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入門到精通|是什么影響了小青柑的耐泡度?

  什么是耐泡度?

  ——是指茶葉在多次沖泡之后仍然具有滋味與韻味的程度,實質是水浸出物總量慢慢溶出消耗的過程。

  不管是什么茶,耐泡度成為很多人購茶不可不考慮的一個因素,而耐泡度的具體判斷,似乎是沖泡次數的多少。

  事實上,它與沖泡次數不同,若論沖泡次數,一款茶可以一直沖泡到無色;即使還有顏色,可能茶味淡水味重,也并不能算作耐泡。

  且耐泡度的說法是相對的,它在相同茶類、相同形態(tài)、相同茶水比、相同沖泡方法下才有高低。

  同樣是小青柑,若是有一款茶在相同的沖泡方法之下,湯色和滋味能夠更多次地穩(wěn)定輸出,那么我們會評價道這款小青柑的耐泡性很高。

  生活中,卻有很多人反映自己買到的小青柑不耐泡,那么它是真的不耐泡嗎?到底是什么影響了小青柑的耐泡度?

  小青柑的耐泡性,取決于柑和熟茶的耐泡性。

  柑果產地

  中國柑皮,以新會為佳。

  新會柑皮,與核心產區(qū)為佳。

  越是核心產區(qū),柑皮品質越優(yōu),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核心產區(qū)柑皮橙皮甙、黃酮類、多糖等內含成分豐富,耐泡性也更佳。

  潤元昌柑普茶全部源于新會核心產區(qū),柑果內含物質豐富,耐泡性高。

  眾所周知,柑皮雖然浸出慢,但是其耐泡性是相當高的。因而影響柑普茶的耐泡性的主要因子還是填料熟茶。▼

  熟茶天生的耐泡度

  茶樹生長環(huán)境、茶樹樹齡等因子奠定了熟茶耐泡性的基礎。

  ●一般來說,樹齡越高,根系越發(fā)達,更利于吸收營養(yǎng),耐泡度也就越高。

  ●生態(tài)好、海拔高、土壤肥沃、春季條件下生長的茶葉內質會豐富很多,耐泡度也好。

  春茶發(fā)酵的熟茶

  春季低溫環(huán)境下茶樹生長極慢,劇烈的晝夜溫差,造就營養(yǎng)物質的大量積累。

  熟茶形態(tài)

  這里的形態(tài)主要針對于條索與塊狀的不同,因為柑普茶填料以體積小的熟茶為佳,宮廷料和老茶頭最為常見。

  顆粒狀的老茶頭,吸收了大量的果膠物質,再加上因黏結牢固,老茶頭耐泡性會比宮廷級別的熟茶高很多。

  潤元昌老茶頭小青柑,柑果填充打碎篩選的老茶頭顆粒細小均勻,茶味析出均衡,耐泡性高。

  熟茶發(fā)酵度

  熟茶發(fā)酵程度越高,內質損耗越多,耐泡度降低,更會導致品飲感受差且沒有陳化價值。

  柑普茶熟茶的發(fā)酵度,會受到熟茶本身制作過程和柑普茶加工過程的雙重影響。

  因此除了在渥堆發(fā)酵過程中合理控制發(fā)酵程度之外,在柑普茶加工過程中也要特別注意,避免熟茶再次發(fā)生大幅度地發(fā)酵。潤元昌自有柑普茶加工廠,品控更加嚴格,確保制作過程的專業(yè)及時。

  有哪些因素會讓我們產生不耐泡的感覺?

  填料熟茶的茶量

  小青柑熟茶填充的多少,是影響小青柑沖泡次數十分重要的因素。茶量太少,必然導致沖泡次數的減少,讓我們產生這款茶不耐泡的感覺。比如,頭采小青柑因為柑果比常規(guī)小青柑更小,所能填充的茶葉相對更少,所以我們會覺得頭采不如常規(guī)小青柑“耐泡”。

  沖泡方式

  同一顆小青柑,不同的沖泡方式,如整顆泡、微裂泡、捏碎泡等因為內部熟茶與水的接觸面積不同,表現出來的“耐泡度”也不一樣。

  接觸面積太大,水浸出物浸出快,沖泡次數減少;

  接觸面積剛剛好,耐泡性提升;

  接觸面積太小,水浸出物難以溶出,給人“耐泡性”不好的感覺。

  那么,這一款小青柑到底耐不耐泡呢?

  耐泡性的高低反映了水浸出物含量的多少,在特定的判斷條件下,可以作為間斷判斷柑普茶品質好壞地因素之一??捎袝r候,我們所以為的不耐泡也可能是我們自己的鍋,那時可以嘗試改變沖泡方式!‘

活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