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6年前的“普洱茶地震”

  經(jīng)過數(shù)年的炒作、漲價后,2007年5月,普洱茶價格急轉(zhuǎn)直下,瞬間跌到谷底。很多茶農(nóng)、茶商措手不及,賠得血本無歸。

  2007年,部分外地茶商依托雄厚資本,制造了一場“普洱茶地震”,從中獲利。但普洱茶市場遭到重創(chuàng),茶價一落千丈。不少茶農(nóng)、茶商至今仍舊談虎色變。

  2000年前后,在臺灣、廣東消費者的帶動下,具有悠久歷史的普洱茶不僅重新煥發(fā)生機,更猶如黑馬般殺入中國茶葉市場,短短幾年間,普洱茶完成了價格幾連翻,成為中國茶體系中為數(shù)不多的、以“炒”字形容的行業(yè)。

  2003年起,在不斷上漲的價格及茶商熱錢的沖擊下,勐海進入了全民皆茶的時代。“那時候,街上蹬三輪車的都隨身帶著‘樣茶’,見到外地人就問要不要,都知道茶葉賺錢,都想做。”西雙版納茶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陳宏斌說。

  各類茶廠也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2005年到2007年,茶廠從原來的254家增至700多家;用于編織制茶工具的竹子、用于建設(shè)茶廠的建筑材料,價格也跟著漲。“原來一根竹子5塊錢,一下子就漲到10塊錢。”茶農(nóng)成國強記得,2007年4月,他的茶賣到2000元/公斤,達到歷史最高峰,而頭一年的價格僅700元/公斤。

  然而,這樣的“好事”并沒有持續(xù)多久,2007年5月,普洱茶價格急轉(zhuǎn)直下,瞬間跌到谷底。很多茶農(nóng)、茶商措手不及,賠得血本無歸。許多在建或者還未投產(chǎn)的茶廠被迫停工,至今仍有部分茶廠沒緩過來。

  這就是外界所說的“普洱茶泡沫破裂”,而陳宏斌將其定義為“普洱茶地震”。他和許多茶商一樣,不喜歡用泡沫、炒作等詞匯來形容普洱茶市場。他們認為,普洱茶是一個脆弱的行業(yè),任何“流言蜚語”都是傷害。

  成國強說,今年天干而不旱,雨水來得恰到好處,冰雹災害影響不大,茶葉量略少而質(zhì)高,“和2007年很像”。

  2007年的經(jīng)歷就像一面鏡子,人們反思它的原因,審視著當前的茶葉市場是否健康,審視茶農(nóng)、茶商是否成熟,審視整個普洱茶行業(yè)的前景。

  茶商金孝明告訴都市時報記者,當年普洱茶市之所以崩盤,直接原因是溫州“炒茶團”進行了一次資本狙擊,推倒了“大益7542”這塊多米諾骨牌。之后,普洱茶市場全盤崩潰。

  依托雄厚的投機資本、足夠的人力,“炒茶團”在原產(chǎn)地大規(guī)模吸入大益茶廠的“7542”型普洱茶,營造漲價態(tài)勢,不斷抬高“7542”的價格。另一方面,他們在主要終端市場廣東不斷拋售這款普洱茶。在虛假價格前景面前,“炒茶團”拋售的茶不斷被人買進,之后再被高價吸入,再繼續(xù)拋出。“7542”的價格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高,而作為云南普洱茶市場的標桿,“7542”又間接拉動了整個市場的價格水平,“所有人都覺得茶葉太值錢了”。

  “一個星期,1件15公斤的‘7542’從3000元炒到近萬元,又過不到1個月,價格炒到一萬六。”金孝明說,等價格漲到一定程度,溫州“炒茶團”就只拋不買。最后,他們手上的普洱茶全被高價買走了。

  由于市場慣性,“炒茶團”拋售的時候,整個市場還沒反應過來,等到反應過來,茶價已開始暴跌,茶市崩盤。原文標題:瘋狂的普洱春茶: 以前只能換鹽巴 現(xiàn)在能換iPhone5(節(jié)選)
來源:都市時報記者 杜弘禹 

責編: 深水魚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