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壺老普洱,磨個老半天 艷陽齋品“易武春茶”

  一次偶然看見一餅“艷陽齋”字號的普洱茶包裝上印著“幾個老朋友,找個老地方。泡壺老普洱,磨個老半天。”,我不禁開心一笑。不曾想,這句詩詞里的情景,和現(xiàn)實重疊。

  花開時節(jié),一個周末的下午,天氣繼續(xù)陰冷,受老朋友、國家級評茶師朱澄相邀參加“易武春茶品鑒會”,我來到位于昆明勝利堂一側(cè)著名的酒杯樓,找到云瑞西路23號,一棟三層樓的老房子,門上掛著一塊匾,老書法家楊向陽題字“艷陽齋”。“艷陽齋”的主人是陳正榮,土生土長的昆明老街坊,守著“艷陽齋”這個家業(yè)。作為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會秘書長,陳正榮也在西雙版納易武古鎮(zhèn)茶山上耕耘著一個茶人的夢想。

  2點多的時候,老領(lǐng)導(dǎo)、老茶人、老朋友以及媒體朋友紛至沓來,紛紛在“艷陽齋”門口合影。此時,陽光透過云層,照耀在“艷陽齋”的老房子里,似乎茶會帶來了好天氣,大家的心情漸漸明朗透亮了許多。品鑒會在座的有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會長李師程先生,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原云南省質(zhì)量監(jiān)督局局長李建華先生,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資深茶專家徐亞和先生,云南省科技出版社副社長孫琳女士,云南省美術(shù)出版社副社長楊旭恒先生,《云茶》雜志執(zhí)行主編徐燕女士,《普洱》雜志編輯黃素貞女士以及上海證劵報高毅等媒體朋友,還有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云茶之聲》俱樂部主任顏宗偉先生,云南易武正山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曾麗云女士、易武古鎮(zhèn)茶廠副廠長錢哲先生、博文科技公司老總施陽先生等老朋友,另外還有兩位從大連遠道而來的劉君兄弟倆。眾多老朋友共同品鑒了由易武古鎮(zhèn)茶廠提供的“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春茶古樹茶”,以及陳正榮收藏的88青餅等經(jīng)典老茶。顏宗偉先生還專門為品鑒會賦詩一首,表達自己的喜悅心情。

  我隨著主人,爬上木樓梯,來到二樓一張茶桌前落座。四周掛著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還有陳正榮寫的茶語。一張茶幾上放著一盆開花的蘭花,幽香淡雅,據(jù)說是錢哲為此次品鑒會專門淘來的。我的目光落在一個音響上。這時一位茶人放進一張碟,清亮激揚地京劇唱腔流淌出來,后來我知道,這個音響是陳正榮手工制作,作為發(fā)燒友,花小錢做頂級東西。我還注意到,屋里都是清中期老式古家具,其中茶桌居然是清朝的麻將桌。

  我的對面坐著茶專家徐亞和,旁邊是云南科技出版社的資深編輯和智軍,昆明民族茶文化促進會的翁亞麗。三點,茶藝師鄭庚山端坐桌前,燒水溫杯,開始泡茶。第一款是,2007年的易武春茶,湯色明黃通透、香氣馥郁而厚潤,回味悠遠而綿長,回甘生津,喉韻持久,茶底活性十足、條索完整,眾茶友反饋不錯,徐亞和的評價是:此茶料系百年以上樹齡的大樹茶,茶殺青、晾曬、蒸壓成餅,都是手工制作,保持了易武茶的中正平和、剛?cè)嵯酀奶刭|(zhì)。隨后陸續(xù)品鑒了2008年、2009年、2010年的易武春茶,嘉賓一致好評:“選料好、品質(zhì)高、做工精。”徐亞和突然說了一句話:“做茶的人一定要看到以后5年,或10年后的需求。”

  后來我了解到,這也是易武古鎮(zhèn)茶廠一貫遵循的原則:“做最好的易武純料古樹茶!”因此每年易武古鎮(zhèn)茶廠根據(jù)自己的產(chǎn)能,制訂產(chǎn)量,在品質(zhì)上做文章。不盲目迎合市場,也不盲目追求規(guī)模。

  此次品鑒會宣布,資深國家級評茶師朱澄的工作室落戶“艷陽齋”,“艷陽齋”將以茶會友,搭建茶人、茶友交流互動平臺,定期舉辦普洱茶品鑒會、玩家收藏會、音樂欣賞會等,昆明又多了一處茶友聚會的地方。

  時間劃過6點,大家有些饑腸轆轆,于是在主人陳正榮的帶領(lǐng)下,來到景星花鳥市場“一顆印”老房子就餐。席間,顏宗偉老師即興清唱一首云南少數(shù)民族歌曲“三跺腳”,眾人皆呼應(yīng),手舞足蹈,開懷飲酒,歌罷舞罷,不亦樂乎。兩位大連茶友吃到云南地道佳肴,特別是小鍋米線、燒豆腐,連聲叫好。

  離開“一顆印”,眾人帶著微微醉意,深一腳淺一腳,走在昆明老街,聆聽陳正榮講述“艷陽齋”所在的老房子“勝利金杯”的由來。原來環(huán)抱勝利堂的云瑞東路和云瑞西路的建筑,似一個中式酒杯的外沿,將勝利堂托舉在酒杯中。而勝利堂前面的橢圓形云瑞公園和長長的甬道街,又似一個酒杯——西式高腳杯的造型。從空中俯瞰呈現(xiàn)“中軸線上疊兩杯,舉酒雙杯慶勝利”的造型。因為兩棟弧形建筑是作為建筑群中酒杯樣式的存在,所以昆明人稱其為“酒杯樓”。杏黃色的酒杯樓與周邊的風(fēng)景和諧地融合在了一起,默默守護昆明人民勝利堂60余載,成為昆明老街的一道風(fēng)景線。昔日昆明最繁華的地段、玉器古玩的勝地,如今已經(jīng)門前冷落鞍馬稀,當有公司出高價收購酒杯樓,陳正榮沒有動心,他繼續(xù)守著“艷陽齋”,守著老街的美好回憶。

  回到“艷陽齋”已經(jīng)是晚上9點,窗外一輪明月高掛,屋里茶友圍坐,大連茶友拿出一把文革紫砂壺,陳正榮拿出江湖上傳說的88青餅,并親自上座泡茶。眾人一邊品茗,一邊稱贊這款經(jīng)典老茶的韻味,恰似歲月沉淀的滋味。大連茶友拿出手機攝像,留住此情此景。遲來的《云南普洱茶春·夏·秋·冬》雜志執(zhí)行主編吳涯斜倚窗邊,無限享受 。      。。。。。。。

責(zé)編: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