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去看大班章』第3篇:勐宋,南糯山

  勐宋茶區(qū)和南糯山茶區(qū)雖然不在大班章茶區(qū)的版圖內,但是跟布朗茶區(qū)同屬新六大茶區(qū),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兩個茶區(qū),來到勐海,就不得不去勐宋和南糯山走走。

勐宋

  勐宋一詞來自傣語,意思就是“高山壩子上的部落”。勐宋地處勐??h勐宋鄉(xiāng)境內,東接景洪市,南連格朗和鄉(xiāng),隔流沙河與南糯山對望,是勐海最古老的茶區(qū)之一。西雙版納最高峰滑竹梁子就坐落在勐宋山中,海拔2429米,被稱為西雙版納的屋脊。

清晨,勐宋的山頂云霧蒸騰

  勐??h勐宋的茶園分布多且面散,如今保留下來的古茶園還有3000多畝,新種的茶園也有3萬多畝,古茶園主要集中在那卡、大曼呂、保塘等村寨。那卡拉祜族寨古茶園出產的大樹茶香高飄,在西雙版納久負盛名,那卡茶也被稱為“小班章”、“茶中貴族”。

站在山頂上遠眺勐宋

  在勐宋的山間行走,由于海拔落差比較大,走起來比較艱難。山路縱橫交錯,沿途風景優(yōu)美,林茶間植。清晨太陽還沒有出來的時候,站在高山上向遠山望去,云海翻騰,一陣陣涼風迎面撲來,仿佛仙人現(xiàn)身的前兆,山上茶樹高聳,吸足了“仙氣”,"高山云霧出好茶"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停下來仔細看茶芽,蒼老的樹干抽出嫩綠的新芽,就像一個個蘊含著一冬積累、還沒有染過凡塵的小精靈在風中細微地搖頭晃腦,散發(fā)出寶綠色的光澤。

  勐宋茶山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8℃,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土壤肥沃,茶樹生長的自然條件優(yōu)越。

南糯山

  在傣語里南糯是“筍醬”的意思,傳說有一年傣族土司到南糯山巡視,當?shù)毓嶙孱^人設宴招待,席上的筍醬讓土司吃得十分喜歡,于是要求哈尼族每年都要進貢筍醬,南糯山因此而得名。每年春天,雨水下地,春筍破土,婦女們就會在竹林間挖筍制菜肴,多余部分會制成美味的“筍醬”。

  南糯山自古就是瀾滄江下游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處在景洪的炎熱和勐海的涼爽的分水嶺的南糯山,常年雨水充沛,相對濕度達到80%,由于靜風與地形逆溫以及亞熱帶雨林多層結構的氣候特點和蒸騰作用,使得南糯山常年云霧繚繞,即使到了旱季也會溫和濕潤,煙霧迷蒙。

  南糯山土層中所含的礦物成分非常豐富,且古茶樹與周邊植物共榮共生,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茶樹的枝干布滿了歲月的滄桑感,由于生長時間久遠,茶樹上大都寄生苔蘚、地衣、石斛等林陰植物,可以見得這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有多好。

  一路走過來,不同的寨子之間分布得有點距離,沿途偶爾能見到一兩戶人家,從較高地山上看下去,房屋稀稀落落,這些藍色琉璃瓦的房屋掩映在山谷的叢林里,滿山墨綠的茶樹頂端擁簇著一團團的嫩綠茶芽。

  路上隨處可見采茶人,還偶遇到茶廠的同事,正在認真地跟茶農探討新茶的長勢,從竹簍里掏出一把嫩茶芽,細聞再三,這種從原料就認真對待的態(tài)度讓人動容。

  采茶的人群中大部分是青壯年,也有身穿少數(shù)民族服裝的阿姨背著棉布袋穿行在茶園中,色彩鮮艷的衣服和茶樹形成鮮明的對比,頭上簡單的銀飾在艷陽的照耀下閃著銀光,被高原陽光曬得黝黑的皮膚給人一種很健康的感覺,阿姨臉上洋溢著爽朗的笑容,看似對今年的收成很是滿意。

  我們在山腰一處毛料初制的地方修整,周邊茶樹和竹子交雜著生長,陽光充足的午后,屋頂一個個圓形的篩子均勻地鋪滿了茶葉,在微風習習中,空氣里散發(fā)著的茶香。

  來到南糯山,就不得不走進以那棵800年樹齡的茶王樹著名的半坡老寨。半坡老寨在半山腰上,古樹參天,森林茂密,溪泉潺潺,物種豐富。

  南糯山的林子很密,一行人走在林茶相間的林子里,陣陣涼爽。土路上鋪滿了干枯的落葉,踩上去軟軟的。伴著各種昆蟲和鳥在密林中叫喚的聲音往林子深處走,浪漫而又充滿了奇幻,過了好一會,終于能看到前面有一片空出來的地方,遠眺,可見茶樹一片連著一片。

  茶山行到這里就接近尾聲了,一路走過來,我們見識了西雙版納熱帶迷人的熱帶雨林,豐富的少數(shù)民族特色,路上各種靈動的動物,而最吸引人的,莫過于這一片片郁郁蔥蔥的茶山。勐海的茶山人煙稀少,我們去的每一座山都都是九曲十彎,山高路遠難行。不由得感嘆,幾百年上千年前,在沒有代步工具的情況下,在這些大山深處種植茶葉是何等不易!

  下一站,我們將回到潤元昌茶廠,現(xiàn)場觀看制茶,會見到怎樣的有趣場景呢?

活躍作者