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讓普洱茶走向世界?

  “盡管喝起來并不十分便捷,但厚實的茶磚是普洱茶的特色,熟茶濃濃的陳香味和生茶入口后的苦澀回甘,則已成為品茶中最令人享受的過程。”李興昌這樣說。

  作為普洱茶國家標準起草人之一,云南普洱茶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首席拼配師李文華認為,普洱茶的傳統(tǒng)工藝和口感是其精華所在,也是中華乃至世界茶文化中的民族民間傳統(tǒng)文化寶藏,而且從現(xiàn)代人追求回歸自然,生態(tài)、健康及個性化文化消費趨勢看,仍具有潛在的極高的開發(fā)利用價值。

  他希望通過生態(tài)茶園的建設,改善加工工藝等,實現(xiàn)普洱茶的精品開發(fā)。他們經營海外市場的策略,普遍是茶文化傳播在前,茶葉推廣在后;不以強調短期贏利為目的,而是以注重長期市場的培育與系統(tǒng)性優(yōu)勢的構建。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普洱茶只有堅持傳統(tǒng),確保品質,才能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才可能像中華文化一樣被世界所接受。傳統(tǒng)決不可丟!

  曾常年在國外生活的普洱市副市長盛軍則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茶,就是個生活品,外國人看喝茶那么麻煩,早就嚇怕了。都不喝你的茶了,市場也就沒了,哪談得上什么文化。更何況中國的茶葉種類很多,與龍井、鐵觀音、茉莉花茶相比,普洱茶的口感沒有什么優(yōu)勢,就是茶葉發(fā)酵后的味道,照這樣下去,普洱茶走出國門哪有可能?”

  創(chuàng)新才是出路?

  “為了喝普洱茶,面對堅硬如鐵的茶餅,我好幾次都把手撬出了血。普洱人可以忍受,但對于不是特別愛好普洱茶或者有其他選擇的人來說,一般都是不方便不喝就是了。”生物制品研究專家出身的盛軍認為,中國從來就不缺好茶,“茶葉之所以流傳這么久,是因為它的功效。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一定是可以創(chuàng)新和進步的”。

  按照此理念,盛軍開始思考如何讓普洱茶喝起來更加方便,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加入進來。在此基礎上,他也對普洱茶功效作起了研究。

  在中國普洱茶研究院,盛軍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普洱茶科研組專門喂養(yǎng)了30只患有先天性糖尿病、壽命均只有10個月的老鼠,10只喂自來水,10只喂降糖藥,10只喂普洱茶。11個月后,只有用普洱茶喂養(yǎng)的老鼠安然無恙。

  “普洱茶如果能在工業(yè)化、功效研究和品牌打造上下功夫,那么未來走出國門將不再是個難事。”盛軍認為,以“袋泡茶”為文化的蘇格蘭企業(yè)立頓,如今年產值達到230億元,頂過了我國7萬家茶企業(yè)。

  為此,盛軍提出了“速溶茶”文化的觀點。“工業(yè)化要使第1袋和第100袋,乃至第1億袋茶的品質都是一致的;而功效是市場的賣點,降血糖、抗癌等就是普洱茶區(qū)別于其他茶葉的地方。”幾年里,盛軍與制藥企業(yè)天士力集團合作,開發(fā)出了“帝泊洱”速溶普洱茶。

  不過,這種速溶普洱茶目前在市場上的售價偏高,達到了4位數(shù),而針對的消費者也更多的是亞健康、病后調理的人群。

  “那叫藥,不叫茶。普洱人是絕對不會接受這樣的東西的,相信大多數(shù)中國人都不會。中國一定是最大的茶消費市場,沒有了這個市場,那還叫國際?”已經在普洱生活了幾十年的李大明說得很肯定。

  另辟道路才是辦法?

  “雖然普洱茶是普洱市的標志性產品,但其實作為優(yōu)良的茶葉產地,普洱市的茶葉也可以做成紅茶、綠茶等進行銷售。”普洱市市長助理鄭佐華認為。英國、印度等也都有喝茶的傳統(tǒng),相比普洱茶,紅茶更容易讓他們接受,而且紅茶更好掌握標準。

  又是標準!

  傳統(tǒng)的東西過于神秘,缺乏標準。只有有了標準,才能被國際接受。傳統(tǒng)的普洱茶不行,但普洱紅茶可以。這或許是普洱茶走向國際化的突圍之路。

  但是現(xiàn)在的紅茶市場,早已是琳瑯滿目。立頓占據(jù)了絕大部分國際市場,滇紅等品牌已經在國內遙遙領先。普洱走紅茶路線,會不會是以己之短對人之所長呢?如果等那個時候再另尋他路,會不會已經遍體鱗傷、頭破血流了?

  面對憂慮,明顯看得出普洱紅茶的信心不足。

  為何16世紀之前中國傳統(tǒng)科技長期領先西方,而現(xiàn)代科學竟出現(xiàn)于西方而不是中國?這個令全球科技史學家困惑不解的李約瑟難題,也是普洱茶發(fā)展歷史的寫照和疑惑。

  加拿大茶葉協(xié)會主席路易斯在2011國際茶業(yè)大會暨茶產品交易會期間的講話對普洱人或許是個好消息,隨著加拿大移民數(shù)量的增加,茶葉市場正逐漸多樣化,其中普洱茶在加拿大有非常大的發(fā)展?jié)摿?。過去十幾年中,加拿大的綠茶和紅茶銷量不斷增長,其中綠茶85%都來自中國。

  但是這樣的消息只是一個短暫的強心針,冷靜下來似乎并沒有真正解決什么問題。劉倫認為,大起大落給處在初級發(fā)展階段的普洱茶敲響了警鐘,如果換來整個普洱茶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反過來是件好事情。

  經歷了市場的“過山車”,過了五年的“冰河期”,普洱茶產業(yè)應該有了足夠的時間來重新審視和思考。然而,通過在和與普洱茶產業(yè)息息相關的各方展開對話后,記者卻發(fā)現(xiàn)他們有著不一樣的理念和答案。

  普洱茶能不能在國際市場上像咖啡和可樂一樣“開花結果”?或者這永遠只能是一個留在心中的美好的愿望?

  普洱茶到底是茶還是文化?普洱茶何時能揭開神秘的面紗?以功能著稱的普洱茶能不能踏出國門走向世界?疑問已經在人們的心中纏繞多年。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寧洱縣一個古色古香的院子里,我們見到了普洱茶和貢茶制作技術的傳承人李興昌。墻上掛著文化部頒發(fā)給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大牌子。他用祖?zhèn)鞯霓k法為我們演示了普洱茶制作過程。將干茶原料放入特制的蒸筒,蒸好后將茶葉裝入布袋壓成餅狀,再放到特制的石滾下壓實。一個茶餅就這樣出現(xiàn)在了我們眼前。

  “普洱市有大大小小的茶葉粗制廠和生產廠1097家,除了生產綠茶、紅茶和白茶外,其中絕大部分以生產傳統(tǒng)普洱茶茶餅在市場上生存。”普洱市茶葉局副局長劉倫向記者介紹,“目前的狀況下,普洱茶傳統(tǒng)生產廠家更看重的是原料的正統(tǒng)正源,加工工藝的傳承。這是目前普洱茶的最大賣點。”

  “發(fā)酵技能和發(fā)酵工藝各個廠家掌握的不同,因此會形成熟茶的不同風味。”李星昌對于父輩傳授的手藝很滿意。

責編: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