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駿眉創(chuàng)始人江元勛:復興中國紅茶的千鈞重擔,讓我不敢離開桐木(一)


  中國有個地方。
 
  50年的歲月,在這里停住了腳步。
 
  山林蔥蘢、溪流清澈,一切如初。
 
  這是武夷山桐木關,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核心區(qū)域。至今仍擁有最神秘、最美的原始秘境。
 
  進入桐木,有處知名的地標——“正山小種發(fā)源地”碑刻。
 
  這里,是金駿眉創(chuàng)始人江元勛一手創(chuàng)辦的著名紅茶企業(yè)——正山堂。
 
  江元勛很少離開桐木。
 
  作為正山小種第二十四代傳人,即便他的生意做到很多國家和地區(qū),他依舊著簡樸的服飾,守著自己的茶山、茶廠。
 
  一個人,只有心中有夢、肩頭有擔,他才能坐得住。
 
  那不變的初心,正是應對變幻世界最大的底氣。
 
  1  世界上最完美的  茶山
 
  桐木人的作息,用的是原始社會鬧鐘:
 
  晚上7點,各餐廳打烊。
 
  8點,熄燈、入睡。
 
  9點,萬籟俱靜。猴子們,在樹上做起摘星星的美夢。
 
  早上6點,起床。
 
  7點,茶農上山。
 
  8點,各種場景的生活,徐徐展開……
 
  入鄉(xiāng)隨俗,早上8點,我們在正山堂的總部開始了采訪。
  進入正山堂的大門,一面墻上寫著:“為世界制作最好的紅茶”。右側,是頗為氣派的正山堂紅茶博物館。
 
  博物館里,首先是對桐木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詳細介紹。
 
  作為世界紅茶發(fā)源地,桐木的森林覆蓋率達到96.3%,被譽為“世界生物之窗”。百余年來,一直是西方生物學家、植物學家采集標本的寶地。
  桐木境內有座主山峰,叫黃崗山。
 
  高大的黃崗山北拒北面寒流,南迎海洋暖風,自然氣候獨特。
 
  山巒起伏、古木參天,溪流縱橫、竹林密匝,云起霧繞、幻若仙境。
 
  桐木的茶樹們,自在地生活在崇山峻嶺中。
  每棵茶樹,都長勢旺盛、芽頭壯實。
 
  不僅茶葉的持嫩性好,兒茶素、氨基酸和芳香性物質含量都非常高。
 
  昆蟲種類的多樣,相互制衡,也給茶樹的生長構筑了天然的保護屏。
 
  因此,這里被譽為“世界上最完美的茶山”。
 
  2  江家的紅茶復興夢  從他開始
 
  一個很小的房間。
 
  辦公桌上堆滿書,墻上掛滿各個時期的歷史照片。
 
  很簡單的茶幾上,有一套最常見的茶具。
  江元勛告訴我們,他們江家世代侍茶,到他已經是第24代。
 
  據《江氏族譜》記載:桐木江氏家族,北宋遷至江西,南宋從江西遷入桐木關。從始祖蓋一公起,江家都是以茶為生。
 
  江潤梅,是江元勛的祖父。
 
  江家的“紅茶復興夢”,要從他講起。
  江潤梅的兒子江素生,在一篇回憶中寫道:“我父親早年醉心于仕途,本無意制茶。無奈祖父病重,將產業(yè)都托付給了他。”
 
  江潤梅接受家族產業(yè)之際,正是清朝末期中國茶業(yè)走入大衰敗,印度、錫蘭紅茶占據歐美市場的時期。
 
  那時,桐木的正山小種紅茶幾乎走到了滅絕之境地。
 
  《武夷山市志》記載:“1941年,正山小種紅茶的產量僅0.05萬公斤。”
 
  江潤梅立志重振正山小種。
 
  他悉心鉆研正山小種的制作工藝,很快成為了桐木制茶第一人。
  那時候,國民黨政府為了開辟財源、補充軍需,開始用茶葉爭取外匯。
 
  后來,被稱為“茶葉泰斗”的張?zhí)旄:?ldquo;當代茶圣”的吳覺農,先后來到了武夷山桐木關。
 
  1940年,張?zhí)旄T谕┠窘?ldquo;正山小種紅茶示范基地”。
 
  1942年春,吳覺農在武夷山創(chuàng)辦崇安茶葉研究所,隸屬于財政部貿易委員會。
 
  兩位茶界宗師,在桐木選中了同一位合作伙伴,就是江潤梅。
 
  當時,“正山小種紅茶示范基地”的基地負責人是江潤梅。后來,吳覺農建立的茶葉研究所旗下的品種園,也都一并交與江潤梅打理。
 
  3  “世界紅茶發(fā)源地”的  千鈞重擔
 
  聲名遠揚的桐木村,確實有點小特殊。
 
  江元勛介紹,桐木村的村民,戶口本上有個特殊的標注——“農民(茶農)”。
  這個特別的括弧,突顯了“世界紅茶發(fā)源地”的不同,也把一副千斤重擔,放在了桐木人的肩頭。
 
  在張?zhí)旄!怯X農兩位宗師的指導下,江潤梅開始對正山小種的種植、采摘、加工、銷售等進行各種探索和改進,正山小種紅茶漸復生機。
  后來,歷史變遷,正山小種再度沉寂。
 
  1972年10月,江潤梅去世。
 
  臨終前,他囑咐兒子江素生:你一定想辦法去找吳覺農先生,他能幫正山小種重振雄風。
 
  幾經周折。
 
  1985年12月,江素生在北京見到了吳覺農先生。
 
  當時,吳先生是全國政協(xié)常務委員,他已80多歲高齡,仍記著當年和正山小種的情誼。他寫信給相關部門,也多次和江素生就紅茶制茶工藝進行書信探討。
  這些信,江家至今都精心保存。在正山堂紅茶博物館中,有多封放大的影印件。
 
  幾乎同時,茶界泰斗張?zhí)旄O壬?,也在為正山小種的復活進行著努力。1984年3月,他在福建省政協(xié)提案中提出:“建議保留生產閩紅三大功夫和正山小種紅茶”。
 
  正山小種,再次從絕境中重生。
 
  江家前兩代人,在吳覺農和張?zhí)旄5戎T多業(yè)界大師的幫助下,扛住了“世界紅茶發(fā)源地”的千鈞重擔。
  歷史把接力棒傳給了江元勛。
 
  這位9歲上山采茶、13歲跟著祖父制茶的新傳人,牢牢記著祖父臨終前的那句話:“正山小種是祖宗的東西,不能丟,一定要把它繼承下去。”
責編: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