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投資分析:成本困境,茶商的尷尬

  在茶客眼里,普洱茶的成本就是原料,因為喝的是茶。但實際來說,普洱茶成本包括很多。茶山資源的發(fā)掘、產品的試制、產品的推廣等等。這中間人力物力之巨大,非一般茶客所能理解。
  花1萬元進山(衣食住行),收1萬元的毛茶,成本應該是多少?至少是2萬元以上,但在實際產品中,茶客看到的僅僅是1萬元毛茶的價格。推廣一個山頭,從宣傳圖冊的制作到媒體資源的傳播,這些花費又是多少?在茶客眼里這些應該也不能算作普洱茶產品的成本。
  普洱茶市場是一個怪圈,從毛茶到成品,加工過程極為簡潔,但宣傳茶葉成本極為高昂,一個山頭從默默無聞到名揚天下需要無數(shù)場品鑒會,無數(shù)品鑒裝,無數(shù)茶莊的大力推廣。這些成本的支出全部來自茶商,茶王老班章固然因其出眾的品質而獨占鰲頭,但背后推廣的資金至少數(shù)億。
  茶山一旦出名,最直接的受益者是茶農。本來幾十元一公斤的毛料賣至幾百元甚至上千元,這是資本投入的結果。茶農享受毛茶暴漲帶來的利潤,茶商卻很難從中間分得一杯羹。具體到產品,茶客愿意不愿意為前期的成本支出埋單?一片1000元的茶葉,毛料成本300元,很多茶客都會為超出的700元感到憤怒。所以就想方設法的繞開茶商去直接收購原料,或是由一些茶莊牽頭,追求成本的最低化。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很多盛極一時的茶企沒落,很大原因就在于此?;ù罅馊プ鲆粋€山頭,砸下大量金錢后,成果被新晉茶企與茶農采摘。茶商欲哭無淚,畢竟不能拿著宣傳支出去找茶農或是新品牌報銷。
  普洱茶市場在原料成本的計算上一直存在誤區(qū),這個誤區(qū)還會長期的存在下去,或許有一天會出現(xiàn)一位救世主,一位終結者。能夠讓茶農茶客為營銷成本埋單,或許到那一天才會誕生有價值的普洱茶品牌。山頭在前,品牌在后,普洱茶市場有點怪。
責編: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