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茶碑”的佳話

  千百年來,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的故事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講述一下擁有百年歷史的茶碑和與它相關的一些動人故事。

  一個茶攤,一杯涼茶,一顆善心。

  入夏以來,這樣的免費茶攤方便了不少市民。有的一擺就是十幾年,成為城市里一道風景。

  而在200多年前,新昌的一個小山村里,先人們就已經在做這樣的善事。

  前不久,一塊出土的《茶會碑記》揭開了這段佳話。

  房屋修繕發(fā)現古碑

  在新昌縣羽林街道山頭里村,記者見到了這塊石碑。碑高180公分,寬76公分,碑體有四處斷裂的痕跡,但上面的字清晰可見。這是一段400多字的文言文,作于光緒十二年。

  村支書胡東坤告訴記者,今年7月份,村里組織修繕房子,無意中從一座老房子墻角的泥地里挖出一塊有字跡的石板,用清水洗凈后,發(fā)現上面是一篇文章,于是連忙與該縣的文物館取得了聯系。

  8月中旬,該縣文物館負責人俞南興一行趕到山頭里村“鑒寶”,很是興奮:碑文有題——《茶會碑記》,記錄的是200多年前的一段施茶佳話。

  他介紹,這樣的石碑在全省并不多見,1982年,衢州江山市曾發(fā)現過一塊,其拓片在中國茶葉博物館里珍藏。

  早在乾隆年間,先人施茶成風

  當時碑為何而立?碑上寫的又是什么?

  “《茶會碑記》的故事其實并不復雜。”專家介紹說,它說的就是免費施茶的往事。

  原來,由于以前交通不便,山頭里村這個小山村成了一個交通要塞和驛站。它東通寧波、象山,西接紹興、杭州等地,商家和路人很多。

  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山頭里村的先人就創(chuàng)辦了茶會,每年的盛夏酷暑時節(jié),給手拉、肩挑的勞工、來來往往的商人和當地村民免費提供涼茶。

  這個傳統,代代相傳。

  在茶會的帶動下,商人和村民也紛紛出資出力。于是,在行人車輛較集中的區(qū)域,如從新昌大明市、山頭里村到嵊州黃澤等地,陸續(xù)建起茶廊,讓過往的人避風雨,愛心足跡遍布了鄉(xiāng)村的各個大小路口。

  在免費提供茶水的同時,每逢建橋、修路這樣的好事,村民和商人們也都會盡自己的一分心意。

  要不要立碑揚善,當年有過兩種觀點

  做這樣的好事,要不要立碑宣揚呢?根據碑文的記載,先人們有過兩種觀點的交鋒。

  有的先人以為,免費施茶、贈茶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立碑“做廣告”反而就不是真“善”了。他們認為行善是默默的,不需要過多的宣揚。

  這樣的觀點持續(xù)了很多年,一直沒有留下片言只字。從乾隆年間一直到光緒十二年,才發(fā)生了變化。

  山頭里村打算記錄這件好事。他們認為,免費贈茶是一種“善心”,應該記錄下來,讓大家都知道,有了氛圍,這樣才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所謂“揚善”。

  一直到光緒年間,村里打算記錄這件事情,于是,村民請來了縣城的呂春燾書寫,呂kūn撰文,在茶廊中豎起了這塊《茶會碑記》。

  這個碑的下面還題有“公立”二字,可見樹碑的意愿是大家一致的。

  先人高風影響至今

  200多年過去了,直到解放初期,山頭里村還有人在村口給路人施茶。

  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山頭里村從以往的喧鬧回歸了寧靜。交通越來越便利,路人少了,茶會也因此而中斷。

  但是每逢每年的廟會,村里和附近的村莊都會和先人一樣,燒水泡茶,置涼茶大缸,配以勺瓢杯碗,供路人喝茶。

  或許是受了先人善行的熏陶,多年來,山頭里村民風淳樸。如今,村民們把這塊碑鑲嵌進了祠堂的墻里,供后人瞻仰。

  “這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一種激勵,激勵后人要多行善事。”村支書胡東坤說。

責編: cn6831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