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紫砂壺價格的“五大”因素

  決定紫砂壺價格的“五大”因素是:真品為本,名牌為王,精品為上,稀缺為貴,完美為佳。

  紫砂器具的市場價格,總的來說是趨向升值的,如同其他的中國藝術品一樣。但是并非所有的紫砂器買入以后都能保值增值,其中名家制作的精品,增值的潛力就非常大;而普通的大路貨就漲勢一般,如果高位買入可能就套牢了;最慘的就是買進假貨了,無論是所謂“撿漏”得來的,還是花血本請進的,其結果都一樣:只能是大幅跳水,甚至一文不值。

  決定紫砂壺價格的因素很多,概括起來,主要包括外部因素與內在因素兩大類。外部因素中,最根本的是藝術品市場的形勢如何。如前所述,不同時代紫砂器具的價格有著天壤之別。“文革”中,破“四舊”時,再好的名家壺都無人間津,避之不及。而在當今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之際,特別是人民幣不斷升值,資產價格節(jié)節(jié)高漲的背景下,名家制作的紫砂精品的價格水漲船高,亦是大勢所趨了。

  在未來的10多年內,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應該是值得期待的。對此,我們不必過于擔慮。何況,外部因素作為我們收藏者來說,固然需要關心,但卻不是我們所能主導的。因此,我們應該將關注的重點落實到紫砂器的內在因素上來。

  紫砂器的內在因素也比較多,其中有五點是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的:
        

  1.真品為本。紫砂壺收藏與收藏其他中國藝術品一樣,首先必須確保藏品的真實性,這是藏品保值增值的基礎與前提。如果收藏的是膺品,則必然血本無歸。這一點,是有志于紫砂收藏的愛好者和大小藏家,時時刻刻必須牢記的頭等重要的原則!否則,就是拿自己的錢開玩笑、打水漂。

  紫砂器具首先是日常用品,作為陶器,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極易損壞。因此,不要說明清古器,就是民國時期的器具,流傳至今的亦已是鳳毛麟角。改革開放以來,紫砂收藏一直比較熱,“砂里淘金”的人一多,制假售假便悄然成風,生生不息。可以說,假冒產品充塞于市。不僅地攤市場上比比皆是,古玩店里常常謀面,而且拍賣會上也屢見不鮮。既有制作低劣的,也有高仿的,有些甚至做工比明清古器都好。所以收藏者千萬不能存有“撿漏”的想法,尤其是對明清古器與民國時期的名家作品更要當心,十有八九是后仿的。名頭越大,越要謹慎,其真品率不會到萬分之一,甚至不會到十萬分之一。要不然,吃虧的還是收藏者,花出去的真金白銀往往是“繳學費”的。

  2.名牌為王。當今社會生活中,人們往往推崇與追求名牌,如年輕人飲料喜歡喝可口可樂,運動服愛穿耐克或者阿迪達斯的,挎包要用LV的。盡愛這些名牌商品價格比非名牌的同類產品高很多,照樣賣得很火。這是因為名牌滿足了消費者生理和心理多方面的需求,迎合了人們求名的偏好。紫砂收藏中,“名牌為王”的紫砂壺價格現象也是非常突出的,只要是名家作品,無論是明清的、民國的,還是當代的,拍賣會上的價格動輒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這就是名牌效應。

  決定紫砂壺價格的,包括所有參與創(chuàng)作的人員的知名度。

  如果紫砂器只是素燒光面的,那么就取決于制作者一個人的知名度。如果有多人參與創(chuàng)作,就由多人的因素共同決定。譬如有題銘的素面器,那么除了制作者外,還得包括題寫銘文的人和刻寫銘文的人。如果有畫,則包括畫家。這在清代就如此?!蛾柫w砂壺圖考》稱:“尋常貽人之品,每壺只二百四十文,加工者價三倍。”倘若紫砂器是采用雕漆、包錫、加彩、加釉等裝飾手法的,還得包括參與這類二度創(chuàng)作的人。2002年香港佳士得公司拍賣的一把清乾隆剔紅饕餮夔龍紋紫砂胎茶壺,就拍出139.41萬港元的天價。最后,是參與紫砂壺具設計的人,如曼生壺的設計者當代的高莊、張守智、韓美林等人。他們設計的壺具就價值不菲。

  總之,在參與創(chuàng)作的人中間,只要其中一人是名家,其作品就會因為名牌效應而大大增值。如果參與創(chuàng)作的人都是名人,則其紫砂壺價格就會呈幾何級數般擴大。這就是名牌的威力與價值!

  3.精品為上。那么,是否名家作品就一定會大幅增值呢?答案是否定的。名家的大路貨作品、境界未高技藝未精時的作品,與其傾心之作、藝術高峰期的作品,其價值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顧景舟先生早年制作的一把洋桶壺,如今可能值數萬元,而其1983年陪妻子在上海治病期間制作的鷓鴣壺則賣到97萬元之巨。個中原因就在于前者是當時成批生產的大路貨,而后者是只做了數把的精心之作。

  除了極個別英年早逝的紫砂壺名家外,一般來說紫砂名家在一生中都會制作相當數量的作品。在其創(chuàng)作生涯中,各個時期的作品水平與價值是有區(qū)別的。由于種種條件的制約,每個名家的創(chuàng)作軌跡不同,有的少年老成,有的大器晚成;有的創(chuàng)作高峰期延續(xù)時間相當長,有的則如三月的桃花只能紅一段不長的歲月。仍以顧景舟大師為例,我們可以觀察到在20世紀40年代末,顧先生的紫砂壺制作水平與其時一流水準的同行之間,并無明顯差異,可謂不分伯仲。新中國成立后,顧先生長期在宜興紫砂工藝廠負責技術工作,遍訪北京、上海等地博物館,虛心向結交的書畫藝術家朋友請教,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終于從70年代起進入創(chuàng)作高峰期,成為著名畫家亞明稱道的“紫砂始于明正德,至今近五百年,高手不過十余人,顧兄景舟當為近代大師”。所以對不同的紫砂名家要作具體分析,盡可能收藏其創(chuàng)作高峰時期或者特別擅長的器具。雖然收藏精品的成本相對較高,但是,“寧要鮮果一枚,不要爛桃一筐”,藝術品收藏市場上只有精品才能持續(xù)不斷地升值,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

  4.稀缺為貴。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在紫砂收藏中同樣如此。紫砂器存世量的珍稀程度與其價格是成正比的。珍稀度越高,價格就越高;反之,亦然。明清古器中的名家作品,價格日益提升,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存世量非常稀少,而且隨著歲月的流逝,只會越來越少,甚至成為孤品。

  而現代紫砂壺名家的作品,情況恰恰與之相反。只要其健在并且沒有喪失制作紫砂器的能力,如果其愿意的話,就可以無限量地復制自己成功的作品,因為制作同一器具的客觀條件沒有改變,不存在硬性的制約因素,何況做得多了,反而熟能生巧,輕車駕熟了。有些職業(yè)道德差的名家,甚至叫自己的家人、徒弟依樣畫葫蘆,然后略作修改后蓋上自己的印章,就可以成批生產了。此種現象古已有之,防不勝防。所以收藏當代名家的作品,得留個心眼,以免高價買到的是大批量的“克隆”貨。對于喜歡批量生產的當代名家的作品,要注意避開,盡量不碰。另外,社會上經???賣各種名目的“紀念壺”,可謂此起彼伏,層出不窮。此類“紀念壺”,一則批量生產,難保是名家親手制作;二則定價都較高,有主題炒作之嫌。其收藏風險相對較高,建議一般的紫砂收藏者以規(guī)避為妙。

  5.完美為佳。收藏紫砂器具與收藏瓷器一樣,以品相完美為佳。如果紫砂器具有缺損,哪怕是米口或者沖線,其價格就會大打折扣。對于有缺損的一般藏品,收藏者應該放棄。對于有小損的名家作品,如茶杯、碗、筆筒等有小沖線或者米口,其價格至少要比品相完美的低1/3以上,才可考慮。如果是大名家的紫砂壺缺蓋真品,或者蓋唇缺損嚴重的,只要價格合適,還是可以收藏的,可以請當代壺家配蓋。

  作者:張非/輯,稿件來源:僑鄉(xiāng)科技報

責編: ahao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