翁曰:“雜以卉莽,飲之成病。”可不細鑒而熟辨之。

 ?、偻獗海翰皇怯晒俜秸皆O(shè)置的焙茶處處所,亦即個人私設(shè)的茶葉加工制造處所。
 ?、谂L小而色駁:臠,本為肉塊。《說文》:“切肉,臠也”。這里指茶葉體瘦?。g,顏色不正。
責編: yefeng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